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青年在察布查尔县春节文艺晚会上表演节目
春节在锡伯族人民传统节日中是最隆重、过节时间最长的节日。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起一直到农历二月二。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对此进行一些描述和探微。
一、春节是锡伯族盛大而隆重的节日
.腊月二十三
:这天是锡伯族人春节序曲的开始。主要活动是扫房子,送灶神婆。这一天,吃完早饭,全家动员,把屋内的炕席被褥等能搬的东西都搬到外面,洗刷、拍打干净;等把房屋打扫干净后,再搬进屋里。打扫房子用的扫帚是临时用芨芨草捆扎的。用完之后,立即拿到院子空旷的地方,连同屋子里清扫出的杂物、垃圾一起烧掉。当然,现今锡伯族人民居住条件及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改善。置办新家具、粉刷房屋也在这一天进行,旧俗有了新的内容。
扫完房子就做晚上送灶神婆的准备。这天下午在灶神婆的神位前供发面饼子、油炸饼之类的贡品,到晚上把神像取出来,在神像嘴上抹糖稀(以防灶神上天后汇报人间诸多“不洁”之事)即投入灶火中烧化,一家人向灶火跪下叩头送灶神婆上天。送完灶神婆就开始办年货、宰鸡、杀羊,作过年的准备。
腊月二十七
:这一天是锡伯族人民祭北斗星的日子。其主要仪式是:选一只公羊(一说是山羊)用清水洗过后宰杀,放在八仙桌前面。同时,在西屋西墙处置一小炕桌,点上七根蜡烛,按北斗星的位置放好,家主带领一家大小点七根香跪拜,当晚把煮好的羊腿供一夜。
果子额分
腊月二十九
:锡伯族在腊月二十九这晚炸油果子。“果子额分”是锡伯族人民过年准备的上好面食。其主要原料为小麦面、清油和葫芦。做法是:葫芦削皮去籽,切成碎段,放入烧开的清油里,炒至糊泥状。取出待凉后放入白砂糖、鸡蛋,再与发好的面和在一起和成面团,稍发后就可以炸成油果子了。除了炸油果子外,还烧制很多南瓜锅盔。一般用炸油果子的面团烤制而成。这种厚饼子酥、软、脆不易发硬,可以放很长时间。
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这一天要做的事情比较多:(1)上午男人们带着木锨去墓地清除先祖坟堆上的积雪。(2)妇女们煮肉赶制“萨萨汗”(多用干豇豆和带骨羊肉做成)和“车勒”(即用羊肉或大肉做的红烧肉)等年菜。(3)年轻人或晚辈们给亲戚或长辈送年礼,年礼一般不分轻重,但必须年三十这一天送到。否则会受到亲戚长辈们的嗤笑和责备。(4)三十下午挂“喜利妈妈”祭祀祖先,这种活动一般在自家进行。如果兄弟有几个,父母都不在了,一般在老大家进行。仪式是这样的:先在大门口烧一堆麦草火,同时摆设供桌,供品主要是米饭、煮成半熟的羊腿、菜肴和点心之类。羊腿上插一把刀,筷子要斜插在米饭碗上。祭祀的白酒要兑水,先烧纸钱倒米汤,后倒酒,祭祀时要画半圆圈,不画圆圈,等麦草烧完,收回供桌吃“团圆饭”。
(5)
三十下午吃团圆饭
:大年三十这一天,凡是外出能回来的都要在掌灯前返回家中,同桌吃年饭;即使回不来的,在饭桌上也要给他摆上一双筷子一只碗,留个座位,以示团圆。饭后家主带领子女到族长家跪拜家谱,然后到辈份高的亲戚家拜年,这称之为“辞旧岁”。同时妇女们剁肉包饺子,宅院内外灯火通明,放爆竹、玩游戏通晓不眠。
正月初一给长辈拜年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天不亮家家都起来煮饺子,饺子煮熟后,先给`布尔勘”供一小碟,然后全家一起吃。尔后,全家跪拜“布尔勘”,晚辈跪拜长辈,然后家主率领全家按辈份给自己“哈拉”的长辈去拜年。不管到谁家,都要叩拜那一家的“布尔勘”,后拜主人。街头巷尾碰见熟人朋友都互相问候祝贺。这称之为“迎新年”。正月初一这一天不劈柴,不倒垃圾,不倒炉灰,不扫庭院等,妇女初一到十五不做针线活。
正月初二
:在正月初二早晨,锡伯族人吃“朱西凌不达”即长寿面。这象征人们平安送走了旧岁,迎来了新年,预祝新的一年内长寿无恙,万事如意。
正月十五
:这天锡伯族各牛录都演秧歌舞,称之为过小年。
正月十六
:这天是锡伯族人的“抹黑节”。这天清晨,年轻小伙子们争先恐后早起,带着锅底灰搅油做成的黑灰,三五成群争着向行人脸上抹黑。对长辈和老人只往脸上抹一点点,抹时必须行跪礼。从拂晓到太阳升起这段时间,全家、全村乃至所有的锡伯族老少,面目皆黑。
二月初二
:这一天锡伯族人民收“喜利妈妈”,吃猪头肉,宣告“年”已经过完,开始备耕生产。
二、一些锡伯族春节习俗成因的探微
1.春节扫尘是辞旧迎新的标志。春节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任何一个民族在本民族传统节日来临之时,都要进行扫尘活动,锡伯族人民也不例外。这是因为,辛苦一年的人们要想以饱满的精神进入新的一年的新生活,必须要有一定的仪式为标志,扫尘就是形式之一。再者也是为了净化周围的环境、保护自身的健康。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现在居住在新疆察布查尔县的锡伯族人民在这一天用粉刷房屋来代替扫尘,这一现象是否受周边其他少数民族特别是维吾尔族风俗的影响所至,值得探究。
2.“送灶神”习惯与先民的原始火崇拜有关。凡过春节的民族都知道这一习俗。这一习俗与先民们的原始崇拜有关。初民们自从学会用火,便在氏族群驻地烧起一堆长明火,用来取暖、照明、烤熟食物、烧制器皿、防御猛兽夜袭,这就是原始的“灶”。由于它的出现让初民们改变了原有的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使人类向文明社会迈进了一步,于是便产生了“火崇拜”。当时人类仍处于母系社会,“灶”由氏族里威望最高的妇女管理着,只是后来,随着母权的转移,火主神也就改变了性别。这些变化在不同民族对其称谓上也有所证明:锡伯族称之为“灶神婆”,而大部分过春节的民族包括汉族在内都称之为“灶王爷”或“灶神”。那么这一在先秦就被列为民间重要祭礼的“神”身份到底如何呢?
“道教对灶神的解释采用了张奎《经说》的说法`道言,昔登昆仑之山,有一老母独处其中,没知其由……’天尊曰:`唯此老母,是名种火之母,能上通天界,下统五行,达于神明,观乎二气,在天则为天帝,在人间乃为司命,又为北斗之七元使者,又为五帝之灶君,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凡人间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昔,定其薄书,悉是此母也’。”[1]因此可知:第一,最初的“灶神”是女性,那锡伯族人民的称呼“灶神婆”更含原始意义,年代更久远,是远祖对火崇拜的原始写照。第二,灶神主管人间善恶之事,因此不管是汉族还是其他有祭灶习俗的民族在送灶神之时,不是用“糖瓜”就是用“糖稀”等甜美之物来糊住其嘴,希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一点和汉族人民是完全相同的。第三,锡伯族只有送灶神的仪式,而汉族还有在大年三十晚上将其“灶王爷”接回来的仪式。这又是二者相的异点。
3.祭祀北斗星这一风习与辨别方向和尊西习俗有关。锡伯族的先民多以狩猎、游牧为主,而这些活动又总是在山里,时辰或早或晚,这样容易迷失方向。要想辨别方向就主要靠北斗星了。因此,在锡伯族人看来祭祀北斗星就能够祈求灵神的保佑,得到平安、幸福。祭祀北斗星这一习俗满族也有。据载“祭星:满族祭祀习俗。星神为北斗星。在庭院西北角摆上供桌,桌子上陈设七盏油灯,七盅烧酒,七个香碟,七个黄面馍馍。族人跪地,萨满持哈玛刀边舞边歌。萨满或族人击单鼓,两个童男击板和,意在表达敬星求福愿望。”[2]
这一习俗也是起源于原始崇拜。“信仰星神大概与信仰玉皇大帝有关,星神都是玉帝的臣子,受玉帝委遣管理人间事情。……北斗星主管人间爵禄、寿夭、或岁时丰歉……道教则把北斗星请进道观,设立星坛,道教认为人的一年的命运如何,操在一位值年星宿手里。”[3]至于锡伯族祭祀北斗星的初衷与此是否相符,还需进一步的考证。
锡伯族祭祀北斗的仪式是在西屋西炕举行的。这是因为锡伯族有尊西的习俗,家庭祭拜的供桌都在西房。西房是神圣的,不能随便出入。这一习俗的形成与锡伯族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有关。锡伯族的祖先是世居于嫩江西北大兴安岭的鲜卑拓拔部,东汉初期,鲜卑人开始南迁,北魏初年已经到达绰尔河流域(嫩江上游西北的一支流)。[4]锡伯族祖先南迁祖居地以后,从北魏初年到明末清初的1500多年间,一直活动于嫩江流域。嫩江流域的西北嘎仙洞一带便是锡伯族祖先的故居地。锡伯族人“以西为尊”,祖先神龛都是设在西屋西墙角,这或许有族人不要忘记祖先源自西北之意,同时也蕴涵有对祖先的崇拜和故居地的怀念心理。
另外,由于锡伯族人生活在寒冷的北方,为了躲避严寒,其房屋多选择山的阳坡,架木为室。这样可以抵挡寒冷的西北风。因此,房屋的东山墙特别凉,而西屋则最暖和。锡伯族素来敬老,最暖和的西屋自然要请求家中辈份最高的长辈居住。因此供奉神灵和祖宗的神龛当然要设在西屋和西炕了。
4.送年礼有求“送岁”之意。很多民族都有这一习俗,不同的是,锡伯族人规定必须在三十这天送到。
“送年礼”锡伯族人民之所以规定必须在三十这一天送上,可能是求“送岁”之意,希望自己能长命百岁。年三十这一天男人上坟,女人做年饭都是在为祭祀祖先做事。
大年三十下午挂“喜利妈妈”
5.三十下午挂“喜利妈妈”,是求保佑人丁兴旺和家宅平安。“喜利妈妈”是锡伯族的女祖先,她是保佑人口兴旺和家宅平安的女祖宗神。平时锡伯族人家将其装入纸袋内供在西屋西北角墙上,并设有供板。每年除夕,由袋内取出,从西北墙角扯到东南墙角,烧香磕头。到二月二再装入纸袋内,挂回原处。那么“喜利妈妈”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它是一条两丈多长的丝线,上面系着小弓箭、小靴鞋、箭袋、摇篮、铜钱、布条、背式骨(猪羊膝盖骨)、木锨、木叉等物。其中背式骨标明辈份数,即添一辈人,加一背式骨;小弓箭表明男孩儿,添一个男孩儿,两个背式骨之间就添一张小弓箭;布条表明女孩儿,在这一辈有几个女孩,同样有几块布条。摇篮、小靴鞋等表明子孙满堂;箭袋表示男儿长大以后,成为骑射能手;铜钱表示一定生活富裕;木锨、木叉等表示农业丰收。通过“喜利妈妈”可以看出各家人的辈数、人口数和男女数等,这一习俗可能是母系氏族社会的遗风,是这一时期结绳记事文化的遗存,是无文字时代的家谱。这种女祖先崇拜的习俗延续至今。
6.“布尔勘”是锡伯族人民供奉的男祖宗神。他平时被供在西屋西墙正中,最初那里钉有两根木桩,上放木板,锡伯族人称之为“布尔勘萨尔哈”(祖宗龛板)。“布尔勘萨尔哈”上搁置布尔勘匣子(祖宗盒)。祖宗盒里装有祖宗代表物,每逢春节都要祭拜,以示纪念。这样一代代传下来,祖宗代表物就演变成为布尔勘(祖宗神)。
现在锡伯族人都住进了新式房屋,已经不再有“布尔勘萨尔哈”,也不供奉“布尔勘”了,但习惯上仍然把设在西屋西墙边的条桌或八仙桌称作“布尔勘萨尔哈”,且大多数已故长辈(多为父母)的遗像挂在西墙上。春节拜年时,先拜布尔勘,后拜老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故去长辈的遗像便成了这一家的现代“布尔勘”了。
7.“抹黑节”是由锡伯族的历史传说演变而来的。抹黑节的由来有以下传说:“锡伯族人所种的庄稼曾连年遭受黑粉病之害,人们对此束手无策,认为是好逸恶劳,又随意浪费粮食而获罪于天神所至,遂相互将脸抹黑,以示忏悔,痛改前非;并且确信,此举可以使庄稼免遭黑粉病之害。”[5]
由上述可知,中国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互相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具有共性的多元文化的混合体;同时,由于民族历史、文化及地理环境的不同,各民族节日习俗的形成各有其个性特点。锡伯族的一些春节习俗就是在与汉族等民族的长期交往和相互融合中逐渐形成的;而一些独具特色的习俗又与本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是本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
参考文献:
[1]文史知识编辑部.古代礼制风俗漫谈:第四集[Z].北京:中华书局,1997.230.
[2]铁木耳,达瓦买提.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词典:东北、内蒙古地区卷[Z].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181.
[3]易耶,赵倩昶.民俗礼仪[Z].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106.
[4]贺灵.锡伯族源考[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4).
[5]《中国各少数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编审委员会.中国各少数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Z].学苑出版社,1990.631.
作者:陈潮华关忠保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5月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
“锡伯文化”(xiwesuwen)掌中收
“锡伯文化”总策划:佟志莹
“锡伯文化”总编辑:佟志红
“锡伯文化”技术支持:王俊逸
欢迎各族朋友赐稿或者推荐(关于锡伯族的文学作品、摄影作品、历史类文章等均可)。
邮箱:tzh228@qq.com
如需转发,请注明“转自锡伯文化(xiwesuwen)微信公众平台”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9
03-09
04-24
03-09
03-09
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