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太极拳的四项基本规则
汤庆章
2022-1-10
“不根于虚静者,即是邪术;不归于易简者,即是旁门。
李中梓
内经知要
虚、静、易、简四字应该是太极拳学习的四项基本规则。
虚(虚空则无物)、静(静定则不乱)、简(简单则易行)、易(易变则莫测)。这是学习和检验太极拳技艺的四大基础概念。我受智能机器人阿尔法元通过三天围棋规则的学习方式,根据
用意不用力
”的原则,归纳出“
验静不练动、验柔不练刚、验虚不练实、验简不练繁
”太极拳的四大基本规则,并改练为验,
所谓练或验,即意识关注之处。比如一手托一叠碗,另一手扶之,一实一虚。其意识则关注虚手而非实手,此明显
“练虚不练实”之例。而所谓“不练”,即纠偏之意,正如吴冠中先生批评中国画专注笔墨的追求,他用了《笔墨功夫等于零》作标题的极端表达。
用虚、静、易、简四字作为指导原则和检验标准,是我对太极拳练习方法上的创新,既是理论推导,也是实践体验,一家之言,也许自误误人,但绝非自欺欺人,学习者自择之。
虚、静、简、易是太极拳的基本规则
——坚持太极拳四项基本规则之一
科学技术的发展甚至艺术领域的创新,多取决于方法路径上的改革,不同的学习方法和路径决定了不同的学习效果。苹果之父史蒂夫
•乔布斯在回答斯坦福大学学生提问时说:“
要想成功,必须有不同于传统的另类思维
”另类思维,就是新的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
人类的生理基础在几百万年来并没有进化太多,人类进步的原因靠的是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即学习方法的不断改善。最新发展的人工智能
(AlphaGoZero)
阿法元给予了我们学习方法上的启示。
2016年,智能机器人阿尔法狗首次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韩国李世石。
阿尔法狗
的成功,是建立在计算机通过海量的历史棋谱学习,参悟人类棋艺经验的基础之上,从几何极数的变量中寻找最优解,
深度模仿
来进行自我水平的提升
实现了对人类的超越。
2017年,新一代的智能机器人阿尔法元对围棋一无所知,设计者不告诉它人类总结的围棋战术,也不让它读人类棋手比赛的棋谱,从零开始,只给定简单的围棋规则,仅仅三天,让它完全自我对弈490万局,从中参悟推演出高明的走法,以100比0的战绩击溃阿尔法狗,百战百胜。设计者从它们对奕中发现,人类在初等智慧方面与智能机器人相当,但是在中盘搏杀中,阿尔法元却放弃学习人类的经验而使用完全随机的初始下法,训练过程也一直朝着收敛的方向进行,因此它不再被人类的认知所局限,从而能够发现新知识,发展新策略,获得新成果。
用线性的方式看待世界,可以让事物变得更简单
——再大再复杂的系统,也可以分解为许多简单个体的加和。但用非线性的方式看世界时,世界因此而不同。假设智能机器人阿尔法元通过
3000
万盤的自我对弈搏杀,能否抽象归纳出围棋的简单规则么?我想它是做不到的,智能机器人的逻辑思维运算模式,永远不能替代人的大脑中无限智慧的想象能力和直觉感受。因为有人说过:“
数学的伟大进步不是靠逻辑,而是来自创造性的想象力。
通过两代机器人大战的结果提醒我们:一般人都局限在过分依赖过去的经验积累或成功方式,围棋如此,那么同样需要那么多背景知识和经验的其它学科,比如太极拳、中医,以及其它更多的技艺领域,人类完全可以采用阿尔法元的学习方法,通过规则进行学习。于是我在太极拳的学习和研究中,归纳出
“虚、静、简、易”四项基本规则。在学习和领悟太极拳奥秘进,以四大基本规则为方向、为方法、为标准,自我体验、检验、测验,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传统的太极拳学习经验,简单归纳就只两个字:
“苦练”!不可否认,这种传承久远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训练之初容易获得较好的功力,这是阿尔法狗的学习方法。但是苦练的代价太大,只有“
穷毕生精力,代不数人
”才能走上最高境界。如何摆脱对传统经验的局限和依赖,改革以功夫(时间)换功夫(成效)的学习方法,让太极拳的学习更加简单可行?阿尔法元给我们指出了哲学的方法论思考:
与其盲目的向外部学习,不如反躬自省以修炼自己的内心和大脑。于是我将无限重复的
“练”与反复捶打的“炼”,修改为“验”,即体验、检验、验证等,
此方法即中国传统学习中
“反求诸己”的“内省”方法。因此,太极拳的学习可以通过人的智慧,运用理论总结和逻辑推导,摸索出太极拳的基本规则,并运用这些规则指导训练中的行功走架,检验推手方式,提升目标要求,抵达最高境界。
太极拳经有一句简单的大实话:
知规矩而守规矩,脱规矩而合规矩。
”这就是太极拳的秘诀,太极拳要求的“规矩”,就是围棋的规则,也就是组成太极拳最基本的“元素”。这些“元素”即以阴阳概念为代表的如刚柔、动静、虚实、开合、攻防等对立关系圆融地统一起来,就是解开太极拳密码的钥匙。这是我个人探索性的看法,欢迎大家讨论指正。
太极拳经曰: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无极两分为太极,所谓太极者,即阴阳变化之理也。阴阳是中国哲学思想最基础的概念,但阴阳并非具体存在物,是一个运用两分法人为划分万物性质和功能的指示代词,如强者为阳,弱者为阴;外展为阳,内敛为阴等等。中国的阴阳观念涵盖天地万物,也是太极拳的理论根本。将阴阳变化之理运用在太极拳具体运动中,就包括了虚与实,动与静,柔与刚、开与合、简与繁、定与变、攻与防、进与退
等等一系列相对的组合概念。
儒家的阴阳变化之理,即佛释
“非一不二”的色空观,亦如现代科学前沿的超弦理论,都是一个道理。因此,拳经谓:“
须知阴阳,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渐至从心所欲。
因此,学习太极拳,把它归纳为
“阴阳”这个既简单又复杂的基本概念,去指代其它对立关系如动静、刚柔、虚实、简繁等,就可以正确理解太极拳的本质,遵循的原则,检测的方法,抵达的境界
因此,凡
“不根于虚静者,即是邪术;不归于易简者,即是旁门。
李中梓
内经知要
这中医学习的基础方法,用于太极拳也非常贴切。
“虚、静、易、简”四字,可以说是中国所有技艺学习的基础原则:
(虚空则无物)、
(静定则不乱)、
(易变则灵动)、
(简单则可行)。
就是太极拳的学习方法和检验标准,也是追求的目标。
据此我归纳出
验静不练动、验柔不练刚、验虚不练实、验简不练繁
”四项基本规则,把复杂的太极拳变得简单化了,这是历史趋势。
复杂性的问题冯
·诺依曼早在六十年前就提出:20世纪应该着力解决的焦点问题是复杂性问题。以
数学家
曼德博
的名字命名
曼德博集合是
“人类有史以来做出的最奇异、最瑰丽的几何图形”,
曾被称为
“上帝的指纹
曼德博集合证明了一个重要的
“哲学”观点:
简单的规则会导致复杂的结果
,也就是说,简单的原因会产生复杂的影响。这个观点催生了整个
复杂性科学
”领域,这一全新领域试图通过寻找更简单的规则,去处理由这些规则驱动着的显然很复杂的系统。西方科学与中国传统都涉及到复杂性与简单性的关系,西方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而而中国智慧在两千年前就提出了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论。在老子《道德经》中,
中国道家一开始就用
“返朴归真”来表达从复杂到简单的逆修概念,
五代时
的《还金述》
也提出了
妙言至径,大道至简。
宇宙万物的本体都是简单的,
最复杂的东西往往由一个最简单的原理控制着。就像复杂
计算机,它的最基本的原理却很简单,就是
,也就是开和关。
在运用这四大基本规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阴阳只是指示代词,它包括了所有的二元对立概念。其释解都是
“非一不二”,即既是一,又不是一;既是二,又不是二。拳经所谓:“
静中触动动犹静
”、“须知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动犹静,视静犹动
”的“动与静”,需要用非一不二的观念去理解。
“开合”,经典拳论:“
劲由内换,收便是合,放即是开,静则俱静,静是合,合中寓开;动则俱动,动是开,开中寓合
”动静既然一体,开合也是不分。另外,开可以理解为虚空的扩展,合则是虚空的收敛。李雅轩说,“
太极拳不过动静开合而已。
——所有的二元概念,都可以划分为阴阳对立的两大体系。而同一体系中的概念,都要同时存在。阳就必为刚,必为实,必为静,必为定,必为开;反之,阴也就必为柔,必为虚,必为动,必为变,必为合,如此等等。另一方面,需要注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既同体又有别的的阴阳关系。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二元概念中,
孤阴不长,独阳不生
”,需要“阴阳相济”。张三丰曰:“
故不曰阳阴而,而曰阴阳;不曰始终,而曰终始,始终是尽,终始无穷。造化深机,在于顺逆而已。顺生人物,逆成仙佛,共此一机,惟逆不易知耳。
(《归源论》)
”因此,传统文化以阴柔为重,如阴阳、雌雄、虚实等基础词汇,都是阴性名词在前,阳性名词在后。因此,我才推断太极拳基础规则的主次是虚在实之前,静为动之本,柔是刚之先。
——虚静是贯串太极拳本体——工夫
——境界三位一体的根本。
三位一体性是中国传统哲学概念的明显特征
也是其高明之处
。本体,即客观本体的存在;工夫,即方法论或过程;境界,即抵达的目标。三者是必然的进阶关系,形成缺一不可的统一整体。而贯串三位一体的根本就是
“虚静”,
人的自然
是虚静,所训练的方法是虚静,追求抵达的
也是虚静。
本体论
的虚静
是基础性、本源性的
;工夫
虚静的
意义是
和原则性
;境界
虚静的
意义则是
追求的目标,抵达的境界。境界
是前两者在更高环节上的统一
,三位一体的完成。
太极拳学习者,大都能够从虚静的
“本体”认识出发,但却选择运用了不同“工夫”的训练体系,殊途同归获得很高的功夫。但是,差异就在于第二阶段的工夫方法上。通过苦练获得的功夫与认知领悟得到的境界是不同的。从学习训练的角度看,尽管条条道路通罗马,若工夫即修炼方法不同,就有事半功倍或事倍功半的区别,也有的永远在路上。
参见具体分述《验静不练动》、《验柔不练刚》、《验虚不练实》、《验简不练繁》。
附录:
吴公藻《太极拳讲义》跋
太极拳的基本构想,在世界任何拳术、武功、搏击方法中是独一无二的。我相信这是老庄哲学在拳术中的体现。用在政治上,那是清静无为的黄老之术;用在拳术上,便是以柔制刚的太极拳。道理是一样的,以自然、柔韧、沉着、安舒为主旨,基本要点是保持自己的重心,设法破坏对手的平衡。但设法破坏对手的平衡,并不是主动的出击,而是利用对手出击时必然产生的不平衡,加上一点小小的推动助力,加强他的不平衡。
所以太极拳讲究
“以静制动”、“四两拨千斤”、“后发制人”。太极拳不动气,不用力。力气的来源在于对手,我只是转移对手力气的方向。对手所以失败,是他自己的失败的,他是被他自己的力气所击倒。如果对手自始至终保持他的重心和平衡,或者,他根本不来打我,他就不会失败。练太极拳的人,应该不会去主动攻击别人。
世上万事万物,永远在变动之中。太极拳的动作看来似乎缓慢,但永不停顿,没有一刻有窒滞的时候。在建筑学上,弧形的线条比之直线能负担更大的重量。在太极拳中,速度并不是最重要的事,要旨是永远保持平衡和稳定。练习太极拳,推手的训练十分重要,那是凭敏锐的感觉来捉摸到对手力道中的错误缺失,如果没有错误缺失,那么就设法造成他的错误缺失。重要的是,自己的每一个行动中不能有错误缺失,只要他想来打倒我、攻击我,迟早会有弱点暴露出来。保盈持泰,谦受益,满招损,那正是中国人政治哲学、人生哲学的要点。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比击败对手重要得多。自己只要不败,那就好得很了。对手败不败,并没有太大关系,他如不好自为之,迟早会败的;他如好自为之,那也好得很。
太极拳相传为张三丰所创。张三丰是道士,太极拳正充分体现了道家哲学。道家哲学并非纯粹是守势的。老子重视欲取先予,
“大国者下流”,强大者不是来势汹汹,而是积蓄力量,让对手气衰力竭,然后乘势而取。
练太极拳,练的主要不是拳脚功夫,而是头脑中、心灵中的功夫,如果说
“以智胜力”,恐怕还是说得浅了,最高境界的太极拳,甚至不求发展头脑中的“智”,而是修养一种冲淡平和的人生境界,不是“以柔克刚”,而是根本不求“克”。脑中时时存着一个“克制对手”的念头,恐怕练不到太极拳的上乘境界,甚至于,存着一个“练到上乘境界”的念头去练拳,也就不能达到这境界罢。
验静不练动
——坚持太极拳四项基本规则之二
本篇讨论太极拳四项基本规则之二:
验静不练动
《太极拳论》开篇即言: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十三势歌》中又有:“
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显神奇
”《十三势行功心解》有:“
静如山岳,动如江河
”、“
神舒体静,刻刻在心
”此篇还反复“
又曰: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太极拳的经典拳论把动、静论述得如此详尽,可见“动静”对太极拳是多么重要。
哲学和科学都关注运动与静止。哲学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性质和存在方式,是宇宙中发生的一切永不停歇的变化和过程,
从简单的位置变动到复杂的人类思维
,都是运动。物理学研究的是变化,但在变化的过程中,追求的是不变,这个不变是指
“变化不变性”。物理学认为,
静止是从特定的关系考察运动时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特殊形式
只有消亡,没有静止。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与静止都不是独立状态,是相容与相悖的一个整体。因此,静止必须在运动中体现。
人类体育运动是运动的特殊形式,
几乎所有的体育运动都在研究如何动
——动的力量、动的速度、动的技巧等。
太极拳则是独一无二的特殊体育运动,
唯有太极拳在体验运动变化中追求的是
“静”即不变,要求在运动中始终保持身体稳定安静的状态。这就是太极拳先贤武禹襄要求的“神舒体静。”
太极拳的运动形式分两种,运动运动,又运又动。我把主动的动称之为
“动”,如“腰带四肢”的腰是主动的动,四肢被腰所带而动则称之为“运”。而
太极拳的
“运”是在姿势变动中体现
出相对稳定的特殊形式,
是从特殊角度观察到的身躯四肢的
静止状态,并不是僵直死硬的形态。
学习太极拳,首先在观念上理解并在实践中把握
“动与静”这对相悖概念的丰富内涵。
大多数体育运动都是通过甩手摇腰,蹬腿踢脚,晃身摇头等物理运动即外部运动的方式在作
“运动”,但按太极拳的标准严格考察起来,都是外部的、局部的、无序的乱动。太极拳先贤武禹襄
早就指出
神舒体静,刻刻在心
”,“体静”两个字,就把太极拳静态运动的特点表达出来了。
李雅轩也指出:
太极拳的动作,是要以心意为主,以思想来命令腰脊,由腰脊来领动四肢,这样有系统、有主动、有被动的一个整体的一动无有不动的动作。而不是上也动、下也动、左也动、右也动、前也动、后也动,各方面部位一齐动,就算一动无不动了。
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
”的太极拳运动,是在“腰为主宰”的主动带动身体其它部分的共同运动。人体四肢,主要是“运”而非“动”,
就像车载货物,货物被运走,但车内货物相互之间并没有移动一样。
如此之动,才是
一动无有不动
,这就是
“运”而不“动”的基本意思
“物理学研究的是变换,在变换过程中,追求的却是不变。”变换的是形,不变的是性。正如拓朴学的文字定义是:“
一个空间几何结构,在连续变形中而原有的性质不变。
”变换不变性,既是是相对论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国传统“静”的概念。
所以,
我称太极拳是
“不动”的运动,或者称之为“运而不动”的静态体育运动,是有科学理论支撑的。。
其实,在动与静关系的认知上,有着不同层次的理解。一般经验性理解的动静是动静两分的对立关系(或动或静);科学角度理解的动静是
“动静互根”的相互关系(有动才有静、有静才有动);哲学理解的动静是“动静等观”的转换关系(动也是静,静也是动。如船行靠岸,往往错觉为岸向船行);宗教理解的动静是客观上“动静皆无”的意识错觉(“
风不动,幡也不动,乃人之心动
”)可见,不同层次对动静有不同的理解,尽管不存在是非对错,但高一维度的认知肯定更接近本真。太极拳这种“
动也非动,动中含静;静也非静,静中寓动
”的特殊运动,就是佛释“非一不二”色空观的具体映证。太极拳
把佛释
“非一不二”的抽象智慧在实践中实现了具像化,变成可观可感可触的具体形象。
飞鸟之景(影)未尝动也
”,这是古人对静的理解,
现代人很容易把
“静”作为“动”的反面词义来理解,即不思、不想、不动,或者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心不旁骛。古人对静的本质意义理解要宽泛得多:“
人伏鸟背,一翅万里,未尝动也
”用现代生活常识来理解,如人骑自行车,人与车相对于起点同时产生位置移动,故称之为“动”。但人骑在车上,始终保持与自行车之间的关系没变,这个状态称之为“静”。当然,自行车直行时,人体保持水平垂直状态不动,此人身之“不动”为“静”。但自行车左右转弯时,身体顺随自行车的偏移而调整,此人身之“动”亦为“静”。故静非动,亦非不动。如水,可止可流的自然状态皆为静。池塘之水,止为静;江河之流,动亦为静。反之,静水起澜,江河止流,则为不静。用学术语言表达:静是指同一系统各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总体之间原有之关系,在变动中未被破坏。
数学有一门研究分支
——拓扑学,是莱布尼茨
1679
年提出来的。网络上对它下的文字定义是——“
拓扑学主要研究几何图形在连续变形下保持不变的性质
”,这就是太极拳“静”的意义。
因此,学习太极拳,首先要正确理解古人反复强调的
“静”字,感悟到太极拳中“动与静”的关系,也就找到太极拳的理论原则和实践方法。
“静”作为一种功夫修炼,在中国既渊远流长,也异彩纷呈。如道家的内丹修炼、佛家的禅定冥想,以及儒家的守静坐忘,还有养生家气功吐纳,以及中医导引的练功方
法,都有
“静”的要求。但此处之静,是指心平脑静的静,与太极拳在运动中要求的“体静”不同。太极拳在习练中也要求思想安静,不要胡思乱想,但这不是本文讨论的静。
杨澄甫在《太极拳十要》也专列一章为《动中求静》:
外家拳术,以跳踯为能,用尽气力,故练习之后,无不喘气者。太极以静御动,虽动犹静。故练架子,愈慢愈好。慢则呼吸深长,气沉丹田,自无血脉贲张之弊。学者细心体会庶可得其意焉。
”请注意“虽动犹静”这句话,在杨澄甫的观念中,动、静是一体未分的。理解了这点,就明白太极拳从实践上支持了科学和哲学关于动静一体的论断,而且弥合了“生命在于运动”和“寿命在于静养”两个截然相反的观念。
重庆太极拳大家喻铭心先生就体会到了
“静”的复杂性,他认为:
要求达到一个
‘静’字,对于初学太极拳的人理解,认为太简单容易了,比起整套拳一百多手,不值一提。真正做到静,穷毕生之力,亦难穷其极。
运动是永恒的,但中国古人的观念认为,
心之本体,本来不动
”,故历来圣贤学问率以不动为旨归。经曰“
如如不动
”;易曰“
寂然不动
”。因此,
体静还必须心定,
“心定”才能把动静关系进行转换。如相向的两列车,自己的车平稳匀速启动,反觉对方的车在动,反之亦然。另
如我们行船匀速近岸,不觉船之前行,而是岸向我们靠近。这些常识和经验,都是人的心意造成的。因此,太极拳运动最重视
心定体静,才能使主客观颠倒错位,泯灭人我之间的界限,实现
舍己从人
”的修炼目标。
重庆喻铭心先生在太极拳练习实践中就有这种主观感受:
欲得安静,意念至关重要,在练拳时,觉本身未动,外界事物皆动。身右转则事物向左移,身左转则事物皆右移(如左右之云手),身下沉则地面上浮(如海底针等),身起则地面下落(左右金鸡独立等)。当得此境界之际,身转如行水面。太极前辈曾言,
‘稳定安舒’,可能如斯。有人误解为稳若泰山,固定不倒,动作流畅(油滑)快感者,殊失太极‘内功’之佳妙矣。
喻铭心先生对
“心定体静”的感悟在格斗较技上也作了具体的描述:
予尝谓太极推手,觉得我进是对方引我而进;我退是对方推我而退。无我与对手进退之感,即得粘走之妙。此境界这感觉是由重到轻(由浓而淡),形虽有进退而意忘进退。此小力胜大力之一端也。亦即柔以克刚者也。推手要超出推手的境界,才算真知太极推手,否则成了硬避(逃跑主义)硬乘了(死的阵地战),予也只
‘略’品其味如此,但可肯定其前途之趋势,应如此,应如此!
太极拳
以静御动
”,简单讲就是保持自身的稳静状态,破坏对手的身体结构平衡。所以,“
柔若无骨
”的“
引进落空
”是太极拳最有效的手段和策略,令对手捕风捉影,从而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止戈目的。但摧毁对手的还是“刚”,即内劲。太极拳的刚并非“硬”力,是一种“
由脚而腿而腰
”完整一气的能量,它是柔性肢体有秩序的整体组合。太极拳的刚性体现,如风与浪。至柔之气与水,形成狂风巨浪的刚性破坏力量。(参见拙文《验柔不练刚》)
中国诸多技艺在精神本质上是相通的,无论是庖丁解牛之技或是公孙大娘剑舞,对其他技艺都有启迪和影响。中国武术对书法产生过启迪,同样,书法的基本理论也可以直接成为太极拳的技理指导。
代表中国特色文化符号
——书法与太极拳,能够从实用技术升华为抽象艺术,就在于它们对“动与静”的独特认知。静态的中国书法要求“
气韵生动
”,动态的太极拳要求“
神舒体静
”。即静态的书法需要表达出“动”感;动态的太极拳需要表达出“静”机。同构相比,柔软的书法要有刚劲的力度,而刚健的武术却需要柔韧的表现。太极拳与书法相反相成的动静悖论和刚柔悖论,不仅要实践体验,还要科学论证,更要引入哲学思考,才能最终破解太极拳的本真实质。(
2021-11-22
附录:
李雅轩谈稳静
练太极拳的功夫,在预备式时,就一定要使身心稳静下来,真稳静下来之后再行出动。尤须注意的,是在动的时候,要保持其稳静,不要将稳静的情形分散了,这更是最重要的一回事。切记,切记。
每练功夫,要细细的体会功夫中的精微奥妙。这种精微奥妙,是在思想之内心而不在手势之外面。所以太极拳的功夫,只靠操练还不行,需要用悟。用悟就必须缓慢,必须稳静,如不缓慢稳静,就悟不进去,悟不进去,就找不着太极拳的味道。学者须特别注意。
养虚灵,增智慧,以拳悟道,用于防身,则能自卫御侮;用于处事,则是非分明;用于养身,则延年益寿。
如练时拳意不上手,
……一切总在稳静上找,如粗心浮气,杂念繁兴,必致愈练离拳意愈远,一生也不能上手。
练太极其最重要的,是要稳静。在静极默笃之后,才能体会到很多的道理,如粗心浮气、多动妄动,那就错了。怎样才能做到静?一要身桩中正,二要呼吸舒适,三要心性放稳,四要一身松净、松匀。如能长久持此想想,就能一点一点的做到真的稳静了。太极拳是内功,什么是内?筋骨肌肉统统是外,人的性灵才是内。人稳静着练拳,就是为了培养这个性能。如盲练、快练,多动、快动,是不能培养人的性灵的。人的性灵培养好了,就一切修身致用皆有之。
修炼功夫,最要紧是在静上多多用功。如能做到静极默笃的时候,好像是头脑中有一种灵感,这种灵气好像是要出离躯壳,起于空中,与宇宙万物合体,未来未见之事,若有所知,恍然若明。如这种情形,不知是什么道理,是人的灵机充实了之后,自然而产生的吗?是以已往情形事迹而推断出来的吗?不得而知。我说不出它的所以然。然而,我既有这种感觉,今也大胆的写下来,以便将来证明其是对还是不对。
(摘自《杨式太极拳诠真》
——李雅轩太极拳遗著汇编陈龙骧李敏弟整理)
验柔不练刚
——坚持太极拳四项基本规则之三
本文讨论太极拳四项基本规则之三:
验柔不练刚
太极拳的刚柔相济,是最令人费解的概念。
李雅轩指出:
凡事要讲刚柔相济,这话是对的。所谓刚柔相济者,不是说它的劲由刚、柔两劲混合练成的僵柔之力。而是指的柔之至软之极以后,才能出来的一种极其刚坚无比的劲,这种劲才能所向无敌,无坚不摧。这就是太极拳论中所说的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极松柔,然后能灵活者也’。1970年4月21日悟。
”可见,太极拳“刚”猛之劲,仍然不失其“柔”性,二者一体并存,才是真正的刚柔相济。
《易经
系辞》“
立天之道为阴阳,立地之道为柔刚,立人之道为仁义
”,可见刚柔即是阴阳,阴阳和合就是太极图,刚柔相济就是太极拳。
其它武术都是
“刚柔兼备”的或柔或刚的分离状态,太极拳讲究的“刚柔相济”是刚与柔并存的凝聚态。物质有四种形态:固态、液
态、气态和等离子态
“神秘”的等离子体,是
中一种常见的物质,它占了整个宇宙的
99%。等离子态常被称为超气态,具有
很强的
流动性
我名之为
“虚无态”。
)“凝聚态”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其中,固态和液态是最常见的凝聚态。
要真正明白刚柔相济,需要讨论三个问题,一是人的身体能柔吗?意义何在?二是至柔能够极刚吗?依据什么?三是刚柔能够相济并存吗?如何体现?
先谈第一问题,人体柔软的意义
——物壮则老。
人体是由刚体(骨骼)和柔体(肌腱)构成的复杂凝聚态系统,因此具备固体(刚)与液体(柔)的综合属性。所谓体育运动,就是在研究人体的柔体性变形与刚体性稳定之间的相互作用或相互耦合,以及这种耦合所导致的整体动力学效应。
常识告诉我们,柔软是生命的起点,是生命体最初的状态。人类整体的进化过程,也是人体柔软性退化的过程;每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柔软的身体也在逐渐硬化。所以老子说: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因而柔弱是生命体初期及其
发展的
,而刚强则是衰退败亡的征兆。
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羡慕
“婴儿”时期的先天柔弱状态,常常警醒自己“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
知其雄,守其雌
…复归于婴儿
”;“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由于“
物壮则老
”,因此,回归
柔身百折若无骨
”的婴儿状态,成为太极拳的训练目标。这种逆向溯源的想法和练法,既是道家返朴归真的思想渊源,也是“
顺则凡,逆则仙
”的内丹修炼之法。太极拳技理原则源于道家,故“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这种不练强大反追柔弱的减法方式,与现代奥林匹克“
更高更快更强
”不断做加法的体育精神背道而驰。因此
《返道而行
——李雅轩传杨式太极拳奥秘详解》
正是拙著的书名,
太极拳大松大软
“专气致柔”的意义。
软松只是练好太极拳的前提条件,不是充分条件,这是需要提醒注意的。
第二个问题,人体能够积柔成刚吗?答案是肯定的。
宇宙万物的存在有四种状态:固体、液体、气体和等离子体(
我称之为虚无体。科学家已经证实,
我们无法理解的看不见摸不着的
现象都是由虚物引起的,宇宙里有实物和虚物两类物质。
)这四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比如液态的水就因温度条件可以转化成固态的冰或气态的水蒸气。从理论上讲,所有的物体都应该是四种状态综合性的并存体。比如我们常见的固体玻璃,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会明显发现玻璃从上往下的流动,出现上薄下厚的平板玻璃。
另外,人体软组织等所有生物材料都属于粘弹性材料,
具备固体和液体的双重特性
,科学术语称之为
非牛顿流体
”。太极拳运动通过持之以恒大松大软的训练,就能逐步改变人体的肌肤筋骨结构,让人体软组织胶质纤维重新排列
,减少横向肌肉的阻滞性
增强竖条性肌肉的延展性
,通过肌肉收缩、舒张,牵拉骨骼关节的运动系统所产生的弹性力量,
就是体育和外功武术的整体劲或爆发劲。
而太极拳的
“内劲”不仅是骨骼肌肉的弹性力量,还有长期的松弛训练增强了人体软组织的流动性,从而因松至柔聚集成势的流动能量递增。因此
人的肢体愈柔软,其组织流动性越强,越容易
由脚由腿而腰,形于手指
节节贯串
”的太极拳刚性目标。加速的动量递增,手指轻触即可击人丈外,这就是太极拳巨大内劲的秘密。这虽然不符合牛顿经典力学的科学原理,但新的科学研究领域——量子力学,用“能量”对太极拳的劲力来源作出了新的解释。
二十世纪初量子力学的建立
波粒二象性理论框架,使得任何物质在一定的环境下都能够表现出
波形运动和粒子运动
这两种性质。
人体就存在两种做功的能力
——力量(粒子运动)和能量(波形运动)。
力量是显然可见的人体做功的能力,它的表现是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其弹性功率可以测量。能量的本质也是力量,
能量以不可观察不可检测的
“静态”方式存在着,
运动形态做功获得力量的效果
。我认为
人体的能量分实体能量(身躯的流动性)和虚体能量(意识的敏捷性)两种。当肢体大松大软形成
周身似水流
”的能量通道后,就需要增强意识能量——气的觉察。需要说明的是,所谓“气”,是意识的运动状态,正如风与浪,是空气与水的运动状态一样。
能量与力量,可以简单的用波浪与海啸来区别。长江大河滔滔不绝的粒子运动形成水的冲击
“力量”;海啸则是水的波形运动传递的巨大“能量”。
太极拳的
“内劲”发放,本质上是身体静态能量释放的波形运动。如同静态的空气或水,一旦运动起来,即可形成狂风和巨浪。
人体力量的训练是皮肉受苦,人体能量的训练是心意领悟。能量的训练又分两种,一是实体能量的训练,要求是身体四肢的大松大软;一是虚体能量的训练,是结构空间的周身一家。
越柔软的物体,越容易整体平衡有序的组成新的结构体。
柔软是人的本质
“实体”,整体、稳定、有序等等是人的本性“虚体”。可见,组成人体结构的肢体越柔软,就越容易迅速调整组成整体平衡有序的新人体结构,即动态平衡。人体永远都是运动着的,无论是主动(自己练拳活动),或者是被动(与人推手较技),身体外形结构的“实体”总在变化,如果在连续变化中,其身体的稳定、整体、有序的“虚体”没有遭到破坏,就可以产生波形运动的能量,形成同频共振的巨大爆发力量,就是太极拳的真正“内劲”。
太极宗师孙禄堂指出:
道本自然一气游,空空静静最难求。万法得来皆无用,形体应当似水流
太极拳静态运动的特性,即变体不变性,即符合拓扑学的定义,也是相对论的核心思想。由于许多科学存在于古典智慧里,当代前沿科学的
量子力学与太极拳的古典原理基本一致。因此,了解西方科学理论不仅能解释太极拳领域内存在的大量迷团,还能运用现代科学语境清晰阐述太极拳的奥秘。若能把西方科学知识的学习方法,移植在太极拳古典智慧的学习上,将事半功倍。
第三个问题:刚柔能够并存相济吗?
刚柔并存一体的物质在试验中已经成功。
玻璃也可以成为刚柔相济的特殊物体,如形似立体太极图的
“鲁珀特之泪”。这颗“玻璃泪珠”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具备最强和最弱两个极端的特性。其头部有8000个大气压的内应力(8吨/平方厘米),用子弹甚至20吨以下的液压机都无法破坏。
然而,若是抓住其纤细的尾巴、稍微施加一些压力,那么整颗玻璃泪就会瞬间爆裂四溅、彻底粉碎。
当今人们制作了强度特别大的钢化玻璃,启示就源于
“鲁珀特之泪”。
2017年1月30日,美国研究人员对外宣布已经成功研制出一种可以自由变硬或变软的物质,他们将其命名为“超材料”。这种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复合材料,既能变得像橡胶一样软,又可以变得像钢铁一样硬。这种材料的变化能力来自于研究人员为其设计的特殊结构,使得材料在与不同物体接触时会呈现出不同的软硬变化。“超材料”无论怎样变化软硬,其内部结构都不会被损害。这种材料未来可以应用在多个方面,比如用来制造可以根据路况自动改变软硬的轮胎,或者制造可以回收和重复发射的火箭。
两个事例说明客观物质可以刚柔相济,而特殊的生命体更具备刚柔相济的性质。太极拳的刚性表现不是硬力,而是一种
“势能”,
刚猛劲力与柔和技巧
极柔软之后的坚刚也与坚硬不同,有大师用水由液体冻成冰的固体的坚硬形态来理解柔软变坚刚,这是错误的比喻。太极拳不是说极度柔软以后,就形成了比刚还硬的极刚,而是当身体极柔软之后,其结构已经发生变化,形成刚柔并存的凝聚体。
柔身百折若无骨
”,一方面可以化解对方的力量,令刚硬之力无用武之地。另一方面,“
由脚而腿而腰形于手指
”的依序顺随的动量递增,聚集成势的“刚”,“
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
,既刚强无比又应物自然。可见,太极拳柔之至极以后,才能出来的一种极其刚坚无比的劲,这种刚柔相济的劲,如狂风巨浪,既有摧枯拉朽无坚不摧的威势,又未改变空气、水与人体的柔性本质。
分清了太极拳的刚柔,就清楚了太极拳与其他运动不同的运动原理,就容易找到太极拳独特的运动方法,才能体会太极拳大松大软、稳静安舒、无为不争、自然平常的奥义。太极拳在
舍己从人
”中的“柔性”,才能明白“
任他巨力来打我
引进落空
”的柔化特点;太极拳在结构形态上不失其“刚性”,方可理解“
由脚而腿而腰形于手指
”整体有序传导的动量递增,爆发出无坚不摧的刚性能量。
人们不容易理解太极拳
“大松大软”和“积柔成刚”的道理,不清楚刚柔相济的原则和境界,于是就在太极拳的柔软训练中掺杂一些外家刚硬的手法,似乎又有柔又有刚,美其名曰“刚柔相济”。而这种所谓的“刚柔相济”,是借鉴外功杂手为自己辩称的理由,把“大松大软”的太极拳变成了刚柔混乱的杂拳。老子强调“
反者道之动
”,太极拳的名称“太”和“极”都有极端的意义。这种“反”并非朝着刚的方向,而是朝着柔的极端方向,柔弱必须至极才能反刚,“物极必反”就是对这种思维方式的说明。因此,太极拳应该把“极柔软”强调到非常彻底的程度,若在“极柔软”上有了坚刚的意念,就掺杂而不纯粹了。
所以李雅轩苦口婆心地告诫:
吾辈练拳,以全心全意地去想松,而尚不能将身势松得干净。如在练功时,心中先存着一个刚柔相济的思想,哪还能将身势松得干净,而没有一点拘滞别扭之力了吗?如这样刚柔相济的练法,我相信一辈子也将身体松不纯粹了。如这样刚柔相济的练法,又刚又柔日子久了,会将身体练成为一种僵肉力,在筋骨肌肉之间也起了一种僵肉的胚胎,有了这种胚胎,就一辈子去不掉了。有了这种情况,他的神经感应也必然非常迟钝。练太极拳全凭神经感应灵敏,如灵机性少了,那太极拳还练什么!灵机是出于神经,神经的灵敏是人身之至宝,所以太极拳练法在未出势之前,预备式中就先要松身心、静思想,以养神经上的虚灵为第一要着。
这是李雅轩坚持了杨式太极拳
致虚极,守静笃
”“专气致柔
”的发展路向而体悟到的“以柔克刚”的修炼路径和技击方法,与坚守并强调“刚柔并用”或“刚柔兼备”的其它拳种分道扬镳。李雅轩最终奠定了杨式太极拳的现代风貌,探索出了大松大软、积柔成刚的修炼路径和抵达目标。这是李雅轩先生对太极拳的宏伟贡献。
简单总结:
刚柔相济不是指又软又硬或软硬兼施。人体的刚柔相济,是
“骨升肉降”“骨开肉顺”,即组成人体的骨骼关节要灵活,所谓“节节断开”;肌肤筋腱要顺畅,所谓“条条皆直”。总的来讲,人体的刚柔相济的柔指“质”,刚指“势”。海浪与狂风就是刚柔相济的典型,浪和风都是柔软的海水质料和空气质料组成,当水与气迅速聚集为整体结构后,就形成无坚不摧的刚性力量。
“刚与柔”的矛盾状态,太极拳让他们在对立中保持了相互依存的一致性,既能得到现代科学的理论支撑,也符合中国古典“非一不二”的智慧,是继“四大发明”之后中华民族对人类世界第五大发明。(2022-12-7)
附录:
太极拳之
“松”不是柔术
(有删节)
“松松松,太极功,太极头条要放松;学太极,先学松,不松难得太极功。”这歌谣说明“松”是衡量太极拳功夫的重要标准。
“松”是生命体初生时的普遍状态,婴儿的自然状态最为松柔。随着年岁的增长,人的肢体慢慢趋向于变硬了,这是很容易观察到的现象。另如植物在初期生命状态时,其枝叶也是松软柔韧欣欣向荣的,当其老化以至于生命结束,它的枝条叶筋也就僵硬了。可见,物壮则老。
观察人类的行为,
“松”是普遍的要求,不论体育运动也好,生产劳动也好,日常生活行为也好,都有意或无意的要求身心放松。另如木匠、石匠等手工技艺,以及锄地挑担等等传统农业劳动活动,无一不是在放松的状态下,才能持久工作。另外,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如走路散步、提物用筷,都是非常习惯的放松。
从运动范畴讲,
“松”并非太极拳的唯一特性,与其他运动相比较,太极拳的松远不如其它运动。如在速度缓慢和用意静心方面,瑜伽与太极拳几无区别,而在肢体的柔软要求上,瑜伽还远远超过了太极拳,练成了常人不能企及的特殊柔软功夫。另如人人都熟悉的体操、舞蹈、杂技、柔术,以及外功拳和各种搏击术等等,他们都有各具特点的放松要求,其柔软程度远远超过了太极拳的标准。
因此,太极拳的
“松”特别容易与柔术混淆。柔术指的是能极大限度的提高人体柔软程度的肢体锻炼,全身都“柔若无骨”,“柔软至极”,好比蛇一样的可以被无限弯曲。由于柔术、杂技以及舞蹈演员身体的极限柔软性,令不少太极拳学习者异常羡慕。李雅轩有个学生看了杂技团走软钢丝的表演,演员表演时的稳定性、柔软性令人叹为观止。他觉得深受启发,认为练太极拳达到这种柔软程度,就是太极拳的“大松大软”了。当他把这个感悟报告给李老师后,没想到李雅轩勃然大怒,训斥道:“你别把那些江湖杂耍拿来与我的太极拳相提并论!”可见,太极拳的松软,绝对不是其它功夫的松软状态。否则,睡觉是最好的放松,但为什么睡不出武术功夫来呢?
太极拳的
“松”是指人体在自身运动中或遭遇外力破坏时,能够自然调整身体的结构并能及时回归恢复到原初的正常状态,以保证原有的稳定性、完整性和有序性不遭受破坏。其他体育运动状态下的放松标准,是能把腿脚能提得多高,肢体的扭曲角度能做到多大,其难度以超越常人不可企及的程度为目标。而李雅轩对松的要求恰恰相反,他说:“太极拳讲柔软,此人所共知也。但所谓柔者,是说周身一致之柔软,而不是局部的柔软。如练他家拳扳个朝天蹬,以为这就是软了,我却以为这是局部大腿上的韧带软,其别处并不软,这不是练太极拳的需要。因为这种局部的软,发不出周身的弹劲来,也就是打不出松沉软弹之劲来。”
太极拳的松,从运用效果上讲,体若能
“松”,就能够迅速恢复体位有利于稳定;体若能“松”,则能够吸收能量有利于减少打击;体若能“松”则易形成“节节贯串”无坚不摧整体有序的爆发劲。所以拳经有言:“浑身百折若无骨,撒去满身都是手。”可以肯定地说,大师们花了数十年才认知到的松,绝不是我们一般常人的理解。当然,若能用量子理论解释太极拳的“松”,那就迎刃而解了。
太极拳的
“松”既复杂,也简单。简单讲,就是让肌肉柔韧顺畅,把关节松开灵动,使心态平和自然。总之,用意又用力谓之“硬”,不用意不用力谓之“懈”,只有“用意不用力”才能谓之“松”。当然,这需要老师言传身授,自己体会感悟。
与其他运动方式相比较,太极拳的松有它的独特性,其一是整体松与局部松的区别;其二是太极拳特别注重心意的松,即身心内外均松;其三太极拳的松是
“轻松”,体现出来的效果是“轻”和“灵”;其四是太极拳抵达松的路径与众不同,与“更快、更高、更强”现代体育精神的追求反其道而行之,太极拳以更慢、更弱、更静的方式实现松。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它运动是把身体“外练”而松,太极拳则是“内养”而松。
最后提醒:松虽然既是目标也是手段,但松只是练好太极拳的前提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验虚不练实
——坚持太极拳四项基本规则之四
本文讨论坚持太极拳四项基本规则之四:
验虚不练实
在虚与实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偏重虚:
不曰阳阴,而曰阴阳,不曰始终,而曰终始,始终是尽,终始无穷。造化深机,在于顺逆而已。顺生人物,逆成仙佛,共此一机,惟逆不易知。
(张三丰《归元论》)
”在中国古人看来,实易知,而虚却不容易理解。
道家内丹修炼有
炼形以固精,
,炼神
还虚,
“形——精——气——神”是由具象逐渐抽象的实修过程,也就是由实而虚的过程。
庄子说:
虚实生白;唯道集虚。
”太极拳是“唯道集虚”的运动。正如牛顿的丰功伟绩是因为“
站在巨人肩上
”的缘故,为什么不可以把“虚”的境界作为习练的方法呢?把前贤抵达的境界作为学习者的开始,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太极拳所炼之
大脑的思维能量
和思维方式
这就是太极拳
“用意不用力”的本质意义
因为只有先天之
“虚”才能合乎“道”的要求。
是公认的最成功,也是最成熟的科学之一。
数学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其实具有真实物理意义。
20世纪初,描述了分子、原子、亚原子粒子等微观粒子的
量子力学
中,就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数学对象
,这是一次重大的改变。
去年(
2021年),多个研究团队发现,虚数在量
子力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证实量子力学的虚数部分,可以在现实世界中被观测到。同时,如果量子假设都摒弃其虚数部分,就会导致不同的预测结果。数学中的实数、虚数到复数(虚实结合数)的逐步发现,这个过程与太极拳由实练到虚验再到虚实结合的发展路径极其相似。从某种意义上说,虚的抽象能力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抽象能力的提升是人类进化的标志。从另一个角度讲,抽象能力的高低也许正是人与人之间智力差别的原因。
关于虚实,中国哲学宇宙观有两派观念,
一派是孔、孟,一派是老、庄。老庄认为虚比真实更重要,是一切真实的原因,没有虚的存在,万物就不能生长,就没有生命的活跃。儒家思想则从实出发,如孔子讲
‘文质彬彬’,孟子也说‘充实之谓美。’但孔孟也并不停留于实,而是要从实到虚,‘充实而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圣而不可知之,就是虚。
(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儒、道两大主流,从根本上讲对虚实的认知并不矛盾。而另一主流思想,佛家认为世间一切都是空妄,也是虚。可见,重虚轻实的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直接影响了中国所有的技艺法则和评判标准。如中国书法又称之为“布白”,即重视虚的安排。字的点画(实)穿插构成字的空间结构,而点画间的空白处(虚)也是字的重要组成部分,虚实相生,共同形成书法艺术品。中国画、中国戏剧、中国园林都非常重视空间的布置和处理,都要用简单的实体引起思想的联想,这种由具体形象产生的意象境界就是虚实结合产生的美感。
如果把虚实的概念引向绘画艺术,具像的如文艺复兴的古典艺术和之后描摹真实的具象绘画作品是
“实”,而抽象的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和超现实主义的作品为“虚”,也体现了从实到虚的发展趋势。因为抽象的现代艺术忽略了越来越多的真实和细节,只用点、线、面和几何元素表达自己的艺术情绪,而不纠结与描摹对像像与不像。另如中国书法艺术也是从最早的象形文字(具象)到楷书、行书,再到草书等极度抽象的符号,也体现了从实到虚的发展趋势。可见,所有艺术发展的趋势都是抽象度越来越高,具象性越来越低。
作为同样是观念艺术的太极拳,也应该遵循这一发展规律。(
正如书法绘画需要技术手法才成为艺术作品,太极拳虽然是技术,但不是技术产品。技术产品千篇一律,艺术产品却个性不同,因此才出现各种风格流派的太极拳,我接触过许多太极拳高手,也没有发现相同的推手韵味。
)在虚实问题上,太极拳的技理原则源于老氏,对虚的要求更为透彻。人体作为一个空间结构,也存在虚与实的二元概念。若把身躯四肢定义为
“实”,其所呼应的结构空间则为“虚”。如两手相围之圆,两胯相连之弧,腋窝膝窝之角,颈项掌心的涵虚等等。以及汪永泉先生提出的肩腰胯“气圈”论,老拳家说“一身备五弓”说,这气圈的圆、弓弦间的空,皆为人体的“虚体”。物体都是由空间结构相连组成,所谓人体运动,就是上述人体空间的变化。若人体空间在运动中遭到破坏,其稳定性将受到影响。所以,太极拳就是保持圆圈弦弧等人体“空间虚体”正常化的独特运动。
太极拳式的举手投足四肢
“实”的变化,必然影响空间“虚”的调整,而空间虚体的稳静是稳定人体的重要部分。正如建筑房屋,墙体立柱等“实”的设计是根据空间的需求而确定的。梁柱
墙壁的构架,是实;厅室堂屋的空间,是虚。虚的室屋才是实用部分,是建造房屋的真正目标。但我们在修建房屋的时候,关注的大多是墙、壁、梁、柱等
“实”体,只有在使用时才关注空间“虚”的运用。
这个观念也影响到现代体育运动,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体育运动都着重练的是身躯肢体(实),很少考虑人体空间结构的
“虚”在运动中的作用。而太极拳与其它体育运动的最大区别就是练“虚”。因此,身躯四肢等实体运动的方向角度、高低远近,都要服从人体空间结构“虚”的需要。而在调整人体的空间虚体,显然比调整实体的四肢更容易把握和体验,自然符合“
形不破体,力不出尖
”的基本要求。身肢实体调整的是外形的形状变化,空间虚体维护的是内向的形态感觉。实体的“形状”可以通过“练”来实现,而虚体的“形态”只能通过“验”来体悟。验即体验、检验或测验、验证。我提倡以“验”替代“练或炼”,更符合“
用意不用力
”的原则。改练为验,还因为练实是皮肉骨架的受苦,验虚则是“
凡此皆是意
”的精神感悟。
太极拳
“验虚不练实”的法则,还与书法艺术“
计白当黑
”的创作理念是一致的。中国书法“
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
指将字里行间的虚空
处,当作实画
一样布置安排
书家不但具有驾驭线条运动的能力,还须具备把握空间切割的眼力,利用
静止的
空白与
运动的
黑色线条辩证统一,
实里求虚,虚中求实
”清书法大家
自拟为
“右军第一人”
包世臣说:
亭林之学成于贵实
;予之学出于导虚。——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可见“计白当黑”的书法概念,真是学习书法的“三眛”秘诀。我把这个观念引进太极拳的体验之中,提出“验虚不练实”,“
”,好奇者不妨试之。
经典太极拳论都谈到虚实问题:
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
(张三丰《拳论》)
”杨澄甫《太极拳十要》:“
分虚实。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
……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为人所牵动。
”王宗岳《太极拳论》有句:“
不偏不倚,忽隐忽现;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不偏不倚”是求中,有中则能发现偏倚;“忽隐忽现”是求变,即虚实转换不能测知(“阴阳莫测谓之神”。)虚灵顶劲是“虚”,气沉丹田为“实”;“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是典型的“非一不二”的观念。即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所谓“
虚非全然无力,实非全然站煞。
我在太极拳的
“虚与实”有四种体验:
实体之虚实
左右脚下承担身体重量的比例,多者为实,少者为虚。
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
”如左手为实,右手则为虚;如脚掌,劲在脚跟为实,意在前掌(涌泉)为虚。所谓虚实转换,一是身体重心的逐渐移转,此为实的转换,要求均匀连贯。另是意识的即刻调整,此为虚的转换,要求迅捷灵动。
初学时,注重肢体
“实”的练习,按拳式规矩,依样模仿,待拳架熟悉,明白虚实与身体重心的关系,知晓虚实转换的均匀无痕。此阶段必须掌握太极拳大松大软的显著特点和基本原则。
此法为
“练”,即勤练“形状”,通过“大松大软”求“断”以臻至柔。(拳经有“
断而复连
”的要求,即所有关节虚虚对准,节节断开。)
实相之虚实:
明显可见的身桩四肢手舞足蹈之拳架姿式,可称之为
“实”;被肢体环抱的圆形或相交的弧形空间则为“虚”。虚与实共同组成了实在的人体结构空间,但实为形状,虚为状态。“实”之形体如两手的高下,腿脚的屈伸,皆可观看、可触摸的“形状”。“虚”之空幻如身势角度、弧形圆圈,是
可以感知而不可触摸的
人体虚空有多处,如两手之抱圆,两腿之园裆,腋窝之稳定,膝窝之松软,以及
掌心、脚心、腋下、胸前之涵虚,
皆要饱满、完整而灵动,
空灵有蓄发力,技击达骤发瞬变之用,养生利气血运行。
勿使有
缺陷、凸凹、断续
拳经有句:
断而复连
”,即实体之关节要断开,此为松;虚体的空间要相连,此为整。
实为断,虚为连,能断则
“开”,能连则“整”,“
节节贯串,周身一家
”“神舒体静
”的“
太极不动手,动手非太极
”即此意。
此法为
“验”,即体验“形态”,觉知其圆圈弧角等结构空间“大开大展”以臻至刚。
虚相之虚实:
五脏六腑筋膜经络等脏器官因不可见,其流动之内气亦不可见,故称为虚相。虚相虽不可见,通过外显形象也要体现虚实之分。
拳经说:
以心行气,以气运身
”太极拳“
气沉丹田
”之气,既有可感知的呼吸之气,也有自我体验的真“炁”。太极拳“气”的概念,是指意识的运动时的功能状态,意识在脏腑间“虚空”运动传导,推动外显的肢体拳脚运动,即“
意到气到,气到劲到
”这样的“内气”是不可见的,有经验的修行者认为确凿无疑。我本人没有内“炁”的体验,故不便言说。但显于人体外形“虚”的气圈应可感可见。因此,用意识关注人体“空间虚体”(外形气圈),保持完整灵动,不散泄瘪陷,从而调整身躯四肢顺序变化,“
外顺则内通
”,是可观可感的内在的“以气运身”。汪永泉先生提出的四大气圈论,亦如是。
此法为养,即涵养中和之气以臻至
气遍周身不稍滞
意念之虚实
就人而言,身体为实,心念为虚。实体之虚实易解,即身体重心对左右脚的分摊,多者为实,少者为虚。身体实相的调整,是依序渐行,逐步调整到位,而意念虚相的调整一念即可完成,其速度超越了实相的调整。运用意识的虚实去转换身体实相的虚实,是太极拳
用意不用力
”的更高层面的练习方法。因此,虚实的转换应以意为主导,身体自然随之。
对虚实的训练,要按实体的虚实(大松大软)
——实相的虚实(大开大展)——虚相的虚实(气遍周身)——意念的虚实(阶及神明)四个阶段,循序升阶。当然,“
取法乎上
”直接以虚静贯串三位一体,可顿悟成佛,直达目标。
验虚不练实,真正体现了太极拳的本质特点是
“静态的运动。”
虚与实是中国文化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试图通过太极拳的理论推导和实践修炼提出我的观念,希望引起太极拳圈内的技术人士或其他艺术领域的理论专家共同探讨,对虚实问题进行哲学与科学的思考。
附录:
武学经典
---《王宗岳太极拳谱》
阮纪正
太极拳是道家武术文化的典型载体,而
舞阳盐店
《太极拳谱》则是其经典概括。就源头说,中国武术理论从先秦《庄子》的《说剑》和《人间世》等篇记载,便有了尚巧不尚力的技术传统;而《吴越春秋》记载的越女论剑更直接以阴阳变换来解释手搏之道的操作原则和机理,后来则附在兵技巧中获得一定发展。
尽管庄子论述明显带有政治寓言性质,不是专门讨论武术理论之作;而《吴越春秋》则归于文艺小说,更多有夸张的想象发挥。但问题是当年如果没有这些武术技术的社会共识,人们便不可能以此作为自己议论和创作的前提。在《史记》和《汉书》中,甚至还有不少非军事性游侠和刺客的专门记载。但汉唐灭侠,民间个体性用武之事也就无法进入正史;不过其传闻史影,仍可从个别人物传记、民间诸艺类书、唐宋传奇小说和好事者口耳相传的民间谚语和技艺歌诀中看到。任何历史传统都是不可能真正断裂的;特别是宋明以降,武术已经完全从兵技巧中分化独立出来,开始有了拳法和器械的专著和专篇。明清以来,则开始有了综合操作理论的哲学化成熟拳理著作,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则是
舞阳盐店发现的(王宗岳)
《太极拳谱》。
由于该谱主要是从基本学理上对太极拳进行全面的概括和总结,从技术操作论的理、法、功、技(拳理阐释、操作原则、劲路运行、招式应对,相应中医技术的理、法、方、药)上升到哲学文化学的神、形、体、用(生命旨趣、生活方式、生理机能、生存技巧),于是超越了各家各派具体操作方式约束,从《
“太极拳”论》变成了《“太极”拳论》,具有很大的普适性,对所有的中国武术理论以至整个中国技术哲学影响都很大。有人觉得,把太极拳之论引申为以太极论拳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这恐怕是不理解事物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通过对这个拳谱的分析和解读,可以从根本上把握中国武术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特色,从而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民族精神。
——摘自老友阮纪正先生遗著《太极拳道》
验简不练繁
——坚持太极拳四项基本规则之五
本文讨论坚持太极拳四项基本规则之五:
验简不练繁
的事情考虑得很复杂,可以发现新领域;把复杂的现象看得很
,可以发现新
定律。
苹果之父史迪夫
.乔布斯说:“
专注和简单一直是我的秘诀之一。简单可能比复杂更难做到,你必须努力厘清思路,从而使其变得简单。但最终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便可以创造奇迹。
1998年3月6日,在美国华盛顿白宫东厅举行的千年晚会上,斯蒂芬·霍金发表了题为“信息与变革:下一个千年的科学”的演讲:他认为下一个千年
(就是从
21世纪开始)
“复杂性的千年”,或者说是复杂性主导的千年。
复杂性的问题冯
·诺依曼早在六十年前就提出:20世纪应该着力解决的焦点问题是复杂性问题,就像19世纪的核心是对熵、对能量的理解一样。以
数学家
曼德博
的名字命名
曼德博集合是
“人类有史以来做出的最奇异、最瑰丽的几何图形”,
曾被称为
“上帝的指纹
曼德博集合证明了一个重要的
“哲学”观点:
简单的规则会导致复杂的结果
,也就是说,简单的原因会产生复杂的影响。这个观点催生了整个
复杂性科学
”领域,这一全新领域试图通过寻找更简单的规则,去处理由这些规则驱动着的显然很复杂的系统。西方科学知识的积累与中国传统智慧的领悟,都涉及到复杂性与简单性的关系,而中国智慧在两千年前就提出了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论。在老子《道德经》中,
中国道家一开始就用
“返朴归真”来表达从复杂到简单的逆修概念,
五代时
的《还金述》
也提出了
妙言至径,大道至简。
古代先贤们认为,
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就是这个意思
《道德经》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的方法论就指出了复杂与简单的关系。
“为学日益”指的是
认识真理
的曲折过程和
知识增加变多的过程
”的道
即事物的本质、规律
真理,
真理是简单的、朴素的
。因此,要抵达道的目的,就需要不断损减后天知识以
去粗取精,去芜存真
,才能
接近事物之
“本”
的过程,这
“日损”的
。这个过程既是学的过程,也是思悟领会、认识不断上升的过程。两者因果相关,表现出
“益”与“损”量上的反向变化趋势。
一般认为
从简单到复杂
才算是
,比如中医古籍
《内经》原本只有十三方药,
到了后世,特别是金元以后,临床研究日臻完善,方剂日益丰富,从《内经》的十三方到张仲景的
112方,发展到明清的成千上万方。中医方剂从简单到复杂,中医学者刘力宏先生大胆批评这是中医没落的标志。他认为,《皇汉医学丛书》:“
医有上工下工,对病欲愈
,执方欲加者,为之下工。临诊察机,使药要和者,为之上工。夫察机而和者,似迂而反后捷,此贤者之所得,愚者之所失也。对照这则医诫,学医之人只关注方剂的治病方法,不注重临症察机,这是导人下工之途,也是中医没落的标志。
而老子方法论原则是
反者道之动
”,要求“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
宇宙万物的本体都是简单的,
最复杂的东西往往由一个最简单的原理控制着。就像复杂
计算机,它的最基本的原理却很简单,就是
,也就是开和关。
地球最初的生命就是单细胞动物,经过亿万年的进化衍变才形成了今天丰富多采的世界。
另如数学和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本语言,其元素就是
0123456
这套阿拉伯数字,再加上西方的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
的公式表达
这些西方科学语言在明朝、清朝就传入中国,但我们试图用汉语代替它,曾用复杂的汉语写矩阵组乘法,结果人们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也许正是用复杂的汉语言替代了原本最简单的科学语言,才阻碍了科学知识的传播,影响了近代中国科学的发展。
从简单到简单,这是真糊涂的生命状态;而从简单到复杂,这是由糊涂变聪明的生命状态;再从复杂到简单,则是从聪明到智慧的生命状态。糊涂
——聪明——智慧,这是惟和法师讲的三种不同识见的境界,表明了由简单到复杂,又从复杂回归简单的反向过程。画家、诗人武辉夏老友曾赴九华山与高僧交谈,法师曰:“
历九洲四海,遍名山大川,而仍归本处,是真到家。穷尽二酉,搜尽四库,贯穿天禄石渠,而胸中不留一字,是谓博通。凡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是庸见,凡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是识见,依前见山只是山,水只是水者,即心中之山,心中之水,是真知见。如悟出个中道理,画为心画,大作成矣。
”法师的意思是读尽酉山之图,搜索四库之书,而简单到胸中没有留下一个字,这才算把知识融化为博古通今的智慧。
可见,
“大道至简”其实是很不容易的,这种简是“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之简,是丰富中的简单。当你把一门学问理解到非常简单的时候,才算是真正掌握到它的精髓。我曾陪同原中国驻德国大使卢秋田先生考察三峡,路途摆谈中,他认为,所谓专家,要在三分钟内把你的专业介绍给外行,并能让他听懂。三分钟的介绍很简单,却是非常高的要求,不信你试试。
由复杂回归的简单不等于浅薄,简单里内置复杂。但
只有学会从高观点、高维度上去看简单,才能看出它的不简单之处。
中国科学院
2022跨年科学演讲会上,曹则贤教授在《从一元二次方程到规范场论》演讲中就
说过:
如果你学的就是在黑板上从一点出发画一个三角形,你永远想象不到它里面有多少内容,但是如果你从高观点,从高维空间说随机的线段它们碰巧粘在一起能够构成三角形的时候,你就能明白它里面包含了多深刻的内容。
(汤注:
简单的
三角形里面几何的心最少两万种)
太极拳的简单也内置复杂,不然怎么称得上是博大精深!因此,太极拳的标准是永远的追求,不断学习是永远的过程,学无止境是太极拳学习者必须的思想准备。
简单也是平凡。释迦牟尼当年开悟时讲的第一句话是:
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太极拳与修佛一样,
一开始确实是很难,殊不知
太极拳神秘的练功状态,其实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某个最平常最简单的形态。
太极拳
的本质就是
在简单的阴阳、虚实、动静等
“非一不二”简单概念的交换中,变幻出
了独一无二的武术工夫和健身方式。因此,不必去苦苦追求复杂的姿势变化和神奇感受,只将最自然的平常肢体状态保持住了就是太极拳。须知,反常的训练可以获得超常的功夫,而平凡的修炼才能抵达非常的境界。太极拳平凡如常的简单修炼路径,
慢慢会感觉到太极拳既与众不同,又有深刻的道理,给你带来新奇、舒适和喜悦感,才有可能坚持学下去。当明白
太极拳不是皮肉遭罪的苦练,而是内在的舒适体验,体验越舒适就越接近正确,效果愈明显,至此地步,那就欲罢不能终身伴随了。
太极拳的练习时间也精简,简单到每天早晚各七分钟,就能练出功夫
——这是把太极拳推向世界的“五绝”老人、宋美龄的国画老师郑曼青先生——在一个报告会上讲的。郑曼青是杨澄甫入室弟子,他提倡“
拳宜精简不宜贪多
”。但他强调“
练拳一定要有恒,所以我早晚只练七分钟,就是要把恒心拿出来,先使有恒了,时间多一点少一点无所谓
”郑曼青曾举了他的学生龚作汉的例子:“
一个小孩子练五六个月即可悟到太极拳,你说太极拳难吗?
”这说明太极拳是不受修炼时间限制的,也不是十年都出不到门的,关键是只要学习得法,练习有方,就可能“顿悟成佛”,一步登天。当然,郑曼青先生是绝顶聪明的人,对太极拳的理解达到了精深的程度,所以每天只需要几分钟体验就够了。你我一般凡夫俗子,智慧低,悟性差,功夫尚浅,锻炼的质量不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数量来保证才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但勤练不等于苦练,这是需要注意区分的。
太极拳虽然极其简单,但又尤其高难,是
“没有难度的高难运动”,需要用尽你毕生精力才能攀上太极拳的高峰。理由很简单,太极拳对自己的身体内外各部都有极其精微的标准,不容丝毫差错,否则“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许多人都欲求找到学习太极拳的秘诀,以摆脱“穷毕生精力却代不数人”的窘境。那我告诉你,太极拳的秘诀就是老论所言“
知规矩而守规矩,脱规矩而合规矩
”,然后“
得来不觉费功夫
”著名导演王家卫在回答做电影成功的秘诀时说:“
所谓秘诀,就是把简单的东西做到极致!
”可见,简单是所有领域成功者的秘诀,也是太极拳的诀窍。
李雅轩说:
按太极拳的道理本来是很简单,只要是把身势放松下去,头脑稳静下来,调匀了深长的呼吸,身桩坐得稳稳静静的,本着
‘老论
一手一势地去用功,经过老师的指点,日子久了就成了。但是近来有些人练拳胡思乱想,参上些其他的道理,又添上些外功的劲道,弄得心里思想乱了,神气不能集中,就进步慢了。
太极拳先贤徐致一先生也明确指出:
太极拳各种姿势平淡无奇,练时又不许用力,初学之人不知其意味所在,常易发生厌倦,实皆不知利用心理作用之过。《心解》第一句即说以心行气,盖即示我人以最大要诀。无如初练之人,每以为拳术一道,非教师以灌溉方式传授弟子,则弟子必难得其法术,实为一大误解。不知教师所负之责任,在能示人以正确之方法而已。若夫术这得与不得则在学者对于教师所示之方法,是否忠实练习以为断。即如以心行气一语,原是一正确之方法,而学者多未尝注意及此,乃欲藉平淡无奇之姿势,依样葫芦,以为入道之阶,宜乎其不能有功矣
……此种方法,一经道破,固极简单,然其效验,亦非一蹴可就……久而久之,由习惯渐成自然……太极拳经‘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等语,即与此意相符,学者切勿以空论视之,是为至要。
(徐致一《太极拳浅说》)
李雅轩说:
太极拳入门难,入门后歧路更多
”“入门难”,难在观念的改变,难在运动习惯的脱胎换骨;“歧路多”,多在超乎平常,自作聪明。当今人们习惯地把问题弄得玄乎复杂,认为不复杂不玄虚即为浅薄。
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说:
这种运动虽简易,而有绝顶聪明的人愈感觉其难,竟有终身习行苦心锻炼一生是非不能辨者。要知道宇宙间平常才是非常,苦舍平常而学非常就是无异走入了歧途。
”(王芗斋《拳学要义》
1940
年)王芗斋先生
曾痛心地指出
再如太极拳,当初只有单双缠打与击地、披身二捶而已,其后人更不能深知其妙,遂演出百八十式,更有南北之分,杨、吴、陈、武之派。
他认为,形意、八卦、太极把拳种复杂化是导致武术变异落后的主要原因。于是王芗斋创编了以桩功为主要形式几乎没有任何招式的大成拳。
朱熹也说:
为学之道至简至易,但患不知其方。
”南宋
《慈湖诗传》卷六也说过类似的话:
盖道至易至简至近至平常,故曰中庸。庸,常也。人心即道,故曰道心。人心本体自善,自正,自无所不通,日用无非道者,顾人自不省,自不信尔,故夫日用庸平,人皆不知其为道。
大道就是大道,纵观三教,至简法门无不是从心源中流出,如老子直入心源的观心,佛祖拈花微笑的明心,儒教的不失赤子之心。可惜的是任何人一念回头便可明白的简单道理,多少人却偏偏执迷,迷者自迷,悟者自悟,迷者越练越繁难,悟者愈修愈简易,乃至无法无修。
网上也有高人体味出太极拳的这个真谛:
佛道中真正的高境界,往往表现出很平凡,甚至让人觉察不出
——这正是最高的神奇。太极拳是道功拳,技与道合,但太极拳与炼丹修道、参禅明心毕竟是不同的领域,某些方法、思想、理念可以互通,修炼目的却不一样。佛家求生死解脱、度己救人;道家求形与神俱、飘然登真;太极拳则求用武修身、以武证道。若求玄弄奇,太极拳怎比得过佛道二宗?若论视觉效果,甚至还比不过杂技魔术。然而,太极拳也有自己的神奇,是凡夫俗子可以做到,可以求得的神奇。如前所述,一是健身,二是技击。表现于健身方面,让人精髓饱满、中气充实,所谓振衰起弊、延年益寿也。表现于技击方面,是以柔克刚、以弱胜强,智周神圆,因敌变化示神奇。这些都是可以具体验证的,这是太极拳的神奇。再进而论之,相对而言,健身简单易得,技击高妙难成。只有技击功夫到达高妙的层次,才进入太极拳的最高的神奇境界。
其法简易,既无折腰曲腿之困苦,复无标奇立异之姿势,无论男女老幼,皆可习之
”(作者不详)
把简单复杂化是聪明,把复杂简单化才是智慧。把太极拳的深奥变为简单,再把简单做到极致,就是武功健身绝学。
附录:
王乡斋评中国武术落后的原因
我观中国之拳学史,发现一条规律,即任何一门拳术皆经由铁老虎演变为纸老虎之过程。我恐大成拳亦遭形意八卦太极之灾,不得已写此。
如形意拳当初只有钻、裹、践三拳,后人不解其妙,遂造出五行拳、十二形拳、杂式捶等拳套。又如八卦掌当初只有单双换掌而已,其后人亦不能解其妙,遂造作六十四掌之拳套。
再如太极拳,当初只有单双缠打与击地、披身二捶而已,其后人更不能深知其妙,遂演出百八十式,更有南北之分,杨、吴、陈、武之派。
习拳者被光怪陆离之畸形拳套紧紧束缚住,其本能活力窒息得奄奄一息。形意、八卦、太极当其初创之时亦是虎虎有生气,然何故愈演愈无生气?何故习其拳者临战却用不上拳套招术?更有甚者何故习拳亦反被不习拳之外行以浑击蛮打所击败?盖此辈习拳者皆弃精华而守糟粕,不识真老虎而只识假老虎也。一代传一代,真者日湮而伪者日兴,铁老虎遂变为纸老虎矣。我倡大成拳,目的之一即是复古元始。随我习拳者,亦有不解我之苦心者,遂走上取败挨打之道,非我之罪也。我恐大成拳亦遭形意、八卦、太极之灾,遂不得已,写此文字,以警后生焉。
——(汤庆章
2022/1/10
初稿未定,暂不外传)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01
03-08
04-08
03-30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