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进行时如何正确做到“春捂” 春捂进行时如何正确做到“春捂”春捂进行时如何正确做到“春捂”

春捂进行时如何正确做到“春捂”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保健防病的谚语,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已出冬季,天气渐暖,如何减衣才更健康呢?

一转眼,又到了春季。虽然天气在逐渐转暖,但气温还是比较低,春寒料峭,早晚温差大。这种春季天气时冷时暖,温差较大,时常超出人体适应和调节的范畴。

如果气温骤降后,遇长期绵延阴雨,更导致气温难以回升,所以“春捂”有利于抗寒。现在,人体在冬天“冬眠”的皮肤细胞渐渐活跃,毛孔张开,这时如果冷风袭来,就会通过毛孔侵入人体,易引发疾病,不“捂”着点儿就容易发生感冒、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所以“捂”是有好处也是必要的。

春天捂对三原则

■“捂”对时间

雨水节气过后,虽然气温回升,但是偶尔冷空气会杀个回马枪,提醒着人们

“倒春寒”

的存在。在这个时候,养生保健最关键的就是保护好脾胃,注意春捂。

如果过早脱掉棉衣,头部、下肢、手部、咽喉等都很容易在一冷一热的气温变化中,因为不适应而受寒,从而导致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

一般到阳历

5月中旬

,白昼气温超过15摄氏度且较稳定时,这时穿得稍单薄些,就不至于感冒或染病了。民间所谓“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说的皆是这个道理。

■“捂”对温度

是否春捂,必须根据天气而定。一般来说,春季气温日夜温差较大,早晚较冷,此时可适当“捂”一会儿。晴日的中午时刻,气温一般都在10℃以上,此时便可适当减衣。这几年,天气异常的几率明显增多。春季气候就可能出现两种极端现象:

一是“春寒”和“倒春寒”;二是“暖春”。对于前者,当然要注意保暖,恪守“春捂”之道;对于后者,当天气连续几天都是艳阳高照(日最高气温常常在20℃以上),这时就不能“捂”了。

当然,春日的两种极端天气有可能交错出现,这时穿衣和脱衣就该勤一点。俗话说:“急脱急着,胜似服药”,可谓春季穿衣的经验之谈。

气温15℃是一个临界值。低于这个气温时,最好继续“忍受”一下厚重衣物带来的不便;而当超过这个温度时,则可以考虑脱点衣服了。

■“捂”要有度

很多人在此时穿衣,都会参考“春捂”这个原则,天本来已经暖和了,还捂着呢,结果一走动,出了一身的汗,可是身体有捂不住的地方啊,比如额头,全是汗,风一吹,就感冒了。

这点对孩子尤其要注意,很多人给孩子穿的太多了,孩子一动弹,都是汗,能不感冒吗?所以

“春捂”要有度

,“捂”的程度应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

在春季,蓄积于体内的阳气会随着春暖而外发,若藏阳气过多,会化成热邪外攻,诱发鼻腔、牙龈、呼吸道、皮肤等器官部位出血,以及头晕目眩等症状,所以“春捂”务必有度。

■捂对地方才健康

春捂的重点在于

背、腹、足底

。背部保暖可预防疾病,减少感冒几率;腹部保暖是保护胃、脾、肠,预防消化不良和拉肚子。春天防寒要注意好两头,照顾好头颈和双脚。可以避免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发生。

「捂下」

寒多自下而起,传统养生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因为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遗憾的是,现在很多青年人,特别是青年女性,穿鞋露脚脖,过早地穿短裙短裤,很早就换上了特别凉快的鞋,使患关节炎或多种妇科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有报道,某国家妇女喜欢一年四季穿裙子,大多数妇女或多或少地都患有风湿性关节炎;日本小学生冬天穿裙子,日本人的关节炎特别高发,全球最好的治疗关节疼痛的膏药生产厂家就在日本。

据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附属东洋医学研究所的长期研究观察发现,日本现代女性发生的诸多妇科疾病,都属于中医的“寒证”范畴,与受邪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要风度也得要温度,不能做个病美人。

「捂头」

头为诸阳之会,经脉上的阳经都在头上交汇,最易散热,使热量由此丢失,因而对于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和儿童来讲,戴顶适合的帽子会起到如同暖瓶瓶塞一样的保暖作用。

前一段时间曾诊治一个常州来的小男孩,顽固性头痛,多方求医无效,就是跟他“前几年洗过头头发湿着就睡了”有关,经过精细辨治才得痊愈。所以出现顽固性的头痛除了跟瘀血有关,大部分都有受风史。这点对于产妇更需要注意。

「捂背」

背为督脉之海,为阳脉之海,是一身阳气汇集的地方,很多疾病的发生都是阳气不足造成的。

后背如果受寒,很容易出现后背发紧,肌肉僵硬,尤其有颈椎病病史的人,受凉后更容易出现肩颈部僵硬不适;很多阳气不足的人,尤其伴有心脏病病史,很容易出现后背放射痛,这点更加需要注意,需要及时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捂腹」

背为阳,腹为阴,腹部是阴经积聚的地方,如果腹温太低就会导致胃肠道疾病、妇科疾病、男子的生殖系统疾病出现。

春天还是流脑、麻疹、腮腺炎等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这些疾病的发生虽与细菌、病毒感染有关,但感染后发病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体质和起居调养。不忙脱衣,“春捂”得法,可有效减少发病几率。

不同的人,不同的“捂”

■老人:保护好关键部位

老年人特别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更应注意“春捂”。因为,这部分人群多数有基础疾病的存在,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高血压病、脑卒中、糖尿病、脑缺血性改变、慢性胃肠炎等,致机体抵抗能力下降,对外界的反应性下降,对外界气温的敏感性也降低。

对于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老人应注意前胸后背的保暖,防止诱发旧病。对于有糖尿病足和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以及痛风病患者要保证足部温暖。

■小儿:适时判断及时增减

小儿以偏凉好养,过热易导致小儿的抵抗力下降。但对于体质偏弱易感冒的儿童,或总是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进而诱发复发性哮喘的儿童,要注意受寒后抵抗力下降诱发旧病。对于该类儿童,不应过早脱冬装。

■女性:注意下半身保暖

现在很多女孩子喜欢穿露脐装、低腰裤,这样容易使小腹部、腰骶部着凉,导致血行不畅、手足冰冷、面部长斑等。女性生殖系统是最怕冷的,所以下半身着凉容易导致痛经、性欲淡薄、宫寒不孕、白带增多、盆腔炎症、腰骶酸痛等病症。

有些女性非常怕冷,但又爱美,所以要兼顾好,春天不要过早脱衣展示身材,保护好自己的腰骶部、膝部、小腹部。

总之,“春捂”是给大伙提个醒,告诉我们要注意春天的寒冷,我们要灵活掌握,多备件衣服,中午热了,脱下,早晚凉了,穿上,随着时间来调整,别太教条。

“春捂”主要适应体弱、机体自身调节能力差、适应能力不强的人群,这类人群对外界的变化不能作出恰当调整,因此需要适当程度的“春捂”。

春季饮食攻略

■食物多样来点“粗”

不同食物提供的营养不同,没有一种天然的食物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所有营养。每天吃食物的种类可以多一些,这样不同食物提供的营养成分才能相互补充,满足生活和工作对营养的需求。

日常可以经常吃些薯类,如红薯、土豆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防止便秘。

尤其以下人群适合把粗粮作为每日主食,如糖尿病患者、冠心病、脑中风等心脑血管患者,孕妇,肥胖人群,便秘人群。需要注意的是,因为粗粮含有比较多的纤维,会对肠胃功能比较差的人造成负担。

所以肠胃功能差、有胃病的老年人,胃肠道溃疡患者,炎症性肠病患者等,要适当少吃。

■缤纷果蔬加点“野”

每天都吃绿色、红色或黄色的蔬菜或水果,深色蔬果比浅色的含有更多的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

春天来了,各种果蔬也不断上市,像李子、杏、香椿、韭菜等。如果踏春时能采到自然生长的野菜,做成荠菜馄饨、荠菜水饺,那更是春季的一种享受。

■动物食物悠着点

动物食物可以提供优质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每天应该适量吃些。不过,若是吃动物性食物过多,脂肪的摄入也会增加,不利于健康。

动物肝脏,如猪肝、鸡肝或鸭肝等含有丰富的锌、铁和维生素A等营养素,可以吃一些。建议正常人一次吃50克左右,一周1~2次为宜。心血管病患者应少吃肝脏,或者选用脂肪、胆固醇含量稍低的鹅肝、猪肝,每次不高于25克,注意与蔬菜、水果、粗粮等食品搭配。

■多动少坐身体好

人要经常活动。但现代生活方式对办公室一族来说很少有走动的机会。春季新芽吐绿,百花盛开,是外出踏青、沐浴大自然的好时候,应该多到户外活动,一方面欣赏美丽自然风光,另一方面还能锻炼身体、促进健康。

每周至少做150分钟中强度的有氧运动;若生活忙碌,无法花费额外时间增加活动量,也可通过做家事、散步等方式,将劳动变成运动,减少肥胖和患病风险。

■一日三餐巧安排

一日之计在早餐。营养充足的早餐,不仅可以为健康及时“加油”,而且有助于上午学习和提高工作效率。早餐不能忽视、马虎,不仅要天天吃,而且还应该吃饱、吃好。

中餐不能凑合,晚餐不必大鱼大肉地犒劳自己,饮食适度才健康。

小贴士

急着脱外套“开春病”易乘虚而入

开春时节,过早脱掉冬装,身体很难适应气温的急剧变化,容易让“开春病”乘虚而入。

专家提醒,以下几个方面要特别注意:

■进行适量运动

冬天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自我调节温度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气温变化大。过早地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而入,袭击机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

老人、小孩等抵抗力较差的人群,出门时可备几件薄厚不一的衣服,并随着气温的变化增减穿衣量。

此外,还要保持规律作息,进行适量运动,让身体尽快适应温暖天气。

■注意胃部保暖

春季还是胃肠疾病的高发时节。专家指出,肠胃疾病与季节更替、气温变化有密切关系。

中医认为

“胃病者十有六七都是胃寒”。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初春时节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睡觉时要盖好被子,以防腹部着凉引发胃痛。

饮食上应尽量不喝冷饮,宜常喝温水,还可适当吃些温补的食物,如鸡肉、羊肉、栗子、山药等。

■注意养护关节

春季早晚温差很大,中老年人多气血亏虚,加之本身抵抗力较差,骨关节易受风寒湿邪侵袭,使气血运行不畅,会出现疼痛、酸麻、沉重、肿胀等临床表现。

由于春天阳气升发,气温逐渐回升,血液循环逐渐加快,不失为养护关节的好时机。同时,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坚持合理饮食,尤其要保证钙的摄入量。

■远离花粉、粉尘

春季万物复苏,各式花儿竞相开放,花粉也漫天飞舞。与此同时,春季地气上腾,粉尘散布。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患者要谨防花粉、粉尘。

引起过敏性鼻炎的有

三大“元凶”

:尘螨、花粉、霉菌。过敏性鼻炎患者要远离这些过敏原。

春季是尘螨繁殖的季节,平时要多注意晾晒棉被。对花粉、粉尘过敏的人,外出尽量避开花园、工地等花粉、粉尘聚集的地方,必要时可戴上防颗粒物口罩,隔绝与花粉、粉尘的接触。

来源:人民健康网,综合北京青年报、广州日报、中国中医药报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