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
快速关注
朱会田茂强刘书邑束晓梅
通信作者:
束晓梅,Email:shuxiaomei1993@sina.com
作者单位: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贵州遵义563003
本文刊发于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1,36(4):287-289.
引用本文:
朱会,田茂强,刘书邑,等.儿童结核性脑膜炎抗结核治疗中发生类赫反应的危险因素[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1,36(4):287-289.DOI:10.3760/cma.j.cn101070-20191031-01068.
摘要和关键词
探讨儿童结核性脑膜炎(TBM)抗结核治疗中出现类赫反应(PR)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TBM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根据是否发生PR分组,采用单因素分析选出PR的影响因素后,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PR的独立危险因素;评估PR对随访≥9个月预后的影响。
纳入87例TBM,其中31例(35.6%)发生PR,男16例,女15例,中位年龄92个月(8~168个月)。在抗结核治疗中位时间33d(15~180d)出现PR,表现为原有症状加重或复现(22/31例,71.0%),脑脊液(CSF)恶化(25/31例,80.6%)及脑影像恶化(16/31例,51.6%)。单因素分析显示PR与临床分期Ⅱ期、肢体瘫痪、颅神经损害、结核感染检测(T-SPOT)阳性、CSF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基底脑膜强化、中枢神经系统外结核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肢体瘫痪、颅神经损害、LDH水平升高及T-SPOT阳性是PR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PR与预后无关(P=0.165)。
TBM患儿抗结核治疗中35.6%发生PR,与肢体瘫痪、颅神经损害、CSF-LDH水平升高、T-SPOT阳性有关,与预后无关。识别PR极其重要,可避免一些临床误区。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类赫反应;乳酸脱氢酶;预后
结核性脑膜炎(TBM)相关的类赫氏反应(PR)是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暂时性恶化的矛盾现象,指接受抗结核治疗至少2周后,临床表现本已得到改善,但其已存在的结核病变却反常恶化或出现新的结核病变,包括原有症状、体征再次复现或加重,和/或脑脊液(CSF)恶化,和/或头颅影像学恶化,这些反常表现不能用TBM的病程演变解释
[1]
。PR易与耐药结核菌感染、药物延迟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等混淆
[1-2]
。PR多为成人研究,儿童多为小样本研究及个案报道
[1,3]
。本研究将探讨儿童TBM发生PR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87例TBM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所有患儿TBM诊断符合Marais等
[4]
提出的标准;(2)年龄1个月~14岁;(3)住院期间CSF及脑磁共振成像(MRI)(或CT)检查≥3次;(4)规律抗结核治疗。排除标准:(1)年龄<1个月或>14岁;(2)证实为其他诊断;(3)耐药结核菌感染;(4)不规律抗结核治疗。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KLL-2020-010),监护人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收集资料
包括:(1)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卡介苗接种史、结核接触史、临床分期、入院前病程等;(2)临床症状和体征:发热、头痛、呕吐、惊厥、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颅神经损害、肢体瘫痪等;(3)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核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皮肤结核菌素试验、XpertMTB/RIF试验检测耐药结核菌感染、CSF结果(白细胞数、多核细胞比例、单个核细胞比例、蛋白、糖)、CSF乳酸脱氢酶(LDH)、CSF抗酸染色、结核菌及细菌培养等;(4)脑MRI/CT检查结果:脑积水、基底脑膜强化、脑结核瘤、脑梗死等;(5)中枢神经系统(CNS)外影像学检查结果;(6)门诊复诊和电话随访患儿,确定治愈、遗留后遗症及死亡情况。
1.2.2研究设计
根据是否发生PR分为PR组和非PR组,采用单因素分析选出影响PR的变量后,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PR的独立危险因素;评估PR对随访≥9个月预后的影响。
1.2.3临床分期及预后判断
(1)临床分期按照vanToorn等
[5]
分期标准分为Ⅰ期:意识清楚,Glasgow昏迷评分(GCS)15分,无神经功能损害;Ⅱ期:GCS15分,伴神经功能损害或GCS10~14分,有或无神经功能损害;Ⅲ期:GCS<10分,有或无神经功能损害。(2)预后判断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价,预后良好:BI>12分;预后不良:BI≤12分及死亡
[6]
1.3治疗
患儿均接受标准的抗结核治疗。强化阶段4联药物治疗2个月:异烟肼15mg/(kg·d),≤300mg/d;利福平10mg/(kg·d),≤600mg/d;吡嗪酰胺25mg/(kg·d),≤2g/d;链霉素20mg/(kg·d),≤1g/d。巩固阶段2联药物治疗10~16个月:异烟肼和利福平。并联合地塞米松0.1~0.3mg/(kg·d)或泼尼松1.5mg/(kg·d)治疗4周后逐渐减停,总疗程8周。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的计量资料用M(P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无序分类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
检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引入Logistic回归分析P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共纳入87例TBM患儿分析,其中31例发生PR,56例未发生PR。31例发生PR的患儿均进行XpertMTB/RIF试验进行结核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2.1PR临床特征
87例中31例(35.6%)发生PR,男16例,女15例,中位年龄92(8~168)个月,PR发生于抗结核治疗中位时间33(15~180)d,表现为原症状加重或复现(22/31例,71.0%),包括头痛(9例)、发热(9例)、颅神经损害(6例)、呕吐(5例)、意识障碍(5例)、惊厥(2例)、言语障碍(2例)、肢体瘫痪(2例);CSF恶化(25/31例,80.6%),包括蛋白增高(21例)、白细胞数增多(20例)、多核细胞比例>0.5(14例)、糖降低(5例);脑影像学恶化(16/31例,51.6%),表现为新增多发脑结核瘤(5例)、新增基底脑膜强化(4例)、脑积水增多(4例)、新增梗死灶(3例)、新增脑积水(2例)。
2.2PR危险因素
单因素分析显示,PR与临床分期Ⅱ期、肢体瘫痪、颅神经损害、T-SPOT阳性、LDH水平升高、CNS外结核、基底脑膜强化均相关(均P<0.05)(表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肢体瘫痪、颅神经损害、LDH水平升高及T-SPOT阳性均是PR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表2)。
2.3PR对预后的影响
随访≥9个月,PR组31例中6例预后不良,非PR组56例中19例预后不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表1)。
据报道成人PR发生率为1%~56%
[3]
。本研究中儿童PR发生率为35.6%,可表现为临床、CSF及脑影像学恶化,最常见的脑影像学恶化为脑积水(19.4%)和脑结核瘤(16.1%),脑积水恶化于抗结核中位时间25d(15d~5个月)出现;新增脑结核瘤于抗结核中位时间4个月(2~6个月)出现,与成人研究基本一致
[1,3]
发生PR的机制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是因抗结核后,脑组织中大量结核菌死亡,细胞壁抗原释放引发过度的炎症反应所致
[1-2]
。也有文献报道,PR机制可能是免疫重建炎症反应综合征(IRIS),表现为初始治疗有效,充分治疗至少2周后临床症状、体征、CSF和影像学表现的恶化
[6]
。发生PR的相关因素不清,报道显示与年龄小、病程短、分期晚、未接种卡介苗、肢体瘫痪、合并脊柱结核感染等有关
[1,3,6]
。而本研究PR发生率稍高于成人,验证了年龄小是一个危险因素
[1]
。本研究结果显示颅神经损害、肢体瘫痪、T-SPOT阳性、CSF-LDH水平升高是PR的独立危险因素。T-SPOT阳性患儿易发生PR,而T-SPOT是针对结核杆菌早期分泌的靶抗原6和培养滤液蛋白10的γ-干扰素释放试验,提示γ-干扰素代表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1(Th1)可能对PR发挥重要作用,能解释糖皮质激素可减轻Th1反应从而减轻PR的原因
[7]
。本研究发现CSF-LDH水平升高是PR的独立危险因素,尚未见文献报道,具体机制不详。CSF-LDH对TBM诊断及鉴别有一定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PR与预后无关,与以往研究一致
[1,3,6]
。PR通常无需特殊治疗,继续抗结核治疗有效,可能需要延长疗程,当PR致残或危及患儿生命时,使用免疫调节药物有一定疗效,高剂量糖皮质激素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治疗方法
[1-2]
。本研究中发生PR31例,均继续按原方案抗结核治疗后中位时间14d(7d~1.5个月)好转,其中临床症状、体征及CSF恶化迅速好转(1~2周),而头颅影像学恶化好转较慢(2周~1.5个月),其中11例患儿抗结核治疗时间比原计划平均延长约4个月,均未使用其他免疫调节药物。发生PR需警惕耐药、复发、误诊、治疗延迟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等。本研究中31例发生PR,耐药基因检测均为阴性,且如果为耐药必须更换抗结核方案方能有效,复发往往也是获得性耐药的表现,然而本研究中PR患儿均按原方案治疗,故可除外耐药和复发。诊断性治疗有效可除外误诊。抗结核治疗延迟反应本身不应有先好转后加重表现。而药物不良反应需停用或减量可疑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故也可除外。本研究结果支持PR的发生机制为IRIS,具体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35.6%的TBM患儿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PR,与颅神经损害、肢体瘫痪、CSF-LDH水平升高、T-SPOT阳性有关,与预后无关。识别PR极其重要,可避免一些临床误区。
参考文献略
(制作:新乡医学院期刊社网络与数字出版部)
扫码关注
点击“阅
读原文”,可免费下载PDF全文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