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秘籍:手把手教你轻松应对宝宝“积食症” 宝妈秘籍:手把手教你轻松应对宝宝“积食症”宝妈秘籍:手把手教你轻松应对宝宝“积食症”

宝妈秘籍:手把手教你轻松应对宝宝“积食症”

2018

年如期而至,随着新年的脚步一步步走进,来自春节的期盼在每个人心中呼之欲出。辛苦忙绿了一年终于可以歇一歇了,对于宝宝和爸妈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相处时光。如果春节没有美食,会怎样?

自从有了宝宝之后,不少粑粑麻麻们深刻意识到了“多吃”的坏处,所以平时谨小慎微,只有逢年过节才敢给孩子多吃点大鱼大肉,什么油炸带鱼、扣碗、红烧肉...可是没想到,宝宝娇气的脾胃却支撑不起自己的胃口,吃时痛快,吃后痛苦。可是粑粑麻麻们,又怕孩子吃少了跟不上营养,吃多了消化不良,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积食症”?

生活中不能缺少美食作伴,但积食却如影随形,到底怎样才能战胜它呢?今

晚21:20辽宁卫视《爱幼科学说》

邀请到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崔霞

,手把手教您轻松战胜小儿积食。

肥胖=积食,消瘦≠积食?是真的吗?

前几天有一位宝妈向小编发来私信:“我家宝宝瘦小,总是消化不良,吃东西不吸收,怎么办呀?”小编第一时间便想到了这可能是积食导致。但是又有家长问道:“我家宝宝也积食,但是怎么没见瘦反倒是长胖了不少呢?”

其实消瘦与肥胖对于积食来说并不是一个矛盾体,它们都是积食带来的一种病症。一方面,宝宝吃多了,多余的东西堆积在皮下,形成脂肪储存起来,很容易造成宝宝肥胖;另一方面,积食影响宝宝脾胃,致使过多的痰湿存到皮下,气血生化不足,从而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导致宝宝消瘦。

积食带来的危害,远远不止这些。崔霞老师在爱幼科学说的节目现场为我们详细讲述了积食带来的七种危害,竟然还有湿疹、外阴炎、肠系膜淋巴结炎?!

既然积食的危害如此之大,那么怎样判断宝宝患上了“积食症”呢?

崔老师告诉我们:首先,积食在西医中也叫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喂养不当造成的,也称为乳食过量,导致了食物堆积在胃里。临床上的病症表现为突然不爱吃饭、恶心呕吐,严重的还会腹痛、肚子胀热等。积食从程度上分为三个类型,分别是饮食停滞,积滞化热和脾虚夹积。崔霞老师在《爱幼科学说》的大讲堂上,从“望闻问切”四个角度详细阐述了上述三种病症,并针对三种类型分别提出了简单的食疗方法,家长们可以对照宝宝的症状对症下药啦。小编提前提示各位家长们,山楂、陈皮、麦芽、栀子、山药、茯苓,这些好东西家里可要常备哦!

俗话说“预防大于治疗”,预防宝宝积食,从这个冬天开始。赶在春节前养好脾胃,让宝宝尽情与美食约会吧!

预防宝宝积食小妙招:

一、要求家长在宝宝的喂养上一定要做到饮食均衡,荤素搭配,粗细搭配,不要一味吃一些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

二、宝宝的脾胃功能跟成人没法比,相对弱一些,所以一定要避免生冷。

三、无论是喂奶的孩子还是大孩子,都要遵守进食定量。要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

四、饮食要清淡,尤其是生病的宝宝,一定要吃清淡的饮食才助于消化。

五、运动必不可少,俗语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还有鼓励宝宝多咀嚼,由牙齿承担的工作量不要交给胃,就可以减少胃的消化压力。

下面这首儿歌送给各位宝宝,希望你们的童年都能充满美食的香气,希望每个宝宝都吃嘛嘛香!更多有关宝宝积食的内容请锁定本今晚21:20辽宁卫视《爱幼科学说》!

小朋友,快成长,要靠饮食来保障。

早吃饱,午吃好,晚饭吃的精又少。

吃米饭,吃面食,水果蔬菜也要吃。

少吃肉,少加盐,吃些鱼虾肉和蛋。

少吃冷饮少吃糖,牛奶豆浆常喝上。

多喝开水多喝粥,食物消化顺流流。

饮食多样不挑食,细嚼慢咽长身体。

吃饭不能乱说话,饭后散步助消化。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