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肺痨-辨证论治
中医内科学肺痨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肺痨应首辨病变之脏器;次辨虚损之性质;三辨夹火、夹痰、夹瘀之不同。
(1)辨病变之脏器:本病常见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症状,病变主要脏器为肺;若兼有乏力,纳
少,腹胀便溏,则病及于脾;如有腰膝酸软,五更泄泻,男子遗精,女子经闭,则病损至肾;或见心
易怒,失眠心悸,则病及心肝。
(2)辨虚损之性质:肺痨临床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消瘦、舌红脉细为主症,故以阴虚为主;
病变日久,出现咳嗽无力,气短声低,自汗畏风舌质转淡,则属气阴两虚;若病情进展,兼有喘
气,咯血暗淡,形寒肢冷,脉虚大无力,则为气虚及阳,阴阳两虚。
(3)辨夹火、夹痰、夹瘀:本病如发热明显,午后潮热,骨蒸颧红,五心烦热,盗汗量多,心烦口
渴,属于夹火之证;痰黄量多为兼夹痰热;痰白清稀或起泡沫为湿痰、寒痰;若见唇紫舌黯,则为夹瘀。
2.治疗原则
治疗当以补虚培元和抗痨杀虫为原则,尤需重视补虚培元,增强正气,以提高抗病能力调补脏器
重点在肺,并应注意脏腑整体关系,同时补益脾肾。
治疗大法应根据“主乎阴虚”的病理特点,以滋阴
为主,火旺的兼以降火,如合并气虚、阳虚见证者,则当同兼顾杀虫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
3.证治分类
临床上分为肺阴亏损、虚火灼肺、气阴耗伤、阴阳虚损证候,反映了肺痨阴虚为本,阴虚失润,
阴虚火旺,日久耗气,阴损及阳的演变规律。
(1)肺阴亏损证
主症:干咳,咳声短促,或咳少量黏痰,或痰中带有血丝,色鲜红,胸部隐隐闷痛,午后自觉手足
心热,或见少量盗汗,皮肤干灼,口干咽燥。
近期曾有与肺痨病人接触史。
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
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
方药:月华丸加减。常用北沙参、麦冬、天冬,玉竹、百合、白及、百部。
肺阴亏损证,咳嗽频而痰少质黏者,可合川贝母、甜杏仁以润肺化痰止咳,并可配合琼玉膏以滋阴
润肺;痰中带血丝较多者,加蛤粉炒阿胶、仙鹤草、白茅根(花)等以润肺和络止血;若低热不退者,
可配银柴胡、青蒿、胡黄连、地骨皮、功劳叶、葎草等以清热除蒸。
(2)虚火灼肺证
主症:呛咳气急,痰少质黏,或吐痰黄稠量多,时时咯血,血色鲜红,混有泡沫痰涎,午后潮热,
骨蒸颧红,五心烦热,盗汗量多,口渴心烦,失眠,性情急躁易怒,或胸胁掣痛,男子可见遗精,女子
月经不调,形体日益消瘦。
近期曾有与肺痨病人接触史舌干而红,苔薄黄而剥,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常用南沙参、北沙参、麦冬、玉竹、百合、百部、白及、生
地、五味子、玄参、阿胶、龟板、冬虫夏草。
虚火灼肺证,骨蒸劳热,再加秦艽、白薇、鳖甲等清热除蒸;痰热蕴肺,咳嗽痰黏色黄,酌加桑皮、
花粉、知母、海蛤粉以清热化痰;咯血较著者,加丹皮、栀子紫珠草、醋制大黄等,或配合十灰以
凉血止血。
(3)气阴耗伤证
主症:咳嗽无力,气短声低,咳痰清稀色白,量较多,偶或夹血,或咯血,血色淡红,午后潮热,
伴有畏风,怕冷,自汗与盗汗可并见,纳少神疲,便溏,面白颧红。
近期曾有与肺痨病人接触史。
光淡,边有齿印,苔薄,脉细弱而数。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常用党参、黄芪、白术甘草、山药、北沙参、麦冬、地黄、阿
胶、五味子、冬虫夏草、白及、百合、紫菀、款冬、苏子。
气阴耗伤证,夹有湿痰者,可加姜半夏、橘红、茯苓等燥湿化痰;咯血量多者,可加山萸肉、仙鹤
草、煅龙牡、参三七等,配合补气药,共奏补气摄血之功;若见劳热、自汗、恶风者,可宗甘温除热之
意,取桂枝、白芍、红枣,配合党参、黄芪、炙甘草等和营气而固卫表。
本证治疗宜益气养阴,补肺健
脾,忌用地黄、阿胶、麦冬等滋腻药。
进而言之,即使肺阴亏损之证,亦当在甘寒滋阴的同时,兼伍甘
淡实脾之药,帮助脾胃对滋阴药的运化吸收,以免纯阴滋腻碍脾。
但用药不宜香燥,以免耗气、劫液、
动血。
(4)阴阳虚损证
主症:肺痨病日久,咳逆喘息,少气,咳痰色白有沫,或夹血丝,血色暗淡,潮热,自汗,盗汗,
声嘶或失音,面浮肢肿,心慌,唇紫,肢冷,形寒,或见五更泄泻,口舌生糜,大肉尽脱,男子遗精阳
痿,女子经闭,苔黄而剥,舌质光淡隐紫,少津,脉微细而数,或虚大无力。
治法:滋阴补阳。
方药:补天大造丸加减。常用人参、黄芪、白术、山药、麦冬、生地、五味子、阿胶、当归、枸杞、
山萸肉、龟板、鹿角胶、紫河车。
阴阳虚损证,肾虚气逆喘息者,配冬虫夏草、诃子、钟乳石摄纳肾气;心慌者,加紫石英、丹参、
远志镇心安神;五更泄泻,配煨肉蔻、补骨脂补火暖土,并去地黄、阿胶等滋腻碍脾药物。
声明:节选自《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指导》一书,出于学习分享、传播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4-03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