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已至,气温逐渐回暖,脱掉冬装换春装,但“乍暖还寒时”气温忽高忽低,刚脱掉秋裤,发现降温,重新穿上冬装,却是一片艳阳高照。
试问,谁没经历过“脱秋裤、洗秋裤、找秋裤、穿秋裤的循环穿衣模式?
天暖,
天寒,昼夜温差大,一不留神就会发生感冒、气管炎、
关节炎等
疾病。
总会听到老人们说
春捂秋冻,
到老没
”、“
捂春晾秋
等一些俗语,
适当的
“捂”可以抵御冷风通过毛孔侵入人体。
春捂,就是春季着装要注意保暖,不要太快脱掉棉衣,减衣物强调递减。
元代著名养生家邱处机《摄生消息论》中就有,“春天天气寒暖不一,不可顿去棉衣……时备夹衣,遇暖易之,一重减一重,不可暴去。
春捂捂哪里
春捂应该注意“下厚上薄”,重点在于
要捂好。
俗话说“寒从脚底生”,人体的足三阴经、足三阳经起于人体下肢,并于足部交汇,下肢内侧为肝、脾、肾经,下肢后外侧为胆、胃、膀胱经,对人体十分重要。
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一定要注意保暖,裤子、袜子、鞋子一定要穿得厚点、暖和点,不要换得太快,脱得太早。
纵然气温升高,亦不可骤减下身衣物,以免关节炎、胃肠疾病的产生。
肚脐和腹部的其他部位不同,脐下无肌肉和脂肪组织,血管丰富。
肚脐受凉后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背为督脉之海,也是阳脉之海,是一身阳气汇集的地方,背部保暖可预防疾病,减少感冒几率;
后背如果受寒,容易阳气不足,有碍升发。
“倒春寒”要防四类病
春天,人体“冬眠”的皮肤细胞渐渐活跃,毛孔张开。
一不小心就可能遭到疾病的“偷袭”。
以下4类疾病尤其该警惕:
感冒、哮喘
冷空气刺激后,会导致气道免疫力下降,功能受损,继而令气道反应性增高,引起咳嗽、胸闷甚至哮喘、呼吸困难等。
因此气温骤降时,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容易病情反复或加重。
每个人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不一样,有家族史、体质敏感的人会严重一些。
专家支招:
体质弱的人寒冷天气最好减少出门,出门时可以戴口罩,增加衣服,重视头部、胸背和足部保暖,以免着凉。
胃病发作
低温刺激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环,从而引发急性胃痉挛、胃溃疡、胃肠炎等。
专家支招:
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腹部受凉。
在饮食上要注意暖胃养胃,多喝热水,少吃冷食,按时吃饭。
运动要适量,不宜大量运动出汗太多。
心脏受伤
突然的寒冷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另外,呼吸道感染多发易诱发肺炎,这也会造成心脏负荷过重,成为心梗的重要诱因。
专家支招:
老人要注意保暖,合理用药控制血压。
如果有胸闷、隐痛或心慌等情况,即使发作时间很短,也要格外重视。
警惕脑梗
春季是脑梗高发季节,特别是许多老人是晚上上厕所或早上一起来就发生中风了。
这段时间昼夜温差大,低气压、高湿度,都容易刺激体内控制血管活动的神经,造成小动脉血管的持续痉挛,使得血压骤然上升。
专家支招:
一旦发现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楚、眩晕伴呕吐等症状,必须高度警惕,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中风急救分秒必争做到三早:
早识别、早求救、早溶栓。
春捂的精髓即是根据天气变化和自身素质适当“递减衣物”,以保护初萌的阳气。
另外饮食应注意少吃辛辣的、油炸的食品,尽量多食用温润滋阴、清热的食物。
宜早睡早起,规律作息,适当锻炼身体,增强自身适应能力和抵抗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春天,别忘了做好关节养护,保持关节“年轻态
转发文章或在留言区留言
可累积积分参与积分嗨兑
分享,
多一份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生命时报,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往期回顾
/养骨
快来自测:
这个关节最经不起摔,一旦发生就是“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春游
好嗨哦!
“厦门天竺山徒步大会”万人激情开走,蓝湾后青春跑团活力尽显
骨关节健康品牌
携手蓝湾相伴健康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01
03-08
04-08
03-30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