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到有家长抱怨:
“我家孩子老是被老师告状,说孩子在学校具有攻击性,会动手打人。我也教育了孩子,但不见效啊。”这样的烦恼,相信很多家长都经历过了。
今天,我们就为家长朋友们分享:孩子具有攻击性总爱打人,怎么办?孩子打人你一定要知道的事情。
我们首先来讨论孩子为什么具有攻击性?儿童的攻击性具有哪些类型?不同阶段孩子打人的可能原因有哪些?然后,我们再来聊聊面对孩子打人的现象,家长应该如何做?
一、存在人类基因中的攻击性保证了生命的延续
我们知道所有的生命都具有趋利避害的。人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生命繁殖自己的本质导致了其趋利避害性。远古时期,人们为了生存,发展了许多原始情绪,并遗传下来了。比如,遇到危险,人们会产生“恐惧”的情绪,进而会选择逃跑、回避的行为或引发战斗、攻击的行为来保存自己的生命。进入文明社会后,这些原始情绪和行为通过社会化以及教育干预被慢慢压抑下来,潜藏在我们的基因里。研究发现基因在大脑血清素活动期间会发生变异,对情绪的控制产生重要影响,可能致使一些人难以克制怒火,发生攻击行为。由此可见,人是否表达攻击性是受基因与环境的影响。
二、儿童攻击性分类
从目的来看,儿童的攻击性可以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前者指向性目标是物体,比如一个孩子总是抢其他孩子的玩具,其目的是为了获得这个玩具;后者指向性目标是人,比如通过嘲笑、起外号、搞小团体等去打击伤害孤立其他孩子。
以手段区分,儿童攻击性可以分为直接攻击和替代性攻击。前者主要指对被攻击的对象直接进行身体或言语上的伤害,比如妈妈没满足自己吃糖的愿望,就用手打妈妈,并说:
“坏妈妈”。研究发现,男生更多倾向与身体上的攻击,而女生则多表现为语言攻击。后者是不直接攻击对方,而攻击其他人或物品,同样是妈妈没有满足自己吃糖的愿望,就扔东西。
三、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背后
面对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这些攻击性行为,家长常常会焦虑、担心、紧张、手足无措,或者严厉指责、制止,但效果甚微。为了孩子身心健康以及人格和品德的良好发展,促进孩子社会性品质的良好形成,我们需认真且谨慎地分析他们的攻击性行为,我们以打人或抢东西为例,来了解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儿童的行为背后的心理特征。
1.孩子独立性的出现。
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指出
1.5-3岁时期,儿童处于自主对羞愧阶段,这个阶段他们的儿童的精细运动技能和粗大运动技能都得以发展,他们开始尝试在很多方面独立,可能会出现一些挑衅行为,这是儿童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
2.儿童语言发展迟缓于动作发展。
1-2岁的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加之他们正处于学话阶段,他们的语言发展也尚未成熟,很多时候由于语言的限制无法正确表达自己,常常会言不达意或根本蹦不出一两个词。当他们在跟其他人相处,比如遇到其他小朋友玩他的玩具、大人改变玩具的摆放位置、在他们专注玩耍时被人打断等他人做出让他不喜欢的某种行为时,他们可能会因为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反对以及自己不开心、生气的情绪时,就使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或发泄压力,比如打人、推人、扔东西等等。
3.儿童的认知水平与自我意识萌发。
2岁以后,孩子与其他人的交往机会增多,这个时期的孩子也正是其自我意识萌发的时期。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大多数幼儿的认知当中,他们可能只能理解自己所认为的东西,而不能对别人的认知进行理解。也就是说,他们会用自己的解读去看待外部世界和诠释其他人的想法,尚无法理解他人的想法与自己不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导致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攻击行为,来维护自己的认知。另一方面,这个时候的孩子会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当别人阻碍了他做自己喜欢的或者想要做的事情,会感受到遭遇了挫折,有时候他们也会用打的方式来进行发泄,缓解挫败感。
4.儿童处于秩序敏感期
1岁~3岁的幼儿由向内的秩序感逐渐转向向外的秩序感,对物品摆设的位置、动作发生的顺序、物品的所有权等有着近乎苛刻的追求,他们开始有物权意识,典型的表现就是“这是我的,你不能玩”。当儿童的秩序感遭到挑战时,如物品的摆放位置被他人改变,先读这本书再玩那个游戏的秩序发生调整,别的人不断的扰乱他的游戏或者阻碍了他的活动等等,幼儿都会感到不安、焦虑、愤怒,甚至会表现出极端的激烈反应,这个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些儿童会哭闹、大发脾气,甚至对父母、小伙伴拳打脚踢。
5.儿童情绪脑发育早于理智脑发育
在人的大脑中,边缘系统中的杏仁核是识别情绪和产生情绪的脑部组织,在孩子出生时就已经发育完成。而负责深度信息加工,管理情绪反应的大脑前额叶皮层从孩子
2-3岁的时候才开始发育,直到25岁左右才会发育完成。当儿童遇到挫折、危险、恐惧时,杏仁核便会迅速感知,发出某种信号,而此时孩子的前额叶皮层还没有发育成熟到可以抑制住杏仁核的功能,儿童还不具备理性思考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在杏仁核的控制下,他们本能地做出"打人、哭、摔东西"等过激的反应。
早在婴儿期,儿童的情绪和感受已开始出现,并随着随着儿童发展不断发展情绪管理能力,包括辨识和明白自己的感受、准确地解读和理解他人的情绪、对人产生同理心、表达和处理情绪、自我调整行为及建立人际关系。因此,在幼儿时期,尤其是
0-2岁的婴幼儿,还无法分辨各种情绪,也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这个时候,他们常常通过肢体动作(如打人)来表达情绪,甚至他们兴奋、高兴的时候也会打人,以此引起他人的关注,目的是告诉对方“我很高兴”。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期孩子的这些打、抢、扔等攻击行为是以工具性攻击为主,其目的只是想获取满足自己心意的好处,不是故意伤害别人。
6.儿童
养育过程中存在不当之处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大脑前额叶皮质层的发育,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会慢慢减少。对于
3岁以上或更大年龄的儿童,尤其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还出现强烈或持续性的攻击行为,就需要引起家长的觉察反思。
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不良家庭环境是导致孩子攻击性增强的关键因素。比如父母采用暴力方式来教育孩子,或者父母关系紧张,经常发生吵闹打骂行为,或者父母忙于自己工作忽视孩子等等家庭环境,容易培养出攻击性很强的孩子。
1)儿童对安全感的需求未被满足
马斯洛的人类需求理论指出人类的发展需要满足五种最基本的需求,这些需要将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低级需要直接关系个体的生存,也叫缺失需要,当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直接危及生命,比如生理需求和安全感需求。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他们如果没能从父母处得到足够的爱,他们就时常会感觉不安全,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不容易和周围的其他孩子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对他人心存戒备。当有其他人进入他的安全区域,他就会觉得受到了威胁,会通过打人确保自己领地的安全。
2)儿童成长环境中存在攻击行为
孩子会喜欢模仿父母和周围长辈们的行为。成人们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孩子面前有开玩笑式的小打小闹,孩子们就会模仿这样的行为。
还有些成人看到孩子可爱,会捏孩子的脸颊以表达喜爱之情,孩子就会误以为捏脸是表示友好,所以我们会看到有的幼儿园小朋友会采用同样的方式,捏其他小朋友的脸或咬一口来表示喜欢或友好。
我们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采用吼叫怒骂打的方式。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儿童期曾经受过家长惩罚的人,他们会习得和父母同样的方式去解决问题,长大后更可能具有攻击行为。
3)影视化作品的影响
有些家长常常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手机、电脑、电视就成了孩子的临时保姆。孩子在一些电子游戏,或者手机、电视上的节目中有可能看到暴力画面,如果家长没能及时关注并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那么,孩子因为好奇,就有可能在现实活动中模仿这些暴力行为。
四、面对孩子打人等攻击行为,家长可以这样做
1.父母要形成以儿童利益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善于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探究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比如“我家宝宝为什么要打人呢?”父母要学习,了解孩子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从根本上去读懂孩子的行为,进而对孩子的行为做善的解读。
我国的《民法总则》第十七条至第二十四条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
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智力发育不成熟或者精神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不能认清自己的行为后果。也就是说8岁以下的孩子,他们的打人行为是没有恶意的。
“打人”只是我们父母给孩子贴的一个标签。父母根据自己的认知,以自己的标准给孩子贴了个打人的标签。当我们父母懂得了孩子各阶段的身心发育特点,尤其是幼儿期孩子的感受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相对比较弱,父母就知道“打”的这个动作是我们的孩子在表达自己的需求、感受、情绪、意志,是在发起亲密互动,是在模仿学习周围人,我们就能对孩子的行为做到善的解读。
2.父母要正念、正言、正行,给孩子做好榜样
我们知道孩子是通过模仿学习的。
3岁以后,孩子的模仿能力增强,喜欢喜欢模仿其他人,特别是成年人和年龄较大的儿童。由于孩子的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尚弱,无法分别行为的好坏善恶,只是单纯模仿。日常父母做到正念、正言、正行,给孩子做好示范,多肯定孩子好的行为而非惩罚坏的行为,清楚地告诉孩子该如何做。
3.父母要先支持情绪,后处理问题,变成孩子的一个学习和认知的机会。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情绪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敏感,但与此同时,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还处于较低状态。当孩子遇到问题或出现状况时,容易产生各色情绪,并直接通过一些肢体行为表达出来,包括打人等攻击行为。比如幼儿大便在身上不舒服了,孩子在学校与小朋友发生了冲突,也可能是大人忽视了孩子亲密互动的需求等等,都有可能产生一些不开心、生气、难过的情绪,然后用打人的方式表达。这个时候,我们家长需要先看到孩子的情绪,并支持接纳孩子当下的情绪,我们可以帮助孩子表达出他们的情绪状态,比如:妈妈可以说:
“宝宝,妈妈注意到你有点不舒服/不开心/生气”等等,这个时候家长保持微笑平和的状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抱抱孩子。待孩子情绪平复之后,我们父母再和孩子一起处理遇到问题。
如果孩子之间发生打打闹闹的冲突,父母老师首先要评估这个冲突的安全性,在安全范围内不用介入,保持静候,这是孩子社交能力、解决冲突能力的习得过程。如果这个冲突存在安全隐患,大人需要及时干预。在事后,家长对双方孩子都要进行情绪支持,并了解真相,比如拉着孩子的手问:
“宝贝,发生了什么?”“宝贝,需要妈妈做些什么?”父母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可以换位思考、体验被打的感受,帮助孩子建立同理心。有个北美的妈妈,就是用游戏的方式,先打孩子的胳膊,问孩子痛不痛,孩子说痛,妈妈说:手是肉做的,所以会痛。那么木娃娃,铁娃娃会不会痛呢?于是就带着孩子去打木头、铁锅,孩子说:他们不痛。然后妈妈又问:小朋友是什么做的?女儿说:是肉做的。我打他们,他们会痛。于是孩子打人的行为就消失了。最后家长还可以问问孩子:下次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怎样处理更好?
4.父母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我们知道有些孩子出现打人等攻击性行为,是源于安全感和信任感的缺乏。
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与亲子依恋有关。父母在养育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认真细致地观察,全情投入地倾听,满怀激情地回应的能力,满足孩子被理解和关爱的情感需求,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便能建立良好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日常生活中,家长需要做到:
1)以微笑平和的状态陪伴孩子,把孩子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平等对待,这样就给孩子的成长提供了充满爱的家庭氛围。2)微笑、闭嘴、收手、静候,呵护孩子每个当下的状态,这样就给孩子提供了安全自由的发展空间。3)经常与孩子进行爱的拥抱、用明确的语言与孩子说话,这样就给孩子做出了良好的示范。
注: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理论知识摘自百度百科。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18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