在阅读这样一套写给小小学生的读物时,我这个大人,体验到一种非常奇怪的感受:我无法猜到其中任何一个故事的结局。
我以为这是文化差异导致的隔膜,但当我按耐住心中的迷惑无措,干脆放下预想和期待,一本一本读下去、读进去的时候,不经意间,一种遥远、宽阔、散漫,似曾相识的感觉浮上心头。
《小小学生的烦恼》(全八册)
适龄:5-9岁
《卢卡的月亮》
《永远都对的格拉西》
《豌豆王子》
《贝塔在此演奏》
《愤怒的路吉娜》
《头脚不分的里奥》
《卡米拉和消失的袜子》
《我是嘭嘭!》
我的童年有很大一部分时光在北方乡村度过。
童年时代确是有过清晰的烦恼,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不可以说它们不严肃、不沉重,但最终,那些烦恼似乎总能消逝在无边无际的旷野和天空之中。
在那个年代,家长们未必能意识到他们应该为自己的孩子提供“心理容器”的功能,在孩子烦恼、无助、痛苦的时候给予智慧的疏解。
但对于有过自然生活经验的幸运儿来说,大自然以某种形式弥补了这一部分缺失,尖锐但有限的童年烦恼被旷野的微风、流动的河水、柔软的云朵,以及大地上随遇而安的友情所消化。
但是,对于当下时代的许多小朋友来说,无垠的自然并不易得,易得的是规则、理论、教条。他们之中的许多人生活在高楼大厦之中,智力超群,情绪敏感。
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隔离了自然空间,智力与规则上的早熟隔离了内心空间,又有什么可以成为他们成长烦恼的容器呢?
现代教育者更加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对当代儿童心灵处境的一个积极回应。但有时候,过度的关切其实源自焦虑,有可能让我们对所谓的“正确方式”产生执念。
无意识中,我们自负地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儿童内心世界的发展规律,懂得了成长的真谛——
所以,面对这样一套“聚焦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成长烦恼”的童书,我自以为可以猜得到作者为每一个主人公安排的选择和结局。
幸好,我一个也没有猜中。
我猜不到一个受到打击的小男孩躺在草地上,看见一只鸢从头顶上飞过,在与这只猛禽对视的时刻,平复了心情……
我猜不到一个父母离异的小女孩儿会这样自得地描述自己:“我是一个散漫的人,从来感觉不到紧张……”
我猜不到,当一个小男孩的妈妈生下一个弟弟,他会以凝望夜空中纤细月牙的方式,来体会生命之大秘密在他心中激发的想象、惊喜和战栗。
我也猜不到,一个劣迹斑斑自以为是的校园小霸王可以被一颗糖果轻易降服。(难道不应该对他的行为进行深度分析,指导他的父母改进家庭教育?)
在这套书里,我没有找到对于儿童“成长烦恼”的刻板印象,也看不到“教导”的痕迹,作者们花大量笔墨描述孩子的琐碎感受,少有成人世界的大道理。
故事情节的发展散漫,飘忽不定,状况频出又不乏惊喜。恰如七八岁孩子的白日梦——宽广、自由、无拘无束。
书中主人公在成长中所遇问题的角度,与我们平时理解的“成长烦恼”颇为不同。
一个左利手的小学生可能遇到什么烦恼?大人们怎么做能让他感觉好一些?
一个永远以获胜者姿态出现的“游泳公主”,面对偶然的失败,她最在意的真的是胜利本身吗?我们应该鼓励她再接再厉吗?
一个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小王子”,他内心真的满足于被众人簇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生活吗?
这套书中每一个成长的烦恼,对于孩子来说都是独特又真实的。对于成人来说,却是陌生又新鲜的。
我喜欢每一位故事主人公正在成型的、独特的个人风格。
他们正在脱离童年早期的自我中心主义和对成年人的依恋,萌生自我意识,用好奇、独立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
他们的内心依然有许多幻觉,但越来越多的是对自我、他人和世界的理解。也许他们的个人风格最初给自己带来不少麻烦,但在一个宽松有爱的环境里,他们得以保留自己的个性,与外部世界发展出良性互动模式。
我喜欢这套书平凡细碎,优美淡然的语言风格,不拘一格的叙事方式。
许多人对儿童读物的刻板印象是活泼紧凑,情节丰富,甚至是幼稚搞笑的,但这多半是成人世界总结出来的一套模式,其中包含着对童心世界的误解。
如果你观察过许多家长或老师对于小学生作文的主张,就会发现,他们对于什么样的语言是好的,什么样的结构是好的,有许多固化的认知。
这些固化认知,正如我们在情绪、道德层面对儿童灌输的限制性信念,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童书中的语言和情感,难道不应该富有美感和文学性吗?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去记录和阅读发自内心的真实体验,哪怕那些游走的思绪有些怪异、无聊甚至可笑,由此他们会更接受真实的自己。
最让我感动的,是这本书中作为背景人物存在的成人角色。
他们以智慧和包容恰当地回应着这个阶段孩子们的心理世界,不着痕迹地演绎了成人可以为孩子提供的“心理容器”功能。
无论是收养侄子的叔叔、女孩未来的继父、还是游泳教练、音乐老师,他们都是轻松幽默的,对于孩子们的“遭遇”,仿佛轻描淡写,不以为然,没有一句大道理,但无不在用自己的行动向孩子展现理性、宽容、辩证的人生态度。
如果说教育的智慧有高下之分,这样润物无声的理解,关注但不干涉的态度,就是取法乎上的教育智慧。
他们愿意反思成年人的疏忽,向孩子们表露心迹:“其实不管什么时候,我们爱的都是你本人。”以及在孩子真正困惑的时候说一句:“真正让你坚持下去的,是你的热情。”
现在我们再来谈论成长的烦恼。也许现在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在广袤的大自然中获得天然的治愈能量,凝视一只鸢在头顶飞过。
然而,他们尊重爱慕的成年人对他们耐心、友爱、开放的态度,依然是他们在成长中能得到的最深刻的滋养。
观察者影响被观察者,在孩子们走向成人世界的路途中,在对这个世界最感懵懂,又满怀好奇和善意的时期,成年人若用“烦恼”的眼光看待孩子,认为是你出了麻烦或者你是个麻烦,让我们快速解决掉你吧——也许孩子真的就永远固着在烦恼之中。
而倘若能有一缕目光,不拘一格、自然流动地注视着他们的“成长”,这一阶段的特殊经历,可能会成为他们一生中甜美柔软又广阔无垠的记忆;
童年将由此成为一个孩子内心世界丰富可能性的发端,成为他们一生受用不尽的爱的容器。
勇读者·柴丹推荐
图书详情
《小小学生的烦恼》(全八册)
适龄:5-9岁
《卢卡的月亮》
《永远都对的格拉西》
《豌豆王子》
《贝塔在此演奏》
《愤怒的路吉娜》
《头脚不分的里奥》
《卡米拉和消失的袜子》
《我是嘭嘭!》
图书详情
这是一套为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打造的阅读书。
聚焦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普遍都有的成长烦恼,把一个个性格鲜活的孩子的烦恼故事娓娓道来。让孩子在阅读中,得到心理疏导,得到办法,收获成长。
本套书共有8个故事:
《卢卡的月亮》
【内容介绍】卢卡是一个好奇的小男孩,他一直在思考自己是从哪儿来的,他对自己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说法感到不可思议,因为妈妈明明那么瘦!直到妈妈又怀孕了……对于这个即将出生的小弟弟,他有些期待,也有些困惑,甚至还有些嫉妒,还有害怕,因为他不知道以后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烦恼”解读】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许多妈妈都准备生二胎,可是如何让大宝接受一个弟弟或妹妹,成了许多爸爸妈妈头疼的问题。对于大宝来说,父母的精力都用在了生育上,自己容易被忽视,原本一个人独享的父爱、母爱,又被弟弟妹妹分走了。要是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很容易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比如安全感缺失,产生消极、负面的情绪等,甚至还会产生负面人格。
【编辑推荐】这个故事相当暖心,是面对七八岁的孩子又一次生命的教育,读起来真实(因为小编也有过同样的疑问和心路历程),而面对家里又要添一个妹妹或者弟弟,在嫉妒、担心、期待背后,是血缘亲情强大的感染力,充满对生命的敬畏和感动,静静读来,热泪盈眶。
【教育主题】“二胎”家庭里孩子的烦恼怎么破?让孩子敬畏生命,懂得爱,分享爱!
《永远都对的格拉西》
【内容介绍】格拉西是个有点儿叛逆的小姑娘,她有个绰号,叫“‘是的,不过’女士”。因为每次她做错事(当然,也不一定都是她的错),她都会说:“是的,不过……”这次去朋友家做客,她又闯祸了,该怎么办才好呢……
【“烦恼”解读】有好多家长都抱怨,这个孩子脾气太倔了,就是不肯认错。其实,每个人都会犯错,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犯错。孩子的年龄小,生理机能的发育和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常常会说错话、做错事,这是难免的。可很多时候,孩子明明犯错了,却不肯承认。或者总是给自己的错误找借口。身边的成人也会有不认错想着推诿的,遑论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千万不要以为不肯认错的孩子就不是好孩子。有时候真的不是她的错,有的时候,是她在耍赖。家长要有耐心去了解事情发生的真实情况,告诉孩子不同的做法有不同的后果,做错了不可怕,要承担后果,要改正错误,而不是死鸭子嘴硬。
【编辑推荐】这是一个幽默的故事。在自己家闯祸也就罢了,还去别人家做客的时候闯祸。闯的祸真是让人捧腹!这个故事里,还讲到了格拉西的父母离异,各自再组家庭。格拉西性格叛逆,但是格拉西还是在温暖的爱里成长。看到结尾,不自主地跟着格拉西一家嘴角上扬。
【教育主题】爱闯祸的孩子,总为自己找借口的孩子,不承认错误的孩子,如何直面自己的错误。
《豌豆王子》
【内容介绍】巴蒂王子太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做什么都要人伺候。他就像童话里的豌豆公主一样,床垫底下放一粒豌豆,他睡在上面就会浑身不舒服。只要他想玩儿,不管别人有多忙,都要放下手头的工作,陪他玩,直到他玩儿累了为止。他喜欢别人赞美他,听不得别人的批评。直到有一天,他收到一封信,信上说他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烦恼”解读】每一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在家庭中,往往一个孩子身边会跟着好几个大人,不管是爷爷奶奶还是爸爸妈妈,都很溺爱孩子,因此造就出了许多“王子”和“公主”。这些孩子往往自理能力差,眼里只有自己,容易骄傲自大,而且禁不起挫折。在家里的时候也许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可是上学之后,环境改变,身份改变,这些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编辑推荐】不仅孩子,很多成人都听不得批评,连孔子也说,五十而耳顺,五十岁才能做到耳顺。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美,做得好的,需要不吝赞美,不好的习惯,不能惯着……这个故事,我们看到一个“唯我独尊”的王子,在有了平等身份的朋友之后,才开始改变,跟我们从家庭来到学校,从家中的“王子”转变成普通学生中的一员的身份转变何其相似!
【教育主题】娇惯的、只听赞美不听批评的“小王子”“小公主”,如何变身。
《贝塔在此演奏》
【内容介绍】贝塔特别不喜欢“害人虫”兰兰,妈妈还总让她们一起玩儿。贝塔和兰兰之间,有嫉妒,有讨厌,有针锋相对,也有自私霸占玩具/乐器都行为,不让别人玩儿,但是,最后两个人都明白了,大家一起玩儿/学音乐,专注地玩儿/学音乐,没有一个人被抛弃在外,才是快乐的。
【“烦恼”解读】孩子之间常常因为玩具或者食物而争得面红耳赤,他强烈的占有欲使他们不愿意和别人分享。孩子的占有欲,实际上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心理,孩子一般到3岁左右,就会产生明显的“以我为中心”的意识,往往是从“我”出发,而不知道还有“你”“他”,还有大家,因而产生了独占行为。这样会对孩子的社会交往造成一定的影响,大家都不爱跟他玩的时候,他也很敏感、很孤单、很难过……
【编辑推荐】这是一个让小编“共情”的故事。小编也亲身经历过这种“友情”,这种强组队的“好朋友”,这种毒舌小伙伴,这种争抢玩具受到孤立的同伴,小编也曾像贝塔一样,放下芥蒂,去帮她一把。所以,这是一个让人感到共情共鸣的,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教育主题】“毒舌”小伙伴,强行组队的“朋友”,让孩子懂得友情,懂得维护友谊。
《愤怒的路吉娜》
【内容介绍】路吉娜是天生的游泳健将,三岁就开始学游泳。她百战百胜,每次都拿第一,别人家的爸爸妈妈都羡慕她。可是不知不觉地,她被同伴们孤立了,不过她的脑子里只有游泳,只有比赛,只有教练的夸奖。有一次比赛她游了第二,她无法接受这个结果,她的愤怒根本没办法平息……
【“烦恼”解读】有的孩子,考试也好,比赛也好,不管干什么都想得第一,要是拿不了第一,他就又哭又闹,好像大家都欺负他一样。据科学研究发现,小孩子一般到4岁的时候,自尊心就开始萌生,但是他们很难区分理想能力和实际能力,而且常常低估任务的难度。什么都想争第一、动不动就输不起,在家长眼里,这就成了有点儿奇怪的好胜心。
【编辑推荐】这个故事小编看到三层意思,第一层,小孩子争强好胜,以自己为优先,或者无论做什么总要做第一,这是普遍存在的,但是不可能次次都是第一,也不可能什么都是第一,即便高考考成状元,考进清华大学,里面可都是各种状元牛人,怎么样让自己接受这种心理落差呢?第二层,因为小孩子无法接受,她也很难完全表达这种心理落差,她本能选择了最原始的发泄方式——愤怒!从不接受,一次次不接受,到接受事实,到无可遏制的愤怒,老师家长的劝解都没有用,这种愤怒需要怎么消解呢?第三层,走出来,发现原来路吉娜的生活里不只是只有游泳这一件事啊!她还可以有朋友,还可以有别的多姿多彩的生活!拿掉挡在眼前的这座游泳第一的大山,才能看清楚,原来山后面、山周围、山前面,还有这么多姿多彩的世界啊!
【教育主题】争不到第一就发脾气。孩子的挫折教育有木有?
《头脚不分的里奥》
【内容介绍】里奥是一个快乐的小男孩儿,他和爷爷还有叔叔一起生活在乡下,他渴望上学,因为一个人实在太孤独了。没上学之前他就学会了写字,只不过他写的字有点儿特别。上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发现他写的字是反的,原来他是左撇子。虽然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学会了正常写字,可是着急的时候还是会反着写字。渐渐地大家开始说他很奇怪、跟大家不一样。他受不了同学们的孤立,跑出了学校,并且发誓再也不去上学了……
【“烦恼”解读】每个孩子都有特别的地方,可是在幼儿园或学校里,孩子可能会因为这些特点而被当作异类,遭到嘲笑和排斥。然而,调查发现5%—6%的孩子都曾在集体中被孤立,无论出于原因是什么,毫无疑问的是,如果孤立持续下去,孩子可能会变得自卑、孤僻、甚至抑郁。有的孩子在没上学之前,活泼好动,可是上学之后就变得沉默寡言,性格越来越内向。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是否在学校受到了嘲笑……
【编辑推荐】因为“异类”,因为不一样,而受到嘲笑,在学校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事情。如何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特点,和别人不一样不是错,来看看这本书里,里奥的叔叔是怎么带里奥找到自信的吧!
【教育主题】孩子因为不一样受到过嘲笑、排挤吗?或者嘲笑、排挤过小伙伴吗?和别人不一样不是错误,让孩子懂得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卡米拉和消失的袜子》
【内容介绍】卡米拉家最近发生了一件怪事,原本是一双的袜子,都只剩一只了,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卡米拉自然也不例外。她认为一定是因为洗衣机消化不良了,她不光有自己的想法,还有把想法付诸实践的胆量。她偷偷在姑姑那里拿了一瓶消化药,然后把一整瓶的消化药都倒进了洗衣机里。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烦恼”解读】在幼儿时期,孩子的心理还不是很成熟,但是他们也会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未必是对的,不过孩子们还是会非常固执地坚持。有自己的主意本来是好事,但是家长也会认为孩子不听话了。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进入了自主意识敏感期。在这个时期家长要怎么办呢?
【编辑推荐】这是一个很暖的故事。故事从奇怪的事情开始,让我们看到这个家庭里孩子是爱劳动的,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分担劳动;同时,有了问题,有自己的想法,去解决问题。卡米拉遇到了两次问题,第一次是袜子不见了,第二次是袜子回来了,但是多了太多不知道是谁的袜子。卡米拉都给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在她的能力范围内,最好的解决办法。最后,我们看到一个家庭相亲相爱,看到一个年逾古稀的老爷爷来找他出生时穿的袜子,把生命的感动直接传递到读者心里,暖暖的。
【教育主题】遇到困难绕道走?让孩子学会面对问题。
《我是嘭嘭》
【内容介绍】嘭嘭是个身体强壮的小男孩儿,不过他有点儿讨人嫌,他不管走到哪儿都跺着脚走路,说话的嗓门比谁都大。对同学的优点不屑一顾;还时不时把班里的女生弄哭;大家在一起说什么事,他也总是唱反调。班里来了新老师,嘭嘭仍旧不屑一顾,只是这个新老师有点儿特别……
【“烦恼”解读】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和一些其他原因,一些小朋友养成一些让人讨厌的性格或习惯,成了大家眼中的“熊孩子”。有的孩子十分好动,吃饭的时候喜欢敲碗碟,把饭菜弄得满桌子都是,甚至不吃饭,而是到处跑;有的孩子很没有礼貌,见到长辈不打招呼,有好吃的只顾自己,有玩具也不和别人共享;有的孩子还会爆粗口,喜欢冲人挥舞拳头。究其原因,竟然是希望博得关注!
【编辑推荐】这是一个希望博得关注的“小霸王”、讨厌鬼的故事。他用讨人厌的方式引起别人的注意,他其实很害怕,害怕别人看不起他,同时,他希望跟别人不一样,来吸取大家的目光,因此,像他这样的“小霸王”,才不能吃正常的餐点,因此,他撒谎说,吃过“蝙蝠的口水”……这个故事最后让人大跌眼镜,小霸王的外表下,原来有这样的一颗内心啊!
【教育主题】看透“小霸王”的内心世界。希望博取关注的孩子们,可以有很多方式交流,不是非得变身“小霸王”!
图书特点
聚焦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的成长烦恼
孩子在成长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成人忽略的烦恼,对成年人来说,根本不算事儿,但是对孩子来说,这就是他的整个世界,他整个世界中最困扰他的事情,甚至有一些“烦恼”或者“心理问题”,成年人和孩子都意识不到。比方说,微妙的嫉妒心理,无论是对一个漂亮的朋友、一个被妈妈喜欢的孩子、一个被赞美的朋友、一个拿到第一的同学,还是对妈妈肚子里的“二胎”小宝,其实有嫉妒心是正常的,但是,如何正确地走出这种情绪,或者化解这种情绪,更好地跟同学朋友相处?处理不好,有可能以后就是“心胸狭窄”,而处理得好,可能就会成为人群中备受欢迎的那个人。
《小小学生的烦恼》中,8本图书讲了8个故事。
这8个故事并不是一本一个特别鲜明的问题,因为真实的情况是,每一种心理都不是孤立出现的,心理问题很复杂,比如愤怒,是失望的愤怒(对自己失望?对老师失望?对父母失望?)还是完全发泄式的愤怒(承认自己无能)?愤怒的情绪太复杂,而理性的心理剖析可能会写出一个论文、一本专著,但孩子们get不到那个点。
庄子认为,讲清道理最好的办法,说讲清楚一个故事,通过故事让大家了解,而不是纯粹讲道理讲哲学。因此,我们看到《庄子》中各种有趣又富有哲理的小故事。而《小小学生的烦恼》也采用了讲故事的方法。每一本每一个故事,分别讲述了各种各样的、有着复杂的心理动机、心理因素的“烦恼”。
通过讲烦恼的故事,通过讲主人公走出烦恼的过程,让小读者明白,这其实也不是问题,原来还可以这样看问题,原来还有这种办法,原来还有更有趣的事情……
让小读者在阅读后,能理解、能体会、能感动、能思考——原来不只是我有这种想法,有这种问题,原来这种问题不是问题,原来还可以这样想,还可以这样做——最后有所得。
作者介绍
4岁孩子的妈妈、心理咨询师
心理学和文学类翻译
译作:《隐藏的意识》、《硅谷最受欢迎的情商课》
《心理学史》、《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等
【阅读原文】
成长烦恼丢掉丢掉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