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如何毁掉一个孩子看完细思极恐…“恐吓式逗娃”伤了多少孩子 过年期间如何毁掉一个孩子看完细思极恐…“恐吓式逗娃”伤了多少孩子过年期间如何毁掉一个孩子看完细思极恐…“恐吓式逗娃”伤了多少孩子

过年期间如何毁掉一个孩子看完细思极恐…“恐吓式逗娃”伤了多少孩子

“蛮蛮,你妈妈不要你了哦!”

“你爸妈生了小弟弟就不爱你了!”

“你是捡来的!”

——无论城市乡村,随处可见这样的“恐吓式逗娃”。逗娃的大人们把孩子惊恐、失望甚至痛哭流涕当作乐趣。

近日,一则《过年期间如何毁掉一个孩子》的长文火爆网络,其中的“恐吓式逗娃”的话语多多少少都在我们周边发生过。

当时说话的家长们,谁也没有意识这样的玩笑话,带给孩子们的是什么!逗娃的人们无一例外都没有恶意;被逗的娃无一例外都感受到伤害。今年春节,就有家长毫不留情地向“恐吓式逗娃”说不:以后不要这样逗我的孩子!

伯伯:小帅帅,你的女朋友呢?

爸爸:不能再这样逗小孩了

“小帅帅,你的女朋友呢?带来伯伯们看看呢!你喜欢你班上哪个女同学呢?”

正月初三,宜宾市叙州区

一家酒楼雅间,何先生等几个干亲家正在“团年”,两个孩子拿着大人们发的红包,

追逐打闹享受着难得的过年时光。

“小帅帅”是何先生10岁儿子的小名,热闹的气氛突然被这句莫名其妙的话打断了。原本兴高彩烈的孩子,突然就僵在了饭桌上,小脸涨得通红,咬着牙紧攥着拳头,连眼眶都红了。

旁边的妈妈赶紧安抚快要哭出声的儿子:“伯伯逗你的,快吃饭吧。”开玩笑的伯伯看到孩子的窘样,一杯酒下肚开心地笑了起来。“叭!”孩子突然将碗筷狠狠地砸在了桌子上,“哼,我不吃了!”小帅帅终于流着眼泪,奋力挣脱妈妈试图控制他的双手,怒冲冲地跑了出去,妈妈赶紧去追。

“不能再这样逗小孩了,你应该想想他们的感受。”

此前一直没有说话的何先生提出了抗议,

“不仅是我的孩子你不能这样逗了,别人家的孩子也不应该这样逗。”

何先生认为,十来岁的男孩,对性别已有朦胧认识,但又羞于谈及。长辈的逗乐,伤到了孩子们的自尊心。“其实儿子很小的时候,朋友们就总是拿‘女朋友’逗他,刚开始孩子完全无感,随着年纪增长,他开始抗拒这种玩笑话,非常反感。”

何先生告诉记者,早在两三年前,小帅帅就不大愿意跟着大人出门,“他们总是嘲笑我,我去干什么?”何先生说,这种伤害潜移默化,而且影响深远。

本家姑姑:快叫爸爸,给你糖吃!

当事人:有着深刻的恨之入骨的感受

小宇是一名宜宾的年轻律师,也是一个三岁孩子的妈妈。对于“恐吓式逗娃”,小宇从小就有着深刻的恨之入骨的感受。“我们老家是泸州古蔺山区的,几家人住的四合院,各种奇葩逗娃。”小宇告诉记者,她家姐弟仨,她排行老大。因为孩子多,父母只能外出打工挣钱,她们留守在家。

小宇所住的四合院里,都是本家几个叔房的长辈,婶婶、伯娘们没事就拿她三姐弟逗开心。“我一岁左右,父母就外出打工去了,直到四岁他们才回来呆了两年左右,然后又出去了。”

小宇从记事起,就有长辈逗她“是捡来的”,后来又这样逗她的弟弟妹妹,这让她非常反感。

“那时候父母不在身边,就特别讨厌长辈说我们是捡来的,或者说父母不要我们了,又急、又怕、又生气。”

小宇回忆道,有了弟弟妹妹后,每次被“逗”,她都要怼回去:“你们才是捡来的!”小宇家教很严,即使受了委屈也不敢骂脏话,她能反怼长辈们的话也很少。为了逃避被逗,小宇总是带着弟弟妹妹从后门山道去上学,而不经过大院的门。“逢年过节,本家的姑姑们回来,就拿出糖果逗我们:‘

快叫爸爸,给你糖吃!’

小宇说,她和弟弟妹妹从来不会叫别人爸爸,无论她们拿什么诱惑。而院子里别的孩子则受不了这种诱惑,为得到零食乱叫爸爸。

“他们看我们不叫,就嘲笑我们傻,‘叫声爸爸就有吃的,有什么不好?’”

妈妈生气称“要生二胎,不会再要她了”

5岁娃威胁:“要把娃娃掐死”

5岁的女孩琳琳是家里的小公主,生活在宜宾的她从小都在爸爸妈妈的关爱下长大。“为了让琳琳更好的发展兴趣,我和她爸给她准备了各种业余项目,希望琳琳可以健康成长。”母亲伍女士透露。

国家放开二胎政策后,伍女士夫妇没有生二胎的打算,但周围多多少少都有亲友来开琳琳玩笑:

“如果你有弟弟妹妹,爸爸妈妈就不喜欢你了哦。”“你家的房子车子都要分给你弟弟妹妹哦,你愿意吗?”

伍女士听到这些话都没有明说,但会私下跟琳琳说,没有要二胎的打算。即使如此,琳琳也会偶尔明示暗示妈妈,自己不想要弟弟妹妹,妈妈有了二胎自己不会开心。“可以说这事对她的情绪还是有影响的。”伍女士猜测。

平时琳琳还算乖巧懂事,但有时候也会发发小脾气,不听话。“有一次吵架吵凶了,我就跟她说:‘我要生二胎,不会再要她了,让她去给其他人家当幺儿,不要给我当,我要更听话的娃娃。’”伍女士回忆说,“最开始她没说话,后来突然冒一句话,吓我一跳,说

‘如果妈妈要二胎,我就把娃娃掐死。’

当时除了伍女士在场,伍女士的五姨杨女士也在场,“我那会还是愣了,完全没想到娃娃这样说。”伍女士意识到,是不是平时包括自己在内的亲友在二胎问题上,不该跟琳琳这样说,“后来双方冷静了,我专门带琳琳去爬翠屏山,跟她谈心,告诉她爸妈永远都爱她,不会再要小宝宝。也会告知周围的亲友,不要再这样说话,避免给娃娃不好的影响。”

“现在感觉琳琳的安全感越来越强了,不再怕被其他人抢走爸妈的爱。她不再怕跟人分享东西,像是有了糖果、零食,看到周围小朋友都会给。”

老家亲戚:这么大吃奶?羞羞羞!

孩子妈:让孩子产生心理阴影

中国人的千年传统,过春节走亲戚、吃春酒,总是件很喜气的事情。但今年正月初五,家住成都的“兜兜妈”王女士走亲戚回来却没了好心情。

“老家亲戚乱逗我儿子,还嘲笑他,让他产生心理阴影。”王女士抱怨说:“恐吓式逗娃,真的应该改改了。”

据王女士介绍,她儿子“兜兜”两岁多,性格一直很外向开朗。知道妈妈怀了“二宝”后,兜兜特别期待妈妈再生个妹妹。平时母子在家,兜兜会主动去摸摸妈妈的肚子,高兴地说:“妈妈肚子里有小宝宝,我是哥哥了。”王女士说,看得出来儿子对即将出生的弟弟或妹妹很期待。

但这次过年回内江老家,亲戚逗儿子的话及儿子的反应,让她倒吸口凉气。

“兜兜,你妈妈怀妹妹了,就不要你了哦,会把你弄去丢了哦。”

王女士说,亲戚说完上句,还专门问她儿子:“你要不要妹妹?”王女士注意到,当时兜兜在玩耍,看似不在意。但他斩钉截铁地回答亲戚:“不要妹妹!”

王女士赶紧制止了亲戚。但是后果仍然是显而易见的,

“回到成都后,兜兜就不会再来摸我的肚子了,亲戚的无聊玩笑,儿子显然是当真了。”

王女士告诉记者,即使她说“兜兜是哥哥了”。儿子也会否决妈妈的话:“不要,我不是哥哥……”

兜兜虽然两岁了,但仍在吃母乳。这让老家的亲戚似乎又发现了“新大陆”:

“兜兜,你这么大了还在吃奶?羞死了,羞羞羞!”

王女士实在反感这种对孩子突然的、吓唬式的“逗乐”。但出于情面,王女士只好解嘲说这是为了省点奶粉钱。“兜兜还是受到影响,再吃奶,他把我悄悄拉到一边去。”

网友热评:

教育专家说

“这些普遍的话题,听起来像是开个玩笑,但实际上是没把孩子当成平等个体。”儿童工作独立顾问、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保护专家暨项目官员杨海宇表示,孩子在不断的成长,我们会觉得孩子生理上、心理上不成熟,但事实上孩子从很小开始就会在意周围人对他的看法。

“恐吓式逗娃”的坏处:

首先,说这话的都是孩子的父母在内的亲属,在孩子的成长语境中,是跟他有亲密关系的人,这样说会破坏孩子安全的心理状态,也会影响孩子与父母的感情。

其次,“撒谎欺骗孩子,也会让孩子不自觉的向成人模仿,原来可以这样做。

最重要的,还是没有把孩子当独立个体,不尊重他。

杨海宇希望,“更多人可以本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初衷,来对待孩子。”而杨海宇透露,1990年生效的《联合国儿童公约》中明确,儿童和成人一样是一个权利个体,“我们不该从自己的孩子角度,来不平等对待。”

心理专家说

宜宾市青少年心理咨询协会会长熊小冰表示,最大的影响是集体无意识的自我催眠。这样的行为至今仍然普遍存在,就是因为大家都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

从曾经“无助的承受者”,好了伤疤忘了痛,转变成了“享受快感的获益者”

文中所提到的那些案例触目惊心,也很少有人会归因于此,即使在一定程度上是以扭曲人性,甚至自欺欺人作为代价,

这就是从众的效应

,可以让大多数人显得心安理得,在集体催眠下失去了应有的判断力。

希望当我们不经意扮演“恐吓式逗娃”的始作俑者时,至少内心是充满了善意的,而不是图一时之快感,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特别是孩子的痛苦之上。

新年伊始,

“恐吓式逗娃”可休,

都不要当“熊大人”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罗敏颜雪

往期回顾

王健林把万达百货卖了!成都1项目在列!万达在成都只剩这些了……

公司组织数学考试,考不过就裁员?完整考卷曝光!网友:我自闭了

“学霸”人设崩塌?翟天临被曝论文抄袭,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大学回应了!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