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关注订阅
德瑞姆心理
作者:陈丽华
来源:广州心理咨询师陈丽华(ID:ChenlihuaXinli)
#01
我们出生的时候,都有一种原初自恋,也就是全能自大感。
这种全能自大感让婴儿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什么事情都能做到
一哭就有奶喝,一闹就有抱抱。
在婴儿的世界里,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如果我们给这种心理状态做一个比喻,那就像是小鸡已经成型,但尚未出壳时的状态。
小鸡的世界就是鸡蛋壳内的方寸之地,它会认为这个就是它的所有。
那小鸡是如何脱壳而出的呢?
能从蛋壳外用外力帮忙敲开吗?
如果真这样做,就是好心办坏事,即便小鸡没死,也会致残,至少会发育迟缓。
是的,一定不能由外面敲开,而是小鸡借助自身力量,一点点的啄开这个蛋壳,然后伸出一个湿漉漉的小脑袋,晃晃悠悠的来到这个世界。
鸡的出生过程是通过它自己一点点的啄开蛋壳逐渐完成的。
婴儿也是一样,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尤其在童年期,由环境的促成,逐渐扩展自己的生活领域,通过不时遇到各种各样的小挫折,小困难,小失败......又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安抚,克服以及承担着。
在一点点逐渐完成对全能自大感不断挫败的过程中,人慢慢拥有现实感,继而他会逐步融入这个社会,逐渐知道自己的位置,而且安定在这个位置上。
这是我们一个普遍的心理发展过程。
设想一下,如果这种对全能自大感的挫败不是一点点逐渐发展起来,而是突然间以排山倒海的方式出现在一个孩子的早期生活中,这会意味着什么?
恐惧将占据了这个孩子内心世界的很大一部分。
同时,“突然”的方式会遏制了这个孩子的内心成长动力,也就是他的身体会长大成人,但是他内心对于自己作为人的感觉,有一个落差,形成心理断层。
挫败的过于突然与强大,是这个孩子在当时的心理发展阶段所无法理解的,更没有办法接受,通俗而言也就是蒙圈了,呆住了,甚至傻掉了。
这种在心理上呈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创伤。
这种创伤来源有不同的现实呈现方式。
#02
举例之一:主要抚养人(以下简称父母)的暴力情绪表达。
父母对孩子的暴力情绪表达主要有三种:身体
暴力、语言暴力、冷暴力。
在上述暴力情绪表达的父母身上,常常会发现其兼有自身的情绪不稳定以及心智水平缺陷。
孩子的心智水平是无法理解父母的暴怒,尤其当父母的暴怒是没有预兆与准备的时候。
父母突然发生的愤怒和生气情绪陡然升级,都会让孩子在一种巨大的分裂情绪情感下无处躲藏,如同狂风暴雨里的那只小小鸟。
在孩子弱小的内心世界,对此的害怕是他似乎要被消灭掉,他不明白这个保护他的人怎么突然间会换了一张面孔。
而冷暴力,这种没有任何声音的超强惩罚,这种充满各种表达的巨大张力,都不是孩子的年龄可以承受的。感到自己被丢弃,及其厌恶的被丢弃,感到被拒绝,感到不受欢迎、不受喜爱让孩子早早体验到束手无策的张皇与无助。
那是不是就不允许父母有自己的情绪呢?父母也是人,有情绪很正常。
关键在于情绪的爆发或消失不是突然,而是有预兆,有缘由的;而且级别并非猛然上升。
譬如某个事情发生了,孩子知道自己做错,预见到父母可能会不高兴,而且这种父母的不高兴引起的后果不会让孩子感觉这是一个生死问题。
就拿我们的情绪级别来说,1是最低分级别,10是最高分级别,幼儿平时遇到父母的不高兴通常是在第1-3级之间,这是他可以承受的级别。如果超过5级,恐怕孩子就会在幻想中有被毁灭的可能。
到了少年时期,随着孩子情绪承受能力增强,在学校里遇到一些来自于其他重要他人的情绪风暴,即使上升到5级,也是可以承受的。
当然,这里所说的打骂有来自父母对孩子的,也有来自父母之间的吵架打骂让孩子看到或听到的。
关于创伤的累积性特点,在我之前写的关于创伤的文章中提到过,在此不再赘述。
这种创伤的累积性,它并不是一种很微弱的累积,而是带有中强度的
,它也不是我们现在所提到的那种一瞬间像海啸一般的强度,它是不间断的暴风雨。
双亲之间的吵架甚至打架,孩子是没有办法理解的,他只能一次一次的承受,用害怕退缩来保护自己微弱的内心世界尚且完整。
且不说成人吵架内容的晦涩难懂,仅仅在吵架中双方的嘶哑高喊,砸东西的劈劈啪啪......只是这些高分贝的东西就足以成为孩子的噩梦素材,因为声音是带有侵入性的,有一种淹没而无法逃脱的暴露感。
父母之间的吵架有时候比父母打骂孩子更加让孩子感到害怕,对成人世界的无法理解让孩子不得不硬生生发展出超出所在年龄之外的世故与懂事,而遗留内心的是无名的恐惧与害怕,用钢筋水泥包裹住深深的内疚与无力。
回避冲突会成为这些孩子成人之后人际关系的主要议题。
#03
举例之二:成人性生活对孩子的打扰。
孩童对自己的身体充满好奇,不断的通过探索自己身体逐渐建立起敏锐的心理感受,
这些并没有带有色情的成分在成人的眼里恐怕是另一番景象。
如果父母在成人性生活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对孩子有一个边界的保护,让孩子听到甚至看到了这种场景,对孩子是一种“暴力”。
在孩童有限的心智世界里,成人性生活的图像或声音的冲击,让孩童感觉到更多的是一种痛苦,一种被折磨,父亲“欺负”母亲等许多对其中一方的憎恨、对未能帮到另一方的内疚以及恐惧自己将来有相同的境遇等等的想象。
孩子无法把平日相处平和、相亲相爱的父母与此时的他们为什么在这个过程里面会呈现出这样的一个影像整合起来,由于超越了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心智程度,孩子没有办法对此容纳、消化和理解。
引伸开来,便更不用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性骚扰、猥亵甚至是强奸,尤其是发生在熟人之内这种强大的如海啸一般扑面而来的侵犯,让
孩子在内心产生深深的恐惧,继而有焦虑和无法平息的深深压抑,形成终身无法消化与承载的心理断裂。
#04
举例之三:溺爱。
溺爱,表面什么都满足,实质是什么都不满足。
这里面的控制是:总是“授人予鱼”,从不“授人以渔”。
父母的无限制、无底线、无边界的满足,来自父母自身的懦弱。
只想着做“好父母”的父母永远不会是好父母,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是父母内心懦弱的牺牲品。
孩子的全能自大感没有机会经历风吹日晒的洗礼,一旦走入群体,比如学校,团体,工作机构以及不同的群体,没有被及时满足外在需求或内在需求时,内心有强烈的落差感,这种落差就像悬崖一样高峻险恶。
这种险恶也有不同级别:
对有一定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孩子,在面对现实世界时,会不由自主的退缩,遇到一点小困难、小挫折,马上缩回“父母”的“怀抱”,使用躯体化方式成为家常便饭,比如通过让自己生病,不舒服,身体莫名的难受来回避外界;
对缺乏自我调节能力的孩子,甚至会出现自杀或伤人等过激行为来要挟需要的无限制满足。
上述三个例子是来自于家庭,包括双亲,以及家族内的生活环境。
#05
此外,还有来自于外界的现实来源。
举例之四:
在孩子还没有足够心理适应能力的时候,由于父母的疏忽,让孩子通过电子产品过早接触到孩子当前心智尚未能理解或消化的内容。
例如当父母看恐怖片或者带有色情暴力的影视节目时,孩子就在一边玩玩具,父母认为孩子并没有留意,实际上孩子的感官是全方位开放的,这些声音,画面,甚至父母的一些反映都会成为孩子内心无意识的印记。
网络时代,孩子手中的电子产品成了一个“保姆“,这个”保姆“需要父母做好分级或锁定,否则相当于把孩子暴露在没有经过筛选的各种信息中,“侵入感”会影响孩子内心安全感的建立。
#06
举例之五:
呈现在托儿所、幼儿园、甚至托管教育机构。
比如说遇到一个或自以为是,或情绪化,甚至内心常常充满恨意的老师,
当TA没有办法处理自身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投向弱者时,孩子在这个过程里,从一个需要被容纳的主体成为一个被动容纳承受者。
承接言语或身体暴力,都是孩子没有办法理解和消化的。
成人这些复杂多变的情绪成了孩子无法消化的心理内容,而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仅仅通过躯体反应,比如拉肚子以及噩梦等方式宣泄一部分溢出的心理超载物。
这个时候
只有当父母能敏锐的“读懂”这些躯体化背后的语言,才能有效帮助孩子把一些不合适的被对待所引起的情绪言语化。
#07
创伤的现实呈现方式因人而异,
它就像散落在海滩上的沙石,多不胜数。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不可能无时无刻的去保护TA,那当有创伤出现的时候,或者创伤还没有出现,我们作为守护者能做一些什么?
以及,什么是心理守护者?
心理守护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我们先谈谈充当心理守护者的物。
这个物可以是一首歌,一张毛毯,一个抱枕,星空,大海或是一本书。
只要是对一个人具有个人意义的独特物品,都可以成为守护内心安宁与美好的上方宝剑。
例如,有些孩子刚去幼儿园,会带上从小陪伴自己的泰迪熊或小毛毯。
这些熟悉的物品能够帮助孩子面对不熟悉的环境与人的时候,恰如其分的舒缓内心的不安。
对于孩子而言,这些物品的意义不在于它是什么,而在于它是一个替代,一个具有陪伴功能的有温度的存在。
当孩子一步步探寻外界世界的时候,就像妈妈在身边一样给予到温暖与支持的物品,逐渐可以代替真实妈妈的存在。
通过这样的过渡,很好的抚慰了孩子的恐慌与害怕,保护孩子弱小自我的成长。
而充当心理守护者的人,指的是:
有能力照顾好自己,并对旁人给予可及的帮助与支持的人。
心理守护者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1)边界建立(2)主体建设(3)关系维护
(1)边界建立:
无边界不足以谈守护。
每一个人的皮肤就是最基本的边界,保护着我们的身体。
在心理层面,边界是人格大厦的基础。心理守护者对边界的清晰决定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舒适度。
只有坚守自身边界的人才有能力让他人了解边界。
保护首先是边界,就像我在文章开始提到的蛋壳,如果过早的去打破这个蛋壳,小鸡不死也会伤,蛋壳就是边界。
我们告诉孩子衣服覆盖的地方不能让人抚摸,这就是边界。
我们告诉孩子,父母吵架是普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是边界。
我们告诉孩子,当你看到爸爸妈妈吵架的时候,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门,或者戴上耳机,不让嘈杂喧闹的声音“漫入”你的人生,这是边界。
我们也可以询问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什么方式让你最安心?孩子可能会说躲在床底。
这是孩子使用自己的聪慧保护自己;床板与地板之间的狭小的空间,似乎能挡住高分贝的弥漫,这恰恰是边界的一个呈现,有保护的作用。
在家庭中预先建立边界是父母守护孩子心理的根本。
当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习得被有边界的对待,获得尊重,就有机会建立强而有力的自尊感,逐渐替代幼年化的全能自大感。
(2)主体建设:
人格主体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建设过程。
......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想要怎样的人生
我遇到困难会如何处理
在我的内心,最让我害怕的是什么
什么是我无法舍弃的
我是一个可以对自己负责的人吗
在我的周围,有我可以信任的人的吗
我是否是一个值得他人信任的人
......
正如有着强壮主干的大树,即使狂风暴雨,依旧岿然不动。
一个有人格主体的人,会常常感到心有磐石,运筹帷幄;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与心理资源保护自己的内心世界不会轻易受到干扰与破坏,还能有余力为他人提供心理庇护所,为孩子家人提供躲避风暴的港湾。
而每一个人的主体人格都不一样,找出自己人格大厦的“奠基石”,一旦遇到困难,甚至遭受苦难的时候,拉自己一把。
(3)关系维护:
心理守护者,核心是我们情感依恋的具象化。
关系的维护贯穿我们短短的一生,它是我们学会照顾自己的雏形,继而懂得照顾他人。
在各种人际关系中,无论是功能化的社会关系,还是内心原始的情感关系,都是需要用心对待。
关系的数量和质量,深度与广度都会直接影响到一个社会人的自身存在,内心的价值评估以及人生意义;
包括: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如何与他人相处......
我们是怎样安排我们的时间与精力,在整个人群分布中的“呼吸”频率是怎样的,关系中如何看待付出、滋养、吸收、消化以及接纳......
以及,我们在关系中的妥协能力。打破自我为中心的惯性来自于我们懂得妥协二字的深意。妥协不是迁就,不是委屈求全,不是不得已而为之,妥协,是我们的主动选择。
#07
无论在世界上行走,还是在江湖里游动,
当我们能保护好自己,也意味着:我们知道,如何去保护我们的孩子。
同样的,心理咨询师也是一名心理守护者。
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守护的意识与具体边界的设置都是咨询充分且必要的根基,在咨询中,通过“看到”、“听到”来访者现在、过去甚至将来的内心守护者是如何以不同形式、不同状态在不同时空出现,逐渐内化到来访者的心理世界,最终落实在个人的现实生活里。
你会对自己说“我会守护你”吗?
有人曾和你说“我会守护你“吗?
你曾对别人说“我会守护你“吗?
请问,读完本文的你:
谁曾是你幼年的守护者,
成年后的你又曾守护过谁?
*作者介绍:陈丽华,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CAPA中美精神分析联盟督导组毕业。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签约咨询师。伴侣关系咨询师(国际婚姻家庭指导师)。个人微信公众号ID:ChenlihuaXinli。
-End-
如果你想走出创伤,守护自己
想更深入地探讨自己,了解自己
专业的心理咨询对你会有很大的帮助!
德瑞姆心理重磅推出
“99元心理咨询”
为想要自我成长的你
提供一场
等同正价咨询
的优惠服务
扫码预约咨询
↓↓↓
(点击图片转跳原文)
扫码预约咨询
↓↓↓
参与该项目的心理咨询师,均通过德瑞姆系统培训与严格考核,具备专业的执业能力和从业资质认证。
在您体验的过程中,我们的心理咨询师将以真诚的态度,倾听您的烦恼,帮助您梳理所遇到问题,并进行干预性的专业支持。
点击下方的名片关注↓↓↓德瑞姆心理
“阅读原文”
,立即免费预约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1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