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一年来,第一妇产感谢全国各地的妇产老师们为我们提供精彩病例、与平台各位老师分享。由于各级医院主客观条件的差距,病人情况的不同,在临床的具体操作上可能会有一定的区别。因此,在平台上分享的病例只做为个人经验分享,各位老师请结合医院和个人情况进行参考,谢谢!
作者:赵婷
单位:北京市延庆县医院
基本情况
主诉:
患者潘某某,女,30岁,主因“孕40+6周”于2016年5月10日入院。
现病史:
平素月经规律6/30天,量中,LMP:2015.7.27,同平素,EDC:2016.5.4。停经30+天,查尿妊娠试验阳性,停经40+天有恶心、呕吐早孕反应,规律产检,停经12+周B超相当于12+周核对孕周准确,唐筛低危,停经16+周自觉胎动,活跃至今,行OGTT为正常。孕期查血压正常,无头晕、头痛等不适。因孕40+6周收入院,孕期体重增加16kg。
既往史:
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史、否认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史,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
生于河北,久居本地,否认疫区疫水居住史,否认吸烟、饮酒史。
月经生育史
平素月经规律6/30天,量中,LMP:2015.7.27,同平素G0P0。
家族史:
父亲因心梗去世,母亲体健。
入院查体:
体温36度,脉搏6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3/60mmHg,心肺查体未及异常,腹软,无压痛,子宫松弛好,双下肢无水肿。专科检查:宫高36cm,腹围99cm,骨盆测量未及异常。阴道检查:宫颈质软,居后,未开,近消,S-2.5cm,评4分,EFW:3500g。
初步诊断:
孕40+6周,孕1产0,头位,待产
产时情况
2016年5月11日患者因“孕41周”行缩宫素点滴引产;21:26分(停缩宫素)自然破膜;5月12日0:00临产,因“第二产程停滞、持续性枕横位”于2016年5月12日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羊水清,以LOT位娩出一男婴,出生体重3700g,新生儿生后无窒息,胎盘、胎膜娩出全,术中出血550ml,术后予头孢美唑纳预防感染治疗。术后16小时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8.3度,心率125bpm,血压100/64mmHg,腹膨隆,宫底无压痛,肠鸣音可,3次/分,尿管畅,尿色深。患者术后24小时内共出血240ml,入量2660ml,尿量2500ml。
处理:
考虑患者入量不足,继续补液治疗,因产程中剖宫产、发热,予奥硝唑联合抗感染治疗,予口服药物促进胃肠蠕动,鼓励其适当活动。术后24小时体温升高(39度),心率112bpm,血压100/70mmHg,肠鸣音弱,行血常规白细胞14.50×10*9/L,中性粒细胞92%,CRP>180mg/L。行血培养,予物理降温,继续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术后第2日(术后42小时)患者未排气,查体:体温36.8度,心率102bpm,血压120/64mmHg,腹膨隆,宫底无压痛,肠鸣音弱,急查电解质,继续监测体温、补液治疗,鼓励其勤下地活动。
电解质回报:K+4.00mmoL/L.术后第2日(术后47小时)患者诉寒战、恶心,无呕吐,未排气,查体:体温39.3-39.7度,心率114bpm,血压123/64mmHg,心肺查体未及异常,腹膨隆,叩诊鼓音,宫底轻压痛,肠鸣音弱。
处理:
升级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行胸片、立位腹平片,请感染科、普外科会诊。胸片:两肺心隔未见异常。立位腹平片:双侧隔下未见明确游离气体影,腹部见部分肠管积气,肠管明显扩张,并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液平面—肠梗阻可能;普外科急会诊意见:1.禁食水,胃肠减压2.应用抗生素、补液;传染科会诊意见;1.多饮水2.应用广谱抗生素。遵会诊意见:1.一级护理2.应用左氧氟沙星+奥硝唑抗感染治疗3.禁食禁水、留置胃肠减压。
术后第3日(66小时)患者诉腹不胀,无恶心、呕吐,无寒战,查体:体温38.2度,心率102bpm,血压100/70mmHg,心肺查体未及异常,腹膨隆,宫底轻压痛,肠鸣音弱,可及。患者胃肠减压15小时引流765ml,持续胃肠减压,血培养结果回报:大肠埃希菌。继续联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等待药敏结果回报。急查生化:白蛋白:22.6g/L,予静脉补充白蛋白。术后4日(留置胃肠引流43小时后)患者无恶心、呕吐等不适,已排气、排便,查体:腹软,肠鸣音可。胃肠引流7小时无引流液,请示普外科会诊医生后拔出引流管。术后5日(联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4日)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复查血象正常,术后10日出院。
病例总结
剖宫产术后诱发肠梗阻的致病因素相对比较复杂,可能因在术后小肠、结肠和胃原本正常的基本活动减弱,使胃肠动力发生改变,术中的麻醉药也会对肠蠕动造成影响;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肠粘连的发生率较高,肠粘连引起的肠梗阻在临床比较常见;若胎儿偏大,在娩出后大幅度减少了腹腔的压力,引起肠畔的位置发生改变也可能造成肠梗阻。易因为手术、分娩史而被术后切口痛、子宫收缩痛及胃肠功能恢复掩盖病情。若不能及时发现及治疗,有可能造成肠坏死。
临床应对肠梗阻进行预防,医生应向产妇耐心解释手术经过,使之密切配合,心情舒畅,保持正常的肠胃功能,在术前4-6小时禁饮食;术中尽量避免触摸压迫肠管,手术切口应控制好大小,减少肠管腹膜和内脏浆膜损伤;无菌操作,避免感染,术中操作应细心和轻柔,避免盆腔内组织损伤和肠管受到刺激;在关腹前应把大网膜放置在子宫体后方,防止与切口粘连;在剖宫取儿时,快速吸尽羊水,避免刺激腹腔器官。术后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对腹带规范使用,保持血液循环和肠蠕动正常,防止粘连和梗阻形成。术后禁用产气食物,动员产妇早期活动及饮食,促进肠蠕动,是减少肠粘连的有效方法。
治疗时采用正确的保守治疗,或根据情况选择手术的时机,也可用药物使术后结肠的早期蠕动增加。保守治疗应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控制炎症和胃肠减压。保守治疗无效,并且严重,应尽早剖腹探查,解除机械性肠梗阻的原因。
病例分析
该患者为产程中剖宫产,术后发生肠梗阻、菌血症,个人认为应为麻痹性肠梗阻,特点为持续性胀痛,无绞痛发作,肠鸣音减弱或消失。X线检查可见胃肠道胀气。针对麻痹性肠梗阻的致病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非手术疗法是麻痹性肠梗阻的主要治疗手段。胃肠减压是主要治疗方法,经鼻插入十二指肠管,并给予连续抽吸减压,并维持到肛门能自动排气、肠蠕动音正常为止。胃肠减压的同时应进行抗感染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病人一般进行非手术治疗大多都可获得痊愈。但在经胃肠减压等非手术疗法失败,或不能排除机械性或绞窄性肠梗阻的情况下,偶尔可以考虑行肠减压造瘘术。
针对病例,第一妇产咨询了华西相关老师的意见,并向病例投稿老师进行了反馈,如下:
李老师:这个病人是宫口开全后做的手术,易发生宫腔上行性感染,甚至败血症,加上血培养大肠埃希氏菌阳性,不能排除感染麻痹性肠梗阻,一般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使用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我觉得有待商榷,毕竟血培养提示左氧氟沙星耐药,而且一般来说哺乳期不会首先优先选择喹诺酮类药物。另外,该患者停抗生素时应该有再次血培养阴性的证据,而不仅仅是血象、体温正常。
投稿作者:应该是这样的,但由于血培养的结果比较慢,抗生素种类有限所以作出了该选择,谢谢老师的意见。
声明:
文章系本平台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当然欢迎您分享到朋友圈!
供稿请发送邮箱:diyi_fuchan@ibabygroup.cn
作者|赵婷
排版|CC
-推荐阅读-
病例分享|产后子宫内翻误诊子宫粘膜下肌瘤一例
病例分享|PierreRobin综合征一例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4-07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