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犹未尽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圆满落幕,期待来年再襄盛会 意犹未尽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圆满落幕,期待来年再襄盛会意犹未尽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圆满落幕,期待来年再襄盛会

意犹未尽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圆满落幕,期待来年再襄盛会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2021年9月25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办,四川省医学会、四川省医学会围产医学专业委员会、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完美落幕。会议以“产儿紧密协作、共同守护母婴安全”为主题,邀请了国内围产医学界权威专家和杰出精英与参会医师交流学术成果,为所有围产同道带来了一场高规格、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盛宴,可谓盛况空前。

前两日会议报道回顾可点击:

高规格、高水平、高质量!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盛大开幕,亮点纷呈!

刚刚!第十五次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青年学组论坛召开!精彩抢先看!

9月25日的会议主要分为产房安全与助产学组论坛、新生儿复苏学组论坛、围产重症学组论坛、胎儿医学学组论坛、围产感染与免疫学组论坛、围产营养与代谢学组论坛六个会场。

第一妇产·呗呗医生

平台主要围绕围产重症学组论坛进行了深入报道。

围产期急危重症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种类多且格外凶险,严重威胁孕产妇和围产儿的生命安全。尤其是随着“三孩政策”的全面放开,我国孕产妇特征逐渐发生变化,高龄孕产妇、双胎妊娠发生率增加,剖宫产术后再妊娠人群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妊娠合并症增加及疾病谱拓宽,同时,致使胎儿早产、新生儿疾病也随之上升。这对围产医务工作者全科知识储备和护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广和规范围产期急危重症救治流程,提高医务人员综合救治能力,对改善孕产妇和新生儿生存质量,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围产重症学组论坛对围产期重症相关疾病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来自国内围产重症领域的顶级专家们从流程优化、治疗经验、研究思路等多个角度出发,全面展示近年来我国围产重症相关疾病的最新成就,促进围产期急危重症救治流程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

●开幕式●

开幕式

解放军总医院儿科医学部

第七医学中心八一儿童医院

封志纯教授

封教授表示,本场大会的圆满召开,离不开各位专家、同道以及大会工作人员的支持,在此表示由衷感谢。封教授提到,近年来各项调查数据都表明我国的孕产妇危急重症、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已经得到了提升,但仍存在普及问题、同质化问题、产儿合作问题等不少问题。

封教授强调,产科、新生儿科作为上下游科室,两者结合能最大限度保障母婴安全,本场大会的召开将产儿专家聚集到一起,共同探讨学习,为推动我国围产重症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也为产科、新生儿科同道交流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机会。封教授表示很高兴能参与到这场围产重症学术交流的盛宴中,希望能够教学相长,与会专家和同道都能有所收获,并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专家风采●

专家风采

课题:产后出血——病理生理变化与容量管理

讲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赵扬玉教授

赵教授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了讲解。赵教授分享了孕妇死亡率的相关数据,指出产后出血是威胁全球产妇生命安全的首要原因,早期预警和及时处理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赵教授首先带大家回顾了大量输血的定义和大量输血的急救方案,并指出子宫肌纤维缺血缺氧对止血措施不敏感,反复止血操作会增加损伤。

赵教授详细讲解了休克代偿期、休克失代偿期、休克难治期等相关知识点。针对产后出血病理生理变化与容量管理,赵教授提出应该重视个体化原则,赵教授强调,应对产后出血,早期启动输血时机非常重要。

课题:

NEC的预防:乳铁蛋白的作用

讲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孔祥永教授

孔教授围绕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特点、乳铁蛋白的特点和生物学作用、乳铁蛋白预防NEC的动物模型研究及乳铁蛋白的临床研究进展四个方面向大家进行了讲解。孔教授分析了各国NEC发病率的数据,指出NEC的临床特点为预后差,所以预防至关重要。

针对NEC的预防,孔教授重点讲解了乳铁蛋白(LF)的相关知识点,包括LF的生物学特点和作用,包括抗病原微生物特性、调节肠道菌群、调节免疫等。孔教授还分享了LF动物模型研究。

最后孔教授总结了LF的临床研究进展,指出LF在预防晚发型败血症方面有重要作用,认为单独补充外源性LF,可以降低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的发生风险,但目前并没有获得可降低NEC发生风险的有利证据。

课题:产后出血处置流程的优化

讲者: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冯玲教授

冯教授回顾了产后出血的相关定义,分析了产后出血(PPH)的相关数据。针对产后出血的处置,冯教授强调每个孕妇都有潜在产后出血的可能,因此预警十分重要。冯教授还展示了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针对前置胎盘严重产后失血(SPPH)多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的相关研究和成果。

冯教授强调将产后出血的止血措施比喻为“五驾马车”,即宫缩剂使用、血管阻断、子宫压迫缝合、宫腔填塞和子宫切除,并分别解读了这些措施的操作要点。

针对产后出血处置流程的优化,冯教授指出要分级诊治、组建团队、优化流程以及优化救治场所。最后冯教授总结,在产后出血处置中,团队合作很重要,此外还要找准病因、风险预测、迅速止血、综合支持治疗。

课题:早产儿产房管理对预后影响

讲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施丽萍教授

施教授强调了早产儿“黄金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早产儿脐带延迟结扎的相关知识点,指出针对胎龄<33周的需复苏早产儿,脐带挤压安全有效,可促进胎盘向胎儿输血,提高HCT。

针对早产儿呼吸支持,施教授指出目前的循证证据并不建议常规采用持续性肺膨胀(SLI)。施教授还分别讲解了早产儿出生时无自主呼吸、具有自主呼吸等不同情况的处理要点。

施教授还介绍了早产儿管理的循环支持和营养支持,强调应促进母乳喂养,促进早产儿肠道适应,施教授强调所有早产儿都应进行血糖监测,以及时发现无症状低血糖。

课题:妊娠期高血压危象处置流程优化

讲者: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应豪教授

应教授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了分享。应教授首先介绍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类,并总结了其诊断要点。应教授对比了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危象的特点,并分别讲解了它们的定义。

针对妊娠期高血压危象处置该如何优化,应教授认为要采取紧急、快速、全面的评估,要严密监测胎儿、预防子痫、预防重要器官受累。随后,应教授分别从妊娠期高血压危象的评估、降压和控制血压的要点等方面,讲解了妊娠期高血压危象处置的优化流程。

应教授强调,若降压过快会引起心脑缺血或梗死,应把握好时机。应教授最后还讲解了妊娠期高血压危象终止妊娠的时机和方式,以及分娩过程中要注意的关键点等。

课题:基于多模态MRI再认识早产儿脑白质损伤

讲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富建华教授

富教授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了分享。富教授围绕多模态MRI的概述引入,分别讲解了弥漫加权成像(DWI)、磁共振波谱成像(SWI)、弥散张量成像(DTI)。富教授还简要介绍了多模态MRI成像的原理。

富教授介绍了DWI的成像原理,ADC值意义、临床意义及参考价值。富教授还展示了磁共振波谱(MRS)在临床上的应用,包括探究早产儿脑白质损伤(WMI)的病理机制等。

富教授最后总结,新生儿期的WMI,不论局灶性还是弥漫性,DWI影像学改变要先于T1WI及T2WI而出现。此外,早期DWI所提供的标志与后期常规MRI证实病变部位及程度的一致性,表明DWI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早期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课题: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处置流程优化

讲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晓红教授

张教授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了汇报。张教授回顾了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的定义,并解读其病因和分类,强调要注意骨髓造血异常,还讲解了解读了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思路。

张教授讲解了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分度,指出成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血小板低于3万会有发生大出血的风险。针对妊娠合并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张教授认为其发病机制在于机体血小板破坏,伴有血小板生成障碍,并展示了相关的应对治疗方案。

张教授还解读了妊娠合并急性白血病、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的相关知识,认为妊娠合并急性白血病出现血小板重度减少是病情危急的标志,应针对病因进行积极治疗。张教授还从分娩时机、分娩方式等方面介绍了血小板减少症围分娩期的处理。

课题:以预防为主的早产儿脑损伤的全链条监测和管理

讲者: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王来栓教授

王教授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了汇报。王教授解读了新生儿死亡率相关数据,认为早产儿的救治目前还面临很多问题。

王教授还比较分析了严重脑损伤(重度IVH或PVL)以及严重脑损伤的发生率,总结了不同胎龄在“黄金1h时间”的不同治疗方案,并提出“黄金1h时间”策略注意事项。

王教授梳理了新生儿神经管的发育过程以及人脑早期发育过程的相关知识,指出绝大部分脑损伤可以预防,如采取产房管理优化等措施。王教授最后简单介绍了脑发育、脑损伤与修复,HIE治疗方法的演变等要点。

课题:产后出血血管栓塞流程

讲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赵先兰教授

赵教授指出产后出血是围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全球范围内孕产妇死亡原因之首,强调出血是孕产妇猝死的首要原因。赵教授认为产后出血的处理,应先简单后复杂、先无创后有创。

赵教授重点讲解了动脉栓塞技术的相关知识点,指出动脉栓塞技术是血管内介入技术的一种,介绍了动脉栓塞技术的价值和优点。赵教授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展示了动脉栓塞技术的适应症的相关知识点,包括动脉栓塞技术的禁忌症、血管栓塞技术流程等,重点讲解了动脉栓塞技术的时机、并发症。

在动脉栓塞技术的并发症防范上,赵教授指出血管栓塞在各种产后出血中的合理适时应用,对降低产后出血的子宫切除率、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课题:

早产儿炎性脑病及防治策略

讲者: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郑军教授

郑教授围绕早产儿炎性脑病的分类、发病机制、诊治和预防等方面进行了讲解。郑教授提到,胎儿主动免疫反应可能是早产儿脑损伤的关键病因机制,而非单纯孕母体液因子穿过胎盘的运输。

针对新生儿感染的治疗策略,郑教授指出目前主要是最佳抗菌素的选择和应用,而缺乏专门针对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的预防与阻断。郑教授强调,仅抗生素治疗并不能减轻与新生儿败血症相关的白质损伤、神经发育障碍和脑瘫的风险。

郑教授总结到,中枢神经系统外感染可引起早产儿脑损伤,感染所引发的免疫炎性介质直接穿过血脑屏障,损伤脑细胞即神经干细胞引起细胞坏死及凋亡。细菌产物进入血脑屏障激发早产儿主动免疫机制,如激活大脑组织小胶质细胞直接产生免疫炎性介质导致脑白质损伤。

课题:

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处理流程

讲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华教授

张教授介绍了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概述,简要回顾了肺动脉高压的分类。针对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母体风险,张教授认为肺动脉高压危象、肺栓塞和右心衰竭是母体死亡的高危因素,此外,肺动脉高压患者在妊娠期间容易发生低血氧症,对胎儿也会造成风险。

针对肺动脉高压患者妊娠风险评估,张教授认为相比目前应用最广泛的WHO所制定的风险评估表,我国的2016年发布的《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诊治专家共识》更贴合我国临床实践,更适合国内的临床应用。

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因其病情严重、母儿并发症多、猝死风险高,应引起医务人员高度重视,张教授建议在具有资质的心脏专科和产科团队的医疗机构就诊,以降低母儿死亡风险。

课题:加强对基于围产期高危因素新生儿脑损伤的认识

讲者: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李占魁教授

李教授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了讲解。李教授围绕宫内感染与新生儿脑损伤、胎膜早破与新生儿脑损伤、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与新生儿脑损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新生儿脑损伤、妊娠期糖尿病与新生儿脑损伤、妊娠期胆汁淤积与脑损伤等方面进行了讲解。

李教授指出胎膜早破(PROM)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危因素,南使用抗生素具有保护作用。李教授提到重度妊高症产妇在围产期可能对胎儿氧气及血液供应造成更大影响。

李教授还指出妊娠期胆汁淤积患者血清BA水平会异常增高,通过胎盘循环,使胎儿胎盘循环受阻、胎儿血液灌注不足、胎儿缺血缺氧,同时BA细胞毒作用等进一步造成缺血缺氧损害,引起脑等重要器官功能受损,可导致胎儿脑损伤。

课题:

妊娠合并心脏病处置流程

讲者: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曹引丽教授

曹教授先回顾了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分类,包括结构异常性心脏病、功能异常性心脏病以及妊娠期特有的心脏病,并简要介绍了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并发症。曹教授还讲解了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前评估与指导,强调要拉紧预警线。

曹教授指出在孕期要织密安全网,具体措施包括心脏病风险分级管理、严密监测母胎并发症、继续妊娠或终止妊娠等,并总结了抗凝药物的停药注意事项。

曹教授还分别讲解了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的相关知识点,最后曹教授表示在产时要筑牢防火墙,分级分层多学科团队管理,尽早多学科会诊。最后曹教授强调要团队模拟演练,提高综合救治能力。

课题:妊娠合并贫血处置流程

讲者: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钟梅教授

钟教授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了讲解。钟教授围绕妊娠合并贫血概述、常见类型、治疗原则与大家进行了分享。钟教授首先回顾了妊娠合并贫血的定义,总结了贫血的细胞学分类。

钟教授指出缺铁性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贫血,并展示了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等方面。钟教授提到地中海贫血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并针对其临床特点和筛查进行了分析。

钟教授总结,缺铁性贫血重在预防补贴,注意孕期营养,并推荐铁剂治疗,而地中海贫血则要通过超声严密监控胎儿发育,推荐合并缺铁补铁治疗。

病例讨论

课题:

产褥期子痫伴昏迷病例分享

讲者: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朱启英教授

朱教授首先详细介绍了病例的基本情况和诊疗过程,围绕病例讲解了相关知识点。朱教授简单回顾了子痫前期的早期识别,包括单项血压升高、胎儿生长受限、血小板下降等。朱教授还总结了妊娠期及产褥期头痛的分类,包括原发性头痛、继发性头痛。

接下来朱教授提出了三大问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管理中有哪些易忽视的问题、针对该病例的处理应该尽早重视哪些问题、大脑静脉血栓在产科中是否少见。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陈敦金教授、山东省立医院马开东教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陈琼华教授、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樊杨教授

等专家围绕以上问题进行了讨论,精彩的发言让现场掌声不断。

论文宣读

课题:

下腔静脉塌陷指数在早产儿肺出血机械通气液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讲者:厦门市儿童医院

金宏娟

金医生通过线上直播形式进行了汇报。金医生结合该研究结果认为早产儿机械通气下IVC-CI与血容量有较好的相关性,IVC-CI能针对性指导液体治疗,缩短乳酸及氧合指数改善耗时,有助于病情恢复。

课题:

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新生儿脓毒性休克的疗效

讲者: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钟隽镌

钟医生提到,虽然目前NE治疗新生儿脓毒性休克临床尚无统一认识,但在严密监测血液动力学的前提下,NE可能是安全及有效的。

课题:

预防性髂内动脉球囊介入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术中应用的有效性评价

讲者: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陈代娟

陈医生总结,PBOIIA对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和子宫切除率无明显效果,不应常规推荐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术中止血,但是可显著降低患者剖宫产术中子宫切除率。

课题:

HIF-1α-modified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exertaneuroprotectiveeffectagainsthypoxic-ischemicbraindamageinneonatalrats

讲者: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曾医生介绍了研究的目的、背景和研究结果,根据该研究结果表明,HIF-1α基因修饰BMSCs治疗法可以显著的缓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发生率。

课题:多囊卵巢综合征、辅助生殖技术与宫颈机能不全之间的相关性: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讲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赵雪晴

赵医生分享了该研究成果,研究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病例宫颈机能不全发生率更高,不同辅助生殖技术之间宫颈机能不全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课题:14年间

浙江省羊水栓塞孕产妇死亡病例分析

讲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徐东

徐医生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了汇报。通过对浙江省羊水栓塞孕产妇死亡病例分析,徐医生指出心脏骤停是致死性AFE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且产后出血是一个潜在的高危因素,会增加致命性AFE的风险。

课题:剖宫产次与胎盘植入性疾病母儿结局及围术期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讲者: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高绚

高医生强调要关注农村、乡镇地区妇女孕期保健,严格控制剖宫产指征。

课题:

不同胎龄早产儿脐血血气分析pH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讲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王晴晴

王医生通过线上直播形式进行汇报。王医生介绍了研究的基本情况,指出对于母亲妊娠期合并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盘早剥合并症,即将阴道分娩的早产儿,需加强监测,做好充分的复苏准备。

课题:

初次肺超声评分对预测呼吸困难早产儿入院24小时内呼吸支持模式的价值

讲者: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冯晋楠

冯医生介绍到,研究探索初次肺超声评分(LUSsc)在预测呼吸困难早产儿入院后24小时内呼吸支持模式中具有一定价值,通过寻找有创呼吸支持与无创呼吸支持LUSsc分界值,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快速、准确、合理地选择呼吸支持模式。

课题:Theriskofpostpartumhemorrhagefollowingpriorpre-laborcesareandeliverystratifiedby

abnormalplacentation:Amulticenterhistoricalcohortstudy

讲者: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张丽姿

张医生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了汇报。

课题:50例妊娠期子宫破裂临床特点回顾分析

讲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小玲

何医生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了汇报。何医生通过对子宫破裂的概述、研究材料方法、研究纳入标准、典型病例分析后,分析了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强调早期识别和处理。

课题:双胎妊娠产后出血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讲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陈阳阳

陈医生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了汇报。陈医生提到,该项研究针对以上高危因素建立了预测模型,陈医生表示此模型临床使用方便,易于实施,是一种便捷有效的预测评估工具。

课题:AssociationofShortInter-pregnancyIntervalWithPlacentaPreviaAccordingtoMaternalAgeatFirstCesareanDelivery

讲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梁映渝

梁医生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了汇报。通过研究分析,梁医生表示首次剖宫产年龄为18-24岁,同时妊娠间隔<2年的孕产妇,再次妊娠发生前置胎盘以及胎盘植入的风险增高,并指出此研究对高危人群的早期识别和防治有重要意义。

课题:1993-2017年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发病趋势及诊治情况分析

讲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丽霞

沈医生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了汇报。通过该研究表明,孕前诊断组血糖代谢紊乱及其引起的并发症较孕期诊断组更严重,沈医生强调要重视孕期诊断的PGDM患者的管理。

课题:层流洁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床旁手术的可行性分析

讲者: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曹芳芳

曹医生根据研究结果,指出在实施高危有创操作时进行前瞻性的环节管理,可以有效保障早产儿床旁手术的安全。

课题:IbuprofenTreatmentforPatentDuctusArteriosusinPretermInfants:ARetrospective

CohortStudyinaLeadingChineseCenter

讲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原陆军总医院)陈佳

陈医生指出当PDA重新开放,或者PDACVD评分≥3时,可以使用布洛芬,并认为临床医生可以考虑PDACVD评分作为一种工具,以帮助VPI确定使用布洛芬治疗的时间、频率和持续时间。

课题:小剂量阿司匹林用于预防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和潜在机制研究

讲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淮静

淮医生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了汇报。淮医生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指出阿司匹林并未显著降低围产儿死亡、早产、小于胎龄儿等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且并没有表现出出血风险。

陈敦金教授最后对大会进行了总结,陈教授表示希望本场大会各位专家的精彩分享能让与会者同道们学有所得、得有所思、思有所获,同时也期待来年再聚。

此外,产房安全与助产学组论坛、新生儿复苏学组论坛、胎儿医学学组论坛、围产感染与免疫学组论坛和围产营养与代谢学组论坛现场也是精彩纷呈,高潮迭起。

至此,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圆满落下帷幕,本场大会为全国围产领域同道搭建了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各种创新模式让线上和线下参会者们拓展了视野、更新了理念、提升了知识和技能,赢得了广泛的好评。让我们共同期待来年再聚!

●精彩花絮●

声明:

文章系本平台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当然欢迎您分享到朋友圈!

供稿请发送邮箱:diyi_fuchan@ibabygroup.cn

采编|SISU、

JOJO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第一妇产

获取更多妇产科知识和资讯哦

点击“

”帮助更多人

好文章大家都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