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虞文
来源:哈佛家长百家谈(ID:harvardparentstalk)
已获原公众号和作者授权
我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
女儿201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
毕业时,她荣获了毕业生最高荣誉奖“SummacumLaude”,并且还有幸得到了盖茨奖学金,成为当年美国大学毕业生中,36名盖茨学者中的一员。
现在她正在大西洋彼岸的剑桥市,剑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儿子比女儿小三岁,也在剑桥市读书,不过是在麻州的剑桥市。
学校正好在哈佛的隔壁,是怪人云集的麻省理工学院(MIT)。
两个孩子平时都很忙,我基本不打搅他们,也很少主动发信息,更没要求他们定期来电话。
不过,毎当孩子们有了空,有了心情,就会打电话来聊天,然后我们就畅畅快快地聊上好一会儿。我们会讨论一些政治时事的话题,商量一家人的旅游计划。我还会告诉他们我在读什么书,有什么心得,跟爸爸在周末有些什么活动,花园里又添了些什么花草……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
但我这个做母亲的,不知为什么,却没有太感受到这份情怀。
在过去的十几、二十年里,
我们已经为他们树立了基本的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方法
。他们现在就好比出了窝的鸟,是该让他们去飞翔的时候了。我们不用象从前那样事事为他们操心。
我现在的大事就是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是让他们知道
我们永远是他们最忠实的粉丝
,最有恒心的赞助,最安全的港湾,无论何时,何年何月,这个充满温暖和爱意的家都是他们可以放松,可以歇息的地方。
初为人母的烦恼
我的两个孩子都是在加拿大出生的。记得刚怀上我女儿的时候,我己经拿到了学位,并且还有一份在加拿大原子能管理局的技术工作——审批癌症中心呈交上来的放射防护计划。虽然我学过量子力学,懂得核物理,但对于如何养育孩子,却一无所知。
父母都不在身边,周围也没有三亲六戚。任何大事小情,都得靠我们自己做主。
有了女儿之后,我才开始体会到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是多么的难,并不比读个学位来得容易。但偏偏做父母这件事是不需要任何合格考试的,也没有培训班。
不过好在我还算好学。既然不会,我就从头学起,买了很多书,一有机会就向有育儿经验的人讨教,边学边练。
就这样,我慢慢地积累了一些育儿知识,女儿也一天天的长大了。
当女儿三岁的时候,小讨债鬼儿子出生了。
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儿子就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有了儿子以后,我才领教到,什么是成年累月睡不了觉的滋味。
这个讨债鬼,白天睡得又香又甜,可到了晚上,大人想睡觉了,他就开始唱戏,一阵一阵地哭,除非抱着,摇着,放汽车里,开出去兜风,才会安静。有时候我实在想睡了,可小家伙就是哭个不停,我这个恨啊,真恨不得再把他放回肚里去。
天生反骨的儿子
慢慢地,经过几年苦不堪言的挣扎之后,我学会了如何养孩子,如何让他们吃饱穿暖睡好。但如何才能把他们教育好呢?我发现却更难,这可能需要我们呕心力血辛苦十几年。
我的两个孩子,天生性格迥异。
女儿是个乖乖女,从小就很听话,因此教育她不太费劲。但教育儿子,却让我时时刻刻感到我在不断地经历劫难。
儿子是孙悟空再世,天生藐视权威,你说东,他指西。记忆里他小时候好像只会说:"No,No,No!”很少服从指挥。如果哪天没把他的毛给捋顺,他就会哭着,喊着,跟你闹个没完。
而且老公也不省心,要是哪天儿子惹怒了老公,家里就准是鸡飞狗跳,一团糟。我既恨儿子脾气大,又恨老公帮不上忙,还要火上浇油,更害怕老公的过分严厉会给儿子造成心里阴影。
不是我夸张,我家这小子,真的会时不时的,在学校里闹事。就是那种搞得老师也拿他没办法的事。
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突然接到校长的电话,说儿子在教室里胡闹,被送进了校长办公室。我又气又急,心想,现在才小学一年级,就常在校长办公室走动,以后大了,还得了?
没过多久电话铃又响了,电话的那头又是小学校长。我战战兢兢地捧着话筒,心呯呯直跳,生怕有更坏的消息。不过还好,校长告诉我,儿子的情绪已经稳定,让我跟他说两句。
我问儿子:“听说你今天不听老师的话,去了校长办公室,现在感觉怎样?害怕不?”
没想到,儿子竟高高兴兴地答道:“校长办公室真好,我一个人坐在大大的转椅上,可以随便摇。我以后能不能,天天都来这里报道?”我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没想到校长办公室一点儿没把儿子给吓着。
下午接他回家的时候,校长还告诉我,儿子竟大胆地给她提了个建议,要校长添置游戏机。他对校长说:“你的办公室什么都好,就是不能玩游戏,能不能以后添一两台游戏机?”看起来他真的有去校长办公室坐班之意。你们说可气不可气?
峰回路转,重拾初心
在女儿十岁,儿子七岁的那年,由于老公的工作原因,我们从加拿大搬到了美国的田纳西州。对我们来说,田纳西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
为了安排好一家人的生活以及孩子们转学,适应新环境等问题,我决定暂时不工作,在家里待一年左右,等一切都安排顺当了再去上班。
我是个有执照的癌症中心的物理师,这样的人在当时是很缺乏的,所以我并不担心一年后会找不到工作。
在这一年里,我终于有了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孩子们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并且开始给他们增加一些数学上的训练。我还配合学校的教学内容,给孩子们弄来了许多智力游戏和书籍。
容易的日子总是过得快,一年的时光,嗖嗖的就飞过了。按照当初的打算,我又得去上班了。
但一想起从前家里的那个乱劲儿,我就不寒而栗。看看现在家里风调雨顺的样子,我真不愿再回到从前。于是我有了做全职妈妈的念头。
但“做,还是不做”,却让我两难。
癌症中心的物理师是个收入不错的工作,一年有十几万年薪。让我放弃这么一笔可观的收入,我有些舍不得。
但我不是个糊涂人,我清楚,在我没上班的一年里,家庭收入减少了一半,但我们的生活质量非但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
这说明我工资所创造的价值,其实是低于我做全职妈妈的价值的。
看起来,做全职妈妈,并不吃亏,没准儿还有赚呢!
但我仍很犹豫,不是因为钱,主要是因为感觉有些辜负以前受过的高等教育,也感觉有些丢脸。我有两个硕士学位,一个是中国科学院的,一个是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的。难道这些学位都白读了?我母亲就直接了当地问我,“去做个家庭妇女,靠丈夫养活,是不是太丢人了?”
立刻,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以前旧电影里的裹脚女人和胡同里的泼妇的形象。这就是人们潜意识里的“家庭妇女”,我很难想像自己跟她们有什么关联。
“不就是没时间管孩子,做家务吗?”我想,那就花钱请保姆,请家教得了!
于是我开始找保姆,找家教。但选人起码得满足以下条件:
保姆不仅要照顾一家人的吃喝,还必须能开车,能接送孩子们去各项课外活动。
家教得要有一定的水平,得要能启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能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还得要能对付家里这个小淘气。
这些条件看起来有点苛刻,但其实并不过分。我在家的一年里,所做的事可比这还多得多呢!
最后我父母也不得不承认,从金钱上讲,做全职妈妈不吃亏。
但这并不能改变他们想阻止我的决心。我妈妈警告我说:“对一个女人而言,放弃自己,放弃自己的事业,靠丈夫养活是非常危险的。而且你做全职妈妈也太浪费了,谁都能做,何必要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去做呢?”
说实话,我不是个工作狂,上班也就那么回事儿,不过挣钱养家而已。我从来就没把我的工作看成是我的事业,顶多也就算是个“营生”。
不过,“靠丈夫养活”好像跟我沾不上边。因为我很清楚,老公根本没有这个念头。为了养家糊口,我们只是分工不同。如果他乐意照顾孩子,我随时可以跟他交换,让他待家里,而我出去工作。
但我得承认,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幸好老公在骨子里有点“视金钱如粪土”的劲,所以损失点钞票对他来说不是天大的事。如果他有丝毫的念头,认为“他在养活我”的话,那我是不会考虑放弃工作的。
母亲抛给我的前三个闹心的问题都被我一一的化解了,但最后一个:“你做全职妈妈是不是太浪费了,谁都能做,何必要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去做呢?”却让我想了很久。
首先,什么叫浪费?
我仔细思考后的结论是:
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才是浪费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惊喜地发现,我很会教孩子,也真的很喜欢跟孩子们在一起。那时,我从来没有留恋过上班做物理师的日子。但如果回去上班,我肯定会留恋在家里的日子。这么说来,做物理师,对我而言,才算浪费也说不定呢!
既然做全职妈妈不是浪费,那么我所受过的高等教育就只能是好事而不是坏事。我就越有可能教育出更好的孩子。
这么一想,我做全职妈妈的顾虑就被打消得差不多了。但我脑子里的那个街道泼妇的形象却总是挥之不去。
终于有一天,我释然了,既然我不是泼妇,何必担心别人把我看成泼妇呢?如果谁要问起我的职业,我就高高兴兴,大大方方地告诉人家,我在家相夫教子。既然我自己都不害臊,别人又会有什么好说的呢?
最后我终于下了决心:
放弃工作,做全职母亲
不得不说,这个决定是我一生中,最好的决定之一。不单是因为孩子们因此进了世界上最好的大学,更主要的是因为从那时候起,我才开始真正的认识自己,开始不断地询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到底想要把孩子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不过我得声明一下,我完全没有提倡大家都去做全职妈妈,步我后尘的意思。这是一个非常慎重的决定,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而且每个人的情形都不一样。
这些年的风风雨雨,教给了我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让我明白,只有勇敢地面对和认识自己,去走自己的路,才能获得一个自己满意的人生。
在“全职妈妈”中重寻人生价值
做全职妈妈其实是很辛苦的,如果不是乐在其中,一定不要轻易地走上这条路。
但如果一不小心上了贼船,也不用后悔,沿途峰回路转,风景万千,亦不失为人生一大乐事。
这里,我与大家分享一个全职妈妈的流水账,看看其中是否有一些黄金般的收获。
1、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当我正式决定做全职妈妈以后,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更有效的教育儿子的方法。
我阅读了大量的关于亲子教育,性格分析方面的书籍。明白了我们一家人,包括:我、老公、女儿和儿子之间的性格差异。并且开始尝试nurturebynature,也就是说,按照孩子们的性格特征,因人施教。
一本名叫《Nurturebynature》的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它让我明白了:性格没有对错,也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性格都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短处。
但渐渐的我开始看到每种性格中的两面性。比如说:
性格强硬,倔的人一般很难调教,但他也不太会受周围环境的左右,因此这种小孩很少会有吸毒,拉帮结派等毛病,如果教育得好,还有可能成大器;
而性格温顺的孩子,那种我一直认为性格更好的孩子,虽然容易调教,但却常常缺乏自信,容易性情压抑等等。
另外,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生俱来的,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给的,孩子没有一点选择的余地。
因此,父母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抱怨孩子的性格。父母能做的只能是接纳孩子,扬长避短。
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每当我看见女儿太害羞,太忍让,想要批评她的时候,我就会在心里默念:“这像我,太像我了,要怪就怪我,不是她的错!”
每当我恨不得对着儿子大吼一声,“你怎么这么倔,这么不听话,快气死我”的时候,一股悲悯之心会悄然而至,我的念头就会变成:“你真是个倒霉蛋,怎么得了这么个臭脾气。”这么一想,气也就消了大半。
不过。光接纳孩子是不够的,我们做父母的还必须发现和培养他们性格中的长处,同时想办法,多多少少的,弥补一下他们性格中的短处。从而帮助孩子们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并最终建立自信。
2、另辟蹊径,寻找教育的真正目的
自从做了全职妈妈以后,在那些自由自在的时间里,我开始询问自己,到底想把孩子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什么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一些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鸡汤书都被我细细读过。除了鸡汤书之外,还有几本书我也读了很多遍,而且受益匪浅。慢慢的,我锁定了几条最关键的素质,作为我必须下功夫让孩子们认识并接受的价值观。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才能顺利的把我们的观点和认可的价值观传授给孩子们呢?良好的勾通是关键。
非常幸运,我接触到了一本,至今我仍然津津乐道的书:“Howtotalksokidswilllisten&listensokidswilltalk,byAdeleFaberandElaineMazlish"
我从这本书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颠覆了许多我以前的固有观念。让我意识到,我们所惯用的与孩子们的沟通方式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其一,我们不习惯于接纳孩子们的负面情绪;
其二,我们特别喜欢讲大道理。
原来,在发生冲突,或者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时,首要的第一步,是放下对孩子的责备、抱怨、说教等所有的消极情绪,全心全意地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接下来的第二步就是用具体的、中肯的一两个字或者一句话来表明,我们理解他们的处境,我们愿意接纳他们的情绪(这就是所谓的共情或同理心)。
孩子们如果感受到了我们的理解,那扇通往他们心灵的窗户就会被打开,他们心中对我们怀有的恐惧和戒备就会减少,沟通就会变得通畅起来。
至于讲道理,其实只要疏通了孩子们的负面情绪,许多道理就是不讲,他们也明白,并不一定需要我们长篇大论来说理。
为了便于我自己记忆,我把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孩子负面情绪的步骤归纳为以下的四部曲。
-放弃想要说教的冲动。
-用同理心接纳孩子的情绪,并用三言两语描述孩子此时的心情。
-用心聆听孩子,用“嗯”、“噢”等语气词帮助孩子把话说到底。
-尽量不给建议,除非万不得已。因为只要引导得当,孩子们就能自己领会出道理
不过请注意,经验证明,如果只说:“我理解你”,并不能让孩子们放下戒备心。因为他们不一定相信我们真的了解他们的心情。
只有当我们使用具体而又中肯的三言两语,再配合面部表情才能使他们不怀疑我们更关心的确实是他们的心情,而不只是我们的大道理。
3、从家庭再次走向社会
在我做全职妈妈期间的一个值得提起的事,是在女儿六年级的时候,我做了她的DI队(DestinationImagination)教练。
这是一个训练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世界型比赛。我大受震动,深深体会到,要做一个循循善诱的,启发式的教育者是多么的不容易,但又是多么的有成效。
按照DI规定,即使在训练中,教练也不能把解决问题的办法直接告诉队员,而只能通过提问的方式诱导孩子们自己找到答案。
但如何提问,却非常考验人,也非常花时间。虽然我们队很成功,赢了很多奖,但真正的收获却完全与输赢无关。
这段经历让我眼界大开,看到了西方式教育中的精华。
这样的教育方式才是培养创造性的关键,同时也正好是我们中国传统教育中非常缺乏的地方。
做完DI教练之后,我又主动向学校提出请求,组建了学校的第一个数学爱好者俱乐部,并且自愿做免费教练。
经过一学期的训练,我们队就从一个无名小卒,变成了全市数学竞赛第二名。女儿和儿子也受益非浅。
他们俩后来都成了我们州的Mathcounts冠军,女儿还获得了在MIT举行的全美高中女生数学竞赛的第五名。儿子在每年一次的,按年级分组的,全州数学大赛中,从六年级到十二年级,一直保持第一名。
渐渐的,我发现,其实我非常热爱教育,喜欢育人。
在女儿读高三的时候,由于考虑到孩子们已基本上路,不再需要我这个全天护。我便接受了当地一所私立高中的聘请,到那里教高中数学去了。
后来由于身体原因,我离开了学校。现在我的生活既悠闲又充实。我种花,读书,画画,写点散文或者随笔,有时还课外辅导一两个学生。我家的后花园,变成了我的“第三个孩子”,我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园丁。
十几年的光阴一晃就过去了。现在回想当初做全职妈妈的岁月,虽然艰辛曲折,但却饱含深意,而且硕果满枝。它改变了孩子们,改变了我,改变了我的家,也让我找到了一个满意的自己。
我之所以能从一个完全不合格的母亲变成今天的自己,是因为我从来不怕改变。
改变使孩子们变成了更好的他们,改变使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但愿改变的勇气也会传染给你。
作者:虞文:笔名文佳,1965年生于成都。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拥有中国科学院核物理硕士以及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医学物理硕士学位。育有一子一女,女儿就读于哈佛大学,儿子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曾在加拿大原子能管理局以及BC省癌症中心任物理师。为教育子女,主动放弃工作八年多,在家相夫教子。后又在美国私立高中任教数年。闲暇时,以看书种花为乐,偶尔也在《世界日报》,《枫华之声》等杂志上发表一些散文和随笔
欢迎点赞、置顶、转发我的微信公众号的文章
有兴趣的读者敬请关注本号
扫描二维码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读者朋友:
因平台改变推送规则,时间线被打乱。如果您没有将“以以的爸爸”设为
或经常点
“在看
,我们的推送可能会被淹没或推迟。
请大家以举手之劳,将“以以的爸爸”设为星标,每次看完文章在文末点亮
“在看”+“点赞”,
以便及时收看推送。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1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