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伊犁老故事”可订阅哦!
口述者边勤夫妇近照
539
【伊犁老故事】(539):“开学了”、“来、来、来上学”,这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天津杨柳青人所创办的三民学校一年级国语课第一、二课课文。此学校以及更早由归侨办起的育英小学,开伊犁地区民办学校(而非私塾)教育的先河。而民国期间创办伊犁区立第一、二国民小学和省立伊犁民族中学等,在教育上也可说有所作为。这些可贵的教育史资料,作者尚耀武通过知情老人的口述,较为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编者:孙守为
汉人街人与学校教育
杨柳青人与三民学校
一张黑白照片的说明引起了军垦老兵、伊犁杨柳青后裔一一边勤老人的关注和回忆。梳理数次对几位年近九旬老人的拜访,逐渐给我勾勒出了一幅幅七、八十年前汉人街老百姓子女们的求学图。也许有些文史研究者早就有所探究,也许他们已经撰文刊登在“文史资料选”中,但那些纸质的资料只是静静地尘封在文史资料舘内,很久已经没有被人翻阅了,花费作者太多心血的研究成果只能独自叹息一一无人问津。
微信平台的方便快捷、图文并茂、传播迅速,使得历史的探究成了千万人随时随地信手点击的大众行为。
1934年,一群汉人街杨柳青人又一次聚在了一起。这一次他们做出了决定:为了子孙后代接受学堂式教育,改变以往分散落后的私塾教育,尚相臣、边寿卿等人组成的三民学校董事会,筹款募捐成立民办的三民学校。会后、三民学校董事会的人立即带头认捐,并发动汉人街的商家、住户尽己所能为建校捐款。当汉人街的父老乡亲们听到要捐款建一所现代学校以解决子女们上学的消息后,纷纷解囊相助。很快三民学校建成了。校址就在伊宁市陕西大寺北边瓜子巷子里的一个小院里。校长由董事会的张振声先生担任。
边勤夫妇青年照
1937年,年仅六岁的边勤曾多次随父亲边寿卿老人到三民学校去。他父亲与其他校董会成员开会,边勤则在校园里玩耍。1938年春,年满七岁的边勤走进教室开始了小学的学习生涯。这时的学校开有六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一年级班人数最多,大概有三十多个人。年级越高学生人数越少,边勤的二哥边佑存1935年读六年级时班里也就十来个人,还是半日制授课。边勤入学时,大部分学生是七岁,也有八、九岁的。班里有少量女生,大多数女生都比男生大,都是十岁左右了。一年级第一学期只开国语、算术。记得国语课的第一课课文:“开学了”。第二课课文是:“来、来、来上学”。到了第二学期则加开了写毛笔字的课程。有专用的大字本,在两页纸中间可以插进字贴临摹练字,这叫“写仿”,每天都有练大字的作业。第二天交给老师批阅,也可以说叫圈阅。凡是老师认为写得可以的字就用红笔画个圆圈。只要大字本一发下来学生们就赶紧看谁的红圈得的多。那时没有“分”的概念,其它的作业也是以“甲”、“乙”、“丙”、“丁”来评定。
当年同在一个班上学的同学还能记得的人有:杨俊甲、许荫生、晏鸿生、王树泉,杜家新、安兆义、王書珍、尚耀翼、倪顺亮、张大本等人。同学中张大本是“同义永”股东之一张维贤之子,后来因在区一小学参加平整操场劳动出汗受凉导致重感冒而不治身亡,令人惋惜。而张维贤的毛笔字是当时同龄人中被人称道的。
左1杨俊甲,右1边勤
那时的校长仍然是张振声。老师已记不清姓名了,只记得他们大多数都是杨柳青人、且年龄都较大。在边勤上二年级时的老师只记住了国语老师姓曾,是个四十来岁的男老师。穿戴是当时文化人的标准装,头戴黑色呢子礼帽,上身是藏青色小立领中山装,下身是西裤黑皮鞋,人很斯文。
高年级的学长们仍能记住的有杨风植、魏学仁、许祖烈等人
1940年三民学校被盛世才政府关停撤销,校舍被盛世才政府收回。边勤和一部分同学被分到新成立的伊犁区立第二小学继续上学。也就是在这一年,边勤的父亲边寿卿在巩留县经商时不幸染病故去。
瓜子巷子里的三民学校关闭不再办学后,这个校址干什么用了呢?1942年盛世才撕下了伪装,赤裸裸地把屠刀砍向中国共产党人和各族进步群众,大搞株连。将迪化等地的一些被称为“叛逆家属”的,革命志士的妻儿老小们强行迁到到伊犁,集中住在原来的三民学校校舍中,统一看管,其中有一些还是在读的小学生。1943年盛世才投靠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控制了新疆,那些被强迁住在原三民学校的人中的有文化的人,许多被分配当了老师。
误以为是三民学校的旧照片,位置其实在
现西公园后半部
(晏鸿铭提供)
对于有一张画面上有湖水的所谓“三民学校”的照片,边勤老人这样解释:“当年我跟随父亲与三民学校校董、校长、老师及部分学生到现西公园后半部的人工湖畔的凉亭郊游,并由尚耀武的父亲尚相臣亲自拍下这张照片。使用了三角架(此三角架是德国造、仍保留在尚家后人手里——作者注)。当时这个果园是从公园大街(公园街一巷)华东酒店西边有条巷子向南进入百来米,坐西朝东的一个绿大门进入的,当时人称“王尕弟”园子”。
又据八十岁的回族老人昔德祥(哈尔克,原伊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回忆说:“王尕弟的园子里的确有一个很大的湖,水深超过一米。我们小时候常去那儿玩,夏天游泳时还跳水玩。我到现在左耳朵还很背,就是那时候跳水玩落下的病”。
当年德国产的三脚架
归国华侨办起了育英小学
当时伊宁市汉人街还有一所民办小学一一育英小学。创办时间比三民学校还早。上世纪二十年代,苏联政府将大批生活在苏联的华侨遣返回国,这些华侨以山东人和东北人为主。他们在苏联居住生活已久,大部分人都已结婚生儿育女,妻子多是俄罗斯人。这些华侨被遣返回国时一部分人去了塔城,一部分人来到伊犁,定居在汉人街的人很多(当时还有一批白俄流入中国,他们都拥有苏联国籍。到了中国后,当时的中国政府为他们办理了脱离苏联国籍,加入中国国籍的手续,这批人被称为“归化人”。所以在若干年后,在苏联医院——现友谊医院——路对面建的俄罗斯俱乐部,也有人把那儿叫“归化俱乐部”)。这些华侨多以手工业为生,如铁匠、木匠、皮鞋匠,也有种菜的菜农等,其俄罗斯族妻子则以粉刷墙壁为业。他们定居在汉人街后深感缺少学校,子女得不到教育是他们最为担忧的。于是这些华侨们决定办民办小学,发起募捐,招揽人才。在现在十四小学的位置上购地建起了“育英小学”。学校建成后,在校门内置了一块“功德匾”,上面镌刻着所有为“育英小学”捐款捐物人的姓名,让所有的学生、老师、家长、居民们永世牢记那些人的“功德”。
伊犁区立第二小学
1940年,和三民学校的命运一样,育英小学同时也被盛世才政府撤销了,不过在育英小学的校址上成立了伊犁区立第二国民小学。育英小学的学生自动转为区二小学的学生。被撤销的三民学校的低年级段的小部分学生和高年级段学生被分配到新成立的另一所学校——伊犁区立第一中心小学学习。边勤和低年级段的大部分男生则被分到了区二小上学去了。在边勤的记忆中区二小学的校长姓闫,个子挺高,每逢学生列队外出参加游行集会活动时,他都衣着整齐,头戴一顶白色帽盔(越南帽)亲自吹哨带队。
当时区二小学的校园并不大,好在学校大门外路东边有一个农会的大院子(上世纪七十年代时曾是派出所),空场地很大,所以学生上体育课,开大会等活动都在那个大院子里。
区二小有个男生都喜欢的体育老师。他姓戴,是汉人街的杨柳青人,个子也挺高。他的体育素养很好,擅打篮球、排球。象李世良、李作義、李作春等人都是从小学时就跟着戴老师学打篮球的。这戴老师还充分利用伊犁冬季漫长、寒冷的气候条件,快入冬时他就带着学生用爬犁拉着水桶在校园里浇冰场,带着大家滑冰。那个时候都是把冰刀绑在毡筒上的。除了滑冰他们还打冰球。所用冰球棒就是用秃了头的扫把。虽然很简陋但也是其乐融融。打完冰球也该回家了,冰刀都不用解,背起书包踩着冰刀在冰雪覆盖的马路上滑着冰就回家了
当时的同学中华侨子女较多,那些混血儿的体质普遍较好,参加各项体育活动他们都是姣姣者。他们中的男生基本上都起了中国名字,可能是回归祖国后又要归宗的缘故。如:李俊发、徐正凯、刁家吉、费世联等人。但女孩则还用俄罗斯语名字,如:卡加,柳巴,娜塔莎等
区二小不仅有受人喜欢的戴老师,还有一个能歌善舞的王秉璋老师。王老师是边勤进入四年级后的班主任。王秉璋老师有个弟弟叫王秉瑛,也有音乐天赋。这弟兄俩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老师给学生教唱歌,弟弟给合唱队当指挥,两人配合的很好,成了学校合唱队的台柱子。当时合唱队为配合抗战宣传学唱了许多抗战歌曲,如:“黄河谣”、“大刀”、“流浪三部曲”、“五月的鲜花”、“游击队之歌”等等。
1940年区二小成立时因为学生中中俄混血儿较多、对学俄语要求很强,所以还开了一年多的俄语课。上俄语课的老师是个俄罗斯族女人,体型肥大、胖得怕人,五十多岁的这位胖老师每次进教室都得由她的女儿搀扶着。这个胖老师脾气倒是温柔,俄语课也教得很认真。一年后俄语课停开,据说是胖老师病倒了,一时半会还找不到能胜任俄语课教学的合适人选。
民国期间学校少年童子军(网摘)
区二小学当年还成立了一支童子军。有时会列队上街参加游行集会。先导是鼓号队,一面大鼓,十二面小鼓,十二支号,后面是近百名童子军。统一身着装,穿戴草绿色仿军服、军帽,每人手提一根白色军棍。区二小学的童子军服没有区一小学的好看。区一小学的童子军服是上身穿美式童子军服,下身穿灯笼裤,头戴大沿帽。区二小学童子军的小孩们既羡慕区一小学的服装,又调侃他们,说:“都是别人穿过的,可能是别人换新的把旧的送给区一小学的童子军穿了”。小孩子都有些吃不上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心理。
民国期间学校童子军(网摘)
1940年以前,三民学校和育英小学虽然是民办学校,但两个学校均实行男女生混合编班学习。自从三民学校和育英小学被撤销后,三民学校的女生则全部被分到位于南门附近(老新华医院)的伊宁市女子中学附属小学编班上学去了。育英小学的女生则仍留在了区二小学。这些女生里中俄混血儿居多。
1941年在伊宁市斯大林街新华书店那一片正式成立了伊犁区立女子小学。区二小学的女生和女子中学附属小学的学生全部集中到了新成立的伊犁区立第十六(女子)小学学习。至此,伊犁汉文学校男女生混合编班学习的体制被正式取消。
这所女子小学成立后还曾办过妇女班,将一部分汉族大龄妇女扫除了文盲。
伊犁区立第一中心小学
1940年拆除了位于宁远老城中心地带的城隍庙,建起了伊犁区立第一中心小学(老三中位置)。这是一所完全小学,是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课程、班级开设齐全、最为正规的一所政府办小学。首任校长为王尚仁,其父是惠远城杨柳青人王子栋。后来王尚仁调往绥定的芦草沟任职,于是由姚振纲继任区立第一中心小学的校长职务。当年聘任的教师有:于金波、丁克钰、窦克明,杜柄坤(伊宁市人民医院退休人员杜玉林的父亲)、柯兴泰、李俊树、李子昌等人。
大约是1943年,李子昌老师突然在学校里消失了。一开始大家都没有在意,过了一段时间仍然不见这个老师露面。因为那时候学校老师就那么些人,大家都很熟悉,猛地一个人长时间不见必然引起大家的注意和猜疑。又过了些日子就流传出一个消息:李子昌是共产党员,被国民党政府秘密抓捕了。又过了一段时间,三区革命爆发,学校停课,老师、学生都各自回家了,也就没有人再去过问李子昌的真实身份和下落了。
1942年边勤在区二小学初小学业结束(小学1一4年级为初小),升入高小学习,因而被分到区一小学五年级班。这个五年级班的同学不仅有同他一起从区二小学分来的同学还有原来在三民学校时的同学,老同学相聚别提有多高兴了,更高兴的是区一小学的校园、设施也比他原来上过的三民学校、区二小学都强多了。
作者与许祖烈
据许祖烈老人回忆:1940年伊犁区立第一中心小学成立时校园还不大。在校园左侧紧挨着的是一个朱姓人家的大院子,被政府收过来扩大了校园。后来又几经扩大才形成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伊宁市三中的校园规模,建成了当时在伊犁声誉曰益高涨的伊宁市第三中学。本世纪初伊宁三中搬迁到合作区,这个校址又改建成“伊宁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据边勤、许祖烈回忆,仍能记住的区一小学的同学有:李作义、李作春、李世良、董兆新、杜玉林、张效増、李春,尤德新(回族)。尤德新现定居在乌鲁木齐,退休于乌鲁木齐中医院,经常回到伊宁市与许祖烈见面叙旧。
李作春青年照
新疆省立伊犁民族中学
伊犁在1938年成立了省立伊犁民族中学,后来演变为有汉语及其它少数民族语种的民汉合校。该校位于伊犁友谊医院对面,即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伊犁二师范地址。1943年底边勤小学毕业考入初中,1944年春(春季招生)进入该校第十一班(汉文班)学习。汉文平行班是两个,还有一个是第十二班。初二年级有两个班,汉文班只有一个,是第十班。初三年级也有两个班,第八班是汉文班。汉文初一年级所开设科目是:语文、数学、历史、地理、音乐、体育、军事训练课。
当时印刷课本所用纸质很差,纸面粗糙、纸张发黄。课本内的插图都是黑白画面。因为纸张及印刷技术太差,所以课本内的插图基本上是黑糊糊一片,什么也看不清。课文内容漏印错印,缺张少页、订反乱页也是常见的。不过国民党政府(此时国民党政权已经控制了新疆政局)对初中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倒是特别重视的。当局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住校,必须自费购置军训服参加军训。军训服是用新疆生产的黑土布(维语叫恰克曼)制作,式样仿照国民党军服。当年给边勤他们上军训课的是一个姓闫的教官,初一学生主要是队列训练。
伊犁民族中学的旧照片
水面是友谊医院门前的河,从西大桥延流
(晏鸿铭提供)
当时的教室就是后来伊犁第二师范学生上课用的教室。天棚地板、俄式大壁炉。教室呈“L”形向西、向北沿街而建。沿着教室向西走可到西公园,顺着教室向北的方向有一堵延伸向北的围墙及大门(位于州体育馆南侧)。进了大门有一条向西的路。路北是俄罗斯俱乐部(解放后拆除建了州体育馆)、俄罗斯俱乐部的西边是一个露天游泳池。进了学校大门向西走,其左边(南侧)建着一个学生吃饭的大食堂,和很长一溜学生宿舍。当时的学生吃饭、住宿的生活区就集中在这一块地方。
边勤在省立民族中学仅仅上了一年学,1944年11月爆发了三区革命,学校停课,从此边勤也就结束了在伊犁的学生生涯。
点击链接,可以阅读作者的其它贴文:
【伊犁老故事】尚耀武:伊犁人的奶茶情
【伊犁老故事】尚耀武:细说汉人街(11):往事和人
【伊犁老故事】尚耀武:槽子车巩留行
【伊犁老故事】尚耀武:伊宁体坛之往事
【伊犁老故事】尚耀武:细说汉人街(10):汉人街老人讲的故事
作者简介
尚耀武:汉族,1947年6月出生,祖籍天津杨柳青。1978年12月入党,大专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历任团结公社学校校长,伊宁市教育局股长、督导室副主任、主任,伊宁市四中挂职副书记、十一中书记兼副校长,伊宁市教育规划办常务副主任,曾获市级优秀党员、自治区先进教育督导工作者称号。
本期编辑:孙守为
题字制图:郭钧涛
本期照片除注明外,由作者尚耀武提供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01
03-08
04-08
03-30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