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俗习惯】第四十一期——锡伯族 【民族风俗习惯】第四十一期——锡伯族【民族风俗习惯】第四十一期——锡伯族

【民族风俗习惯】第四十一期——锡伯族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锡伯族简介

锡伯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锡伯族原居东北地区,乾隆年间清廷征调部分锡伯族西迁至新疆以充实当地。今锡伯族多数居住在辽宁省(70.2%)和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在东北的沈阳、东港、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扶余、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

锡伯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是在满语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语言,跟满语很接近。锡伯文是1947年在满文基础上稍加改变而成的。新疆的锡伯族至今保持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兼用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东北的锡伯族在语言、衣食、居住等方面同于汉族。

锡伯族历史

在16世纪之前,锡伯族先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上。18世纪中叶,清朝政府从盛京(沈阳)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1018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共3275人,由满族官员率领,西迁新疆的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这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西迁新疆的锡伯人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话别。次日清晨,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踏上了西迁的漫漫征程。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艰苦跋涉,到达新疆的伊犁地区。现在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就是他们当年的驻地,那里的锡伯人是他们的子孙。

远古时代的神秘传说:在锡伯族民间传说中说,锡伯族先民——鲜卑,古时南迁时,在鲜卑山(今大兴安岭)中迷失了方向,被困在山里。后来,有一种神兽在前引路乃得出山,才来到南方大泽(呼伦贝尔草原)。这种兽,状如虎而五爪,文如狸而色青,大如狗而迅走。锡伯族保留有供奉“鲜卑兽”(瑞兽)的习俗。将绘制的兽形图案,挂在住室西或北墙上,久而久之就成为锡伯族标志性图案。

锡伯族风俗习惯

锡伯族礼仪风俗

锡伯族有讲究礼仪、尊老爱幼、热情好客、崇尚整洁的传统美德。在日常生活中,不孝儿女、不赡养老人者,要受到社会的谴责。教师在社会上受到特别尊重,本民族谚语说“不尊重教师就是不尊重父母”。尊重客人被视为体现一个家庭或家族文明素质的重要方面。保持整洁、保护水源、在公众场所保持外表形象是本民族自古延续的社会公德和个体德行方面的重要表现。礼仪礼节则被视为做人的根本。在日常生活中,对长辈应答和气,久别重逢须行“打千”礼,逢重大节日、婚丧必行跪礼及磕头礼。该传统一直传承至今。

锡伯族传统节日

锡伯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等,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要算是抹黑节和西迁节。

清明节

锡伯族的清明节一般在农历三月过一次,但在新疆伊犁、塔城地区的锡伯族人每年要在农历三月和七月过两次清明节。过节时,人们分别用鱼和瓜果祭供,所以分别称为鱼清明和瓜清明。

抹黑节

锡伯族人有在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相互抹黑的习俗,久而久之,这一天就成为锡伯族传统的“抹黑节”。

WHATYEAR

西迁节

锡伯族西迁节,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锡伯民族的西迁戍边纪念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锡伯族西迁节因时间是农历四月十八日,所以叫"四一八节"。因有怀念亲人之意,又叫怀亲节,新疆锡伯族同胞称为"杜音拜专扎坤"。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新疆锡伯族群众就会欢聚一起,共进野餐,表演歌舞,以纪念祖辈驻防戍边的英雄业绩。

锡伯族婚俗习惯

锡伯族基本保持着一夫一妻、妇随夫居的典型的父权制婚姻形态。个别无子嗣者招婿入赘。同姓不婚,但偶有姨表、舅表、姑表兄妹婚配情况。新中国成立后,新婚姻法在锡伯族社会得到全面贯彻,纳妾、童养媳、指腹为婚等陋习逐步被杜绝。锡伯族与汉族等民族的族际婚姻日益增多。

锡伯族饮食习惯

锡伯族过去在饮食上有许多必须遵守的规矩,比如经常食用的发面饼,上桌时分天、地面,天面必须朝上,地面朝下,切成四瓣摆在桌沿一边。吃饭时不得坐门坎或站立行走,禁止用筷子敲打饭桌、饭碗,或把筷子横在碗上。全家进餐按长幼就座,以西为上,过去父子、翁媳不得同桌。晚辈路上遇见长辈要问安并让路;平辈见面要相互问好。客人来访,儿媳要出来装烟、倒茶,若装烟、倒茶的与客人辈分相等,客人应起立或欠身双手接;客人告别时,全家要出来送至大门口。

锡伯人打围有个古老的习俗,不论猎取的野味多少,所有参加者无论大小都是平均分配,即便过路人碰到分猎物时,也毫无例外地分得一份。不过,猎物的头和蹄子应分给首先命中者,这是一种奖励。锡伯人认为,猎物是大自然赐予大家的,不是属于哪一个人的,不能独用。

锡伯人不光把打围看成是取得食物的手段,同时还把这看成是一种团结和吉祥的象征。

锡伯族服装习俗

锡伯族的早期服饰衣料是以鹿、猪犴等兽皮为主,比较注重防寒保暖功能。锡伯族的服饰,因时代不同和地区的差异,以及民族相互间的影响,也有所差异和变化。传统的锡伯族服饰曾吸收过蒙、满、汉等民族服饰的优点。锡伯族男子喜欢着蓝、青、灰、棕色长袍,外面套上青马褂,头戴圆顶帽,腰系青布带,脚蹬厚底鞋。为了便于骑马,男子的长袍和马褂,都左右开叉。锡伯人的长袍,系大半截的长袍,底边在膝下半尺许,袖口为马蹄形,可以卷上,可以放下,下身穿的长裤,外加“套裤”(只有两条裤腿,没有裤裆和后腰),春秋穿的是“夹套裤”,冬季则穿“棉套裤”。

锡伯族女子的服饰式样较多。喜欢穿各色花布和方格布旗袍(多滚边)、绣花鞋、坎肩等。大襟长袍要粘花边或绣花宽边,爱套穿坎肩,坎肩有对襟的,有大襟的,也贴花边,长裤扎黑色腿带,脚穿绣花鞋。少女与未婚姑娘,一条长辫,用各色“毛线”扎辫根,不剪头发帘,头上、辫梢爱戴些花,耳戴金(银)耳环,穿着淡雅漂亮的旗袍。右侧腰部的衣兜口内,掖一条彩色手帕,一半露在兜外。脚穿绣花布鞋,显示出青春的活力。媳妇的服饰与姑娘无大差别但比姑娘穿着要鲜艳。发型也不同,媳妇梳的是“盘龙髻”,额前有“刘海”,脑后有“燕尾”,头顶上乌发蓬起,盘成髻形,日常生活中将辫梳成双辫或两“抓髻”,合起成为一个大"疙瘩髻"。头发抹头油,没有头油的,用榆树皮泡的水也粘稠光亮。面部可以涂粉,口可以涂口红,可以染指甲等。头部髻上插着金簪,腕上佩带金(银、玉)手镯。

辛亥革命后锡伯族服饰变化受汉、维吾尔等族影响较大。年轻妇女喜欢穿色彩鲜艳的连衣裙、裙子、衬衫和翻领、高领短大衣、靴子等。男青年喜穿西服、运动服、夹克衫、皮鞋等,只有八九十岁的男女老人偶尔穿长袍马褂、礼帽、坤秋帽、绣花鞋。

锡伯族建筑习俗

早在清代,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等地的锡伯族均形成了村镇。西迁的锡伯族在察布查尔渠凿通后,便基本形成了现8个牛录(亦称嘎善)的聚落形式。牛录既是经济单位,也是作战单位。最初每个牛录均围以高大的围墙,开东西南北四大门,有二三百户不等。

每户庭院大小不等,少者二三亩,多者四五亩。庭院多呈南北长方形,四周植有各种树木。庭院都用矮墙围成,分南北两院,南院多种果蔬,北院修棚圈、种树木及谷物等。住房多为人字形土坯斜顶房或木架结构斜顶房,多南北向。卧室均起火炕,多是南西北“三环炕”。西屋多由长辈住,东屋则为晚辈起居,中间多为隔成过道的厨房。锡伯族历来崇尚多世同堂,分家须由父母操办盖房另立门户。

锡伯族的住房日益向砖木、钢筋水泥结构相结合的房屋发展。过去的那种从清代遗留下来的人字形大屋顶房,已被淘汰。个别村庄只是作为文物保留。这种房屋的造型是从满族学来的,它的造价较高,用工、用料较多。当今的住房,逐渐趋向砖木结构与“来兰皮”结构相结合的房屋。有许多房屋,钢窗、钢门取代了木窗、木门。个别农户还盖了楼房。

锡伯族的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住宅和庙宇的建筑上。锡伯族的住宅,“人”字形大屋顶房,宽敞大方,屋檐宽出半米左右,窗户很大,有的一间房子就有四五个窗户,窗户格木形状都很精致,小而多曲、几乎和雕刻的一样,如果没有精细的技艺是做不出来的。而且在门框、窗、屏风上都有精雕细刻的图案。

编辑:张珮瑢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赞 ( 1) 打赏

评论

9+4=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 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