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萌娃控」
每晚推送
文丨叶听枫
来源丨凯叔讲故事(ID:kaishujianggushi)
周末陪女儿练琴,听说了这样一件事:
和女儿一起练琴的小男孩俊俊,因不满被妈妈逼着练琴,于是猛地把门关上,反锁了。气急败坏的妈妈竟然用斧子把门,劈!开!了!
最后,俊俊当然是被狠狠地教训了一番,带着眼泪乖乖去练琴了。
听完,真的是太心疼这个孩子了。
妈妈狠狠劈门的那个情景,怕是会永远定格在孩子心里了吧。
每一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因为爱,难免会对孩子有所期待,希望孩子各方面都发展得好。
但是,孩子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有些事情急不得,逼迫往往会适得其反。
在孩子6岁前,这5件事千万别逼孩子做。
逼孩子勇敢
有一个朋友,对女儿要求特别严厉。她的口头禅是:
做不到,就别叫我妈妈!
女儿一岁半的时候,走不动要抱抱,她说什么也不抱,必须让孩子自己走到路尽头。
女儿学舞蹈,跳不好下课就要一直跳,直到动作达到标准为止。
女儿怕黑,那干脆就让她哭到习惯。
她说:只有这样,孩子将来才能勇敢。
女儿上小学时,一次在体育课上晕倒了。
原来,她周末逼着女儿爬最高的素质拓展道,女儿一脚踩空,摔伤了胳膊。但因为怕妈妈责怪她不勇敢,所以一直憋着不敢说。
朋友只关注孩子的行为是否勇敢,却忘了妈妈的关爱、理解和保护才是孩子勇敢的由来。
勇敢从来不是逼出来的,而是孩子从内心自然生长出来的。
只有内心有充足的爱和能量的孩子,才敢去大胆尝试,才能拥有真正的勇敢。
否则,一味地逼迫,只会让孩子更加脆弱。
逼孩子外向
我们小区里有几个年龄相仿的小孩儿,总在花园里一起玩。其中有个内向的男孩,每次出来玩都被妈妈催:
快跟大家说你也想一起玩儿,快去啊!
你活泼一点,扭扭捏捏干什么?
这几年下来,在妈妈“内向、不合群”的数落下,男孩的交际能力非但没进步,反而说话开始结结巴巴了。
《安静,就是力量》的作者说:
我们一味地吹捧外向,其实是犯了严重的错误。
内向只是性格的一种,不等于胆小、懦弱,只是孩子更注重自我内心的感受罢了。
其实,内向孩子的洞察力、理解力和创造力更优秀。过多的社交和热闹,对他们反而是一种消耗。
这位妈妈的逼迫和负面标签,压得孩子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怀疑,更加重了他融入群体的恐惧和焦虑。
纪录片《零零后》里有个从小到大都内向、孤僻的女孩。
幼儿园老师劝她融入集体,她却说:
我就喜欢自己玩儿,我觉得一个人玩儿挺好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十年后,长大的女孩也有了朋友,但还是享受一个人的孤单和自在。
存在即合理。
比起外向,我们更希望孩子拥有真正的快乐。
逼孩子分享
女儿小时候,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
一次邻居带着女儿萱萱来我家做客,还给女儿带了玩具。当时正赶上女儿不在家,临走时,我从女儿乱七八糟的布娃娃中拿出一个送给萱萱。
晚上睡觉时,女儿发现布娃娃不见了。我告诉她送给萱萱了,女儿听后大哭不止,非要我去要回来。
虽然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对,但送出去的东西怎么好意思再要回来,好说歹说才算是把女儿安慰住了。
结果没过两天,我在收拾女儿房间时发现,那个被送出去的布娃娃正安静地躺在那堆娃娃中间。
原来4岁的女儿,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到隔壁邻居家把娃娃要了回来。
我没有怪女儿,这本来就是她应该享有的权利,是我强行把她的东西送给了别人,又没有帮她争取回来。
女儿用行动证明,她对自己的东西有决定权。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私下把女儿的东西送过人。女儿也没有因为她的“自私”而不懂分享,恰恰相反,现在已经7岁的她和小伙伴的关系很好,懂得谦让,也更知道享有自己的权利。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孩子理所当然可以分享的那些小玩意,却是他们安全感的所在——这是我的东西,我才有支配它们的权利。
逼孩子分享,不但会失去孩子的信任,还可能让孩子更加不会表达、更加懦弱和依赖他人。
分享是一种美德,但前提永远是尊重、自愿和快乐。
逼孩子分房睡
母子分房睡是大事,可该在几岁分呢?
3个月、6个月、2岁、3岁、4岁,还是普遍提倡的5岁?
闺蜜在孩子5岁生日的第二天,就着急逼孩子自己睡。
不能拖了,不然就影响独立了!
结果,孩子要么睡不着,要么总在噩梦中醒来。
有一次,儿子说害怕,非要跟父母一起睡,又被闺蜜训斥了一顿,生拉硬拽地将他拖回去。
结果,儿子竟用打火机点着纸,引燃了窗帘,幸亏被及时发现。
孩子哭着说:“妈妈,我错了,房间里有只大怪兽,我害怕,书里说用火可以把它吓跑……”
最后,闺蜜带着深深的挫败感,又让孩子睡回了大床。
养孩子真的有固定公式套用吗?
如果说科学育儿有标准,那也只能是每个孩子独一无二的发展特点。
当孩子有了足够的安全感时,分房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逼孩子过早认字
1968年,美国一位幼儿园老师教孩子认识了字母“O”,孩子的母亲将老师告上法庭,理由就是过早教孩子认字母,破坏了孩子的想象力。
最后,妈妈赢了。
比提前教孩子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保护孩子的天性。
一位教育学家讲过一个案例:
一个男孩,在妈妈的严格教导下,3岁就认识2000多个字,会20以内的加减法。
大家都以为神童前途无量,谁知这孩子一上学就出现了严重的厌学情绪,觉得在学校一点意思都没有,最后不得不休学一年。
而经过跟踪研究,那些被逼着过早认字的孩子,初入学时确实有些许优势,但3年级后就不明显了。
塔夫脱大学教授在《阅读大脑的故事和科学》中提到:
阅读时,大脑需要把视觉、听觉、语言、概念生成等复杂的功能综合起来,而孩子的这些功能一般要在5~7岁之间才能完成,男孩比女孩还要晚一些。
如果把这个过程提前,就等于让孩子执行一些他们不具备的功能。
孩子4岁前主要运用右脑,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而文字、字母、数字都是抽象符号。过早地认识这些,孩子不仅不能真正理解和吸收,还会损伤想象力和直觉力。
因此不要强迫孩子4岁前认字。
认字早不等于学习好。决定学习好坏的,是学习能力,而不是提前学习。
陪孩子一起讲故事、读绘本,丰富孩子的词汇,或者多讨论一下问题,这些会比早识字更有意义。
教育学家说:
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才是教育规律。
如果孩子是一棵小树,那么就让他自然生长,必要时施以援手,而不是处处干涉、紧逼,这才是优秀父母应该做的事。
有耐心、有悟性的父母,才能收获一个枝繁叶茂的孩子。
-END-
*来源:凯叔讲故事(ID:kaishujianggushi),1400万孩子听故事大全。作者:叶听枫,儿童教育心理学硕士,家庭教育研习者,看书,烹茶,带娃娃。
人之长相,分体貌和心灵。
五官之美如花开艳阳,直接;而精神之美似暗香浮动,需依托,靠修养方能呈现。
颜值可以美容,但掩盖不了本色;气质可以塑造,但脱离不了本性。
心有境界行则正,腹有诗书气自华。
精神长相,是一种看不到的能力,这个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的精神力量。
1.会说话是一门学问,有分寸是一种修养。
“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语言最能暴露一个人,恰当的时候说话是智慧,沉默的恰当也是一种智慧。
知道怎么说话,知道何时说话,知道不乱说话,是一种了不得的软实力。
子禽问墨子:“多说话有好处吗?”
墨子答道:
“苍蝇、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疲,然而没有人去听它的。
但你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震动,人们早早起身。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
我们常常评价一个人情商高,很会说话,其实正是因为他懂得在适当的时机说适当的话,既不让他人难堪,也显得自己大方得体。
你越会说话,别人就越快乐,别人越快乐,就会越喜欢你;别人越喜欢你,你得到的帮助就越多,你会越快乐。
人生是由你的一言一行沉淀组成的,你怎么说话,决定你是谁,甚至决定你过得好与不好。
口为祸福之门,懂得谨言慎行,照顾他人感受,才是智慧之举。
2.以貌取人真的很公平。
在朋友圈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段子:
性格写在唇边,幸福露在眼角。
站姿看出才华气度,步态可见自我认知。
表情里有近来心境,眉宇间是过往岁月。
衣着显审美,发型表个性。职业看手,修养看脚。
一系列的观点看起来有些绝对化,却也颇有道理。
到了一定年纪,你的形象里就带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历过的事,哭过的泪和洒下的汗。
这世上,总有人好看,总有人越来越好看,为什么不能是你?
好看,不止是肤浅的漂亮,更是举止端庄,待人谦卑、谈吐优雅……所有的惊艳,都来自长久的准备。
很久以前,有一个手艺人,手艺娴熟,很多人上门买雕塑。
但他又和其他人不一样,喜好雕塑妖魔鬼怪。
有一天,他照镜子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相貌变得很丑:不是五官发生了改变,而是整个面相凶恶、丑陋、古怪。
后来,他到一个寺庙里,找方丈求助,方丈说:我可以给你治疗,但你必须先帮我雕刻100尊观音像。
于是,手艺人就开始不断研究观音的神情,德性和表情,有时甚至到了忘我而代入的境界。
半年之后,当他把富有善良、慈悲、宽容形像的观音雕塑出来后,他急忙去寺庙找方丈,对方丈说:请您务必帮我治病。
方丈没说话,从背后拿出镜子,笑了笑说:你的病已经好了。
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的相貌也已经变得正气、端庄了。
一个人若是热情洋溢,总是面带微笑,到老了,脸上的纹路也都是慈眉善目的。
如果一个人长期不笑,面目表情僵化,越老显得越可怕,越没有亲和力。
这就是所谓的
“相由心生”。
到了40岁,你就必须具备与你的年龄、身份、社会地位相适应的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
日本文学家大宅壮一说:
“一个人的脸就是一张履历表。”
你内在的素质、内在的修养决定了你外在的形象和风貌,这句话一点也不假。
你前半生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学到的知识懂得的经历,无形中都在改变你后半生的长相。
3.善良的人,根本不会吃亏。
《六祖坛经》上说:一切福田,都离不开心地。心田上播下善良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
曾子曾说: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
这是一个边远的山村学校,食堂的伙食糟透了,不是白菜萝卜就是萝卜白菜,而女老师的身体很弱,于是,她经常到学校旁边的一个小山村去买鸡蛋。
卖主是个年过花甲的老太太,她叫说个价,女老师便定了5毛钱一个,其实,女老师暗中提高了5分钱,女老师家乡的鸡蛋4角5分要多少有多少。
女老师看老人可怜,没儿没女,只靠几只鸡养活自己,于是每个蛋多给5分钱,这老太太可怜,女老师就做一个小施主吧。
奇怪的是老太太既不讨价,也不还价,这桩买卖就这么定了。
买过一段时间,女老师觉得老太太实在可怜,便单方面又提高了5分钱,一个鸡蛋5角5分。
这回老太太作声了,坚持不肯提价,但女老师坚持要单方面提价,僵持了很久,老太太终于接受了。
那天,女老师照旧去老太太那儿买蛋,正碰上一个蛋贩子跟老太太讲价。
蛋贩子出6角一个的价要把蛋全收走,老太太不肯。
蛋贩子说,这个价够高了。山里都是这个价。
老太太说,不是因为这个价,而是这些蛋要卖给那位瘦老师,人家那么远到我们这里来教书,又那么瘦,我希望她胖起来,在这个小学里长期待下去,孩子们需要她。
女老师顿时呆了,原以为自己是个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老太太……
凡你对别人所做的,就是对自己所做的。所以,凡事你希望自己得到的,你必须先让别人得到。
生命是一种回声,你把善良给了别人,终会从别人那收获善意。无论你对谁好,从长远来看,都是对自己好。
一直善良下去,只问自心,不问得失,一路芬芳,已在你的身后跟随。
4.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留天真。
《菜根谭》中有句话:“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
在这个纷杂的社会,我们要生存,就必须要和人、和事打交道,这个过程中,把握好尺度的同时也要保留真实的自我,也就是所谓的知世故,而不世故。
这不是轻而易举做到的,而是走过千山万水去感悟和修炼的结果。
苏轼在63岁穷困潦倒之时,还写下这样的诗句: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哪知是酒红。
先说自己衰老,又借小孩子之口调侃,酒后的潮红被误认为脸色红润,用自嘲来排解晚景凄凉的失意。
一个人未经世故,容易在逆境中沉沦,也容易苛以待人,而饱经世故而不世故的人,见过生活凌厉,依然内心向暖。
周国平在《灵魂只能独行》里说:
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
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
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5.让人舒服,是一种顶级的魅力。
《菜根谭》:“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为人处事,以遇事都要让一步的态度,才是高明的人,因为让一步就等于是为日后进一步留下了余地;
待人接物,以抱宽厚态度对人,才是有福的人,因为给人家方便就是日后给自己留下方便的基础。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才华横溢,智慧过人,可当人们赞叹他的学识渊博时,他却谦虚的说:”我唯一知道的是自己的无知。“
著名文学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去一个小城,临行前别人告诉他,那里的蚊子特别厉害。
到了之后,正当他在旅店登记房间时,一只蚊子在马克·吐温眼前盘旋,这使得职员尴尬万分。
马克·吐温却满不在乎地说:“贵地蚊子比传说中的不知聪明多少倍,它竟会预先看好我的房间号码,以便夜晚光顾、饱餐一顿。”
一句话逗得服务员不禁哈哈大笑。
结果,这一夜马克·吐温睡得十分香甜。
原来,当天晚上旅馆全体职员一齐出动,驱赶蚊子,免得这位受人欢迎的大作家遭受蚊虫叮咬。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的魅力,让你想要与之接近、放下心防,与之倾诉心中的秘密?
君子如玉,让人舒服的人就好像一块温润的美玉。
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就像听一曲舒缓的音乐、品一杯醇厚的热茶、看一朵花静静的开放、让时光如流水般恬淡素净。
奥黛丽·赫本被誉为女神,不仅仅因其貌美,貌美的很多,并不能被全世界的人记住,也不是因为学历,比她学历高的比比皆是。
但她用她的一生诠释了“精神长相”这个词,她在遗言里这样说:
若要优美的嘴唇,就要讲亲切的话;
若要可爱的眼睛,就要看到别人的好处;
若要苗条的身材,就要把你的食物分享给饥饿的人;
若要美丽的秀发,在于每天有孩子的手指穿过它;
若要优雅的姿态,走路时要记住行人不只你一个。
这就是对“精神长相”最好的解读。
一个人真正的资本,不是美貌,也不是金钱,更不是学问,而是自带的,不会随着岁月变迁而消失的“精神长相”。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1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