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一起摆摊
天津南开区中营小学副校长、环城小学挂职副校长孙宏玲
各位家长,大家晚上好!
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家长学校的学习,您的到来就是对子女的关心,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对教育工作最大的帮助,因为家长会真正的意义是给孩子鼓励,在孩子们心目中,爸爸妈妈来参加家长会,就是对他们的关心,对他们的爱,他们会感到无比的幸福自豪,他们会觉得父母在乎自己的学习,从而也会主动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在环城小学工作的第二个学期,充分感受到环县日新月异的变化,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工地钻机隆隆,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环小的新校区也在各级政府的关注下马上竣工,一把校长尊敬的吴惠珍校长也带领我们的团队着手进行学校整体布局、文化建设、课程建设的积极准备,孩子们很快就会迁入花园一样的现代化校园学习。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孩子们开学较晚,但丝毫没有影响学校的整体工作,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疫情是灾难,也是机遇,后疫情时代学校教育面临新的挑战,面对未来需要加强学校治理结构的变革、生命教育将贯穿德育教育始终、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线上线下的融合学习将成为趋势、教师信息素养需要有跨越式的提升、需要结合防疫建立更高水平的健康校园、学校需要启动面向未来的“新基建”工程。后疫情时代学生、家长、教师都需要成长,家长也成为育人的对象,家长要做懂教育的家长,要做懂孩子的家长,能读懂自己的孩子,加强各方关联,整合多元共育,建立起教师、家长、学生共育共生的群体。接到在家长学校授课发言的任务后我也进行了深深的思考,要给家长讲什么,我发现有的孩子和同学在接触的时候不说话先动手,要不就脚上碰一下,上手撩一下,我做了认真地观察,孩子们真的不是打架,就是想要引起对方同学的关注,我明白了孩子们是不会交往,所以我确定今天的话题《家长如何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
现代社会交往能力是一个人立足社会之根本,可以说孩子的交往能力决定了成年的生存能力。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交际能力是人在成长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的一种能力,现在有不少孩子不善交际,不会交际,甚至害怕交际,有的到了成年,还视交际如险滩,迟迟不敢把脚步迈出去。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30%靠才能,70%靠人际关系。人际交往能力是一种驾驭生活、完善自我的能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让孩子走出孤独,学会交往,应是我们家长需要解读的课题。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互动的过程、沟通的过程、交流的过程,通过人际交往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和人格成熟。学生是儿童心理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时期,是学生学会人际交往、适应学习生活、融入集体生活的基础阶段,学生阶段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和人际关系能使孩子们心情舒畅、身心愉悦,培养乐观豁达的品格,在当前乃至今后的生活中都能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应对各种问题。
然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孩子们更多的是面对电视机、电话、电脑网络等,而缺少与人面对面交流沟通的机会,少年儿童在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比学习问题还要严重,据调查,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占42%,而学习方面的问题占27%。所以今天就《家长如何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这一话题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BABYCARE
(一)孩子交往是基本需求。孩子从小就表现出与人交往的需要,当妈妈喂婴儿吃奶时,用“呵呵”的声音与婴儿交往,孩子会用眼睛看着妈妈或以笑作答,这是亲子之情的流露和表现;孩子也非常喜欢跟小伙伴交往,即使不认识,只要碰在一起,八、九个月大的婴儿便会互相摸抓,以表示亲热。年龄大一点的则因为有共同的乐趣、相互能懂的语言,很自然地在一起玩耍。而且当孩子的这种交往需要得到满足时,往往特别高兴。因此,家长应正确认识孩子与人交往的需要,有意识地创设交往的条件,满足孩子情感上的需要。
人是社会性动物,人无法离群索居。每个人每天都需要从他人那里获得信息,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智能,以及沟通协调,合作完成工作,所以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表现。
(二)有利于孩子的智能发展。人际交往是一种基本智能,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人际交往能力是教育的四个支柱之一,儿童早期的人际交往技能、交往状况会深深影响其未来的人际关系、自尊,甚至幸福生活。
(三)交往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中的尊重、分享、合作、关心则是预防和治疗这类心理问题的灵丹妙药。从小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水平,对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各种心理疾病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未来社会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和活动能力,从孩子起就开始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四)交往是成功的前提。善于与他人交往的孩子在学校,不仅能够从容地与同龄人交往,而且能够从容与老师等成人交往。而孩子是否善于同别人打交道,在人群中人缘如何,对他以后的学习和人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父母要从小重视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一个活泼开朗、乐于与人交往的孩子多是容易受到同伴的欢迎和成人的喜爱,而且容易适应新环境。
(五)交往能促进孩子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孩子的交往,不但促进了他们身心的发展,还能培养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促进他们主动参与社会化的过程,发展健全人格和发展个性,为将来独立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未来我们培养的更应是世界的公民……在未来世界,要努力具备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生存的能力,成为世界大家庭中合格的一员。
二、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父母必做的功课
BABYCARE
(一)选择适合的伙伴。追求玩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步。给孩子找合适的伙伴是父母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孩子交友的方式。孩子如果同所接触的同伴只限于承认,他将会逐渐变得不安与好动。起初,同伴间的交往方式是“平行式游戏”,后来逐渐发展为“合作游戏”。“平行式游戏”是说玩相同或类似游戏的孩子们在一起玩,但他们之间并不交流,互不干扰。“合作游戏”是孩子与同伴为着某些共同的游戏目标而在一起游戏,彼此分工、合作,有一定的组织性。
(三)孩子伙伴的数量。一般来说,孩子的年龄越大,所需要的同伴数目也越多。3岁以前孩子有两三个玩伴就很高兴,无论是家中成员还是同龄的朋友都可以。玩伴多的孩子,往往更加机警、灵活。
(四)孩子的交友习惯。大多数孩子更倾向于和与他年龄差不多的玩伴一起玩。但比他大的孩子可以给他提供更新鲜的游戏内容和信息;而同小一点的孩子玩时,孩子更像个小大人,有更多的主宰权,这时他的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和锻炼。
总之,为了使孩子向玩伴学习良好的习惯以及模仿玩伴的优点,以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做父母的替孩子选择适当的玩伴是件很重要的事。
三、家长教育孩子与他人交往需要注意的问题
BABYCARE
(一)父母是交往的榜样。喜欢模仿是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同时也是他们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生活中,家长是孩子进行模仿的主要对象,家长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及态度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孩子。孩子最初接触到的就是家庭关系,特别是母子关系是人类第一个人际关系,以后的人际关系都是这样模式的推广,父母与孩子的交往会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孩子从父母身上学到了不同的人际交往方式。如果家长个性开朗、喜欢交往、与他人友好相处,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会自然而然地去模仿家长的交往行为,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用重要。相反如果家长个性孤僻、生活闭塞,与别人很少交流,孩子也就很容易去模仿这样的待人方式。因此,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如果父母不善交往,父母经常吵架,那就会影响孩子交往。
1.建立积极交往模式。在交往方式上,母亲主要通过言语和身体接触与孩子交往,总是温和、轻柔、充满爱意的抱孩子,跟孩子说话也是轻声细语。可想而知,孩子会从母亲身上学到细致、温柔的交往方式。而父亲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孩子扮演的"社会角色",心理学研究表明"父亲是使孩子建立安全感的源泉"。
2.父母多跟孩子交往。首先,父母要抽时间多跟孩子交往。尤其是年轻的家长,不要因为工作的忙碌而忽视与孩子的交往,或用丰富的玩具来替代交往。父母跟孩子交往的关系应是平等的、认真的。这样能避免孩子与成人交往中的紧张心理,利于孩子表露内心的喜、怒、哀、乐。
3.避免家庭成为孤岛。父母应该避免自己的家庭变成一个不与外界接触的孤岛,应该多给孩子创造一些与他人接触的机会和条件,让孩子在与他人相处中感受对方的关心和帮助,同时也学会避免自我中心,培养乐于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二)提供交往机会。人际关系是一个实际性的活动,交往能力是在与他人的接触中形成和发展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孩子的交往概念就很难形成,交往能力也就很难发展。家长应该为孩子创造条件、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交往,感受交往的快乐。
(三)鼓励孩子交往。孩子都喜欢被表扬。家长对于不合群的孩子偶然表现出的良好交往行为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肯定,并经常与孩子交流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使孩子体会到与人交往的乐趣,树立交往的信心。所以,作为孩子的父母,在孩子没有朋友时,应主动地给孩子找朋友玩。如果孩子的朋友比较多时,还要帮助孩子与小朋友处好关系。
(四)学会解决冲突。人际交往中遇到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而善于解决交往矛盾,是高水平的合作与交往能力的标志。法国心理学家高顿教授通过一项专题研究证实,那些在儿童时代难以接受批评的孩子,长大后也大多会对批评持“厌恶”或干脆“抗拒”的消极态度。因此,当孩子跟同龄人交往时,遇到矛盾与问题,应该让孩子迎着问题去主动交涉。打架、吵架是孩子交往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家长不能以自身的好恶、道德观来判断孩子间的是非、对错,切忌以“不吃亏”教育孩子,甚至强行干涉孩子,而不让他们碰面交往。当孩子之间产生争吵时,家长首先不要大惊小怪,而应引导孩子正确认识交往中的各种矛盾,让孩子“独自”去学会如何面对交往上的小问题,教给孩子一些正确的交往方法,如分享、交换、轮流、协商、合作等,让孩子学着自己解决问题。其次应该适时公正地加以引导,培养孩子勇于改错的精神,能原谅他人,在交往中,能互相帮助,具有同情心。
(五)善于“吃亏”。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类似的事,不少家长通常会对孩子刨根问底,即便争端是由自己的孩子引起的,只要发现自己的孩子吃亏了,可能就会替孩子兴师问罪,对孩子的交往进行过度干涉和过度保护。方法:让孩子远离“不能吃亏”的庸俗意识。孩子之间的矛盾冲突是儿童之间经常发生的“小事”,在任何“小事”上都“不能吃亏”的人,长大一定是不幸福的。处处争强好胜的咄咄逼人,人缘一定好不了。倾听孩子的叙述,但不偏信孩子一面之辞。孩子的认识与判断能力有限,还没有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局限性,他的叙述会掺杂很多“水分”,家长要了解事情的真相后再教育孩子,不要看见孩子“吃亏”,就失去了理智判断能力。而是指点孩子采取自我保护措施,比如不与有攻击性的孩子玩,或者向他人求助等等。
(六)培养积极心理
1.感恩的心。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需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才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恩的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为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之情。
2.关怀别人。关怀别人正是与他人积极相处、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根本,鼓励孩子多和他人交往,多去主动地关心别人;当然前提是让孩子先感受到你对他的关怀和爱,让孩子把爱传递出去,激发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孩子成为交际达人。
3.赞赏对方。当其他小朋友做了好事时,要由衷地赞扬他们。除了通过语言外,也可以用拥抱、牵手之类的友好举动表达他对小伙伴的好感。如果一个孩子能经常地以积极态度来对待别人,他就能获得社会的接受。
4.诚信为本。对朋友要讲信用。孩子结交朋友虽然不像大人那样稳定、专一,但是他们对朋友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孩子交朋友主要以玩具和游戏为媒介,因而与他人发生的友好关系也是暂时的、易变的;小学生交朋友虽然还带着功利性的痕迹,但是他们开始学会观察人的内在品质,对“忠诚“的含义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初步的抽象概念。因此,家长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主动引导他们用诚信维护友谊,做个一诺千金的好孩子。方法:平时对孩子的承诺要谨慎,不答应则已,答应了的事情则一定要兑现。随意取消或改变承诺的家长,对孩子有很大的伤害。尽量帮助孩子实现他对别人的承诺。孩子们之间的诺言未必全部是合理的,家长对不合理的诺言要耐心地解释,对能实现的诺言则要监督孩子守信用。家长对孩子或者孩子对他人的诺言,如果因为意外情况没有兑现,一定要诚恳地做出解释或者想方设法弥补。
四、教给孩子交往的技巧
BABYCARE
积极教给孩子交往的技能。孩子的社会交往包括孩子与同伴的交往和孩子与成人的交往。孩子与成人交往比较容易,因为成人一般能猜出孩子的意图。成人主要要教给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技能所谓交往技能,是指采用恰当方式解决交往中所遇问题的策略和技巧。比如:
(一)友好地与同伴交谈,用别人喜欢的名称招呼他人;
(二)理解同伴的兴趣和爱好,既能服从别人的兴趣,但又不盲从;
(三)更多地注意他人的长处而不是缺点;
(四)喜欢共同分享玩具、活动场地,能给游戏中暂时离去的孩子留下位置并愿意让新同伴随时参加进来,乐于帮助遇到困难或缺乏经验的同伴;
(五)在游戏中既能积极地提出建议,又尊重别人意见,不强迫别人接受或服从,能平等地与他人交往,愉快地与同伴合作等。
儿童之所以在交往中表现出不恰当的交往行为,往往因为缺乏相应的技能,而在交往中,懂礼貌、会合作、会分享、守规则的孩子往往受同伴欢迎。
要使一个不合群的孩子变得善于与他人交往绝非一朝一夕的事,但只要我们坚持从以上几个方面去引导和教育,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希望家长朋友们重视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让他们体验交往的快乐,为未来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家长学校授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微信号:gshxhcxx
以德立校用心育人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1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