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亭志》编纂工作自2019年5月筹划,历时半年,初稿已出,总计800余页,为保证本志的丰富性和完整性,现将初稿授权于“枫亭热线”平台连载发布,乡亲们可在评论区对内容提出问题和纠正,枫亭镇镇志办会收集大家的资料进行审查核对,望大家积极配合支持,早日迎来新志亮相。
第八篇
章民俗
枫亭居民大多
从相邻的莆田、惠安、晋江、泉州等地迁居而来。他们带来各自地方的民俗,经过千百年来的交流融合,
了丰富
的枫亭地方民俗。
第一节生产习俗
一、农事
枫亭人民勤劳、朴实,一般男干重活、女干轻活。缺少劳动力的家庭,妇女也干重活。多数妇女农事大忙时下田劳动,农闲时做针线、绣花、织布等,素有男耕女织习惯。1950年,土地改革后,男女平等,妇女除下田劳动外,回家还得干起繁重的家务。每当较大的农事完成后,买点酒肉鱼,加点饭菜,改善生活。
牛是农业耕作的主要动力。经济好的一家养一头,经济差的两家或数家合养一头,轮流放牧、饲养,初二、十六日“做牙”拜牛栏,由轮养户办理。在大忙季节,每晚给牛喂晒干的甘薯藤、早稻秆。要买牛,到牛墟上相牛。相中意了买下来,在两个牛角上系一条红布,叫做“挂红”,以示吉利。
1949年前,猪养大了出卖,要先在灶公前焚香,晚上备“牲礼”谢灶公。买猪仔时,猪筐要系红布条,仔猪买回来快进门时,大人和小孩都要大声喊:“大猪公!大猪公!”傍晚在灶前供牲礼焚香,祈求灶公庇佑仔猪日长夜大,快快养成大猪。1949年后,此俗逐渐消失。
二、渔船出海
每当渔船出海捕捞,须选择吉利时辰,先在海边渔船驻处设香案、办礼品(有五果六斋)、烧银纸、放鞭炮,奉祀妈祖神像,保佑渔船出海捕鱼安然无恙。船出海,禁忌说“翻”、“覆”之话。船上的鞋帽及缸、坛、盆、碗、罐等器具,禁忌倒翻放置。盘里放鱼禁忌斜倒放置。每当渔船满载返航,也要备水果盆酒,放长串鞭炮,祭祀海神。货船出海和返航的习俗与渔船相同。在船上吃鱼,要从上而下吃,严禁吃一半,把鱼倒翻过来吃。
三、雇工
民国期间,经过亲戚朋友介绍,在商店当店员,每月工资4-6元(银元)。店主每月初二、十六“做牙”,拜财神爷土地公,亦请店员加餐。店员聘用期一般是一年,对不忠诚老实者,可以解雇。通常是在“尾牙”(农历十二月十六日)进行,店主请全体店员加餐,发给全月工资和红包,没有续聘的,当晚或翌日离店回家。
民国以前,贫困的家庭,将8-10岁的小女孩,出具卖身契卖给富家当婢女
供使唤,长大以后由买主作主卖出去为人妻妾,或由卖主赎回后再出嫁。丫头过着奴隶般生活,受尽折磨,吃不饱,穿不暖,经常挨打受骂,这种坏制度
随着1950年土地改革而结束。
放牛仔
贫穷家庭子女多,为了减轻吃饭负担,把孩子临时给富户人家牧牛、羊,富家给饭吃,不付工资。放牛仔可以辞退,也可以辞职,没有人身的依附关系。
1949年前,在枫亭有钱人家需要招聘奶妈或保姆时,经介绍达成口头协议,由雇主提供膳宿,每月发工资,一年两套衣服(春、秋两季)。雇主可以辞退,保姆也可以辞职。
农忙或建房时有亲帮亲、邻帮邻的传统习惯,不付报酬,仅供三餐和点心,俗称“有吃没工钱”。
四、建筑
在确定桥址后,择日动工,推选村里大房大姓、子孙众多、家资富有的长辈动土。动土时结合安上土地神位和鲁班神位,焚香供果。动工后,初二、十六日要“做牙”,祈求建桥施工安全。建桥完工后,要举办酒席宴请建桥有功
人员,并进行“谢土”。古时,桥建成后,选村里36岁当爷爷的人牵孙过桥,算是“开桥”,然后让众人过桥。
先择日动土,安土地神位,焚香供果,初二、十六日“做牙”。路建好后,过去是选夫妻双寿的长辈剪彩(现在则由出资多的和有名望的人剪彩)。旧时剪彩后,由男人先行,妇女在后。
先请地理先生定井位,以求不伤全村的“龙心”和左邻右舍的“风水”,然后择日动土。井挖好后,要封井三日,然后由“好命”的人揭开井盖,始行用水。
在新房建成后结合建灶,由地理先生确定灶口朝向,
备料择日动工。新灶建成后,在大门口“挂青”三日,不让陌生人进屋,以免冲撞灶神。这个习俗1949年后已不存在。
先请地理先生确定宅地和朝向,然后由木匠师傅绘设计图,主人凭设计图购买木料、石头
、瓦片等
。需择
潮和吉日、吉时动土,安土地神位,早晚焚香供果。木匠、泥水匠、石匠同日进场作业,除三餐一点心及初二、十六日“做牙”加餐外,从动土到上墙模、安装大门、安装石珠大柱、装楼园、墙筑到顶放墙模、上中
、出水(装屋园、钉屋架、铺瓦片、压砖块等),要办7次酒席,宴请木匠、泥水匠和石匠。上脊
时,须择好日辰,举行上
仪式,选父母双全
兄弟众多的人扶梁,梁正中悬挂红布和宝袋(内装五谷种),左右两边挂上灯笼。架
时,燃放鞭炮、撒花生、铜币,让小孩哄抢,以求财丁兴旺。同时摆上香案,供果牲礼,焚香祭祀神祗,祈求“安居乐业,兴旺发达”。祭毕,设宴招待工匠和乡亲,枫亭人叫做“劳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房子的习俗简化了,建旧式“大张厝”少了,多数是“四目房”(一厅四房)
。进入新世纪,群众建房大部分是砖混结构或框架结构,经济一般的盖占地120平方米左右的二层至三层楼房,经济好的盖占地150平方米~200平方米的四至六层的小高楼。工程施工
实行包工包料,或包工
(包含伙食)
不包料等多种形式。
在开工、上樑(或封顶)及竣工时,要办酒席宴请施工人员及亲戚朋友。
五、祈雨
枫亭年降雨量偏少,风雨不调时有发生,历史上曾出现过秋冬连春旱或连夏旱。里民除了积极拦溪截流、戽水护苗抗旱外,还到处求神拜佛,进行祈雨活动。民众利用忠臣、孝子、节妇的木
牌(一般抬林兰友的木
牌),祈雨队伍穿白衣或黑衣(忌见红)、戴斗笠,沿途鸣锣放铳。身穿红衣妇女若远远望见祈雨队伍,就要避开。祈雨仪式后,把神牌和抬神牌的轿子放在露天,等到降雨后才收进祠堂。1950年土地改革后,不再祈雨。
第二节生活习俗
一、饮食
三餐饮食
清至民国,境内里民(慈岳点除外)一日三餐以甘薯(地瓜)、地瓜干、地瓜渣、麦糊粥为主食,米粥、面条多为请客用食。副食品有青菜、花生油、海味、禽蛋、豆制品等,逢年过节鱼肉上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
食增米粉、面条,副食品增鱼肉。1978年后,三餐以大米饭为主,副食品有鲜海味、水果、山珍。节日里多饮瓶装白酒、啤酒、红酒,以及罐装精制饮料等。有客临门,多筵席接风,炒菜肴请酒。
节令饮食
农历正月初一早煮线面,亦称长寿面,吃长寿菜。元宵蒸元宵粿。清明节蒸“清明龟”。端午节吃面条、粽子、白螺、用“午时草”煮的蛋。七月七夕节吃炒豆。七月半蒸“白糕”、“金邺”。中秋节吃炒米粉、炒面、中秋饼。九冬(立冬)吃羊肉、猪脚、鸡鸭肉等。冬至吃“丸仔”。除夕蒸“红团”、“白糕”。
喜庆饮食
境内乡民视婚嫁、寿诞、满月、开业、新屋落成、乔迁为喜庆。值时,主人多办酒席
。通常是十
道菜肴。常以焖豆腐开筵,一碟一碟端出来,叫做“出落”。最后一道菜叫“尾落汤”,以甜汤结束。大家吃后深感口甜,以示下次再食、喜庆不断之意。祝寿之筵
以“炒面条”开席,
中加寿桃(桃状面食)
以示添福寿之意。
附:风味小吃
“蛏猴”
将蛏洗净去壳,拌以适量的地瓜粉,搅成粉团状。油炸葱头、姜片等,水煮沸后,将蛏粉团逐个放入锅里煮熟,加点米醋,撒上香菜即可。味道甜美可口,常为家宴或菜馆用的汤料。
将蛏洗净,一只一只直立密置于瓷罐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姜末、白酒(不能加水和酱油),扣紧罐盖,文火炖熟,鲜味香气并存,雅称“玉箸”。
“蛎猴”
将海蛎洗净捞起,拌以适量的地瓜粉,搅成粉团状。待水煮沸后,将海蛎粉团逐块放入煮熟,加点米醋,撒上香菜即可。味道鲜美,常为家宴的汤料。
炖芋头
将香芋、槟榔芋去皮洗净切块,油炸姜片热炒,加点猪骨汤、酱油、味精,再加上一些水,把锅盖好,炖烂即成香喷喷的炖芋头。
焖豆腐
将嫩豆腐搅碎,加进瘦肉丝、虾仁、花生仁、香菇、芹菜、紫菜等,再加适量的清骨汤、精盐、味精烧煮,煮开后,再淋上搅拌的鸡(鸭)蛋糊。文火焖熟,撒上碎葱末即可。食之质地柔嫩,润滑爽口,清鲜味纯。
跳鱼穿豆腐
选肥大的跳
鱼为主料
先煸葱白、蒜头、生姜出香味,加入清汤、小方块豆腐和鲜活跳鱼。从文火渐渐到旺火,烧至豆腐被跳鱼穿成蜂窝状后,再下精盐、味精等调料品即可。豆腐呈玉色,跳鱼如卧龙,汤清味鲜,素净淡雅,营养丰富。
原料是面条,配以切丝的瘦肉、少量香菇、牡蛎和虾肉。先将葱、姜油煸出香味,用旺火快炒肉、虾、香菇及上等青菜,加入适量的清汤、酱油,待清汤煮沸后下面条,再将牡蛎放在面条上面,待面熟后进行翻炒即成,清香扑鼻,别具风味。
枫亭糕
用纯糯米为原料,炒熟粉碎拌上白砂糖,再加上花生仁、芝麻等,干蒸熟后,切成四方块,香甜可口,老人小孩皆宜食用,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深受欢迎。
即海蛎饼,用地瓜粉、豆腐渣为原料,拌以葱、芜荽、五香、胡椒、食盐、生姜、味精等,放入特
小瓢中,夹心生蛎油炸,酥脆香甜,沾蒜泥酱醋,更爽口宜人。
先把瘦肉剁碎,加上香菇、虾仁、尾梨(荸荠)、冬瓜条、五香、胡椒等佐料,再用猪网油裹卷,切成半寸左右的圆柱状,油炸成焦黄色,趁热沾上酱醋,酥脆香甜、五味俱全。
仁丹糕
用糯米为原料,拌以白糖、精盐、酸汁,蒸熟后趁热撒上白砂糖,甜、咸、酸味道齐全,病人和老幼食用
尤为适宜。
用瘦猪肉为原料,捶打成浆,加上尾梨、硼砂、胡椒、食盐、姜汁等佐料,刮成小圆球,放在热水中烫熟。食用时加上清骨汤,是有名的汤肴。
此外,还有“扁食”(馄饨)、“水龙”(瑞祥)、炒牡蛎、花跳肚蛋汤、塔螺、花螺等颇具枫亭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
二、居住
境内乡间聚族而居,形成小村落,并带以姓氏作地名或屋场名,如海滨朱姓集居地称朱寨,有姓氏厝名如蔡坑、杨厝、留宅、马厝、谢厝、柯厝等。因此建房很集中,同族聚居“大张厝”,住房多为土木结构,正屋一般坐北朝南,农家多为平房,双层楼房少见。型式上以厅堂为中心,两侧对称,大多数是“三间厢”、“四目房”(一厅,两侧配上厝里,后房各两间;厅堂后面的福堂部分称“后部”),还有“五间厢”(在“四目房”两侧前后增加“小厅”及其“后房”)、“七间厢”(在“五间厢”的两侧前后增加“重小厅”及其“后房”)。大户人家还常在“五间厢”或“七间厢”两侧增加厢房称俗“护厝”。有的还在“护厝”之前、庭院两侧续建左右相对的“下间尾”。大厝居中为厅堂,供行礼仪和接待来客用,两侧为正房,橹头为横屋、厨房、畜舍和其他杂屋。私人建房,一般先请地理先生看风水、定朝向,择定下基时刻;多选择向阳背阴、依山面水和冬暖夏凉之地。1980年后,人们
发展经济
或出行方便
选择在
人口集中
或道路两旁作建房地址。建材从
逐渐过渡到砖混
结构,建筑款式新颖、明亮、通风,还向高层、套房式发展,设有客厅、卧室、书房、厨房、卫生间、阳台等。
进入新世纪,大部分农村旧房被改造成砖混结构的三至六层的小高楼,人均住房面积超40平方米,部分年轻人或因工作需要,或为投资进城镇(如莆田、厦门、福州、上海等)购买套房居住。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房地产业兴起,部分居民购置商品房居住。
三、服饰
清代,境内农家一般穿着为自纺自织的棉布衣服,夏穿麻葛(俗称夏布)衣服,为汉装(汉族传统服装)俗叫“本地衫”。民国时期,男女都穿宽裆、宽腰扎头裤。富有人家爱打扮的妇女系摺叠长裙。富商和地方绅士大多穿长衫,夏日为绸袍,冬天为棉袍或裘袍,外套马褂。境内读书人穿中山服和学生装,富家妇女也有穿旗袍的。1950
1965年,青年男女通常穿灰、蓝二色列宁装,农村男人夏穿自织麻布衣服。“文化大革命”期间,学解放军,青年男女多穿绿色军装、戴军帽或穿军便服。
二十世纪
80年代后,境内服饰式样
逐年变化
多姿多彩。有
套裙衫、牛仔
和运动衫、太空服、
克衫、蝙蝠衫、羽绒服等随处可见。
连衣裙、衬衫、中西式上衣、T恤衫、睡袍、泳装等。
1949年前,农民除冬天外,多数赤脚或穿草鞋走路。冬天穿的鞋多是自制布鞋,鞋面多用黑斜纹、黑哔吱、土织布等。式样有浅口、深口等款式,女的常加一条横扣板带。富有人家穿皮鞋、运动鞋。夏季晚上,多穿木屐,或“咸草”编织的拖鞋,富有人家穿鞋头绣花拖鞋,或皮革凉鞋。1951年后,多穿胶底布鞋、回力鞋等。1960
1979年,多穿解放鞋,夏天以塑料泡沫拖鞋代替木屐。1980年后,鞋类花样繁多,有各种款式的旅游鞋、皮鞋
、运动鞋、休闲鞋、跑鞋等等。
袜、帽
1949年前,境内农民很少穿袜、戴帽,商人、绅士穿线袜,或丝袜、针织长统线袜等。帽有布帽、纱线帽、毛绒帽。已婚男性戴崇帽、佛光帽,儿童戴“头箍”、“红猴”帽等。
妇女装饰
1949年前,境内未婚少女有的梳辫子(有单辫和双辫两种),有的头上左右两边扎小髻,俗叫“双髻灯”。这些辫髻,多饰以绸布结蝴蝶。女青年婚后,把辫子梳成各种型式的髻,劳动妇女梳云耳髻、太极髻,还有长髻。首饰有珠簪、银簪、金簪等。有的还配上鲜花,胸挂银、金项链,手戴金、玉、银镯环,指套镶嵌美玉或宝石戒指。
1949年后,这些装饰逐渐消失,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妇女装饰从单一向多元发展,令人目不遐迩,而但变化之快难以置信,五年一更新,三年一潮流,丰富多姿,几乎与都市生活毫无两样。
第三节岁时习俗
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除夕夜12点钟声响过,家家户户鸣炮“开正”,早饭吃线面和长寿菜等。
初一外出叫“游春”。均选象征吉利的地方,一路上没碰到不吉利的事情作为一年的好开端。有的到塔斗山会元禅寺游玩,有的妇女到大户人家看“新娘”(年前结婚的,初一按出嫁时盛装打扮,站在大厅上让人看),主人以姜汤和柑桔招待。1950年后,此俗逐渐消失。
但这一天
到亲戚朋友家向长辈拜年
之习惯仍延续不断。
初二日禁忌串门。凡初一早有
造访过
,初二仍然可以去
,如果初一没去过,就不能
登门造访。
初三热闹非凡,生意人开店门、放鞭炮,开始做买卖;从50岁起“做寿”之后,逢十祝寿,亲朋好友特别是嫁出的女儿、女婿要“办盘”回娘家给父母拜寿。中午主人办酒席款待亲朋好友和女儿、女婿。凡是住在一起的嫡亲兄弟,他们都给祝寿,仅是煮两大碗线面,面上铺好料,每碗安放两个剥壳的蛋,通常是
收一碗退一碗,表示敬意。
改革开放后,办祝寿酒席越来越丰盛。一般要上十六至二十道菜品,有些人为方便起见,还在酒店办酒席宴请祝寿亲朋好友,若初三挤不出时间,可以在初四或正月之其他吉日补办酒席。还有初三宴请女婿,即初三日早上由小舅子去请姐夫来,女婿要准备钱、香烟和糖果。中午先由岳父、母作东,而后由岳父、母的亲兄弟和族兄弟一天天轮流宴请,每天到一家去,都得带糖果、香烟,给小孩子一点见面礼(钱)。有的大房大姓大家族,新女婿要住在岳父、母家好几天,花费很大。1951年后改变了,最多是岳父、母的亲兄弟请客,其他的族亲免请。
初四“接神”
旧年二十四日“送神”,神上天汇报人间善恶,十天汇报完毕返回人间,各家各户举行“接神”仪式,在灶公神龛前摆上供品,焚香,以示迎接。
初五做大岁
亦叫重新过年。初五早餐吃的与初一一样,也是线面加长寿菜。
初五做大岁的由来
相传明朝嘉靖五年(1526年)除夕晚上,倭寇从惠安惠北欧厝登陆,侵入枫亭,他们抢劫、杀人、放火后,在大门前摔“年饭”为标志。在倭寇侵入枫亭时,枫亭人家家户户正在“围炉”庆团圆时,死伤惨重,还有少数人被倭寇杀死在途中。逃出虎口的人,群集到文子寨上,饥寒交迫,眺望山下,村村起火,处处冒烟,难民们心急如焚。初一下午,倭寇北撤,胆大的摸黑回家,其余人初二早晨回家,家破人亡,草草收敛亲人的尸体埋掉。初二是悲惨的日子(至今禁忌初二探亲),家中丧事办妥以后,初五重新“做岁”。
正月十五日,俗称上元节。枫亭元宵之夜游灯由来已久。据传自宋代开始,至今已有900多年。早期的元宵游灯,是把灯笼、火把扎在长条木板上,由各村和各姓氏的民众各自打着自家的宫、庙号和姓氏,并抬着供奉的菩萨偶像按规定的“游路”进行。每年游灯是从正月十三日开始,至十七日结束。首夜是霞桥,其境内横匾写着“独占枫江第一春”;十四夜是霞街;十五夜是兰友,游灯队伍前头挂着“天官赐福,星月交辉”;学士和北门分别是十六、十七夜。游灯开始,枫亭街灯火辉煌,肖厝、莆田灵川和仙游的园庄、郊尾、城关等地群众都赶来观灯,人山人海,欢聚在大街沿线两旁。游灯的队伍用几十辆摩托车开道,10多部小轿车先行,五彩缤纷的彩车上华灯竞放,“玉兔”喜蹦、“仙女”散花、“八仙”戏龙,随着振奋的车鼓声、八乐十音声,一队队浓妆艳抹的红男绿女舞姿翩翩;有蜈蚣灯、火树银花灯、菜头灯等,琳琅满目,熠熠生辉,百花争奇斗艳,显示人民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
境内各村落还有出游的习俗。出游是在白天进行,参加出游的有老年、中年、青年、少年儿童等,少的数百人,多的一二千人,游遍各乡(村),绕道几十公里,持续2~3天,中途住村。所住之村,视为“天赐平安吉祥”,点灯结彩,搭筵演戏。出游队伍浩浩荡荡,鸣锣开道,彩旗、宫旗、龙虎旗、执事、枪班、花担、十音、八乐、车鼓队、军鼓队、看马队、弄龙、舞狮、八班神轿以及化装的历史故事人物等,有“迎香港回归”、“民族英雄郑成功”、“杨家将”、“八仙过海”等。出游队伍一路欢歌一路舞,夹道观看的群众激情满怀,融成枫亭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
二月初二
相传,这一天是土地神生日,农家以杀雄鸡祭祀。新年第一次拜土地公(福德正神),做生意的老板在“头福”日晚上办酒席请店员,俗语说“头福食欢喜”。群众“头福”晚上吃菜饭,一般是用芥菜、海蛎煮菜稀饭。
二月二日是私塾开学日,新入学的学生,由家长带到学堂,提着一花篮“冰膜”(用糯谷炒的米花),先敬老师,行三鞠躬礼,后把米花分给同学吃。
三月三
境内古时的清明节。现在叫三月三为“旧清明”。这一天是到新丧者的坟墓扫墓。有外来朋友参加的,称为“墓客”。三月三,“娘子拿扇穿红衫”,以示暑天快到了。为祭祀祖先,祭墓前先为坟墓除草添土,在墓桌上摆上祭品(一般是熟肉熟鱼)。先用五色纸献纸,然后点香、烛,放鞭炮,子孙跪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师生纷纷祭扫烈士陵墓,缅怀英烈。
四月八
相传是佛祖生日。寺庙、尼姑庵和在家吃素修行的人,举行佛事活动。这一天,农民清晨放牛出栏,注意牛有否眸哞叫,牛叫预示早稻收获时,多雨烂稻草;果农注意这天有否下雨,如果下雨,就预示百果荒。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境内各家门上插艾枝,用以避邪并求神明保佑。大清早就洗床铺、晒床板、烧蚊香驱蚊,在墙边屋角喷雄黄酒消毒,大人小孩都喝雄黄水,并用雄黄水在门扇上一边写龙字,一边写虎字,以示龙虎驱除凶神恶煞保平安。每年这一天为纪念屈原,霞桥群众举行龙舟竞赛活动。从初一至初四,出嫁女儿要置买礼品回娘家,俗称“送节”日。“送节回多多”,即父母在收到女儿礼品后要买更多礼品回赠女儿。
端午节也是境内农民的传统休息日,俗谓“牛闲四月八,人闲端午节”。人们习惯用红苋菜炒面条,用“午时草”煮蛋,饮酒时加入少量雄黄,用“午时水”给小孩洗澡,预示孩子少生病,并健康成长。
六月六
这一天是土地神生日。群众备办猪肉、鱼、豆腐、干饭等祭祀土地公。焚香点烛烧金纸,以保平安。六月六也是狗洗澡的日子,大人小孩这天不到溪沟洗澡,以免皮肤疾病。
七月七
农历七月初七是长生节。传说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境内叫做“七娘生”。群众炒甜的花生豆,有的还加桃仁。家里长辈人新近亡故的,不敢炒豆,要由女儿或亲戚送。从七月初一至初七,除了给新丧的长辈人送甜豆以外,这七天不能上亲戚朋友家,以免人家不高兴(流传七月初一地狱门开,鬼都跑出来,外人到家被当作不吉利)。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各房族从十二日开始接祖宗,先从龛内请出祖先牌位,烧香烛,鸣鞭炮。七月十五日拜“公妈”,杀鸡鸭上供;焚香点烛祭祀;烧银纸,好让“公妈”带去阴司使用。七月十六日送“公妈”。1960~1979年,七月半祭祀活动被禁止,1980年后,在农村此习俗逐渐恢复。
中秋节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境内叫“斋秋”,俗称团圆节。节前,外出亲人多返家团聚;出嫁的女儿办礼物或食品给父母、兄长做秋,亦称“送秋”。是日夜,家家户户吃炒米粉、芋头、肉鱼等,小孩吃中秋饼。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亦称重九,俗称“九重阳”,乡民有登高避灾之俗。1990年10月,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将重阳节定为老年节。枫亭镇和各村组织老年人登高雅聚,“十音”、“八乐”演奏,有的到塔斗山会元禅寺游玩。
九月初九日,也是蔡襄后裔到枫亭锦岭将军山蔡襄墓祭墓的日子。近二十几年来,还有来自日本冲绳、菲律宾、广东、海南、浙江、江西和台湾省等地的蔡襄后裔前来祭祖参拜。
农历十一月冬至日,俗称冬至。冬至夜,合家团聚搓“丸仔”。搓一个大的叫做“丸仔母”,还要捏一些猪、狗和秤砣、银锭,表示合家团圆、五谷丰收、金银满堂。“冬至”日有的是早上“做节”拜灶公、土地公和祖先“公妈”(有的是中午“做节”),把秤砣、银锭用竹串起来挂在香炉上。冬节早全家老幼都要吃“丸仔”,并在神龛、门环、灶边、水缸边、猪头上或背上粘“丸仔”。
腊月最后一天称“除日”,晚上称除夕,境内习惯叫“年瞑”,外出读书、工作、经商和打工的,都想方设法回家“做岁”。十二月十六日做“尾牙”,农民办一点祭礼拜土地公,做生意的老板要办酒席宴请店员,结合进行续聘与解雇店员工作。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神”,备办祭礼,点烛烧香,送灶公上天美言善事。家家进行“扫尘”,清理室内外卫生。十二月二十五日,相传天神来了解人间善恶事,这天,枫亭有钱人家向乞丐布施,大人不打骂小孩,也禁止说不吉利的话。从十二月二十六日起蒸“红团”、挂年画,贴“春联”,做豆腐、炸豆腐、买鱼购肉。除夕日上午,杀鸡宰鸭;中午,大人小孩沐浴换衣服;下午,举行祭祀活动,用鸡、鸭、鱼、肉、五斋六果、酒、米糅等丰盛祭礼,换下旧的“天地灯”(纸的灯笼)、竹笞,挂上新的,烧香点烛,由家长主祭,烧金、银纸钱,放鞭炮,先拜“天地”,后拜“祖先”。大门点两盏大灯笼,屋内点灯;晚上,合家“围炉”吃团圆饭。晚上送旧迎新,彻夜不眠,称之为“守岁”。除夕,鸣鞭炮,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儿子、媳妇也给父、母压岁钱。
这天禁忌很多,讳言“死”、“老鼠”等字,忌打破碗碟家什等,万一打破东西,便说“破瓷有肥”。
1949年前,为结清一年的钱粮往来,从除夕前开始,领工钱的、讨债的络绎不绝。如无法偿还,便出门躲债。只要躲过除夕夜,即可回家;即使遇上债主,也不言债务,还互道恭喜。
第四节礼仪习俗
一、婚嫁
旧时境内婚嫁,首先由男女家交换子女生辰八字,双方请算命先生“合八字”,查有无冲克。男方把女方庚贴放在灶公香炉下,经三天三夜,若家里没有发生什么事故,即认为此女能够服家。双方家长通过媒人商定聘金、嫁妆,再择吉日订聘。男家择定吉日,把部分聘金及金银首饰聘礼送到女家,女方煮点心招待送礼人员,称为定聘。迎亲之前,由媒人将男方择定的婚期告之女方,女方为新娘赶制嫁妆,男方着手布置新房。婚嫁之前,女方亲友为新娘赠送衣饰、布料、香粉等礼品,叫送嫁。迎娶之日,男家备红色彩轿到女家接亲,并把未交足的聘金礼物(猪脚、线面、“红龟”、米邺)用箩装送至女家,叫“挑盘”。迎亲队伍一路上敲锣打鼓吹唢呐,新娘到男家,男家公姑、妯娌、大人、小孩皆回避,称“避冲”。彩轿先放置在门兜大埕上,后由媒人将新娘带入厅堂,新郎新娘行合卺礼,厅堂秉烛鸣炮,地铺红毯,恭拜祖先、长辈、父母后,夫妻对拜,并饮交杯酒,叫“拜堂”。长辈亲友将红包送给新娘,叫“见面礼”。尔后,新郎新娘进入洞房。
婚酒开筵贺客,厅堂左第一桌为首席,首席正位为大位,供新郎母舅安座。新郎新娘由首席起,至各桌向众宾敬酒、送香烟、糖果。待首席吃完起桌,放鞭炮散席,新郎及其长辈恭候大门口敬烟送客。当晚,洞房内灯烛辉煌,亲友一起逗趣、闹房。第一个节目是“出厅”,叫“抱出丁”,由一人将灯笼举起,新郎抱起新娘,新娘举手将灯笼拿下。接下是做“经文”,由闹房者出示一些妙趣节目,由新郎新娘表演,动作多为戏谑、挑逗的内容。新娘难于照样接对时,多以敬烟、送糖果而圆场。闹洞房后外人都出去了,房门掩上,叫“掩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改革旧俗。有的改用茶话会形式,会上主婚人、证婚人和来宾分别致词祝贺,然后新郎、新娘答词作谢,气氛生动活跃,称为“文明结婚”,有的村还牵头为多对结婚者举办集体婚礼。改革开放后,很多人举行旅游结婚,蜜月生活丰富新颖。
旧时,境内富有人家嫁女必大操大办,有以整房家具、日用器皿陪嫁的,甚或田产、山林陪嫁。中等人家两箱两柜,一般也需有床上用品、四季衣裳。1950~1970年间,陪嫁品比较简单。80年代以后,逐渐提高档次,一般为衣被、家用电器。1990年后,富有人家陪嫁更为高档,甚至用摩托车、小车、套房陪嫁。
旧时,男方聘礼常以现金、谷子、衣料送给女方,称新礼。1950~1960年间,提倡婚事新办,男不求女方打发嫁妆,女不索男方聘礼。1960年后,一些地方逐渐恢复聘礼,男方彩礼有羊毛衣、哔吱衣裤、手表等,费用约500元。1970年后,将彩礼提高为新“三大件”(即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还有现金作“聘金”。到1980年后,男方为结婚准备家具的逐渐增多,件数、标准也不断提高,如木家具多为组合式,沙发、彩电、冰箱、洗衣机一应俱全,所费可达三至五万元。进入新世纪,聘礼逐年增加,农村一般需15~30万元,而且还要有新房,有数两金、银首饰,甚至要求有小车等。有的家庭因之债台高筑。所以,境内倡导和响应婚事新办的逐渐增多。
二、丧葬
宋至民国时期,境内治丧习俗繁琐。丧主在死者临终前,将其从卧室移到厅堂(未满50岁的,只能在下厅)。断气后,合家男去冠,女披发,伤心哀哭,于床前桌上点灯长明,孝男孝女日夜守灵。入棺收殓时,为死者洗脸、洗身、洗手,后由孝男、孝女给死者更换寿衣,衣七件,裤三条,还穿寿鞋寿袜。孝男孝女将死者安放在棺材里,后盖上棺盖。子孙披麻戴孝,子辈穿麻衣,腰缚草绳。孙辈穿白衣。孝男、孝媳手腕套串有白带圈,丧父套左手,丧母套右手,叫带孝。入殓后,孝男孝媳将死者用过的卧草垫、棉被、餐具等送到野外焚化,称“送草”。亲友送礼多为金银锭、钱纸、香烛等(1980年后盛行送花圈)。棺材从厅堂移到大埕上,由女婿家挑来的猪头、“松糕”等进行祭祀,烧银纸等,称祭棺头。送殡时,女婿举火把在前引路,孝男手执孝子鞭,沿途抛散钱纸,称“买路钱”。族人亲友随后送殡,称送葬。棺材放进墓穴,称进葬。于墓穴前摆祭品祭祀,称祭墓。送葬回归,在原大埕上焚烧稻草纸银钱。从收殓时起,在厅堂上设灵堂。第六天,家人备用祭品为死者木主牌祭祀,称做七。死后第14天就叫“百日”。三年礼毕,丧礼才算结束,之后过年方可贴春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境内治丧道场被取缔,风气一新。1980年后,丧葬旧俗又一度恢复,但丧礼一般以被面、衣料或毛毯为挽幛。有的请军乐队送丧,丧礼以花圈为挽幛。近年来,宣传取消土葬,提倡火葬,逐渐被乡民所接受。
三、其他礼俗
旧时对教师、医生统称“先生”;对长辈尊称“伯伯”、“叔叔”、“伯公”、“叔公”、“阿婶”、“婶妈”;对父母亲却叫“阿三”、“阿兄”、“尾叔”、“阿姆”、“阿奶”;对平辈的称“大兄”、“大嫂”、“细弟”、“细妹”。1950年后,陌生人相称“同志”;1980年后,机关、学校、工厂、商店等则以职务相称,如“书记”、“镇长”;小孩对长辈叫“叔叔”、“阿姨”。枫亭人禁忌连名带姓一齐叫,如姓郑名某某,叫阿郑,老郑,某某都可以;问路时,不能对年纪大的人称“细弟”,不能对年轻的妇女称“阿婶”。无称呼叫“嗨”、“喂”的被视为无礼行为。
贺生育
婚后妇女怀孕叫有喜。在临近分娩前十多天,娘家要煮一大钵头的线面送到女婿家,俗叫“催生”。当女儿安全分娩的当日或翌日,女婿就要到岳父母家“报生”。娘家给女婿一条“被裙”、二件“衫仔”。三天后,娘家备办“月内包”(蛏干、目鱼、芡实、莲子、红枣、豆皮、红菇、蚝干等8包或10包,每包一斤,生男的包数为偶数,生女的包数为奇数)和两只活鸡(或更多),送到女婿家给女儿做“月内”。男方家的亲戚朋友闻讯后,有的送“月内包”,有的送几斤瘦肉,有的送米粉和鸡蛋,有的送钱。“做月内”一般为一个月,现在有做两个月的。在“月内”忌风、冷水,食物以干饭、猪肉、鸡肉、鸡蛋为主,早饭前吃“五味汤”,配干饭的汤要加“姜母油”。
小孩周岁设宴,用一个大竹盘子,放上文具、书本、玩具、乐器和化装品之类,让小孩在盘中任意抓取,宾主围观,看小孩首先拿什么,以此来预测今后小孩的志趣和爱好,如先拿书本,则将来会读书;先拿算盘则日后会经商等。
在新居建成以后,要择吉日良辰,举行乔迁新居仪式,俗叫“过厝”。过厝时,全家男女老少都要穿新衣服,男的披红布,女的穿红衫(寡妇穿茄色或黑裙),每个人都要拿一样东西,每样东西都要挂红,挑米箩装米上放红模花,挑水桶的装井水内放数枚银元或硬币(象征水宝云),大秤、小秤、碗筷、炊具、扫帚等,长辈走前头,循序排列。到了新居时要大放鞭炮,并举行拜天地、祭祖先仪式。中午办酒席答谢来庆贺“乔迁志喜”的亲戚朋友。
也称洗尘,如亲戚朋友和兄弟姐妹从远方回家探亲,送去线面、猪肉、鸡蛋等礼品,对他们平安返回故里表示祝贺。主人用点心招待,把送来的礼品象征性地收一点,并以毛巾、肥皂等回赠,有的也以布料相赠。
送顺风
对亲戚朋友和兄弟姐妹要出远门,行将起程之前,送去线面、猪肉、鸡蛋等礼品,表示饯行,也叫“送顺风”,祝贺旅途平安。出外去当干部和入选参军的,也送礼品和钱,主人收下路费和一点礼品,暂不回礼,等以后返回家乡时带些特色礼品答谢。
亲戚朋友及其家人来作客时,主人先请客人喝茶,然后以炒面、炒米粉或煮鸡蛋给客人作点心。炒面、米粉用大碗装,客人吃不完时,可以留“碗底”(剩下),用小碗装的,就要全部吃光,一般是用大碗装的,吃有剩下,表示有余。煮鸡蛋一般四粒,加白糖,可以全部吃完,或吃两粒,留下一双;四粒都不吃,只喝一口甜汤,表示已经领情了;不能只吃一粒留下三粒,否则,主人心里会不高兴。常来的客人,除第一次煮点心招待外,一般都是泡茶待客。
挂脰(脖)
外孙和亲戚朋友的小孩子第一次来作客的,当他们要回家时,古时习俗是用红髻线穿钱孔挂在孩子的脖子上,俗你“挂脰”。以后用红纸包钞票,用红髻线绕着挂在脖子上,现在就直接把钞票给孩子作为见面礼,表示两家至亲。
贺进学
民国前以科举取士时期,境内凡考上秀才或举人的,必做寅岁酒(亦称迎师酒)。先到族、戚、友、世、师等长辈家拜会,称“拜见”,后投请帖邀至家中设宴招待,赴宴人送以钱物,席上推启蒙师坐首席。民国期间,有人进入新学堂或从学堂毕业,也举行类似的礼仪。1980年后,子女考上大学或中专,亲友多往祝贺,并设酒宴款待。
四、传统美德
勤劳朴实
境内民众多勤劳朴实,吃苦耐劳,平日省吃俭用,把余钱积攒起来,用于盖新房、娶媳妇,或培养子女上学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乡民积极支前,赴惠安修机场,开公路。后又有经政府组织身强力壮男人多次外出当“民工”,参加鹰厦铁路建设、兴修水库、开山造田、围垦造田等,不管寒冬酷暑,上工地,吃冷饭,风餐宿露,不叫苦,不怕累,尽力完成劳动定额,受到社会公众的好评。
敬老恤孤
境内民众敬老尊贤蔚然成风。每逢老人身体欠安或疾病,子女忧心如焚,忙为老人护理。每逢老人寿诞,儿女备办寿礼庆贺。贤达之士备受里民尊敬。儿媳不孝,虐待父母,必遭乡人议论、谴责。失去亲人的老人、孤儿,亲戚朋友、邻里会收养照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乡村对鳏、寡、孤、残的村民实行“五保”(保食、保衣、保住、保医、保葬)。1990年后,各村设立老人协会,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举行全村老协会成员会议,纪念老人节。每逢春节,村委会及有关部门备办礼物,慰问长寿老人、五保户、军烈及部分离退休干部等。
乐善好施
宋代,里民洪忠捐资建造太平桥、沙溪桥等7座桥梁。蔡襄母亲卢氏为支持蔡襄建设洛阳桥捐出自己全部田庄之80%(即200石中捐出160石)。在明代,民间筹资为给民众减赋之知县王彝树功德碑,还有为纪念戚继光抗倭保平安,而建“戚继光祠”和戚继光纪功碑。成化年间,里人薛文徽建了金凤桥等。民国时期,枫亭商人捐资创办学校。1949年后,乡民多乐善好施,一家有事,四邻相帮。凡建房、婚庆、丧事,亲友乡人鼎力相助,不计报酬。凡修桥筑路,建学校,修古迹,献工献料、捐钱捐物者颇多。每逢佳节,慷慨解囊,出资演戏、放映电影让乡人欢乐。2000年后,捐资助学形成热潮,各村翻新学校或设立奖学奖教基金会,都会得到当地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如东宅村林玉程先生先后为东宅小学、蔡襄中学建设捐助了280万元。近年来,全镇为修路、建学校等公益事业接受捐资达5000多万元。
助人为乐
境内凡遇到天灾人祸者,患病无钱诊治者、残疾者,乡人多捐资相助。1973年7月,遭受1号台风暴雨正面袭击,许多社员无家可归,群众捐资捐物,亲帮亲,邻帮邻,使灾民度过难关,重建家园。近年来,闽西北遭受水灾,乡民捐款捐物支援灾区人民。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境内群众踊跃捐资捐物,支持其灾后重建工作。
男女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境内妇女多受歧视、虐待,或被作为商品买卖,还受“三从四德”封建礼教束缚,自由受限。男孩多上学读书,女孩在家作家务,很少进学门。1950年后,倡导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女孩上学读书颇为普遍。男女同工同酬,发挥“半边天”的作用。1980年后,成千上万的妇女走南闯北做生意、打工,不少成为女强人、女企业家。
戳“阅读原文”查看其他篇章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4-24
03-08
04-24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