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虽已立秋,但气温似乎依然居高不下,尤其南方地区,仍十分炎热。而近期又不断有媒体报道,部分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因中暑、暴晒后身亡。其实,高温便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什么高温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过去我们常以为寒冷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实则高温亦是。
夏季人体本就新陈代谢加快,心跳、血流速度相应加快,心肌耗氧量随之增加,对氧气和营养需求量增加,但夏季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大,含氧量却相对降低,身体为了散热,会使体表血管扩张,获取更多血液循环,随之心脏、大脑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加重缺血、缺氧反应。
同时,由于闷热的环境里气压偏低、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多,饮水量不足,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容易诱发血栓、心梗、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
其次,人在气温高的环境里,中枢神经会跟着变得兴奋、活跃,容易表现出情绪激动、烦躁不安,导致血压升高。而且到了夏天许多人往往喜欢洗冷水澡、喝冷饮,高温状态突然遇冷会导致血管收缩,冠心病患者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衰患者则容易出现感染和心衰。
五招避免高温伤害心血管
1、冷热调节须谨慎
温差的急剧变化会引起血管不断收缩和舒张,血压变化幅度大,产生血液循环障碍。
首先,应避免大量喝冷饮或冰水、暴饮暴食,否则易引发胃肠功能紊乱,产生腹泻水中毒等引起大脑细胞、心肌细胞缺血缺氧,诱发中风和冠心病。
其次,长时间逗留在空调房里后,不宜立刻出门,出门前应先关空调,打开门窗,让室内外温差缩小,给身体和血压变化提供一个缓冲期,避免血管急剧收缩或扩张,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梗或脑梗。
同时,炎热天气下室内外冷热交替易引起感冒,对于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来说,感冒易造成肺部感染等一系列疾病,甚至加重原有疾病。建议隔几个小时要开窗通风换气,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同时,空调房内的温度不能过低,应尽量控制在28℃左右。
平日上车下车时也应注意勿骤冷骤热,避免引起血管和血压急骤变化。
2、保湿补水有讲究
建议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衰、心功能不全患者除外,每天饮水量应不少于1000ml,出汗多时还要适当增加饮水量,以饮用淡盐水为宜。
可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进行补水,或根据日常汗液、尿液排出量摄入水分,以白开水或清淡绿茶为宜。睡前、睡醒或半夜醒来可适量补点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
3、适当运动选时间
体育运动虽能强身健体,但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却要选对运动的时间。
约70%心
脑血管病
发生在上午4-10点,这段时间也被称为心脑血管病的“魔鬼时间”。
因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尽量避开在这个时间段进行锻炼。运动时间段宜在下午接近黄昏时或气温不高的时段进行。可选择做些强度适中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慢跑等,其运动方式和运动量的选择,最好遵从医生的建议。
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尤其避免去温度高、湿度大、人口稠密的地方;外出时穿着浅色、宽松、透气的衣服,戴遮阳帽或撑遮阳伞。
4、饮食清淡多蔬果
天气热时人的食欲会随之下降,因此夏季饮食宜清淡,过油、过咸都会使血脂和血压升高,不利于心脑血管健康。尤其是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在清淡的同时要增加钾、钙的摄入,多吃禽类及鱼类等优质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不吃过夜或变质、腐烂食物,少吃大排档、冷饮,避免以免发生腹泻,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诱发心脏不适。
此外,还要多补充水分多的蔬果,如富含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的胡萝卜、西红柿等,或绿叶蔬菜,帮助降低血液黏稠度和胆固醇。
5、睡眠充足莫生气
高温燥热环境里,人如果晚上睡不好,中午不午休,睡眠不好容易诱发中风和冠心病。
因此,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保证充足睡眠很重要,中午可适当休息15-20分钟,保持规律作息,晚上建议23点前入睡。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
此外,天热易使人心情烦躁,导致情绪不稳定、激动、失控,而情绪又是心脑血管发病的高危因素。所以,保持平和的心态,稳定情绪,心血管病患者才能平安度过炎夏和避免高温伤害。
当然,除了知道如何避免高温伤害外,如果您或您身边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特别是一过性失明或视力模糊,突然出现短暂的说话困难或口齿不清,突然一侧肢体无力或运动不灵活,突然感到头晕、天旋地转、站立不稳,这些都可能是中风或冠心病发作的信号,请尽快送往医院就医。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这个杀手有点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须警惕高温天气-
-----消化病公益科普1433帖
马医生推荐
高温预警,需注意这些呼吸道疾病了!
夏天为何也易发生心梗
夏日麻辣小龙虾有毒?看看医生怎么吃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01
03-08
04-08
03-30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