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城市不同的是,中国农村&"ldquo;丁克家庭&"rdquo;还很少见,但传统的&"ldquo;养儿防老,然而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很多年轻人都在城市发展,从而选择丁克,那么哪些城市丁克家庭较多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ldquo;不孝有三,无后为大。&"rdquo;数千年来,这种传统观念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颠覆这一观念的&"ldquo;丁克&"rdquo;家庭开始出现在各大城市,并逐渐成为一种新潮的生活方式。
什么叫&"ldquo;丁克&"rdquo;?
丁克,英文缩略语DINK(Double Income &"amp;No Kids)的音译,意思是双收入无子女。严格意义上的&"ldquo;丁克&"rdquo;标准为具有生育能力而选择不生育,并且主观上对自己&"ldquo;丁克&"rdquo;身份接纳和认可,认为&"ldquo;丁克&"rdquo;是一种生活方式。
据零点调查公司公布的一项社会调查结果:中国的大中城市的丁克家庭约有60万个,近七成被调查者认为&"ldquo;丁克家庭将增多&"rdquo;。 另据一份最新的调查显示:在武汉、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城市里,15-59岁的女性中,有近两成的人认同结婚可以不生小孩,而在中青年女性中,主张婚后不生小孩的则达到24.7%。另外,&"ldquo;丁克&"rdquo;意识最高的是武汉受访者,所占比例是9.9%,其次是北京8.8%。而广州和太原受访者的&"ldquo;丁克&"rdquo;意识则最低,均为1.2%。
大约20年前&"ldquo;丁克&"rdquo;概念刚刚出现在中国的时候,还只有极少数青年人接受这种观念,但是最先接受丁克的家庭大多是高学历、高收入的年轻人,在这些家庭中女性不仅地位独立而且拥有相当的话语权。正是这种观念的外来性和最早的丁克家庭的高端特点,导致人们对丁克形成了某种&"ldquo;时尚&"rdquo;、&"ldquo;新潮&"rdquo;的印象。时过境迁,第一批&"ldquo;丁克&"rdquo;大都到了而立之年,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经历时光洗礼,心态变化,反而开始渴望有个孩子。40岁的关女士就是这样一位&"ldquo;反丁克&"rdquo;,但她已经错过最佳生育时机,日前只能尝试&"ldquo;试管婴儿&"rdquo;,期待奇迹出现。
为&"ldquo;丁克&"rdquo;7次做人流
关女士是武汉人,在一家大型企业做管理,结婚已经有15年了。&"ldquo;我和老公都是事业型的人,结婚的时候我们就商量好了不要孩子,做个&"lsquo;丁克家庭&"rsquo;。&"rdquo;她告诉记者,他们的想法很简单:没有孩子的负担,一来可以一心发展事业,二来可以好好享受二人世界。
在十几年前,&"ldquo;丁克&"rdquo;还是一个很新潮的概念,并且饱受争议,来自社会和家族的压力都非常大。关女士夫妇一开始瞒着父母,但是时间久了,纸里包不住火,只好向家里坦白,结果遭到意料之中的强烈反对。很多亲戚朋友都不理解他们,双方父母还为此大发雷霆,但这些都没有动摇他们做&"ldquo;丁克&"rdquo;的决心。
结婚第二年,关女士避孕失败,意外怀孕,她毫不犹豫地做了人流手术。此后,她先后6次怀上孩子,都狠下心没有要,前后一共做了7次人流。
&"ldquo;最后一次怀孕的时候我36岁,已经有点动摇了,犹豫着要不要这个孩子,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有了孩子,生活就不可能这么舒服了。&"rdquo;关女士说,没有孩子的生活轻松自由,夫妻俩平时各忙各的工作,闲暇时就做自己喜欢的事,外出旅游摄影,在家摆弄盆栽。
人到中年反而盼子心切
从前年开始,关女士明显感觉自己的心态在变化:&"ldquo;以前看到别人辛辛苦苦照顾孩子,就幸庆自己没有孩子的负担活得轻松;现在看到别人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就感觉自己活得太孤单。&"rdquo;
在她看来,这也是自己&"ldquo;中年危机&"rdquo;的一种:&"ldquo;事业到了&"lsquo;瓶颈期&"rsquo;,身体不如以前好,总是担心老了、病了、退休了,到时候只能老夫老妻相依为命。这些顾虑一开始决定做&"lsquo;丁克&"rsquo;的时候也想到过,但当时年轻,无所谓,如今事到临头却完全是另一种心态,只觉得害怕。&"rdquo;
几番思量,关女士夫妻决定开始&"ldquo;造人&"rdquo;计划,但是一年多过去了,她的肚子就是没动静。因为担心自己已经不能生育,关女士开始着急了,她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是双侧输卵管梗阻造成不孕,辗转各地求医,但治疗效果不佳,最终她只好放弃。
日前,关女士夫妇到医院提取了精子和卵子,希望通过体外受精,怀上一个&"ldquo;试管宝宝&"rdquo;。但医生告诉他们,由于已经错过最佳生育年龄,加上关女士多次人流,对身体损伤很大,他们做&"ldquo;试管婴儿&"rdquo;的成功率不高。
专家解析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分析师姜健健表示,如果放开生育限制,对于目前未生育者来说,选择生两个子女的比例仅为四成,而出于现实诸多因素的考虑,实际生活中的这一比例还会更低。虽然&"ldquo;丁克&"rdquo;意识的存在,从侧面上反映出了社会生育意愿的多元性,对于放开生育限制也会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但是,丁克族的增加,将面临家庭的传宗接代,养老等人伦问题。
记者从武汉送子鸟医院了解到,因不孕不育到该医院就医者,超过六成年龄在35岁以上,其中&"ldquo;反丁克&"rdquo;家庭占有相当大比例,都是因为年轻时为了享受生活决定不要孩子,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又&"ldquo;丁不住&"rdquo;了。
该医院副主任朱晓黎介绍,女性最佳生育年龄为25岁至30岁,35岁以后生育能力明显下降,作为高龄产妇,她们要承担更多的风险,分娩时间越迟,越容易生下畸形儿。而当&"ldquo;丁克&"rdquo;家庭决定&"ldquo;反丁克&"rdquo;的时候,绝大多数已经过了最佳生育年龄,面临多重生育难题。年龄过大、多次人流等都是引起不孕症的重要原因,而且,即使借助&"ldquo;试管婴儿&"rdquo;等辅助生殖技术求子,年龄也是能否成功的关键,40岁以上的不孕不育患者,精子和卵子的质量下降,做&"ldquo;试管婴儿&"rdquo;的成功率相对较低。
朱晓黎提醒年轻夫妻,选择&"ldquo;丁克&"rdquo;应慎重,父母感受、养老问题、心理变化等方面的问题都应当考虑到。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年龄与阅历的增长,对待孩子的看法也会改变,这种情况应当及早应对。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8
03-08
04-24
03-08
04-24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