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佛侍比丘尼
Namotassabhagavatoarahatosammàsambuddhassa.(3次)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全自覺者!(3次)
——此文献给有家庭义务,有负担责任的人们
最近一二年来,由于受疫情影响,死亡向人们不眠不休的扑来,人心惶惶,全世界人口经济下滑,失业人口陡增,人均收入下降,人们生活入不敷出,家庭内部矛盾不断恶化,家庭,夫妻之间暴力案例俱增,意外,灾疫横生,整个人类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
为了社会家庭的福址与安宁,为了教化内心无着无安的人们,也为了美化,促进全世界人类社会,生活,环境的团结与稳定,特编辑此文公诸于众
愿诸见者能在举手之间,点击分享,广泛转发正能量,传播爱心给您身边肩负家庭义务,责任的亲朋好友们,让佛陀传授的—【夫妻之道】——有益之语!!!流布四方,流向后代,流芳千古……
给那些生活的负担者们建起一道坚固的精神防线,为现代社会及将来的家庭负担者建立,复制一个个好的形象,为了全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为了人类社会生存环境的安宁与详和,感恩您大力宣传,广发复制,效仿善法,善行,善语,善业……
一般人误解,都以为佛教是消极避世的,都是劝人看破家庭,没有讲如何搞好家庭的。如一位基督教朋友所言:“我很想在佛教道理里找到一些秘诀,但我无法找到。我发现佛教的道理对家庭婚姻问题只字不提。”
佛教真的对家庭婚姻只字不提吗?事实并非如此。
佛教从来都不是消极的,
伟大佛陀一生说法45年,他只是教导人们【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精进、正定)】就凭这一条,只要你原意依教奉行,听佛陀的话,那么无论你是出家,还是在家都能在当生获得最大的利益。
佛教并不是与世隔绝的。虽然佛陀说法教化的主要对象是出家僧尼,说法内容侧重四圣谛,断欲去爱,四念处、证涅槃。
但仍有相当部分是为在家人而演说的,有人统计:佛经中讲述如何居家生活的经典分量,超过了孔子、孟子此类语录的总和。其代表性经典,有《长阿含经?善生经》、《吉祥经》《愚人与智慧者经》
《佛说玉耶女经》、《六方礼经》、《法句经》、《维摩诘所说经》等。
佛陀在讲经说法中,就家庭生活、夫妻之间、亲子之间,应该如何彼此相待,提出明确要求,有的经典还讲到结婚之后,怀孕、生子的事。
最有代表性的经典有《善生经》,在经中佛陀教导如何奉事父母,处理好与妻子、师长
、亲戚、僮仆、出家修道者等六种关系的法则;
《玉耶女经》则阐明了夫妻和和谐之道;《长阿含十六经》明文说:为子求善婚娶是父母的义务;
《中阿含一三五经》亦明言:“夫当以五事,爱敬供给妻子。”“妻子当以十三事善敬顺夫。”并说:“若人慈愍妻子者。必有增益则无衰耗。”
第一节、夫妻和谐之道
夫妇之道是人伦的根本。正确地处理夫妻关系,对促进家庭的稳定、社会的祥和,具有重大的意义。
早在两千多年前,佛陀就对夫妇之道,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提出许多极富指导性的规劝。佛陀在《玉耶女经》中指出:“恩爱亲昵,同心异形,尊奉敬慎,无骄慢情,善事内外,家殷丰盈,待接宾客,称扬善名,最为夫妇之道”。这段话可视为夫妇之道大纲。
一、谈情说爱话婚姻
俗话言∶“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男女会成为夫妻,除了爱情,也需要缘份。不然在世间寻寻觅觅,最终怎么会遇到他?是否在冥冥之中,姻缘天已注定?此事不仅一般人迷惑,连学佛人也一样迷惑。
为什么在结婚之后,有的甜蜜幸福,有的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有的三年五载则分手,有的却能依共同信念,共同顺利度过一生呢?究竟是什么原因和力量,在决定我们是否产生爱情,以至结婚组成家庭呢?
以佛教的观点,爱情本质上是男女双方前世今生的“愿力”和“业力”的结合。
所谓“愿力”,是主动积极的力量,源自内心的“愿”;
所谓“业力”是被动
不自主的力量,也是源自内心,但却是“不愿”,如不少被迫促成的婚姻就是这种类型。
而两者力量都会促使爱情的发生。当然从世间角度看,会有各种理由:如温柔体贴,美丽大方,善解人意,家境富裕等
十几年前,我们这批刚进厂的年青人,对此都觉得很奇怪,车间知情者告诉我们:那人(机修师傅)有傻福,进厂工作一直找不到对象,后来,年龄过三十,连领导、同事都跟着急了。
不久,车间分派来一位年青女车工,人端庄又谦虚,几位热心者看见机会来了,便背着机修师傅为其安排策划,有的在姑娘面前说Z师傅的好话,有的经常把他推到姑娘面前去,以“老师付”的身份指导她工作;
虽然两人始终没说上几句话,但姑娘内心还是对他有了敬畏的好感。
最后,热心者精心安排了一场家宴,把Z师傅打扮得如“王子”一般(衣服、皮鞋皆是别人主动借给的),年青女工被人簇拥着,与他吃了一顿饭,便被好事者宣布,两人已确定了“朋友关系”。
最后在领导、群众的超强的热情关心下,两人不多久便结了婚。周围的人自始至终,都以喜乐心,嘻嘻哈哈地催成此事,看见他俩结了婚,大家方才觉得松了口气,完成了这项没人要求完成的任务。
事后很久,方有人问她:你觉得机修师傅如何?
她笑骂:都是你们设的圈套,把我骗了!
问者:你后悔了?
答:不后悔,他虽然笨,但人老实。再说,生米都煮成熟饭了!……
因缘往往令人不可思议。
这里还有一则外国故事《谁娶了那个女孩?》。
故事概略:从前有个年轻人,深深地爱上邻镇的女孩,他每天都写信向那女孩表达爱意。在写了上百封的信后,他惊讶的发现,女孩嫁给了那位送信的邮差。
幸福的婚姻,来自过去曾结的善缘(无论是过去生或今生),所以一见如故,彼此都有好的感觉;不管是恩情、爱情、亲情、友情,在彼此的意识或潜意识,留有好的记忆。
从这个角度而言,夫妻双方,皆应善待对方,为对方付出,关心对方,留下好的印象,不管今生或来世,至少相处或再见面时,对方也能回报善待,互相都以好的态度相处,这也是“善的循环”。
谈到业、果报的问题,我们常讲的一见钟情就是如此。今天你不是碰到他,就结不了婚,这就是业力,就是你的果报,
所以,中国人讲夫妇结合的两种因素,
一是报恩,一是报仇。
恩爱夫妻是报恩来的,恩尽义绝,下辈子就不会结为夫妻;
要是恩情还未了或愈结愈深,下辈子还是要结为夫妇,跑不掉的,
所以我们不能随便喜欢人、怨恨人,因为我们每时每刻的言行乃至心念,都在为未来创造业报。
今天我们了解业力的力量就知道,夫妻之间反目,一半属于业力,一半属于烦恼。
就是因为你跟他有仇,所以他故意让你跟他结婚,让你爱他爱得很深;让你痛苦。如果夫妇间有这种情形,不要怨对方,从业力立场来看,你今天被报仇了,要知道这是你以前对不起人家,你要甘之如饴的接受,而且反过来要感谢他、珍惜他,不要再结仇了。
今天你跟他做对,他也就跟你做对,仇就结得更深了。他恼害你,你承受下来,我好好对你,将恩情来赎我以前的不好,只有这样,才能把怨仇解掉,否则怨仇没有解掉,下辈子还要再来结仇,何苦呢?
所以今天要了解到,生命的现象确实如此,以前种下恶
因,今天要承受恶果,如果你没有业力的正确观念,就会埋怨,就没办法把恶果解掉。
●从佛法的观点来看感情问题,
在心性的立场上,要净化我们的心灵,来解除烦恼的束缚,而超越对众生的感情;在业果的立场上,要用报恩的心情和行动,来对待我们的怨仇而消除业果。
这样才是面对感情问题,最有智慧的处理方法。
有人问:现实世界是否存在着人们所企盼的“天长地久”般的爱情婚姻?
答:确实存在,但很难得。爱情、婚姻一事,主要由前生的习气和业因所决定,多为既定的业报。如果今生婚姻家庭幸福,这主要是前世的善业所感,但仍不一定下一生俩人还能成为夫妻,
如果俩人还想续接良缘,则必须力行善业,并且思想、信仰、行为方式皆要基本一致,并发愿来世同为夫妻。如果夫妻真能心心相印,那么才有可能来世为夫妻。
如《尊者阿迦曼传》中,尊者阿迦曼与村民关于“前生的爱情”的问答。
问:一对夫妻如果想要在来生相聚,永不被拆开,他们应该怎么做?”
尊者阿迦曼:“一个希望只能做个引导或途径而已。为了它的实现,它必须要有行动或因缘支撑着。
例如人人都希望成为百万富翁,但是有多少人能达到那个目标?大多数人怀着那个希望,却没有能力去实践其因缘,他们依旧贫穷。
一对夫妻之间的爱情也是如此,如果他们希望在未来生生世世彼此幸福地相聚,永远不相分离,他们必须要有相同的知见和行为模式,并且彼此满足于对方,不邪淫,邪淫破坏了配偶心意的安宁,并导致信心的丧失。
如果夫妻都有相同的愿望
,并能够实践上面所提到的因缘,永远同样地忠实可信,那么他们的希望必定会实现,因为那里有着那些因缘的果报。
如果他们只是怀着这样的欲望,但彼此的行为表现不同,这样的愿望,无论如何热切,都不能实现。”
婚姻可以塑造人间地狱或天堂。
对一般人而言,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配偶的选择了,他(她)不只是被认为住在一起而已,而且也是一起呼吸,分享着相似的苦乐经验。
任何影响到一个人的事情,不论是善或恶,一定影响到另一个人。有好配偶的人是幸福的,配偶会防止对方陷入歧途,然後引导他或她走上正道。
如果两个人都正直而善良,乐于为他们的发展而努力,那麽他们的房子就成了一个天使在人间的住处。那里没有争吵或挑剔,因为两个人都一样自律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都由正法引导着。
这样由婚姻结合的伴侣,可以说是帮着建造人间的地狱或天堂,分享着彼此的悲哀或幸福,依照着他们是乐于作恶或行善而定,这关系着今生和未来的生生世世。
二、如何当好丈夫
在佛陀时代丈夫的地位崇高无比,妻子称丈夫为主子,而妻子被称为附属者或养育者,只有生小孩及养小孩的地位而已,男人可以多妾,因而女人之间常钩心斗角,敌视互恨,往往造成家庭不幸。
有鉴于此,佛陀不赞成一夫多妻制,主张男人要忠实于妻子,才能使家庭生活圆满。
丈夫怎样待妻?佛陀指出:为人之夫,当以五事“爱敬供给”妻子,即怜爱、不轻慢、供给衣物化妆品、委付家事、“念妻亲亲”(善待妻子的亲属)。
如《善生经》中佛言:“善生,
夫之敬妻亦有五事
FONT>
一者相待以礼,
二者威严不阙,
三者衣食随时,
四者庄严以时,
五者委付家内。
善生,夫以此五事敬待于妻。”这五条待妻的原则,包含如下内容:
(1)相待以礼
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夫妻双方应该互相尊重,不论收入的高低,家庭出身是否悬殊,乃至智力上知识上的差异,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丈夫对妻子不可歧视或轻慢。
一对夫妇,由恋爱而结婚,往往到了结婚以后,以为双方的名分已经确定了,夫妇的关系已有保障了;于是过去抑制自己,博取对方欢心的观念就改变了。
一切言行随心所欲,处处随便,以为夫妇间不需要客气了,对自己的缺点不仅不改正,反而大大例例,随时表现,还自以为夫妻之间,不需要掩饰弱点,而不知夫妇间最需要的是客气和尊重。
还有的夫妻一方总想控制对方,以迁就自己。逐渐的把所有的劣处,毫无顾忌的暴露出来了,结果日久生厌,只觉得对方的可憎了。
诚如佛在《玉耶女经》里说:“见夫不欢”。彼此厌憎不欢,于是双方感情转趋破裂。
要防止夫妻间日久生厌,丈夫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丈夫要学会经常关心妻子,对她温存体贴,如当她休息或疾病的时候,你得细心地去照料她;
丈夫要学会经常感谢妻子。当她替你做一些小事,如缝补衣袜之类,你不可认为是她的本分,应该要说声:“谢谢”。
在表面上,她虽然觉得你的话是多余的,但是她的内心,却有非常的快慰。
妻子喜欢丈夫当着别人面前夸奖她。这种称扬使她心里不仅愉快,而且非常感激。
妻子最讨厌当着别人的面前,批评她的短处,使她面子上难堪。
丈夫需要纠正她的时候,应避免被父母儿女或他人听见。
妻子有意见,应当虚心听受,然后和她详细讨论,要尊重对方的意见;对方倘有错误,要纠正时,切忌粗暴口吻;
佛经里说:“常作润泽语,柔软语,闻者喜悦语,善入人心语,风雅典则语”。
不可作“毒害语、蛊犷语,苦他语,令他嗔恨语,如火烧心语。”
(2)威严不亵
威是庄重而不浮躁,严是尊严而能自爱,不亵是不可轻慢。待妻的举止应该庄重礼貌,言语行为不可轻薄放纵。
另外,对于性生活要有节制,否则有伤双方的身体;甚至酿成终身的疾病。因为性欲过度,会导致精神不振、神经衰弱等,于身心均有不良影响,也会引发愤怒,烦躁,忧郁的病态,夫妇感情,就会因而走下坡路。
为保持健康计,同时应视各人年龄的大小,身体的强弱,而节制性的生活。这样可以避免故意放纵的危害,增进家庭的幸福。纵欲是最可畏,应该“严”与防范的。
佛言:“节己莫淫她,自妻生知足,是故妻爱己,不为他人侵”。
(3)衣食随时
女人常欢喜丈夫赠与她心爱的东西。所谓心爱的东西倒并不一定要价值昂贵的,只要你是为她而买的,她心里就感到无限的愉快了。
如衣料食品之类,当她心里想要而还没有开口的时候,你就买来送她,她自然喜出望外,感到你是关心体贴的人。
(4)庄严以时
这“庄严以时”就要给妻子购买衣物装饰,使她能打扮得整洁而适合时代。因为爱美之心,是任何妻子都有的。
但是,做丈夫的也不可使她打扮得过分华丽,竞奇炫异,流于奢侈,一味追求“新潮”,则失了庄严的真意义。
服饰是身的容仪,修养的品位,在选择衣物装饰时,应要顾到这两点。
(5)委付家内
做丈夫的对于家中大小事件,只须主持大体,而不必为微细的琐事,一桩桩亲自去督察管理。
丈夫对家政明察秋毫般地去干预,作求全的责备,是常会使妻子感到不快和没趣,所以,即使妻子处理事务有失当之处,也要“言色相和”、理解宽容,让妻子当家。
要知道如果没有妻治家,那丈夫就有后顾之忧了。
三、如何当好妻子
如何为妻,佛陀教诫甚多。
佛言:女人当“一心向夫,不得邪淫”;“不得轻慢夫婿”;“夫婿远行,整理家中,无有二心”;“甘心苦乐,无有二心,慕修妇道,不择衣食”等等。
在佛经中最有代表性、最具戏剧性的当属《玉耶女经》。它讲述了印度玉耶女,经佛陀教诫后,从一个骄慢的女人变成一个谦虚的女人的故事,既生动又有说服力,全经详细说明了该如何当好妻子。
据《玉耶女经》等载:
玉耶是王舍城护弥长者的女儿,出生“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玉耶因长得姿容美丽,身材楚楚动人,加之从小娇生惯养,故养成骄慢性格。
后嫁给舍卫国须达多长者第七子为妻。须达多为波斯匿王大臣,其性仁慈,是当时著名的佛陀在家护法者,因常怜愍贫穷、孤独者,好行布施,故人誉为“给孤独长者”。
须达多长者的家庭非常和睦,六个儿媳不仅温良贤慧,并且都信奉佛法。而玉耶女嫁到夫家后,仍然心气高傲,既对公婆没有孝顺服侍,对丈夫和亲友也缺乏应有的尊重,“骄豪傲慢,不以妇礼承事姑嫜(公婆)夫主。
给孤独家议曰:其妇骄慢,当以何法而教训之?若以杖捶非善法也,若无训教,其罪日增长者。”
由于玉耶不能善尽妇道,没有女子贤淑的德行,令须达多长者非常失望伤心,他想不到本是大家闺秀出生的玉耶,才嫁进夫家,就这么目无尊长,我行我素,搅得家庭的人事不和,是非不断。
须达多曾几次要她同去见佛,希望佛能感化她,但她终是拒绝不肯去。须达多长者知道教化玉耶,除了佛陀以外,谁也没有办法。但玉耶又与家人、媳妇们不同,从不愿去祗园精舍听闻佛陀说法。
不得已,须达多决定请佛陀上门应供(吃饭),以便以佛法教育媳妇。须达长者到祇园精舍求见佛陀,对佛陀禀告道:
“慈悲的佛陀!我今天有一件事情不能不来请佛陀相助,本来家丑不可外
扬,但佛陀是我们众生的慈父,惟有佛陀的威德,才能调伏刚强难化的众生。
“佛陀!弟子一共生有七个儿子,六个儿媳都能孝顺贤慧,唯有第七个儿媳玉耶,长得绝顶聪明美丽,但她骄慢异常,时时出言不逊,轻慢尊长。
“我们本想常带她来请佛陀开示,但愚痴遮盖她的心灵,她非但不信,而且毁谤佛陀。
她以为人生就是享乐第
一,美貌第一,爱情第一,除此她什么都不愿关心。我们没有什么办法可想,只得请求佛陀慈悲,为度化我这顽强的儿媳想个办法。”
佛陀察知须达长者的心,当即说道:
“玉耶既不愿前来,你又对她这么爱护关心,那么,我明天就到你府上去访问一趟吧!”
须达长者听佛陀说要光临他的家里,惊喜感动得老泪横流,当即奔向佛陀座前,顶礼佛足。
第二天,佛陀带领弟子,到达长者家中,长者夫妇,以及七子六媳都出来环绕佛陀三匝,以示欢迎,独有玉耶逃避佛陀,不肯出来。
长者感到非常对不起佛陀。心想讨娶这不贤慧的儿媳,而且辜负到佛陀的慈悲,这是全家的耻辱!
但佛陀却不以为意,反而心生慈愍,以神通力从全身放出万道金光,照得所有的墙壁如透明的玻璃,大家这时都看到玉耶在门后缝里,偷望着佛陀。
玉耶对佛陀虽有抵触,但一见到佛陀的相好光明,过去的反感都一扫而光,且“衣毛为竖,战栗惶怖。”她知道自己的身体已隐藏不住,只得出来站在佛陀的身旁,低着头,不敢仰望佛陀的慈颜。
佛陀心平气和的说道:
“玉耶!女人光是容貌端正姣美,不名为美人,更不值得骄傲,而心行端正,有贞静幽娴的女德,才受人尊敬,方可名为美人。
姿容的秀丽,身材动人,虽然可以诱惑迷醉愚人,但不能够受人尊敬,并不能算做很好的人。
而自恃美貌,看不起他人,行为不检点,
只会为自己的将来带来无穷的苦患。
而生为女人之身,注定她就具有三种缺陷和十种业障。”
佛先说女身有“三种缺陷”和“十种业障”,
导致得女人多苦,因而折伏了玉耶的骄慢心。
女人的三种缺陷是:
一、童年要受父母管束,不如男孩自由;
二、是出嫁要依赖丈夫,自己没有自由;
三、老时遇有不孝的儿媳,还要忍受讥笑和阻碍。
女人的十种业障是:
一、出世时父母有重男轻女的厌恶观念;
二、因女孩不是自家人,不尽心抚育;
三、嫌女大须嫁,为了婚事挂心;
四、女子怕羞,常畏见人,不够大方;
五、长大委身了他姓,自己不能做主;
六、怀妊时大腹便便,行动不便,痛苦异常;
七、生产子女,疼痛难忍;
八、仰赖丈夫,时恐失爱;
九、性好虚荣,打扮费时,身流不净,多于男人;
十、心多猜疑嫉妒,好谈是非,喜怒无常。
那么,还有什么值得骄傲呢?
随后,佛陀为玉耶女说法,批评她自恃美貌、出身豪贵而骄慢夫主,指出外貌美丽不足为美,心灵纯洁、行为端正方为真美,教导她如何做个好的妻子。
玉耶女闻佛陀教诫后,深悔过去的错误,向佛哀求忏悔。
“玉耶流泪,前白佛言:我本愚疑不顺夫尊,自今已后当如婢妇,尽我命寿不敢憍慢。即前长跪,求受十戒三自归命。”
玉耶请求皈依佛门,佛即为其授十戒。她发愿世世生生,作一学佛居士。须达长者的全家,见状欢欣
鼓舞,也都为她祝贺新生。
从此以后,玉耶就成了一个贤良的媳妇,为远近的人们所共称道。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佛陀教导如何做个好的妻子,为女人说了哪些法?
(1)为妻五道:
《玉耶女经》言∶“佛告玉耶。作妇之法。当有七等。何谓为七。
一如母妇。
二如臣妇。
三如妹妇。
四者婢妇。
五者夫妇。六怨妇。七夺命妇
何谓母妇,爱夫如子故。名母妇。
何谓臣妇,事夫如君故。名臣妇。
何谓妹妇,事夫如兄故。名妹妇。
何谓婢妇,事夫如妾故。名婢妇。
何谓夫妇,背亲向疏永离所生。恩爱亲昵何谓怨妇,事夫过错,心怀怨恨故。
何谓夺命妇,与人私通预谋夫命故。
同心异形。尊奉敬慎无憍慢情。善事内外家殷丰盈。待接宾客称扬善名。最为夫妇之道。”
即做人妻室的女人,应要奉行七道:
第一、要作母妇:敬爱丈夫,要有如父母爱护子
女之心;
第二、要做臣妇:要把丈夫当做君王看待,自己犹如臣下;
第三、要做妹妇:视丈夫如同胞的兄长,夫妇要相敬如宾;尊敬丈夫如敬哥,谦虚,以丈夫之喜好自住。此名妹妹般妻子。
第四、要做婢妇:侍奉丈夫,有如婢女侍奉主人,常存恭敬尊重的心;
第五、要做夫妇:和丈夫要永远孝养父母翁姑,和睦亲族。夫妇要有恩爱之情,要有亲爱之实。形体虽异、誓不二心,接待宾客,勤治家事,不谈他人是非,不道人之长短。
什么是怨妇呢?
常看丈夫的缺点,一点小事就心怀怨恨,虽然结为夫妇,心却不安定。懒于梳洗勤于躺卧,没有敬畏也不避讳。既不主动料理家务,也不思生计。表面在抚养教育孩子,可暗里却做着淫荡之事,不觉得羞耻,使亲属邻里也跟着受到毁誉羞辱。这就是怨妇。
什么是夺命妇呢?
移情别恋与人私通,又怕被人发现,花钱雇人想害死丈夫,或者给丈夫下毒,心怀恶毒,这就是夺命妇。
玉耶听完佛陀所列举的7种媳妇后,神情黯然,心思沉重。
佛陀对玉耶说:
“品行端正的女人将会有显赫的名声,同宗、亲属、九族一齐蒙受她的荣耀,天龙鬼神也会拥戴保护她的身体,使她不会遭受意外和灾祸;并且财富与日俱增。
寿终之后,随其心愿感召上升天道,出生的地方自然就有宫殿浴池,与天人一起快乐享受。在天道的寿命尽后,再次出生到人间,也会到王侯富贵家去做子孙,体态端正相貌美丽,被人们恭敬尊重。
那些品行不端的女人将会得到恶名,今生身心不宁,鬼神常来家里捣乱。或者生病或者发生灾祸,只好向神灵祈求保佑,仍不能长寿,神灵哪里能保佑?
自己造的恶自己去受。常做恐怖的梦,所祈求的愿望无法达成。或者经常会碰到灾祸横事。
寿尽之后,恶业使人投生到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在饿鬼道她们的身形矮小,咽喉就像针和钉子一样细。在地狱里,她们的身体躺在铁床上要忍受罪苦千万劫。
罪报受完后投生人间,只能生在作恶的人家,生活穷困,物资贫乏,互相践踏殴打,从出生到死亡,没有丝毫的荣耀显贵。因此,做善事得好报,做恶事自己承当,善恶的果报真实不虚呀!”
(2)奉行五善
《玉耶女经》言∶
“佛告玉耶言:
一者晚眠早起修治家事,所有美膳莫自向口,先进姑嫜(公婆)夫主;
二者看视家物,莫令漏失;
三者慎其口语忍辱少嗔;
四者矜庄诫慎,恒恐不及;
五者一心恭孝姑嫜夫主,使有善名,亲族欢喜为人所誉。是为五善。”
五善就是:
第一、应迟睡早起,不可好吃懒做,应勤劳操持家务,凡事不可推诿别人;
美味饮食当先请公婆、丈夫饮食,不可自己先独自享受;有的妇女好吃懒做,成天沉迷麻将,或是和二三朋友,成天醉心于各种跳舞嬉游的玩乐,弃丈夫孩子的生活起居于不顾,有亏家庭主妇的职责。
第二、负责家务:对家庭
财产,应当心中有数,妥善保管,以防止被盗、遗失。把家务处理得有条不紊,可让丈夫无后顾之忧,安心发展事业,儿女回家有家庭的温暖,受到充分的保护。
现代女性多外出工作,固然可以增加家庭收入,但夫妻双方应调剂配合好。如果夫妻彼此配合不当,便会产生钥匙儿童、问题少年等种种烦恼!
有些女人既不出外工作,分担家计,又好玩好赌,不务家事,徒增许多家庭纠纷,更不可不慎!
第三、忍耐委屈: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一个家庭的物质生活,开门七件事缺一不可;
精神生活的妯娌相处,侍奉翁姑等问题,也疏忽不得;
纵然是小家庭,子女的教育也是头痛的课题,这些都需要女性拿出无比的忍耐力,委屈求全,
做药材里的甘草,把苦涩的生活调味起来,化冲突磨擦为平和安详。
要有仁爱心、宽容心、忍耐心。如家中出现矛盾,乃至丈夫斥责,应忍耐慎口,不要火上添油,大吵大闹,也不可怀恨在心。
敬事丈夫:做妻子的应该和丈夫相敬如宾,尊重丈夫的人格,让丈夫在人前很风光、很体面,受到人人的爱敬,妻子无形中也增光不少。
有时看到一些强悍的妇女,在众人面前对丈夫毫不留颜面,做河东狮吼,不但丈夫脸上无光,自己也招人嗤议。
第四、守贞重节,忠贞爱情,慎守道德,作风正派。
男女交往时须谨慎,丈夫远离时,不生邪念。
【佛教的根本五戒中有一条不邪淫戒,意思就是除了正当的夫妻关系外,不能有邪淫的行为。】
女子应该严遵此戒,守贞重节,从一而终,不做出败坏妇德的事情。
当然,男人也应该遵守这条戒律,男女都守戒,社会就会避免不少婚姻悲剧。
不可爱慕虚荣:现代有的女人看到别人比自己美貌,东施效颦,跑到美容院,把
鼻子垫高了,把眼皮刻深了,结果弄巧成拙,徒然增加皮肉之痛。
有的想割双眼皮,术后却变成了“三眼皮”;想要“换肤”,却换来了“花脸”;想做隆胸术,最后造成伤残……
近年来,许多美容机构超范围开展医疗美容服务,使美容成为毁容,引发消费纠纷不断。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
中国整容整形业兴起的近十年,平均每年因美容毁容的投诉近2万起,十年间,已有20万张脸被毁掉,近30万人受到各种不同程度伤害。
还有的女人看到其它人家比自己富有,就怂恿丈夫铤而走险,作奸犯科,铸下悲剧。
第五、常恭敬公婆、丈夫,团结家人,隐恶扬善;同时要和睦亲友、邻居,与人为善。
和亲朋好友结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丈夫及家庭铺下成功立业的好因好缘,毕竟婚姻不仅仅是两人之间的事,得人者多助,女人是男人事业的贤内助。
(3)戒除三恶
《玉耶女经》言:
“何者三恶:
一者未冥早眠日出不起。夫主诃嗔反见嫌骂。
二者好食自啖。恶食便与姑嫜(公婆)夫主。奸色欺诈,妖邪万端。
三者不念生活,游冶世间。道他好丑,求人长短,斗乱口舌,亲族憎嫉,为人所贱。是为三恶。”
戒除三恶的内容是:
第一、睡眠适当,不可贪睡,早睡晚起,均为不当。对丈夫批评不但不接受,反而讥骂;
第二、美味先尝,恶食与公婆、丈夫。对夫异心,常存风流邪念,慕恋他人;
第三、不料理家事,喜欢游逛玩乐;搜人长短,说人坏事。爱慕虚荣,争奇斗妍,憎恨亲族,贱视他人。
另外,在《尸迦罗越六方礼经》里,佛陀也告诫妻子,对待丈夫有五条伦理准则。
佛言:“妇事夫有五事:
一者、夫从外来,当起迎之;
二者,夫出不在,当炊蒸扫除待之;
三者、不得有淫心于外,夫骂言,不得还骂作色;
四者、当用夫教诫,所有什物不得藏匿;五者、夫休息,盖藏乃得卧”。
以上五点要求,是佛陀针对当时印度社会的妇女而言,
而今天的妇女,大部分都不再是全职家庭主妇,而成了辛苦累心的上班族;故要完全做到上面几点,实有困难,不过教诫的精神,还是应该遵循的。
如:“不得有淫心于外夫,骂言不得还骂作色。”这一条是心身并举,贪嗔兼诚的贞操问题。
这一问题是男女双方都要遵守的。
做妻的犯了邪淫,对于丈夫就是不忠实。做丈夫的,对于别的女子也不应起淫欲心,
家庭必然不和,精神当然痛苦,而未来的恶果,更是苦恼无量。
骂言不得还骂,而且也不应该作怒色相向。这是戒嗔的妙术。
有的人以为以牙还牙,是勇敢的行为,实则对待暴躁的丈夫千万要忍受,应当存着聪明不吃眼前亏的念头,由他骂詈,自己尽可能的以镇静对他,只装作不听见。不还骂,也不扳起面孔怒目相对。
在不得已时或者暂时离开他,让他的渐渐地宁静。
【这就是佛说的:“不以嗔还嗔,嗔心自然息”。嗔恨决不能使嗔恨止息。惟慈能止嗔,永远此定律。】
“当用夫教诫,所有什物不得藏匿。”夫妇两人的见解有时相同,有时不相同。
若是遇
到不相同的时候,不可武断,自作聪明,一定要对方屈从自己的意见。这样自然不会龃龉,夫妇的和谐便可长久。
丈夫倘有过失,以及有其它不愿意使别人知道的事情,妻要绝对严守秘密,切不可向他人宣说。
就是其它一切人的秘事,倘若知道了,也不应对任何人发表。
佛说:“人所惭耻,终不宣说。闻他秘事,不向余说”。
丈夫将家庭的经济权交给妻,是尊重妻的表示。所以妻管理家事,切不可疏忽。
对日常用度要有预算,应视丈夫的收入为度衡。
绝对不可存心作弊。虚报消费的款额,加重丈夫的负担,而从中饱满私囊。
丈夫是终身的伴侣,应该忠诚地对待他,这种舞弊“藏匿”的事情,怎好对他施弄呢?
有些女人以“私蓄可以防后患”的话,来掩饰自己的过错,而不知道这是她的短见呢。
真的恩爱夫妻,在他们中间怎能允许一座金银之墙横隔着呢?“藏匿”倘使被丈夫查察出来,那爱情就要打折扣了。
有一个做生意的朋友,在外辛苦工作,而他的妻子则尽量积私蓄,把得来的钱低利贷放。
有一次私蓄吃了倒账,后来丈夫知道了,夫妇间就起了一条不可磨灭的裂痕。所以要家庭和睦,必须互相信任。
不要以为私囊饱满,可以作为靠山。这是得不偿失,愚蠢的事情啊!
首先作为人都要具备的就是谦虚、勤劳,恭敬丈夫,善待妻子与长辈等美好的品格,这是一个历经千年而不变的真理。
在这个灾疫频发的年代,笔者慈悲恳请,为了社会家庭的稳定团结,无论是谁有缘看到了,请认真对待,并随手转发给您身边,背负着家庭责任的人,也许他们当中会有人效仿学习信乐!
我看了这篇佛陀对在家人的开示经文也深为感动,虽然贫僧身为出家人,无琐事负担者,但仍为佛陀的悲心,慈心,细心所折服。佛陀真是无微不至,把夫妻之道讲的如此细致,透彻,不亚于中国古人“诸子百家”儒家道家们提倡的“仁、义、理、智、信”,“三纲五常”……
佛陀一切知智教导为人妻,为人夫比任何其他古圣贤人都要讲的合乎情理,合乎世俗谛究竟完美,现代社会家庭如果都能按照佛陀的教育标准做人做事,那么社会环境一定会安详,平和,离婚率将大大降低,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将会减少,人的修行素质将会大大提高。
佛陀所有的言论都出自自己的亲身体验,亲身经历,自己证悟的!佛陀教导如实观,教导人们走八正道,可以说你在生活中遇到的所有不如意、烦恼……等等问题,都能在佛陀讲的原始经典里找到答案,找到解决的办法和方法,
所以说为了我们自身和他人的利益,我们应该尊重佛陀,遵循佛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核心理念。
尤其是这年头,中国人马上又逢春节,许多家庭经济收入减半,许多人失业在家
人的心灵如果没有皈依处,没有正法的引导,行为上很容易走极端,制造事端,人心里的结打不开,得不到疏缓,时间长了是很危险的,
就如佛陀以上说的:心里若种满了善,就不会长草
既然改变不了现状,因疫情,每个人的情绪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响,不如学会如理作意,遇事应朝好的,积极向上的方面想,学会安慰自己,家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在此奉劝大家一定要平心静气,接受现状,知足常乐,多看佛经,多多积累福业,善业;保持自律,随顺觉观,时时保持正念,熏习善法,充实自己,养成独处,内观禅修的习惯,
用正法武装自己的头脑,时时保持清醒觉知的状态……
无论顺递境,大家要齐心协力,同甘共苦,度过难关。要相信;只要人人都弃恶向善,人人都献出一点无我利他之心,如佛陀教导的那样善待一切人,天天坚持向受疫情困扰的人们散发慈爱。
让世界每一个角落都充满和气,温馨和善良,如果世间满满的正能量,那么不久的将来,人类一定能战胜疫情,平息灾难,得到究竟安乐!祝福大家。
愿国泰民安!
正法久住!
一切众生安稳快乐!
愿疫情早日平息!
愿您昼夜六时都吉祥!
愿所有人都能够早日摆脱疫情的困扰!
愿所有见诸法实相的善士都能止息一切苦难!
愿以此法布施之善举成为一切有情止息苦之因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4-24
03-08
04-24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