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当怀孕遇上艾滋
第二章:艾滋妈妈孕期及喂养法则
第三章:艾滋妈妈也能拥有健康宝宝
每个女人都想拥有自己的宝宝,但是,对于艾滋病人来说是一种奢望和痛苦。那么,艾滋病人可以要宝宝吗?艾滋病人如何孕育健康宝宝?下面就来和小编盘点艾滋妈妈的孕期护理原则,圆您妈妈梦。
当怀孕遇上艾滋
至2011年底,估计中国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78万。随着HIV/ AIDS的流行,严重地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而且最后必然反映到人类的生存和延续。加强HIV母婴传播的阻断不只是医学问题,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谈到艾滋病大家都很恐慌,并觉得这种疾病距离我们很遥远,其实艾滋病就在我们身边。艾滋病(AIDS)是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据统计,截至2003年全球估计有2000万育龄妇女感染HIV,其中母婴传播的儿童达250万。在我国部分(HIV)高发地区孕产妇,HIV阳性率达1%以上。
艾滋病病毒主要是侵犯人体的淋巴系统,破坏人体的免疫细胞CD4+T,致使人体抵御疾病的防御系统瘫痪。所以感染艾滋病的人,不是死于艾滋病本身,而是死于各种机会感染和罕见的恶性肿瘤。整个病程分为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和发病期,也是AIDS期。艾滋病的流行与人的行为患息相关,已明确HIV通过性接触、血液接触和母婴传播三条途径使人感染。全球HIV流行之初以血液传播为主。近年来性传播已成为当前主要的流行模式。
母婴传播率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准妈妈将病毒传给新生儿称为母婴传播。母婴传播可以是在妊娠期间,经胎盘将病毒传给胎儿宫内感染,发生概率约25%:可以在分娩过程中新生儿受到母亲血液或阴道分泌物的污染而感染一分娩感染或产时感染,其概率可达75%;也可以通过乳汁在哺乳过程中受到感染一哺乳感染,发生率为12 - 25%以上。研究证实,母婴传播在未干预的情况下,危险性在一般发达国家为15 - 25%,发展中国家25 - 35%,非洲为20 - 50%。如果采取有效的母婴传播阻断措施,其危险性可以降至10%以下。2009 - 2010年,中国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已由34.8%下降至7.9%。
艾滋妈妈孕期及喂养法则
艾滋妈妈孕期注意事项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准妈妈(艾滋病准妈妈)其实是一群受害者,有的是通过配偶传染,有的是被男友传染,因一直处于无症状感染期,直到产检时才发现。艾滋病毒的潜伏期一般在5 - 10年,如果普通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平时又没做过HIV检测,就不会发现自己感染,这就是艾滋病准妈妈直到做产前检查才发现自己感染艾滋病毒的原因。在产检筛查中发现可疑感染艾滋病病毒,首先不要恐慌,等待疾病控制中心确定诊断报告。确诊后由首诊医院转到专业医疗机构接受规范的监测和治疗。如症状观察、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检测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抗病毒治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援抗病毒治疗可显着降低母婴间的垂直传播。抗病毒治疗从妊娠14周即可开始。服用三联抗病毒药物进行母婴阻断治疗,直至分娩。
艾滋妈妈的母乳喂养
如果选择母乳喂养,产妇持续应用抗病毒药物至停止母乳喂养后一周。新生儿出生后要进行全面监测和长期随访,最好在出生后6 - 12小时内口服抗病毒药物,并持续至出生后4-6周。对新生儿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如果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产妇不具备人工喂养的条件,要坚持正确的纯母乳喂养,喂养的时间最好不超过6个月,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尽早改为人工喂养。在纯母乳喂养过程中,出现乳头皲裂、乳腺炎和乳腺脓肿会显着增加母乳传播的危险。在随访过程中,定期检测婴儿的HIV抗体,如果没有采取母乳喂养,出生后3个月以上,HIV抗体阴性,即可排除HIV感染:而宝宝出生后1年半时,若HIV抗体仍为阳性,即可确定宝宝已被感染,宜及早治疗。
积极面对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首先要正确地面对现实。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延长生存期,保证生活质量,而且要个健康的宝宝已不是梦想。临床工作中已有这样艾滋病夫妇案例已实现了这一梦想。他们像其他的普通准妈妈一样很兴奋,并很幸福地做着准爸爸准妈妈,到医院接受产前检查,筛查。但检查结果出来时,他们仿佛一下子掉进了绝望的深渊,感染艾滋病病。医生告知此病可能发生的情况,准妈妈和老公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定还是把宝宝生下来。他们讲:&"ldquo;着名篮球运动员约翰逊1991年感染了艾滋病毒,到现在还活得好好的,我们必须看开一点,宝宝就是我们的希望。&"rdquo;他们从绝望的深渊中爬出来了。开始积极地到专业医疗机构接受正规的全面检测,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及产科检查。经过规范治疗满38孕周后病毒已测不出。经医生安排住院待产,并顺利分娩一女婴,夫妇同意新生儿接受及时的抗病毒治疗。在随访12个月时,宝宝的HIV抗体已为阴性。现在,他们很注意自己的行为,以避免将病毒传染给他人。他们感慨地说:&"ldquo;艾滋病的预防知识有多重要,想告诉大家,要减少婚前性行为,即使有,也一定要使用安全套,保护自己的未来。&"rdquo;
2011年的艾滋病日活动主题是&"ldquo;行动起来,向&"lsquo;零&"rsquo;艾滋迈进&"rdquo;,即在5年后实现零艾滋病新发感染、零艾滋病相关死亡和零社会歧视的全球愿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虽是不幸的,但在医疗工作者的积极努力和帮忙一点点,在全社会大家庭的关怀和关爱下,让我们为他们营造一个没有歧视的蓝天和一个没有阴霾的阳光家园。
艾滋妈妈也能拥有健康宝宝
鼓励艾滋病高危人群筛查
&"ldquo;如果真的得病了,别人会怎么看我?&"rdquo;&"ldquo;如果孩子出生了,会不会受到周围人歧视?&"rdquo;一连串问题在HIV阳性准妈妈心里盘旋。最大的压力莫过于来自于别人冷漠而歧视的眼光。市公共卫生中心副院长、卫生部防治艾滋病专家委员会委员卢洪洲告诉记者:&"ldquo;应该鼓励怀孕前或早孕筛查,此外,还包括梅毒、淋病、衣原体感染等治疗。这些感染可能会传染到胎儿,引起先天性缺陷、新生儿肺炎等。&"rdquo;
记者了解到,为加强母婴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日前,儿童医学中心、美国世界健康基金会等举办了&"ldquo;妇女儿童艾滋病的预防、治疗和护理研讨会&"rdquo;。除了探讨艾滋病的母婴传播阻断外,还针对40名临床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开展艾滋病自愿筛查咨询培训,期望藉这批种子咨询人员,为临床基础单位培养相关人员,鼓励高危准妈妈自愿开展艾滋病筛查。
美国世界健康基金会教育项目专员徐丽萍告诉记者:&"ldquo;培训的主要对象是临床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对于高风险人群,要在筛查前向病人解释检查的项目和目的,调节病人心理反应,指导病人如何面对家人,更关键的是让病人不感到被歧视。&"rdquo;
[提醒]培养好习惯远离艾滋病
卢洪洲副院长告诉记者:&"ldquo;儿童感染HIV,大多数是通过母婴传播获得的,所以,对于感染HIV的妇女,建议使用避孕措施避免怀孕。若男性一方为非感染者,则应坚持每次性生活使用避孕套;已怀孕者应尽快中止妊娠。但每位女性都有生育权利,所以HIV阳性妇女,如果发现怀孕或坚决要求生育,则医务人员应向她提供全面咨询、体检;如果决定继续妊娠,则应提供进一步治疗、随访,使其得到安全、科学的医疗服务。&"rdquo;
专家还表示,妊娠期无保护的性生活、吸烟、酗酒、滥用药物等,都与HIV母婴传播发生有关。妊娠期的静脉吸毒也使母婴传播危险性增加。另外,营养不良也会影响HIV垂直传播。
[阻击]综合疗法实施&"ldquo;母婴阻断&"rdquo;
&"ldquo;已经怀孕的艾滋病人还能要孩子吗?&"rdquo;&"ldquo;婴儿会传染到艾滋病吗?&"rdquo;在妊娠期被确诊HIV阳性的准妈妈往往面临类似的&"ldquo;两难&"rdquo;问题。卢洪洲副院长告诉记者,HIV的母婴传播有三个渠道:宫内、分娩时和母乳喂养。因此,有效的阻断方式是产前服药、剖宫产、产后杜绝母乳喂养改用人工喂养,即&"ldquo;母婴阻断&"rdquo;。在不使用&"ldquo;母婴阻断&"rdquo;的情况下,感染艾滋病病毒女性所生育的婴儿被感染的几率在30%至60%;而实施&"ldquo;母婴阻断&"rdquo;后,婴儿被感染率将降到1%左右。
1、产前服药阻断母婴传播卢洪洲说:&"ldquo;对于已经确诊的母婴,当母亲接受分娩前和分娩期的治疗,同时新生儿接受6周治疗后,能降低出生前后近2/3的感染。药物疗法的选择必须根据妊娠期个体治疗临床经验、药物对母亲和胎儿的毒性作用来进行。在开始治疗前,必须进行药物耐药性试验。但许多感染HIV的孕妇使用联合抗病毒治疗,其胎儿可能受到多种药物影响,发生神经系统疾病等。&"rdquo;
2、剖宫产防艾滋病垂直传播&"ldquo;选择剖宫产是预防艾滋病垂直传播的有效方法。和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降低HIV垂直传播的几率多达5倍。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孕妇是否选择剖宫产,仍需考虑到外科并发症的可能性,比如:发热、子宫内膜炎、伤口感染等,这在HIV感染的孕妇很常见。剖宫产虽可降低HIV母婴传播,但感染HIV妇女有较高的术后死亡率,尤其在不发达国家。&"rdquo;
3、产后人工喂养母婴阻断&"ldquo;母乳喂养所致的HIV垂直传播在发展中国家占很大比例,人工喂养可使婴儿HIV感染减少约1/2,所以,建议HIV阳性母亲尽可能使用人工喂养。大多数HIV阳性母亲的婴儿都尽可能在出生后6小时内开始口服专门药物治疗6周。还需事先制定HIV检测、HIV感染症状及药物毒性作用评估。&"rdquo;
总结:人们不是很提倡艾滋病人孕育宝宝,但是,艾滋病人及不能孕育健康宝宝了吗?母婴传播率是多大呢?以上小编为您盘点艾滋妈妈的注意事项学习下吧。(文章原载于《健康准妈妈》,刊号:2012年3月号,作者:韩志敏,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360常识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