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患者,女,35岁,已婚,妊娠68天,双膝酸软,夜尿频多,无腹痛,无阴道出血,以往有3次自然流产史,舌淡嫩,苔薄白,脉沉弱。B超检查:宫内早孕,其他未见异常。治疗应首选
A.胎元饮
B.寿胎丸
C.保阴煎
D.圣愈汤
E.补肾固冲丸
2、患者,女,33岁,已婚,孕三堕三,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疗应首选
A.泰山磐石散
B.寿胎丸
C.肾气丸
D.安奠二天汤
E.补肾固冲丸
3、患者,女,29岁,已婚。妊娠中期出现腹大异常,胸膈满闷,呼吸急促,神疲肢软,舌淡胖苔白腻,脉沉滑,应首先考虑的是
A.子肿
B.子烦
C.子满
D.子痔
E.子晕
4、妊娠肿胀的主要证候,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妊娠数月,面目四肢浮肿
B.皮厚而色不变,随按随起
C.气短懒言,口淡而腻
D.食欲不振,大便溏薄
E.舌淡体胖,边有齿痕
5、肾虚型子肿的首选方是
A.真武汤
B.左归丸
C.五皮散
D.防己黄芪汤
E.右归丸
答案与解析
1、【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滑胎-肾气不足证-主要证候:屡孕屡堕,甚或应期而堕;孕后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夜尿频多,面色晦暗;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滑尺脉沉弱;代表方:补肾固冲丸。
2、【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滑胎-气血虚弱证-主要证候:屡孕屡堕;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㿠白,心悸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代表方:泰山磐石散。
3、【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妊娠5-6个月后出现腹大异常,胸膈满闷,甚则遍身俱肿,喘息不得卧者,称“子满”,又称“胎水肿满”。
4、【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子肿脾虚证-主要证候:妊娠数月,面目四肢浮肿,或遍及全身,皮薄光亮,按之凹陷不起,面色黄白无华,神疲气短懒言,口淡而腻,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小便短小,大便溏薄;舌淡体胖,边有齿痕,舌苔白润或腻,脉缓滑。
5、【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子肿-肾虚证-主要证候:妊娠数月,面浮肢肿,下肢尤甚,按之如泥,腰酸乏力,下肢逆冷,小便不利;舌淡,苔白润,脉沉迟;代表方:真武汤。
细目五堕胎、小产
要点一概述
凡妊娠12周内胚胎自然殒堕者称“堕胎”,妊娠12-28周内胎儿已成形而自然殒堕者称“小产”或“半产”,分别相近于西医学的早期流产和晚期流产。
要点二病因病机
发病机理主要是冲任损伤,胎结不实,胎元不固,而致胚胎、胎儿自然殒堕离宫而下,多由胎漏、胎动不安发展而来。常见病因有肾气虚弱、气血不足、热病伤胎和跌仆伤胎。
要点三鉴别诊断
本病诊断的关键是妊娠物是否完全堕出或产出,需与异位妊娠、葡萄胎相鉴别,经妇科检查、B超、后穹隆穿刺多可区分。
要点四辨证论治
本病的治疗原则以下胎益母为主,若胎堕完全者应按产后处理,宜调养气血为主。
1.胎堕难留证
主要证候:
妊娠早期,阴道流血逐渐增多,色红有块,小腹坠胀疼痛,成妊娠中晚期,小腹疼痛、阵阵紧逼,会阴逼胀下坠,成有羊水溢出、继而阴道下血量多,或伴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头晕目眩;舌质正常或紫暗,舌边尖有瘀点,脉滑或湿。
治法:
祛瘀下胎。
方药:
脱花煎或生化汤加益母草。
2.胎堕不全证
主要证候:
胎殒之后,尚有部分组织残留于子宫,阴道流血不止、甚至出血如崩、腹痛阵阵紧逼;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
活血化瘀,佐以益气。
方药:
脱花煎加人参、益母草、炒蒲黄。
要点五预防与调护
堕胎、小产一旦发生,需立即到医院就诊,以防止大出血造成失血性休克。产后宜调畅情志、避风寒、慎起居、禁起居,增加饮食营养以助调补气血。
细目六滑胎
要点一概述
凡堕胎或小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称为“滑胎”、亦称“数堕胎”“屡孕屡堕”。
要点二病因病机
滑胎的主要机理为母体冲任损伤和胎元不健。若母体脾肾不足,气血虚弱,或宿有癥瘕之疾,或孕后跌仆闪挫,伤及冲任均可导致胎元不固而致滑胎。先天禀赋不足,胎元不健,致使胚胎损伤或不能成形或成形易损、则发生屡孕屡堕、滑胎的病因临床常见有肾虚、脾肾虚弱、气血两虚、血热和血瘀。
要点三诊断
1.病史
堕胎、小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称为滑胎。诊断时注意其连续性和自然殒堕的特点。多数滑胎病人,往往发生在妊娠后的相同月份,但也有部分病人滑胎不在相同月份。
2.检查
(1)妇科检查
了解子宫发育,有无子宫肌瘤、子宫畸形及盆腔肿物等。
(2)实验室检查
查男女双方染色体。男子因诸多因素所导致的精子数目、活动力、畸形率的异常。女方查黄体功能、胎盘内分泌功能、ABO抗原、血清抗体效价、抗心磷脂抗体等。
(3)辅助检查
通过B超或子宫—输卵管造影观察子宫形态、大小,有无畸形、宫腔粘连、子宫肌瘤、盆腔肿物,宫颈内口情况。特别是大月份小产者更应重视是否存在宫颈机能不全情况,若宫颈内口达1.9cm以上者可诊断为宫颈内口松弛。
要点四辨证论治
本病主要以滑胎者伴随的全身脉证作为辨证依据。根据有关检查,排除男方因素或女方非药物所能奏效的因素,针对原因辨证施治。治疗滑胎应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阶段性原则。孕前宜以补肾健脾,益气养血,调理冲任为主;孕后即应积极进行保胎治疗,并应维持超过既往堕胎、小产时间2周以上,万不可等到发生流产先兆以后再进行诊治。对于滑胎病人应言明“预培其损"的重要性和孕后坚持用药的必要性。
1.肾虚证
(1)肾气不足证
主要证候:
屡孕屡堕,甚或应期而堕;孕后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夜尿频多,面色晦暗;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滑尺脉沉弱。
治法:
补肾健脾,固冲安胎。
方药:
补肾固冲丸。
(2)肾阳亏虚证
主要证候:
屡孕屡堕;腰膝酸软,甚则腰痛如折,头晕耳鸣,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夜尿频多,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而润,脉沉迟或沉弱。
治法:
温补肾阳,固冲安胎。
方药:
肾气丸去泽泻,加菟丝子、杜仲、白术。
(3)肾精亏虚证
主要证候:
屡孕屡堕;腰酸膝软,甚或足跟痛,头晕耳鸣,手足心热,两颧潮红,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补肾填精,固冲安胎。
方药:
育阴汤。
2.气血虚弱证
主要证候:
屡孕屡堕;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㿠白,心悸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
益气养血,固冲安胎。
方药:
泰山磐石散。
3.血热证
主要证候:
屡孕屡堕;孕后阴道出血,色深红质稠,腰酸腹痛,面赤唇红,口干咽燥,便结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治法:
清热养血,滋肾安胎。
方药:
保阴煎合二至丸加白术。
4.血瘀证
主要证候:
素有癥瘕之疾,孕后屡孕屡堕;肌肤无华;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滑或涩。
治法:
祛瘀消癥,固冲安胎。
方药:
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要点五预防与调护
对曾经发生过堕胎、小产者,应在下次受孕前做好全面检查,“预培其损”,避孕1年,在夫妇双方身体最佳状态下妊娠,做到未病先防。孕后宜保持心情愉快,消除忧虑和恐惧心理,勿过度劳累,孕早期禁止性生活,及早安胎。避免跌仆损伤,维护气血平和,使胎元健固。还要注意饮食营养,保证胎儿正常发育。遵守医嘱,用药保胎时间应超过既往堕胎、小产时间的2周以上,并做好围产期保健。
细目七胎萎不长
要点一概述
妊娠4-5个月后,孕妇腹形与宫体增大明显小于正常妊娠月份,胎儿存活而生长迟缓者,称为“胎萎不长”。亦可称为“妊娠胎萎燥"“妊娠胎不长”。
要点二病因病机
本病的主要机理是气血不足以荣养其胎,而致胎儿生长迟缓。主要病因有气血虚弱、脾肾不足、血寒宫冷。
要点三辨证论治
本病辨证以虚证为多。本病的治疗原则,当求因治本,去其所病,重在补脾肾、益气血,使其精血充足,则胎有所养。
1.气血虚弱证
主要证候:
妊娠4-5个月后,腹形和宫体增大明显小于妊娠月份,胎儿存活,面色萎黄或㿠白,身体羸弱,头晕心悸,少气懒言;舌质淡嫩,苔少,脉稍滑细弱无力。
治法:
补气益血养胎。
方药:
胎元饮。
2.脾肾不足证
主要证候:
妊娠腹形明显小于妊娠月份,胎儿存活,腰膝酸软,纳少便溏,或形寒畏冷,手足不温;舌质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
补益脾肾,养胎长胎。
方药:
寿胎丸合四君子汤。
3.血寒宫冷证
主要证候:
妊娠腹形明显小于妊娠月份,胎儿存活,形寒怕冷,腰腹冷痛,四肢不温;舌淡苍白,脉沉迟滑。
治法:
温肾扶阳,养血育胎。
方药:
长胎白术散加巴戟天、艾叶。
细目八子满
要点一概述
妊娠5-6个月后出现腹大异常,胸膈满闷,甚则遍身俱肿,喘息不得卧者,称“子满”,又称“胎水肿满”。
要点二病因病机
子满多由脾胃虚弱,土不制水,水渍胞中所致,或因胎元缺陷,发展为畸胎。
要点三辨证论治
本病为本虚标实证,治宜标本兼顾,本着治病与安胎并举的治则,健脾消水而不伤胎。
主要证候:
妊娠中期后,腹部增大异常,胸膈满闷,呼吸短促,神疲体倦,四肢不温,小便短少,甚则喘不得卧;舌淡胖,苔白,脉沉滑无力。
治法:
健脾利水,养血安胎。
方药:
鲤鱼汤加黄芪、桑白皮或当归芍药散。
细目九子肿
要点一概述
子肿又称“妊娠肿胀”,其主症是妊娠中晚期,孕妇出现肢体面目肿胀者称“子肿”。
要点二子气、皱脚、脆脚的含义
1.子气
自膝至足肿,小水长者。
2.皱脚
两脚肿而肤厚者。
3.脆脚
两脚肿而皮薄者。
要点三病因病机
此病多发生在妊娠5~6月以后,此时胎体逐步长大,升降之机为之不利,若脏器本虚,胎碍脏腑,因孕重虚。因此,脾肾阳虚、水湿不化,或气滞湿停为妊娠肿胀的主要发病机理,脾肾两脏功能失常往往互相影响,或相继出现。
要点四辨证论治
妊娠肿胀的治疗应本着治病与安胎并举的原则,以运化水湿为主,适当加入养血安胎之品,慎用温燥寒凉、峻下、滑利之品,择用皮类利水药,以免伤胎。
1.脾虚证
主要证候:
妊娠数月,面目四肢浮肿,或遍及全身,皮薄光亮,按之凹陷不起,面色黄白无华,神疲气短懒言,口淡而腻,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小便短小,大便溏薄;舌淡体胖,边有齿痕,舌苔白润或腻,脉缓滑。
治法:
健脾利水。
方药:
白术散加砂仁。
2.肾虚证
主要证候:
妊娠数月,面浮肢肿,下肢尤甚,按之如泥,腰酸乏力,下肢逆冷,小便不利;舌淡,苔白润,脉沉迟。
治法:
补肾温阳,化气利水。
方药:
真武汤或肾气丸。
3.气滞证
主要证候:
妊娠3~4月后,肢体肿胀,始于两足,渐延于腿,皮色不变,随按随起,胸闷胁胀,头晕胀痛;苔薄腻,脉弦滑。
治法:
理气行滞,除湿消肿。
方药:
天仙藤散或正气天香散。
细目十子晕
要点一概述
子晕又称“妊娠眩晕”,是指妊娠期出现以头晕目眩,状若眩冒为主症,甚或眩晕欲厥,称“子晕”。子晕有轻重之分,若发生在妊娠中后期,多属重证,往往伴有视物模糊、恶心欲吐、头痛等,多为子痫先兆。
要点二病因病机
本病发生的主要机理是阴血不足、肝阳上亢或痰浊上扰。脏气本虚,孕后精血下注养胎,阴分必亏,阴不潜阳,肝阳化火生风;或妊娠中期后,胎体渐大,影响气机升降,气郁犯脾,脾虚湿聚,化为痰浊,肝阳夹痰浊上扰清窍。阴虚肝旺、脾虚肝旺属子晕重证,尤应预防子痫的发生。
要点三辨证论治
1.阴虚肝旺证
主要证候:
妊娠中后期,头晕目眩,视物模糊,耳鸣失眠,心中烦闷,颜面潮红,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或绛,少苔,脉弦数。
治法:
育阴潜阳。
方药:
杞菊地黄丸加石决明、龟甲、钩藤、白蒺藜、天麻。
2.脾虚肝旺证
主要证候:
妊娠中晚期,头晕头重目眩,胸闷心烦,呕逆泛恶,面浮肢肿,倦怠嗜睡;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
健脾化湿,平肝潜阳。
方药: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钩藤、丹参、蔓荆子。
3.气血虚弱证
主要证候:
妊娠后期头晕目眩,眼前发黑,心悸健忘,少寐多梦,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脉细弱。
治法:
调补气血。
方药:
八珍汤加首乌、钩藤、石决明。
要点四预防与调护
1.调情志,保持心情舒畅,勿受精神刺激。
2.禁辛辣,宜服高蛋白、维生素类及富含钙、铁等营养丰富的食物,低盐饮食。
3.注意休息,充足睡眠,安静环境,左侧卧位。
4.测体重、血压、胎盘功能及尿蛋白。
细目十一子痫
要点一概述
子痫又称“子冒”“妊娠痫证”,其主症是妊娠晚期或临产前及新产后,突然发生眩晕倒仆,昏不知人,两目上视,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全身强直,须臾醒,醒复发,甚至昏迷不醒者,称为“子痫”。
要点二子痫的诊断
1.病史
孕前可有或无高血压史、肾病史、糖尿病史、家族高血压病史;双胎、多胎妊娠,羊水过多,葡萄胎病史;子痫病史等。
2.临床表现
妊娠后期,或正值分娩时,或分娩后,忽然眩晕倒仆,昏不知人,两目上视,牙关紧闭,四肢抽搐,角弓反张,须臾醒,醒复发,甚或昏迷不醒。或者在先兆子痫的基础上出现抽搐昏迷症状为子痫。
3.检查
妊娠前或妊娠20周前可有或无高血压史,妊娠20周后血压升高到18.7/12.0kPa(140/90mmHg),或较基础血压升高4.0kPa(30/15mmHg),伴蛋白尿、水肿即可诊断为子痫前期。
要点三急症处理原则
一经确诊,立即住院治疗,积极处理。治疗原则为解痉、降压、镇静、合理扩容,必要时利尿、适时终止妊娠,中西医配合抢救。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