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及年轻劳动人口的城乡流动,空巢老人的落寞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除了子女的关爱,社会各界也应该多关心空巢老人,让老人们真正“空心”变欢心。
每逢节后伤离别,最是孤独团圆后!
随着春节的结束,回乡过年的子女不得不离开年迈的父母,开始新一年的打拼。几天前还是一屋子人的热闹景象,如今又恢复了冷冷清清,让不少空巢老人出现“节后孤独症”。心理咨询师特别提醒,春节过后空巢老人更需要子女和社会的关爱,如果发现老人情绪低落且身体不适情况严重,要及时求助心理医生或送医治疗。
相见时难别亦难
喜庆的气氛、阖家团圆的幸福、含饴弄孙的快乐……春节期间的幸福场景总是那么短暂,令人难忘。
“儿女回家过年是最好的礼物。”家住朝阳区清和街道普庆社区西昌小区的李阿姨今年75岁,老伴多年前去世。大儿子在外地,基本一年回家一次。小女儿虽然在本市,但由于孩子上学,工作又忙,所以回娘家次数有限。今年李阿姨得知两个孩子都回家过年,她开心得不得了,把屋子收拾了一遍又一遍,进超市逛市场一趟一趟置办年货,为孙辈们准备红包,准备年夜饭……李阿姨虽然每天忙碌,但却笑得合不拢嘴。
春节期间,“妈妈、奶奶、姥姥……”的亲切叫声,让老人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她还领着孩子们逛花市,买来好多鲜花,就这样一家人度过了有说有笑的七天“长假”。节后,孩子们都走了,家里一下子又冷清了,老人便整天呆在家里不爱出门,有时还偷偷掉眼泪。“盼望着儿女回家,短暂的相聚后又要迎来一年的等待。现在想起那几天热闹的日子还是很高兴,而且恐怕这一年都只能是回味了。”老人无奈地说。
老人节后不适是心病
“空巢老人节后出现的情绪低落、身体不适等症状,并不一定是病,多数是心理和情绪上表现出的一种不适应状态,也可以说是“心病”。我市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告诉记者,年前与子女团聚的期盼,过年时与子女团聚的喜悦,都让空巢老人们感受到平日里渴望的陪伴、温暖和快乐,而节后与子女们的分离会带给他们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会有孤独感和失落感,从而导致情绪低落、周身乏力、食欲下降等身体症状,严重的也许会导致真正的心理疾病或心脏病、高血压等身体疾病。
心理师分析说,老人节后不适是普遍存在于空巢老人中的一个现象。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到异地发展,因子女离开而感到孤独而无法调节心理并出现身体不适的老人越来越多。其实,任何人面对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不适应情况,但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这种心理上的不适对身体的影响会更加明显。春节过后,伴随着儿孙的离开,家中喜庆、团圆、轻松的节日氛围迅速消散,很多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都会难以适应这种巨大的反差。
“节后综合征”可防可导
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如果老人家心态乐观,平时有自己的爱好和朋友圈,而不是将所有的幸福全部寄托在子女身上的话,对子女的来去就不会反应太强烈。另一方面,子女平时要对老爸老妈有足够的关心,可以借助网络视频等工具,通过电话、微信等与父母聊天,减少他们因为子女不在身边而产生的孤独感。
“节后综合征”可防可导,为了让空巢老人在节后不空“心”,心理师给出以下三点建议:
要有心理准备。春节是万家团圆的节日,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作为老人,节前就要有节后离别的心理准备,以便节日氛围散去后,能够尽快回归到平日的生活状态中。
要保持规律的作息。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下降,不少老人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症,老人切忌在节日里跟年轻人一样熬夜,尽量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这样不至于作息完全打乱。
要多参加户外活动和社交。老年人应多参加户外活动和社会交往,走出相对封闭的生活空间,提高自身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同时要多与其他空巢老人交流,建立互动等形式。多参加集体活动,比如跳广场舞、外出散步,或与其他老人一起聊天,扩大生活接触面,使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
随着社会老龄化不断加剧,老人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而许多子女都有认识误区,认为只要让老人不愁吃不愁穿,身体健康就行。其实,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如果老人长期心情不好,容易繁衍出许多躯体问题,比如高血压、胃胀、头痛等。如果老人一直处于心情愉快的状态,许多原有的躯体疾病就会减轻,生活质量会明显提高。子女应给予老人更多关爱,即使不能经常回家,也要多打电话、多问候父母,消解老人的孤独感。
关爱老人不仅仅是一个道德问题,
专业的知识也是很重要的哦~
动动手指,分享给更多人看到吧!
精彩推荐:
母亲送别儿子返程照片让无数网友泪崩
2017您最有“福”!
活好这辈子,别想下辈子(句句在理)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01
03-08
04-08
03-30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