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推荐偏方治疗百日咳 老中医推荐偏方治疗百日咳老中医推荐偏方治疗百日咳

老中医推荐偏方治疗百日咳

点上面“

蓝字关注

”……

疾病查询、健康指导、养生经典、有病不求人

百日咳,属中医学的“顿咳”、“疫咳”、“鹭鸶咳”、“天哮呛”和“厥阴咳”等病范畴。由外感疫邪(即百日咳嗜血杆菌)而引起。主要症状为咳逆上气、呛咳引吐、痰液黏稠。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之季尤多,以5岁以下的小儿为多见,主要通过咳嗽时飞沫传播。本病初起类似外感,继而出现阵发性痉咳,咳后有鸡鸣样回声,后期痉咳减缓,病始恢复。病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很少有二次发病者。

顿咳散

【组成】款冬花、前胡、白前、百部、车前子、紫菀、白及各50g,

【制用法】共研细粉。1至3月小儿每服0.3g,周岁以内1g,4岁以内2~3g,4至8岁5-6g,日服3~4次,开水冲服(或煎服)。

【功效】风寒咳嗽,日轻夜重,顿咳偏寒者(即百日咳风寒型)。

【出处】中医报1987年8月27日

葶苈散

【组成】甜葶苈子(炒)100g,白僵蚕50g,川贝母100g,射干、甘草各50g,

【制用法】共研细粉。1至3月小儿每服0.3g,周岁以内1g,4

以内2-3g,4至8岁56g,日服3~4次,开水冲服(或煎服)。

【功效】肺热咳嗽,痰壅实喘,顿咳偏实热者,喉蛾(扁桃体炎)痰核(颈淋巴结炎)。

【出处】中医报1987年8月

顿咳止

【组成】桑白皮、山栀、黄芩、鱼腥草、批杷叶(布包)、百部,

蜈蚣2条生甘草

参、天冬、麦冬各10g,

每日喂

水50毫升,浓成50毫升药液。

【制用法】上药

1至2岁每日100毫升;3岁以上每日喂200毫升。上述用量每日

再服3剂,服法

连服3剂后,去蜈蚣、加僵蚕10g,

分3-4次服

及用量同上

用纱布带固定,

另每晚用大蒜瓣1-2枚鹅烂,敷于患儿双侧泉

晨起去之,连用2~3晚

【功效】小儿百日咳痉咳期

【出处】中医杂志

清热止咳汤

【组成】天冬、百部、紫菀、冬花

g,竹茹15g,

各10g,桔梗6g,鲜苇根

胡、甘草

【制用法】浓,分数次服,可连续用25剂

【功效】百日咳,属火热者

【出处】《临证会要》

猪腰煲

【组成】猪腰子1对

【制用法】将猪腰子剖开切4片,洗净煨汤吃。

【功效】肺热阴伤,即顿咳中期阶段。

【出处】《临证会要》

大蒜汁

【组成】大蒜15g,

【制用法】加冷开水浸泡10小时,纱布过滤,加糖口服。

【功效】百日咳,属肺寒者。

【出处】《简易中医疗法》

贝苈冲剂

【组成】川贝母、炒葶苈予各等分

【制用法】共研细末,每次1.5g,用枇杷叶(去毛)煎水冲服。

【功效】百日咳,肺热者。

【出处】《简易中医疗法》

牵正散

【组成】百附子6g,僵蚕6g,全蝎3g,

【适应证】百日咳。

【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也可频服。加减:发热加川贝

母、黄芩;痰多加陈皮、半夏;咳甚加远志;呕吐频作加代赭石;咳血,

衄血加白茅根;痰壅气道加瓜蒌皮。

【出处】陕西中医

马齿苋汤

【组成】马齿苋30g,百部6g,桔梗3g,

【制用法】水煎分服,每日1剂,7日为1疗程。

【功效】百日咳。

【出处】中医报1988年9月17日

蜈蚣百部散

【组成】蜈蚣10条百部10g,胆制僵蚕10g,麻黄6g,细辛4g,延胡索6g,甘草3g,

【制用法】共为细末,装瓶备用。1岁以下每次0.2~0.3g,1~3岁每次0.5~1.0g,3~6岁每次1.0~1.5g,6~9岁每次1.5-2.0g,9~12岁每次2.0~2.5g。每日3次,温开水或蜂蜜水送服

【功效】百日咳,副百日咳或类似百日咳样痉挛性咳。

【注意事项】若痉挛性咳嗽时伴有呕吐者,加半夏、橘红、竹茹为引;痉咳伴有鼻衄或球结膜下出血者,加仙鹤草、白茅根、小蓟为引痉咳伴有抽风者,加天麻、钩藤、蝉蜕;佝偻病或营养不良体虚患儿加黄芪、党参为引;伴有高热者加黄芩、连翘、蚤休为引。

【出处】《中西医结合儿科试用新方》(增订本)

核桃糖梨汁

【组成】核桃仁(保留紫衣)、冰糖各30g,梨150g,

【制用法】共捣烂,加水煮成汁。每服1匙,日3次。

【功效】顿咳(百日咳)

【出处】《中医小儿食物保健疗法》

二芹菜止咳汁

【组成】芹菜(全株)500g,食盐少许

【制用法】将芹菜洗净、捣取汁,加食盐少许,隔水温热,早晚各服1酒盅。连用数日。

【功效】顿咳(百日咳)。

【出处】《中医小儿食物保健疗法》

三百日咳简方

【组成】南沙参、枇杷叶各10g,百部5g,冰糖20g,

【制用法】将南沙参、枇杷叶、百部水煎,煎好后,加冰糖冲服。

【功效】百日咳。

【出处】中医报1989年6月17日

四百咳汤

【组成】半夏、陈皮、茯苓各8g,甘草、枳实、竹茹、杏仁、苏叶、白芥子、葶苈子各6g,大黄2g,

【制用法】水煎服。每剂服用2天,早中晚或每4小时服1次。

【功效】百日咳。

【出处】中医报1989年6月17日

五胆汁末

【组成】鸡苦胆1个白糖适量

【制用法】用针刺破鸡苦胆,挤出胆汁,将胆汁烘干,加人适量白糖研末调匀。患儿周岁以下,分3天服完;1~2岁,分2天服完;2岁以上,1天服1个。每天分2~3次服完,可连续服用。

【功效】百日咳。

【出处】《中医临床验方集》

六顿咳速愈散

【组成】半夏6g,橘红15g,生石膏6g,麝香0.1g,冰片3g,贝母21g,朱砂(冲服)0.2g,薄荷(后下)2g,

【制用法】共研细末。6个月~1岁服1g;1~2岁服2g;2~3岁服3g;3~5岁服4g。1日3次,开水送服。

【功效】百日咳。

【出处】《中医临床验方集》

七冰糖鸭蛋羹

【组成】冰糖50g,鸭蛋2个

【制用法】冰糖加热水适量,把糖搅拌溶化,待冷却后打人鸭蛋2个调匀,放蒸锅内蒸熟。1顿或分顿食用,每日1次。

【功效】顿咳(百日咳)。

【出处】《中医小儿食物保健疗法》

八饴糖萝卜汁

【组成】白萝卜适量饴糖适量

【制用法】将白萝卜洗净、切碎,以洁净纱布绞汁。每次取白萝卜汁0毫升,调和恰糖20毫升,再加沸水适量,搅匀顿服,每日3次。【功效】百日咳。

【出处】《中医小儿食物保健疗法》

九三白汤

【组成】白前9g,百部9g,白梨(用清水洗净,连皮切碎)1个【制用法】同煎,可以少加白糖,每天服2~3次(去渣饮汤),连服5~6天。

【功效】小儿顿咳。

【出处】《中医儿科临床浅解》

十根一仁汤

【组成】鲜芦根30g,鲜茅根30g,冬瓜仁15g,

【制用法】水煎,每天1剂,当茶饮,可连服数日。

【功效】小儿顿咳。

【出处】《中医儿科临床浅解》

十一麻黄梨

【组成】大梨1个麻黄1g,

【制用法】将梨挖去心,装入麻黄,盖严,放碗中蒸熟,去麻黄,食梨饮汁。1日2次分食。

【功效】百日咳。

【出处】《食物疗法》

十二冬瓜桔饼煲

【组成】冬瓜糖15g,桔饼15g,

【制用法】将上述2味切碎,加适量水炖食之(1岁以内者分2-3次)。每日1次,5天为1疗程。

【功效】百日咳。

【出处】《食物疗法》

十三百象汤

【组成】炙百部10g,象贝母10g,天竺黄15g,秦皮6g,白

前10g,苏子10g,地龙10g,炒麦芽10g,小茴香2g,生甘草2g,火麻仁9g,

【制用法】每1剂2煎,浓缩至约250毫升,加适量白蔗糖调味。未满1岁的婴幼儿每次10毫升,1~2岁每次20~30毫升,3岁每次30毫升,4岁每次40毫升,均日服3次(随年龄递加10毫升至7岁)。8岁每服80毫升,日服2次。8岁以上每服100毫升,日服2次。严重患儿可日服3~4次。

【功效】小儿百日咳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忌食咸鱼、虾蟹等海鲜和脂肪性食物,最好多吃蔬菜和萝卜等。如就诊时已并发肺炎,则应加辅助药,并因症制宜,酌情处理。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十四镇咳煎

【组成】代赭石(打碎先煎)30g,焙蜈蚣3g,苦杏仁10g,炒黄芩3g,陈皮8g,炙半夏10g,白茯苓10g,甘草5g,

【制用法】每日1剂,煎两次,然后将药汁浓缩成100毫升,再加入冰糖20g,熔化,分3-4次温服。1岁以下婴儿减半,或1剂分2日服。【功效】百日咳。

【出处】江苏中医杂志

十五小儿顿咳糖浆

【组成】百部1斤5两(新秆)白前1斤前胡1斤天竺子8两棉花梗1斤(春梗近根上部5寸以内梗者佳)金沸草梗1斤2两甘草1斤蜂蜜3斤(此为1~3岁儿童100剂量)

【制用法】将上药切碎,以水15000毫升浸泡3小时,入砂锅煎至2小时左右,将水煎至3500毫升,倒出药水,再将原药渣,加水100毫升煎至200毫升,然后将一煎和二煎混合在一起,过滤除去杂质,入锅以文火煎至4000升,加蜂蜜收膏,总剂量熬至4500毫升,待冷后,装入玻璃瓶收贮备用,1~3岁,每次服15毫升,4~6岁,每次服30毫升,7岁以上,每次服45毫升。日3次,每次食后内服,服时加温。

【功效】百日咳。

【注意事项】忌食含有刺激性食品,服后无副作用

【出处】江苏中医,1965,(1):40.

十六六子饮

【组成】炒牛蒡子炒苏子旋覆花子各5g,炒苈子3g,青蒿子3-5g,炒山楂子6g,

【制用法】煎汁150毫升左右,分两次温服,每日服1剂。系风寒表证者加麻黄、杏仁;风热表证者加苏叶、薄荷;痰涎清稀者加法半夏,痰浊黏稠者加浙贝母、前胡;痰黄稠难出者加桑白皮、川贝母;咯血者加白茅根、白及、百合、冬瓜仁等;肺胃阴液已伤者加南北沙参、川石斛、天麦冬等。

【功效】百日咳。

【出处】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十七清肝熄风止痉汤

【组成】羚羊角粉0.6g,x2支(分冲)黛蛤散15g,炒子芩桑白皮蒸百部各10g,新贝母5g,炙苏子天竺子各10g,生甘草6g,

【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服,用量可根据症情、年龄增减。临床加减:呕吐饮食痰涎者,加半夏、竹茹;大便干秘者,加炙川军;痰多者,加半夏、右仁、白芥子、葶苈子、地龙;伴有其他感染发热者,加清热解毒药。

【功效】百日咳。可伴面赤气粗,大便干秘,小便短赤等。

【出处】江苏中医

十八污肝降火化痰汤

【组成】羚羊角粉0.6g,黛蛤散15g,(布包)百部黄芩桑皮天竺子各10g,

【制用法】每日1帖,羚角粉分二次开水调服,余四味水煎,分服痰多加苏子、车前子、莱菔子,或加贝母、萎皮、苹苈子;发热加连翘、地骨皮;衄血、痰中带血加茅根、生地、仙鹤草;并发肺炎加银花、蒌皮、鱼腥草,或合麻杏石甘汤。

【功效】百日咳。

【出处】江苏中医

十九马齿苋合剂

【组成】马齿苋20g,炙百部生石膏浙贝母侧柏叶各10g,麻黄杏仁甘草各5g,

【制用法】水煎2次,合并滤液,浓缩至150毫升备用。4岁以下者每岁每次服马齿苋合剂10毫升,5岁以上者每次服50毫升,每日3次。

【功效】百日咳。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

二十加减百茅汤

【组成】百部6g,鲜茅根30g,旋覆花6g,(布包)代赭石20g,竹茹6g,半夏6g,桔梗6g,前胡6g,甘草3g,

【制用法】每日1剂,分服。若目胞浮肿:加薄荷6g,以散风消肿;鼻衄、痰中带血或面部见出血点者:加黄芩9g、倍用茅根以清热凉血;痰多者加瓜蒌9g,川贝6g,以清肺化痰;纳食不佳,大便干燥者,加神曲10g、焦槟榔10g、大黄5g,以消食导滞,清热通便;干咳无力、舌红少苔者加麦冬10g、黄精10g、生地20g,以养阴润肺。【功效】百日咳。

【出处】天津中医

二十一冰硼散

【组成】冰片硼砂玄明粉朱砂

【制用法】冰硼散(福建省泉州市制药厂出品),每瓶0.3125g。

每次服14瓶;4~7岁,每次服半瓶;8岁以上,每次1瓶。每天2次。

【功效】百日咳。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

二十二甘遂散

【组成】甘遂巴戟各4g,面粉20g,

【制用法】日服3次,白开水送服。4个月~1岁者,每次0.5g;13岁,每次1g;3~6岁,每次1.5g;6-10岁,每次2g。每g,中含纯甘遂粉0.16g。

【功效】百日咳。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二十三平肝肃肺方

【组成】珍珠母代赭石各20g,石决明15g,桑叶枇杷叶南沙参百部各8g,浙贝母葶苈子各6g,甘草3g,

【功效】百日咳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病重者每日加服半剂,日3服。弱小患儿减量。加减:肝火偏旺合黛蛤散:偏肺热加黄芩;苔黄」腻、痰多去沙参合千金苇茎汤;津伤肺燥加天冬、麦冬。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老祖宗们留下的偏方,很多简单且实用!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用得着的时候,那就存起来

吧,同时也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们,相信它的真的能帮到大家的!

小提示:上述偏方内容源于互联网和出版刊物。中药类偏方使用前请遵医嘱!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