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童年与少年的往事
一、前述…………………1
二、少年时代…………………2
三、忘不掉的往事………27
四、特殊行动…………32
五、家属院里的欢乐……35
六、中学时代……………41
七、不朽的军徽………44
八、一个老兵的亲身经历…50
九、我们这一代人的荣誉…62
十、后记…………………65
第二部:走向工作岗位、当兵
第三部:同学们在远方
本故事属于纪实回忆录,写的是小时候的同学在112师与炮团家属院生活学习的故事,以五一小学第五期小学毕业班为引子,讲述着那时天真无暇的童年往事。故事很多,但由于抒写的人不了解其他同学的往事,所以故事里缺少了很多有纪念意义的情节,希望大家在今后的交流回忆中,填写新的内容,文字故事分几个章节,第一部是童年与少年的往事,第二部是同学们走向工作岗位、当兵,第三部是同学们在地方奉献发展。看过故事后能让那个时代的你勾起美好的回忆。
分别了40多年的同学在2017年12月下旬组建了五一小学第五届同学微信群,刚进群的时候还有点陌生的感觉,看过大家的名字后感觉有股亲切感。分别这么多年了,忽然在网络微信里让我们联系在了一起,不知不觉中又让思绪回到了从前。
大家通过几天的叙谈交流,对往事留恋往返,慢慢的记忆开始神奇的复苏,想起那时的点点聚影,逐步放大久远的幻影,然后有了一份愿望,就是把我们少年同学时代写成回忆录。文字里主要叙述那些久远的少年时代的往事,从通化军营到高碑店营房时的同学趣事,忘不掉的军营生活,记忆中有部队代代相传的光荣传统、有战争年代父一辈战友的流血牺牲、有对营房的点点滴滴的印象、有一起淘气玩耍的你我,因为时间太久,记不起具体时间,但是文字里都是写的真实的故事,虽然没有老一辈那样的特别英雄事迹,但能通过我们传承发扬了上一代的光荣传统,为部队贡献着我们应有的情怀。在这样的环境中历练了我们幼小的心灵,逐渐形成了坚定与刚毅的性格,提升了我们对人事间的积极向上的态度,留下了神奇与美好的神往,追求着我们一生的理想与奋斗的目标。把大家的名字记忆在脑海的烙印中永不暗萎。这种同学的情就是特别特别的情感,让我们今生今世一直走到快乐的源头。
少年时代
1962年的春天,与妈妈一起到爸爸所在的部队随军,那时我5周岁,妹妹毕联华还不到1岁。来到集安营房,一排红砖平房有6家住户,不远处有同样一排家属房。我家住在房把头,门前5米远是一道山坎,比房子还高。刚去部队时还不懂事就知道玩,有时候自己出去玩,妈妈在家看着妹妹,那里的环境比较安全,小孩子在外面玩大人也放心。有一天我想爸爸了,自然的就走到爸爸的连队那儿,那里四排房,我不知道爸爸在那里,随意就往最前面的房走去,这时一条大黄狗突然来撵我,吓的我掉头就跑,没跑几步就被黄狗咬住屁股,这时有几个叔叔从房子里面跑出来,迅速跑过来把狗拉开,问我是谁,我说我是来找爸爸的,一个叔叔问你爸爸是谁,我说我爸爸就是我爸爸,叔叔们都笑了,一个叔叔说你爸叫什么名字,叫毕海庆,一会儿我爸爸来到我面前,谢谢了各位叔叔,领着我到了营部卫生所,给我上药包扎,那时可没有打狂犬育苗针呀,我长大一直在郁闷这件事。
在集安住了有半年多,有一次与大的孩子去鸭绿江边玩,江边上看营房是在小山坡上,是比较松散的营房,没有围墙,下了坡是一条柏油马路,马路边上就是鸭绿江,旱季时江水只有30多米宽,会游泳的人能游过去,江边都是大小不一的鹅卵石,我们在江边丢着石头打水花玩。那时经常来江边玩,江对面就是朝鲜,不远处有座通往朝鲜的鸭绿江大铁桥。江那边也有孩子在玩,我们这有鲜族孩子,会说朝语,他经常与对面的朝鲜孩子说话,一次朝鲜小孩游泳过来,与那个朝鲜族孩子说着话就打起来了,我们也听不懂他们说的什么,第一反应就是一起帮他一起打架,因为游泳过来的孩子比我们这边的孩子大,所以我们虽然人多,却打不过他们,江边的石头就成了打架的武器,打在身上会受伤的,所以我们边打边撤退。回到营房后比较大点的孩子去找叔叔帮忙,叔叔说这样的事叔叔不能帮忙,你们只能找大点的孩子或者人多取胜,第二天又来到江边,鲜族小孩直接与对面喊话,叽里呱啦不知道说的什么,那边的孩子游泳就过来了,上岸也没穿衣服直接开战,这次我们这边人多,大孩子也来了几个,用石头压住他们前进不了,这时他们的几条狗也游泳过来了,狗上岸就奔我们扑过来,我们当时一哄而散,撒鸭子就跑,第二次战斗又是我们失败了。
过了几天叔叔们帮我们熟悉了部队的军犬,一共三条,都是那种看起来比较聪慧厉害的大黄狗,背上黑毛,就是现在的德国牧羊犬“黑背”。那天我们到江边的人少,鲜族孩子与对面对话,不一会那边的人就游过来,这次他们的人比那两次多两倍,带着5条狗,江面上黑压压的一片,当时我就在江边,心里突突的直打鼓,有点害怕,一旦他们过来让狗咬我们不是第二次受到伤害了吗,让狗给咬怕了。当时我就往回走,那几个孩子也往回走,手里拿着石头,不一会他们就上岸了,呼啦一下连狗带人衣服也没穿,丢着石头就开打,他们的狗更是跑的快,我们吓的回头就跑,这时我们的大狼狗冲过来,直接与他们的狗嘶咬在一起,我们两边的人这时都站住了,看双方的狗在搏斗,我们这边是三条狗对阵他们的五条狗,战况非常激烈,胜败未知,我的心都在砰砰的直跳,担心要是不行那可就惨了。经过十来分的撕咬拼掐,我们的军犬终于胜利了,撵着他们的狗往江里跑,一条军犬回头直奔他们人群的地方跑去,吓的他们也往江里跑,战斗终于结束了,以我们的胜利而告终,那时我对狗就产生了敬畏心里。
1963年10月随爸爸搬到了通化师部家属院,师部营房比较大,家属院是四合院式的转圈住房,周围是木头板围墙,靠山一面是铁丝网围的,中间是苹果园,单独围着铁丝网,门前能看到小坡,小山后面就是越来越大的山,看起来不远,走起来需要好长时间。家属院的地方叫下围子,再往里走到最里面叫上围子,上围子下围子中间就是师部的位置,部队营房在山沟里,这里统称叫庙沟,是112师师部所在地。有一条路一条河一直通往通化市区,离市区有6华里,市区有一条江叫二道江,穿越市区而过,二道江当时有二座桥,二道江山边上有206野战医院,有通化火车站。玉皇山就在通往师部的路边上,杨靖宇烈士陵园就在此山上。在山另一面的河对面是通化红葡萄酒厂,那时通化葡萄酒厂刚建不久,用的原料都是山上的野山葡萄,酒的味道特别劲道,喝一口好像是在喝蜂蜜,厂子开业时部队的首长们参加了典礼仪式,爸爸还带回来一塑料桶红酒,那次我是第一次喝酒,甜甜的,好似喝糖水一样,喝了能有一两吧,过一会晕的站不住,就躺下睡觉了。
通化的记忆是非常独特的,虽然比较小,有趣的事情到是发生了不少。秋天与大孩子拿着面袋子去山里采野味,有榛子、松子、山里红、野核桃、秋子梨,秋子梨摘回来需要冬天在外面冻黑了,拿回家用喝水的茶杯放上凉水,慢慢的化开了再吃,味道美及了。夏天的时候最好是下过雨,到山里去采蘑菇,这时候的蘑菇特别多,家里后窗户上挂的都是野生蘑菇,特别的有味道,至今难以忘怀。还有那时的东北三件宝,人参、鹿茸、乌拉草,(第三宝是熊掌,这里只说乌拉草)人参、鹿茸大家都知道,乌拉草是什么,就是山上长着一堆象头发一样的草,但不是黑的,秋天草自然干了,发黄,但是不能太黄了,在它比较有草的劲道的时候收获,可以做棉鞋里的保暖层,可以做床上铺的草垫子,柔韧防潮,那时部队都用它做铺垫。
还有东北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烟袋、老太太墙头上跑的快。这是当地的一道风景。东北高粱米多,那时的人大都吃不饱,部队那时高粱米是主粮,而且高粱米出饭,吃了消化慢,所以天天都离不开高粱米,高粱米饭、高粱米粥、高粱米面馒头等,吃的时间长了头都痛,现在想起吃高粱米就头疼。
冬天可以上山滑雪爬犁,就是两边用两根木头方块钉上两根横木方,再钉上板子,前面做一个爬犁头,用着拐弯用,一次下了大雪,正好可以去小山上滑爬犁。当时去了7个人牛建革、韦德兵、刘金友、王洛我和两个大班的哥哥,我们顺着一条山路上到山上,然后,放爬犁时一个人趴在上面,其他人坐在爬犁两边拽着趴着的人的衣服开始往下滑,滑到山半坡时有一个大拐弯,爬犁当时速度太快,弯拐到一半时控制不住,横滑着把人都甩了下来,当时我们有四个人一下子被甩到一个大雪坑里,雪坑有三米来深,由于有雪比较滑怎么也爬不上来,当时我们都吓哭了,心想上不去到晚上就被冻死了。上面三个人更着急,也没有好办法,过了一个多小时,山上来了一个牛拉的爬犁,爬犁是用木头杆子做的,是下雪的时候到山里拉树枝用的,没有雪不能用,他几个上去叫叔叔,说、我们同伴4个人掉沟里了,叔叔救救他们吧,当时叔叔过来看了看,二话没说回去把爬犁上的绳子解下来,上面栓到一棵树上,把绳头丢在坑里,我们才一个一个把着绳子上去,叔叔问你们没摔伤吧,当时我们感激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的说,谢谢叔叔、谢谢叔叔,叔叔走的时候说这里不能滑爬犁,危险,要到平缓的小坡去滑,从那以后再也没敢滑爬犁。
更有趣的一次是进山收秋,是随着大哥哥们去的,一行9个人,同学有牛建革、关建军,那天我们都带着干粮,准备往大山深处里走,带着收获多的心情一大早就出发了,路上有说有笑好不热闹,哥哥们豪情十足,我们几个小不点的也跟着乐开了花,因为他们能带我们一起来,我们特别的开心。
不到7点就走到了山根,通过两山的山沟直接往里走,不到8点开始爬山了,第一座山不算大,山也不陡,一会功夫就翻越了小山,看到山下有一片草莓园,大家这时饥渴难耐,走到草莓地边上开始找红了的草莓,酸甜的草莓白里透红简直太美味了,感觉是第一次吃到世上最好吃的草莓。这时听到不远的地方有狗的叫声,不一会儿一条不大不小的黄狗就在一百多米处,大家被吓的立即开始往山上跑,边跑边往远处看,看看有没有人来,这时怕的不是狗,怕的是吃人家的草莓,内心不是滋味,狗在草莓地边上也没有追我们,原地汪汪的叫。这边是不能过去了,得从山的那边下去,上到山顶往下一看是山崖,陡峭无比,怎么办?大家默契的说就从这里下去吧,从原路回去让人给抓住了咋办。最大的哥哥带头在前面开路,我被夹在中间,慢慢的往下走,山坡虽陡但是还是有能走人的小坡可以走,走到山崖一半时,我没抓住一棵小树枝差点滑落下去,幸亏边上的哥哥一把拽住我,才脱离了危险,这时我感受到哥哥是那么好的人。走到山崖下,杂草丛生有一人多高,当时感觉草里面有毒蛇似的特别害怕,还是那个哥哥头前开路,用镰刀左右坎着草,我们随着他开出的一条道走出了险境。继续往前行,又爬过了两座山,收获也不多,看到两旁的松树入云参天,遮住阳光让树林里有种仙境入心的感觉,也没有迷失方向的那种心里。密林里没有果树,看到松树上的松针果我们也够不到,因为树太高,所以在森林里一直往山里走。
山太大找果树林也不好找,就是看到几棵,树上也没多少果实,零星的采到、捡到一点核桃、山楂熟过了,松子还没有成熟,就是成熟了也摘不到,因为松树长的参天高。这时天已经下午4点多了,我们可能翻越了大小三座山,要想天黑回到家是不可能了,怎么办呀?那时我都想哭,看哥哥们也没有好方法,大家商量说找个地方今晚不回家了,在山里住一晚上,山里有狼呀!能在山里住吗?家里人也不放心呀,那也不能让谁先一个人回去告诉家里人,那样更不安全,大家商量说先往回走,走到那再说吧,只能这样了。
看故事的人这时也担心了吧,其实山里也是有住户的,我们走了能有3里路,前面有个小村子,住户不多,我们大家看到房子,心里一下就敞亮了,感觉没有危险了。我们去村子靠路边的一家找人问问这是什么地方,刚走到门前家里就出来一个阿姨,打量着我们,有些好奇的眼神,还是我们先说话了,阿姨这是什么地方,阿姨说这是看山的村户,不是村子就住着几户人家,你们怎么跑这里来了,家里大人知道吗?我们不敢回答她的提问,就说我们是来秋摘的,想吃野果子了,可是天晚了回不去家了,这时院里出来一个叔叔,叔叔说今天就别走了,住这里吧,明天早上在往回走。当晚阿姨给我们做的高粱稀饭,我们带的干粮阿姨给热了,菜记不清了,我们大家睡在一个大炕上,都没脱衣服,三个人盖一条被子,当时感觉这家人是天底下最好的人。
有一次去山边的小河里抓鱼,特别有趣,那时去的人我也记不清了,好像去的有杨力、程玉萍吧,我们三人拿着一个铁筛子,一个藤筐一个脸盆,框里装着白石灰,来到河边,河水里有个石头拦堤水坝,刚入夏的季节河水比较少,我们就往栏水坝上添加石头,石头高出水面,让水从石逢里往下流,然后杨力就用石灰在上游200米处抖动筐,让石灰均匀的分布在河水里,把鱼呛晕,我们俩人在石坝处用铁筛子捞鱼,放到脸盆里,抓的鱼多了就把脸盆里的鱼放到河边临时挖的水坑里,把小鱼儿放那复苏清醒,这次收获还算可以,有半脸盆大小不一的小鱼。
在通化上学的同学记的有牛建革、韦德兵、徐贤志,杨力、刘金友,女同学就是记的程玉梅、法辽丽。学校在营房外面3里地远近,学校教室在半山坡上,下雪的时候下山容易滑倒摔伤,一般同学都走在台阶两边的山坡草地,那里雪不冻冰。记的下大雪的时候脚上穿上滑板滑着去上学,比跑快多了,有时看到汽车,下雪路滑汽车也跑的慢,就把着车厢板跟着汽车滑行,到学校附近松手,上山走台阶时也穿着滑板走上去,滑板前面有铁钉子,上山特别好使。
上一年级的时候冬天下了一场特别大的雪,有90公分厚,那时部队叔叔都给各家的门前扫雪,扫成了战壕似的过道直到各家门前。外面特别冷,家里烧大煤炉子,用砖砌成的火炉,一天能烧好多煤,一个炉子烧两个炕一堵火墙,火墙是两边屋子都能取暖的,用铁插板调整每个炕与火墙的温度,家里特别暖和外面很冷,温度反差大,所以贴近门的外面的雪都化了不少,化的水把门给冻死了,外面冻了厚厚的冰,在家里打不开门,我从窗户跳出去掉到雪里面,扑通一阵才到门前,用铁锨把冰砍掉,再用开水烫开门缝,打开门继续刨冰。
化雪的时候房子上的冰溜子一直能连接到地上,是一道自然风景,又是一个危险的伤人的坠落物体,所以那时统一在早上冰溜子还没开始融化滴水的时候,大人用粗长木棍把房瓦上的冰溜子打掉,解除危险隐患。
1967年元月部队突然接到通知,几天内收拾好家里东西准备移防搬家,去向不明,部队领导接到通知后三天离开原住地,对家里人都保密。大冬天搬家人们还一时不适应,寒冬最冷的季节穿的都比较多,棉衣棉裤穿的厚厚的,学生正好放寒假,临走的时候自己都没有与学校师生告别,要求一切行动都由部队统一安排,各家都派了战士帮着包装托运行李,那时家里也没有几样东西。要求2月6日晚6点统一在通化火车站上车,去向不明。我弟弟在搬家收拾东西的头两天晚上,桌子上倒的开水给叔叔喝,弟弟去奔缸子,满缸子的开水都倒在他的胳膊上烫的大哭,大家着急的不得了,当晚家里收拾好带走的物品,家里就交给爸爸单位的叔叔们到时搬走,我妈带着我弟弟到通化206野战医院住院,我与妹妹在家,邻居帮助给我俩送饭吃。这种情怀真是无法形容的。我们俩都惦记着弟弟的病情,第二天下午两个叔叔带着我俩到医院去看弟弟,下午四点多办理了出院手续,晚上6点到火车站上车。经过两天两夜的颠簸来到了河北省高碑店火车站,那时对高碑店一无所知,部队统一组织坐上带帆布的汽车,天还没亮到了一个营房,每家都给安排的住房,上午9点大家都把家安排收拾好了,都在院子里好奇,这是什么地方,新来的邻居谁也不认识谁,都是相互间陌生的新住户,那时的人们陌生感暂短,第二天大家都跟老邻居一样,话语言甜,微笑满香,五湖四海汇集在一起的新感情瞬间拉近了熟悉的距离。
我们这属于师部一个小家属院,是家属院的另一个角落,两栋房一条线,中间一个自来水大家公用。在这个小院住了有4年多,大家又搬到师部大家属院,在小院的情感已经分不开我们之间的那时的情感,十六户人家的记忆与留恋难以忘怀,是特殊特殊的一种感情。
小院外面就是师部澡堂子,星期天是部队洗澡,周六下午是女士洗澡,澡堂边上有个理发店,董叔叔许阿姨夫妻俩为大家理发,那时理发是1毛5分钱,理发的懂叔叔会推拿正骨。我上小学时在家门口沙堆跳高,不小心摔断了小胳膊,晚上不敢回家,在同学家待到晚上10点多,直到听到我爸爸叫我,他们把我送回家,爸爸看了我的手也没说什么,谢谢了人家我爸就领着我到了董叔叔家,已经是夜里11点半多了,叔叔阿姨都睡着了,爸爸敲门敲了小一阵,叔叔开门说这么晚来干什么?爸爸说明了情况,叔叔说淘气的小孩不给看,他拿起我的手看看,说淘气摔的吧,说着使劲一捏,哎呀痛!他把我手上下活动着,我说痛,他说这次给你捏上,下次就不给你看了,回家用纱巾把手吊起来。过了几年我在师部养鱼池滑冰又把胳膊那地方手腕摔错位了,这次是我自己直接去董叔叔的理发店找他,他看了我手腕说,又淘气了,那时我对叔叔可畏惧了,感觉叔叔的本事能给别人大卸八块,特别感激叔叔的两次接胳膊,终身难以忘怀。
小院里的邻居相处都很融洽,孩子都比较小,各家大人对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和蔼可亲的姿态,小院内没有发生吵架闹别扭的事情,公共自来水,早上人用的多,大家都自觉排队,有的人还谦让着让着急有事的人先用,大家都是温声笑语,相互尊重,所以小孩子们自然玩的也就自由自在。
上四年级的时候,爸爸单位教导队的一个叔叔给我们家送来一对白色羽毛的幼崽和平鸽,说这是别人家的鸽子繁殖的,他喜欢鸽子部队不能养,送来给我们养着,我看到鸽子开心的不得了。爸爸回家看家里有两只鸽子,问是谁给的,妈妈说是家属院齐阿姨送来的,从那以后我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看鸽子,养了一段时间我们就给鸽子放飞了,它们每天早上飞出去,一天回来两三次,等我放学时间它们准时飞回来,每天晚上喂点它们高粱米和玉米,它们也吃不了多少,在外面吃野食回来,傍晚就当喂点零食。每天在野外自由飞翔,有时看到它们成群结队的在高空飞行,还经常把其它鸽子带回家里玩。邻居家孩子没事也经常来喂鸽子,那时唐亚军、郭辑山、梁峰、杨志军、刘金友我们经常在一起玩,鸽子与他们也不陌生。夏天时候家里经常敞着门,鸽子对各家也不陌生了,它们经常飞到各家去找东西吃,有时看到锅里有大米饭就飞去吃,时间长了邻居家都有意见了,来找我妈,妈妈说联平鸽子不能养了,再养邻居关系就不好相处了,我听了这话心里怪难受的,我问我妈,那怎么办呀?妈妈说怪有感情的,你把它送给别人家吧,送的远一点,别让它们飞回来了。我把鸽子送给同学韦德兵了,过了两天它们又飞回来了,上学的时候,韦德兵说鸽子飞了,我说飞回我家里了,放了学我们俩又把鸽子抓住让他带回家,说把它们翅膀剪了,不能让它们飞了。
鸽子没了心里挺难受的,正巧那天放学走到洗澡堂附近煤堆旁有一只黑鸟,上去抓它它也不跑,拿回家给它洗个澡,放到一个铁丝笼子里,养了能有一个月时间,把它放出来它也不跑,还与我们小孩一起玩,这只鸟长大了才看出来是侣鹪,就是每天早上天刚亮这种鸟就侣鹪、侣鹪的叫个不停,好像是公鸡报晓的鸟。等它会飞的时候也没人管它,它经常自己飞出去玩,晚上就回来住房沿下的鸽子窝里。小朋友们知道它爱吃小虫子,经常给它送来抓的蚂蚱、蟋蟀和树上的肉虫,经常还有几只与它一起玩耍的大侣鹪,在院子树上叫,妈妈说鸟是野性的,让它长大了与那些陪它玩的鸟飞走吧。这只鸟也不用我们喂它,时间长了它很多天回来一次,半年后就不见它回来了,还真有点想它。
一次与唐亚军在洗澡堂房顶上掏家雀,掏了一只光腚的,拿回家放到在外面搭成一排棚子做饭的地方,有堆树枝柴火堆,用铁茶缸子放点草,塞到柴火缝里,每天喂它用水泡的小米给它吃,喂了十来天小鸟就浑身长出了羽毛,又过了十天小鸟可以飞了,我妈妈知道我养了一只家雀说你养别的鸟可以,家雀招蛇,快把它丢了。我那舍得呀,我就把它换个地方喂,养了有2个月时间,我早上上学的时候它就在上面跟着我飞,飞到前面在树枝上等着我,等我走很远了,它又飞到我前面,还不停的过来落到我伸出的手上,可通人性了,我一吹口哨它就在我头上飞来飞去,我到学校了它就自己飞着玩去了。等放学的时候它早就在半路上等着我,那时这个家雀比我养的鸽子还懂事,我可喜欢它了。一次与刘金友、梁峰、唐亚军去掏鸟,掀开瓦一看鸟窝里有条蛇,有二母指粗细,当时吓的我就从房顶上蹲下来跳下了房,想起我妈妈说的话。回家后我就吹口哨把家雀叫来,拿着它走到营房离我家有三里地远的地方给它放了,对它说以后就别回家了,自己与野外的鸟一起玩吧。等我回家的时候,它已经在家里等我,飞到我肩膀上,正好让我妈给看到了,妈妈说你还养着它,快给它放了。可能我妈妈看我不舍得这只小鸟吧,她叫着唐亚军、郭辑山我们三个人骑了两辆自行车,到营房外面有十多里地远的地方给它放飞,然后我们又往别的地方去,看它没有跟过来,我们转了一大圈才往家的方向走。
小院的记忆太多,那时经常与刘金友出去玩,我们喜欢到大礼堂那个灯光球场附近玩,一次我们三人有罗正平的弟弟罗正学,在大礼堂那里挖知了,我在前面找,他俩在礼堂路一边一个找知了,我到前面一片小杨树林去找知了,白天找知了是看地下有没有小眼,挺薄的那种,感觉是知了就用手抠一下,小眼大了一般就是里面是知了,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我就往回走,看路上有个大解放车,有俩叔叔在那抬着一个人,我看到罗正学在边上,我跑过去一看是刘金友,他的脚被汽车前轱辘碾压着脚皮都没有了,露着骨头,礼堂路离师部老医院不远,把友子送到那里我就跑去他家告诉了他大哥,后来师医院把友子送到北京军区总院治疗。我与刘金友长大了感情一直都很好,那次是我第一次亲眼看到自己的同学招此情景。后来我们同学都当兵了,他在五七厂当车工,我在炮团当兵经常去他那里玩。
小院出了门顺着路往前走是澡堂子,再往前是连队的宿舍,第一排是汽车连,第二排是修理连,在往前是通信营,往左拐过了围墙是卫生科老医院,前走往右是老军人服务社,服务社前面是灯光篮球场,再往前是大礼堂,礼堂前面是营房大门,营房从东往西算是第三个大门,看电影时开门平时不开。第一个大门是家属院大门,第二个是新服务社大门。(服务社就是现在的商店)过了师部医院围墙简直走就是师部首长家属院,师部首长都住在这个院子里。再往前就是五一小学,五一小学的校舍是一排东西有150米左右长的平房,最东侧是教师办公室,西侧是厕所,在往西过了围墙是学校操场,小学对面就是家属院,当时我家在学校对面第四排房。记的那时与粱峰家挨着,郭涛那时叫郭晓东,在我家房后斜对面。家属院到处都是杨树,有30多米高,夏天遮挡太阳,家门口一点不感觉热。往东是家属院新盖的科长房,都是红砖红瓦,显得气派,家属院老房都是苏联式结构,两家一户里面不通透,四间小屋,后院可以种点菜。
上学期间五一小学学源不多,当时大班有一个班的有两个班的,我们年级当时算是比较多的学生了,老师都是一个老师教好多班级的课。记的女老师有:刘宝玉、张慧侠、赵素琴、王风芝、孙曼玉、迟锐明、宋美玉、苏兰萍、刘禄锋。男老师有:刘步林、王子文、许永和、李志、胡玉璋、罗恒田,代表有:王国良,有的老师记不住了。
那时的学生业余生活都比较单调,除了课间休息时间在一起玩耍,放了学都各自回家,因为妈妈都要在师部五七厂上班,弟弟妹妹需要家里有人陪伴,放学了那里也不敢去,等妈妈星期天时才能单独出来找同学玩。后来为了上班方便很多家都把姥姥姥爷或者奶奶爷爷接到部队来帮着照顾家里的孩子,这样我们出去玩也方便多了,当时我奶奶在家属院住了10年,她老人家的笑容一直在我眼前,很温馨很善良,乐于帮助别人的。
小学期间班里的同学印象深刻的是关建军与管继海,他俩是班里的同学头,关建军是班级老大,管继海是他的跟班,那时谁要是不听他们的,就给你来点厉害的,轻者吓唬,重的把你锤一顿,那时我又听他们的又不想听他们的,所以偷偷的与别的同学好,那时与郭涛、韦德兵、梁峰、刘金友、罗正平还有大一年级的孙大华、王世宇,还有个大哥哥金六子比较好,有时经常形影不离。后来偷着学打拳摔跤,我爸爸在侦查连找个叫杜叔叔教我练打拳,他四川人,个不高稍微有点胖,很敦实的那种体型,慈眉善目教我学打匍匐拳,匕首套路拳与各种基本功,踢腿、勾拳、侧踹、掏拳、横踹、直拳等。那时对学拳着了迷。唐亚军给我一本四路华拳书,里面都是画的各种拳路套数姿势,我用了一个月时间才练的动作熟练,那时与郭涛特别好,我们有时晚上就在一起练打拳、摔跤。
虽然练拳但是基本功练的不扎实,偷着练害怕别人知道,自从练了拳以后胆子就有点大了,以前敢欺负我的人我也敢招呼几下。一次与玩的比较好的高年同学王世宇放学边走边斗嘴,以前他经常吓唬我,说我不听他的话就修理我,我特别害怕他,我在他们高一年级的学哥中一点也不敢放肆。那天他说我,我与他犟嘴,他说不听话就揍你,我当时不知那里来的勇气,与他展开了摔跤搏斗,最后我们打了个平手,以后他再也不欺负我了,还成了学哥朋友,巧的是他、我还有王洛和李志平,我们都在炮团一营当兵我们仨人在三连,李志平在二连,说感情我们四人是同学加战友,我们训练、学习工作经常在一起。
在五一小学有趣的事还真不少,记得班里选班长,刘步林老师刚说选个班长,女同学法辽丽就提名选李志平当班长,老师问大家有没有别的人选,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选谁好,老师最后说那就举手表决,李志平全票减2当选班长,李志平做了班长开始还不好意思,通过一段时间的历练他班长做的有声有色,关键是他人品好,从不在同学面前感觉自己是班长仰起头看人,平时喊队列,班里组织各项活动都安排的井井有条,班里走队列也是班级里最好的,人家后来在部队做了领导,法辽丽真是独具慧眼,伯乐识人才。
同学之间经常相互起外号,女同学于伟当时有人叫她鱼尾巴,于伟活泼可爱,说话直性人家叫她鱼尾巴她也不去与别人急眼,回一句你才是鱼尾巴,大家一笑了之。王得志与王洛俩人的名字加起来叫王德洛志,好象苏联人的名字,他俩人的眼睛也有点象苏联人,那时班里同学有外号的不少。
陈红兵是8737铁道兵家属院的,他家里给他送到咱们师部大院上学,他离家远就住在学校里。那时对他印象特别深,瘦瘦的体型,长的南方人的脸型,学校里有个做饭的李师傅,为学校的几个老师与军代表做饭,家属院里很少几个学生在学校住宿的。等大家上中学了那时提前放学了就到陈红兵家里去玩,大家都很喜欢他,喜欢他的性格还有他是兄弟部队的孩子。
夏天的时候调皮的几个男同学,从男厕所墙头翻越到营房外面去掰老百姓的玉米,回来跑到操场围墙边上烧着吃,掰玉米杆啃甜味,有时候被学校发现了就叫家长来管教他们,那时学校不知道谁家的爸爸是什么大官,所以老师不随意说那个学生,都给家长留面子。那时我喜欢与几个同学在蝈蝈会叫的时候翻墙到墙外棉花地里抓蝈蝈,开始不会抓,抓到蝈蝈时不是掉腿的就是被蝈蝈的锯齿牙咬的手出血,把蝈蝈抓到了,用玉米杆扒皮编成三角型的蝈蝈笼,放到家里后院养着听蝈蝈叫,喂它黄豆叶、角瓜花,从那时起我就爱上了蝈蝈,喜欢蝈蝈那清脆的翅膀摩擦声。
有个更有趣的事,一次课间休息,女同学围在一起打沙包,玩的欢声笑语,你跑她追,男同学都看着嫉妒了,干吗沙包只能女生玩呀。正玩的尽兴,一个高刨沙包掉到了树杈上,树比较粗,晃悠也晃不动,这时女老师刘宝玉过来说田小兵上树把沙包拿下来。他穿个大裤衩子,爬树还是挺快的,几下就爬到了挺高的位置上,可是树杈间看不见沙包,他就往下瞧问沙包在那个树杈里,所有的男女同学都往上看,当时就看到他肥大的裤衩里有小鸟在晃动,男生说小心小鸟掉出来,女同学都在抿嘴笑。
刘卫东的爷爷那时教同学们学骑自行车,开始教刘卫东,刘卫东刚学会骑自行车,天天在学校操场上来回骑着转圈,大家都羡慕他会骑自行车了,与刘卫东好的同学就找他,能不能叫他爷爷教我们学骑自行车,刘卫东就把他爷爷叫到操场来教郭涛学骑自行车,一会就教会了,消息传开后前后有16个同学都是他爷爷教会骑自行车的,记的当时有牛建革、郭涛、韦德兵、刘京、周利德、王洛、宋军家、陈福兴、回莉、谈亚军、凌秀芬、杜亚娟、法辽丽、程玉平。骑自行车最有意思的是回莉,学的时候掏裆骑,她个子小,骑起来手够不到车把手,她就一只手把车把,一只手把着车大梁,后来家里给她买个没有大梁的女士24轻便自行车,她骑车时两只手把着车把,站着骑车,头不过车把,大家都叫无人驾驶自行车。那时刘卫东的爷爷可会教学骑自行车,不知道是孩子聪明还是他有绝活,一个人教一两次就会骑了。那时的自行车有飞鸽牌、永久牌、凤凰牌,有二八大梁男式的,有26大梁女式的,有24无大梁女士的,那时同学个子都小不能坐在车座上骑,掏着腿骑,个子高点的可以骑到大梁上登车腿。刚学会骑的还不熟,前面路上有人,来不及按车铃就用嗓子喊,让开了自行车来了,那时谁会骑自行车都是被人羡慕的事,所以刘卫东的爷爷大家都比较熟悉,他教人学骑自行车两次就会骑了。开始他教你怎么保持平衡,等你骑上了,他在后边把着车帮你平衡,告诉你大胆的骑,看你自己骑的自如了,他把手松开说你学的真快,你真聪明,所以骑车的人还不知道是自己在骑,还以为爷爷在后面把着骑,骑两次就能单独骑自行车了。后来其他年级的也有不少去找他爷爷学骑自行车的,他爷爷好说话都耐心的教他们,那时刘卫东是五一小学里比较吃香的知名小明人。
那时的文化娱乐生活也比较单调,除了看电影样板戏,基本没有其它的娱乐情趣,部队的孩子平时上军训课的时候,在操场拿两把真枪练习瞄准,平时学校里有木头枪练习,就是电影里用的拼刺刀的那样的木枪,前面带一个黑色胶皮头,捅到人不怎么痛。为了掌握枪瞄准的练习效果,同学们上军训课的时候大家轮流用两把半自动步枪练习用准星瞄准的基本要领。
部队经常晚上在操场上放电影,看样板戏,那时也没有别的电影看,翻来覆去看的都是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白毛女、红色娘子军、海港、杜鹃山,营房外面的孩子有时也来看。后来又上影了:铁道游击队、地雷战、地道战、小兵战嘎、洪湖赤卫队、大沙河、平原游击队等战斗片,这些电影当时看了不下10几遍,那时看到这些战斗故事片也很鼓舞人心。当时有一部特供片专门给首长看的,电影名叫“清宫秘史”,是保密内部片,是清朝权利斗争片,说的是清朝孝庄皇后与多尔衮权利斗争的事情,只给领导看,不给战士与家属小孩看。知道这部电影特别好看,大家都想办法怎么能看到。通过警卫连认识的叔叔提前联系好,往里放人之前先进到大礼堂后台,到影棚天花楼阁,在上面往下看,感觉这样的电影比那些电影好看多了。
记的五年级的时候,7月份师里组织全体师部与炮团指战员,还有五一小学生到操场看红灯记剧组现场演出会,那天操场上坐满了人,操场中间留了一条路,我们小学生就坐在离操场舞台不远的地方,那天全是坐在地上。从操场的南头剧组人员在师部首长们的陪同下向舞台走过来,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浩亮(扮演李玉和的演员)、刘嫦瑜(扮演李铁梅的演员女)从我们跟前走过,那时对他们特别的崇拜,感觉他们都是大英雄。抬头看到浩亮时感觉他面目威严,英气勃发,仔细往脸上看,脸上是麻子脸,就是那种麻疹脸,化了妆也遮挡不住深深的雨打沙滩那种感觉。现场听样板戏与电影里的感觉就是不一样,操场大喇叭里的歌声豪气飞扬,回荡心房,感受到了那时的庄重场面。
那时不管是我们年级的学生还是其他年级的学生,男女同学都是不说话的,不是封建思想的原因,就是大家不好意思,还是男女授受不淸的缘故,要不就是一种自然的习惯吧,总之连老师也协调不好的不是问题的问题,男女同学间好像存在一种无形的墙,划了一道界限一样,好多男生女生那时可能都不知道谁叫什么名字。
新来的刘丽霞女同学背着书包走进校门的第一天,与她同桌的一位调皮的小男孩就瞪着两只圆溜溜的眼睛,指着课桌中间用小刀刻下了一条直线态度生硬的说,以后不许你越过课桌的‘三八线’,否则当心老子的拳头。”看他的样子既凶狠又可笑,这样的事情在每个班都存在,大多同学桌子中间没画线,可是这是一个自然存在的心里界限。
恶做剧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的,班里女生刘丽霞、回莉课间休息回教室开门时,头上一把扫地的小扫把带着垃圾从门上掉下来,弄的头发衣服上都是灰,骂到那个缺德王八小子弄的,当时教室里一个是牛建革,一个是宋军家还有几个同学,大家都在笑,宋军家说是牛建革弄的,牛建革说是宋军家弄的,当时也没搞清是谁弄的,最后成了历史遗留问题。
有的男生欺负女同学,背地里给女生起外号,女生表示不满时,个别男生还想动手打人。有一次不知道那个男生欺负一个女同学,叫人家外号,人家害怕说了一句有本事欺负男生,俩人你一句我一句,女生害怕就往教室外面跑,男同学在后面追上来就是一脚,女同学跑到门口他一脚把们踹关上,差点挤着那位女生,苗宁说欺负女生叫什么能耐,那个男生回头就想去扇毛宁,这时有个男生说你可别打她,她有两个哥哥,到时有你好看的。记得她大哥是苗青个子挺高人也帅气,二哥是苗伟,在家属院谁都知道他俩人特别好,有哥哥的样从不欺负比他们小的学生。
部队家属院的爸爸们一般都特别忙,职务越高工作越忙,家里都是妈妈在照顾孩子,那时一般家里都有三到四个孩子,开始妈妈都没上班,在家里照顾孩子,后来师部还有炮团开始组建成立部队五七厂,能上班的妈妈大都去上班了,这样家里小点的孩子就没有大人照顾了,所以出现了上班的妈妈把孩子送给没有上班的妈妈帮着看孩子。时间短了还可以,时间一长不听话的孩子就没有人愿意帮忙看了。记的那时我妈妈开始没上班,师服务社的齐阿姨家的三虎还小就送给我妈给看着,白天上班送来,晚上下班接走,看了有一年半,三虎喊我妈叫干妈,直到我们两家都到沈阳三虎还经常去看他干妈。
还有就是挨着门一起的邻居家,郭辑山他妈的手让机器给扎掉两根外手指,连手指后面的那块骨头都没有了,有一年多不能做家务,都是我妈帮着洗衣服、收拾家、做饭等。后来他爸到334团当副团长,我们两家还经常来往。一片山水一片情,在部队的友情、邻居情、相互帮助情,培养建立起来了我们同学间的相互特殊的情感。
家属院的妈妈们都上班了,家里就没人照顾小点的弟弟妹妹了。我爸爸1970年初带着我妈、我、妹妹毕联华、弟弟毕联政回山东威海老家探亲,威海是个小城市,可它是个军事要地,是那个时代唯一的县级市,他属烟台地区管辖。威海出产烟台苹果、山东大花生、地瓜干、小鱼干、鲅鱼干等系列海产品,老家亲戚每年秋天都给我家邮寄这些土特产,有时带到学校给同学换着吃。
我们一家五口人回老家探亲时特别受欢迎,大家都来凑热闹,看看当兵的爸爸的光辉形象,公社里这时来发拥军拥属对联,敲锣打鼓好热闹,那时的军属家庭特别光荣。在老家住了16天,然后商量我奶奶一起到部队住几年,老家的亲戚高兴的说我奶奶到部队去享福了,全村的人在我们走的时候都来送行看热闹。
奶奶来到部队开始谁也不认识,就在家里照顾弟弟妹妹,我大一点,爸妈上班时间都不在家,放学了这样可以与同学在外面多玩一会,我奶奶人性格可好了,从来不说我们,那时奶奶来照顾我们,妈妈就能安心的上班了。
妈妈知道我奶奶喜欢喝酒,就到服务社每次买一提溜二锅头白酒,喝完了再买,我问奶奶酒好喝吗,她说就跟喝水似的,喝多的时候脸红噗噗的笑起来可媚人了。后来奶奶认识不少邻居,我奶奶会做棉袄,没事的时候在家里给别人做棉袄,我妈妈问是给谁做的她说都是邻居的,那时我妈也会交人,与她熟的关系不错的也拿棉袄料子回来让奶奶给人家做。
记的我家后院的地弄的小菜园,每家都有20多平米那么大的地方,天暖和的时候菜都吃不完,有时也送点给邻居,养了4只下蛋的鸡,我还养了2只兔子,还繁殖了小兔子送给别人家。在部队有趣的事情多的是,说也说不完,大家可能家家都有老人来营房照顾我们的弟弟妹妹的故事,他们为我们那时的家做出了奉献,我们不会忘记她们的音容与身影。
夏天的季节,家属院晚上是个比较温馨的时刻,大家出来走动比较多,那时还没有什么走路锻炼身体的一说,天一黑人们大都拿着手电,围着树根看,寻找一种美味,知了。营房的杨树、柳树都是知了喜欢的地方,白天知了唱着悠扬的歌声,欢畅不停,好像这个季节是它们的天堂,你唱它也嘹亮,满世界都是它们的舞台,到了秋天还有一种,知了、知了、知了有节奏歌唱的小歌手,好一个激情飞扬,欢快舒畅的季节。可是就是这样的季节,也是它们走向人们餐桌美味佳肴的时候,好多的人在天刚黑的时候就出来找知了。记的一次我与梁峰、郭涛,我们三个人围着家属院路边大树走了一大圈,遇到了法辽丽与她妹妹,还有回莉小土豆、程玉梅与她家人拿着手电筒找知了,我们走个对面都装着没看见,回头看她们时她们也回头看我们,弄的怪不好意思的。那时的心理到底是什么心态,到现在也弄不明白,可能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所致吧。
那时候有的家里养着鸡,能吃个鸡蛋也是挺好的生活,食品供应都是凭票的,一个月2.5斤猪肉、一家2斤白糖、抽烟凭票一个月一家一条,你喜欢抽什么烟到军人服务社看有什么烟是你喜欢的商量着买,有的家里没有不抽烟的,就与别人换点其它的票。那时每个人的粮食都是定量的,成年人一个月是27斤、小孩是23,我们家每个月的粮食都不够吃,我的饭量比较大,我一个人一个月能吃46斤,家里都让我吃穷了,我妈妈没有办法只好找别人家帮忙要点粮票,自从我当兵了以后家里粮食才勉强够吃。可是那时家家都有老家的亲戚生活过的不好,吃顿像样的饭都吃不上,我爸爸那时工作忙,很少在家,所以家里的事情都是妈妈在操持,管别人家要粮票,每个月往老家威海给奶奶婶婶家寄钱与粮票,一年粮票能寄200斤。
我是家里大哥,做衣服的时候都做大一点,能穿好几年,衣服穿破了,就补了在穿,有的衣服小了就给弟弟穿,妹妹是个女孩,妈妈不舍得给她穿补丁衣服,给她做带点花的好看的衣裳穿,妹妹那时说她是家里最漂亮的,我俩都羡慕她穿的比我两衣服好。
在学校里同学们玩耍的也是比较有情调的,相处的也非常融洽,炮团家属院的同学有时放学到我们家里玩,那时家里也没什么可玩的,都是在道上边走边玩小游戏,打纸牌元宝玩、弹玻璃球玩、弹弹壳玩,这些都是男生玩的,女生玩跳皮筋、打沙包,跳绳。课间休息的时候除了方便就是玩这些小娱乐,玩的不亦乐乎。
师部的孩子与炮团家属院的孩子要是发生矛盾打架斗殴时,学校里有纪律疏导老师,军代表代理,会找大点的孩子引导他不要欺负比他小的同学,大班学生不能欺负小班学生,平时上政治课会讲这些内容,谁要是违背了这个原则,就带着他与她的家长一起去被欺负的同学家里找家长去赔礼道歉,态度不端正的需要家长做检讨。对特别淘气的学生设为重点监管对象,所以家属院的学校是和谐温馨的家园,个别的学生在校外发生打架的事情学校不知道的也不少,但是都没有太大的出入。后来到高碑店上初高中,家属院的孩子与地方的学生相处的也都比较融洽。
忘不掉的往事
1969年4月下旬是地方搞派性斗争最激烈的时候,涞水、易县、雄县的左派到高碑店围攻右派,当时左派称呼叫工总派,右派叫洪楼派,那时我们小在围墙大院里只是能听说一些小道消息,至于什么什么事我们就不知道了。晚上的时候听到大炮轰轰的声音,还有子弹对射的场景,好像是放彩花礼炮似的,滑过夜空,营房离高碑店8华里都照的明亮。听说师部与炮团还有334团的官兵1500多人把高碑店围住,手举毛主席语录,高喊要文斗不要武斗,一遍一遍的喊着往前冲,他们看是解放军就本能的没有对着射击,开始他们朝天上开枪射击,后来离得近一点了,就朝脚底下开枪,是向比较远的脚下开枪,没有伤到任何人。解放军奉行的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宗旨。这次行动是收缴武器,不管是那一方只要有武器的都临时带走。在收缴武器时发生了激烈的肉搏战,不少战士受了不同程度的伤,师部医院没有地方住,就在师部营房腾出两栋房给伤员们住院。
这次收缴了各种武器,各式各样的都有,放在师部汽车连食堂的一个正方形院子里,有10多个战士看守,同学们都好奇去那里看热闹,因为我们是家属院的小孩,警卫连的战士好多我们都认识,我们随便在那里看各种武器。大的武器有土炮,就是清朝那样的后面点火,前面填装火药,然后再填铁砂的那种土炮,要是不填铁砂炮就没有杀伤力。有日本水架机关枪,枪管那里有个挺粗的筒子,里面加上水,射击多少子弹,枪管都不会太热,可以连续射击很长世间。有土造的杜绝子手枪,这种枪是当时有车床的工厂技工人员自己土造的,用的子弹是56式手枪的子弹,一次从后屁股填一发子弹,掰开射击后诀,钩动扳机射击。有日本三八大盖刺刀,有匕首还有手雷、手榴弹,有高压气枪、有小口径枪,还有很多叫不上来的各种土造武器,可是开了眼界了。
那时我们好几个同学对高压气枪、小口径枪特别感兴趣,后来这些武器放到操场边上的车库里面,我们听别的同学说谁谁谁去那里拿了小口径枪去打鸟、去北河店大清河去打大雁,我们几个同学当时就动心了。一天下午5个同学去那里,从车库门下面打开一个洞(车库门是一个一个方块板条钉起来的那样)进去,当时留在外面2个人,我们三个人进去一看,里面车库是5间通式连体间,放的全是各种武器,我当时胆小拿了一个匕首,一把杜绝手枪,唐亚军拿了一把小口径枪,一个日本三八大盖刺刀,刘金友他哥拿了一把高压气枪、一把小口径枪,当时因为害怕进去一会就出来了,用麻袋抱着枪出来把门弄好,骑着自行车迅速的离开了现场,后来这些武器都让叔叔们收去了。
过了几天大家商量一起去北河店去打大雁,那时因为我不会骑自行车,唐亚军带着我,还有刘金友同学,我们三人一起去北河店,路上怕人家看到枪,一路上就没敢休息,来到了北河店大桥,看大清河里没有多少水,在路边也看不到有大雁,我们就把自行车放到路边住户人家门口,顺着河沿往南一直走,走了能有4到5里地看到河对面有一群好像是野鸭子,就停了下来,水面宽不到30米,他俩就瞄准对面的野鸭子开始射击,一共打了有十枪也没打着,野鸭子象没事似的也不理我们,当时想要是猎枪一定能打着。河水虽然不多但是人也过不去,想着没戏能打着大雁了,连大雁的影子都没看到,我们肚子也感觉饿了,商量着往回走,回去说不定还能有另外的收获。
返回的路径我们走在河堤的上面,看看有没有大型鸟类,野鸡、野兔、斑鸠什么的,走了没多远看到不远的地方有一只很大的野兔蹲在那里,我手里拿着亚军的小口径,金友也拿着小口径,亚军走在后面,我俩看着兔子开始慢慢的往跟前合围,当时我离兔子最近,我用手适意我开枪打兔子,金友回个0K手势,我瞄准兔子扳动扳机,呯的一枪打中兔子,看到兔子一激灵,我和金友同时来到兔子跟前,看兔子在那里一动不动,浑身颤抖,我们以为没打着,金友说在来一枪,举起枪对着兔子就要射击,我说等等,话说完我就扑了上去,一把抓住兔子,这时亚军也上来了,哇这兔子好大呀,大概能有10斤以上。兔子还活着,只是打着它的后背了,子弹是从后背上面穿过去的,没有伤到内脏,金友穿的是球鞋,他把鞋带解下来捆住兔子后腿,我说应该困住前腿,当时捆住的是后腿,然后把兔子放到地下,兔子也不动,我们以为兔子不会跑了,金友跺跺脚,吓的兔子身子立起来突然一阵风似的没影了。
我们面前是一片棉花地,它受伤能跑那去,大概也跑不远。我们三人并排往前寻找,走了有150米远距离,亚军说兔子在这,我们俩立即往他的方向奔去,顺着他看的方向一看是那只兔子,我们三人慢慢的围拢过去,我性子急忽的一下就扑了上去,一把揪住它的长耳朵,哈哈这会可不能再让你跑了,我们把它的前腿后腿都绑了起来。到了公路大桥附近放自行车的地方,简单的吃了点东西开始往回走,到营房时间大概是下午2点半。兔子给刘金友拿回家,第二天金友叫我们俩去他家吃兔肉,兔子是高压锅做的,味道还不错,没有特别不好吃的味道,这还是我第一次吃野兔肉。
上五、六年级了胆子也大了,经常出营房的大门去东面马路东面的一条小河去抓鱼,开春的时候河水少,河水中间有条小溪流,两边是一个一个的大小不一的水坑,周末休息的时候我们时常去抓鱼,记得有一次王洛、江斌、郭涛、罗正平我们几个人拿着铁锨、脸盆、筛麦子的铁筛子、水桶到河边抓鱼,到了河边王洛说弄个小坑掏鱼,我们就找了一个长三米、宽一米半的水坑头上挖个坑,把筛子放到坑边上滤水,然后大家轮流掏水,大概一个小时的功夫,水掏的基本见底,这时剩了不多的水,看到不少鱼,这时姜斌、郭涛开始抓鱼,我在继续掏水,王洛拿着铁锨在筛子边上弄泥,把水掏的在少一点,罗正平拎着水桶在等他们把抓到的鱼放到水桶里,这个水坑里掏到了大概有二斤小鱼,里面有白漂子、小鲫鱼还有扁扁的身上带红、绿、黄色的小燕鱼,特别漂亮,水桶里装了大半桶水,鱼放在里面都能活。
抓完了一个水坑的鱼大家还不过瘾,又找了一个水坑继续掏水,这个水坑比那个大,想多抓些鱼。已经是中午1点多了大家也疲惫了,大家轮换着掏水,掏了将近2个多小时,因水坑比较深,大家也累的不行了,商量怎么办,是继续掏还是打道回府,郭涛说弄都弄了,休息会大家在使把劲,抓多点回家好分,因为水坑中间太深,水怎么也掏不干净,干脆就用筛子在水里面捞鱼,也不知道是鱼少还是水多,最后这个坑也就二斤来鱼,在掏水的时候水里有蚂蝗吸在腿上,河里的蚂蝗比较多,总去抓鱼都习惯了,被它吸在腿上用手使劲的拍打它感觉痛了就松口了。这次抓的鱼也算是收获满满了。大家的衣服也埋汰了、湿了,走到水坑边上洗洗衣服脏的地方,洗洗腿脚上的泥巴,穿上鞋往回返,到营房里面拎着桶挨家分小鱼,大点的有大手指那么大,好看的鱼拿回家养着,其它的鱼谁要谁就拿回家用油炸着吃,鱼太小只能这样吃。还有一次我与王洛到庄河桥那里钓甲鱼,那里在桥边上拦截了水坝,水比较深有好多人经常在那里钓鱼,我们知道那里有甲鱼,听大人说甲鱼营养丰富,肉也特别好吃,我俩早就想去那里钓甲鱼,那时不知道鱼钩在那里买,就用别针做成鱼钩的形状,用草垫子上的白线拴住鱼钩,再用线绑上猪瘦肉钩甲鱼。找甲鱼时看水里那里冒泡可能就是甲鱼呆的地方,我俩期待着能钓一个大王八,换了好几个地方也没有吃钩的,钓了二个多小时连甲鱼的影子也没见到,王洛说咋们到桥那边去看看,说不定能碰碰运气,我们俩过了桥,往桥底下走,到了桥下面看到桥底下都是鹅卵石,水有小腿深浅,挺清澈的,里面有好多十公分大小的小鱼,我俩就追小鱼玩,王洛突然喊这有个王八,我过去一看,一条甲鱼在桥下石头缝里,有盘子那么大小,我们找了一根木头棍,捅它,它把头缩进去,我用手抓住它把它从石头缝里拖了出来,一路上哼着小调凯旋回家。
特殊行动
1969年12初部队搞野营拉练,部队到内蒙赤峰开展北方冬训演习,检验平时部队综合训练的水平。内蒙的冬季寒冷无比,最冷时能达到零下30多度,泼水结冰,尿泡尿落地成冰,去过那里的人说那里特别冷。不清楚父辈们在那里的训练内容,听说那里的冬天都是白雪皑皑的一片,好像林海雪原一样的风景,松林密布,到处都是白雪,一冬天也不化,部队到那里训练主要是检验人的耐寒能力与武器抗寒性能的指标。
赤峰的冬季常有狍子出没,听当地人说狍子习性敏感,下雪的季节因为食物匮乏,从遥远的外蒙与苏联远东地区跑到这里过冬,这里虽然冬季30多度,但还是比远东暖和的多。狍子长的象小梅花鹿,浑身灰色,两只耳朵可以来回左右动,显得特别机灵可爱,平时喜欢嬉戏打闹,蹦跳穿越,非常可亲的食草动物。
那时肉类比较少,部队偶尔打几只狍子吃,改善一下伙食。天寒地冻的时候,狍子喜欢下山找雪少的向阳地方挖干草吃,所以经常成群结队的往人居住的地方来。狍子肉夏天味道没有人喜欢吃,冬天季节人们还是喜欢吃狍子肉的,打一只能吃个把月,冬天存放起来比较适宜,部队为了改善一下生活,偶尔打一只。有人提出给营房家属院的家属也品尝一下山珍野味。找了个猎户了解一下怎样打狍子,经过猎户的介绍,打狍子要在山上狍子经常出没的地方设下埋伏,狍子有个习惯就是经常走一条路,而且狍子跑的特别快,麻杆腿,奔跑如飞,它们有个习惯就是同类死了喜欢回来围着看。了解这些情况后,组织几个人穿上白抖布,挖了一个坑上面搭上棚,周围用白雪覆盖伪装隐蔽起来,留个孔对着狍子经过的方向。大约等了2个半小时看到七只狍子慢悠悠的溜达着过来,边走边停感觉它嗅到埋伏的人在附近似的,最前面两只扬起头东张西望的样子,半天也不往前走,大家商量着是不是它们发现我们了,现在打不打,听猎户说打完狍子后要沉住气不要立即出去,要在原地耐心等待,狍子有好奇的特点,前面的狍子被打死了,剩下的狍子吓跑了,等听没有动静了它们会慢慢的过来看个究竟,围着死去的同伴默默的转圈,因为这样的原因当时四把半自动步枪各自瞄准一只狍子同时射击,当场撂倒前面的两只,剩下的5只逃之夭夭,这时有人提议去把这两只捡回来,大家商量还是再等等,看看猎户说的狍子到底会不会再回来看同伴。
时间过的很快,快到下午3点半了还没见狍子的影子,大家有点沉不住气了,再不来就出去捡回那两只打道回府。又等了大约20分钟,这时看到人影一样的东西在林中另一个角落,是不是有人来了,大家感觉是不是被别人看到这有狍子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怎么办?今天就到这里吧,收摊,大家起身正要往外走,一个人突然说看是狍子,哦、大家都屏住呼吸往那两只狍子方向看,过来一只,又过来一只,不到15钟的功夫来了10多只狍子,围着那两只狍子转,抓住机会用机枪扫射,哒哒哒一阵机枪连续的射击,剩余的狍子撒鸭子一溜烟无影无踪,五个人直扑第一现场数着狍子,一共九只大获全胜,用猎户家的雪爬犁装上狍子凯旋而归,回到驻地把狍子扒皮清理放到一间空房里天然冷冻。
过了七八天再次行动开始了,这次分兵三个地点用同样的方法潜伏下来,这次收获出乎大家的预料,奋战一天一夜第二天大家回来,精疲力尽的睁不开眼,都无精打采的样子,是不是什么收获也没有呀?听取了各小组汇报才知道,狍子在天黑后10几只的成群路过,它们的队形是拉开距离前进,对机枪射击不利,怕打了前面的后面的跑掉,当机立断,等狍子前面过去一点用机枪打中间的,其他人先打后面的,然后再打往回跑的狍子,这一方法十分有效,一下子收获20几只。其它两个点分别也有收获,虽然没有这个点多,也是10几只。经过对狍子的加工处理,第三天派专车回营房送战利品,给营房各家送去大山里的野味。家里爸爸去赤峰拉练的给半只狍子,没去的一家给四份之一只。那时肉食供应不足,得到山珍野味更是无比的开心。谁也没有吃过狍子肉,用大锅加调料煮着吃,感觉味道特别土星,可能不会做,味道难以下咽,送给别人家,别人家也是同感,我们家最后剩三分之一的肉都送给别人家了。
1971年9月是特别的时期,部队在内蒙赤峰演习训练,有的部队还在的路上行军,在去赤峰的路途,突然接到上级命令,立即开拔北京南口机场的命令,部队回防驻扎在八达岭附近,原因不明,是不是这也是也演习的一部分呀?家属院的人们对这个事是比较敏感的,为什么?有人很严肃的悄悄说,可能是林副主席出事了,问他出什么事了他也不说,说这个不能说,说了犯错误,那时营房家家都担心自己的爸爸。是不是要打战了,又过了几天师部团级以上干部传达了中央文件,文件不让扩散,不让泄露秘密。当时虽然传达了文件,大家还是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又过了几天纸里还是包不住火。1971年9月13日是林彪坐三叉戟飞机叛逃的一天,摔死在外蒙的温都尔汗,具体详情各个时期都有说明,那时部队正在内蒙赤峰演习拉练,冬训正开展的如火如荼的时候,九一三事件发生,部队在第一时间开赴北京南口机场保卫北京,后续工作持续了将近几个月部队才正式回返原驻地。
家属院里的欢乐
五一小学是师部与炮团家属院唯一一所小学,那时是六年制,不同班级学生学源也是不一样人数的,我们班级两个班,班里同学4年间有来有往的,一直到1971年小学毕业,那时小学学习课程有算数、语文、音乐、体育外加政治地理课。上学放学都在部队大院,师部同学离学校比较近,下课时间空挡都能回家喝点水,吃点零嘴。炮团的同学离家远点,上学需要穿过炮团营区大院一条柏油路,两头有小门,专门给学生开通了安全通道,过了营区小门再过一条柏油马路进入师部,围墙也开了一个两扇铁管门的小门,穿过连队营区驻地,来到师部大礼堂正门前左拐到师部原来老军营服务社,右拐到师部师首长小院路段,前行一百五十米到五一小学。也可从五一小学直接往西走,通过师部老医院在直接往前走到师部操场,操场舞台后面的一条路直接通往炮团军营到五七厂的路,进入炮团家属院,两条路一个南一个北,都是在营房里穿越。
记的小学时最有乐趣的就是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喜欢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列队跑步然后开始做各种体育游戏:喜欢做的是大团结游戏丢手绢:全班同学围成一个大圆圈,一个同学拿着手绢开始围着转圈跑,看谁不注意,把手绢放到她身后,然后继续跑,手绢丢在一个人身后大家无意识的看着那个同学拍手微笑,他会看身后手绢在不在,然后拿着手绢继续围着转圈,把手绢看谁不注意就放到他身后,这个人要是在丢手绢的人跑一圈他还没发现时,就被抓到了要到圈里等着,继续开始等抓到几个人的时候一起受罚,等着在圈里和大家一起表演节目,直到大家尽兴为止。
这个游戏是体育课经常玩的游戏,体育老师许永和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开始让同学们集体跑步。李志平班长整理好队列,男同学在前女同学在后,大个在前小个在后,女同学也是大个在前,牛建革、管继海、关建军、赵爱平都排在前头,罗正平、韦德兵在后,罗正平个小,外号小萝卜头。女同学彭彩霞、朱春英、赵丽君、王丽君在前回莉个小最后,回莉有个外号叫小土豆。其他同学个子高矮差不多,站队时比较随意。
每次体育课许老师都按程序要求来,班长喊队列,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向右转——跑步走,队列在操场东头跑到操场中间立定——向左转——稍息——立正向右看齐,队形自行调整间隔比例,队形整齐后,班长向许老师报告队列人数,男女生各多少人。许老师有个习惯就是每次体育课喜欢点名,报告完毕后,许老师喊同学们稍息,开始点名,同学们立正,他从上衣兜里拿出一张同学花名册,从男生开始点:李志平、关键军、管继海、牛建革、董跃进、钟继威、高峰、姜涛、刘禄峰、陈洪兵、刘金友、田小兵、赵爱平、梁峰、毕联平、王德志、李长春、历英辉、罗正平、杨力、郭涛(郭晓东)、韦德兵、刘京、刘卫东、周利德、王洛、宋军家、陈福兴,女生:彭彩霞、赵丽君、王丽君、朱春英、王纯、张洪艳、谈亚军、凌秀芬、杜亚娟、法辽丽、程玉平、于伟、高美荣、回莉,点到谁谁就答到,一共42名同学。注明(那时有的同学当时还没有来,也有的提前离开五一小学,为了抒写故事方便两个班合并一起叙述)
点名完毕,稍息——立正——向右转——跑步走,121、121、喊着跑步口号,围着操场跑三圈,许老师跟着队列一起跑步,记得许老师可帅气。这时体力不佳的人气喘嘘嘘,老师喊散步走,同学们开始自由自在的排着队行走,走有100米左右,老师喊立定,向左转,向右看齐,稍息,立正,今天体育课内容是大团结,男女同学一起丢手绢。老师的目是让同学们凝聚班里男女同学间的友谊气氛,加深彼此的友情。大家手拉手拉成一个大圆圈,原地坐下。老师宣布今天的游戏既是锻炼身体,又是联络同学们集体主义思想的体育课,大家要玩的尽兴,语言可以幽默些,娱乐玩笑些,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大家鼓掌欢笑。许老师的体育课是我们同学最喜欢上的课,他严肃活泼可爱乐观,像个大学哥似的。当时同学们就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笑着开始了游戏。小土豆回莉第一个拿起手绢开始围着圈跑,大家喊着丢手绢、丢手绢,今天的心情多快乐,大家快来抓住他抓住他,喊着号子看着拿手娟的小土豆,回莉拿着手绢围着大圈慢慢跑,看谁不住意,同学都看着她喊,小土豆加油、回莉加油,跑了不到一圈她把手绢放到王丽君身后,大家拍着手都看着王丽君,这时王丽君看到回莉手里手绢没有了,大家好像都在看着她,她往后一看手绢在身后,拿起手绢起来就跑,回莉找个地方坐下。丽君加油,王丽君又把手绢丢在回莉身后,同学们哈哈大笑,回莉边上是罗正平,回莉看到手绢在身后,就把手绢拨拉到罗正平身后说小萝卜头手绢在你身后,罗正平回头看拿起手绢就跑,大家喊小萝卜头加油、罗正平加油,他把手绢放到姜涛身后,姜涛看到手绢拿起跑了几步,大家喊着姜耗子加油,还没喊完他就坐下了,坐在历英辉身后,告诉历英辉手绢在你身后,历英辉一看拿起手绢起身就跑,灰兔子加油、兔子加油,手绢一会丢在刘京身后又丢在毕联平身后,大家喊着麦傻子加油、胖墩加油,游戏玩的尽兴,班长被抓到了,李志平被几个同学拉到圈子中间,总共抓了6个人,挨罚的人组成两组人站立着对面相互拉手,步子一前一后,右手拉住对方的右手,这叫拉平衡倒,谁的脚步移位谁输。还有怼拐子,一条腿站立,一条腿蜷起,两个人对着顶:女同学赵丽君对顶男同学王洛,那时赵丽君可不是一般人,一般男生她都不打醋,他俩顶了半天不分胜负,这时男同学着急,女同学鼓掌给丽君加油,看男同学那股劲谁都想上去试试,当时的对垒是女生险胜,女同学高兴的都蹦高了。游戏结束老师看时间不多了,大家自由活动,这时男同学分成几组,女同学几组玩起了背伤员跑、跳跳跑,女同学踢毽子、跳皮筋一直玩到下课。
还有老鹰抓小鸡:一个人当老鹰,一组人前面一个人当老母鸡,护着后面的小鸡,人数多少不限,能玩起来就行,后面的人扯着前面人的衣服,老鹰可以从不同方向抓后面来回躲闪的人,只要摸到就算抓到,但也不是好抓的,每一次都是玩的大汗淋漓,气喘吁吁。那时的人可不像现在,一个班里的男女同学都不怎么说话,要是那个男女同学说话了大家会笑话她们的,所以做这个游戏都是一帮男生或者是一帮女生。
再就是丢沙包:这个是女同学玩的游戏,一个人手里拿着沙包,对面几个女同学三个五个都行,用沙包打向对面的人,打到谁谁就算输了,到一边站着等着受罚,然后对面的同学立即跑到离沙包对面远点的地方,必须是跑到丢沙包的人能打到的地方,反反复复玩的不亦乐乎。
有拔河比赛:男队或者女队,人员分两组相互拔河,人员不限,一面两个人以上就可以玩拔河,一面五六个人也行,练就集体合作精神。
跳皮筋,是女同学的游戏活动,女同学唱着条皮筋的歌谣,歌谣记不住了,女同学大都记的。第六个游戏跳大绳:男女全能运动,两个人摇动很长一根绳子,然后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可以往绳里跑,在里面跳动,谁跳的多、谁跳的花样好大家就给她鼓掌,然后跳出去别人继续到里面跳,还可以跳双绳,跳双绳的一般是女同学会跳的多。第七个游戏好几种:有跳皮筋与单跳绳:都是课间操时间娱乐的自由活动,方便热闹。有单腿顶牛:男同学课间休息时的斗鸡游戏,首先要站的稳,跳的稳,身体有力量,还要有技巧,斗起来花样也繁多,一不小心就来个前仰趴与后屁股蹲,哈哈大笑特别有情趣。第八个游戏课间娱乐接力赛:下课10分钟简便快的娱乐活动,两组以上的同学就可以开展接力赛,距离20米远,可远可近,是冬季娱乐的极好项目,预热身体,增强体质,团结协作,培养集体主义思想,那时教室里都是烧煤取暖,离铁炉子近的就暖和,离的远的下课要去烤烤火,所以课间休息玩游戏也是那时活动获取身体热能的一种方法。
女同学喜欢跳皮筋,男生喜欢跳绳,跳皮筋、跳绳是锻炼身体最普遍的健身活动,女生跳的身体轻盈协调,男生跳绳跳的灵活欢快,最大的特点是屁股跳小了,腿跳有劲了,身体跳健壮了。
还有一些小娱乐,弹玻璃球:两人一起玩,按顺序来,一人一个玻璃球放到地上,地下有个比玻璃球大一点的小坑,周围3米左右还要有个坑,在这之间来回弹碰对方的玻璃球,碰到了就在再往小坑里打,两个坑都进了就赢对方了。还有摔纸元宝:用烟盒纸、书本纸叠成饺子形状或是正方型的纸元宝,放到地上扇,能把对方的元宝扇翻过来算赢,对方再放一个元宝,扇不过来就给对方机会,反复玩耍看谁赢的元宝多。抓宝游戏:用四个羊的小腿骨,就是羊的前腿弯节那个活动的羊腿骨,放到地上,手里拿个沙包,往上一丢,抓地上的羊骨,开始抓一个,再抓两个,再抓第三个最后抓四个就算这把赢了,要是抓的时候沙包掉了,就轮到对方抓,抓的回数多赢分的就多,来回的抓着玩。
那时没有电脑,小说也不多,主要闲暇是看小人书,谁看的小人书多谁的故事就多,课余时间大家喜欢围着一起讲故事,听起来比现在的科技小说还神奇。只要是课本以外的各种英雄故事,都是我们幼小心灵的崇拜对象。还有我们的父辈都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英雄,他们的事迹在我们小的时候逐步听父亲讲起那个年代的故事,而且都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故事。
中学时代
1972年2月第五届五一小学同学毕业典礼,拍下了同学们的集体照片,在那瞬间的时刻留下了我们同学间永久的留念,再开学大家都到高碑店东风中学念书了,五一小学的记忆从此打下烙印。那时东风中学是高碑店最好的一所初高中,老师部分是北京、上海与其它城市下来锻炼的老师,记的我的初中数学老师是当地比较优秀的男老师徐衡,36岁,语文老师叫杨清风,女政治老师叫靳季萍,后期是李红点,女化学老师张铭娥,是上海来的,大高个,长的特别漂亮,讲课特别幽默。记的当时在初中二班,在一个班里家属院的同学有刘金友、王洛、宋军家、韦德兵、法辽丽,高碑店的同学有严国忠、孙子祥,在其它班的同学有点模糊了,高中班主任叫刘山岭。
东风中学教室房顶比较高,平房,教室门口都有台阶,从大门进去路两旁是成排的教室,中间是柏油路,两边各有5排教室,走到头是学校食堂,食堂是大礼堂修改成的伙房,同学们中午去买饭,我们离家远都带饭盒,早上送过去给伙房用蒸笼加热。学校操场有一个足球场式的,一个小点的操场,地面都是各种体育器械。家属院的同学都是骑着自行车上学放学。营房与学校距离是8华里,那时由于上学比较远,男生骑自行车速度比较快,共有两条路上学,一条是从高碑店街里走,路窄车多骑车速度慢,另一条是从庄河桥过去直接走,过了铁路往右拐,合并到高碑店火车站那条路往南走,过了中心街道右拐再左拐100米就到中学门口。女同学骑车比较慢,路上男生追上女同学都嗷嗷叫,有的时候放学天比较晚了男生遇到女生还是能跟在后面慢慢骑的,可能是一种默契吧。
东风中学校内有个糠醛厂,是用苞米壤加日本配制的一种配方,用蒸汽高压蒸馏后加黄土一样的配方在圆筒里发酵,产生出浅黄色的糠醛水,装到汽油形状的铁桶里,桶上写着中国制造,出口到日本,糠醛当时听说到日本后,把它加到铁板表面,铁板不生锈。每年班级学生都轮流到糠醛厂参加义务劳动。
还到气压机械厂体验工厂劳动,高中时去锻炼一次,时间还挺长,是学校组织学生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科目,在那里看到有两层楼那么高的气锤把烧红的好大的铁锭放到气锤上捶打,打成需要的形状,工人叔叔还让我们运算铁锭的变形尺寸,开始不怎么会算,后来明白运算公式算起来简便多了。
入冬时节到科学实验田去种小麦,听说日本就是这样种小麦产量高。是把原来成行的麦子挖出来从新象种稻秧一样,一堆一堆的种麦苗,说是产量能翻倍,这个实验最后没有得出结果,小麦还是原来那样种法,应该是没有成功推广。
那时星期天休息作业也不多,夏季的周末时间大都去师部游泳池去游泳,我的游泳是爸爸教我的,学的是蛙泳、侧泳还有潜泳,别的游泳姿势没学,以后慢慢的看别人的各种游泳姿势才自己学会。
同学们好多都是梁峰的爸爸在游泳池教学游泳的,他爸爸是师部教导队的,叫粱天坤,人长的黑,梁峰的外号就叫粱黑子,他妈妈比较白,粱峰与他三个妹妹粱雪、梁霜、梁冰都比较黑,随他爸爸,但是他家人长的都特别上象,也特别漂亮。粱叔叔教大家学游泳特别认真,开始在岸上学姿势,姿势学会了到浅水学换气,把住扶手学腿的姿势,最后练游泳的协调姿势,姿势练熟了很快就能游起来,然后再纠正姿势。学会了游泳大家的积极性特别高涨,夏天放暑假,平时星期天游泳池里都是家属院的孩子。在梁峰的爸爸教学游泳前,我们好多同学在师部浴池洗澡时,在澡堂子里乱扑通,特别是牛建革、王洛、刘卫东、郭涛、管继海、韦德兵在澡堂里洗澡人少的时候喜欢扎朦子,这头扎到那头,也没有个游泳的姿势,最起码到游泳池学游泳时能浮在水面上游动。那时参加学游泳的有:郭涛、粱峰、田小兵、刘卫东、宋军家、程玉平、回莉还有其他几个同学吧。几个游泳比较好的同学还代表112师学生游泳队参加军里游泳选拔赛,大家都为他们感到自豪。
不朽的军徽
岁月流淌,记忆慢慢的变成了永恒的故事,当年的你我已不是天真无暇的少年,重温少时的美好,好像又回到了当年。生长在部队里是一个人一生的荣幸,生长在一个英雄的部队里是一种光荣,生长在一个万岁军的部队里是一种崇高的荣誉。38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成经的辉煌已经烙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田,月影花香一幕幕就像昨天一样。
38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该纵队是一支以中国工农红军为骨干发展起来的老部队。1948年11月,第1纵队改称第38军,隶属于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李天佑任军长,梁必业任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曹里怀任副军长兼参谋长,辖第112、113、114、151师。
步兵第112师的前身
1948年11月由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第1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第112师,江拥辉任师长,黄玉昆任政治委员。该师部队前身有彭德怀所率领的湘军独5师第1团于1928年发动平江起义创建的工农红军第5军一部。1939年11月,以115师343旅685团新2营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八路军115师东进支队成立的,同年10月改编为115师教导第5旅,同年12月下旬南下支援新四军。1941年1月25日改称新四军独立旅,1942年10月北上归建恢复教5旅番号。抗日战争中参加了平型关等战役,开辟了山东滨海根据地,1945年8月编入山东军区第1师,赴东北后称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直属第1师、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直属第1师、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第1师、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第1师,参加了四战四平、三下江南、辽沈、平津、衡宝,广西,滇南等战役,转战13个省、市,其中平津战役中334团6连活捉敌方陈长捷。1师有内战时期红军作风及传统,英勇顽强,执行命令坚决,战斗经验丰富,猛打猛冲的精神好,不怕牺牲,经得起伤亡,有连续战斗反复冲锋的精神,有顽强性,战斗士气旺盛,防御、进攻、野战攻坚均备,为东北野战军头等主力师”。1950年10月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12师入朝参战,参加第一至第四次战役,1953年7月回国,恢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2师番号。1984年4月改编为机械化师,1985年9月改番号为陆军第38集团军机械化步兵第112师。该师为我军主力王牌师,全军重点建设部队,著名侦察英雄杨子荣生前所在排就在112师特务连。所辖第334团(红军团)、335团、336团、炮兵团、高炮团和装甲团。
112师跟随着38军参加了辽沈战役,四战四平街。时间是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
参加了平津战役,时间是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3天。参加了天津战役,为解放天津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参加了三下江南战役,打到云南,为解放全中国写出了浓重的一笔。
1950年10月,第38军编为
中国人民志愿军
第38军参加了
抗美援朝战争
。军长
梁兴初
,政治委员
刘西元
;辖第112、第113、第114师,先后参加了第一、第二、第三、
第四次战役
和阵地反击战,
最突出的战役是三所里、龙源里阻击战,松骨峰阻击战,获万岁军称号。松骨峰战役打出了徐恒禄特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是112师最代表性的战役
抗美援朝1950年10月8日开始,1953年7月27日结束。
392团炮兵团前身简介(大事记、历时番号4797:51041部队:)(以下是高铁军整理的资料)
1945年8月15日,炮兵团前身在抚顺煤矿工人起义中诞生,后调给东北民主联军一师,为师属山炮连,在东北解放战争中发展为师属山炮营,其二连全部由朝鲜族组成,战斗力最强。
1950年10月下旬,112师山炮营从辑安(今集安)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抗美援朝,连续参加了一次至四次战役,付出了重大牺牲。
1951年7月25日在朝鲜顺川郡慈老里,以112师山炮营为基础组建112师炮兵团,下辖一个野炮营、一个山炮营和一个37高炮营,第一任团长刘锜、政委王日轩。
1952年5月,38军从后方休整地肃川重返三八线,负责上甘岭以西地域的防御任务,炮兵团参加了多次战斗,在394.8高地争夺战中,用猛烈的炮火有力地支援了步兵作战。
1953年11月,炮兵团下辖一个榴弹炮营、一个野炮营和一个迫击炮营,番号为炮兵第392团。
1967年2月15日,38军接到中央军委的紧急移防命令,18日第一列军列载着334团1营就离开了通化,奔赴北京南大门的保定地区。炮兵团先遣组由副团长邵恩庭率领先期抵达高碑店营房,炮团家属于3月12日晚上乘上客货混合编组的军列和炮团部分部队一起,于14日上午抵达高碑店。
1969年4月24日,炮兵团参加了逮捕高碑店武斗据点头子朱洪玉,收缴武器,恢复京广线畅通的行动。部队赤手空拳,迎着武斗份子的枪弹,付出了流血牺牲的代价,捣毁了武斗据点,师杨子荣侦察连的战士活捉了朱洪玉。这次行动的现场总指挥是师副参谋长赵轩(原炮团团长)。
1971年9.13事件爆发,炮团被紧急布防到北京昌平县十三陵地区,榴弹炮营配属336团部署在延庆县。
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了大地震,炮兵团紧急摩托化行军赶赴唐山,执行抗震救灾任务。
1982年,火箭炮营在崔中旺村的军民共建文明村活动得到了总部首长的肯定,1983年2月在炮团召开了现场会并在全军推广。
军长李连秀,军委副主席杨尚昆、北京军区司令员秦基伟、军政委苗敬芬现场参加亲临讲话。
以下是炮团各时期团长政委历任名单:
炮兵团历任团长:
刘锜(1951.07—1953.10)
牟明斋(1953.10—1954.09)
武进生(1955.02—1956.11)
曹崇义(1956.11—1963.07)
姚忠(1963.07—1964.06)
郑树木(1964.06—1964.12)
赵轩(1964.12—1969.09)
邵恩庭(1969.09—1979.06)
高进忠(1976.09—1977.10)未任实职
郝士英(1977.11—1979.07)未任实职
祝庭祥(1979.06—1981.01)
左文朴(1981.01—1983.05)
李和(1983.05—1988.04)
何雷1988.07-1991.02
董志军1991.04-1996.02
赵冀鲁1996.03-1999.03
叶江平1999.04-2002.12
杨明2002.12—2008.02
王彦慧2008.2—2010.04
赵洪博2010.04—2012.05
赵彬2012.05—2016.03
单正海2016.05—
炮兵团历任政委:
王日轩(1951.07—1953.10)
李士杰(1953.10—1956.04)
曹维之(1956.04—1958.02)
孙永章(1958.03—1960.09)
马歧山(1960.09—1965.04)
董书荣(1965.05—1967.05)
姜振德(1967.06—1968.10)
陆洪举(1968.10—1969.04)
石固浦(1969.04—1971.10)
杨勤(1971.10—1979.06)
金英植(1979.06—1981.01)
詹德鹏(1981.01—1983.05)
葛庆昌(1983.05—1988.04)
赵一平1988.07-1991.12
韩明章1992.02-1996.03
王大喜1996.03-1997.06
魏智威1997.06-2002.12
郭新房2002.12—2016.01
黄旭东2006.01—2009.04
张红霞2009.04—2013.03
巩志国2013.03—
一个老兵的亲身经历
38军回国后驻防吉林省通化市,112师在通化庙沟驻扎,1967年2月移房河北省高碑店,军部在保定市区,112师与炮兵团驻扎在乔刘凡公社附近一个军营大院里。
我参军以后常听父亲讲他当兵打仗的故事,现在也是网上搜不到的真实战争故事。爸爸叫毕海庆,1984年军休前是112师教导队老战士。于1948年十月份在沈阳的一个十字路口,遇到三个解放军战士要他站住,问你想当兵吗?他点点头,从那天起我爸爸就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在新兵连学习半个多月,经过全面体检合格,就被分配到三十八军一一二师三三五团一营一连二排四班当战士,一到连队干部和老兵非常欢迎新来的战士,连长王志江亲自到班里看望,班长毕万福说,到部队我们就是一家人。问家里有什么人?哪里人?他把部队情况做了详细介绍。填写了入伍登记表,从那以后才知道我家成份是贫农,个人出身是工人。接着部队向家中发去军人证明书。一人当兵全家跟着光荣,每到春节村子都敲锣打鼓给军人家属挂光荣灯贴对联。
辽阳战役那时我赶上一个结尾,战役就结束了,后来部队经过一段时间休整,兵员补充,紧接着奉命进关参加平津战役,经过二十多天的行军,又赶上是冬季,个人缺乏锻炼,脚上打了不少水泡,通过里七、外八(关里关外距离)将近两千里徒步行军,总算顺利的到达了目的地。部队在廊坊附近立即投入抢修工事,因为这里地处北平,天津之间防御两面敌人出动,敌人从那个方向出来都可以打,全班在班长的带领下,几天来都按上级要求完成任务,我们四班受到了迟排长的表扬。时间是宝贵的,根据部队情况和当前任务开展群众性的大练兵,学投弹、瞄准、爆破技术、练小分队战术,通过战前训练提高了消灭敌人的本领。我入伍两个多月进关参加平、津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之一)。班长毕万福是清源县人,一九四五年就参加革命,参加过三下江南、四战四平街,辽沈战役有实战经验。刘付班长和王贵生是战斗组组长,都是牡丹江二团老兵,他俩又都是天津人,他俩恨不得能插上双翅飞进天津卫解放家乡父老兄弟姐妹。可是天津守敌十多万,再加上早日修成的城堡和防护工事,它的外围还有两三丈的宽的护城河,水深、岸陡易守难攻。指挥员熟通毛主席的军事思想,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根据天津外围是平原,为了减少部队伤亡,于十二月下旬,正是寒冬季节,我们接受了修战地交通壕任务,利用夜晚挖,白天休息,冒着枪炮和严寒把战壕挖到距离敌人前沿阵地五十米。在临战之前各级政治机关和政工人员进行深入的战前动员,召开各类人员座谈会,发动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召开民主会,上面派来剧团演白毛女,激励部队斗志勇敢杀敌立功。为苦难的民众报仇。各班排表决心坚决打好这一仗,有的要求火线入党。
一月十四日全线总攻开始,九时四面八方的大炮向敌人城防工事猛轰,步炮配合很快打开了突破口,部队就似潮水般的前进,什么护城河,什么地雷区都阻挡不住。巨大的战斗胜利鼓舞着每个指战员,疲劳、寒冷、危险,一切困难都不在话下,我眼见我们的沈政委掉进内河,警卫员将他救上,他迅速冲过突破口指挥部队战斗扩大战果。
进攻市区部队进展很顺利,但由于城区建筑物很多,敌人利用建筑物进行顽抗,我们一营攻进法国租界,那里有个中学(耀华中学),那里守敌四十三师师部,一个炮兵营和一二九团,兵力、火力都是很强的。营长赵德荣命令我们一连,连长王志江炸掉影响部队前进的暗堡,敌人据此顽抗,进行疯狂的火力反击,我们四班在接受任务,在万福班长的带领下,迅速接近敌人,二组在前,我们一组跟进,三组火力阻击掩护。敌人从右面二楼射击,班长负重伤,牺牲两人、负伤两人。前进受阻,但是把敌人的火力兵力吸引过来了。在连营指挥下,二排长迟敬连亲自来我们班指挥,要我将班长的冲锋枪取下交给他指挥,我们集中火力向敌人射击,兄弟部队从四方打来共同歼灭该地敌人,听说我们班长到救护所流血过多牺牲了。我下决心要为班长和牺牲的同志报仇。继续战斗,在五班长宋云池的鼓动下继续前进,承受着最大的考验,前仆后继一直到战斗胜利,我们缴获了大批的胜利品,我们班接受了看仓库的任务,在市区驻守了将近一个星期,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秋毫无犯得到群众的好评,同时在战后总结大会上得到了领导肯定。
相继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结束,长江以北国民党所占地盘剩下不多。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令全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的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二、三野战军,于四月二十三日占领南京。
毛泽东主席特写诗词一首
《毛主席诗词》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我们打下天津卫之后,部队根据上级指示,抓紧时间进行了休整,我们排调来新排长,三八年抗战老同志李忠盛,原七班长张友德到四班任班长(前任班长牺牲)。连部通信员徐明生同志调任副班长(原副班长因病留天津),同时又补充两名新同志。一个班十几个人来之五湖四海,有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江苏、山东还有湖南的,大家都是革命同志阶级兄弟亲如一家,生活在一起、战斗在一起、学习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战后训练,以老带新、互帮互学,提升革命觉悟,提高了战斗力,增强了革命感情,亲如手足盛似亲兄弟。
遵照党中央的决定,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命令,我军于四月十六日从天津出发,冒华北风沙,顶中原烈日,渡黄河、跨陇海千军万马,一路行进高唱军歌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日夜兼程,行军四十于天,到襄阳、樊城地区集结。接着我军浩浩荡荡,直向长江北岸的宜昌、沙市一线挺进。
一九四九年鄂西的七月正处夏季,烈日炎炎,天气变化无常,忽而大雨倾盆,无数大河小溪注入浩瀚的长江。部队情绪高仰,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口号震撼山河。
部队连日行军作战,于七月十四日赶到临江铺,为了尽快度过长江,不让宜昌一线敌人主力一二四军和第二军过江逃去,争取时间就是胜利。上级将轮渡长江任务交给我们一营三连组成加强连,在副营长岳新安带领下,于七月十四日晚在长江北岸西江汊乘七双渔船在暮色苍茫中像一把利剑,于十五日一点多钟占领江南一号、四号阵地,将军帽等高地。三连轮渡成功了,为巩固已得胜利掩护主力过江。上级命令一连二排乘江南返回一双渔船,在刘蕴沧副连长带领下,占领江南艾家河滩头阵地,配合三连作战保障后续部队渡江,二排在李忠盛排长指挥下,不顾敌人的枪弹,全排到岸后各班迅速开展占领有利地形与反击的敌人激战,打退敌人多次反击,我们以小的代价消灭多我数倍的敌人。李排长是抗战老同志,打起仗来沉着勇敢指挥有方,全排胜利完成任务,但老兵刘景荣同志牺牲在阵地上,张副排长大腿负伤,在阵地上我疟疾发烧,张副排长鼓励我说过劲就好了,你年轻有文化好好干,我表示请领导放心保证完成战斗任务经受考验,祝副排长早日养好伤康复归队。
为了不让当前之敌逃跑,上级命令发扬连续作战精神,我们一连的枪支换装上三八大盖,准备与敌人短兵相接、拼刺刀。部队越往南追天气越热,蚊虫越多,老百姓不了解我们的军队政策,加上敌人的反宣传大部躲起来,给部队带来了很多不便。部队连日追击爬山越岭不得及时补充粮、油,吃不到新鲜肉菜,甚至水都喝不上,天热出汗多,体力消耗太大,掉队的人员很多,可是谁也不想落伍,如果离开战斗集体那是很危险的。走石门、过大风口对每一个战士来说是最大的考验,部队行进山前时陆付指导员对我们讲,前面有情况,看你的身体跟不上部队,你自己向前赶吧,我心里很是难受,难道过不了大风口要掉队吗?可我从东北到华北又从华北走到江南从没有掉过一次队,可叫这疟疾闹的走路一点劲没有,怎么办?坚持、坚持、休息多次才上了大风口,见到有几位不相识的同志,看着我那个表情面黄肌瘦主动上前,同志我们这仅有的几个土豆你吃了吧,我没有客气说了声谢谢,把土豆吃了,我独自一人向前走去,走了十多里赶上连队在路边以班为单位造饭,我们班用一只水桶做汤,张友德班长说刚做好,吃土豆又喝汤休息个把小时,继续前进追杀敌人。有时一天急行军一百三十多里,终于在七月下旬的一天夜晚追到桃园,我们连在城北路口和敌人打上。敌人两挺机枪向我们扫射,倪福乐指导员牺牲,副连长带上一个班绕到敌机枪后边将其消灭。听说八连在桃园街上与敌人拼上刺刀,我连也从正面攻进城区,经过几个小时的战斗,部分敌人给消灭,大部分从临时搭的浮桥过沅江南逃。
因长期作战部队病号很多,上级决定在桃园休整。我到团卫生队住了七天将疟疾治好,出院回到连队参加大练兵,参加总结评比和庆八一大会,于一九四九年九月十二日,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介绍人张友德、徐明生,入党后参加营组织入党宣誓大会,几十名新入党党员在营党委书记苗敬益的主持下向党宣誓,并教唱国际歌.上级党委要求党员在战斗环境中,要经受新的考验,提出号召立开国纪念功(开国纪念功是一种荣誉)。
夏天过去秋天即临,湖南的天气还是炎热多雨,新的战役开始奔袭芷江、挺进广西,过苗岭山。这对每一个战斗员都是一次新的考验,上级号召以实际行动向开国大典献礼,立开国纪念功。
在广西战役中对敌实行大的迂回包围和猛进穷追的行动,以奋不顾身的精神翻越湘桂黔边境的庙岭大山脉,(苗岭又叫云雾山)。这个绵恒庞大山区,山高入云、岭路逶迤。人烟稀少,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语言不通,粮菜缺乏,有时吃不上饭用野菜充饥。一次苗教导员带领我们爬山越岭找到一户苗家,居住在一个山坡上,我们说明来意,他讲家中没有多余的粮,我们一看在他家的住处利用山谷流水捣米(石臼捣),一天也捣不成几斤米。我们用银元买了几十斤米给生病战友回来做粥。在数月的连续行军战斗中,以钢铁的意志,排除万难,奋勇向前,一直奔向指定位置。广西河池地区,在那里和当地人民欢迎新中国诞生第一个春节,部队组织了大秧歌,我第一次报名参加,接下来参加剿匪,由于完成任务突出领导給记大功一次(开国纪念功)。
时光过得好快,转眼到了1950年10月,初冬时的东北祖国人民都忙着建设生产,盼望过上太平日子,可美帝国竟打着联合国的旗号,纠集十六个国家出兵干涉朝鲜内政,炸弹扔到我国境内,做为一个守边战士自愿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19日从辑安(现在的吉安)夜晚踏浮桥过江到满浦。当时心情特别激动,以必胜的信心打败美帝及侵略者。用正义战争消灭侵略战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出国第一天遭到美机投弹袭击,火车开进隧道,人员疏散隐蔽,当地居民就像欢迎亲人一样接待,一位50多岁大娘亲自给做大米饭,(因为朝鲜煮饭锅和中国的不一样)。第二天夜间行军和朝鲜人民军相遇,他们主动介绍了前方情况,并主动让住处,说前面飞机多注意防空袭。
朝鲜的气候和东北相似,山比较多,经过几天的行军在第一次战役之前降下第一场雨加雪,给部队行进作战带来困难。
一九五零年十一月上旬,美帝国主义和南朝鲜李承晚伪军在云山,遭受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沉重打击之后,便迅速龟缩到青川江南岸,并在军隅里,德川一线纠集六个师,妄图重向中朝边境进犯。而军隅里北的飞虎山,当时便成了敌我必争之地。我部三三五团接受攻打飞虎山,扼守飞虎山,为兄弟部队争取攻击时间的战斗任务。在朝鲜人民军的大力支援下,与伪七十师全部和一部美军奋战五昼夜。我们一营在飞虎山右侧配合二营作战,这时我在一营通讯班,在这次战斗中圆满完成火线通讯任务四次,万一失保证了上传命令下达,这次对我是新考验。在这次战斗中我一个村长大的戚茂昌同志,小时候一同上学,同年参军在一个部队,他在二营六连机枪班当副班长,在此次战斗中牺牲。我的战友汤士木(一连机枪二班射手),战前向组织提出申请火线入党,在战斗中以一当十用,他的手中机枪消灭数十个敌人。六班步枪手崔俊章共青团员,当战斗最激烈,他用刺刀手榴弹和敌人搏斗光荣牺牲,他们是无名英雄、是祖国与人民的功臣。
当我到团指挥所向范团长报告我们营战斗时,团长很高兴很满意,团长讲你休息休息,叫人给我盛了一碗饭说你吃吧,吃完饭和陈副教导员一块回营(我有几天没吃上饭了,我也没客气),晚上有新的行动。我和陈副教导员走在半路上碰到倪教导员躺在担架上,一问这怎么回事?说被美机袭击腿炸伤,我说我走时还没事,个八小时就这样了,不可思议。陈副教导员对教导员说平安回国安心养好伤,我们给你报仇,多消灭敌人,祝你早日康复。十一月八号晚我们营按上级命令顺利转移到指定位置。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出国第一仗,旗开得胜,经过五个昼夜的激战,以一个团的兵打退敌人连以上兵力57次进攻,共毙伤俘敌1800余人,完成了阻击任务,以小的代价取得大的胜利。
战后当地朝鲜政府和人民,为纪念此战和讴歌志愿军指战员英勇顽强作战的英雄事迹,在飞虎山上立下丰碑,碑文是“飞虎山上万虎飞,成仁取义英名垂,血洒朝鲜金碧土,中朝友谊共日辉。朝鲜战争于一九五零年六月二十五日爆发。一九五零年十月八日毛泽东主席代表中央军委命令东北边防军,改组为中国人名志愿军。一九五零年十月二十五日与联合国军,李承晚伪军展开
初战,被中国政府正式确定为抗美援朝战争纪念日,并由此演变成长达两年零九个月的规模巨大的战争。(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为停战日)。
经历五大战役(继后的攻守战如上甘岭战斗等)第二次战役是在十一月下旬,继朝鲜第一次战役结束后陆续展开的,当时美国强盗真是狂妄到极点。第二次战役遵守毛主席为志愿军制定的诱敌深入,寻机各个歼敌的作战方针,针对美帝分兵冒进,急于吞并朝鲜的狂妄野心,决定我军大胆诱敌深入,在运动中大量消耗敌人,并在十一月内至十二月初的一个月内,转变朝鲜战局,战役开展后于十二月收复平壤,将战线推到三八线以北。我所在的部队担负着艰巨的战斗任务,能参加这次战斗对我本人是一次最大的锻炼和考验。
我们三三五团一营于十一月二十九日奉命直插松骨峰(书堂站),堵住美二师的退路。接受任务后连夜急行军一百三十华里,我营登山涉水赶了一夜,十一月三十日清晨走下了山间小道,渡过一条结了冰的由北向南的河流,营长王缩啟,教导员曹礼贵对图察看了实地,将兵力进行了部署,三连在前占领松骨峰,一连左边山头,二连右沿书堂站靠营指挥所,机炮连进行配属,各连先敌占领阵地后,抓紧时间修筑工事。这时听到轰轰的马达声响,这是在军隅里遭受友军迎头痛击,想逃出我们的包围的美二师的机械部队一部分,顺着通往平壤的公路退下来,经过八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我营堵住了美二师的退路,歼敌七百多,缴获车辆一百七十多辆,俘虏美军一百六十多。在这天战斗中王营长亲身用重机枪支援三连战斗,命令我给取子弹,在此次战斗我圆满完成火线通讯任务两次,并和战友活捉10几名俘虏,射击打伤一名联络员(李承晚兵)。在这次战斗中我失去了亲密战友徐明生同志,(他是我的入党介绍人之一)非常痛心,还有其他战友与好领导。
二次战役领导批准发给我从美军手中缴获的一支卡槟枪,带快慢机的,一次可打出二十发子弹,还配发二百发子弹。
在紧张的战斗环境中,入朝两个月来,连续参加两个战役,战争年代生活艰苦,但战斗意志越战越旺盛,趁热打早日将侵略军赶走消灭。
我于一九五零年十二月下旬参加第三次战役,我部于一九五一年一月元旦一举突破三八线,攻战汉城。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官沃克中将,在我军攻破三八线防线,在他率部从汉城败退时,摔死路上。我们一营打过汉江后占领摩天嶺,李承晚的别墅就在附近,遭到联合国军美AU-86飞机的空袭,炸的一片瓦砾。
入朝参战历时两个多月,打了三个大战役,将战线推到了汉江南岸敌占区。一九五一年一月中旬至一九五一年二月十六日,我所在的部队和兄弟部队(友军),参加了第四次战役,四次战役特点战线拉长,天气寒冷,在李伪区背水作战。但在前三大战役的鼓舞下树立了必胜信心,士气高仰,经过二十二个日日夜夜坚守在阵地上,胸怀全局为祖国争光,为朝鲜人民除害,为世界和平而战。消灭美帝、李承晚伪军,保卫和平,为正义而战。
第四次战役我东西两个战线配合作战,共歼敌两万三千余人,对美李匪军是致命的打击,我们每个指挥员受到鼓舞。在此次战斗中个人战斗勇敢,顺利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荣记三等功一次。
万恶的美帝国主义侵略军,遭到中朝人民军的沉重打击后,竟违反国际公法,于一九五一年一月二十八日发动了灭绝人性的细菌战,在枪林弹雨胜利走过来的战斗员没有惊恐,只有力量,我们从前线撤回就和朝鲜人民并肩战斗,消灭美帝用飞机投下的苍蝇、蚊子、老鼠等危害人类带有细菌的害虫,用事实揭露敌人的滔天罪行,让全世界人民声讨敌人的罪行,全世界人民都在反对细菌战,美帝就是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美帝在侵朝战争时,只要是他有的武器装备他都用上了,也没有挽回他失败的下场。
美军在朝鲜战场的惨败,引起美国社会舆论一片哗然,美联社、合众社痛声疾呼这是美军史上“最丢脸的失败”“最黑暗的年月”。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对麦克阿瑟大兴问罪,用尽污言秽语辱骂这位五星级上将为“最坏的笨蛋”,蠢猪式的司令官。不久这位第二次世界大战身为美国亚洲战区的最高司令官,也成了美国侵朝战争失败者的替罪羊,他被杜鲁门革职回国。
我们这一代人的荣誉
在我们前辈的事迹里,让我们感到自豪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为祖国的解放,为民族的斗争,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打败了800万国民党军队,解放全了中国,把蒋介石赶到台湾。抗美援朝打败了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侵略者。我们生长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感到无比的荣幸,每天都在熏陶升华着我们军人的气息,军人的容姿、军人的气质、军人的正气与豪迈心胸。
我们在中学毕业后走向军营的那一刻,在内心我们已经是一名军人,从形态到内在都被绿色熏陶与感染,继承和发扬了前辈的前辈们没有完成的事业,传承着中国军人的优良品质,为我们家属院的孩子打造出了和平年代的传奇事迹。
1986年对越第二次自卫反击战中112师出现了王洛同学的弟弟王耀与毕联平同学的妹夫胡贵林的英雄事迹。
王耀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带领捕俘组深入敌后侦查30余次,野外潜伏侦查107天,行程1200多公里,几次遭遇麻烦都化险为夷,一次坠入深崖,被树挂住,一次紧急避险时落下风化石只砸坏了手表,一次执行任务回来途中遭遇猛烈枪击,迅速伏在石头后面躲过危险。先后深入敌后活捉了5名俘虏,出生入死的完成了自卫反击战任务,为新一代军人增添了新的一页辉煌,集体荣立二等功,王耀个人荣立一等功,回归部队巡回宣讲了10多次英勇事迹报告,发扬了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的精神,在军旅生涯中写下了不朽的一页。
记的小时候王耀幽默调皮,脸上总是带着微笑,个子不高,身体很匀称,喜欢与大年级的学生交往,他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一个弟弟,他在家里排行老五,都叫他小五子,在家里虽小但不娇情,他一家是当时家属院的将门五虎,但是从来不欺负人,他是新一代军人的英雄,是我们这一代最可爱的人,为时代军魂争光添彩。
胡贵林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是特侦4连连长,经常带领穿插小组深入敌后执行抓捕任务,一次在接近敌情时,小组组成三个战斗队形,迂回前进,敌人也是战斗队形移动,在情况不明的情形下,一个小组试探性暴露前进,引发敌人射击,另一个小组当即将暴露的敌人击毙,另一组敌人向他们开枪,在危机时刻,另一个小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敌人,敌人二个小组也集中过来,相互展开侦查兵的特技搏斗,当场击毙两名敌人,又把一名敌人按到在地,这时另一名敌人来救他的同伴,咋们另一组人员上来擒拿这名越南侦察兵,二个人一起上,越南这名特工也是擒拿高手,我方侦查兵三七二十一一时拿不下他,胡贵林说躲开我来,话到腿到飞起一脚踢在敌人的心口窝,敌人当场倒地,上去俩人将他捆上扶起来,那人浑身瘫软,俩眼紧闭,一命呜呼。这一脚在前线传为佳话,并荣获1等功。回沈阳探亲在当地做了10多场宣讲报告。当时我妹妹还有父母被这样的事情干扰的家中天天有辽宁省的领导,有沈阳市的政府书记市长到家慰问。
那时我妹妹因为胡贵林在前线打仗,着急上火,一年时间不愿意说话,笑容也很少见,脖子两边淋巴肿大一年多时间,吃药打针也不管用,家里人都为此事担心是无法形容的。一年后胜利凯旋,一个月时间淋巴自然恢复的无影无踪。
一个112师的老战士的在战火中的亲身纪实,反应了38军不仅是军队中的一支特殊的部队,更能体现出作为38军的一员,个人员综合素质的水平,我们的父辈都有着自己的故事,你可能听过他们述说的故事,虽然没有与我们大家共同分享,但那也是鼓舞你我的一个缩影。聆听老一辈的英勇事迹,学习老一辈的英勇精神,学习他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勇顽强的斗志,他们给我们年轻一代传承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我们今后的军旅生涯中,坚定了我们无畏的思想基础,顽强了我们特质的思想品格,传承了部队优良传统的光荣使命,接力了老一辈的共产主义信念,拒腐蚀永不沾的高尚品德,言行一致、步调一致,听党的话跟党走,我们所有的同学到退休年龄时没有一个贪腐受贿,思想退化的人,这都是在部队的大熔炉里熏陶与锤炼的结果,涌现出了新一代人的英雄事迹。增添了我们家属院人的辉煌:
赵冀鲁是我们同学赵丽君的弟弟,在炮团1977年入伍,通过在部队的磨练成长为炮团团长,从炮团走出去一步步晋升为新一代的将军,是我们部队家属院里的骄傲。
郭辑山是师部家属院小院的邻居,低我们一个年级,后随父亲到334团红军团入伍当兵,在部队的多年历练中,茁壮成长,现为湖南省军区参谋长。廉洁奉公,一尘不染发扬了军人的光荣传统,崇高的熏染着新一代军人的光辉印迹。
李志平是一起入伍的同学加战友,1975年到炮团一营二连入伍当兵,我与王洛、王世宇在一营三连当兵,我们是同学加战友的兄弟。可能是一营的地气好,后来李志平做到师级司令员,为部队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
王洛做到了团政委级别,他做事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转业到保定做法官,廉洁奉公克尽守法一身正气,画画是他的爱好业余,功力已经高深莫测,欲意山川美不胜收。
刘卫东是个积极进取的有为青年,追求科技创新理念,开拓进取搞科研技术研发,事业发展的广而普及,服务于社会,合作事业发展,拓展科研成果,成就自我人生的价值。人生的理念是:只要身体行就一直做事业,多么朴实的经典语言。
王世宇是我高一年级的学长,他为人正直,一身正气,在部队浩然一身无私奉献,调回大连转业做老板,为社会作出了新的贡献。
叶江平1977年入伍,在炮团一步步发展成长,历任炮兵团团长,转业到保定市信访局,为炮团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他的父亲完成了人生经历的军旅与退休后的人生纪实回忆录,自己也写下了军旅生涯的史篇,留下了6百多页人生回忆录。
想在这里给每个同学都这样留下一份短小的片段,思考过后还是让故事留给大家自己抒写,回忆录第二部就是让我们同学自己抒写年少时代的同学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纪实,象小说一样记录着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历程,让我们来到美好的人间,留下难忘的足迹。
学生时期那种美好自然的心理,是现在人无法想象与理解的,那时不是现在,单纯的没有一点奢望,感觉生活在这种环境中,是很多人无法比拟的,在那个年代,能吃的饱,穿的暖比一般人的衣服穿的好就是一种幸福,能有自行车、手表、收音机三大件是令人羡慕的。
故事里面说的都是真实的故事,没有虚拟与太多水分,只有文字的顺畅与比喻。不同时期有不同阶段的故事,一个人会有很多故事,在这篇文字里只写我们学生时期的那些事,借着军营的平台豪迈我们的心境。传承我们英雄部队的威名,让英雄部队的光辉映耀着我们人生的豪迈,我们永远也不会感到自己渺小。人生世事皆有因,我们当年的同学,不管是学哥学姐、学弟学妹在1974年年底,我们这个年纪以上的孩子都到部队当兵入伍,奔赴各个师团,1977年又一大批14之16岁的男孩女孩相应的入伍,这时各个团、师部家属院的孩子基本都当兵入伍了,家属院一时见不到大点的孩子。龙飞凤舞天不高,自古军人皆自豪。那时除了当兵,没有比这更吸引人的出路,同学在各个军营施展着各自的风采,有的不长时间就随父母到全国各个省市地方工作,有的在部队拼搏了10多年,转业奔赴地方做贡献。这期间的同学无法沟通,大家都皆无音讯,互无来往,有联系的也是在附近或者一直没有失去联系的。师部带号的首长都军休到保定军休所休养闲暇,安度晚年。
最近几年开始流行电脑QQ聊天,很多同学、战友、老乡都潮水般的涌入时代的潮流,糊聊海扯不亦乐乎,沟通填补了我们精神世界里的寂寞无聊平淡的生活。激发神情,强化人生品味。后来微信的普及方便了全国上下各种联系方式,网络时代开启了想象不到的联络效果,人们应了古人那句话,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时代,不需要出门,什么都能了解的时代。愿我们同学利用好科技时代的平台,让我们在精神的世界里绽放奇彩,补充我们的现实生活工作中的遐思妙想,树立疲而不待、立而不休、岁如仙翁的哲学理念。在有生无渺的岁月里慢行。
同学的情怀是从幼小开始就打下的烙印,今生也不能忘怀的情景,虽然当时我们都很单纯,在那个时代相互间孕存着一种期待,期待着未来的大家都是什么样的发展。岁月匆匆几十载,中间隔着40多年的陌生相望,一瞬间滑到网络里不闲言,述说着离别的思念,恋念的情怀,渗透着无淹的喜乐酸甜,涓涓的记忆泉水般的踊现,叙说着心声无法表达的那份心念,神神奇奇、美妙迷离、五彩华然的心语,牵手着童年的你我,平等的情怀无暇顾及害羞的拥抱,让心怦怦的神跳,神色情迷、红润痴心慢慢蓄意着涓涓的情思细流,让情感加上友谊,让思念牢固不渝,让炯涌的心平静的起伏眷恋。
在未来的岁月里依然留下你我她的脚印,享受漫步闲亭轻盈的趣意生活,给心一个动力,给情趣一个欢喜,给久远的时间安排激情的波涛汹涌,让精神生活再次充满乐趣,让思绪回到年轻时的心态,让伟大的思想迸发出彩虹桥那样搭载着天空与大地的勾连,牵手同学那种纯真的感情,让平凡变的更加特殊,让特殊的情感变成永久的恋。
1972
年五一小学第五届同学毕业照留念
第二部:走向工作岗位、当兵
说明:这里留给同学们自己写参加工作后的故事,有意向的人可以自己写那时的往事,经过整理添加到这里,到时大家多沟通。
第三部:同学们在远方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1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