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
一,孩子在学校不听老师的话、不接受老师的教导、常与老师顶嘴、和老师
对着干等现象。个别学生明知自己做错了事,面对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同学的劝告,不但听不进,反而反感、抵触甚至采取过激的言行。
二,在家,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了,你说什么他就偏不做什么。有时候你刚要说话他就非常烦躁,不愿意听你说下去。
青春期阶段的孩子,一方面是处在生理心理发育期,一方面是家长、老师和同学的批评、指责、劝告,给这些学生带来的感觉是不被理解、不被尊重,甚至自尊心严重受到伤害,因此,他们也不愿意理解和尊重别人,甚至会做出过激行为。当然,过激行为的发生,不仅仅是外界的刺激这一方面因素所能引起的,还有学生本身的心理健康程度,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关注。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与别人不同的性格特征,和不同的思维模式,也就有了不同的行为方式。家长该选择合理的沟通方式,和孩子一起度过解决青春期困惑。
青春期是个体由童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年龄范围大约为
15,16
岁,是一个人生理心理发育的转折期,也是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学生有逆反心理是正常现象。我们的家长需要多一些耐心。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说:教育应走在发展的前面。所以家长对青春期孩子的知识应该提前有更多的学习和认识,以便做到防患于未然。当你的孩子青春期悄悄来临的时候,那时你还能坦然面的孩子的叛逆,欣喜面对孩子的叛逆,以免遇到问题不知所措,影响孩子健康的心理发展。
一、正确认识青春期
.青春期特点
青春期属于特殊时期。由于这个时期的发展非常复杂,充满矛盾,又称为“困难期”,“危险期”。其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不平衡,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错综复杂及这些矛盾带来的心理和行为的特殊变化。
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急剧变化。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冲击着心理的发展,使身心发展在这个阶段失去平衡。生理上的快速成熟使少年儿童产生成人感,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使他们仍处于半成熟状态。成人感和半成熟状态是造成青春期心理活动种种矛盾的根本原因。青春期心理活动的矛盾现象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身体的急速成长,性机能的快速成熟使他们从心理上产生自己已经发育成熟的体验,认为自己已经是成人,也就是成人感。具有成人感,便以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就属于成人水平,应该被社会,环境和周围成人平等相待;有了成人感便要求与成人相应的社会地位,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与尊重。由于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幼稚的童年向成熟发展的过渡阶段,实际上是少年儿童的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社会经验等处于半成熟,于是就出现了自己认为的心理发展水平与现实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即成人感与半成熟状态的矛盾。这是发展中的矛盾,是人生必经的矛盾冲突,这是青春发育期的少年儿童不能回避的最基本的矛盾。
、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成人感使他们的独立意识强烈起来,他们要求在精神生活方面摆脱成人,特别是父母的羁绊,而有自己独立自主的决定权;事实上,在面对许多复杂的矛盾和困惑时,他们依然希望得到成人在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心理闭锁性和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青春期儿童出现心理的闭锁性,使他们往往会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不向外袒露,主要是不向成人袒露,这是因为成人感和独立自主意识所致。另外的原因是这时的少年儿童认为成人不理解他们,而对成人产生不满和不信任,又增加其闭锁性的程度。但是,与此同时,少年儿童的诸多苦恼又使他们倍感孤独和寂寞,很希望与他人交流,沟通,并得到他人的理解。这种开放胸怀的愿望促使他们很愿意向同龄人推心置腹。
其实他们也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向自己认为可信赖的成人谈吐心声。
、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青春期儿童通常表现成人式的果敢和能干。如获得成功或良好成绩,就会享受超越一般的优越感与成就感。如果遇到失利或者失败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挫折感。这两种情况体验常常交替出现,一时激情满怀,一时低沉沮丧。
青春期叛逆是孩子成长的需要
青春期是一个过渡期,既属于儿童,也属于成人,身体发育和思维能力几乎和成年人一样,但在经济和情感上还需依赖父母,同时又渴望独立。青少年是“边缘人”,意味着青少年想要回避成年人的责任时,言行举止往往就像是一个儿童。有时候他们提出成年人的权利要求时,又像是成年人。青春期家长的任务是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帮助他们找到“我是谁”的答案。青少年的叛逆行为,也是他们寻找自我的一种方式。当然,这并不代表鼓励青少年用暴力和激烈的言辞与父母相处,而是去理解他们行为背后渴望被尊重的心理。帮助青少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给出建议而不代替他们决定,帮助他们得到自己所需要的,而不是给予家长认为重要的东西。青少年开始更关注同伴的交往和对自己的评价,这代表他们正在发展情感的自主性。青春期成熟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孩子和父母情感纽带松弛。可以说青春期最痛苦的心理上的完成,就是脱离父母的权威,通过撤回对父母的感情,并把感情转向同伴来实现这个过程。而在成年期,人会转向自己的伴侣而彻底完成与父母的分离,成为情感独立的人。青春期的孩子有了自己的世界,不那么依赖父母了。如果有的父母鼓励过度依赖,补偿自己孩子时代的遗憾,或者婚姻不愉快的父母试图从孩子身上获得情感的满足,情感上过于依赖孩子,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情感独立,甚至影响到成年期寻找伴侣和正常的婚姻生活。
所以,我们该充分认识到青春期叛逆是孩子成长的需要。作为家长,注意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尊重孩子能有效地传递家长的意见,帮助孩子把握成长的方向。
二、纠正孩子不良叛逆行为的基本策略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免不了有时骂人、打架、不完成作业、不遵守纪律等不良行为。当孩子有不良行为时,父母应采取什么基本策略呢?
走进孩子内心世界
根据青春期的第三大特点,心理闭锁性和开放性之间的矛盾,我们知道这个时期的孩子心理上盼望独立,但又很想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其实他们的内心还是很脆弱的,所以需要借助父母的力量来强大自己的内心。因此父母应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信任孩子,积极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而只有真正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了解他们丰富的智慧和细腻的内心世界,才能与孩子更融洽地相处。还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允许并积极邀请他们参与家庭的管理。比如,让孩子利用周末尝试做家长,由他们安排各个成员的活动,这不仅展示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同时使他们做到了换位思考,加强了与父母的情感。
用“赞扬”杜绝“破窗”
中学生阶段,学生两极分化趋势明显,与那些优秀的孩子相比,那些暂时落后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心和教育。这时候,肯定、鼓励和表扬显得尤为重要。泰戈尔说:“聪明的人懂得如何教育,愚昧的人知道怎样打击。”帮助他们树立“我能学好”、“我能成功”的信念,让他们真正感觉到父母在关心他、帮助他,永远不会放弃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他们的逆反心理,促使其转变。要用积极、鼓励的教育方式代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
“破窗户理论”给我们很大的启示。科学家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里,其中一辆车的引擎和车窗都打开,另一辆则封闭如常,保持原样不动。三天后,打开车窗的汽车被破坏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辆则完好无损。科学家又在剩下的车窗上打了一个小洞,只有一天工夫,车上所有的窗户都被人打破,内部的东西全部丢失。这表明,人们往往认为坏的东西让它再坏一些也无妨。而对于完美的东西则会主动地维护它,舍不得破坏。
学生的心灵好比是车,是否完好无损,看教育工作者的态度和维护的技巧了。表扬、赞美是一种认可、一种肯定,更能使孩子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坚持正面教育。对有不良行为的孩子非打即骂,往往毫无效果,甚至更糟。首先应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过讲道理等使他知道自己错在哪里,鼓励他改正。
教育措施一致。家庭教育孩子切忌一个管、一个护;一个严、一个宽。那样会被孩子钻空子,使家长失去威信,以致根本无法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意见统一,配合默契,有不同看法可过后再说。
多些理解和宽容。有时理解和宽容比训斥和惩罚更有力量。孩子产生不良行为时,应在耐心批评教育后给予安慰,鼓励他振作起来改正错误,在他有好行为时要及时给予表扬。
给予爱抚和关心。成长中的儿童常需要父母的亲昵和爱抚,对行为不良的孩子不能讨厌,应该满足其希望得到父母的抚摸、拥抱、亲吻。心理需求,不仅能加深亲子之情,也能使孩子变得听话、懂事。
满足归属需要。孩子需要被人们所接纳,归属他所在的社会、家庭、班级和同伴群。因此家长应该让孩子参与日常议事、制订计划及集体活动等,使孩子充分感到自己是社会、家庭、群体中的一分子,并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从而严格要求自己,改正不良行为。
发挥表率作用。父母应该为孩子做出好榜样,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任何人可以说都是环境的产物,父母的潜移默化也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之一。
用书面沟通代替口头语交流。青春期的孩子心理上开始封闭自己,开始有自己的想法。
与父母的隔阂往往也是从这一阶段开始。有时父母会觉得无从下手。我们都知道有时候书面语更利于人们之间的情感表达和沟通,有些口头表达说不出口的话,其实很容易在书信中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所以建议家长和孩子之间用书信交流的互动,我们会发现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育子女的忌语
言过其实
如“你是全世界最美的女孩”等。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他们会渐渐分辨出你话中含有水分,(青春期孩子特敏感)于是长大成人后,对他人的称赞也会将信将疑。此外,听惯家长夸大其词赞扬的孩子,在步入社会后往往只能听好话而听不进反面意见。
人身攻击
如“你笨得像头猪”等。智力再低下的孩子也能体味出这类话包含的“恶意”,心灵会受到莫大的伤害。此外,年幼的孩子还可能信以为真而自暴自弃,最后丧失了自尊和自信。
威胁恐吓
如“若不好好做作业我就揍你”等。这种虚张声势的威吓会让孩子丧失对家长的亲近和信任。
冷若冰霜
如“你没看到我正忙着吗”等。从这些话中孩子听到的潜台词是:大人们对我干的事毫不关心,他们并不把我当做他们的心肝宝贝。
居高临下
如“你不听也得听”等。如果家长老是“高高在上”,孩子在接受批评时心理就不能平衡,这样即使你批评得百分之百正确,孩子也会出现口服心不服的反应。
冷嘲热讽,挖苦
如“你以为自己很能干吗”等。孩子,尤其是幼童最怕的是出自父母之口的嘲讽。即使你说这些话时可能还带有些许幽默感,但要知道,“小不点”们要正确理解实在很难。
绝对否定
如“你总是撒谎”等。诚然,批评也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方法,但如果话说“绝”,反而可能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从而导致最终拒绝接受这种批评教育。
打骂、体罚
这种教育方法不但不能使孩子认识到错误,还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从而愈发倔强、暴躁,甚至走向极端。
哄骗、利诱。
这样不利于孩子树立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目的性,不利于孩子健康价值观的养成。
溺爱、迁就。这会使孩子变得娇生惯养、更加为所欲
四、与孩子沟通巧用心理暗示
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很多家长不太擅长方法,所以,经常与孩子发生冲突,尤其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他们常常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此,家长们普遍感觉很头痛。有一位家长诉述
“我对我的女儿真是束手无策,鼓励的话被认为是违心的话,批评的话则认为伤她自尊。我该怎么办
”其实,这位母亲的问题有很强的代表性。那么,到底是母亲的问题还是孩子的毛病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位母亲的表述。从她的话可以看出,这位母亲对孩子所说的话大多是修饰后的语言,不是她的本意,甚至是为了迎合孩子而改编出的语言。但孩子们真的很聪明,当我们言不由衷时,他们完全可以感受你的真心。所以,在与孩子沟通时,建议家长不要掩饰自己的真实心态,但要尊重孩子,要学会和孩子平等交流。举个例子,当女儿或儿子做了一些让你很生气的事情时,你可以对孩子说
“妈妈现在很生气,但是,我知道你一定有你的原因,我冷静一下,你也思考一下,等我们平静一点时再讨论吧。”或者说
虽然我很生气,但是,我知道你一定有原因,能不能跟我说说
”这样一来,孩子就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们也有机会了解事情的相,否则,极有可能会因为我们的片面看法“伤害”了孩子。
总之,青春期孩子叛逆不能任其发展,或强制教育,可能会导致孩子心理发育受阻,将会形成人格发育不健全——即人格障碍。青春期孩子需要正确性引导,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要以孩子和家长都能接受的方式作有效沟通和教育。
版权声明:图文、音频、视频,
文章转自网路,版权归属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
更多教育文章阅读,搜索公众号:hh2442850737点击关注,
长按以下二维码,识别关注
6-8
月国家认证课程安排:
月课程:
【记忆力训练师】
月15-19日
【思维导图训练师】
月22-26日
月课程:
【亲子沟通培训师】
5-10
【学习能力指导师】
月12-19日
【超级注意力学生班】7月21-24日
【超级学习法训练学生班】7月26-30日
月课程:
【注意力训练师】
月3-7日
【情商训练师】
月9-13日
课程简介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hh2442850737
上课地点:5月,8月在北京大学
月7月南京大学
报名咨询:黄老师,
QQ:2442850737
微信号和电话:17712408195
授课方式:系统讲解+案例示范+角色演练+互动体验,
课程容易复制,容易实操,课程教案和课件直接提供给学员,回去就可落地开班
课程提供免费复训
欢迎转发给身边需要学习的朋友!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