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青光眼发病率具有上升趋势,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有2100万的青光眼患者。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约有80万~140万。而NVG一旦发病,临床治疗相当棘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该如何防治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眼科
沈旻倩
副主任医师,将为您详细讲解.......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glaucoma,NVG)是指由眼底广泛缺血而继发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底的广泛缺血造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大量释放于玻璃体腔内,导致虹膜异常血管的生长,并发展至前房角,最终新生血管纤维膜可将房角关闭,导致眼压升高、视神经损伤。如果高眼压状态不能有效控制,角膜内皮就会失代偿。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由于眼底大面积无灌注继发的,造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最常见的两类疾病,包括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严重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也可引起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糖尿病患者由于视力下降缓慢,常不被重视,从而延误虹膜新生血管的诊断,而CRVO或者BRVO患者通常因视力骤降就诊,临床更易发现虹膜新生血管。虹膜新生血管的形成起初较隐匿,只有当患者眼压升高时,才可出现眼痛、头痛、结膜充血及视力下降等症状和体征,此时的治疗将相当棘手。如果能在眼压升高前发现虹膜新生血管将有益于治疗。所以,临床遇到CRVO、严重的BRVO及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可常规行虹膜及前房角的检查。
虹膜新生血管一经发现,其治疗目的就是减少或阻止VEGF的生成和释放。眼底荧光造影(FFA)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明确眼底无灌注区,必要时行全网膜光凝,抑制眼底新生血管形成。近年来,玻璃体腔内注射VEGF抑制剂,成为眼科临床医生治疗眼底新生血管及虹膜新生血管的新趋势。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预后较差,药物、激光治疗及小梁切除术等疗效均欠佳。为有效降低眼压,可考虑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术。
参考文献
ShazlyTA,LatinaMA.Neovascularglaucoma:etiology,diagnosisandprognosis.SeminOphthalmol,2009,24(2):113~121
\\\\\\\
///
茶馆掌柜
沈旻倩,医学硕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第十一届上海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年委员;白求恩公益基金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从事眼部新生血管疾病的诊治及研究,负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专病门诊,擅长白内障手术、激光治疗眼前节及眼底疾病。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国内外发表论文多篇。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