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分泌前沿
在过去的50年里,肥胖症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已经达到了流行的程度,而且肥胖的流行越来越呈现年轻化,而且儿童肥胖,通常会持续到青春期和成年期,由于肥胖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风险,因此全世界似乎都在提倡要减轻体重。
在文章《
3岁看老也许是真的:
肥胖啊,肥胖
》中有研究显示:几乎90%3岁时肥胖的儿童在青春期出现超重或肥胖,而且在肥胖的青少年中,BMI的快速增加发生在2到6岁之间,以及在《
7岁胖不算胖,青春期胖就是真胖了
》这一篇文章中分享的研究显示:虽然7岁时超重/肥胖与成年后T2DM风险增加相关,但是如果在青春期前恢复正常,发生T2DM的风险和正常人群是相似的。因此这似乎给了人希望,
但有过减肥经历的人都知道,大多数人减肥其实都失败了,因为存在反弹,你减的有多迅速,它反弹得就有多让你猝不及防。
肥胖反弹的机制
那减肥为什么会出现反弹呢,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肥胖的发生机制,从下面的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引起肥胖的诸多机制,但是引起肥胖根本原因仍然是由长期的能量不平衡导致的(摄入过多,消耗太少)。但肥胖症患者存在一种强有力的自我平衡机制,即阻碍体重下降并促进体重进一步增加。这种生物机制,解释了为什么短期行为或医学干预往往不足以导致长期体重下降。
那这种生物机制是如何调控体重反弹的呢,在近期的Nature杂志(PMID30655624)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减肥后体重反弹的机制。其中包括:
脂肪细胞体积的改变:减肥后虽然脂肪细胞体积明显下降,但数量并未变少,在热量摄入增加后脂肪组织体积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因此减肥后体重的反弹主要来源于成熟细胞的再充盈。
脂肪细胞的应激:在脂肪细胞缩小的过程中,因细胞体积变小与体积过大的ECM不匹配而出现机械性应激状态。研究者假定,这种机械应激状态可抑制脂肪细胞的脂解过程及脂肪酸的释放;处于应激状态下的脂肪细胞是脂肪重新堆积的先决条件,并触发机体增加能量的摄入。
脂肪酸代谢与体重反弹:游离脂肪酸水平的下降可作为能量储存短缺的信号,提示机体需要增加能量摄入。因此,在减肥后空腹脂解被抑制程度的多少,可作为解释不同个体间减肥后体重反弹程度存在差异这一原因的其中一项因素。
脂肪组织炎症反应:肥胖可伴随着脂肪组织的慢性低度炎症反应,那么,在减肥过程中这种炎症反应是不是理所当然地下降呢?事实并不如此!多项热量限制的研究显示,脂肪组织的炎症反应通路会在饮食干预过程中上调,而在干预后3-9个月间逐渐下降。即使是在减肥手术诱导的体重明显下降阶段,体内低度炎症反应标志物水平也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
但是基于以上机制,目前并没有更好的针对性策略,但一些可行的方案可能包括:增加运动,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或者可以辅助一些代餐以及膳食补充剂等等。
从上面的反弹机制来看,减重后反弹似乎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而且既往研究显示:减重速度与幅度的交互作用与体重反弹呈正相关,在减重幅度较大时,减重速度预测体重反弹的作用更强(图1)。
因为它表明如果一个人打算进行大幅度减肥,他们可能希望考虑一种更保守的方法,因为短期激进的方法一定会带来体重大幅度反弹,如使用极低热量饮食减重,而如果只是少量的减肥,那么减肥的速度可能不会影响随后的恢复。
图1:减重速度和减重幅度之间的交互作用与体重反弹(PMID:30925026)
肥胖的预防
从既往研究来看,通过饮食干预(低热量)、运动等手段来达到长期的大幅度减重似乎是一种妄念,因为一旦热量摄入增加或运动减少,反弹是一个会必然发生的过程。以及WHO在肥胖防控计划中制定的预防全球肥胖发病率进一步上升的策略也收效甚微。正如在《
吃得都差不多,为什么胖的总是我?
》一文中强调的:减肥,或者说成功并维持正常体重,不是靠一个人的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原则上,以激发行为改变(例如教育、健康促进、社会营销和促进健康生活的激励措施。)和(或)采取行动以减少肥胖主要原因的干预措施(例如,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变化)可能会有所帮助。后一种办法可能包括政策干预措施,例如对含糖饮料征税,强制规定幼儿园和学校的膳食标准,或禁止针对儿童的不健康食品广告等等。
但是以上手段似乎也是不足够的,因为既往大量研究发现:怀孕期间产妇的生活方式,以及早期营养和婴儿被抚育环境被认为与儿童肥胖有关。在近期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一篇文章(PMID:31270440),对影响儿童肥胖的因素(包括产前和产后因素)进行了回顾(图2),其中母亲肥胖、低出生体重,2岁内体重的快速增长的证据是最强的。
图2:引起儿童期肥相关因素
另外,
其实在今年ADA演讲主题《身体肥胖轨迹是在子宫里设定的吗?》来自美国的Redman教授亦针对该主题进行了分享。作者亦列举了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据显示:母亲肥胖会影响子代儿童及成年期的肥胖程度,并探讨了
其中的机制(图3)。
图3:影响肥胖母亲后代肥胖风险的潜在机制(PMID:28179267)
尽管如此,但是针对孕期的一些干预措施,如饮食控制,运动等干预,似乎对胎儿结局并无明确获益,作者表示可能与干预时间太短有关,因此作者认为应该在妊娠前就应该积极干预,也许还有一线生机,以打破这种肥胖的代际循环。
文章不错?
底部请随手点个“在看”哟↓↓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3-08
03-08
03-08
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