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孩子,要避免“超时效应” 批评孩子,要避免“超时效应”批评孩子,要避免“超时效应”

批评孩子,要避免“超时效应”

民小编说

“说你是为了你好”,“你怎么又做错了”,随着春节的临近,当孩子犯错时,批评孩子怕影响孩子过个好年,不批评又担心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批评孩子是讲究方法的,许多父母都知道不能总是批评孩子,但是你可否知道批评不当很可能会产生“超时效应”呢?

一天,在地铁上,看到一位妈妈在教育孩子。这位妈妈口才很好,旁征博引,从上地铁开始一直不停地说教,说服孩子好好学习,而不是总想着玩iPad游戏。一开始,孩子一声不吭,慢慢地开始变得不耐烦,说:“妈,你都说了一路了,你就不嫌累吗!”这位妈妈叹了口气,说:“说你是为你好,要不然我才懒得说你啊!”孩子听后,干脆闭上眼睛捂住耳朵不理她……

“要不是为你好,我才懒得说你呢。”这是那些喜欢给孩子说教的爸妈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你好,所以才要对你说教;因为怕你这也不懂那也不懂,所以要把能想到的都告诉你;因为你不说话,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听懂了,所以我要一直说下去,直到你听懂记住为止……初衷是好的,然而效果往往事与愿违。孩子往往接受不了这样的好,反而觉得憋屈,或者反感,像这个孩子一样。

什么原因呢?问题出在教育方式上——

这种教育方式容易导致“超时效应”。

关于超时效应的解释,有两个经典故事:

故事一:

俄国作家克雷洛夫写过一篇著名寓言叫《杰米扬的汤》。大意是:杰米扬是一个十分好客的人。有一天,一个朋友远道来访,杰米扬非常高兴,亲自下厨烧了最拿手的好菜——鲜美的鱼汤,来招待朋友。朋友喝了第一碗,觉得很赞。杰米扬便劝他喝第二碗。第二碗下肚,朋友有点嫌多了。可杰米扬没有觉察,仍然一个劲儿地劝他再喝一碗。朋友终于忍无可忍,丢下碗,拂袖而去。

故事二: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没捐钱,还从盘子里偷走了2元钱。

这两个故事都在说一种心理现象:因为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超时效应”。

“超时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例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故事。我们做父母的,总是希望对孩子寄予重望,所以一次给孩子报很多个特长班,或者一回家就叮嘱孩子做作业,也可能揪着孩子一个小错误翻来覆去地说教。当学习任务过重,当父母对同一问题的说教次数过多时,孩子就可能感到心理负担过重,继而产生厌烦情绪,甚至出现反抗心理和行为。特别是叛逆期的孩子,出现“超时效应”的几率更大。

其实,这种心理现象很普遍。它不仅出现在孩子身上,在成年人身上也同样存在。试想,如果领导总是揪着一个问题对你反复说教,如果工作任务过重,如果做一件繁琐的事情持续时间过长,你心理是不是也会很烦?理解了这一点,再教育孩子时,就能跟孩子共情,继而改变教育方式,更好地与孩子沟通了。

俗话说,过犹不及。对于人的心理的认识,古人早已洞悉。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住度。这种中庸的态度在家庭教育当中也相当受用。为了避免在家庭教育中出现“超时效应”,我们也可以用到中庸的方法:

批评孩子要抓重点,点到为止

批评指责,本来就容易伤害到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感。如果批评时间过长,频次过多,孩子就更加容易出现“超时效应”。

所以,我们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过度,我们可以针对问题,提炼问题的关键点,简单明了地跟孩子一起分析问题,而不是长篇大论几个小时,让孩子厌烦。

批评孩子做到“点到为止”的好处还在于,可以让孩子自己有时间去思考和反省。这样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

一般地,孩子犯一次错,我们最好只批评一次。如果觉得问题很重要,或者孩子犯了同样的错误,父母再次进行批评,也不是简单地重复,切忌用你又……我们怎么就不长记性呢之类的贴标签的语句,而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千万不要穷追不舍。

表扬孩子要善于抓住孩子的“闪光点”,多用描述事情的方式

很多父母都懂得表扬对孩子的意义,但往往不懂得表扬的方法,总是泛泛地表扬,比如动不动就表扬孩子“你真棒”“你太厉害了”,听得多了,表扬就被当成了“家常便饭”,其作用不仅大打折扣,反而还会影响到孩子的自我认识。

其实,对孩子表扬不在于次数多,而在于有意义,要善于抓住孩子的“闪光点”,多用描述事情的方式,比如夸孩子字写得很漂亮,主动干家务了等等,这样也会鼓励孩子继续保持好的表现。

文章来源|公众号“积木育儿”

微信编辑|杭金亮

作为老师家属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最好的教育,就是全家坐在一起,吃很多很多顿饭

校长,这样的期末评优还有必要吗?

这份特别的假期作业,可以用一生去做(请点开)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