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发现利他行为能为我们带来身体与精神上的好处,摆脱痛苦、生气、愤怒、嫉妒的最好方法就是用积极的方式对待别人。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篇关于助人为乐的科学分析。---加措活佛
作者介绍:珍妮•莱赫•戴维斯(JeanieLercheDavis),曾任职于WebMD,负责新闻故事和健康保健版块。1990年以后,她的工作重点转向健康和医药方面的写作。在休斯敦,她专职为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和圣卢克主教医院/德州心脏研究所写作;1996年初,开始为美国癌症协会、美国埃默里大学健康科学中心、亚特兰大商业纪事报还有其他一些机构写作供稿。
这是一个经典童话故事,埃比尼泽•斯克鲁奇是个守财奴——自私的缩影、小气的典型,一名吝啬又自恋的老人;然而,当斯克鲁奇发现行善的喜悦——助人为乐——他的灵魂随之重生。并且随着故事的发展,他的快乐与日俱增、无与伦比。
在过去几年中,研究人员们已经关注到所谓的“助人快感”及其对人体的影响。科学家正试图去了解利他主义,也即行善的愿望,究竟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甚至我们的寿命。
英雄主义行为是利他主义的一种形式——正如“911”那天消防队员们冲进世贸中心时,我们所看到的景象。很多消防员、牧师和市民参与了救援和灾后重建,以及辛苦的12小时轮班制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无数人选择放弃休闲时间去做义工——在厨房服务、清理垃圾、带老人去杂货店,或是帮助隔壁邻居。
是什么促使一个人有英雄的行为呢?是什么让我们做好事行善呢?研究表明当人们帮助他人做事时,他们感觉更舒适、压力更小。那么,行善者的生理状况如何?它又如何被影响?是否如同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相信的观点:行善真的可以使人们更健康?甚至,如研究所示,能帮助人们更长寿?
这些疑问正是由“博爱研究所”资助的50项科研课题之焦点,此项目由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生物伦理学教授斯蒂芬•G•波斯特博士(StephenG.Post)牵头。这是项有关利他主义的综合研究,亦即关于仁爱、慈悲、慷慨和善良的研究。
一、与生俱来的行善天性
毫无疑问,当我们是被关爱者时,我们受益良多。波斯特博士在美国医学新闻网采访时说:“充分的研究显示,慷慨和同情的接收对人们的健康和幸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他解释说:“当一位富有同情心的医生为病人创建一个安全的避风港时,病人的压力就会缓解。一项研究表明,当男人感觉到妻子对他的爱,就不大可能出现预示心脏病发作的胸痛。”
波斯特说近几年才有研究人员开始探讨“行善确实是件好事”此说法的科学基础及其准确原因。事实上,这一研究的核心涉及许多学科,包括进化论、遗传学、人类发展、神经学、社会科学和积极心理学等等。
二、链接善良与健康
在今年早些时候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波斯特描述了压力的生物学基础,以及利他主义如何成为压力的解药。这种关联是1956年无意中发现的,当时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队研究人员开始跟踪研究427位有孩子的已婚妇女。起初他们认为,孩子较多的家庭主妇将会受到更大的压力,并比孩子少的妇女早死。
波斯特写道:“可奇怪的是,他们发现孩童数量、教育水准、社会阶层和工作状态并没有影响寿命。”跟踪研究这些妇女30年后,研究人员发现,有36%的妇女做过义工,与她们比起来,52%没有义工经历的妇女都罹患某种严重疾病。
两项大型研究发现,做过义工的老年人更加健康和幸福。那些做过义工的群体比非义工群体活得更长。另一项大型研究表明,从事过多项义工活动的人群早死率降低了44%——波斯特说这比一周锻炼四次的影响还要大。
20世纪90年代,有个著名的研究,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比丘尼们写的一些个人散文。研究表明,经常表达积极情绪的比丘尼比那些表达较少的比丘尼大约要长寿10年。
三、利他主义科学
当人们投身善行时,会减轻自己的压力——包括压力状态所致的应激生理变化。应激反应会导致各种激素(如皮质醇等)被释放出来,使心率和呼吸频率升高——即所谓的“战斗或逃跑”反应。
波斯特解释说,如果压力应激反应持续激活较长时间,将对免疫和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削弱机体的防御功能,使机体较易发生异常细胞变化。这些变化最终会导致恶性循环——即异常细胞变化将引发早衰。
“端粒(基因末端的端帽)研究表明长期压力会缩短这些端帽,而端帽的缩短与早死是有关联的,”他告诉美国医学新闻网说,“这些研究表明,我们正在研究的东西非常强大。最终会证实,通过有益的社会行为培养积极的情绪状态(即内心贤善),可以延长寿命。”
波斯特解释说,利他主义的情感,也即“助人的快感”,似乎可以对抗并胜服压力反应。对助人快感的实际生理反应还没有进行科学化的研究。然而,一些小研究的观察表明,当一个人心怀同情和关爱时,应激反应会降低,免疫力会提高(即具有高水平的保护性抗体)。
一项研究发现,替婴儿按摩的老年义工,压力激素水平较低。在另一项研究中,学生们只是简单地被叫去观看特蕾莎修女在加尔各答与穷人一起工作的电影,他们身体里负责提高免疫力的保护性抗体水平便会显著升高,一小时后抗体水平仍然很高;而看一部较为中立的电影时,学生体内的抗体水平并没有改变。波斯特说:“看来,‘沐浴在爱中’会加强免疫系统。”
四、大脑中的慈悲
波斯特向美国医学新闻网介绍了大脑研究中发现的“慈悲——利他轴”。他解释说,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扫描,科学家们已确定了深怀同情和慈悲时,大脑里非常活跃的特定区域。例如,初为人母的新妈妈看到自己宝宝的照片时,她的大脑,特别是前额叶,会变得非常活跃,而看其他婴儿的照片时则不然。
“这非常重要。”波斯特说,“这是大脑的关爱——联接区域,完全不同于由浪漫爱情所激活的大脑区域。这些大脑研究表明这一欢乐和喜悦的复杂情感状态来源于奉献他人,而不是来源于干巴巴的行为——那些出于最狭隘意义上的责任感,比如为一项公益事业写张支票。这种欢喜来源于努力培养一种善良的品质,来源于与人交往之中,来源于彼此的笑容、声音的语调、肩膀的碰触等,也就是所谓的利他之爱。”
大脑里的化学物质也是这幅利他主义画卷中的一环。最近一项研究显示那些慷慨待人的人们具有高水平的“情感连接”激素——催产素。众所周知,催产素能令女性进入育儿状态。研究还显示,这种激素有助于男女双方建立信任关系。
五、善良的进化
“人类已经进化到能够关心和帮助身边的人,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保证我们的生存,”波斯特说,“在达尔文的《人类起源》中,他只有两次提到优胜劣汰,而提到仁爱达九十九次。”
人类是哺乳动物,像其他哺乳动物一样,我们是社会性动物。哈佛大学精神病学副教授、医学博士格雷戈里•L•弗利昂(GregoryL.Fricchione)解释说,随着进化,社会关系有助于保障我们的生存。他正在写一本关于脑进化与人类利他主义发展的著作。
“如果从社会支持中获益有助于人类进化,你会看到进化将赋予该物种提供社会支持的能力”,他对美国医学新闻网说道,“这可能是人类利他主义能力的来源。”
六、遗传和环境的影响
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尤其在童年期)将决定我们能否成为利他的人。作为位于波士顿的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精神病科的副主任,弗利昂说,“这有点像害羞和外向特质,人们或多或少会有这两种特质。人们会发现有些人的利他心比别人更强,一些初步调查也显示了这种能力是如何出现的。”
他所提及的是最近发表的一项小型研究,该研究观察了儿童与父母互动时,其尿液中的催产素水平。一组受试者是孤儿,从出生开始16个月都在海外孤儿院度过,在被美国家庭领养前,他们一直被人忽视;另一组受试的小朋友早期都生活在稳定、充满关爱的家庭里。
与一直生活在亲生父母身边的儿童相比,领养的孤儿在与他们的母亲相处后,尿中催产素水平较低。弗利昂说:“这可能是一个研究儿童成长的‘机会之窗’,即那些长大后富有同情心、爱心和利他心的孩童在生命早期接受到更多的抚育和培养,这种抚育可能有助于发展利他的能力。”
弗利昂介绍,下一步要集中研究婴幼儿受到的精心照顾能否促进所谓“镜像神经元”的发育,它使我们在目睹他人情绪状态时有同情的反应。
七、具有治疗作用的激素
“事实上,催产素可能与身体、情感的幸福都有关系”,弗利昂说,“催产素促使所谓的‘关怀——好转’反应发生,刚好与遇到压力时产生的‘战斗或逃跑’反应相反。当你心怀利他、以积极的方式与人接触、伸出帮忙之手时,催产素水平就会上升——而这可以减轻自己的压力。”
在一个动物实验中,研究人员观察到催产素对实验大白鼠产生了很多作用——降低血压、降低压力激素水平,以及全面的舒缓作用。
弗利昂解释说,利他行为也可能会触发大脑的奖赏回路——产生像多巴胺和内啡肽那样让人“感觉很棒”的化学物质,甚或产生机体自然具有的类似吗啡的化学物质。“如果利他行为成为该奖赏回路的一部分,它就有潜力减少压力应激反应。而且如果利他行为持续得到‘奖赏’,这种行为就会被强化。”
回到守财奴斯克鲁奇的例子,波斯特说:“因为斯克鲁奇产生了仁爱利他之心,他便重获新生。而真实的情况是,仁爱利他心所影响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救活了他!”
“所有伟大的精神传统和积极心理学领域都强调这一点——摆脱痛苦、生气、愤怒、嫉妒的最好方法就是用积极的方式对待别人。”波斯特说:“无论如何,你必须抛开那些明显与压力有关的负面情绪——正好!请用积极的情绪抛开他们!”
智悲翻译中心
翻译:多杰卓玛
一校:拉姆
二校:噶玛桑丘措姆、圆因
终审:圆徐、阿游
有缘请加我公众微信
长按上图二维码即可添加
公益网店
长按识别
所有盈利用于藏地
失学儿童的教育
网店地址:jiacuohf.taobao.com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到达我们的微店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01
03-08
04-08
03-30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