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指导专家:
池晓玲,广东省中医院肝病专科主任医师
陈伯钧,广东省中医院心血管病专科主任医师
王立新,广东省中医院中医肾病内科主任医师
苏巧珍,广东省中医院脑病内科主任医师
陈秀华,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师
李红毅,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杨朝杰,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
李智,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
霍艳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李广瑞,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王泽民,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
李漫,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
侯小兵,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电热针室副主任医师
史海霞,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脾胃病科主治医师
叶勇,云南省中医医院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心主任医师
黄春江,云南省中医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
秦琼,云南省中医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
王华宁,云南省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
施静,云南省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
谢健,云南省中医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
何渝煦,云南省中医医院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心主任医师
吴继萍,云南省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
陈其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
朱镇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
刘绍贵,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药师
范伏元,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内科主任兼呼吸风湿科主任
卢敏,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学术带头人
周德生,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林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副主任
黄韬,上海岳阳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
张腾,上海岳阳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
周敏,上海岳阳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王一飞,上海岳阳医院副主任医师
东贵荣,上海岳阳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
李璟,上海岳阳医院主任医师
张晓东,上海岳阳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医师
朱跃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科主任
胡立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曹建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周围血管科副主任医师
乔占兵,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中医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刘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
黄腾辉,甘肃省中医院名医馆内科主任医师
李生财,甘肃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
金钰钧,甘肃省中医院针灸推拿二科主任
金富坤,甘肃省中医院外治科主任
李建省,甘肃省中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医师
储真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
关秋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
李晓林,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
李军,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妇科主任医师
马立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炙科副主任医师
张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炙科副主任医师
李建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桑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陈伟强,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大内科副主任、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中医师
潘永,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营养科主任主任中医师
赖昕,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中医师
冯惠玲,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中医师
刘继洪,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医师
党中勤,河南省中医院肝胆脾胃病科主任医师
牛学恩,河南省中医院肝胆脾胃病科主任医师
孟毅,河南省中医院脑病二区主任医师
孟泳,河南省中医院肺病科主任医师
孟庆良,河南省中医院风湿骨病科副主任医师
吕沛宛,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
张钟爱,南京市中医院金陵名医馆主任医师
骆天炯,南京市中医院老年科主任医师
阮志忠,南京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中医师
孔薇,南京市中医院肾病科主任中医师
余波,南京市治未病中心副主任中医师
王耀献,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
这是2020最后一次日落
当晨昏线掠过我们头顶
2020在年末寒潮的速冻中落下帷幕
2021全年健康养生月历来了!
在这崭新的2021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更加的顺利、更加的幸福快乐。除了工作需要规划之外,健康养生计划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国人的衣食动养,皆依季候而作,随岁月流转。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您知道每个月,以及二十四节气里面的养生重点是什么吗?
由广东省中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河南省中医院、南京市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等70余位中医专家指导的健康养生月历来了!跟着做,新的一年疾病都绕道走!
1月养生重点:
做好保暖护“两头”
1月天气寒冷,同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大寒小寒。天冷了自然是要注意保暖,但与此同时,露在外面的头部、脖子也得做好保暖工作,这一点常常被人忽视。俗话说,“神仙也怕脑后风”,作为诸阳之会的头部保暖若做得不好,很容易引发鼻炎、头痛等疾病,这也成了很多中老年人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因。头部保暖也不能忘记口鼻,因为寒凉的空气也容易让抵抗力较弱的人患上急性鼻炎。要避免被鼻炎袭击,除了戴围巾、口罩之外,回到家还可以用温水冲洗鼻腔。
另外,“树枯根先衰,防寒先暖脚”,寒冬里养血补气离不开泡脚。可取桂枝10g、砂仁6g、吴茱萸6g、白豆蔻10g、淫羊藿30g、生姜10片、仙茅10g泡足。而且热水泡脚,水温不要太高,用水量一定要淹没过脚腕以上。泡完脚还可以适当按摩足底,因为脚底有很多穴位,能缓解疲劳,帮助睡眠。
周晓明/摄
2月养生重点:
初春养生三个“早”
到了2月已经进入到初春,“立春”和“雨水”是一年中二十四节气中的前两个。这个时候养生讲究三“早”。
1.早防晒多保湿。
防晒只在夏季?才不是,春季防晒往往被很多人忽略!初春基本集合了大风和干燥两个因素,护肤很有必要。尤其是具有敏感性皮肤的人群,从初春开始就需做好防晒工作,尽可能地避免强烈的日光直射皮肤。这个季节在选用化妆品时也要注意,选用防晒系数在SPF15左右的化妆品就可以了,可选用乳液状或水状的防晒品,能在抵御紫外线的同时,还能补充皮肤水分,滋润肌肤,让皮肤更加舒畅。
2.厚衣服别早脱。
天热了厚衣服要立马脱掉?别急!这时还是应该捂着点,俗话说“春捂秋冻”,如果一下子把衣服脱得太多,就会因不适应气候变化而易着凉得病。尤其那些爱美的女孩子,不要急着换上短裙短裤。虽然现在不会察觉什么,但是10年后很容易患关节炎。每年的这个时候来医院的病人特别多,都是因为这个季节到了,关节感到不适。
3.早起晚睡更精神。
立春后,开始昼长夜短,为了顺应这种昼夜变化,可以适当“晚睡早起”。当然,也并不是睡得越晚越好,晚睡不要晚于11点,睡个“美容觉”。
庚子年
庚寅月
壬午日
年之伊始,不负春光
“春日在即,这是生的力量”
古人云:“东方为春,春者,万物之所出也”,在那生生不息的春风中,一年四季的序幕由此开启。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首个节气。在这个时节冰化雪消、草木初生,虽然寒冷犹在,但春意已在消融的冰雪中渐渐发芽。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是生长、是播种耕耘。在这个带有转折意义的时节,播下健康的种子,收获一整年的好身体。
立春养生,注重“生”字
立春一过,你会发现自己的精力越来越旺盛,心跳和呼吸也不知不觉加快了,新陈代谢也随之变快。
庚子年
庚寅月
壬午日
立春·三宜
唐代名医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中曾提及“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立春后,饮食上应注意少酸多甘,佐以辛味,目的是养脾气,调肝气。
辛温的食物利于维护阳气,如山药、春笋、韭菜等。同时适当减少酸味收涩食物,如海鱼、虾、螃蟹等。
立春应适量多做舒展运动,最简单的就是伸懒腰。冬天气血循环缓慢,经常伸伸懒腰,可以促进身体气血运行、推陈纳新。
伸展时,全身肌肉用力收缩,尽量吸气。放松时,全身肌肉松弛下来,尽量呼气。
中医讲,肝开窍于目。春天是养肝护肝的好时节,养好眼能护肝。春天阳光温暖却不强烈,不妨让阳光晒晒眼睛。
感受阳光的温热,转动眼珠,顺、逆时针各缓缓转10次。每天持续15分钟即可。
庚子年
庚寅月
壬午日
立春·三忌
俗语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初春天气变化较大,乍暖还寒,体表的皮肤毛孔开始打开,御寒能力减弱,所以不提倡马上脱去棉衣。
老年人和体虚者应当谨慎,不要过早减少衣物。年轻人即使觉得热,穿衣也要下厚上薄,注意颈、膝、足等部位的保暖。
中医讲春天与肝相应,肝在生理上主疏泄,最怕焦躁和怒气。
立春时节,情绪上要戒躁戒怒,忌心气抑郁。在立春阳气上升的时节,适当调整情绪,使全身都更快通畅。
春天人体气血需舒展畅达,提倡早睡早起。因为疫情原因,宅在家里,也要注意规律作息,保证在晚上11时之前上床。
睡前用40℃热水泡泡脚,可以调节免疫力,祛除一个冬天积在体内的寒气。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季不会来临。
冬去春来,生机渐显,风雪已经消融,逆行的人们也快要归来。
愿万物生长的时节,百病消散,新的四季,自此开始。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教授李乾构
广东省中医院教授池晓玲
辛丑年
庚寅月
丁酉日
东风解冻,散而为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而为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雨水是春天的第二个节气,也意味着气象意义上的春季真正到来了。雨水一至,细雨滋润万物,气温开始渐渐回暖。
冰雪融,万物生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水节气前后,虽还有寒意,但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草木也得雨露滋润,开始生长。
雨水养生护脾胃
雨水时节,我国北方阴寒未尽,尚未入春;南方多数地区虽春意盎然,但早晚依旧湿寒。地湿之气渐升,寒湿易伤脾脏,故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祛风除湿。
辛丑年
庚寅月
丁酉日
雨水·三宜
脾最怕“湿”,气候环境变化和饮食失节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腹痛、腹胀、腹泻等不适。因此雨水时节要适量饮食,吃七分饱为好。
另外,如《千金月令》中所说,春月宜喝粥,建议用百合、茯苓、莲子、山药煮粥,以健脾利湿。还要多吃绿叶菜、甘蔗等多汁的蔬果来润养脾胃。
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即少吃影响肝气疏泄的酸味食物,增加有补脾安胃之效的甘味食物。
饮食上推荐甘平补脾的食物,如瘦肉、蛋类、牛奶、豆制品、新鲜豆苗、水果等,也可多吃桂圆、大枣等补脾补血之物。
每逢季节交替,人们都容易昏昏欲睡。尤其最近需要长期宅家,作息时间容易不规律。
其实,睡眠时间过长和过短都对健康不利。春季养生应当克服季节变化对睡眠的影响,注意早睡早起,劳逸结合。
辛丑年
庚寅月
丁酉日
雨水·三忌
雨水多湿冷天气,不要用冷水洗澡,洗头后要及时吹干,以免湿邪内侵,导致关节肿痛和头痛。
初春降雨,气温下降,容易引起老年人血压升高,诱发心脏病、心肌梗塞等;小孩则容易因气温的改变而感冒、和发烧。因此,雨水节气仍要注意保暖,不要过早减少衣物。
春为万物生发之始,应保持五味不偏,少食油腻,以免助阳外泄。应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等,以补充人体水分。
韭菜、香椿、百合、春笋、柑橘等都适合此时食用。慎吃辛辣、油腻食品。
雨水时节,气候变化不稳定,人的情绪容易波动,变得急躁,诱发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的几率较高。
此时宜保持心境平和,情绪稳定,气血和畅。这样元气充沛,才能保证身心健康。
“甘雨时降,万物以嘉”。春天象征着生发,而雨水则是生命之源。
东风解冻,春在细雨中孕育着生机。而我们祈盼的平安,也会如期而至。
愿细雨润万物,大地生绿意,我们终将迎来风轻日暖的春。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教授李乾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神经内科魏帼
3月养生重点:
防好病备“两茶”
春天是疾病多发的季节,尤其是一些传染病。首先,家人都要有防病意识。其次,就是要提前做好预防接种,如流感疫苗、流脑疫苗等。平时在家也要多开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不要去人多的地方逗留太长的时间。
另外,春季里,给家人备两杯润喉茶。一杯茶为桔梗菊花茶,有清咽利喉、止咳化痰的功效。茶料为胖大海、甘草、桔梗、金银花、菊花。另外一杯茶为玉蝴蝶茶,特别适合经常感觉眼干咽燥的上班族,有清咽利喉、清肝明目的功效。茶料为胖大海、玉蝴蝶(木蝴蝶)、甜叶菊。饮用药茶,多主张温服、频饮不拘次,每日一剂。
董乃德/摄
辛丑年
辛卯月
壬子日
春雷乍动,万物生长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我国现存最早的农事历书之一《夏小正》中记载:“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也就是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
一声霹雳万物动
惊蛰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同时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滋生、活跃的季节。因此,此时节除了预防新冠肺炎以外,还应格外注意外感疾病(流感、流脑、水痘等)的发生。
惊蛰养生重春捂
惊蛰前后,气温回升,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不过冬春更替,冷暖空气交锋,气温波动甚大,还时常出现“倒春寒”现象。故不要因天气变化而过多地增减衣物。
辛丑年
辛卯月
壬子日
惊蛰·三宜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惊蛰天气刚刚转暖,气温还比较不稳定,注意保暖才能预防各种疾病的侵扰。
早晚较冷时,可适当“捂好”,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当气温超过15℃且比较稳定时,就可脱掉棉衣,穿得稍单薄些。
惊蛰气候干燥,容易使人口干肺燥、外感咳嗽。我国民间有惊蛰吃梨的习俗,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
适合春季养生且具有润肺功效的食物,还有枇杷、百合、银耳、莲藕、山药、大枣等。
惊蛰时节,生机盎然,人体阳气上升,各个器官组织机能想要充分活跃起来,就需要均衡得法的运动。全身心地动起来有利于气血运行畅达,新陈代谢加快,身体健康无恙。
具体来讲,要求人们不只是简单地动起来,还要各种运动相结合。比如家中快走来锻炼身体四肢;适度的下棋、打牌,锻炼头脑醒神;听音乐、唱歌,愉悦一下内心。
辛丑年
辛卯月
壬子日
惊蛰·三忌
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以养脾气。”春天对应的是肝,肝气旺会伤脾,脾胃是后天之本,故惊蛰时节要注意少吃酸来养脾。
建议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以滋养脾气,如菠菜、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等。
天气渐暖,身体的毛孔、汗腺、血管开始舒张,皮肤血液循环也旺盛起来。这样一来,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从而产生“春困”。为了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工作和生活,充足的睡眠必不可少。
睡前可以泡脚、按摩脚底,这样可以推动血气运行、温补脏腑、安神宁心,有助入睡。
惊蛰季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常相对不足,容易出现阴虚、肝火偏盛的情况,直接影响神经、内分泌等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急躁、易怒等情绪,还常常会诱发情志方面的疾病。
春季要重视情志调养,做到心胸开阔、乐观愉快。还要特别注重养肝,避免怒伤肝气。
伴随着春雷的打响,荒芜冬季的倦怠和晦涩也随之结束,整个人间迈向生机勃勃、风光旖旎的春季。
而雪融草青以后,樱花、喧闹、平安也一定都会纷至而来。
我们盼望的春天不只是季节,更是希望。
辛丑年
辛卯月
丁卯日
春来疫去,万物可期
“水边新绿野草,陌上桀然花枝”
汉书《春分繁露·阴阳出入上下》中记载:“至於仲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已过半,走过了春寒的料峭,温暖明媚的春光也开始动人了起来。因为一场疫情,我们难以出门探春,但不妨多打开一扇窗,让春意自己进来,治愈所有的病痛。
万物生长,疫情消散
春分是万物生命力最旺盛的时节,田间作物快速生长,人体新陈代谢也逐渐加快。春分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美好的景色,更是向上的生命力。
随着多地病例“清零”,
国内疫情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一缕春风拂动,万物欣欣向荣,
曙光就在前方。
春分养生,调和阴阳
中医认为,春分时,上升的阳气与下降的阴气逐渐协调,昼夜平均、阴阳平衡,养生应重在调和阴阳。使脏腑、气血的运作与脑力、体力等身体机能和谐一致。
辛丑年
辛卯月
丁卯日
春分·三宜
古人认为“春分者,阴阳相半,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时节,饮食调理应以温和为度,寒热相配、荤素相搭。
比如在做豆芽、木耳等菜时,加一些葱姜等温性配料;吃偏辛温的韭菜、香椿时,与鸡蛋一起炒。
春分时节大自然和人体的阳气都处于升发状态,毛孔舒展,代谢旺盛。梳头可以刺激头部诸多经穴,让体内阳气升发舒畅,疏通经络气血。起到滋养和坚固头发、健脑聪耳、散风明目、防治头痛的作用。
俗语说“百草回芽,旧病萌发”,春分是过敏高发季节。日常搓搓鼻翼两侧(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的迎香穴,有利于防止哮喘、鼻炎等旧病复发。
辛丑年
辛卯月
丁卯日
春分·三忌
天气渐暖,皮肤的血管和毛孔逐渐舒张,循环系统功能加强,供给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让人困倦。
早睡早起、适当午睡和锻炼,经常按摩太阳穴及晒太阳也有助于缓解春困。
春分也是早寒与温暖的分界,持续升高的气温下,强对流天气也开始增多。特别是北方天气忽冷忽热,一天之中可能相差6~10摄氏度,出门在外要避风寒。
春天是呼吸系统疾病及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家里堆积的尘螨很可能给身体带来危害。
选择天气好的一天进行扫除,先开窗通风,用湿扫防止扬尘。彻底清洁床下、沙发下等卫生死角,被褥等织物拿到室外晾晒。
从春分之日起,黑夜逐渐少去。
纵目人间,所到之处皆洒满春色,一切美好如期而至。
料峭春寒已过,疫情终将散去,所有病痛都会被春天治愈。
太阳留给我们更多的时间去追逐光明,日子也会越过越敞亮。
【春分】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名老中医李乾构
中国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委员会常务委员彭玉清
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医师王国玮
【惊蛰】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名老中医李乾构
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医师王国玮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
4月养生重点:
春末养生“柔”是关键
4月,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翻过谷雨即是初夏。但越是如此变换,我们的养生越要注意柔和适度,这样才能固住健康、平稳过渡。
春季本着“柔和调养”的原则,这时可以多食山药。山药是健脾食物中最柔和的了,属于药食同源,非常健康。蜂蜜、大枣也是不错的选择。一些祛湿利水的食物也可渐渐增加,包括赤豆、黑豆、薏仁、山药、冬瓜、藕、海带、鲫鱼、豆芽等。清晨煮粥的时候,抓些薏仁、赤豆等加进锅里,会有较好的祛湿利尿效果。
在运动上也要“柔”一点,俗话说“春动生阳”,春末更要注意多动,但切忌过度出汗。谷雨之后,气温回升迅速,但早晚气温偏低,切勿在大汗后吹风,以防感冒。
辛丑年
壬辰月
壬午日
春花开遍,一霎清明雨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起初只是节气名称,后逐渐与农历三月的寒食节、上巳节交汇融合,成为“时年八节”中的清明节。
四月已至,疫情仍未结束。以往,清明是出游、祭祖的日子,而今年为避免人员扎推聚集,全国多地陆续发文叫停清明现场祭扫,倡导“云祭扫”,用别样的方式追思故人。
万物皆洁齐而清明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明时节,春风和煦,纸鸢高飞,有草木青青,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
清明至,清浊气
清明是仲春和暮春的交界点,正是上升清气、清除浊气的好时节。
中医认为,经历了雨水、惊蛰、春分,此时应顺应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肺气和心气,使之不断充沛。
辛丑年
壬辰月
壬午日
清明·三宜
中医认为,清明养生应重在养血舒筋,饮食讲求清淡,以清补为主。
清明时节菜品要“鲜”,可以适当选吃时令菜,如芥菜、韭菜、菠菜等。
“清明时节雨纷纷”,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雨量也逐渐增多。清明前后湿气较重,此时节饮食要减甘增辛,利用食物的辛散性质祛除湿邪。
在饮食上,要注意选择一些温胃祛湿的食物,如白菜、萝卜、芋头等。古人认为,清明吃枸杞叶也有益,“春天采其叶,名为天精草”,是药食两用佳品。
天清地明,是欣赏春光的好机会,也为各种病毒传播创造了条件。为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感染途径多是经过上呼吸道引起,因此要注意清肺气。
可以多吃木耳、百合、西兰花、芦笋、苹果、梨等补肺的食物,冰糖银耳汤、百合莲子汤也有养阴润肺的作用,可以作为食疗方,搭配在日常饮食中。
辛丑年
壬辰月
壬午日
清明·三忌
清明时节,天气温暖,阳气生发,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容易出现急躁、上火等“春燥”反应。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一到春季就有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症状的原因。
《本草纲目》记载,蜂蜜有“清热、解毒、润燥”等功效,蜂蜜水对化解“春燥”很有好处。
除了注意饮食清淡,适当的体育锻炼能使阴阳平衡,避免上火。疫情未了,户外锻炼需要做好个人防护。
经历了数月的“宅家”,不少人想在清明假期外出游玩。春季过敏高发,尤其对花粉、柳絮等过敏的人,
此时最好不要去郊外踏青。
清明正值肝阳上升时节,呼吸道、关节炎等慢性病容易复发,故不宜进食海鲜、牛羊肉、辛辣食物等“发物”,尤其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
年年岁岁,清明又至。这个用来安放思念、寄托敬意的日子,蕴含着特别的意义。
逝者已矣,唯有爱和思念,会在时间中永存。
愿你我,不忘故人,不负过往。
受访专家
中国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委员会常务委员彭玉清
中国保健养生协会会长吴大真
辛丑年
壬辰月
戊戌日
雨生百谷,恰逢春好时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谷雨,谷得雨而生也。它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
俗话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速度明显加快,降雨量增加,春发作物因雨而得到润泽,每个都鲜活饱满。
春雨连连,无数生命勃发向上
细雨微风的日子里,万物勃发,一切冬天的凛冽都正慢慢化作柔软的甘露洒向人间。人们在这个时节播种,怀着对丰收的期盼、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将希望植入土中,静待抽枝发芽、结出果实。而春去夏来,疫情也终将退散。
谷雨养生,防湿护脾
谷雨气温升高明显加快、雨水增多、空气湿度大。而湿邪最易损伤脾胃,引起脾湿。因此,日常养生保健应以祛湿、养脾为主。
庚子年
庚辰月
壬辰日
谷雨·三宜
此时降雨多、湿度大,要注意防湿邪侵入人体,否则容易出现精力不好、头晕沉、困倦疲惫等湿热症状。
薏米是清除体内湿热的好药材。平时煮粥做饭时放一些薏米,也可搭配红豆做成经典食疗方——红豆薏米粥。需要提醒的是,孕妇忌用薏米,且薏米不宜空腹吃。另外,也可用茯苓、淮山、党参等煲肉汤喝。
谷雨时节,阳气渐长、阴气渐消。中医认为,此时脾处于旺盛时期,能涵养胃气,有利于营养吸收,是适当调补的好时机。
饮食上可以多吃性平、性温的食物,如薏米、莲子、芡实、山药、大枣等,也可以用陈皮泡水喝。
民间谚云:“谷雨谷雨,采茶对雨。”谷雨前后采摘的茶细嫩清香,味道最佳,又叫二春茶。
此时采摘的新茶,具有清火明目、生津止渴的功效。但饮用时必须适量,切忌贪多贪浓。
辛丑年
壬辰月
戊戌日
谷雨·三忌
谷雨与肝相应,而疫情期间所积累的工作和居家压力,容易形成紧张、焦躁等不良情绪,造成肝气郁结不畅。
心中烦闷时可以按摩十宣穴(位于十根手指尖端的正中央):用拇指指甲用力反复重掐,以有酸痛感为主,刺激总时间每次以不超过5分钟为宜。这种宣泄方式可以畅达气机,起到舒缓肝气的效果。
接近立夏,此时气温越来越高,各种花草盛开,杨絮、柳絮漫天飞舞,加上人们踏青等室外活动增加,很容易引发鼻炎、哮喘等过敏问题,尤其是过敏人群。
因此,除了出门佩戴口罩注意减少过敏原接触外,建议大家饮食少吃荞麦、蚕豆、牛肉、鲤鱼、虾、蟹、茄子、酒、辣椒、咖啡等辛辣之品、腥膻发物。
谷雨季节交替,早晚温差较大、气温不定,再加上空气湿度增加,为各种细菌、病毒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很容易湿寒困身而引发多种疾病。
建议外出时关注气温、及时增减衣物,注意关节部位的保暖,避免在阴凉潮湿的地方久留。
谷雨,是播种百谷、催生希望的时节。
春归谷雨,一切旧日的艰难都将化为新生的契机和催化剂,就像春去夏来,一边衰败、一边迎来新生。▲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名老中医李乾构
中国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委员会常务委员彭玉清
5月养生重点:
重滋养、祛湿气
进入五月,各地陆续进入夏季,立夏和小满这两个节气的到来,让万物在雨水阳光的滋养中逐渐成长,人体也在此时进入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此时应该注意健脾祛湿。应该特别注意饮食调养,以清淡为主,多吃点儿“苦”。民间一直有小满三候之“一候,苦菜秀”。苦菜是一种多年生菊科植物,清热、去火、开胃。
进入五月,早期防湿、祛湿,对于之后能够健康的度过夏天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可以常吃具有清热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莲子、山药等。忌食海腥鱼类、羊狗肉、冷饮等,因为这些饮食易生湿、伤脾。平时可多喝粥以调理脾胃,如绿豆粥、荷叶粥、赤小豆粥等,以方便体内湿热的排泄。
辛丑年
癸巳月
癸丑日
春意藏
夏初长
“忽而今夏,风暖人间草木香”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日的开端。
转眼间已春逝夏临,槐香暗度,绿苔新酿,堤边柳浪斜穿之中,便是满衣风洒绿荷声了。
万物至此皆长大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假”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发芽生长的植物到此时已经长大了。田间蛙鸣声声,草木葳蕤茂盛,万物绽放浓烈的生命气息。
夏日长,戒怒戒焦躁
立夏后天气渐渐变得炎热,高温天气易使人心浮气躁。立夏之后尤其要重视情志养生,养成急事不惊、烦事不争的心态,为安度酷暑做好准备。
重在调和阴阳。使脏腑、气血的运作与脑力、体力等身体机能和谐一致。
辛丑年
立夏·三宜
天气逐渐变热,人们的食欲也有所下降。立夏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饮食应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
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一并煮粥,搁凉后食用,能起到健胃、解暑的功效。
立夏后,正午气候炎热时,人体血管扩张,使血液大量集中于体表。午饭后消化道的供血增多,大脑供血相对减少,人在午后常感到精神不振,困意频频。
午睡的时间不宜太长,以30~60分钟为宜。即使睡不着也要闭目养神,转转眼睛,能促进血液流注到眼部,缓解眼疲劳。
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养生论》:“夏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立夏之际要注意清心除烦,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
常按揉内关穴(手臂内侧,腕横纹上两寸),能调心养心、补益气血、养心安神。
辛丑年
立夏·三忌
贪一时冰爽口感,吃过多冷饮,会让“喜燥恶湿”的脾胃受伤,出现腹胀、食欲减退、容易困倦等症状。
消热解暑可以新鲜果蔬代替,比如西瓜、桃子、草莓、黄瓜、绿豆等都是很好的清热利湿食物。
立夏以后,自然界中阳气渐长、阴气转弱,气温逐渐走高,体内新陈代谢加快。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汗出过多易伤阳气。
生活中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可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等慢节奏的有氧运动。
受湿热天气的影响,人体也容易出现一些不适反应,包括口苦、食欲下降、腹泻,还可能出现皮肤湿疹。
可多吃些祛湿、清热解暑的食物调理身体,如:薏苡、黄瓜、空心菜、莴笋、莲子、冬瓜等。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樱桃红了,枇杷黄了,田里的小麦弯下了腰,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阳光从绿荫中洒下温暖,愿所有的病痛忧愁都随春而去,美好的生活似夏花弥漫。
受访专家
国家级名老中医李乾构
中国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委员会常务委员彭玉清
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主任池晓玲
辛丑年
癸巳月
小满至,麦穗齐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荫幽草胜花时。”
盛夏将至,小满未满。小满是夏季第二个节气,它的到来预示着闷热、潮湿的天气即将来临。
繁盛为小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提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此时,麦穗开始丰腴,各色鲜花和青绿都跳跃起来,万物繁盛,生机勃勃。
小满养生重在“滋”
小满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夏季,气温明显升高,雨水也逐渐增多,作物茂盛生长渐至成熟,需要丰沛的水分。
人体此时也进入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应保证水分充足,代谢良好。
辛丑年
小满·三宜
天热吃“苦”,胜似进补。一到夏天,因为炎热,很多人会食欲不振。可以适量吃些具有清热、通便、开胃作用的苦味蔬菜,如苦菜、苦瓜、莴笋等。
苦味菜胜在“入心经而降心火,去心火而神自安”,吃些“苦头”可以泻火解暑,健脾开胃,增加食欲,促进消化
小满开始,人体水分消耗较多,多种微量元素也随汗水排出。单纯靠喝水不足以弥补机体需求,因此要选择多元的补水方法。
俗语说“小满见三鲜”,三鲜指“黄瓜、蒜薹、樱桃”。应季果蔬富含维生素和矿物元素,不仅能补充人体的水分,还可补充微量元素。
小满是“湿”的开始。
此时,湿气打入人体内部“
”,等到暑热正盛时,暑、湿内外呼应,引发各种疾病,如风湿、脚气、水肿等。
脾主运化水湿,脾胃功能好,就能去除多余的湿气。可以多吃些健脾、利湿的食物,如红小豆、丝瓜、山药等,减轻肠胃负担。
辛丑年
小满·三忌
夏季夜晚活动增加,易产生内热,引起便秘、口腔溃疡、咽痛等上火症状。
应少吃辛辣食物,多喝绿豆汤、凉茶等,防止内热与外热交加。
夏季气温不断升高,人们往往喜爱用冷饮消暑降温。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病症,饮食方面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
小满时节,人们易感到焦躁不安,中医有云:“风火相煸”,心理学家称之为“情绪中暑”。
此时,要注意调适心情,保持精神愉快,避免抑郁、焦虑、生气等情绪。
春尽夏来,小满即是圆满。南方夏收夏种,北方作物饱满,“小满”的收获,总是在辛勤劳作中实现着。
美好的夏天来了,愿你保持“小满”的状态,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满足。▲
受访专家
国家级名老中医李乾构
中国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彭玉清
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主任池晓玲
6月养生重点:
六月苦夏,吃点苦
进入六月,夏倦要开始了。夏天人们很容易感到疲倦,显得懒洋洋的。而且夏天气温高出我们的体温,体内的汗液无法发散出来,很容易中暑。
六月,苦夏开始了。人们常常没有食欲,影响饮食,过多食用冷饮,也会造成脾胃伤害。所以,在饮食上面,一是清淡为主,二是切忌贪凉,三是苦夏“吃点苦”。夏季饮食应少荤多素,宜多食蔬果谷物类。在果蔬中尤其推崇“瓜族”,如苦瓜、冬瓜、西瓜、香瓜等。明代李时珍认为粥是夏季最佳饮食。可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清心祛暑之品加入粳米中煮粥,凉后食用可健脾胃,祛暑热。薏米赤小豆粥清热健脾,利湿养肝;冬瓜荸荠粥补益胃肠、生津除烦。
李曌懿/摄
辛丑年
甲午月
甲申日
芒种至,盛夏始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芒种,即“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夏时节的开始。
此时进入典型的夏季气候,中午气温较高,空气潮湿闷热,人们会觉得像在蒸笼里一样。
泽草所生,种之芒种
“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即大麦、小麦等已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等有芒谷物播种最忙的季节。
芒种不仅农事忙,节气习俗也有很多,如煮青梅、送花神、安苗等。
芒种养生,防湿避暑
芒种后气温升高加快,天气湿热加重,养生也要“忙起来”。平时尤其要注意防范暑热和湿气入侵。
辛丑年
甲午月
甲申日
芒种·三宜
此时天气转热,身体出汗量增多。随着汗液大量排出的,还有负责维持神经、肌肉正常功能的钾元素。若体内的钾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容易被暑气困扰,出现倦怠疲劳、精神不振等症状。
日常饮食可适量多吃含钾较多的食物,如荞麦、玉米、莴苣、鲜豌豆、毛豆、大豆、香蕉、苋菜、香菜、油菜、甘蓝、芹菜等。
夏季暑气过重,以饮绿茶为佳。绿茶性味苦寒,有助于清热、消暑、止渴。
但绿茶微寒,容易刺激肠胃,胃寒或经常胃痛的人应少喝或不喝。
民间谚云:“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此时节容易感到慵懒、疲劳、没精神的特点。
饭后午睡30分钟左右,有助于减缓疲劳、恢复体力;也可以在午间适当晒晒太阳,以顺应阳气充盛的时机,有利于气血运行,振奋精神。
辛丑年
甲午月
甲申日
芒种·三忌
芒种后气温升高加快,为了散发体内热能,此时人体毛孔扩张,出汗增多,若过度贪凉,易导致热伤风的发生。
要注意补充水分,以加快代谢速度,使内热尽快排出。开空调不要让室内温度低于26℃,进入空调房前,最好提前将汗擦干,以免机体忽冷忽热而致病。
随着降雨量逐渐增多,湿热之气弥漫,人体易受湿气入侵,产生沉重、困乏、疲惫、口干、食欲不振等症状。
中医认为,湿热困脾,因此饮食上要多吃一些健脾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莲子、粳米粥等。
夏季气温炎热、湿度增高,人的心脏负荷逐渐加重。这段时间也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时节,要特别注意养心肺。
平时要保持规律作息、少熬夜,避免情绪过于紧张。可以吃一些养心的食物,如桂圆莲肉小枣小米冰糖粥、麦冬桂圆肉枸杞菊花茶等,还可用麦冬5克、桂圆肉5克泡水饮,气虚乏力者加西洋参3克。
芒种既有丰厚的收获,又饱含绵绵无限的希望。美好的生命也都在这个仲夏时节里繁盛、生长。
生命的丰厚来自于耕作。愿你种下的“种子”,可以在将来收获幸福和惊喜。▲
受访专家
国家级名老中医李乾构
中国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彭玉清
辛丑年
甲午月
庚子日
盛夏已至,向阳而生
江雨晴难得,炎风郁不宣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在这一天,北半球的白昼到达全年最长,这天以后白昼的阳光便越来越短,太阳将踏上“回头路”,一路向南。
夏至后,防暑热
夏至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日照充足、气温较高,白天温度多在30度以上。
这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暑热关,俗话说“不过夏至不热”,夏至过后,才真正迎来三伏天的高温酷暑。
梅雨季节防湿邪
盛夏时节,正值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除了高温闷热以外,全国各地雷雨天气也逐渐增多。万物繁茂生长,需雨水滋润,夏日的午后和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
高温高湿的时节易诱发中暑、湿疹、痢疾等疾病,养生应注重解暑除湿,兼顾护心。
辛丑年
甲午月
庚子日
夏至·三宜
夏至新麦已经登场,吃面也有尝新的意头。
夏至暑热难耐,机体营养随汗液流失,出现食欲不振。吃一碗清爽劲道的面条,刺激食欲的同时,还能补充人体所需淀粉、蛋白质、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
民间有句谚语:“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瓜类大多清热利湿,有效补充热天流失的水分。
黄瓜、苦瓜、冬瓜、丝瓜、西瓜,都是消暑开胃、清火利湿的好选择。
饮食应以清泄暑热为目的,适当吃些苦味食物,勿过咸、过甜。
同时,高温下人体出汗量随之增加,需加强补充水分,可以喝些绿豆汤消暑,但寒凉体质和体质虚弱的人群不宜多饮。
辛丑年
甲午月
庚子日
夏至·三忌
夏日炎炎气温逐渐升高,如果在高温下出现大汗、头昏、胸闷、恶心等症状,就要当心可能出现中暑。
平时要注意避免在阳光下暴晒,可以随身备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以解暑。
发觉中暑,需要立刻离开所处环境,到阴凉、安静、空气流通处喝水休息,松解衣服用冷水擦身。
夏至时,人的身体由于气血外张,脾胃机能相对减弱,饮食应以清淡、容易消化为主,避免大鱼大肉或高汤大补,以起到调理胃气、保养精气的作用。
夏至时节高温高湿,人们体力消耗较大,常觉浑身乏力,提不起精神。
起居调养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睡好“子午觉”,每天晚上11点前入睡,中午睡会儿午觉,来恢复体力。
夏至的美,是满池荷花的张扬奔放,是蝉鸣声声的生动热闹,是夜晚漫天星辰的璀璨。
节序轮替,季候到达夏的深处,白昼在这一天达到最长。心怀热忱、认真生活,下一季才会结出美好的果实。▲
受访专家
中国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彭玉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教授李乾构
广东省中医院教授池晓玲
7月养生重点:
多咸少甜,清热消暑
七月,进入了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小暑和大暑。天气渐渐炎热起来,小暑大暑,接踵而至。人出的汗多了,体力消耗又大,很多人都觉得慵懒乏力。
大暑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酷暑时节,天气燥热,人体水分流失得也快,所以,饮食上最好多点咸,少点甜。做菜时适当放些姜、葱、蒜、醋,多吃点温、软的食物。荷叶冬瓜汤就是不错的选择,不仅清热解暑,利尿除湿,还能生津止渴。买一张鲜荷叶洗净、切碎,配上鲜冬瓜,加水,开小火炖,再用食盐调调味道,这种汤特别适合暑天口渴心烦,咳嗽,痰多,小便量少、色黄,还有口腔溃疡的人喝。
辛丑年
乙未月
丙辰日
小暑至,盛夏始
“薰风愠解引新凉,小暑神清夏日长”
暑者,热也。小暑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正式开始。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小暑的到来,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小暑过,一日热三分。”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小暑过后紧接着就是大暑,意味着一年中最高温的暑天即将到来。
小暑时节少动多静
夏季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易劳累,更不能忽略对身体的养护。
入夏后,昼长夜短,人们起居作息也需做出相应调整,注意适当休息,减缓工作节奏。
辛丑年
小暑·三宜
小暑之后,盛夏酷热降临,人们很容易中暑。中午前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出门最好打伞、戴帽子,避免长时间强烈日晒。
要注意多喝凉白开,出汗过多时可以在水中加少量食盐,以维持体液中电解质平衡
小暑水气上升,要注意清热解暑,健脾利湿,饮食以淡补为主,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适量吃些藕,除烦安眠。
将鲜藕用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食用,有助于安神,改善因血虚导致的失眠。也可将鲜藕切片,佐以小葱清炒,味道爽口,同样也有降暑效果。
俗语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形象地概括了这一节气高温湿热的特点。夏日天气炎热,容易觉得闷热难耐,需要注意室内通风。
通风时,避开较为炎热的时间段和早晚高峰期,每次开窗半小时即可。
辛丑年
小暑·三忌
在气候炎热的小暑,运动宜缓不宜剧烈,避免运动量过大、时间过长,更不能挥汗如雨。可选择晨练,打太极拳、做八段锦操等运动。
暑湿时节,还要格外警惕肠道传染病,注意饮食卫生,尽量不吃寒凉生冷的食物。
饮食不宜贪多,适量即可,尤其是晚餐,千万不可夜宵冷饮一起下肚。
夏季中午气温最高,阳气最盛,建议大家午间不要在烈日下长时间活动,并尽量减少外出,在烈日下活动或者工作需要注意防晒。
夏季在户外活动需
及时补充水分,以免津液大量流失而出现身体不适。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七月初的盛夏,暑意穿越大地,碧绿绵延,万物生长。
在这个阳光正好的季节,愿你踏着热浪,心有凉爽,享受夏的气息。▲
受访专家
国家级名老中医李乾构
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彭玉清
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主任池晓玲
辛丑年
乙未月
辛未日
蝉声朗朗,暑气恰浓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兼具暑、湿、热的气候特点。
此时,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气温最高、雷雨最多的时节。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大暑,夏天的告别礼
古书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暑热程度从小到大,大暑之后便是立秋,秋风起,暑热散,大暑自然成了夏季的最后一场狂欢。
养生重在补气生津
“暑天无病三分虚”,大暑节气天气炎热,容易消耗人体的气津。日常饮食应注意多食用清淡滋阴的食物,如莲藕、蜂蜜、大枣、鸡蛋、木耳、豆浆等。
辛丑年
乙未月
辛未日
大暑·三宜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易使人心气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更难以抵御酷暑,引发苦夏、中暑等问题。
因此,清热防暑刻不容缓。除了要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多喝水外,还应格外注重饮食调理。
明代医家李时珍提出“粥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意思是说喝粥能健脾益气、生发胃津以补虚损。
大暑适宜喝荷叶绿豆粥、薏米百合粥、菊花粥,不仅益气生津还可清热消暑。老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的人,熬粥时还可以放些淮山药、茯苓等,健脾胃的效果会更好。
不方便喝粥的人们,尤其是不宜喝粥的糖尿病人群,可以选择茶饮养生法。
推荐金莲菊花茶:金莲花4克,菊花2克,甘草4克。将材料分别用清水快速冲净沥干,加3碗水熬煮,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约三分钟。日常饮用具有清火、明目、生津的功效。
辛丑年
乙未月
辛未日
大暑·三忌
此时,人体脾胃机能较弱,易出现湿热内蕴的情况,如乏力身重、汗多而黏、口气臭浊、食欲下降、腹胀便溏、尿黄等症状。
建议避免进食生冷之物,并适当进食如绿豆、黄瓜、豆芽、赤小豆、马齿苋等消暑生津的食物。一直脾胃较虚弱的人,在进食上述食物时,可少量佐以生姜、砂仁或者苏叶等。
大暑期间饮食应以清淡、有营养为原则。
忌食辛辣油腻之物,如辣椒、羊肉、牛肉等。
适宜的膳食有清拌茄子、炝拌什锦菜等,水果以西瓜为好,有清热祛暑、利尿消肿的功效。
mèn
此时节气温高、湿气大,多出现闷热“桑拿天”。中医认为湿为阴邪,会阻遏气机。胸中气机不展,就容易心生烦躁等不良情绪。
静坐、浇花、读书、听音乐等都有助于缓解烦闷心情。饮食上适当吃点苦瓜、苦菜等苦味食物,不仅可以开胃,还可醒脑,使人产生轻松的感觉,从而起到祛湿除烦的作用。
人皆苦夏暑,我爱夏日甜。清爽的西瓜、多汁的桃子、饱满的葡萄……所有的清甜,似乎都在这最后的夏日里牟足劲头,拼命成熟生长。
愿你怀揣生机和希望之心,迎接秋高气爽的下半年。▲
受访专家
国家级名老中医李乾构
中国保健养生协会会长吴大真
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教授王国玮
8月养生重点:
润燥也要健脾
八月也迎来了立秋,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处暑则意味着炎热的暑天就要结束了。气温由热转凉,气候干燥,空气中湿度小,此时养生的原则可以概括为四个字——“燥则润之”。
进入八月,昼夜温差加大,饮食应坚持祛暑清热,另外,这时“燥”气当令,出现干燥的症状。不过这时的秋燥属于温燥,只能清补。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食物,以益胃生津。
此外,中医认为,从立秋到秋分为长夏,长夏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很多人又喜欢吃大量的凉食冷饮,更容易伤了脾胃,到秋天时邪气宣泄出来,就会出现腹泻或便秘、咳嗽等问题,所以要健脾。健脾养胃,可以经常捏一捏足三里和阴陵泉。阴陵泉是健脾的主要穴位,而足三里归属于胃经。坐着用手一摸小腿,正好就能接触到这两个穴位,没事时经常捏一捏就可以了。
足三里和阴陵泉
辛丑年
丙申月
丁亥日
立秋到,
暑未消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前一秒还在盛夏,不经意间就已入秋。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俗话说:“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虽然还在伏天暑热里,但早晚吹来的风中,已有了丝丝凉意。
立秋,万物自此收敛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七月节,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万物从“夏长”进入“秋收”,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养生要避免大量体力消耗,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凉风至,秋燥渐起
“立秋之日凉风至”,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沉降。虽然盛夏余威仍在,湿热尚未消退,但秋燥渐起,昼夜温差大,过敏性疾病、呼吸道系统疾病进入高发期。
辛丑年
丙申月
丁亥日
立秋·三宜
秋燥伤肺,耗人津液。中医认为,肺为“娇脏”,不耐寒热,通过鼻与外界相通,容易被秋燥所伤。
饮食中多吃一些银耳、梨、荸荠、葡萄、柑橘、蜂蜜、百合、山药、紫菜、海带、绿豆汤等有润肺、养阴清燥功效的食物。
中医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人体五脏中的脾与长夏相对应,此时湿气容易困脾。此时养脾重在清热、去湿,适当多吃山药、薏米等食物。
轻揉腹部,两掌相叠从胸口开始,向小腹摩运。然后两掌分开,沿腹股沟向两侧摩运,再沿两肋向上。向上吸气、向下呼气,能促进脾胃运化功能。
《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指出:“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适当多食酸味果蔬,如苹果、石榴、葡萄、柚子、柠檬、山楂等,可以收敛肺气防秋燥。
辛丑年
丙申月
丁亥日
立秋·三忌
立秋后尽量少吃葱、姜、蒜、韭等辛味之品。中医认为辛味通肺,可以助长肺气,如果摄入过多辛味的食物,容易造成肺气太盛,导致上火、便秘等秋燥症状。
夏秋之交,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也开始减缓,人体的生物钟尚不能适应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内分泌紊乱容易造成情绪低落。
此时要做好心理调节,感到情绪低落时,积极运动是排解的好办法,比如慢跑、散步、登山等。
立秋后暑气一时难消,“秋老虎”让气温高居不下。三伏天的末伏一般在立秋后第三日(今年的三伏为期40天,暑热天气会持续更长时间)。
因此,立秋后仍要注意防暑降温,但不可贪凉。尽量少用空调,趁早晚凉快时勤开窗户通风。
尽管午后依旧炎热,但当夜晚的凉风吹起、清晨的雾气缭绕、寒蝉的低鸣不休,秋意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带走了夏日热烈的气息。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经过春的孕育、夏的蓬勃,时光会在这个季节奉献出它最丰厚、美好的馈赠。▲
受访专家
中国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彭玉清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唐仕欢
天津市营养学会理事长付金如
黑龙江省名中医于景献
辛丑年
丙申月
癸卯日
夏将止
,秋未满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处,去也,暑期至此而止”。处暑即“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立秋后,暑气还很重,秋意还不够浓。从处暑起,树叶开始凋零,气温将逐渐下降。
暑将尽,秋意浓
老话说,“处暑寒来”。虽然真正意义上的秋凉还没到,白天天气仍然炎热,但早晚已有凉意,秋燥也更加明显。
处暑养生先祛湿
处暑期间,天气由热转凉,自然界的阳气逐渐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也随之转换,出汗渐渐减少,代谢较夏季逐渐减慢,机体开始进入休整阶段。
此时,生活应做出相应调整,尤其是睡觉要充足,才能缓解“秋乏”。
辛丑年
丙申月
癸卯日
处暑·三宜
俗语称,“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此时虽已入秋,但暑去仍需一段时间,温度仍较高。再加上时有秋雨,湿气较重,湿热并行,所以有“秋老虎”之说。
早晚较冷时,可适当“捂好”,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当气温超过15℃且比较稳定时,就可以穿得稍单薄些。
秋季是消化道疾病高发时期,频繁吃油腻的食物会给肠胃增加负担,应吃一些有助于养胃的食物。
南瓜、小米、姜等食物都适宜养胃,另外,酸奶、豆豉等发酵食物易于消化,也适合秋天食用。
处暑期间,气侯逐渐干燥,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以助生津。
可以多吃梨、苹果、葡萄、香蕉、萝卜、百合及绿叶蔬菜,也可以食用银耳、百合、莲子等清热安神的食物。
辛丑年
丙申月
癸卯日
处暑·三忌
中医认为,暑后入秋,秋主燥,燥热耗气伤阴。整个夏季炎热的气候让人消耗了较多能量,到了处暑时节,人体开始休整,生活也应相应调整。
处暑后,应该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尽量每天多睡一个小时,早睡早起,并适当午睡。
初秋的天气仍然“火力”十足,饮食五味中,“辣”是最上火的。典型的食物包括麻辣烫、红油火锅等。
少吃胡椒、生蒜、大葱等辛辣燥热的食物,牛羊肉、带鱼等具有温热性质的食物,以及荔枝、菠萝、橘子、桂圆等“热性”水果。
中医认为,秋主燥,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出现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种秋燥病症。
喝水是对抗秋燥最简单的方式。另外,银耳、冰糖有清润的作用,有助于缓解“燥”的症状,可以适当食用。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转眼间,夏日的骄阳化为甘霖,又是一个金灿灿的秋天。
春养生,夏养长。在这个由热至凉的季节,让凉风拂去所有烦躁,继续心怀热忱,好好生活。▲
受访专家
国家级名老中医李乾构
中国保健养生协会会长吴大真
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主任池晓玲
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
9月养生重点:
防凉切勿露身
九月包含有“白露”和“秋分”两个节气,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酷热不再,天气渐凉。
白露是一个表征天气转凉的节气,虽然白天的气温仍可达三十多度,但夜晚仍会较凉,日夜温差较大,若下雨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如果这时穿得过于裸露,冷空气会刺激皮肤,人体因着凉而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寒邪,容易出现肺部及呼吸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等,严重者可能出现肺炎等问题。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卧不可贪凉,撤掉凉席,关上窗户和空调,换上长衣长裤入睡,将薄棉被备在床头,是十分必要的。
日常饮食中,应增加对芝麻、蜂蜜、枇杷、西红柿、百合、乌梅等柔润食物的摄入,以益胃、养肺、生津。还应多喝水,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辛丑年
丁酉月
戊午日
白露降,寒蝉鸣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秋的开始。白露昼夜温差最大,入夜就能感受到丝丝凉意。
从这天起,露水一天比一天重,最后凝结成露,经晨光照耀更显晶莹剔透,故此而得名。
白露秋分夜
此时节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气温逐渐转凉;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以偏北风为主,正是辞夏迎秋之季。
养生重在润燥
白露是典型的秋季气候,此时人体容易出现口唇咽干、鼻腔干燥等症状。建议多吃一些性平味甘、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如粳米、籼米、玉米、薏米、番薯、豆腐等。
辛丑年
丁酉月
戊午日
白露·三宜
此时正是茶树生长的良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禁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
推荐饮用乌龙茶,有润肤、润喉、生津、清除体内积热的作用。
白露后天气逐渐转凉,要注意为过冬做好身体的储备。可以坚持晚上用温水泡脚,以补养肾气。
水最好没过脚踝,水温以40摄氏度为宜,泡到身体微微出汗最好。糖尿病人尤其要注意温度。泡脚时间不要过长,一般每次不超过20分钟。
白露时节燥令当行,中医认为肺喜润恶燥,因此白露时节要润肺气。
推荐大家自制大枣百合汤:大枣10枚,百合60克,冰糖适量,炖汤食用,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的功效。还可每天早晨用清水润润鼻腔,夜间在屋内放一盆水保持空气湿润,以达到滋润肺气的目的。
辛丑年
丁酉月
戊午日
白露·三忌
进入秋季,不仅空气干燥,连人的皮肤、口腔等都有明显的干燥感,容易
引发身体不适。
面对秋燥,建议大家可以吃些有清心、降火作用的食物,比如梨、百合、枇杷、银耳等。如果秋燥症状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人参、西洋参、杏仁、川贝等有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调理。
民间有“白露勿露身”的谚语,意思是说,到了白露节气,不能再袒胸露背,以防着凉受寒。
早晚温差大时要添加衣被,注意颈部、脐部、脚部的保暖,
体质相对比较弱的老人和儿童,以及有心脑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人群
更要防好“秋冻”。
经过夏三月酷暑的煎熬,人体抵抗力下降了许多,人们的肠胃多少都会出现一些“病态”。
饮食上少食
螃蟹、鱼虾、柿子等
生冷之物,多吃些
银杏鸡丁、香酥山药等
健脾易消化的膳食。
夏日难耐的酷暑渐行渐远,凉风阵阵,秋意渐浓。
一年行至此时,大地已走向成熟,岁月储丰。愿
大家不负时光,在这个忙碌而丰硕的季节,收获自己的满足。
受访专家
国家级名老中医李乾构
中国保健养生协会会长吴大真
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教授王国玮
辛丑年
丁酉月
甲戌日
秋意浓
,夜渐长
“天渐凉,日光夜色两均长”
所谓秋分,一分为二,一是日夜时间均等;一是气候由热转凉。古人云:“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后气温开始明显下降,总体的降雨量开始减少,水分蒸发变快。人体的阳气也由夏季的向外宣发转变为向内收敛,呈现阳气减弱、阴气增强的趋势。
秋分夜,早晚温差大
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摄氏度以下,进入了真正意义的秋天。
秋分过后早晚温差大,应根据天气变化和每个人的体质情况,及时增减衣物,预防风寒。
养生宜平补
中医养生强调“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分时节的养生尤其注重一个“平”字,平衡身体阴阳变化,平补平调。此外,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也是保证人体阴阳平衡的关键。
辛丑年
丁酉月
甲戌日
秋分·三宜
秋分时节昼夜温差加大,寒凉渐重。俗话说“寒从脚下起”,首先要做到足部保暖。
除了穿上袜子,换棉拖鞋以外,平时可以做做“垫脚尖”的运动:站立踮起脚尖再放下,重复做至额头微微冒汗。
秋分过后,不再宜“秋冻”。昼热夜凉温差较大,不要穿短裤、背心之类太清凉的衣服,最好随身携带薄外套或围巾披肩,防止受风。
特别是身体素质较差的人、老人和孩子,应根据气温变化,及时添衣。
秋分天高气爽之,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
辛丑年
丁酉月
甲戌日
秋分·三忌
脾胃喜温热恶寒凉,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过食寒凉会引发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不适。脾胃功能较差的人群,应特别注意腹部保暖。
外出时可多穿一件坎肩或者马甲,平时可在饮食中加入一些有养脾健胃功效的食材,如淮山药、桂皮、黄芪、茯苓、党参等。
水分不足时,身体会出现皮肤干涩、鼻燥、唇干、头痛、咽干、干咳、手足心热、大便干结等症状。
秋分养生要注意补水。中医认为,在夏季出汗过多,体液损耗较大,到了气候干燥的秋天,皮肤黏膜水分加速蒸发。
暑热造成的消耗未能完全补偿,不少人感到浑身疲惫倦怠。午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黄帝内经》:“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
中午小憩,不但可以保持精力充沛,也是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进行调养的重要方法。
“暑退秋澄转爽涼,日光夜色两均长”。秋分时节,当晚风吹来丹桂的清香,清晨的露水凝结在泛黄的草叶上,秋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到来了。
暂且放下手头上的事,去看茂盛叶林、层林尽染,去看硕果累累、果蔬飘香,尽情享受这浪漫秋天。▲
受访专家
国家级名老中医李乾构
中国保健养生协会会长吴大真
中国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彭玉清
10月养生重点:
多吃生津润燥的食物
十月随着寒露节气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而到霜降节气时,初霜已开始出现,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作为秋季的最后两个节气,热与冷交替,养生保健尤为重要。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意思是说,气温会稍有下降,但不要过早穿上棉衣。因为过早保暖,机体对寒冷没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使得人体对寒冷的调节能力下降,真正到了严寒时节容易染上疾病。可老话又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露是提醒你,气候已经从凉爽向寒冷过渡了,即使是秋冻,也要适度。
饮食上多吃生津润燥、宣肺止咳的食物。此时宜选择润燥滋阴的饮食,此类饮食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全麦面、小麦仁、豆芽、豆浆、花生、芝麻、红薯、山药、南瓜、萝卜、白菜、洋葱、藕、百合、木耳、梨、苹果等都比较适宜这个时节食用。
曹子豪/摄
辛丑年
戊戌月
己丑日
寒露白,
秋草黄
晚秋结寒露,凝霜湿衣裳”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古人将寒露节气作为天气变冷的节点,一个“寒”字预示了天气将由凉爽向寒冷过渡。
寒意悠来惊入夜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前后,鸿雁南迁,菊花逐渐盛放。此时,秋意渐浓,露水增多,气温更低,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
寒露养生重在“收”
金秋时分,天气转凉,自然界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相应地,人体脏腑也随自然变化,不应让身体有太多消耗。秋季尤其应注重早睡早起,以顺应“收养”之道。
辛丑年
戊戌月
己丑日
寒露·三宜
寒露前后正是茶树生长的极好时期。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谓之“正秋茶”,为秋茶中最佳。
寒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
中医认为,秋季属金,对应人体脏腑的肺,肺喜滋润,而干燥的气候容易导致“肺火”。因此秋季要注意润肺防燥。
“燥则润之”,入秋以后建议多吃养阴润肺防燥的食物,如莲子、百合、银耳、南瓜等。
秋季养生宜“收”不宜“散”。食酸有助于收敛肺气,可以适当吃些酸味的果蔬。
橘子、柠檬、石榴、番茄、乌梅、葡萄等果蔬,既能护肺,又可增强肝脏功能。
辛丑年
戊戌月
己丑日
寒露·三忌
古语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意思是寒露后,天气由凉爽转为寒冷,脚作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受凉容易招惹疾病。
寒露后,要做好保暖,尤其是足部。尽量少穿露脚面的鞋子,也最好别露脚踝。
进入寒露节气后,秋病也进入高发期,尤其以肠胃病多见。
胃部偏寒的人要注意饮食温和,忌食生冷,注意胃部保暖,不暴饮暴食,避免增加胃的负担。
天凉后,很多人容易喜温喜热,出现内热上火的情况,对养阴不利。
秋季饮食宜“收”,少吃辛辣发散的食物,如辣椒、生姜、肉桂、花椒等。
寒露秋凉,露水盈盈。秋明空旷的季节即将过去,天寒夜长的冬季即将到来。
一年已过大半,秋收连着秋种,忙碌而又喧闹。愿你在这天冷露寒的深秋,仍怀有热忱,尽情享受生活。
受访专家
国家级名老中医李乾构
中国保健养生协会会长吴大真
中国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彭玉清
辛丑年
戊戌月
己丑日
秋暮冬始,霜降始霜
浅碧露凝华,霜寒木叶秋”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属于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秋天即将落幕。
此时天气越来越冷,只有给身体补充够能量,才能更好地应对严寒到来,提高抗病能力。故民间素有“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的说法。
气肃而凝,秋露成霜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地面水汽遇冷空气凝结成霜,所以霜降并非降霜,而是天气变得寒冷,大地出现初霜的现象。
霜降,“贴秋膘”的最后机会
霜降“贴秋膘”
得宜,不仅能补偿夏季的损耗,还有助于给身体过冬做好准备。进补调理上宜强调“平补”,也就是不凉不热。具体来说就是要多吃些补而不燥、健脾润肺的食物。
辛丑年
戊戌月
己丑日
霜降·三宜
霜降进补,调养脾胃是关键。只有脾胃的消化和运化功能足够强,进补的东西才能真正为人体吸收和利用。
中医认为,山药,芡实、栗子等,都是此时节健脾进补的佳品。另外,薏米、红枣、核桃仁、扁豆、黑豆、牛肉、兔肉等性温而不燥的食物也宜常食。
天气渐入冬寒,人体关节部位最怕受凉,腰腿痛等疾病也极易发作。
平时大家可以加强膝足关节的保健:每日晨5~7时,平坐,伸展双手攀住两足,随着脚部的用力,将双腿伸出去再收回来,如此做五至七次,然后牙齿叩动36次,深呼吸10次调匀气息,津液咽下9次
秋冬季偏燥,易犯咳嗽,也是慢性支气管炎容易复发或加重的时期,应多吃一些有润肺作用的水果和蔬菜。
比如,梨、苹果、洋葱、芥菜、冬瓜、萝卜等,可以起到清热、化痰的作用。
辛丑年
戊戌月
己丑日
霜降·三忌
霜降时节胃肠脆弱,油腻、辛辣等饮食都容易增加其负担。
适当吃一些养胃的食物,如板栗、花生等。栗子熟吃有益于缓解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以及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小便频数高等症状。另外,《药性考》记载,食用花生可“养胃醒脾,滑肠润燥。”
秋末时节,如果不做好保暖工作,很容易因凉气入侵引发感冒等疾病。
此时穿衣不宜露膝,同时要注意护足。爱美的女士尤其要注意脚踝保暖,不要再穿船型鞋和薄袜,以免足部受凉。
寒冷天气容易扰乱脾胃正常运作,影响人体消化与吸收。故此时少食多餐,有助
预防和减少胃肠疾病的发生。
脾胃不好的人群尤其注意,每天要按时吃饭、用餐时细嚼慢咽;多选择蒸、煮、焖等易嚼易消化的烹调方法,少吃油炸、爆炒的食物。
霜降过后,渐入寒冬。
无边落木萧萧下,
秋天最后一次的回眸决绝且动人。
万物来去都有它的时间。叶落秋尽并非生机的结束,而是收敛芳华,将希望和能量埋进土里,等待下一轮的新生。
受访专家
国家级名老中医李乾构
中国保健养生协会会长吴大真
11月养生重点:
立冬进补不能“盲补”
11月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冬季进补,上山打虎”,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冬天是对身体“进补”的大好时节,俗称“补冬”,但是也不能“盲补”,这里总体给大家一些健康提醒。
应遵循“少咸多苦”的大前提。
杀鸡宰鸭、烹羊宰牛,加入当归、人参炖食,是很多地方抵御冬天的严寒补充元气的办法。
另外,山药、大枣、鸽蛋、枸杞、松子、羊奶等可常吃,以补虚滋肾、养血润燥;用鲜菇鸡汤、银耳红枣羹、核桃粥等进行小补,也很合时宜。
具体来说就是,“南方清补,北方温补,高原润补”是大环境的原则。北方地区的冬季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肉等。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北方要温暖得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为主,比如鸡、鸭、鱼类。在我国南方,人们在立冬爱吃些鸡鸭鱼肉,如台湾立冬街头的“姜母鸭”,就是不错的选择。而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木耳、冰糖为宜,比如做一道冰糖炖雪梨就是不错的膳食。
辛丑年
己亥月
己未日
立冬至,万物藏
“倏忽秋又尽,今朝恰立冬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古人云:“冬者,天地闭藏,水冰地坼。”立冬意味着冬季的开始,由此“万物归避寒冷,粮进仓,菜入窖,动物眠之”。
立冬养生,藏字当先
立冬意味着冬季正式来临,此时草木凋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季节变化潜藏于内,以敛阴护阳为根本。要保证睡眠充足,以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冬补,从立冬开始
俗话说“冬季进补,来年打虎”,冬季进补能使营养物质及其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在体内,滋养五脏、强健身体。
此时宜进行平补,给肠胃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以甘温平补类食物为主。
辛丑年
己亥月
己未日
立冬·三宜
时序进入冬令,民间有“入冬日补冬”的习俗。中医认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冬补最应该补肾。
中医认为黑色食物大多有补肾的作用,所以立冬后可在饮食搭配中增加黑木耳、黑芝麻、黑豆、黑米等食物的比例。
适当多吃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不仅能使身体更强壮,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
羊肉、牛肉、栗子、桂圆、生姜等温热的食物,能更好地温阳护体,帮助御寒。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立冬在保暖御寒的同时需要注意养阴,防止外冷内燥。
平时注意小口喝水,让水分慢慢滋润身体。适当吃些有滋阴作用的食物,如藕、雪菜、梨等。
辛丑年
己亥月
己未日
立冬·三忌
天气寒冷,皮肤表层血管会收缩皮脂腺与汗腺分泌的功能降低,导致皮肤干燥,可以涂抹润肤霜做好保湿工作。饮食方面要多喝水,还可以吃一些蜂蜜、木耳、水梨等。
唐代医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穿衣也需保暖,以防感冒、耗伤阳气。
冬季养生强调“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保持充足的睡眠,严格遵循生物钟规律是冬季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基本条件。
立冬后北方大部分地区开始供暖,且冬季常吃火锅等辛辣食物,容易导致体内火气积郁而“上火”。
中医认为,白色食物最能防燥热。做菜时,可以选择白萝卜、白菜、冬瓜、百合、银耳、莲藕等,但肠胃寒凉的人在冬季应少吃萝卜。
冷风萧瑟,大地白霜,漫山的红叶是最美的色彩。
坐在窗前泡一杯茶,趁着热,慢慢喝,那种妥帖的温暖,将风霜尽数挡在窗外
受访专家
国家级名老中医李乾构
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主任池晓玲
中国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彭玉清
辛丑年
己亥月
甲戌日
小雪至,严冬始
“夜深烟火尽,霰雪白纷纷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小雪是立冬后第一个节气,意味着冬季降雪即将开始。
小雪晴时不共寒
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小雪时节,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
冬腊风腌,蓄以御冬
小雪前后骤冷而干的气候特点,为人们储食过冬提供了独特的自然条件。古时民间素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等到春节正好享受香肠、腊肉等美食;临海地区则在此时晾晒鱼干,以备享用。
辛丑年
己亥月
甲戌日
小雪·三宜
由于冬季穿衣厚实,屋内干燥温热,再加上冬季多吃火锅、麻辣烫等辛热的饮食,很容易导致体内火气积郁而“上火”。
常言道,“冬吃萝卜夏吃姜”。小雪时节,可以多吃些白萝卜,清火降气,消除内热,缓解上火症状。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天气寒冷,需要补益身体,帮助人体积蓄能量。
此时应适当吃些温补性食物,如羊肉、牛肉、腰果、枸杞、芡实、山药、栗子、黑芝麻、黑豆等。
冬季人体气血潜藏于内脏,养生重在“藏”。冬季养肝要侧重精神、体力和身体储备。
饮食上建议吃些牛羊肉、鸡肉、核桃等温热的食物。精神调养方面,要宁神定志,避免紧张、激动、焦虑、抑郁。
辛丑年
己亥月
甲戌日
小雪·三忌
小雪过后,气温容易频繁骤降。如果防寒保暖不够,人体就会感受寒邪,导致风寒感冒,甚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
冬季穿衣需要注意保暖,以防感冒、耗伤阳气。
由于冬季人体阳气偏弱,夜间难以抵挡寒邪入侵,更应注重早睡晚起,用充足的睡眠保证肝血和阴液的闭藏,为春天的阳气生发储备物质基础。
冬季应保持充足的睡眠,遵循生物钟规律,最佳的睡眠时间是晚上22点左右。
入冬后,人体代谢变缓,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可通过各种运动来锻炼身体。冬季运动不宜太剧烈,微微出汗为宜,以免伤气血。
运动最好安排在日出后或下午,避免运动出汗及出汗后脱衣,以免感受寒邪。
“久雨重阳后,清寒小雪前。”冬天转瞬而至,冷空气和寒风一波一波到来。当大地渐渐步入寒冷的时节,一年也接近尾声。
土地冻结,鱼潜水底,万物萧瑟的初冬,窗外清寒,屋里是温暖人间。▲
受访专家
国家级名老中医李乾构
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主任池晓玲
中国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彭玉清
12月养生重点:
睡前泡泡脚,赛过参鸡汤
中医认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12月大雪节气之后更要注意“养藏”。熟吃雪藕是不错的选择。雪藕含有淀粉、蛋白质、天门冬素、维生素C以及氧化酶成分,生吃可辅助治疗肺结核咯血等,熟吃健脾开胃、止泻固精。
“睡前一盆汤,赛过参鸡汤。”这个“汤”指的就是泡脚。深冬常泡脚可以刺激人体脚部的太冲、隐白、太溪、涌泉以及踝关节以下各穴位,滋补元气、壮腰强筋、调理脏腑、疏通经络,促进新陈代谢及延缓衰老。药物泡脚更是能让药物成分通过皮肤、黏膜、经脉以及络脉进入体内发挥作用。
辛丑年
庚子月
己丑日
大雪盈尺,气严光寒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也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拉开序幕。此时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有些地区也已雪花飞舞。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大雪也是“进补”的好时节。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时值大雪,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基本都降到了0℃左右,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往往还会降下大雪。
大雪前后多吃藕
大雪气候干燥,除了喝足汤水,还要多吃一些清热润燥的食物。莲藕含水分多、能量低,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常吃可以减少热量的摄入、预防便秘等。
辛丑年
庚子月
己丑日
大雪·三宜
中医养生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也就是此时要固护好身体的水分,以防上火。
养阴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多摄入水分。每日要保证充足的饮水量,没有肾脏等疾病的人日饮水量应不少于2000毫升。饮水也要得法,不要一口气喝过多的水,每次喝4~5小口,隔段时间再喝,这样才可以充分滋润身体。
大雪万物冬藏,养生也应当顺应时令,
固肾,
以收敛精气。
适宜多吃些黄色的食物来养脾。胡萝卜、小米、南瓜、鸭肉、黄芪等都是补脾非常好的食材。保持规律三餐,避免暴饮暴食。
日常饮食应以温补为宜,建议用羊肉、牛肉、鹌鹑、核桃、生姜、黄芡实等药食两用之品做粥,既有益滋补,又容易消化。
推荐一款芡实莲子粥:取芡实30克,莲子50克,大米300克。芡实、莲子、大米过水洗净,同时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用文火熬至粥烂,加少量精盐即可。
辛丑年
庚子月
己丑日
大雪·三忌
大雪天气寒冷,寒风很容易通过颈部入侵身体,引发嗓子发炎、咳嗽等呼吸系统病症。
尽量穿高领衣服、出门戴好围巾。除了脖子,肩膀、前胸、后背及双脚,也要做好保暖工作。
此时节气候干燥,特别是北方,室外冷燥、室内热燥。因此,除了补足水分,每天还可以吃一些大白菜、雪菜、莲藕、梨等清热润燥的食物。
冬季萧条,还
易使人身心低落、烦闷不安。改变这种状况的最佳方法就是运动,如慢跑、跳舞等,都是保养情志的好方法。
大雪外冷内热,偏食辛辣食物很容易引起肺燥咳嗽、肠胃不适等症状。
适宜多吃些柔软甘润的食物,如豆浆、鸡蛋、鱼肉、芝麻、蜂蜜、百合等,忌食辣椒、胡椒、茴香等热性食物。
时至大雪,就意味着一年快要走到尾声了。
天寒炉暖,抵足相谈。在十二月这个生命弧度的底部,静待一场大雪轻轻覆盖下来。▲
受访专家
国家级名老中医李乾构
中国保健养生协会会长吴大真
辛丑年
庚子月
癸卯日
冬已至,
春欲来
“风一更,雪一更,故园无声
古说: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这天,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循环的开始。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
民间一直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是因为从冬至开始,白昼渐长,阳气初生,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此时养好身体,会影响整个一年的健康状态。
岁又冬至,数九寒天
冬至又名一阳生,从这一天就要开始数九了,表示真正步入了严寒季节。这天起,从一九数到九九,“九九消寒”,春天就到来了。
辛丑年
庚子月
癸卯日
冬至·三宜
“冬至补对一天,身体健康一年”,冬至前后,人体阳气生发,脾胃运化转旺,容易吸收营养。此时进补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达到调养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在饮食上,可以适当进食羊肉、牛肉等温性的肉类,有补阳益肾的功效。多食用健脾养胃的药膳,如淮山、板栗、桂圆等。
冬令时节天气寒冷,人们白天出门必要时戴上帽子、手套、系上围巾。
平时可以通过揉搓手掌、揉按手指充分刺激手部穴位,以疏通经络,预防感冒。
俗话说“气始于冬至”,冬至日,人体阳气生发易吸收营养。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菜等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
背部是人体督脉所在,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冬季多晒背可以补阳气。
辛丑年
庚子月
癸卯日
冬至·三忌
冬至时节人体的阳气较弱,抵抗力也较差,外出时戴帽子和围巾,捂好背、腹和足底,避免风寒的侵袭。
冬季主收敛,应选择一些相对平缓的项目如散步、练太极等。在阳光出现后外出活动,以防止阳气过度消耗。
平时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尤其是不能熬夜,中医认为熬夜最伤阴血。
冬至前后,全国多地降雨雪,尤其南方以湿寒为主。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肾主水,二者与人体的水湿代谢密切相关,冬季养护脾肾,达到祛湿防寒的目的。
平时注意保暖,防止湿寒入体。饮食以滋阴潜阳、增加热量为宜。少食咸,咸味食物多性寒,最易损阳。
夏至日渐短,冬至又复长,春天便已经在路上。冬至这天,太阳走上了回头路,时光永不停息。
“长夜相思日,岁月正醇时”,愿天涯各处的你,总有热汤,总有人共团圆。▲
受访专家
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彭玉清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博士代金刚
中国保健养生协会会长吴大真
紫雪斋文化互助公益平台
本公众号秉承一贯的传统文化传习、社会自助互助、人文关怀、危难援助等宗旨,倡导基于人间温情、友爱的日常性自发、自愿、自主的学习交流、人际关爱等自助与互助之风习。
本公共号五项原则——
一、中国为家园,人类为本源,宇宙为根源;
二、关注人、社会和大自然,崇尚天人合一;
三、支持理想人生,倡德才兼备、质朴无华;
四、居仁由义,乐善不倦,溯游儒释道之源;
五、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赤诚弘毅化忧患。
微信号:
zixuezhai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4-03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