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后悔结婚吗你害怕结婚吗——揭秘女性“恐婚”心理 你后悔结婚吗你害怕结婚吗——揭秘女性“恐婚”心理你后悔结婚吗你害怕结婚吗——揭秘女性“恐婚”心理

你后悔结婚吗你害怕结婚吗——揭秘女性“恐婚”心理

-START-

虽然从社会经济、文化的视角来看,女性不婚现象有其进步意义。但当我们把镜头拉近,从这些女性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特质来分析,却可以发现"恐婚"女性隐藏着具有共性的心理、人格特质。

这些心理所透露出的拒婚原由,多少让人感到叹息。

现在就让我们来揭开"恐婚"女性的心理面纱,一窥其中的秘密。

01.

情感受挫,心理创伤

珍曾有过三段正式的感情。每一次她都全身心地投入,但最后都遭到无情的抛弃。

在大学时,她与同系师兄堕入爱河,后师兄移情别恋,转而追求珍最好的朋友。这使她同时遭受恋人和挚友的背叛,久久陷入悲伤无法自拔。

工作后,阿珍谈过两个男友。其中一个谈了两年,后男友以父母反对为由向她提出了分手。另一个与其同居三年,因一次投资失利,珍辛苦积蓄多年的存款几乎化为泡影,此时她又得了一场重病,男友不但未给予应有的关怀和照顾,反而在她最困难的时候狠心抛弃了她。

这些曲折而伤痕累累的情感经历,使得珍逐渐封闭了内心。为了避免再次受到伤害,她把自己包裹在一层坚硬的壳里,还围上了丛丛蒺藜。

她相信"男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天下乌鸦一般黑"、"信天信地不如信自己",从此斩断情丝,下定决心不再对任何异性投入情感,抱定独身主义。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像珍这样曾经在恋爱中屡受挫折与伤害的女性,极易不再相信爱情,逐步对异性产生怀疑、反感,甚至敌视、怨恨,形成了牢固的"男人不可靠"的信念,进而踏上了"不婚"的道路。

另有一些女性

,虽没有曲折的两性情感经历,但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对步入婚姻、组建家庭怀有深深的恐惧。

比如,从小生活在父母关系紧张、争吵不断的家庭中的女性,会对组建幸福和谐的家庭缺乏信心,对婚姻感到恐惧,不敢逾雷池半步。

还有一些女性,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父母离异或被父母忽视、拒绝、虐待。

这些女性往往自我评价低,惧怕密切的人际关系,在与人深入交往时心理隔阂、敏感、脆弱、易激惹、害怕受伤害,难以与他人建立稳定、持久的亲密关系。当面对婚姻时,即渴望又害怕,为了避免受伤,她们倾向于选择过独身生活。

小芳曾经历被忽视和情感虐待的童年。父母常年在外省工作,把她留在农村老家与脾气暴躁的奶奶共同生活,长时间无法见到父母一面。奶奶重男轻女,对珍疏于照顾,还时常指责她:"怎么养了你这个赔钱货!"。

由于亲密关系疏离,小芳从小缺乏安全感,内心很自卑,不知如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成年后,小芳在两性关系中常疑心重重,总担心遭男友遗弃。当怀疑男友"有可能"抛弃她时,她常常先发制人,自己先寻事挑衅,率先打破关系。

维持恋爱尚且如此,小芳对婚姻更是望而却步。

02.

追求完美,宁缺毋滥

追求完美、宁缺毋滥,是许多"恐婚"女性共有的心理。

玲是公务员,漂亮、能干,典型的"三高"女性。平时有许多爱慕者追求,但她全看不上,执意等待着心中那个虚幻的"高富帅"白马王子出现。眼看30岁将近,家人和同事都替她着急,劝她降低标准。她却扬言:"我等了这么久都过来了,怎么能就此放弃?如果一辈子没有遇到合适的人,我就一辈子不结婚。要我委曲求全,还不如自己一个人过。"

玲这样的女性,大多拥有充沛的能量,是十足的理想主义者。她们

在爱情方面不容掺杂丁点儿沙子,执着地等待出类拔萃、理想完美的伴侣。

在她们眼中,男方要有经济基础、有社会地位,要有才华、涵养,要对感情忠诚,温柔体贴,还要身型挺拔,长相俊朗。

这样严苛的标准使得很多男性望而却步。

而这类女性却信奉"或许转瞬间就能碰见真命天子",丝毫不妥协,反而表现出不强求、不忧心,顺其自然,遇上了欣喜,遇不上也没关系,自己一个人过也挺好的心态。

完美主义的女性,对生活品质、生活质量也有很高的追求。

她们不想在婚后沦为房奴、车奴,希望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在家庭生活中有充分的时间享受悠闲和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而当求之不得时,这些女性则选择宁缺毋滥,徘徊在婚姻殿堂之外。

还有些女性事业心强,对工作非常投入,一路埋头于对学业和事业的探索与追求。而

一旦结婚,有了家庭,则需要花相当多的时间在家庭生活、养儿育女上,这会使得她们不能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无法在事业上拼搏。

在"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婚姻和事业难以两全"的情况下,她们要不踌躇不定,要不毅然选择放弃婚姻和家庭。

03.

孩童心理,不想长大

不少"恐婚"女性给人的感觉非常孩子气,率性而为,贪玩,不愿承担责任。

在"恐婚"女性心中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童年的无忧无虑与成年人的责任之间的冲突。就像彼得潘希望永远住在梦幻岛之中,永远像孩子一样生活,拒绝从儿童转变为成人。

"恐婚族"对于将要面对的家庭责任、生育、抚养孩子、孝养公婆等必须面对的问题,常常选择临阵脱逃。

28岁的茜从小娇生惯养,父母至今仍唤她为"小公主"。她的一切生活事务均由父母替其操办、安排。近来,被男友和两家老人一直催促着结婚,可她坚决不同意。茜说:"我才不想这么早就变成黄脸婆。我还没过够大小姐一样的单身生活。懒了,可以赖在老妈身边让她给我做好吃的,累了,可以跟男朋友撒娇让他背我过马路。真不敢想象要是结了婚会是什么样子,成天围着家务、孩子团团转,老公还会把这些看作是妻子的本分,认为理所当然。唉,真不想结婚。"

美也是一位长不大的"恐婚族"。当初跟男友分手是因为她不想生孩子。美的姐姐曾因生孩子大出血,差点儿没命。美被吓坏了,她不想生孩子了。而男友不接受,于是分道扬镳。美也知道这种要求大多数男人都难以接受,她索性就不再恋爱了。时间一长,她竟然习惯了一个人过的日子。下班后偶尔跟同事朋友聚会,或者干脆一个人外出旅行,日子过得十分洒脱。渐渐地,她觉得单身生活更适合自己。再有人介绍她相亲时,想都不想就拒绝了。她说:"我能够养活自己,现在生活特别自由,到哪儿,做什么,都是自己说了算,多爽的日子啊!我可不想进入油盐酱醋的婚姻,不想面对男方家族复杂的亲戚关系,还有让人厌烦的婆媳之争,想想都觉得可怕!"

茜与美都是典型的不想长大的"恐婚"女性。不结婚可以享受依附于父母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生活,啥事不用操心,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相比之下,婚后要面对沉重的房贷、车贷,要支付繁多的家庭生活费用,要处理烦人的家族和婆媳关系,要担忧生儿育女的责任。婚后生活可能不再浪漫激情,取而代之的是平淡无奇与墨守成规。婚后还可能面临老公出轨,"小三"、"二奶"插足,或者夫妻不和、争吵不断。还会被没完没了的家务琐事缠绕,失去自我,丧失自由。想想这众多的烦恼、担忧,不得不让"恐婚"女性们对婚姻生活犯怵。

不愿长大的"恐婚"女性中有不少人持"及时行乐"的价值观,认为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过得轻松自在。

年青时要大胆挥霍青春,吃喝玩乐、周游各地,追求自由的生活。

在个性上,这类型的"恐婚"女性很多属于焦虑型人格,缺乏安全感,难以承受不确定性,胆小怕事,行动力不足,害怕承担责任。她们视结婚生子为人生负担,宁愿孤家寡人、清清静静地度过一生,也不愿与任何异性组建家庭,从此陷入纷繁复杂的家庭关系与事务,以及各种无法脱身的家庭责任之中。

钱钟书先生曾把婚姻比作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内的人想出去。

围城内有限制和约束,承载着义务和责任,同时还承载了爱、安全和温暖。

围城外风景如画,逍遥自在,却也失去了养儿育女的天伦之乐,延续生命的意义感,承担责任而获得的心灵成长。

"恐婚"族的不婚选择,或因曾经的心灵创伤而畏惧亲密关系,或因完美主义、事业至上而在婚姻殿堂外裹足不前,或因害怕承担成人的责任而永远做长不大的孩童。

无论如何,只要明了围城内外的利弊,认清内心的真实需求,勇于承担相应的后果,则可遵循自己的选择。他人看"恐婚"族不应戴有色眼镜,更不应指责批评,或企图干预其改变。

作为心理咨询师,要做的就是保持价值中立,予以理解、接纳和包容,在安全、自由、受保护的氛围中,帮助其认识自我,倾听内心潜在的真实声音。

扫描关注并星标,每天都有更新

如果您有家庭教育困惑:

怎样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

如果您有情感方面的困惑:

婚姻和爱情里的小心翼翼,最后结局怎样了?

如果您想在生活中运用点心理学:

太在意别人的眼光怎么办?5个心理小技巧

如果您有点焦虑或抑郁:

警惕!抑郁症最常见的9个征兆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