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温铁军
温铁军:
因为是短缺,导致政府是亲资本的,因此我们也得知道经济危机和环境危机是周期性爆发的,机制的作用是清楚的。
所以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讲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比较,其中自有逻辑可得。
我们得出逻辑分析就知道了,像主权外部性问题,周期性危机爆发问题,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在做发展比较研究中形成的理论创新。
当西方发生经济危机周期遇到这样问题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化解的?
我们不仅是在学校有讨论,我当年在中央国家机关做政策研究的时候,大家可能不知道,我是在中央国家机关做了20多年的政策研究,能做出点名堂来以后才被学校请来,算是人才引进,让我来这教书。
我们做当您做政策研究的时候,比在学校讨论问题要直白得多。
我发现到了学校以后,知识分子怎么这么别别扭扭的?
他本来可以简单说清楚的话,他不往清楚的说,不批评他们,我们直接说危机应对怎么回事儿?
看看美国。
1929-1933年的大危机,对美国来说,是一次非常严重的打击,对世界资本主义都是严重的打击。
你们知道美国在大危机爆发之下出现了什么?
跟世界上所有国家一样:
大规模失业。
危机爆发,生产过剩,企业倒闭,工人失业,银行变成坏账,然后社会混乱,这是普遍现象。
你们如果脑子里还多多少少有点政治经济学的,过去的观点就应该明白,生产过剩是什么?
马克思怎么说的?
是资本主义一般内生性矛盾,首先说它一般矛盾就意味着它具有普遍性,内生性就意味着它是客观必然。
为什么讲它是资本主义一般的升级矛盾?
是因为资本主义创造了最大规模的社会化大生产,但是财富是私人占有的,因此一定是两极分化的,那一定是导致大多数民众没有支付能力。
于是越大规模生产,生产的产品越多,群众越没有购买力,于是乎就一定会生产过剩,生产过剩一定摧毁它的生产力。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给出的周期性危机的规律。
对吧?
我不用重复,你们上过高中都应该知道这个观点。
好了,他爆发危机,最终能不能靠资本主义自身的一般调控来缓解危机,不能。
也因此资本主义在爆发了生产过剩危机的条件下,一定是走向战争,所以一战是生产过剩,二战还是生产过剩。
我们稍微再简单解释一下,你们都应该知道二战是谁和谁打的一块?
最后的战争是谁在打?
大家可以看到有美国、苏联、德国、日本,包括中国、意大利,这些都属于相对辅助性的。
比如二战之后,中国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的战胜国的地位,这些政治问题我们放下,我们只是说实际上在二战战场上起主要作用的是美国、苏联、德国、日本。
美国、苏联联手打掉了德国日本。
当然也包括中国、意大利等等其他国家,包括英国、法国等等,但其实主要的是这四个。
我想问大家,有谁对二战做过简单的归纳,美国是什么国家?
大家说资本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国家。
对不起美国,在罗斯福之后,就被罗斯福直接定义为叫新国家主义。
罗斯福面对的二战之前的美国大危机,他所采取的措施是典型的国家主义措施。
私人经济停摆,私人银行关门。
由政府直接用国债投资,把过剩生产能力引导到国家基本建设,因为它是一个殖民地,形成大国,他有巨大的地盘,有巨大的资源,所以它可以把过剩生产能力导向内陆建设。
你们失业的工人给我干活,给你发食品券,你回去养老养活老婆,孩子。
不干活的,没吃的。
所以它缓解了美国的危机。
因为美国地大物博,有的是资源可以开发吗?
比如他把过剩产能力转向内陆基本建设,修铁路、修公路、修水库干这些去了。
那苏联呢?
苏联那个时候就叫国家资本主义,从列宁建立苏维埃俄罗斯政权,
列宁讲的就是我们要进入社会主义,必须先搞国家资本主义,因为我们是弱国,我们如果不搞国家资本主义,我们连对付其他的列强,对我们的侵略的能力都没有
,所以列宁就是典型的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
斯大林继承的是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所以斯大林、列宁都毫不讳言,苏维埃俄国搞的是国家资本主义。
好了,罗斯福搞的是新国家主义,斯大林搞的是国家资本主义。
请问这两个国家什么主义?
国家主义
在战争的条件下,什么才能战胜?
分散的自由,市场的体制能战胜,门都没有
德国是典型的国家主义,他所采取的措施其实跟罗斯福是一致的。
把过剩生产能力转向内陆基本建设,形成当年世界上第一套以国家为单位的高速公路网。
所以德国人打得起闪电战的原因是他打了东欧,可以一夜之间把他的部队机械化部队通过它的国内高速公路网从东线调往西线,而西线的所有这些所谓自由市场国家,无论法国、比利时,还是荷兰这条西线,要想调个兵,对不起你,没有一个礼拜时间根本调不了。
能一夜调兵的德国,打了东线打西线,西面的闪电战,他就打赢了。
而西线无论布防多少万大军,他调不了,因为没有这样的基础设施。
所以德国在战争初期是百战百胜的。
直到后来就美苏两个国家资本主义的大国国家主义大国集中,他们这么庞大的生产能力一块砸向德国,它才被打败。
日本所谓军国主义其实是军事国家主义
所以我们看到这个世界上实际上形成的,因经济危机爆发而导致的,战争,形成的实际结果是什么?
不是大家想象的,用发展主义教科书能够给大家提供的分析工具,而恰恰是客观事实,非常残酷地告诉你,是这样一个客观过程。
我并不把这个过程当成定论,
但我们今天至少看到,当中国也面临严峻的全球化挑战的时候,是什么样的体制能让中国应对的了这种全球化挑战呢?
恰恰是他的举国体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举国体制是可以跟市场结合的,把市场当工具就是了。
举国体制是可以跟资本结合的,把资本当工具就是了。
所以并不一定是按照西方意识形态,来认识一个国家的体制的优劣
也不一定按照西方教科书给定的理论,来讨论什么叫做比较优势,什么叫做比较劣势。
我们完全客观的去看待他的经验过程,其实每个人都是能够形成自觉思考的能力的。
我们再看今天,其实很有意思。
大家也注意,最近我国领导人在党校讲话,讲斗争,立刻引起了相当大的舆论反弹,但是斗争是客观存在的。
不仅国内是如此,国外也是如此,我们身处其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斗争局面。
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什么?
我们几乎无法用我们自己的话语把
中国的经验
总结出来。
我们用中国的话语来解释时,往往被人当成是不伦不类的东西。
打个比方,对我们中国来说最为重要的国家战略是“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
当我们讲乡村振兴的时候,中央反复强调财政金融优惠政策向三农倾斜。
西方有三农吗?
美国有三农吗?
三农这概念怎么变成让西方人理解的一个概念,当你说我的重中之重,我这个国家重大战略是三农问题的时候,你怎么翻译?
大家怎么对话?
在西方人讲“farmer”的时候,我们能不能把它翻译成农民?
西方的
“farmer”
跟中国的农民之间的差异是不是很大。
而我们现在动不动就是“ChineseFarmer”。
在哪儿?
我们“peasant”,但是在西方它早已经完成了,他们叫做“EndofPeaantry”,他早就结束了关于农民的讨论,因为它没有农民了。
他有的是“Farmer”,
“Farmer”
是农场主,对吧?
因此我们形成很多错误概念,比如我们这教师上课一讲,你看美国只有百分之二点几的农民,他形成了多大的产出,你看我们有这么多农民,我们才这么点产出,因此我们落后。
结论很简单,对吧?
你接受吗?
概念用错了。
他那二点几是农场主?
在农场主之外还有大量的“FarmWorkers”,可他没算。
他只算农场主,只算“Farmer”,他没算“FarmWorkers”,那
“FarmWorkers”
是哪来的?
墨西哥来的。
现在为什么美国农民生气?
就是因为特朗普修边境墙,把墨西哥那些季节性流动打工在我们这儿,大家都知道季节性流通打工是普遍的,墨西哥人也是季节性流动,打工到美国的农场来当农工的,阻断了,不许来了。
农场主只能供在美国高价劳动力了。
所以没法算,你说算美国到底多少农民?
说不清楚。
因为双方的概念不一致,我说这个只是一个基本概念,所导致的一系列混乱,我们的教科书几乎不做解释。
照搬过来就用。
这怎么行呢?
好了,当我们说中国要加快城市化的时候,我们已经经过多次,我是参与的,我们是十几个部委讨论中国到底应该怎么搞城市化,最后我们提出的叫做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有对应的英文概念吗?
没有。
所以解释中国经验,在
很多事情,比如说我们“三农问题重中之重”,我们对应的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今天的所谓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套东西都无法对应解释成西方的教科书概念。
也因此你们在理论交流,如果我们以所谓国际一流来作为高校建设标准,你几乎无法形成中国话语。
同理,当我们讲我们要搞加快城市化的时候,当然“AcceleratingUrbanization”没问题,我们都理解。
但是当中国人说中国的城市化是靠城镇化来实现的时候,你怎么翻译?
如果你只有“Urbanization”,那就是“Chineseurbanizationmustbeacceleratedbyurbanization”。
同义反复,有意义吗?
你是“bytownization”,这是不是英文,是我翻译的,Chinglish。
懂不懂?都懂。
当我就翻译成“Townization”的时候,他不懂吗?
当然懂。
对吧?
也就是说实际上我们是可以做交流的,但是如果你只照搬教科书,你就没法做交流。
所以在中国经验研究上,我们说很多问题其实有巨大的多元的创新空间。
所以在这儿归纳的两个要点就是制度本身,大家一来都说制度不好,无论你比如你去看个病,挂号挂的难,或者你去吃饭被人家坑了,或者你打的丢了东西了,
你都会说制度不好,但其实制度是派生的
我在我当年上研究生的时候,写的论文强调的就是制度派生论。
我的基本假说给出的就是:制度是
一定的资源禀赋条件下要素结构变化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什么意思?
因为你的要素禀赋是既定的,你改不了。比如我们实际人口只有全世界,我们有全世界20%人口,我们只有全世界6%的水,百分之七七点几的耕地。
中国又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我们百分之七十几的面积国土面积都是山区,荒漠高原,都不适宜人类居住等等。
我们只有12%的平原面积,还集中了城市工业农业都集中在。
因此它一定造成资源禀赋过于狭窄,就是幅员相对狭窄,
但是人口在不断膨胀。在要素关系上所形成的制度,是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得到充分的自由发挥的。
大家说美国为什么可以?
我说因为美国是把原来的原住民干掉了,外来殖民者形成的一个国家,这些外来殖民者占有了大量的资源,所以它形成了资源相对宽松的条件。
你如果一定要怪,只能怪你的老祖宗当年没上那儿去,把资源占了。
我们当时刚刚开始对国外去做各种考察的时候,跟我们一起去的有些年轻人,飞到巴西上空的时候,往下一看,一片绿色,一眼望不到边,立刻就垂涎三尺。回到了酒店就开始说,老祖宗干嘛去了。
资源禀赋是你不能改变的。
而巴西人才1亿多人,900万平方公里,百分之七十几的陆域面积都是可耕面积就可以开垦的。
我们只有百分之十几的可开垦面积。
这怎么比?
你十几亿人口,它才1.3亿人口,我们是13亿人口,他是我的1/10,但它占有的面积跟我差不多大,并且资源条件太好了,你能怪谁呢?
只能说他们的葡萄牙裔的祖先。
到了这儿把这块资源占了,所以你看它这里原住民多少,巴西的原住民只剩下5%。
如果你到美国、加拿大,美国、加拿大的原住民只剩下2%了。
你就是原住民嘛,你折腾什么啊,你有本事把自己干掉!
没本事干掉自己,当时很多人都说你美国怎么做,我说先把自己干掉,再说美国。
假如没本事或者没有决心把自己干掉,别跟我说美国。
说美国农场主,我说美国农场主没有一个是原住民,你是原住民,
就这个道理。
所以制度到底是决定的,还是说制度是派生的?
我们研究的结果,我们认为制度是派生的,为什么要派生成这样?
恰恰是因为你的生存方式是可持续的!
所以我的两个博士生才翻了一本书,叫《4000年的农夫》,讲的是美国人到中国来发现中国朝鲜日本都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人类社会,他们以最少的资源养活了最多的人,他们才是可持续。
这是一百多年前美国人下的结论。
而今天我们把那套激进发展主义搬来的时候,变成我们现在的所谓发展主义,
我们说叫发展主义极端化和发展主义实用化的这套解释的时候,我们就把制度解释成了什么?
解释成决定论。
所以我说针对这套体系,我们提出的挑战性的理论叫做制度派生论,而不是制度决定论。
制度派生于什么?
派生于你的客观地理条件,对吧?
我们的客观地理条件什么?
大家有机会的时候你们可以查查地图,中国有一个第三级,对吧?
除了南极、北极之外,还有个第三极,对吧?
南极北极是常年冰雪覆盖,中国的第三级也是常年冰雪覆盖,只要在海拔6000公尺以上,就是冰帽,就是冰川。
在哪?
在青藏高原,因青藏高原成为第三极,所以带动周边太平洋印度洋乃至于北冰洋各大洋流的气流,向
第三级,向上,它像个烟囱一样拔起来了,然后在上空形成一个环流。
这就是中国受到第三级影响所形成的资源气候的基本条件。
对吧?
因此在结合中国的三级台阶的分布,它就导致中国不可能是一种体系,它是五大气候带覆盖,三级台阶分布资源,气候条件千差万别,它所形成的人类社会所依托的自然资源的生产过程都是千差万别的。
再加上北方是一个非常面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在那所生存的人类社会是一个游牧半游牧的社会,他跟400毫米降水线以南以东的这一部分农耕社会的人,又是完全两种不同的板块,就是人类社会板块完全不同,它所发生的冲突是剧烈的残酷的,是你死我活的。
也因此在这块9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本来不应该成为中华民族文明几千年,甚至上下五千年,就这样传承下来,他怎么回事?
对整个体系我们说文明,这种差异,他派生于资源环境,地理约束它是自然界给定的人类生存条件逐渐形成的。
好了,这套体系我们有功夫的时候以后再讲,我今天只是启开大家的思思路,点到为止地提出我们的这些年所形成这些观点。
现在这几张图很有意思,这说明什么?
说明像中国和欧洲都仍然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和地区。
人类在资本主义阶段最主要的历程是工业文明。
中国现在一国的工业产出按PPP算法,算出来的是它是美国工业总产出的两倍,是其他八个工业化国家的总和,也就是中国已经拥有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什么?
发生的是双方完全不在同一个层次上的讨论。
比如说出现中美之间的这种对对撞性的竞争,中国从原来不是主要矛盾,现在成为主要矛盾,但是完全没有思想准备,完全没有物质准备,也因此我们现在的状况是被动的。
在被动的条件下去应对全球化挑战。
好在,我们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转型,这是和中国上5000年下5000年的文明传承是一致的。
所以中国现在应对全球化挑战的真正的底气还是在乡村,还是在自然,还是在生态,还是在国家整体向生态文明的转型。
以前我们基本上追随西方,但是没有成过。
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民国“黄金十年”,就是民国刚刚完成大一统,特别是蒋介石在上海四一二事变,完成了对于军令政令的统一。
大家知道四一二事变其实就意味着把原来在国民党内部生存的共产党全部清除了,然后大规模屠杀了共产党的基本群众,这样在政治上完成了国民党的相对集中的政治体制。
体制完成之后,就进入了一个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我们民国史上叫做“黄金十年”,年平均经济增长率8.4%,并不亚于我们现在的速度。
在这个阶段上出现的恰恰是乡村社会的凋敝,小农破产,农村衰败。
因为工业化、城市化过度地从农村提取了剩余,导致农村衰败。其结果是,农民要么上山当土匪,要么参加红军游击队。比如说农村的不稳,最终导致第二次土地革命战争,
第三次土地革命战争
,最终颠覆了国民党政权,
发展是个硬道理,但是发展的代价过分向弱势群体倾斜,转嫁给弱势群体,其结果是社会被颠覆。
好了,那么我们看这是2008年的雪灾,广州火车站前面的场景。
我就问大家一个问题,这时候如果按照你们所学到的教科书理论,一定要执行公开、透明、公正等等。
那就在广州车站大牌子上显示出火车的车次,开点站台,让大家自己选择,只会发生什么?
会发生严重的踩踏事件,会有恐怕不下于上百人牺牲。
中国怎么做的?
你们可以看到这张图里边有一个绿色的点状线,那就是武警,
到人群中去把人隔开,然后由警察带着带到广场周围分别去重新拼组,把他们带进车站,宁可效率慢一点。
这就是中国处理问题的方式。
如果你们按照西方的要求,西方政治要求一般要求透明,要求公开,要什么,
这些东西它出大事了。
这个现象的另外一个背景什么?
就是我们有3亿多外出打工者,它是一个流动的劳动大军。
我昨天跟一批人在座谈的时候告诉大家,我说中国为什么没爆发西方意义的大规模的阶级斗争?
马克思主义到现在为什么仍然飘在半空中落不了地?
有个北大
会的这些学生,到工人中间去发动群众,他为什么发动不起来?
难道是这些学生不热心吗?
难道他们的理想不坚定,
他们不是愿意为马克思主义牺牲的年轻人?他们都愿意。
但是为什么发动不起来?
因为这些打工者是分了地之后的小有产者,他们是小微有产者家庭派生的追求短期现金收入的剩余劳动力。
尽管他们具有工人阶级的性质,但他们不是工人阶级。
所以按西方的一般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要想落地,尚需我们做出更多的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分析。
我们归纳一下,其实我们讲发展,更多地应该立足于常识,
什么?
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以殖民化为序曲的。
如果没有大规模
殖民化
,他是不可能有今天发展的。也就是说从一个偏在地球一角的欧洲,尤其是欧洲的一个岛,英国,开始了所谓的开拓新大陆,占领了多少呢?
占领了世界上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澳洲四块大陆,并且几乎差不多要完成对亚洲的殖民化。
只是他没有完成,因为亚洲离他太远,那时候没有运河,所以过来不容易,那就保留了亚洲这个世界最大的原住民大陆,于是乎世界至少可以两部分,一部分是殖民化大陆,一部分是原住民大陆。
什么是原住民
大陆?欧亚大陆,因为欧洲人尽管向外送出人口,但它仍然是原住民为主体,因此欧亚大陆上是原住民。美洲已经彻底改变人口结构了,
大部分国家都是原住民人口下降到很低的百分比上。
而越是原住民人口下降低,越是进入现代化,原因什么?
成本被那些失去的生命的那些人被他们承担了
所以你们可能有人看过电影叫《最后一个莫西干人》很悲壮的。
当然更看过《泰坦尼克号》,那是典型的欧洲人移民的故事。
一系列的东西说明这个世界本来不是平的。
好了,这是个常识,那接着就注意了,原住民社会的发展经验绝对和殖民地发展经验是不一样的,所以发展本身是差异很大的。
欧洲的经验是什么?
欧洲经验只是殖民地宗主国的经验,美国的经验,澳大利亚经验是殖民地大陆的经验,而亚洲包括中国、印度等等,我们属于原住民大陆的发展经验,这应该是个基本常识,
这三者之间不存在谁能照搬得了谁,因此这三者之间没有普世价值,你损失的是我得的,我损失的是你得的。
普世的了吗
往期回顾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4-24
03-07
03-07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