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更多,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吧~
最近发烧的宝宝好多。
猛虎出山了,神兽归笼了,大家一浪,然后
组团发烧。
(>﹏<)宝宝一发热,就往医院跑?
这节骨眼上孩子生病了,到底要不要去医院???
(>﹏<)疫情杀了个回马枪,去医院害怕交叉感染怎么办?
流感、轮状高发季,不得不去医院的时候,如何避免交叉感染?
明确一点:
宝宝>3个月,精神食欲正常,可先在家护理,必要时口服退烧药降温。但是同时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呼吸、一般情况、意识状态等。记录入量出量和热峰数值、热峰间隔。
“发烧38℃可以用退烧药吗?”
这恐怕是家长纠结最多的问题。
传统观念是,孩子发烧38.5℃以上就吃退烧药,如果体温不到38.5℃就“没到火候”还不能吃退烧药。那么发烧38℃怎么办?37.8℃呢?
答案让你意外:
都可以用。
如果发烧引起孩子不舒服(还有你不知道的浑身酸痛和头痛等),37.6℃也可以用退烧药;如果发烧没有引起孩子难受,39℃都可以不用。
用退烧药的目的,是为了缓解发烧引起的孩子不适,而并不只是让体温表上的数字变小。用不用退烧药就看孩子发烧的时候难受不难受。
今晚上一堂算数课:发烧都知道用美林和泰诺林,剂量到底怎么给?
发烧的温度高不高,其实并不能代表情况严重与否。发烧只是说明孩子生病了。严不严重要看孩子这次所患疾病——也就是引起孩子发烧的疾病严不严重。有可能,还同时有两种。
如果最后发现宝宝只是一场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而已,没有其他并发、继发,那么孩子发烧再高、烧得再久,也不会怎么样。同样是发烧,如果赶上倒霉是川崎病或者脑膜炎,那确实更麻烦些。
免疫功能正常的宝宝,半岁以后每年可能会得6-8次感冒,一两个月就感冒发烧一回纯属正常。肺炎一年中奖个一两次,也不稀奇。
“那宝宝发烧了,应该怎么办?”
发烧时,
重点是观察病情,判断什么时候应该去医院就诊。
发烧是好事,急得团团转的老母亲才真该降降温、醒醒脑!
小感冒多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有自限性,发烧通常3-4天内自然好转。感冒引起的发烧,无论用或不用退烧药,体温降到正常的时候宝宝气色都比较正常,精神状态也不会很差。
如果宝宝体温正常还是没精神、蔫蔫的,面色苍白或发青,出现呼吸急促费力、喘息,或者血便血尿、卤门眼窝凹陷、小便量明显减少颜色深黄等,都应该尽快到医院就诊。
大道理呢,说多了你们也都不爱听。最近后台纷纷反馈还是真人案例好磕——长篇累牍的“爱上吃饭”,居然好评一片。
好吧,抽点时间分享两个发烧的,因为太长,分上下集发。相信你看完了,一定会对发热、护理、判断、用药等有不少新的收获。
第一位宝宝,上个月刚发热了一次。
五月份这次发烧并没有掀起什么大风大浪,然而……
这还没过一个月,宝宝又发烧了。而且6月这次发烧恰逢转奶,家人难免担心,不由得多想了一些。
不过,我们可以看出,宝妈这时已经有了些经验,会先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当然,只观察这个还远远不够。
此处插播一个宝妈做的比较好的发烧备忘录:
接着来看这个转奶期间发烧的宝宝情况:
这时候难免会怀疑到转奶,不过我觉得一码归一码,生病就是生病,极少有因为转奶发烧三天却没有其他任何过敏症状的。
感染也看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还是病原体(比如比较常见的支原体)感染还是寄生虫感染。
很多宝妈到这里就松了一口气,好了好了不烧了,烧了五天了,原来“就是感冒”,没事了。但是敌人往往很狡猾很难缠的哟。
我经常说,看诊不是点菜,咱们不要自己张罗查什么,既然去医院,检查就听医生安排。当然医生有时候呵呵哒,自己有个主心骨很重要。
三个要点:
①六岁以下不建议吃中成药,退烧首先美林/泰诺林。
②着凉不会感冒。
③宝宝到这时已经发烧时间比较长了,血常规应该能够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如果医生细心查体的话,也会有所发现。
but并没有,只有柴桂退热,差评。
这个用药就有点乱来了。
首先血常规除了提示病毒感染的可能性之外一切正常。其次金银花预防细菌感染纯属无稽之谈。最后诊断结论不明确,什么叫“可能感染了不严重”?
据其他群友说这家医院是十里八乡出了名儿的开药大王。
检查结果来看,没有任何细菌感染的迹象,但是医生有个奇葩的想法,不吃点药压一压“再弄个细菌感染咋办”?好,嗓子有点红,先按照扁桃体发炎治治吧。
都说扼杀于萌芽状态中,这都还没萌呢……
炎症,也得看是怎么来的炎症。
病毒感染引起的,吃一火车皮抗生素也不对路呀。但是我不是医生不是药师,这话我没法儿当众说。
唯一能给的意见,就是“如果是我,我不吃”。
当时我还在心里暗喜,幸好这个宝宝灌药灌不进去,应该可以躲过不少没用的药……
这里也有几个要点:
①孩子吃好喝好精神好,低烧,家长其实是不需要非常担忧害怕的,但是,人之常情人之常情,理解万岁理解万岁。
②很多低烧甚至恰恰是因为室内温度太高,热的。孩子散热散不掉,体温就有点偏高。
③发烧建议开空调,凉爽舒适为宜。
④都怕开空调开出病来,你看这不开空调也没耽误生病啊……天要下雨娃要生病,非人力所能阻挡的。
到这里,疱疹病毒的嫌疑基本上就是八成了。
其实呢,到了这种程度,如果是我的话,我不会再跑医院了。
因为孩子精神状态良好,体温不高,饮食稍微比平时减少——嘴疼影响的也是难免,家庭护理能保证不脱水、不缺必要的营养,完全可以再给他7-10天的时间自己恢复(他已经熬过了一半的病程了)。除了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还有补液盐,我也不需要其他的什么了。
至于宝妈怀疑的疱疹咽颊炎,我个人认为并不符合。
上图是疱疹咽颊炎常见的分布。
疱疹性咽峡炎是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为特征的疾病。大多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埃可病毒、EB病毒、疱疹病毒和支原体也可能引起),夏秋季发病率高。
而这个宝妈描述的症状综合起来有三:
①两腮出现疱疹。(为什么我一个劲儿的问到底哪个位置)
②唇部之前有“溃疡”。
③大牙位置的牙龈红肿,自述牙牙疼,总是咬牙,有出血。
因此,我更考虑
疱疹性龈口炎。在上面的对话中我简单提了一句,这里稍微展开说一下。
疱疹性龈口炎也是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与疱疹性咽峡炎不同的是,疱疹性龈口炎的祸根是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而疱疹性咽峡炎的祸根是由肠道病毒。根源不是同一种病毒
疱疹性龈口炎也叫原发性单纯疱疹龈口炎,6岁以下宝宝较多见,尤其是6个月至2岁更多。成人也可发病。
发病四个阶段——
①前驱期:患者(多是家庭成员嘴起燎泡)接触史。可能先有发热、头痛、疲倦、肌肉酸痛、咽喉肿痛等症状,淋巴结肿大。宝宝烦躁易激惹,食欲受影响。
②水疱期:经过1~2天后口腔黏膜出现成簇的针头大小水疱(这位宝妈形容的白尖)和溃疡。
③破溃期:水疱大面积糜烂,并可造成继发感染。
④愈合期:糜烂面逐渐缩小、愈合。
虽然都是嘴里的疱疹,但疱疹性咽颊炎和疱疹性龈口炎的症状也略有不同:
首先,病变的位置不同。疱疹性咽峡炎引起的口腔疱疹主要集中在咽峡部,也就是咽喉附近,而疱疹性龈口炎的疱疹们通常出现在牙龈和腮帮子上,通常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和水疱,口腔黏膜溃疡,有的宝宝会同时出现唇周疱疹。
如下图:
其次,疱疹性龈口炎还可能伴有关节痛、头痛和淋巴结炎重大等症状,讨厌的是,症状持续的时间还更久。
这个宝宝也是我带过的。今年3.26—4.12都在跟疱疹病毒作斗争,中间比较严重的就是3.31—4.8期间,可把我们心疼坏了。
今天案例当中这个转奶遇到发烧的宝宝,其实前面几天也多多少少表现出来一些类似感冒的症状。比如流涕,比如打喷嚏——鼻黏膜也是灾区。
不管怎么说,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疱疹性咽峡炎引起的发烧通常2-4天退烧,咽部疱疹通常3-10日内消退,而疱疹性龈口炎的发烧平均得四五天,更久的烧满一星期。口腔里的疱疹两三周才能好利索,甚至一些大宝宝都会控制不住流口水,因为嘴实在是太疼了。
引起疱疹性咽颊炎的肠道病毒是没有有效抗病毒药物可用的,所以疱疹性咽峡炎只能生扛,而疱疹性龈口炎虽然也能自己恢复,但是有一种口服药——阿昔洛韦是已经证实对缩短病程是有帮助的,起病急、症状重的宝宝可以遵医嘱使用,能稍微好过一点。
显然,这个转奶发烧的宝宝临床表现高度符合疱疹性龈口炎,是没必要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的。
吃都吃了,我还能说啥……我也没办法给找来一位能够有耐心去评估和下药的医生,就只能祈祷这娃身体底子够好,能扛得不那么辛苦一点吧。
给他的建议还是这些:
①积极补液,只要孩子能吃、肯吃,给奶、水、补液盐、稀释苹果汁、菜粥、肉粥等,温度要偏凉,鼓励孩子多喝以防止脱水。后面几天可能会越来越痛,然后再触底反弹。如果完全拒绝饮食,也许需要静脉补液几天。
②药物止痛: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不光退烧,也可以有效止痛。不那么痛,才能多吃多喝,早点挺过去。
③黏膜保护:可以在唇部患处涂抹医用白凡士林,口腔内壁可以遵医嘱使用氯己定或者碘甘油。
预防措施:
患病儿童自觉居家隔离;
家长嘴起燎泡不要亲密接触宝宝;
勤洗手;
餐具及时清洗消毒;
带养人给宝宝更尿片、处理粪便后要洗手,做好粪便管理;
不带宝宝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新冠也不允许我们浪);
室内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本期故事讲完了,希望大家看完之后,对发烧这件事背后的各种小秘密又能get到新的知识点。
下一篇比这个故事更加曲折离奇,敬请期待~~
by竹儿妈妈
20200619于成都
如果喜欢,请点右下角
“在看”
往期回顾:
QA011:“抗生素无效的炎症就是炎症性肠病”?
溺死在卫生间水桶里的小宝宝,他不是第一个
QA010:夏天空调开多少度,宝宝才能不长痱子?
QA009:科普文章那么多,对号入座?还是去伪存真?
QA008:宝宝把塑料叉/勺给咬坏了,还咽下去了!会不会有事啊?
现在腾讯不开放留言功能,想交流的朋友请进入公众号在后台留言(聊天框留言)
友情提示
:公众号改版了,不加星标不容易找到这里。请大家按照下面图示进行四步操作,
设置星标
,以防今后咱们失联。
如果喜欢,请点右下角“
”~~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