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地震灾难心理的一般特征及危害
(1)极易产生灾难心理共鸣,互相“传染”。
(2)具有长期效应。
(3)对政府和外来力量具有强烈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等待物质的帮助,另一方面就是需要外来的心理安抚。
地震灾难心理如不及时自我调适或外界干预,将带来严重的心理损伤和精神创伤,造成人的心理、行为失衡。
Part
震后会有哪些情绪反应与身体症状
(1)情绪反应
害怕。
如很担心灾难会再发生,害怕自己或亲人会受到伤害,害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无助感。
如觉得人是多么脆弱,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
悲伤、罪恶感。
如为亲人或其他人的死伤感到很难过,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
愤怒。
如觉得上天怎么可以对我这么不公平。
重复回忆。
如一直想到逝去的亲人,心里觉得很空虚;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一次地失望。
希望。
如期待重建家园,希望更好的生活将会到来。
(2)身体症状
疲倦、发抖或抽筋、失眠、呼吸困难、做噩梦、喉咙及胸部感觉梗塞、心神不宁、恶心、记忆力减退、肌肉疼痛(包括头、颈、背痛)、注意力不集中、子宫痉挛、眩晕、头昏眼花、月经失调、心跳突然加快、反胃、拉肚子等。
Part
自我舒缓情绪与缓和身体症状的方法
(1)要尝试接受现实的状况,抚平情绪的伤痛以及缓和身体上的不适。
(2)不要隐藏感觉,试着把情绪说出来,要让别人有机会了解自己,不要勉强自己去遗忘。
(3)要有充足的睡眠与休息,与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如果有任何需要,一定要向亲友及相关单位表达;在伤痛及伤害过去之后,要尽力使自己的生活作息恢复正常。
(4)工作要特别小心,因为在重大的压力下,意外更容易发生。
(5)在较长时间内仍有烦躁、抑郁等情况出现,则应该向心理医生或心理工作者求助。
Part
什么是重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面临重大的灾难,有时因为创伤过于强烈,人们会产生更为强烈的反应。这种持续的状态被称为“重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包括:
(1)灾难的再次经验:指创伤事件不断地被一再经历。
(2)逃避反应:指持续逃避和此次灾害有关的刺激或情境。
(3)高度的警觉性:指对环境的反应持续地处在高度警戒的状态。
Part
如何对过度恐慌进行心理自我调适
让自己易于接近。
要尝试接受现实的状况。
要关注主流媒体对于地震的报道,不要轻信谣言,多了解一些有关地震的科学知识。
借助电话、短信和互联网,或直接与人沟通。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和卫生习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有能力的应积极参加救灾行动。
多做一些放松训练,比如肌肉放松训练、腹式训练、气功和太极拳。
改变不良的性格,培养开朗、温和、乐观、直爽和意志坚强的性格特征。
面对现实,接受各种刺激,不断地反应和适应,在刺激和反应中学会缓解心理紧张。
太过紧张、担心或失眠时,可在医生建议下用抗焦虑剂或助眠药来协助。
做紧急处理的预备:逃生袋、电池、饮水、逃生路线等。
近期少安排些事务给自己,一次处理一件事情。
Part
如何为自己做心理调适
利用以下的方式,试着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与痛苦,早日从冲击中恢复过来:
(1)接受自己的感觉并将这些感觉与经验说给其他人听;
(2)多留意自己的身心状况,适时让自己休息;
(3)多给予自己及周围其他亲友鼓励,彼此相互打气、加油,尽量避免批评自己或其他救援人员的救援行动;
(4)接受他人诚心提供的帮助与支持。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新闻出版总社
图片来源:紧张的小白
shanxidzj
山西省地震局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