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又称脑卒中,居中国居民死亡率第一位,
大约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中风,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中风;在存活的中风患者中,约有3/4的人不同程度的丧失了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也就是说,非死即残!
每年的5月25日是“世界预防中风日”,目的是加强人们关注中风及相关问题,预防中风。
预防中风的常见误区
关于预防中风,民间流传着各种方法,比如倒着走1万步、洗热水澡、打点滴通血管等等,那么这些说法是否靠谱?让小艾为你各个击破!
传言1:
每天倒着走1万步可以预防中风?
有研究证实老年人每天快走45分钟到1个小时确实可以预防中风,但并
没有研究证实倒着走比正常快走的效果更好
,并且对老年人来说还可能带来很大风险:
倒着走看不到路更容易跌倒、磕碰,并且由于腿脚不灵便不能走太快,运动强度可能达不到锻炼心肺功能的效果。
专家建议,
每周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的步行或骑自行车的锻炼,可以有效预防中风。
并且锻炼需要达到一定强度才有效果,最简单的算法就是数心率(心率数值=170-年龄),说明运动强度合适。
传言2:
洗热水澡可以活血?
至今还有很多人认为洗热水澡可以让身体的血液“沸腾”,血流更快,从而预防血管堵塞进而预防中风。
实际上这样做不仅不能预防,还可能因为洗澡的方式不正确引起中风。
人体如果一下子浸入热水中,会反射性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在短时间内升高,但随着全身皮肤和皮下血管扩张,血压又会骤然下降,这样大的血压波动是中风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因此,
本身就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洗澡水温略高于体温(37~41度)即可,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为宜。
传言3:
到医院输液疏通血管?
很多老年人知道中风是因为血管堵塞,于是想到医院输些“活血化瘀”的药疏通血管。
目前还没有证据说明这样做能降低中风发病率
。心脑血管疾病通常是由于高血压、高脂血等长期控制不佳,形成动脉斑块和血栓堵塞血管,历时数年甚至数十年,不会因为每年输几次液而发生改变,即使输液对局部血管有扩张作用,但补液结束后几天药物也代谢完,不会对损害的血管有长期效果。
不建议老年人为了预防中风而盲目输液,不仅不能改善,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来说还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真正有效的预防中风的方法
控制血压+合理运动
引起中风的高危因素包括
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腹型肥胖、饮食、吸烟、酒精、少运动、心理因素
10个危险因素。因此,控制和管理好这些危险因素,可以最大程度预防中风。
据统计国内有34.6%的中风归因于高血压,是引起中风最重要的因素。医学顶级期刊《柳叶刀》发表过一篇研究指出,
控制好血压可减少48%的中风;增加体力活动可减少36%的中风。
因此,控制血压+合理运动是有效预防中风的两种方式。
文章前面已经提到合理运动的方式,最后来说说控制血压的要点:
1、不同人群的降压目标
很多老年人都有家用的血压计可以每天测量,然而不同人群控制血压的目标是不同的:
(1)
从未发生过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高危人群
,推荐≤140/90mmHg作为标准降压目标,耐受的情况下可降至≤120/80mmHg的理想血压水平。
(2)
已发生过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
,建议把血压降到≤140/90mmHg,耐受的情况下可降至≤130/80mmHg的理想血压水平。
2、预防高血压,限盐是关键
高盐饮食是使国人中风风险远高于其他国家的重要致病因素。据统计国人每日盐的摄入量约为12.5克,远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日少于6克的推荐量。
限盐,准确来说应该限钠。1克盐≈400毫克钠,如果想要预防高血压,钠的含量最好不要超过2000毫克。
还要提防摄入过多薯片、面包、面条、面点、培根、火腿、蜜饯、辣条等“隐形盐”,建议做菜时选用低钠盐或者通过葱姜蒜来代盐调味。
3、日常补充降血压的营养物质
降压的合理饮食,推荐每天可多摄入
薯类、蔬菜、水果、鸡蛋、鸡肉、鱼肉、牛奶
这几种食物,老年患者可以适当服用降血压的营养物质,更好地预防或改善高血压。
纳豆激酶:
促进血液循环,平稳调节血压
纳豆激酶是至今发现的唯一直接溶栓的天然物质,尤其针对陈旧性血栓,其溶栓能力可能超过已发现的所有的溶栓药物,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纳豆激酶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清理血管内的废物,减少血管外围阻力,疏通血脉,改善心脑血管功能,有效平衡血压。
经常补充纳豆激酶可周期性增加血浆中的纤溶活性,可明显改善心脑血管疾病伴随的诸如头晕、耳鸣、手脚冰凉、记忆力减退、四肢麻木、视物模糊等症状,并能有效降低二次中风的风险。
需注意的是,纳豆激酶抗凝血能力很强,缺血性中风患者可以正常服用,出血性中风患者在患病初期一段时间内不建议服用,有进行开刀、拔牙、生产等流血状况前需提前与医生沟通,在手术前一周停止服用。
维生素K2:
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血压
维生素K2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维生素之一,对维护人体骨骼和血管健康有关键作用,能够引导血液里的钙离子去正确的地方,比如骨骼和牙齿,而不是沉积在血管,从而增强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
虽然骨质流失和中风看起来像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但其实是相关的,它们都取决于体内维生素K2的水平。
有研究发现有97%的人群体内缺乏维生素K2,尤其是平时注重高钙饮食或长期服食钙片的老年人,当体内没有足够的维生素K2,大量血管里的钙就会沉积在动脉,并在血管壁形成“斑块”,引起动脉硬化,这些钙垃圾使血管慢慢失去弹性,血液输送困难,不得不加大血压使血液流得比较顺畅,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隐患。
补充维生素K2可以抑制和阻断血管钙化进程,降低由于动脉硬化引起的高血压。
益生菌:
代谢物的降血压作用
益生菌是对宿主有健康效应的活菌制剂,通过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而发挥有益作用,被称为微生态调节剂。益生菌的添加可以促进肠道菌群的多样性、稳定性和重塑性,调节机体的炎症状态,增强肠道黏膜屏障,进而调控肠道微生物代谢物的组成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具有提高免疫力、促进营养吸收、疾病预防等益生作用的乳酸菌在高血压干预方面研究受到关注。构成生物屏障的主要乳酸菌群是乳杆菌与双歧杆菌,乳杆菌属的细菌,例如鼠李糖乳杆菌、瑞士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唾液乳杆菌等,以及双歧杆菌属的细菌,例如青春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等可以参与宿主生理代谢活动,对宿主的健康提供有益的作用。
多项研究结果提示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可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血压,如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含量,控制血糖并降低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发展的关键因素)等。益生菌的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可增强肠道免疫屏障,减轻血管炎症反应,益生菌还能增加血管内皮NO合酶的活性,促进血管舒张剂一氧化氮的生成,有助于改善血压。
研究分析长期规律性食用益生菌可作为一种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方式,且补充多种益生菌的降压效果比补充单一细菌更为出色。
益生元:
益生菌的食物和养料
根据国际益生菌与益生元科学协会定义,益生元是能够被宿主体内的微生物选择性利用,并转化为有益于宿主健康的物质。
益生元是专一的,只服务益生菌,不和有害菌做朋友,被肠道内的有益菌利用,经过发酵降解为有益菌提供营养和能量,使双歧杆菌、乳杆菌等有益菌快速成倍增殖。常用的益生元包括:低聚果糖、低聚乳果糖、菊粉等。
研究发现,低聚果糖可能通过减轻胰岛素抵抗、减少内脏脂肪的炎症因子,对高血压前期人群具有一定的降血压作用,且对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改善,以收缩压下降为主;低聚果糖还可以降低高血压前期人群的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调节血脂,起到心血管保护的作用。
图文来源:网络
责编:小艾
猜你想看
低聚果糖益生元,被忽略的“免疫卫士”
健康饮食|膳食纤维的6大益处
肠道决定一生健康!关乎人体50多种疾病......
长期服用益生菌会产生依赖性?一停用就反弹?
益生菌越吃越严重?能不能吃看完再说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01
03-08
04-08
03-30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