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群是与儿童、少年、青年三大群体有着明显差异的人群。他们之间有年龄差异、有身体素质差异、有学习工作与生活压力差异、有生活阅历与人生感悟差异、有经济条件、人脉资源与社会地位差异,有品德习惯与心理素质差异,有能力、业绩与贡献差异,有理想与追求差异等诸多差异。
在对健康与快乐的向往和追求方面,也有着与年轻人明显不同的表现。
中老年人的特点
及其在追求健康方面的表现
(一)闲暇时间多,需要干的事情少,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身体锻炼。
中老年人多数处于退休和半退休状态,没有学习和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也不大。他们时间多、事情少,经常处于无事可干的状态。无聊、孤独、寂寞常常伴随着他们。客观上特别需要一种能让他们打发无聊的时光、消除心中的烦恼,能强身健体、释放心中的郁闷,驱除孤独寂寞,愉悦心情的运动项目。
中老年人对健康娱乐项目的需求,比年轻人更强烈、更迫切。
(二)体质越来越弱,体能越来越差,不适合从事剧烈运动,害怕运动,拒绝运动。
中老年人普遍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大不如从前。视力下降,多数人都出现了老花眼;记忆力衰退,骨质疏松,脚腿不再那么灵便,摔倒一次就可能造成骨折;精力也跟不上趟。常见的中老年疾病都会纷纷找上门来,让他们对运动与健康充满畏惧。从畏惧各种剧烈运动,发展到拒绝一切运动。
即抑制中老年人追求健康的客观因素越来越多,让需求与满足的矛盾冲突更为严重。
(三)社会上适合中老年人的健身娱乐项目少,场馆少。
虽然说很多社区都安装了健身设施,其危险性也比较低,活动起来很方便,而且基本上都是免费。但这些项目有明显不足。
首先是让人与机器对话,没有办法交流,感情无法释放,没有娱乐功能。
其次是运动量不足,很难让人出汗,达不到健身效果。
第三是运动比较片面。有的设施专门活动腿脚,有的专门活动手臂,有的专门活动腰背,很难做到全身锻炼。
第四是很多器材没有说明书,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不知道有什么注意事项,中老年人看后不知道该怎么活动,就只好作罢。
即社区、公园、公众场合的健身器材,只能起到很小的健身作用,很多健身需求无法满足。这些铁家伙都不会说话,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感情交流,不能让人释放压力,难以消除孤独与寂寞。
而能满足健身和娱乐需求的项目特别少:
●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网球、游泳、爬山等项目,运动量太大,不适合中老年人;
●下棋、唱歌、写字、画画、打牌、遛狗、遛鸟等项目,运动量太小,达不到健身效果;
●上网玩游戏、玩手机等太时尚,很多中老年人不会或者不屑。
在信息社会,这就是让中老年人成为被社会遗忘、被时代淘汰的原因。
●走路、跑步、打太极拳,只能健身,不能娱乐。
●跳广场舞能将健身和娱乐较好结合,但却因噪声扰民,让别人很不爽,仁慈的中老年人不愿意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旅游既能健身又能娱乐,但比较费钱。
整天旅游,消费不起。
再说玩久了,走远了,身体也吃不消。
还有,旅游让人从主人变成游子,没有归属感。
故无法将此作为健身娱乐的主打项目。
比较合适的健身娱乐项目,就是打乒乓球。但很多有规模、场地大、球台多、灯光好、地板好的乒乓球场馆,都实行了商业化运作,每小时要收费几十元,活动一次相当于要消耗几天的生活费。这对从过苦日子走过来,习惯了勤俭持家的中老年人,从思想上难以接受。
外部的环境和条件,抑制了中老年人开展健身娱乐活动。
中老年人生活中
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人是动物,动物总要动。动就要干事,没有正事干,只能干闲事。
(一)身体健康的中老年人忙着带孙子,结果将孙子惯成了爷爷、奶奶。
现在独生子女很普遍,中老年人的儿女,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这些被娇生惯养出来的独生子女,什么也不愿干,干什么也不会干,连带自己的孩子都非常困难,需要父母帮忙。
正好没事干的四个中老年人,就像瞌睡找到了枕头。
需要照顾的只有一个孙子,而提供照顾服务的有四个大人,就必须竞争上岗。
竞争取胜标准就是,谁能让孙子开心,谁最听孙子的话。
于是,四个中老年人,四个地位平等的竞争对手,就开展了一场比听话、比逗孙子开心的能力、比宠爱、溺爱孙子的办法措施的“4选1”竞争。
竞赛中获胜的爷爷、奶奶,就变成了孙子的好仆人、好奴才。孙子则变成了“小皇帝”“小少爷”“小公主”。
夹在中间的孩子的父母,似乎变成了局外人。
看不惯父母的做法,批评溺爱孙子的爷爷、奶奶,就是对获胜者有意找茬,有威胁对方退出、剥夺对方利益之意。就可能与老人吵架,相互认为对方在无理取闹,引起了父子矛盾,让家人不再那么和睦。
糊涂的父母,则当起了甩手掌柜,过起了二人生活,好像孩子与自己无关。
很多成了爷爷奶奶的中老年人,把帮助儿女带孙子的“帮助”,没有搞明白。有的直接说成是替儿女带孙子。这比帮忙更有喧宾夺主之意。
帮助的对象是子女,主人是子女。帮助者就像给家里装修房子的人,装成什么样子,花多少钱,得由主人说了算,而不是装修工人。我们这些中老年人,把自己当成了主人,忘记了真正的主人,或者搞不清主人是谁。
帮助的职责是在儿女不会时,教他们学会;儿女力量不足时,搭一把手。把握方向的始终是儿女,是孩子的父母,而不是爷爷奶奶。
儿女学会了就要放手,儿女能干时就不要插手,儿女力量足够时就不要伸手。
很多中老年人总是鸠占鹊巢,替儿女包办一切还不满足,还要替儿女的儿女包办一切。手伸得过长,管的事太多,干了很多不该干的事,自己却不以为然。害了孙子、害了儿女,自己却感觉不到,还以为自己在学雷锋做好事。
身体健康,但没有孙子可带的中老年人,做了许多对家庭和社会无益的闲事。
(二)部分中老年人退休后无事可干,就整天给在外地、外国上班的儿女打电话,操心这个,操心那个。
又嫌弃子女不陪自己多说会话,不懂得关心父母,没有孝心,影响了儿女的工作生活。
部分中老年人,一大早起来去早市买菜,与年轻人一起挤免费的公交,影响年轻人上班坐车。
部分中老年人,整天坐在麻将桌上,影响社会风气。
部分中老年人,到处听保健讲座、购保健药品,将很多钱花在买保健品上。儿女知道后,怎么劝也不听,还为此与儿女吵闹。
吃亏上当、生活无着落时,又找儿女帮忙,增加了儿女的负担。
部分中老年人,利用手中的闲钱投资理财,甚至把全部积蓄、房产都拿去投资。结果被骗,让儿女帮忙追讨,给儿女增添了很多烦恼。
(三)身体状况欠佳的中老年人,动得少,群处少,身体会加速衰老,孤独寂寞会愈发严重。
很多中老年人身体状况不佳,活动起来比较困难,就懒得动。有的则是自己想动,但一个人动起来没意思,邀请别人怕有麻烦。加之适合运动的项目太少,就坐在家里不动。大家都坐在家里,就形成了羊群效应,变成了一种风气,人们对此习以为常,活动的老人反倒有点像异类。
久坐不动,血液循环就会变慢,新陈代谢就会弱化,就会加速衰老。大脑反应越来越迟钝,越来越不愿意交流,越来越不知道外面的世界,越来越不会交流。孤独寂寞就会愈发严重,身体健康状况也会越来越差。
乒乓运动是中老年人
健身娱乐的理想选择
中老年人事情少,有时间锻炼身体;他们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状况都在走下坡路,非常有必要锻炼。
中老年人不适合从事剧烈运动,并不等于不适合从事所有运动。适合中老年人的运动项目少、场馆少,但并非没有。
乒乓运动的运动量不大,很安全,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的体质和体能。70多岁的老人能打,40多岁、50多岁、60多岁的中老年人,更能打。年龄和体力不是问题。
乒乓运动只需两个人。人脉关系再差的人,找一两个朋友,应该不成问题。
乒乓运动的器材装备简单。一个球、一个球拍、一身运动衣、一双球鞋,花不了几个钱,中老年人基本都能负担得起,再说还有儿女支持。硬件装备不足,算不上理由。
乒乓运动场地、球台到处都有。单位家属院、居民小区、公园、广场、操场,免费的乒乓球场地非常容易找到,而且不会离家太远,场地问题不是借口。
因为,乒乓球是国球,不会玩的中国人很少;没有乒乓球运动场地和球台的地区、行业、单位、社区,似乎很难找到。
乒乓运动是全身运动。能从脚趾活动到手指,其健身效果,能满足中老年人的需求。
乒乓运动是一种技巧性运动。要用脑子打球,其健脑作用、防止老年痴呆,效果明显。
乒乓运动是一种娱乐活动。打球中的乐趣很多,与老朋友可以无话不谈,交流很充分,能让中老年人不再无聊。能缓解中老年人的孤独与寂寞,能愉悦他们的身心。
中老年人不爱打乒乓球的主要原因,是思想认识上的问题。没有想通,没有打球的主观意愿或者主观意愿不强。
只要能从思想上认识到乒乓运动的好处,知道并认可它是中老年人健身娱乐的理想选择;行动上积极参与,从不习惯到习惯,并坚持不懈,就能体会到它对自己健康快乐带来的好处,就会积极主动投身到乒乓运动中去。
一传十、十传百,让从事该活动成为中国的一道风景,成为一种风气。
中老年人就能体会到:
●打一次球,胜过吃十副保健品、药品;
●打一次球,就是一次体检加保健加治疗;
●多打一次球,就能少去一次医Y;
●多打一次球,就能少给子女打一次电话,少给子女添很多麻烦;
●多打一次球,能年轻一岁,就能让自己活在自主选择、自己创造的健康、快乐之中。
作者简介
史罕明,男,陕西铜川人
在《陕西日报》《西安晚报》《陕西交通报》《西南文学》《东方散文》等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发表文章数十篇,有多篇文章被搜狐、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等网络转载。出版散文集《巴人雅趣》《幸福在哪里》,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交通作家协会会员。
鼓励一下,点个好看吧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01
03-08
04-08
03-30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