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试读  惊奇乱讲·情话时代的爱情(下) 新刊试读  惊奇乱讲·情话时代的爱情(下)新刊试读 惊奇乱讲·情话时代的爱情(下)

新刊试读 惊奇乱讲·情话时代的爱情(下)

编者按

如今情话金句满天飞,反而更多人失去了爱的能力,加入“不爱征候群”。情话时代,我们如何谈论爱情?爱情学堂三大主课——小说、情歌和影视剧,有哪些著名的“恋爱宝典”影响了人们的恋爱观?人们为什么会相爱,又为什么会分开?

illustrationbymelons

链接:

新刊试读|惊奇乱讲·情话时代的爱情(上)

马赛克

◆在这点上,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斯坦伯格的“故事理论”无疑非常有意思,简单而言,他认为我们之所以爱上某人,只是因为这个人身上的某种特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你的故事对爱情的预设,而我们在任何一段关系中,一定也会让自己在几十种原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故事理论给世间情侣最大的启发在于,一段感情是否幸福,能否维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男女双方关于爱情的故事是否相匹配”。比如“王子”与“公主”这样的互补故事可以完美契合,而“一对《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式争吵不休的夫妻可能在外人看来难以长久,却因为对于战斗的共同需求而保持爱情日久弥新,白头到老”。但一个相信感情需要被悉心浇灌的“园艺故事”要是搭配上时刻斤斤计较的“商业故事”,则必然不能长久。在你看来这一理论确实很有现实意义吗?自己又大致体验过哪些“故事”呢?有时候你同时想做“王子”和“警察”,这就揭示出了每个人的多面性,并且不仅在某个层面解释了为何一个人同时会对不同人感兴趣,也解释了为何许多爱情中的选择若是用一般世俗眼光来衡量,往往都不符合理性的选择?而教授同时也提及了一个他的病例:她总是被“强大而沉默的男人吸引”,她花费了大量精力来猜测对方究竟在想些什么,并为他偶尔的小小赞美感到狂喜,“但结婚3年后,丽莎才突然意识到,在拉里的沉默后面,不是神秘,而是空白”。类似这样的故事突然讲不下去了的瞬间,是不是大多数感情走到终点时候的模样?

李胜法

◆我个人还挺认同这个“故事理论”的,我觉得恋人之间,相互需要、相互欣赏是维系感情纽带的重要前提。在我此前谈过的几段恋爱里,都是觉得对方符合自己对某样事物的期许,而后来我们分手的原因,也都是慢慢发现对面其实和自己想的不一样,比如对方开始认识到原来你并不文艺,原来你这么懒,原来你这么穷等等等等……

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喜欢的人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通过我们的想象,给TA赋予了诸多我们希望TA具备的特质,比如谦虚、优雅、重情重义什么的。但随着时间推移,从对TA不了解变得异常了解,可怕的现实也就越来越骨感,直到最后刺穿你所有的想象,你会发现你爱的都是假的,这时,你曾经疯狂的,刻骨铭心的爱便一下子索然无味起来,两个人爱的旅程也就戛然而止了。

◆讲一个我朋友的故事吧,朋友叫阿楠,高中的时候楠楠喜欢上了我们班最高最胖的那个男生,主动告白,两个人就在一起了。但在我们这帮朋友看来,两个人是非常不搭配的,美女与野兽,男生唯一可以说得上的优点就是家里有钱,但阿楠也不缺钱。

他们在一起的两年时间里,我们一直不断地问阿楠,你喜欢他什么啊?阿楠第一次告诉我们说:“他酷啊,和班里其他男生都不一样,他听摇滚,而且是真的喜欢真的研究的那种,和他在一块我觉得我也酷。”第二次阿楠告诉我们说:“我喜欢他有钱啊,我老想象自己将来可以嫁入豪门。”但是阿楠从来没有占过男生的便宜,两个人出去吃饭都是轮流付账,男生也没给阿楠买过什么礼物。相反的,阿楠总喜欢给他准备各种东西,男生的爸妈离婚了,他跟着爸爸和后妈一起生活,家里还有后妈带来的妹妹,和后妈与父亲一起生的弟弟,没人顾得上管他,阿楠就管。男生准备去韩国交换,阿楠就给他准备行李,一个人跑去宜家买被罩枕套,坐地铁背回来,胳膊都快勒断了,还怕他不喜欢枕套的花色。第三次阿楠告诉我们:“我有点心疼他,想照顾他。”

如果,按照这个理论来看,那阿楠是既想做“摇滚少女”,又想做“嫁入豪门的孔雀女”,还想做一个“好后妈”。于是这个男生的出现,便完成了阿楠的三个心愿,她可以同时至少活在三个故事里。

他是阿楠谈过的所有男朋友里最最认真和喜欢的一个了。刚上大学的时候,两个人异地,阿楠跑去男生所在的城市,和他一起吃学校门口的路边摊,一起散步。坐地铁的时候,阿楠想留下一张地铁票作纪念,在通过出闸的闸口的时候,阿楠没有把票投进那个回收口,而是紧贴这那个男生,在男生过的时候蹭着出了闸口,然后闸口吱吱叫起来,阿楠计谋得逞,开心地拉着男生飞快地往外跑。

但故事是在男生这里讲不下去的。在他和阿楠在一起之前,班里还有另外一个男生追求阿楠,但阿楠拒绝了而和他在一起,阿楠个头小小的,喜欢笑,听他说起摇滚总是有点崇拜地看着他说“啊,这样啊”。一向不太受关注的他,总觉得阿楠是“粉丝”,他可以把想表现给这个世界的样子先表现给阿楠。但后来,他发现阿楠其实比他勇敢得多,也有主见得多。当阿楠在他心里不再是粉丝了,他就再也没有信心在阿楠面前散发光芒了。

于是,他找到了另外一个粉丝,阿楠被他从故事里剔除出去了。

马赛克

◆但包括斯坦伯格和其它许多人在内,都用不同的表述强调了这样一点,即,爱情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正是培养起一种去中心化的视角,或者说,差异化观看世界的方式,这不单有助于个人更了解自己,也最终将造福于整个世界大家彼此间相处的模式。对此你也有相关的体会么?对于爱究竟更偏向于自恋还是奉献的尺度,向来又是怎么来把握和反思的呢?有人责怪浪漫主义的爱情观一下子抬高了爱的砝码,导致了后世的无数悲剧,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让多数的爱都指向苦痛的终点,完全脱离了普罗大众生活的实际,你是否也同意这样的观点呢?而反过来,现代主义让大家回到了自己的内心,又进一步消解了多数曾经为人所秉持的价值,在这个废墟上诞生出的那许多“言情大戏”和“无主情话”,多少也带着点诡谲的色彩?在这两者间,换做是你,会怎样来回答“爱情”这个词的应有之意呢?对我来说,关于这个问题从来就没有人比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讲得更好。在他看来,爱不仅是一门需要时刻磨练学习的技艺,是需要“掌握知识”并“付出努力”的,更永远在乎“给”而不在乎“得”——“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而“消费爱情电影、爱情小说和爱情歌曲”,并总是身临其境,感动有加的男女,都是“无力拆除自己与伴侣之间那堵高墙”,却满足于“多愁善感的假爱模式”的人。他强调:“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换言之,爱就是要把自己身上最具价值的那部分生命力,如“快乐、兴趣、同理心、知识、幽默和忧愁”去与对方分享,而我们现在是不是确实首先也只会关注到自己“是不是寂寞”“有没有美丽”与“遇不见合适的人”?而弗洛姆同时也总结出接受型取向、剥削型取向、囤积型取向和市场交换型取向这四种类型的人确实无法爱人,比如接受型和囤积型虽然同样致力于“不付出”,但前者往往指望一个“救世主”,后者则索性本也不指望从别人那里收获爱,把胜算全都压在了自己的“不消耗”之上,这种种类型是否也在生活中着实常见呢?而当这些人都沉浸在一句句“情话”,热烈讨论着一幕幕偶像剧中的浪漫情节时,你是否会觉得爱情还真是处在了某种危机之中?对此又有什么良策吗?

李胜法

◆关于上述中,爱具备使人去中心化,使人更加了解自我,并造福于人类相处的这些“功能”,我还是认可的,在我身边,的确有很多朋友坠入爱河后转了性,虽然他们不再与我闲扯淡到深夜,但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他们对待生活的方式变得友善了,是爱让他们变得温情和柔软了。至于在爱情中,关于“自恋”和“奉献”的尺度,我只能说你要做到心中有数就好了,要知道奉献是应该有底线的,得不到回应的爱对你来说就是自残,放在对方身上也是同理,你只“自恋”,不“奉献”,那你就是在伤害对方,注定走不长远。

而爱情中的浪漫和现实,也是要把握一个适当的度,整天飘在天上,不饿死也会被摔死,而每天泡在柴米油盐中,不烦死也得被熏死。浪漫和现实并不冲突,甚至我觉得它们未必有太大的区别,心动了自然就会浪漫,不爱了做什么都是现实。所以,如果让我来回答“爱情”的应有之意的话,我想说,今天我的剧本要写到凌晨两点,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可以两点半时出去吃点儿不那么贵的烤串儿,顺便吹吹风,然后回来睡觉,如果不累,也可以再做点儿别的什么,比如炸金花,斗地主,只要不玩钱,都行。

至于那个爱的技艺,不成熟的,成熟的,孩童的,成人的一大堆,我承认他说得有道理,说得都对,但我唯一想说的是,不当一次孩童,你怎么成人,不在几次不成熟的爱情中受几道刀疤,你怎么成熟。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不付出”的爱情玩家,我曾经也这样,但后来慢慢就改变了,毕竟爱是相互的,你渴望被爱的同时,对方也在热切地等待着你的回应,你接收对方的奉献之时,对方也在期待着你的付出。所以,有过“不付出”经历的我,给“不付出”型玩家们的良策就是:失几次恋吧,时间一定会教会你怎么爱,如果你耗得起的话。

◆我从来不相信人与人之间可以做到真正的理解,有时候我去采访,采访对象很动情,甚至边讲话边抹眼泪,但我虽然知道她是因为什么而哭,却不能够感同身受,这份不理解常常会让我觉得有些焦躁不安。同样,我也没有体验过我男朋友的成长轨迹,有时候他回忆起童年里不开心的事,我会不知道怎么开口安慰,我能感觉到这份不安又回到了我身上。

但因为朝夕的相处,我愿意拿出更多精力去了解他,至少我可以听他一遍一遍地讲,然后我尝试着代入我自己,跟他说“如果是我……我可能会……”

也就是说,因为想要了解一个人,想知道“为什么他看见手机上有‘未读红点’就一定要把他们消灭不可”,想知道“他哪来的耐心可以在地铁上笑眯眯地陪着吵闹的小孩子玩很久”,想知道“芹菜究竟给他留下过什么心理伤害,让他连闻一下都要嫌弃地躲开”……所以我想用他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我要了解他这些细枝末节的前因后果,于是就只能暂时放下“我”,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比从前更有耐心一点。不得不承认,虽然深度报道课老师常常强调去中心化看待世界,但好像谈恋爱要比做采访更能让我学会差异化观看世界哦。

浪漫主义强调直接、想象力和感觉,不停提炼爱情的纯度。这或许真的太难了,没有人能真的得到或是给出这样的爱,而生活中也的确有太多的糟心事儿要疏通,有太多轻重要权衡,没有人能够天天拿个小酒精灯去给自己的爱提纯。然而,它仍然要存在,必须存在,因为它是理想,是旗帜,是北斗星。正因为它的存在,那些明灭在寻常街巷灯火里的爱才能也带着点骄傲,明白自己原来也是爱啊,才能让“爱情”这个概念具有对抗平凡,塑造传奇的力量。而现代主义回归内心,强调体验,道德约束弱化,带有反叛意味,“开心就好”,“不要错过”,看上去使人更加自由地放飞了自我。

然而,现在这两种爱情观时常搅在一起。特别是翻一翻那些情感公号,前一天还在向往“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日子,第二天就开始“那就定一个小目标,比如睡你”。这两种爱情观在人们脑海里发酵,便创造出了杂糅的爱情观,比如把浪漫主义的爱情向往折好放进心里的小抽屉,但是平时该放飞还是要飞的。于是,也开始出现这样的人设:潇洒姑娘与不羁小伙浪荡江湖,但内心里从头到尾只有一小片白月光。紧接着也有了“你是浪子别泊岸,就算她笑得多好看”这样的金句。

谈到这里,我好像对从前的那些“无主情话”的理解又更深刻了不少,像是“爱自己”这样的便是囤积型,“你要等”就是接受型,对吗?

对我个人而言,我所恐惧的爱情的危机源于我自己的悲观,我会害怕爱情是稍纵即逝的,我从来不敢以爱情为指导原则来做什么比较重要的决定。我也不相信爱情可以抵抗得了任何一种来自生活的试炼。我总是隐隐觉得,爱情不过是夏天空调房里新鲜的冰提子,冬天铜锅里熟度刚好的一片涮羊肉,我相信它存在,却不相信它可以长久存在。

但我仍然觉得有信心,认为爱情并不会因为“情话”或“浪漫情节”的胡搅蛮缠而陷入危机,在我看来,爱情更像是某种本能,人们会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爱情,能分辨出爱情的纯度,但毕竟爱情更像是奢侈品,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的,也许一生都遇不到心里期待的爱情,但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本文发表于《萌芽》2018年二月号。萌芽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萌芽杂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者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