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排尿困难,怎么办 产后排尿困难,怎么办产后排尿困难,怎么办

产后排尿困难,怎么办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生完孩子那几天,有个小烦恼可能会让很多新妈妈既难受又难以启齿,那就是排尿困难。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还有该如何解决呢?下面给大家一一解析。

产后排尿困难,我们称之为

产后尿潴留

。显性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后

6小时或者尿管拔出后6小时不能自行排尿者,隐性尿潴留是指能自行排尿,但超声监测或者导尿管导出膀胱内残余尿量>150ml。很多新妈妈注意力都在可爱的宝宝身上,往往忽略自身的不适。不知尿潴留危害很大,膀胱过度充盈会影响子宫收缩,易引起产后大出血;膀胱长期过度充盈,对膀胱平滑肌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远期排尿功能难以恢复,若隐性尿潴留没有发现,甚至会导致膀胱破裂、肾功能损伤。

产妇往往会疑惑,认为妊娠期没有泌尿系统疾病,分娩过程也很顺利,为什么还会出现排尿困难呢?

分娩后腹壁松弛,腹压下降,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敏感性下降,延迟排尿。

分娩镇痛及产前产程中应用大剂量解痉镇痛药,这些可能会影响脊髓和脑桥之间的信号传导,同时使膀胱逼尿肌和尿道内括约肌敏感性及收缩力减弱,使排尿反射不敏感。

第二产程时间过长,长时间直接地压迫膀胱及盆底神经丛,使得神经功能麻痹,膀胱三角区及尿道口粘膜充血水肿,增加排尿阻力。

产钳助产,产钳对盆底局部组织的压迫和摩擦,会导致组织水肿,同时造成盆底肌肉、周围神经的损伤,膀胱逼尿肌和膀胱内括约肌功能失调。

会阴侧切,产妇担心排尿会加重疼痛、导致切口裂开,因此排尿时不敢用力或者减少排尿次数。

新生儿体重:胎儿过大,导致产程过长、会阴侧切率高、产钳助产率高,并且对膀胱及盆腔神经的压迫、组织水肿更明显。

因此,产后尿潴留还是很常见的。

发生尿潴留该如何处理呢?

基础治疗:

鼓励产妇多饮水、早排尿,有尿意时及时排尿,每

3-4小时定时排尿,告知排空膀胱的重要性和尿潴留的危害,解除其怕疼痛及会阴部切口裂开的顾虑。诱导排尿法:听流水声产生尿意,温水冲洗会阴部刺激尿道周围神经、热毛巾热敷膀胱部或者尾骶部使腹肌收缩、红外线灯照射膀胱部、热蒸气熏蒸会阴部、轻柔按摩下腹部膀胱部。

药物治疗:

常使用新斯的明肌肉注射或者足三里穴位注射,或者开塞露灌肠法。人体排尿、排便反射的初级中枢均在脊髓的腰骶段,开塞露肛门给药后,刺激直肠粘膜,刺激到达初级中枢脊髓的腰骶部,同时触发排便和排尿反射,引起膀胱平滑肌强有力的收缩,尿道内括约肌松弛,促进排尿。

如果上面的方法都试了,仍然没有排尿,怎么办?

那就要尽早采取中医治疗。首先了解产后尿潴留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称之为

”,认为本病多因素体虚弱,产时劳力伤气,或失血过多,气随血耗,以致肺脾肾虚,膀胱气化不利,三焦通调水道失常所致

肺脾气虚:

平素气虚或分娩失血耗气,脾肺之气更虚,无力转输水液,膀胱气化不利,水液停滞胞中,故小便不通,小腹胀急,坐卧不安。气短神疲,四肢乏力,面色少华,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都是气虚血亏的表现。

肾虚:

产后肾虚,肾为水脏,主膀胱气化,肾虚则膀胱气化不利,故小便不通,尿意频频,欲解不能。面色晦暗,腰膝酸软,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都是肾虚的表现。

湿热蕴结:

产时、产后感染湿热之邪,或者产后过食肥甘辛热食物,脾虚生湿,积湿生热,流入膀胱,膀胱气化失司,故尿意频数,尿道灼热涩痛,排尿困难。口干或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数都是湿热的表现。

中医治疗,分为内服中药、针灸、中药外敷、按摩,可单独或者联合使用。

(一)中药内服:

1、肺脾气虚:

方取补中益气汤加减。常用党参、黄芪、山药健脾益气,白术、茯苓、陈皮健脾利水,升麻、枳壳一升一降调理气机,当归补血活血,泽泻、车前子利尿通淋,桔梗开宣肺气、起到“提壶揭盖”之效。

2、肾虚:

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常用干地黄、山药、山萸肉补肾填精,茯苓、丹皮、泽泻、车前子淡渗利湿,桂枝、附子温通阳气,怀牛膝利尿通淋、引药下行等。

3、湿热蕴结:

方用加味五淋散加减。栀子、黄芩、黄柏清热燥湿,茯苓、车前子、泽泻、滑石、木通清热利尿通淋,当归补血活血,白芍、生甘草缓急止痛。

(二)

针灸治疗:

常用穴位为腹部的

关元、气海、中极、水道

,下肢的

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

。诸穴相伍,起到补虚益气、通利三焦、疏通水道。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

气海穴:位于脐下

1.5寸,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的功效。

中极穴:脐下4寸,是膀胱募穴,主要功能为募集膀胱经水湿。

水道穴:肚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为胃经水液通行的通道,有利水消肿、利尿通淋的功效。

三阴交:为

足太阴脾经

足少阴肾经

足厥阴肝经

交会之处

,在人体的小腿内侧,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简易取穴为

“曲膝之横纹尖头处”。为脾经的合穴,五行属水,如山陵下之水泉。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三穴都可以补益气血、通调水道。

若有气滞,加入太冲穴,第1、2跖骨结合部之间凹陷中。留针30分钟,提插捻转相结合,产妇会有酸、麻、重、胀等感觉,每天一次。配合艾灸效果更佳。

(三)

中药外敷:

5克茯苓、适量葱白,捣烂成泥状,用纱布包裹外敷于神阙穴,上可覆盖塑料薄膜,上置热水袋,促进药物的渗透,15-30分钟后取下,按摩下腹部。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胃经,有健脾利尿功效。大葱味辛性温,能发表通阳,祛疾利尿。神阙穴主治水肿、小便不利等症,药物可通过神阙穴渗透经络,直达膀胱。

(四)

按摩:

产妇取仰卧位,用手掌摩发顺时针方向按摩小腹约

6分钟,然后拇指按揉以上穴位,以局部酸胀为度,每个穴位约1分钟。

什么时候需要行导尿术呢?

经过上述治疗无效或膀胱极度膨胀,除外机械性尿路梗阻,应及时行尿管插管,以减少产后出血及避免膀胱破裂的发生。持续开放

24-48小时,使膀胱排空,膀胱肌肉、神经得以休息和调整,之后改为定期开放,每2-4小时开放一次,24-48小时后拔除尿管。

如何避免发生产后尿潴留呢?

孕妇无不适的情况下,孕

28周以后进行有规律的盆底肌肉锻炼,孕妇取平仰卧位,反复进行吸气时收缩和呼气时放松肛门的动作,每次收缩100-200次,每日3次;加强腹肌锻炼;鼓励产妇在合适的情况下进行盆底肌锻炼;必要时积极进行产程干预,避免产程延长及滞产;产程中严密观察患者膀胱充盈状态,督促、协助产妇排尿,避免膀胱过度充盈;产后定时排尿,有尿意立即排尿。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