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会管教的父母 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会管教的父母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会管教的父母

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会管教的父母

《我的孩子不听话:

4216个捣蛋鬼成就的事

原著|杨钰莹

解读|少奶奶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安东尼朗诵

每天一本书

各位慈怀读书会的读者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我们的

每天一本书栏目

,我将用一篇文章的长度,来向您讲解书中精髓。

今天,我们要一起读的书是

《我的孩子不听话:4216个捣蛋鬼成就的事》

每个孩子都有积极向上的天性,作为家长,不要太过紧张,不要把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更不要在施加压力的过程中,把自身的恐惧、贪心、功利也传给了他们。

教养的真正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足够强大的内心。内心强大的孩子才能坚强、独立、自信和乐观。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放手,让生命中保留一些不确定的东西,让孩子自己依靠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去发现和寻找。

本书作者杨钰莹,笛飞儿EQ教育机构的创办人,创造出超过百名孩子由“被放弃”到“被崇拜”另类教育奇迹。她遇到过各种“问题小孩”和“棘手事件”。

杨钰莹说:“感谢每位家长的信任,和无数的“英雄好孩”的切磋指点,这些孩子令我们的教养成绩单越来越不平凡。许多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都成为了最好的自己,卓越到上了报刊杂志以及电视,同时也有许多从惹尽各种麻烦的顽童,变成校园里的风云人物。这些年接触的孩子和父母,让他们归纳了很多教养的重点,成就了这本《我的孩子不听话:4216个捣蛋鬼成就的事》。”

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教养手册,对于孩子不听话、无理取闹等各类情况都有很好的教导方法,父母只要有决心,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用“跳养”的方法去挖掘孩子的潜能,让自己做最自在的父母,让孩子做最棒的自己。

今天,就把这本书中几个值得思考的教养问题和一些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点击图片体验“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

孩子的情绪萌芽: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天性

不知道爸妈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孩子3岁前还是可爱的小天使,萌萌的、乖乖的。可是3岁以后,就变成了小恶魔,开始爱生气、乱打人、不专心、爱计较……慢慢地就变成了“小气鬼”、“小祖宗”、“自私鬼”……

这时候,对于初次为人父母的我们来说,可能就会无所适从。

但无论孩子“变成”什么样子,都是孩子成长的表现,如果我们没有办法识别并且摆正我们的心态去对待,就有可能造成孩子在性格和情商上的缺憾。

那么孩子在这个时期,会有一些什么表现呢?

1、动作、语气、表情极度夸张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语言、动作非常“做作”的小朋友。有时候因为他们年纪还小,我们觉得这样很可爱,但这是孩子渴望被关注的一种表现。

见过这样一个孩子,如果有人稍微惹到他,哪怕只是轻轻地按到他的小手指,他也会立刻跳起来,然后回旋转身,刻意地大喊大叫:“你搞什么鬼!”他的所有言行举止,就是要让人知道,他是一个独特的、不可以被随意招惹的人。

你是不是也想起了一些类似的情况?孩子从几岁起,就开始期待自己能被别人看见,不管是在同龄的小朋友还是长辈眼里,他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人群中有分量的人。

有的时候会通过一些搞怪、逗趣来让自己聚焦在别人的目光下,如果能得到大家的热情回应,他就有自己是被喜欢的、被关注的感觉。

有时候甚至会故意挑衅或者干些“坏事”来引起他人的注意。夸张的语言动作只是其中比较平常的表现而已。

为什么孩子这么希望自己成为“中心”?

因为这种时候,他们会感觉自己是被尊重的。如果他们的这些行为得不到回应,他们就会产生与理想期待之间的落差,他们可能会做出更加极端的行为,比如,发脾气、摔东西,甚至是动手。

父母可以尝试带孩子找到自己的天赋与限制,让他们学会接纳自己的局限,明白自己也有不擅长的地方,了解并认识到不是每一件事情都需要一决高下。

比如,你可以对孩子说:“我发现你跑步很厉害呀,但你比较不喜欢画画对不对?妈妈/爸爸也是比较喜欢游泳,不喜欢唱歌。每个人都有自己厉害的地方和不厉害的地方呢。”

当孩子能够接纳自己的不足并勇敢面对时,他的自尊才会稳固,也才能让他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

点击图片体验“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

2、粘人、依赖

笛飞儿教育机构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课程的内容是让孩子到公园区找陌生的孩子一起玩游戏。

一开始孩子表现得很兴奋,非常期待。但是在出发的前一刻,发现他们不能带着家长去的时候,就变得迟疑:真的不能和妈妈/爸爸一起去吗?

像这种“原本要出门的兴奋一下子不见了,语气中透露着担心,好像没有了家长的陪同,自己连呼吸都有困难的情况”并不少见。

孩子的这些担心,也表示着平时只要孩子的一个眼神、一声“哎哟”,家长就会立刻扑过来,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安排好一切。

在公园里见过这样一个小女孩,看着别的小朋友在沙池里玩得很开心,虽然跃跃欲试,但还是抱紧父亲的脖子不愿意离开,只有当父亲也一起进到沙池,她才能真正地玩起来。

可能在父亲的眼里,女儿的依赖让他觉得很暖、很可爱,他的责任感也爆棚,愿意从此以后为女儿遮去一切风雨,但不懂得放手的父母,教不出自在成长的孩子。

父母们要学会把孩子的问题还给孩子,用我们的能力帮孩子解决他眼前的难题,就是帮孩子铺一条“死路”。

因此,有时候就算舍不得,也要告诉孩子他如何面对这个问题,如何保护自己,如何接纳损失,如何自己站起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丢一些问题让孩子思考,小至今天吃什么,大至家庭旅游的规划等等,都可以试着邀请孩子来思考。

多带孩子去探索各式各样的事物,让孩子有机会大量接受外部的刺激,增加孩子的生活经验,帮助孩子拥有更充实的解决问题的资料库,然后你就会发现,孩子遇到问题时能更加积极地面对。

每个孩子都有积极向上的天性,但是也不难看出,他们有时也会“一哭二闹”地耍赖,试图用情绪去解决问题。

为人父母,在遇到孩子的情绪问题时,应该先弄清楚,他们究竟在想什么,只有先从他的情绪中找到关键点,才能和他更好地沟通。

点击图片体验“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

破解情绪密码:教养者必备的EQ知识

说到EQ,很多人立刻想到情绪、情商。那么为什么要培养孩子情商这么成人化的东西?孩童时代,不是应该尽力呵护,让他们放飞自我自由成长吗?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除了身体的发育,还有心理和情感的萌芽,如果我们不会调节孩子的情绪,就像孩子身体生病却没有治疗一样。

正如前文提到的那些问题,如果忽视情商的教育,孩子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首先,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准备:

1、别让自己的爱成为孩子的负担

书中举了这样一个案例,几位重视教养的妈妈在谈着为孩子安排的各式课程。

有的报了钢琴课、数学课、英语课,甚至是电脑编程的课程。无一例外的,这几位妈妈都是在为孩子的未来铺路,不想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不想他们长大之后失去竞争力。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主体,他有属于自己的创造力、思考力和执行力。即使孩子是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的,但他终将成为他自己,有他自己的思考、脉络和未来。

“孩子,我希望你过得比我好”,这应该是我们最常听到的父母的感言。因此父母会尽可能地搜集资源、保护孩子,尽可能地用自己的资源为孩子准备与张罗一切。

为了孩子的安全从头保护到脚,为了避免孩子走冤枉路,在事情一开始就告诉孩子结尾、告诉他们“正确”的方式,以及为孩子安排所有的“安全而愉快的一切”。

这样的结果是,我们将教养出一个顺从、被规则保护、无法看出空乏与创造的孩子。

若希望孩子可以真真正正比我们强,那他一定不能持续走在我们所规划的路上,因为我们无法规划超出我们眼界的东西。

而最重要也最有效的方法,应该是把能力教到孩子手上,让他有办法辨识危险、面对危险与解决危险。

我们必须放手让孩子触碰危险,让孩子自己去试错,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父母有对孩子的爱与责任,但这不应该成为孩子现在的、甚至是将来的“负担”。

点击图片体验“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

2、让孩子在犯错中学习

身为过来人的我们,势必在童年过程中也曾因为犯错而错失机会、得到惩罚。

当我们的孩子也有可能经历这些错误的时候,我们却因为害怕他们受伤、害怕他们做不好而在他可能犯错的时候直接帮他安排好一切。

孩子舒适安逸了,但他们能得到什么呢?他们经验匮乏、情绪匮乏、最终人生也将匮乏,这是父母们想要的吗?

我们已经很清楚地知道杯子就在桌上,但孩子还在大哭地说着找不到杯子,看着孩子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崩溃、声嘶力竭,最快的方法自然是直接把杯子拿给孩子,或是永远帮孩子准备好杯子。

但这个最有效率的方法,永远都无法让孩子学会,该如何让自己在混沌的状态中,试着保持冷静,评估现状并努力解决问题。而上述这个历程,将是生命中躲不过的许许多多的重要时刻。

研究告诉我们,这种被安排往顺遂人生路上走的孩子,只要一遇上挫折,发现标准答案失效了,孩子可能也会因此跌落谷底。而那时,爬不爬得起来,又是另一回事了。

想要让孩子自己摸索问题并经历错误,就一定会浪费时间。但没有犯错的学习是最无效的学习,所以,我们要让他们经历混沌、迷茫,并试着在黑暗里独自摸索,自己厘清方向并寻找解答的过程。

多给孩子尝试、探索的机会,虽然会痛苦、会悲伤、会焦虑、会慌张,但也因此会有欢欣、美好、满足于成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才能长出属于他的智慧。

3、做到平等和尊重

孩子出人头地,是父母最大的满足。我们期待孩子能够有能力、有成就,但我们没想过我们要做什么?

就像父母们希望孩子成为爱迪生一样的发明家,但是爱迪生“空耗”了27年才发明出无丝灯泡,而绝大多数父母是不可能让自己的孩子在一个房间里浪费这么多的光阴。

有时我们给出孩子的平等和尊重是有条件的,只有孩子的选择符合父母的预期时,我们才做到所谓“尊重”、“放手”。

我们常说尊重孩子,但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

要倾听孩子的声音,了解孩子的感受,给予孩子属于他的责任,也给予孩子他所期待的合理被对待的方式。这是做到平等和尊重的第一步。

父母不应该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不要用我们的经验去限制孩子的想法,更不要因为我们对生活和未来的恐慌而去帮孩子做一切选择。

更重要的是,父母们就应有足够的信念和勇气。

如果我们有勇气面对恐慌,有足够的信念相信孩子现在正在挑战世界,而不是虚度光阴;能够相信,对孩子最好的未来,绝对不是帮他安排一条人生顺遂路,那么,我们就能放手让孩子自己选择,让他独自面对悲欢离合或人生各种挫折挑战。

点击图片体验“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

教养的方法:把孩子的生命还给他自己

很多家长疑惑,我们的父母从未告诉我们什么是情绪管理,养育一个孩子,不能打、不能骂、还要好好说、用心听他们的声音,怎么多了这么多的困境与限制?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因为一件事情的发生,可能是父母不让吃零食,也可能是父母不给买想要的玩具,于是内心产生了情绪,开始大哭大叫。这时,爸妈拿着棍子过来了,用棍子指着你让你闭嘴安静,否则就揍你。

这个时候谁都会选择安静,但是,你是安静了,你学会处理情绪问题了吗?同理,如果现在还是用打骂威胁的方法教育孩子,他能学会处理问题吗?

棍棒教育,只是一个省事的方法,却不是一个好方法。

在教育中,否认孩子的情绪,比如让他安静、不准哭这种的行为,对孩子的心灵成长并没有什么用处,然而可能会让他压抑自己,造成不好的后果。

面对孩子的情绪问题,可以选择这样的方法:

1、让他知道你了解他的情绪

当孩子产生情绪的时候,安抚孩子情绪的第一步,不是制止情绪的产生,而是让孩子知道,你了解他的情绪,你懂得他的感受。

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想象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他想要的是什么,才能对症下药。

2、询问他的感觉,引导他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产生情绪的时候,你要询问他的感受,问他为什么会生气?

当孩子表达自己为什么生气的时候,可能表达得并不是那么清楚,你要引导他说出更完整的情绪句子。

比如问问看他现在是什么感觉?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

千万不要开口就试图从大人的角度去说教,当你说教的时候,其实就是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也让孩子失去了和你倾诉的欲望,他会觉得你不信任他,不在乎他的想法和感受。

3、给予赞美和肯定并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孩子完整地说出表达情绪的句子的时候,可以先赞美他的行为,并清楚地让他知道,你觉得他很棒也更愿意和他一起解决问题。

这样不仅能安抚孩子的情绪,还会让他在赞美中有被尊重的感觉。这时你可以用商量的语气,和他一起找出化解冲突的方法。

这样的过程,或许会比直接教训孩子用更多的时间和花更多的心思,但对孩子来说却有用得多,他会在这样的过程中,弄清楚自己情绪问题的来源,并且学会怎么缓解情绪、解决问题。

其实,育人先育己,你怎么教孩子,就是怎么对待自己——怎么对待自己的需要、对待自己与其他人、事、物的关系。

要把教养做好,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自己做好。

把自己做好,让自己开心的时候可以开怀大笑;

把自己做好,让自己难过的时候有人可以拥抱;

把自己做好,让自己愤怒的时候可以有机会表达,但又不至于失去焦点,整理完情绪之后,可以看见问题、看见为难,可以着手解决难题;

把自己做好,不轻易地把别人的为难扛在自己的肩膀上,不轻易地要别人为自己的痛苦负责。

因为,你与孩子的所有相处,就是一种以身示范的最好教养。

最后,谨祝所有的父母,在这一段独特的旅程里,体验、感受、成长,而后,尽兴游一回。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慈怀读书会

每天一本书

的全部内容,这是慈怀读书会每天一本书的第三百七十二本书。

因书明理,以慈怀道,关注慈怀读书会,每天读完一本书,把自己活成你喜欢的样子。

*注:配图来自网络

*文:少奶奶,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在图书出版行业工作八年,资深社科类图书策划编辑。

注:如果你也想成为慈怀每天一本书的签约作者,欢迎后台回复“阅读达人”了解相关事宜。

【慈怀每天一本书】

你的心灵成长

图书馆

带你在

碎片化

高效地

吸收好书精髓

让读书成为一种

【点击下方小程序,立即参与

内测版

体验】

由于政策限制,苹果用户如需购买

可添加客服微信【ID:

chdsh03

】购买

今日话题

其实,育人先育己,你怎么教孩子,就是怎么对待自己。读完这篇文章,你知道该如何对待不听话的孩子吗?

《我的孩子不听话:4216个捣蛋鬼成就的事》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用“跳养”的方法去挖掘孩子的潜能,让自己做最自在的父母,让孩子做最棒的自己。

阅读原文

《我的孩子不听话:4216个捣蛋鬼成就的事》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