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够“鱼皮花生”的日子 吃不够“鱼皮花生”的日子吃不够“鱼皮花生”的日子

吃不够“鱼皮花生”的日子

我想,很多人谈起自己的大学时光,记得最清楚的有三件——恋爱,吃饭,旷课。学校不同,学生不同,三件事可能不尽相同,然而“吃饭”一件,是绝对都有的。

1994年11月14日下午,从十多里地之外的军训基地回来,天空飘起了雪花。我们宿舍八个趴在拉行李的大卡车上,看雪花从天而降。告别艰苦训练吃不好饭的军训,不用徒步返校的幸福,彻底将我们击垮,再背那句“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们几乎要喜极而泣。

聊城师范学院,是我的第二故乡。

我在军训基地最多吃过四个馒头,二班一个李冲锋(好友“卧叔公”)据说吃一胳膊,即将手臂伸直,把馒头一字排开于其上,挨个吃下去,还要吃上半搪瓷缸菜和掺了菜汤的稀饭。第一次感到饿,也是在那个时候。刚回学校那几天宿舍老五晚上嚼着咸菜喝半缸子开水才能安然入睡。

老三家境好像富裕些,饭后一直在嚼东西吃。那是小卖部买来的“鱼皮花生”。这个酥脆的东西虽然已非当年日本人掺上鱼皮胶做的,但经居住厦门的台湾人手工仿制,仍然叫做“鱼皮花生”。花生已经很香,白糖、淀粉再做了皮子,我一直没有吃够。

日子并不会因为军训结束就饱暖奢华起来,它不是一个时间阶段的事,而是拥有相同日子的人手里谁更有钱和饭票。现在想想,宿舍老三多半因为馋得厉害才铤而走险去偷隔壁的饭票。我相信,是几十块钱断送了一个九十年代的大学生,而不是道德问题。

母亲来看我了。

她在一所大学的女生宿舍楼值班,周末一大早就来到我们学校,为了晚上回去还有一块五毛钱的值班费。母亲来的时候大一军训刚结束,她带来一大包吃的,我偷偷留下一些,剩下的宿舍里一分就没了。

我和母亲去西门“高唐豆腐脑”摊吃饭。她开始坐我对面,盯着我的脸看,后来和我坐一排,摸摸我的我的脸说,瘦了这么多啊。又问我是不是抽血了。我一愣,没听懂,但以为是说的入学体检之事,便随口说抽了。母亲大吃一惊的样子,叹了口气。北方人称呼“豆腐脑”不说“豆花”,我总觉得不仅没有烟花三月的清新美好,还带有些肝脑涂地的悲凉。

母亲多给我留下一百块钱就走了。她一个月有一百多块钱工资,我一个月一百五十块钱生活费就够了。这一辈子,母亲一直倾其所有,把能给我的都给我了,包括钱。

后来大三,母亲又来看过我一次。回去的时候下了雪,到家已经晚上十一点多,喝了姜汤还是没驱散寒气,感冒了好多天。

工作后,母亲又问我,“那回抽了你多少血?”我又一愣,说体检能抽多少啊,就比划给她看。母亲长吁一口气。原来,她年轻时听说犯人刚入监狱都会被抽血无偿给国家,她在大学里看新生入校都要抽血,以为我在遥远的地方一定也遭遇了不测,所以花了八块钱路费去学校探望。

我理解母亲心疼儿子的心,也心疼她在艰苦里百折不挠的坚韧。贫瘠的岁月里有亲人探望,也是美满的。

表达的永远不是他所说的内容,而是渴望被理解的心情。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