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老人为什么容易去世?
文:程渔亮
来源:微信号“甲子老年乐园”
2017年10月23日,正是余光中90岁的生日,台湾中山大学专门为他准备了生日会,并录音留念。在镜头前,他虽然身体消瘦但依旧精神矍铄,跟前来庆生的同学频繁互动,开着玩笑。
这是他留在人间的最后影像。11月27日,余光中因急性脑中风、心肺恶化送到医院,仅仅两周之后的12月14日,这位作品选入课本的“璀璨五彩笔”便匆匆离世,朋友圈里满是“乡愁”。
在入院之前,家人们还以为这只是天气变冷后小小的身体不适,没想到离开会这么快。
冬天,一个悲伤的季节。这一年的冬天,我们告别了金庸、尹笑声、二月河,然而不止他们,每当临近年关的时候,就会听到更多老人去世的消息。能不能迈过冬天,成了对老人们最大的考验。
冬天,老年人的难关
不像很多孩子搓着手等待下雪,满怀欢喜期待着过年,冬天,对待老人们并不友好。
当小孩子在雪地里摔倒,拍拍身上的残雪继续跑时,老人们只能远远地坐在屋檐下看着他们,不能随便吹风,也不能跟他们一起在雪地里打闹。因为在这个季节,老人们最容易生病受伤,最需要小心。
吉林一位老人不慎在湿滑的路面摔倒受伤。冬季对老人来说一向都是危险的,但这危险不只是容易摔伤这一条/视觉中国
当一个人过65岁,季节就不止是天冷加衣,天热减衣这么简单的事情了。对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1989-1990)数据进行分析发现,65岁以上老人去世会有明显的时间特点,1月和12月,是老人们死亡率最高的时间。
这不是某一年的特殊情况。2011年-2014年,陕西省人口数据库中共有428796例死亡人口,有人对这些数据研究发现,年龄越大,死亡时间就越和月份有明显联系。
中青年的生命不会受到季节明显的影响,但对于老人来说,冬季却是名副其实的鬼门关。很多老人在12月和1月离开,看不到第二年的春天。
陕西省年龄别死亡人口月分布曲面图/陕西省死亡人口月分布研究[J].西北人口
这样的季节诅咒,并不是只有中国才有,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发现老人死亡与季节的强烈相关性。越是垂暮之年,冬天越显露出它的冷酷与威力。在四个季节中,冬天的老人死亡率始终是最高的。
对挪威、英国和威尔士等国家地区65岁以上人口死亡率进行统计时也发现,冬季的死亡率明显高于秋季和春夏季。不管是在70年代还是在90年代,冬季从来没有手软过。
英格兰和威尔士(左)、挪威(右)的冬季(圆点)、秋季(菱形)和春夏季(正方形)的死亡率。季节以冬季(12月-3月)、秋季(8月-11月)和春夏季(4月-7月)来计算/Winterexcessmortality:acomparisonbetweenNorwayandEnglandplusWales
不管是美国、丹麦还是越南河内,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地区,冬天对每个老年人来说都是威胁,只是在程度上有差别。
什么原因最有可能导致冬季的死亡率这么高呢?最容易被想到的一定是寒冷。
在英国的数据中,室外温度与冬季死亡率显著相关。温度越低,冬季死亡率越高。平均气温每降低1°C,死亡人数就会增加大约3500人,相当于45岁以上人口的2/10000。
实际上,英国政府已经不把冬季的过高死亡率当作一个天气的问题了,而是一个急需解决的公共健康问题。为此,2000年英国政府还曾设置目标,要在2016年前解决燃料贫困,但实际上,到了2016年,英国仍有约11.1%的家庭燃料贫困。
2018年2月底,英国寒潮下街上的人们。此次寒潮带来的低温在欧洲造成了数十人死亡/视觉中国
不过,另一个问题是,虽然低温一直被当做是冬季死亡率最主要的原因,但是在死亡率统计中因体温过低而死亡的人数却很少,不到冬季死亡人数的2-3%。比如挪威就比英国更为寒冷,但死亡率并没有比英国更高。
显然,除了寒冷还有很多别的原因,放到中国来看,这些原因到底是什么?
变冷,才没有那么简单
人们总是想错了寒冷的威力。老人们真正怕的不是冷,而是寒冷天气可能诱发的其它疾病。
在中国,冬季死亡率上升最主要的原因,一是心血管疾病,二是呼吸系统疾病。
2010年12月,香港一位老人坐在窄小的笼屋里吸氧。冬季的寒冷会诱发哮喘等多种呼吸系统疾病/视觉中国
对2003年至2011年在广州登记死亡的213737人分析发现,冬季的死亡率比其他季节的平均死亡率高25.7%。这其中有52%来自心血管疾病,24%来自呼吸系统疾病。其中75岁以上人口占冬季死亡人数的71.6%。
在中国,心血管病的冬季高发是不分南北的。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对2008年至2010年9370例心脑血管患者统计发现,患者发病高峰是在1月。当日温差≥12℃时,未来2-4天心脑血管病发病例数明显增多。
这是因为,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难在寒冷环境下保持核心体温。当温度降低时,血管收缩改变,血液粘度增加,就有可能触发血栓。
山西平陆南窑头村,一位老人在为因脑血栓造成半身不遂的老伴做康复锻炼。冬季正是血栓的高发期/视觉中国
就算是小心翼翼地做好保暖,冬天依然有其他的风险在。在冬天,吸入冷空气也可能增加支气管炎,肺炎和慢性肺病急性发作的风险。
同时,冬季也是流感的高发季节。比如上文对挪威冬季死亡的研究中,有3446份死亡证明(0.5%)提到了流感,其中76%的流感死亡发生在冬季。小小的感冒,对于老人们来说,却可能是难以承受之重。
不仅是温度变化,冬天也还藏着其它的隐患。老年人的骨折也更容易发生在冬季。
北京医院骨科分析了从1974-1995年439例老年患者的受伤情况发现,41.5%的髋部骨折都发生在的冬季。而且大多数骨折的原因都是自己行走摔倒或绊倒。
一想到骨折,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冬季雪天路滑,会摔倒骨折。如果这样的话,在北半球越往北冬天应该越多人骨折才对,但实际上按纬度分析骨折率,并没有出现这种趋势。而且,大多数的跌倒都发生在室内,冰雪本身的影响没那么严重。
2018年11月8日,85岁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自由派大法官鲁斯·巴德·金斯伯格在办公室摔倒,导致左侧三根肋骨骨折/视觉中国
哪怕是只呆在室内,老人们依旧可能摔伤骨折。为什么会这样?还可能跟冬天的阳光有关。
由于冬季日照时间较短,黑暗时间长,有视力障碍的老人在屋内活动的风险就会增加。而且,日照减少会导致维生素D的生成减少,而维生素D减少又会使骨折风险增加。维生素D水平低时,还会导致肌肉无力。
见不到太阳的日子,老人们不仅要面临压抑的心情,还要承受更高的骨折和骨质疏松的风险。日子很难,他们更难。
中国的冬天,远不止变冷
北方青年总是觉得南方的冬天没那么冷,因此,南方的寒冷问题也总被想当然的放在视野之外。
对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研究发现,当冬季的月平均气温每下降1°C时,死亡率就会增加1.38%,并且有一个月的滞后效应。也就是说,这个月气温降低之后,一个月后就会出现死亡人数增多的情况。
2016年2月,海南万宁,“候鸟老人”们在公园里锻炼。为了躲避北方的寒冷,越来越多老人选择去海南过冬/视觉中国
有一种解释是,生活在气候温暖地区的人更难适应寒冷环境,不管在生理上还是在行动上。如果在冬季能采取有效的保暖措施,就可以预防部分冬季伤害。
但问题是,不仅是广州,整个南方都没有大面积的供暖系统,虽然广州市区每户平均配备2.61套空调,但广州住宅的空调一般没有上调温度的功能。在大多数私人住宅中,冬季的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几乎相同。而且人们在寒冷的天气里还不习惯穿厚衣服。
2014年12月2日,广东佛山,尽管遭遇了冷空气造成的大规模降温,但姑娘们仍然光脚穿着裙子/视觉中国
被忽略的不仅是南方,还有北方农村。他们在冬季取暖上可能还不如南方。因为在冬季面前,燃料清洁比燃料温暖更重要。
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等十部委共同发布《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到2019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要达到50%,替代散烧煤7400万吨。
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原本北方农民们在冬天用来取暖的煤炭、热炕等,都被认为是不清洁能源而不允许使用,而本身清洁能源的成本又高,获取更难,没办法取暖的人们只能在冬天挨冻。
2018年11月,郑州,一位90岁的老人在整理柴火。他说:“冬天再冷就烧不起煤了,没煤了就烧柴”/视觉中国
而由雾霾导致呼吸道疾病,更是冬天老人们无法回避的难题。比如在12月份的保定,大雾夹杂着空气污染袭来,心脑血管病和呼吸道疾病都进入了高发期。无法取暖、甚至没有便捷医疗的农村,照样要为此买单。
实际上,对广州冬季死亡人口的研究还有另一个发现——最容易在冬天受到伤害的,往往是老人、低收入者、受教育程度低者,是那些可能根本无法在互联网上发出声音的人,是我们可能看不到的人。
对于有些人来说,下雪不过是多穿一件羽绒服的事情,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冬天却可能是一个难以跨过的坎。冬天从来都不容易,要看一个家庭、一个城市有没有良知,就看它怎样在冬天对待人们。
年年要人命的事,
这么做能躲过一劫
国医大师健康
这几天,全国各地都开启了速冻模式,降温的降温,下雪的下雪,雪停了的就开始了雪后寒。
大家都知道天冷要多穿点、少出门。却不知,
这样严寒的天气,对于人体内那些看不见的器官才是更严峻的考验。它们一旦着凉,轻则手脚冰凉,重则心脏停跳、血管崩溃!
今天,就要来跟大家唠唠,怎么给这些看不见的器官防寒保暖、防病消灾!
寒冬腊月千万注意
这五大器官最怕冻
心脏:最怕温差大
心脏就像人体的发电机。在寒冬季节,室内外温差大,加之气候干燥,人的生理机能反映比较迟缓,时常处于一种应激状态,为给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它得加倍努力工作,这样就加大了心脏的负荷。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发现:室外温度每降低1摄氏度,人体收缩压约升高0.19毫米汞柱,舒张压约升高0.12毫米汞柱。
这种情况下,心脏负荷严重时会引发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管堵塞,造成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此外,冬季因排汗减少,饮水量减少,水分摄取不足,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或病情恶化。
保护心脏,可以这样做
✦每天别忘了喝水(每天不能低于1000ml水),降低血液黏稠;
✦外出护好头、手,尽量佩戴围巾、帽子、手套(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更要注意保暖);
✦睡前可用热水泡泡脚;夜间上卫生间也要穿上衣服,尤其是没有集中供暖的地方;
✦刮大风时,最好不要迎风行走;
✦多吃红色蔬菜、粮食和水果,如西红柿、红辣椒、山楂、红豆等。
肺:最怕早晨雾和霾
冬季的高发疾病,除了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吸系统疾病。冬天,也是一年中雾霾最严重的季节。
冬季寒冷、干燥的空气,呼吸道的保护能力下降,干冷的空气,以及粉尘,会刺激呼吸道,引发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这不仅会诱发咳嗽等一些呼吸道疾病,还非常容易落下病根,导致来年复发。
因此,此时要格外注意养肺,预防呼吸系统疾病发生。
保护肺,可以这样做
✦气温较低时,体质较差的人最好减少外出;
✦出行戴口罩,重视头部、胸部和足部的保暖;
✦积极补充水分有助于养肺,大量饮水,也可以从呼吸道“摄取”水分;
✦有晨练习惯的老人最好等9点之后,阳光明媚雾气散去再锻炼。
血管:最怕各种刺激
血管有一定的弹性。当我们年轻时,血管良好的弹性,可以有效的缓冲各种刺激带来的影响、降低伤害。但是当年纪越来越大,血管壁增厚、弹性变差、内径变细,血管缓冲刺激的能力降低,包括忽冷忽热、激动的情绪、紊乱的生物钟等等在内的各种因素,都能轻而易举让血管崩溃!
这是因为,寒冷刺激、激动的情绪等都会造成心脏收缩力增强,而周围血管收缩,会导致收缩压及舒张压上升,诱发血管破裂或者血栓脱落,造成脑梗、脑出血、心梗等后果严重的意外。
保护血管,可以这样做
✦有高血压的朋友,最好在入冬时做个血压监测,根据情况调整用药量。
✦入冬后,晚上早点睡。因为熬夜时,不止你自己,心脑血管的生物钟也会被打乱,导致体内过多地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让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黏稠度增加。
✦吃点血管“清道夫”。山楂、燕麦、黑木耳、金橘、茄子、红薯、大蒜、洋葱这八大食物最能疏通血管,并保持血管壁的弹性。
✦冬天也适当多运动。动脉硬化会使血管变硬、变脆,血管内壁变厚、血管通路变窄,而适当的运动可以预防和延缓动脉硬化。
胃:最怕寒和撑
冬天正是脾胃病的高发期。
天气变冷,胃本身也会有些倦怠,因为寒冷会使胃肠的血管收缩,影响食物透过消化道的黏膜化生为血液。胃痛、腹部不适,消化能力降低,这时如果食用过冷、过生、过硬、过多的食物,会给胃带来额外的负担,引起或者加重胃部不舒服症状。
保护胃,
可以这样做
✦多吃温软、易于消化的食物,并尽量做到少食多餐、睡前3小时内不吃东西,让胃可以劳逸结合。
✦冰箱里刚拿出来的食物不要直接就吃,可以加热或放置常温。,更不要乱吃清热的中药!
✦逐步注意“养阳气”,平时可以喝些生姜红枣茶等能帮助暖胃的,夏天少吃或不吃冷饮。
✦冬季进补很重要,但是也要适量,别吃得太多了,因为胃吃坏了,就消化不了了。
骨骼:最怕摔跤
冬天路面湿滑,衣物厚重,老人很容易摔跤。而气温较低时,血管收缩,肌肉和韧带柔韧性较差,对关节的保护减弱,容易造成关节损伤及摔伤骨折。
有数据显示,跌倒是造成65岁以上老人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其危险性甚至不亚于中风、心梗等疾病。
另外,一些骨折患者长期卧床,更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而血栓会随着血液循环游走可导致肺栓塞,重者可导致骨折病人猝死;此外,骨折后高凝状态也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几率。
保护骨骼,可以这样做
✦多摄取富含维生素D、钙的食物,增强骨骼韧性。
✦买的鞋子最好有防滑功能,遇到雨雪天,请提醒尽量不要出门。
✦预防跌倒永远是第一位。在厕所、浴室安装防滑扶手,在过道安装小夜灯,给地板打防滑地板蜡等。
✦跌倒后要尽快就医。老人跌倒后别急着起身,先原地感受一下身体状况:如果感觉不适,要及时求助,尽快拨打120,等待医护人员;如果能站起来,也别着急,缓慢移动到附近的安全地点,休息观察一阵;即使感觉没啥事儿,也最好带老人去医院检查一下,更放心。
冬季驱寒
四大常见误区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跟大家说说怎么驱寒了,下列常见的驱寒误区,你肯定也犯过一两个!
误区一:
喝酒驱寒
喝酒能够增加热量驱逐寒气其实是一个误区。
人喝了酒之所以感到身体发热,是因为酒中的乙醇进入血液后,刺激人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使热量加快散发到体表,感到温暖只是表面现象。
误区二:
热水洗脸
冬天,人的面部在冷空气刺激下,汗腺、毛细血管呈收缩状态,遇上热水时则迅速扩张,但热量散发后又恢复低温时的状态。毛细血管这样一张一缩,易使面部产生皱纹。
误区三:
穿厚衣服睡觉
穿厚衣服睡觉,会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和汗液蒸发,衣服对肌肉的压迫和摩擦还会影响血液的循环,造成体表热量减少,即使盖上较厚的被子也会感到寒冷。
误区四:
泡脚水越烫越好
很多人觉得泡脚当然是水温越高越好,其实不然。
首先水温高容易被烫伤,其次,冬天由于天气寒冷,水温太高会让人出汗,当身体热起来后又遇冷就容易引发感冒或风湿等。
天气再冷人心不冷~把这份提醒发给身边的朋友们,提醒他们注意身体、注意安全,送去一份温暖的问候吧~
来源:甲子老年乐园、国医大师健康
长按左边二维码
老知青家园
点击下面
阅读原文
访问荒友家园网站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01
03-08
04-08
03-30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