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樊登读书·
胖妞不爱动
面对爱情,很多人相信冥冥之中早有天意。
稍有不顺的地方,便认为对方是错的人,要离开重选。
可实际上,想要拥有一段幸福的婚姻,关键并不在于找到一个合适的人。
男女的长期相处之道,实际靠的是情商。
“使婚姻幸福的方法简单得出人意料——幸福的已婚夫妇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个动力。
这个动力能使他们对对方的积极想法和情绪,不被消极想法和情绪压倒,即他们需要拥有婚姻情商。”
高情商,才是婚姻幸福的秘诀。
低情商行为,最容易消磨爱意
电视剧《幸福二重奏》里有这样一幕:
妻子对着被降职的老公生气,在饭桌上对他一顿说教。
老公忍不住回道:“我是你老公啊,你能不能不要拿出跟下属说话的语气来说我?”
妻子却接着怼:“我手底下根本就没有你这样的下属,因为一定会被我开除的!”
老公嘟囔了一句:“你就是里里外外对我不满意呗?”
老婆怒气冲冲地应道:“我就是不满意,下属能开除,老公只能砸手里。”
老公一听也有了情绪,不假思索地说:“那你把我也开了。”
“怎么开?”
“离呗!”
这话说出口后,夫妻两人都愣住了。接着,老婆跑回房间起草离婚协议,老公则后悔地扇起自己的嘴巴。
从一场小争吵,最终演变到要离婚的局面,正是因为这对夫妻都没有好好说话的情商。
妻子用生气的态度,教训的语气跟丈夫交流,而丈夫也在妻子一次次的语言攻击下,最终还手。
这种低情商的沟通方式,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还伤害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撞出婚姻的裂缝来。
《增广贤文》里有这样一句话:“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我们常常逞一时口舌之快,说出了刺伤他人、自己又追悔莫及的话,最终造成两败俱伤。
在婚姻中,如果用这种低情商的处理方式去沟通相处,彼此之间就算有再浓的爱意,迟早都会被消磨殆尽。
7个法则,带你经营幸福的婚姻
“决定嫁给一个人,只需要一时的勇气,守护一场婚姻,却需要一辈子的倾尽全力。”
而守护婚姻最恰当的努力,就是培养自己的情商。
第一,完善你的爱情地图
所谓的爱情地图,就是你的大脑中存放着所有关于配偶的相关生活信息的地方。
通俗地讲,就是我们要在平日生活中多多观察关心对方,甚至可以通过规范化的提问表,来加深双方的了解。
每个人的喜好习惯都会随着年岁而变化,所以爱情地图也是需要不断更新的,这样我们才能和另一半一直保持亲近了解的状态。
第二,培养你的喜爱和赞美
马克•吐温曾说:
“一句称赞的话,可以让我活两个月。”
赞美是一种温和又强大的力量,它能让你把注意力放在另一半的优点上,从而防止婚姻会被看轻、鄙视等消极态度入侵。
所以,我们要让赞美融入到生活的小事上,每天都用欣赏的眼光去发觉对方的可爱之处。
用“你今天的衣服搭配得真好!”、“你认真工作的样子太帅了”这样一句简单又真诚的赞美,让对方收获一天的好心情。
要知道,每一桩爱的小事,都是在为感情银行储蓄,储得越多,你们的感情也就越深厚牢固。
第三,只做让彼此靠近的事
不论是用言语还是行动去跟另一半沟通,我们都要先问问自己:
“我这样做是在靠近TA还是远离TA?”
这个判断,可以让我们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伤害。
比如,当你想指责另一半不愿辅导孩子作业时,发现这是一个会伤害感情、远离对方的行为;
那么理智就会稍占上风,掌控情绪让你换一种温和的方式去跟对方协商解决,这样你就不会草率做出让自己后悔的行为。
第四,允许配偶影响你
经济学家薛兆丰曾说:
“结婚办的是家庭企业,签的是终身批发的期货合同。”
既然是合伙办企业,那我们必然会遇到需要协商解决的问题。
而此时最重要的态度,就是要尊重你的合伙人,认真听取对方的意见,这是经营幸福婚姻最诚恳的态度。
而当你越懂能尊重对方,倾听意见,也就越有可能找到一个让你们俩都满意的解决方法。
第五,解决可解决的问题
婚姻中出现的大部分问题,我们都可以采取这样的解决方式:
以温和的态度开场,以妥协的方式收场。
以温和的方式开始,能保证我们在理智的前提下,进行良性的沟通;接着碰撞火花,互相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法;最后协同找出最合适的处理结果。
我们得明白,家不是讲理的地方,而是讲爱的地方。
所以妥协不等同于是一种失败的沟通,共赢才是我们该争取的局面。
第六,学会和问题一起生活
有数据表示:在现实中,婚姻生活中的绝大部分冲突都是永久性的。
比如,你喜欢热闹,他喜欢独处;你有宗教信仰,而她却是个无神论者。
虽然拥有永久性的问题,但很多夫妻还是可以做到与问题和平共处。
关键就在于他们能理解另一半的问题,接受一个人的全部,而不是强迫对方改变,或忍受不了离开。
“在你的婚姻中,陷入僵局的冲突可能一直是一个永久性的问题,
但是,当某一天,你能够在不伤害对方的情况下谈论这个冲突时,你就学会了和这个问题一起生活。”
所以,面对无法解决的冲突,不要总是试图消灭它。
既然冲突永久存在,那就不要让它成为破坏感情的杀手,学习着接受它,与它和谐相处吧!
第七,创造共同的意义
当一个家庭有了共同的目标去奋斗时,家庭成员的凝聚力也就更高。
所以组建新家庭后,夫妻双方可以写下各自的梦想,然后帮助彼此实现它。
在这个过程中,你们又将创造出专属的共同回忆,为这个新家庭注入特别的意义。
随着这种联结越来越多,你们的关系自然就越来越紧密。
写在最后
“我们在使用一个东西之前,会先看看说明书,但是我们在结婚之前却不会想到先对婚姻有个基本的了解,这其实也是一个误区。”
走进婚姻的男女,往往是因为拥有了爱的勇气和守护对方的决心,却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凡生活中,因为不懂得维持婚姻的技巧,越过越累。
想在婚姻这堂必修课上,拿到漂亮的成绩,其实很简单。
只要每对夫妻用认真的态度去对待,用学习的心态去经营,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必将拥有幸福的婚姻。
常常会有年轻的学佛人,对于学佛与婚姻之间的取舍,心中产生困惑,而问到:在家居士是不是一定要结婚生子?自己没有断烦恼,如果结婚生子肯定会有更多的烦恼,担心会因此而堕落;但是如果不结婚,由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又怕周围亲朋不能理解,因而对佛教产生了不好的看法。
(一)众生成就之时,就是菩萨成佛之时
要探讨这个问题,必须先确认: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人学佛的人生态度,被认为消极、避俗。当然!如果是因为自己在事业或情感上遇到重大挫折而无法排解,为了逃避现实才转而学佛,一心想着要遁入空门,不是为了探讨生命的实相、万法的本源而学佛,那就是不折不扣的消极了。
然而学佛,尤其是
修学大乘佛菩提道的修行人,心中应该建立远大的目标——成佛
,就是为了将来成就究竟佛果而学佛;然后以这个究竟长远的目标,来看待所面对事物的利弊得失,而不是在短暂的生命中一时出现的名利财富上计较。就像是大人去看三、五岁的小孩,因为自己喜欢吃的一颗糖果掉到水沟里而大哭大闹,或小孩为了自己包子被狗咬去而追着狗跑,其实是一样的,大人一般是不会像小孩这样做,但不会因而认为那哭闹的小孩或追狗的小孩的生活态度是积极的,而大人自己的则是不积极。
学佛的目的既然是要成佛,要成佛当然必须要有自己的佛国、自己的佛土。而佛土是如何成就的呢?简单地说:
摄受众生即是摄受佛土
;因为舍离了众生就不可能成就佛道。为什么诸佛常常要劝导菩萨们多利乐有情、摄受众生?为什么又教导我们修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四摄法呢?
其原因就是要我们摄受众生,
摄受了众生以后,将来你的佛土就能成就
。古往今来,都没有不摄受众生而能成就佛土的佛!我们不妨想想看:娑婆世界的成就,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成就的吗?极乐世界的成就,是阿弥陀佛一个人成就的吗?都不是!要靠摄受众生;就是要
靠诸佛的如来藏,跟祂所摄受众生的如来藏共同来变现这个佛世界
所以如果发愿说:“我将来成就佛道了,我的世界要如何如何。”发了那个愿以后,就要开始行菩萨道、开始摄受众生,要世世利乐众生;以利乐众生来摄受众生,让这些众生从物质的布施,以及从佛法的布施当中,得到你给他们的利益;当你给他们这些利益以后,众生就会接受到你的摄受、接受你所发的那个愿;
当众生接受你发的愿以后,他们的如来藏就会流注与你相应的种子出来,以后就会一世又一世不断地追随你
这样子
经由如来藏的运作,以及经由诸佛菩萨的安排,被你摄受的众生们将会生生世世追随着你,直到你成佛时都会追随着你
;当未来因缘成熟的时候,你那个佛世界就成熟了,就会成就。舍此以外,一切菩萨无由成佛。这就代表了一件事,永远追随着你的众生们,他们是帮助你成就佛土的。
(二)菩萨当先利益众生,再成就自己,夫妻之间亦然
有了这样的认知以后,再来看看:该如何面对夫妻婚姻关系?在《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中,释迦牟尼佛对弟子们说了一则故事,说:
过去无量劫之前,有一个婆罗门修行人,名字叫作光明,他在四万二千年之中修持清净行,已经到达不再造作种种恶业,甚至远离一切过失的境界。就在经过这四万二千年修行之后,有一次因为某种因缘他来到一个大城,这城里住了一个女人,名字叫作伽咤,这伽咤看到光明婆罗门色相端正,就生起了贪欲爱乐之心,走到光明婆罗门面前向他敬礼。
这时光明婆罗门就问伽咤:“你对我是不是有什么希求而来到我面前敬礼?”
伽咤回答说:“我请求您这位婆罗门修行人能与我共结为夫妻。”
光明婆罗门就告诉她:“我是修行人,我已经不对女人生起贪欲爱乐之心了。”
伽咤又说:“我今生如果不能跟你结为夫妻,我将在不久之后就结束这一生的性命。”
这时光明婆罗门听了就想:“我好不容易经过四万二千年修持清净行,都不敢违犯任何禁戒,才能有今天的成果,怎么可以再与这个女人结婚,去受用违背清净修行的爱欲染着呢?让我千年万年修行成果毁于一旦!我还是赶紧离开她才好。”
这么想以后,光明婆罗门就离开伽咤。但是才走离了七步,光明婆罗门却停住了脚步,心中生起了大悲心而改变了心念说:“我现在应该发起勇敢捍卫众生的心,纵使因为与这个女人结为夫妻而违犯禁戒,我也应该忍受地狱的苦报,不应该就这样离开她,让她因而失去了性命。”
伽咤听到光明婆罗门的话,心中当然非常高兴!因为已能如她所愿,不至于要结束生命。这时光明婆罗门就抓着伽咤的手对她说:“就如你的希求,我同意随着你。”于是光明婆罗门就与伽咤结为夫妻,二人共同生活了十二年。
因为古印度传统婆罗门修行人,是把一生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外出寻访、跟随师父学习婆罗门祭仪,修清净行。第二个阶段,就是返家结婚生子,经营世间营生事务及祭祀礼仪,还有行布施等。第三个阶段,年纪中老,就把家业交给儿子家人,自己则是隐遁山林,栖居在树林中修苦行,专心思惟修行。
到了最后第四个阶段,则离开山林,披着粗布衣,手持水瓶、钵碗游历四方,超脱世事,接受布施供养。因此光明婆罗门与伽咤一同过了十二年的夫妻生活之后就离家,栖居山林中精进修持清净行,然后舍报后就生到梵天,成为色界天人。
释迦牟尼佛讲完这则故事后,又再说明,当时的光明婆罗门不是别人,正是释迦世尊的前身;而当时与光明婆罗门结为夫妻的女人伽咤,正是释迦世尊成佛前为悉达多太子时的王妃耶输陀罗。
世尊说到这里,进一步解释其中的缘由说:“我于尔时,但能一念起大悲心;又复还修梵行,得生梵界。如是,我于十千劫中受轮回身,虽受是身,不生厌倦。”(《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卷1)就是说:光明波罗门当时能生起一念大悲心,怜悯伽咤、满伽咤的心愿,让她免于死亡;又因为之后还继续修清净行,得以生到色界梵天。
由于这种大悲心与清净行的缘故,虽经过十百千劫轮回生死,受报各种三界身,但都不生起丝毫厌倦之心,最后终于成就究竟佛果。从这件释迦牟尼佛过去世的事迹,可以看出来,释迦世尊在因地修行时,正是为了救护众生,以大悲心成满众生的愿求而不顾自己的道业,甚至因而违犯禁戒必须下堕地狱受苦报,也在所不惜!
丝毫不起厌倦之心。释迦世尊就是这样以大悲心对待众生、摄受众生,自己则继续不断修清净行,并且这两者的先后次序取舍,也相当明确,就是先利益众生,再成就自己;可以说,就是
以利益众生、摄受众生来成就自己的佛国净土,纵使在夫妻之间,也是以同样的态度来面对
(三)夫妻相处之道与邪淫的苦患
另外,对于夫妻间相处之道,经典中也有不少记载;像《佛说善生子经》这样记载:
“夫当以五事正敬、正养、正安其妇。何谓五?正心敬之、不恨其意、不有他情、时与衣食、时与宝饰。妇又当以十四事事于夫。何谓十四?善作为、善为成、受付审、晨起、夜息、事必学,阖门待君子、君子归问讯、辞气和、言语顺、正几席、洁饮食、念布施、供养夫。”——《善生子经》
这大意就是说:
身为丈夫的应该要诚正、没有恨意地敬重自己的妻子,不可与其它女人发生邪淫婚外情,并且适时给予妻子所需的衣食、宝饰等以抚慰妻子的身心
,让她得到安适的生活。
身为妻子的人,也应该要以身行、言语和善对待自己的丈夫,整治家务让丈夫能无忧虑地在外营生、养家等来奉侍自己的丈夫
这在古印度当时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是极为切当的家庭教育;纵使现今社会形态已有所转变,但是夫妻相互诚信、尊重及互相扶助的精神,是有助于家庭和谐、社会安定,还是应该被强调的。
尤其佛教戒律中,都将淫戒列为重戒之一,对于
在家人就是不可邪淫——不可以和配偶伴侣以外的人行淫,否则就犯重戒
。犯邪淫戒,罪业是很重的!像《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说:
“邪淫有十罪:一者常为所淫夫主,欲危害之。二者夫妇不睦,常共斗诤。三者诸不善法,日日增长;于诸善法,日日损减。四者不守护身,妻子孤寡。五者财产日耗。六者有诸恶事,常为人所疑。七者亲属知识,所不爱憙。八者种怨家业因缘。九者身坏命终,死入地狱。十者若出为女人,多人共夫;若为男子,妇不贞洁。”——《大智度论》卷13
纵使没有受戒,如果有了对自己的配偶不真诚而与配偶以外的人行淫,当生就会发生很不好的后果,像《佛说善生子经》中说:
“淫邪有六变当知。何谓六?不自护身、不护妻子、不护家属、以疑生恶、怨家得便、众苦所围,已有斯恶则废事业,未致之财不获,既获者消,宿储耗尽。”——《善生子经》
邪淫不止有损于自己的名声而不能守护自身,妻子及家属对你也会因而互相猜疑生恶而不能守护,进而让怨家得便、种种苦恼缠绕,终致事业罢废、资财耗尽
。这当然对家庭及社会造成极大的伤害。
(四)夫妻当转一世贪欲情缘为无量世菩提道缘
但这么说并不表示:已经成为夫妻伴侣了,佛教就鼓励他们多行贪欲。相反地,佛教把贪欲跟瞋恚、愚痴并列为障碍众生修行的三毒;像《法句譬喻经》中,就记载了一则故事,说:有一个有钱的长者,看到自己熟识亲友的儿子,因为父母早逝,不知生活理财,把父母留下的财物都花光了,只能每天行乞求生。长者可怜他,就把女儿许配给他作妻子,还给了他屋宅、车马、奴婢及无数的资财,让他成立门户。
可是这个年轻人懒惰成习,生活毫无计划,不知量入为出,结果没多久就把长者给他的家产都散尽了。长者顾惜女儿,又再给他许多资财,他还是依就如故,终至家境贫乏过着饥困的日子。这样几次之后,长者认为这个年轻人实在无药可救,因为疼惜女儿,就考虑要女儿跟他结束婚姻,另外改嫁。
这年轻人知道这件事,一开始还自觉惭愧,之后心中却想:“我与妻子结婚以来十分恩爱,我对她的贪欲之情非常深重执着;如今她要改嫁与别人产生感情,我怎么受得了?”于是生起了恶念,就把妻子带到房中,说要夫妻二人共死一处,然后拿刀先刺死了妻子,再自杀死亡。长者知道了非常伤心,就来觐见释迦世尊禀白此事。世尊就开示说:
“贪欲、瞋恚世之常病,愚痴无智患害之门,三界五道由此堕渊,展转生死无央数劫,受苦万端犹尚不悔,岂况愚人能得识此?贪欲之毒灭身灭族,害及众生,何况夫妇!”——《法句譬喻经》卷4
意思是说:贪欲、瞋恚是世间人普遍常有的通病,愚痴无智则是灾患祸害的开端,这三毒导致众生无量劫堕落三界五道的深坑中生死轮回,受种种极端的苦报还不知悔悟!愚痴的人怎能知道这个道理呢?尤其
贪欲的毒害,是足以毁灭自身乃至整个家族,危害广大的众生
;这个年轻的丈夫,因为贪欲而毁灭了他们夫妻二人,也就不奇怪了。
两个人今世成为夫妻,固然有着过去生特殊的情缘;但是佛教认为:夫妻之间不应以贪欲爱乐为重,而应该
彼此在道业上互相劝勉,将一世的情缘转为无量世的道缘
......
就是除了克尽自己应尽的职责,随缘尽分去善了夫妻情缘之外,同时也可以观察因缘摄受配偶学佛;或许他就像前面世尊讲述故事中的女人伽咤一样,会在您将来成佛时担任重要的角色了!
来源:学佛人如何面对婚姻?
作者:陈正源老师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4-24
03-08
04-24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