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生学习,保持年轻和新鲜】心理年龄自测量表 【终生学习,保持年轻和新鲜】心理年龄自测量表【终生学习,保持年轻和新鲜】心理年龄自测量表

【终生学习,保持年轻和新鲜】心理年龄自测量表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心理年龄&自然年龄

心理年龄是相对于自然年龄的心理学术语。

自然年龄是按照出生后的年限来确定的个体比较客观的年龄,而心理年龄则是依照个体心理活动的健全程度来确定的个体年龄。

心理年龄形成的主要依据是:

1、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以思维和语言为核心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相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

2、个体构成意识活动的独特心理组织系统。

划分自然年龄的方法有许多种,一般分为三个时期:出生到20岁是未成熟期,21岁到60岁是成熟期,61岁以上是衰老期。处于同一自然年龄时期的个体,其心理成熟或衰老的状况,是不完全一致的,即处于未成熟期的少年可能心理已经很成熟,有些自然年龄已进入成熟期的个体却并不一定已进入心理的成熟期。

心理年龄的优点在于反映个体的真实能力,其缺点是测量困难。本量表选自文汇出版社2008版《心理测试》,该书收录国际上最权威最全面的心理测试量表。

心理年龄自测量表

心理测评到底准不准?

心理测评在专业领域叫心理测量,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反映在人的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征,依据确定的原则进行推论和量化分析,并给以相应的科学指导。

心理测评是心理学研究的必要手段,在实际生活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要注意的是,心理测评只是提供一定的参考。按照“毕生发展观”的观点,人是不断在成长、发展和变化的,心理测评仅仅提供个人在进行测试的那个时间点的状况特点,只能提供一个专业的心理学方面的参考,并不能为一个人下“终生”的论断。

心理测试不是心理健康的唯一标准,因为心理测试是以心理健康社会常模为标准的测试,而这个常模标准是动态的,比如国外的和国内的常模不一定一致;当事人在测试的时候是一种心态,测试之后可能又是另一种心态;还有测试题是否有暗示性、当事人对心理测试的态度等等,都对测试的结果产生影响。

总之,测试的结果仅供参考,细节应由专家进行再分析,千万不要把心理测评的结果当成是“终生的标签”。

终生学习,保持新鲜的心态

成年中期的认知能力下降了吗?

很多人觉得,到了40岁左右(甚至现在提前到35岁左右)的年纪,经历了职场的惊风骇浪,社会的波澜起伏,内外压力剧增,但内心已“躺平”,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而且能很明显地感觉到记忆力下降,主要体现在记忆的搜索和提取速度变慢,比如说看电视的时候回想一个明星的名字,大脑搜索和提取的速度明显要比年轻的时候要慢;再加上“令人心梗或令人心塞”的功课辅导,于是很多人就感慨说:“我的智力巅峰就停留在高考的时候了!”

诚然,我们知道,成年中期的个体可能不再像他们二三十岁的时候那样看得清、跑得快、身体健康,那认知能力也会随之下降吗?这就要说到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在智力和信息加工方面的变化了。

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

约翰霍恩(JohnHorn)运用横断研究的方法采集数据。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点对不同年龄的个体进行测量,如果我们发现40岁和60岁的个体存在智力测验上的差异,那么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教育差异所导致的同辈效应,而非年龄差异。

根据霍恩的理论,在中年时,个体的一些能力开始下降,而其他能力则会增加。他认为,

晶体智力

(CrystallizedIntelligence)是个体所积累的信息和语言的技能,在成年中期会持续增长,并持续一生;

流体智力

(FluidIntelligence)是个体抽象推理、感知和操纵信息的能力,约在成年中期开始逐渐下降。

西雅图纵向研究

沃纳纱依(K.WarnerSchaie)对成年期的智力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纵向研究,从1996年到2013年,主要关注

智力的变化和稳定性。研究发现,6种智力中,有4种在成年中期达到顶峰,分别是语言能力、言语记忆能力、归纳推理能力和空间定位能力;只有2种能力(数学能力、速度感知能力)在成年中期会出现下降,其中速度感知能力是最早呈现下降趋势的,从成年早期就开始下降了。

在纱依的观点中,人们的很多认知功能都是在

成年中期

而不是成年早期达到最高峰的。在纵向研究中,归纳推理能力会持续上升,直到成年中期结束才开始出现略微下降。他总结得出,近几十年来发现的中年期认知功能的进步可能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比如受教育程度、职业结构(越来越多从事更复杂工作的专业工作者)、医疗保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社会对贫困的干预等等。研究发现,最近这代人在认知功能上明显的进步更多表现在流体智力上。

信息加工的变化

1、信息加工速度

正如纱依在西雅图纵向研究中发现的,速度感知能力从成年早期就开始下降,并在成年中期持续下降。常见的一种测量信息加工速度的方法是反应时任务。该任务要求被试在一看到光出现的时候就立即按键,可以发现中年人的按键速度要比年轻人更慢。但,信息加工速度并非急剧下降,在大多数研究中,这些速度差异都小于1秒。并且,在2016年Aichele的研究中,成年中期和晚期的信息加工速度的轻微下降,是预测寿命延长的关键。

2、记忆

在多数研究,尤其是横向研究中,言语记忆能力在中年期下降。例如,当要求被试记住一系列单词、数字或有意义的散文时,年轻人的表现要比中年人更好。绝大多数专家认为,记忆确实会下降,至少在中年晚期会下降。从中年晚期开始,人们学习新知识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学习新知识的速度下降与

工作记忆

(WorkingMemory)的变化有关。工作记忆是个体在做决策、解决问题以及理解书面和口头言语时操作和表征信息的大脑“工作台”,它承载着个体能够被立即提取和使用的信息量,这种能力在中年晚期会变得更加有限。

近年来,一种“断舍离”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认可,其实,我们的大脑也可以进行“断舍离”。就像福尔摩斯对华生说的,他会定期把大脑里一些无用的信息清除出去,以免有用的信息存储不下。当然,人脑的极限在哪里,人们尚未明晰,但清除无用信息也是一种应对记忆下降的方式。

另外,通过将各种信息分门别类,以及用不同的形象客体去表征枯燥的数字等等,都是能够提升记忆力的方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记忆大师,他们也是通过专门的训练方法来提升记忆力的,我们同样可以借鉴。

3、专业知识

由于专业知识的获得需要很长时间,所以成年中期会比成年早期表现出更多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expertise)涉及了广泛的、高度组织的知识和对某一特定领域的理解,增长专业知识并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通常是多年经验积累、学习和努力的结果。

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院士都是在成年晚期及以上的年纪当选的,由此可见,社会普遍认为,已经成为自己所在领域的专家能制定更好的策略去解决问题,且更具创造性和灵活性。

终生学习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成年以后许多人还在继续求学,他们的动机更偏重在实际的需要。例如,希望在业务上跟上时代的发展、找一份更好的工作、希望事业有新的发展等等,也有人是想把年轻时耽误了的时光追回来。在即将退休或已经退休的人群中,学习常常是为了充实自己的心灵,满足自己的爱好,使闲暇时光过得更有意思。由于学习动机更成熟,他们常常根据自己的切身需要或兴趣来选择学习的内容,表现出很大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并且能把自己的实践经验带到课堂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因而使学习更加有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他们也从家庭生活、工作环境和娱乐活动等各种非正式场景中继续学习。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虽然中老年人有很强的学习动机,但对中年人来说,他们还需要应付繁忙的工作和家庭事务,容易在学习中缺乏自信,容易焦虑,所以需要成人教育机构在教学安排上更有弹性,才容易使中年人坚持学习;对于老年人来说,闲暇时间是充分的,只要教学方式适合老年人的认知特点,比如说,使用清晰易懂的视听教材、缓慢地呈现教学内容、适当延长学习时间,就可以帮助老年人更好、更有信心地进行学习,并且增加老年人的人际交往,防止智力的退化。

所以,无论我们的心理年龄为何,我们都应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奇的心态,保持终生学习的状态,这不仅能延缓认知功能的衰退,还能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无限扩大自己的人生格局。

LEARN

FOREVER

PSYCHOLOGY

微信号|心理状态研究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