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心理学:懂性,才会性福,才不会乱性 性心理学:懂性,才会性福,才不会乱性性心理学:懂性,才会性福,才不会乱性

性心理学:懂性,才会性福,才不会乱性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中国人一向谈“性”色变,“性冷淡”却是个例外。

它仿佛是一种高级的符号,当我们逛宜家时,我们会想到性冷淡;当我们看到刘雯的时装大片时,我们会用性冷淡来赞美她。

我们在使用性冷淡时,常常会忘记这是一个和“性”有关的概念,性冷淡等同于高级、简洁、经典、品味、最后是地位。

性冷淡是反“性”的,它是欲望、放纵和原始的反面,它代表着文明、高级、品味与中产精英。

性冷淡正在成为一种流行。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说,只要是异性恋,就不存在性冷淡一说,这世上所有的性冷淡,皆因没有遇见那个能够挖掘她身体欲望的人。

那为什么有的人就是看起来比较性冷淡?

因为这些人就是对什么事情都比较的淡漠。

用朱自清的话来说就是: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也没有。

总是习惯性的做一个旁观者,看别人热闹闹的恋爱,热热闹闹的结婚,什么事情都弄出很大的动静来。

而性冷淡的人就是,爱也隐藏得更深一些,有伤也自己默默舔愈合,性也克制很多,有爱可以,无爱也能活。

作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与“性”有关的情商话题,其实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需求和欲望紧密相关,我们不应该去回避。

这一次,我们不再“犹抱琵琶半遮面”大大方方地谈一谈“性”

“性”重要么?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当然重要!

可是,中国女性“性”福么?我们一起看看这组数据:

根据中国人口学会发布的《中国女性性福指数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女性中只有仅有7.6%能够在性爱中稳定的得到性高潮;

经常得到性高潮的女性为37.1%;而剩下的55.3%的女性在性爱中很少或干脆就没有体验过性高潮。

性生活的不如意给女性们的工作、生活和家庭带来了很大影响。

“性生活对工作、生活和家庭的影响程度”的调查表明:

52.7%的女性认为“比较大”;

11.2%认为“非常大”;

只有约10.6%和12.4%的女性认为“没有影响”或“不能确定”;

而认为“不太大”者则仅占13.1%。

由此可以发现,大多数女性认为“性”很重要。

但是,别说是成年人谈性色变了,就连对未成年人的性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同样是极为缺失的。

为什么人要有欲望?

正如歌手李健,之前一直被标签“性冷淡”“禁欲系男神”,但本人在一次采访中,是不认同这个说法的,他说:

“人人都有欲望,我只是没有被欲望绑架而已。”

可见欲望是个好东西,只要你学会合理利用它,那么,它便会让你不停地扩展人生的宽度,带来更多可能性。

网络上有段话很火,大意是:

婚后我和老公忙着孩子和房子,都双方沟通解决很和气,就是没有性生活。

——所以,到底是谁说男女之间没有纯友谊的?!

这个思路新奇看笑了很多人,但却也是很多伴侣常见的状态。

知名两性关系学家安得烈·G.马歇尔表示:

缺少性生活,首先会对双方感情带来伤害。

如果夫妻一方渴望亲密,而另一方拒绝,很容易给对方带来心理上的挫败感。

其次,还会对身体健康带来一定影响,长期没有性生活可能导致性器官早衰、激素不稳定。

随着生活工作的压力和相处时间的增长,两人间的感情容易淡了,缺乏了激情,对性也提不起兴趣,或者一方对性生活有抵触的情况,那伴侣中有一方性冷淡该怎么办呢?

性是亲密关系的测量仪。

性生活质量高的,幸福感都比较强,而质量差的,亲密关系通常都有各种问题。

生活中,有的人性冷淡,它是怎么形成的?

有你想不到的原因!

所以:性冷淡真的没救了吗?!

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性冷淡!

1:太疲惫、压力:工作压力太大,太忙太累、身心俱疲的情况下,

人根本就没心思。所谓的保暖思淫欲,就是这个道理。

2:不喜欢对方:越喜欢你就越容易想要,反过来说越不喜欢也就越美性趣。

试着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那么的喜欢对方。

3:之前糟糕的性体验:发挥不佳,导致心理压力大,

或是并没体验多少快乐,慢慢的也就对啪啪啪没啥兴趣了!

在男女两性情感关系中,男性往往以“生理冲动”为先导,情感相对于性而言处于次要地位,女性则以“情感渴求”为先导,性是情感的表达工具,而不是主要目的。

即,男人因性而爱,女人因爱而性。

一项关于成年人恋爱的调查表明,有65%的男性同意“没有发生性行为就不算真正的恋爱”这一命题,而同意这一命题的女性只有20%。男女性心理的这一差异反映在两性情感关系上则是,女人喜欢追求浪漫,而男人则不太在意是否浪漫,他们更喜欢直达目的。

多数男人在婚后仍旧和自己的好友保持密切联系,譬如一起喝酒、打麻将等等,而女人们婚后则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丈夫单独相处,不希望被人打扰。

在中、老年夫妻中,多数男性对于“左手摸右手”的夫妻生活习以为常,但多数女性则对此不满并深感忧虑。

一项关于婚内性生活的调查表明,大约有30%的男性报告,来自配偶的“性拒绝”和“性厌恶”言语和否定行为导致他们对夫妻性生活失去兴趣,而报告同一问题的女性比例却不到10%。

在大多数女性看来,自己在男性的性要求面前做出拒绝或回避行为似乎是女性被动性、羞涩性、矜持性的自然表现,但却有65%的男性表示对此难以接受,不可理解。

但总的来讲,性冷淡主要还是心理因素居多。

网络生活降低了年轻人滚床单的动力。

这里不仅仅是说色情信息很多脑科学的研究试图揭示大量浏览色情信息给大脑带来的危害。

比如互联网上泛滥的小黄片小黄图,会不断奖励你的大脑,产生令人愉悦的多巴胺。

但是这种奖励越多,你的大脑也就会越麻木,从真实的XXOO中获得的快乐也越少,你想去和性伴侣做不可描述之事的冲动程度就越低。

换句话说,

每个人都需要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学习和锻炼与人沟通的技能,而电子产品阻断这个过程,降低了你对他人情感的理解能力。

这可能导致一个宅男/宅女无法领会对方传递的暧昧信号。

自然,那就没有然后了。

已婚男人欲望低

许多女人认为,男子的性欲都是很强烈的。

这种想法源于她们少女时代的经历,因为那时与她们同龄的小伙子们正处于性欲勃发期。

实际上,20岁的小伙子也许总想做“那件事”,但对成年已婚男子来说,他们更倾向于各种不同层次的夫妻交流,而不是仅仅满足性要求。

青春期的男子确实比女人更富于性幻想,他们往往容易将感情需要和性需要混为一谈,想通过性来满足情感需要。

但随着年龄增长,工作压力和家庭负担会使青春期那种旺盛的性渴望减弱。

当然也有少数男人性欲一直比较强烈,不能一概而论。

性不只是一种行为,它还是一种观念。

性价值观就是我们大脑里对于性的态度,我们有什么样的性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性爱。

“俄期冲突”(俄狄浦斯)

这在男女身上都有体现。

俄期冲突,也叫俄狄浦斯情结,名字取自希腊神话,意思指的是恋父或者恋母情结。

3-6岁时

,在孩子有性别意识的关键阶段,会表现出对异性父母的亲近和对同性父母的排斥。

如果这个时期过渡不好,“俄期冲突”会伴随着人的一生。

俄期冲突的影响是很广泛的,包括对一个人成功动力、自我突破、回避快感等一系列的影响。

其中最直接的一个影响,就是影响亲密关系。

俄期冲突严重的人,对异性,会有将他们投射成为自己异性父母的天然冲动。

这个时候,表现出对另一半有性欲,无异于表现出对自己的异性父母有性欲,这会带来难以忍受的羞耻感。

为了阉割这种羞耻感,我们就会选择将自己的“性冲动”和“情欲”防御到潜意识深处。

也会表现出所谓的“性冷淡”。

性福金三角

再浓烈的爱也会转变升华成亲情。

为什么男人不像之前那么爱你了,那是因为男人爱你爱得比之前更加深沉了。

爱情总归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渐渐升华或转变成亲情。

亲情,相对于热恋而言,本身就比较平淡,甚至是琐碎。

在性生活中,男女双方的节奏和感觉是不同的,男性更容易满足于性器官的兴奋,而女性更重视情感的和谐。

如果在夫妻关系中,女性感受不到爱,甚至感到不被尊重和关怀,会降低女性对性爱的欲望。因此,要调整一下交流时候的模式,不能随意打断对方的表达,阻断有效沟通的渠道;

要学会倾听,耐心的陪伴和理解,鼓励妻子的表达,让妻子感受到爱和关怀。

爱是美好性生活的基础,只有用爱解决了其他问题,才能得到“性福”。

中国人性生活频率已经惨到不能再惨。

关于性生活频率,有一个特别简易的公式:二十多岁的人,不管你是21岁还是29岁,都用前面那个2乘以9,等于18,意思就是10天里面有8次;

相应地,三十多岁的人,就是27,20天里面有7次,差不多三天一次;以此类推。

这样一算就知道,中国人的性生活频率已经惨到不能再惨,很多三十岁的已婚女性,恨不得一个月一次。

我小时候就知道中国人的性生活都很惨了,因为大家不是从垃圾桶里捡来的就是石头蹦出来的

是我们中国人天生性欲低吗?

不是的,因为性欲和食欲一样,是天生的,如果没够量,那一定是有被压抑的部分。

也许你以为世界上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独终老,其实最糟糕的是与那些让你感到孤独的人一起终老。

本应美好的婚姻却如此惨淡,你还要容忍到什么时候?

人生在世数十载,已然没有多少时间去浪费了,青春已经耗了一大半,你还要将就到几时?

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一点,因为我们终究要失去它,何不让自己快乐一点,舒服一点。

惟愿每个人都能怀揣着炙热的爱,和生命中那个最独特的存在,好好享受更好的性福。

最后,作为一个成年人,你多久有一次性生活呢?

我们的微信公众号:青云心理工作室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我们!

你的焦虑,正在拖垮你

大数据:5万对夫妻离婚原因曝光,居然不是出轨抑郁症没有所谓模样,他们连笑着都很绝望……

你的焦虑,正在拖垮你

男方家里说,要娶一个不要彩礼的_____!

性心理:关于性,你还真的不懂

原生家庭问题:让你的婚姻轮回到父母模式真正厉害的人,早已戒掉了它!——心理学说抑郁症没有所谓模样,他们连笑着都很绝望……

抑郁症患者在假装生活?——放P!

作者简介:

小贤老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塔罗牌占卜师、行星能量颂钵疗愈师,自由码字人,培训师。

体会爱的老灵魂,人生路的探索者。

重要的是:一个认真热爱生活的心理师。

以有限文字,写无限可能!

倡导以爱为本质的精神生活,一起感悟生活的真谛,生命的真意!

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实用心理学

如需心理咨询、塔罗牌占卜、商务合作,请私信!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