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乳山泥塑
历史渊源
清朝光绪年间(约1885年),乳山市大孤山镇俞介庄村宋云泰自京城学成面塑手艺后,返回家乡,把该技艺传授给儿子宋吉坤,两年后,宋吉坤在村里开了一家叫做“吉祥果子铺”面点铺,开始规模生产各种面塑食品及供品。后经宋吉坤又传给其子宋守征,宋守征又传给女儿宋文凤。宋文凤出嫁到大孤山镇河南村后,把泥塑技艺带了过来。近几年,宋文凤又将原来面粉原料改为轻粘土作原料。现在宋文凤又带徒四人:张丽婷、张燕燕、张丽姗、张怡,均系其孙女。
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
基本内容
乳山泥塑制作技艺是把各色轻粘土经过手工搓、揉、抻、捏、切、盘、压等工艺方法,制成花、鸟、鱼、虫、人物等艺术作品,用于人们收藏和观赏。
以制作仙鹤为例简述其制作工艺过程:
1、备料:轻粘土,1mm铁丝,细竹枝、棉线,废旧包装盒。
2、取两根1mm铁丝弯成两条鹤腿骨架及脚趾,用棉线捆扎好。
3、取白色轻粘土揉搓成鹤身。
4、取白色轻粘土揉搓成鹤的颈部、捏出头部。
5、用黑色轻粘土做眼圈,白色轻粘土做眼珠,黑色轻粘土做眼睛。把做好的两只眼睛分别粘结在鹤的头部两侧相应的位置上。
6、用肉色轻粘土揉搓出细椎体,用剪刀剪出鹤的嘴巴形。
7、分别将腿、身、颈、嘴连接在一起。
8、用白色轻粘土做翅膀,并镶嵌在鹤身上,压出麻点。
9、用白色轻粘土分别做尾部、盘出颈部、额头羽毛。
10、用刮刀和抹刀修剪。
11、装入包装盒,作品完成。
主要特征
1、作品千姿百态、生动形象,极富美感。
2、生活气息浓郁,文化底蕴深厚。
3、作品颜色艳丽丰富、操作简便,并且易于风干,易于长期保存等特点。
主要传承人
宋文凤,女,1927年6月出生于乳山市大孤山镇俞介庄村。十五岁随父宋守征学习面塑手艺,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得到其父真传,闻名乡里。她制作的用于祭祀的面塑制品曾经在周围乡村一度成为逢年过节的抢手货。解放以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期间,人们不再公开祭祀活动,用于祭祀的面塑制品已无人问津,面塑手艺几近失传。改革开放后,已是古稀老人的宋文凤抓住时机,及时调整思路,采用新材料轻粘土代替面粉,在原来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乳山泥塑制作技艺,其制品已不再用于祭祀,只作艺术品供人欣赏。几年来,宋文凤的作品深得社会各界的好评。山东电视台、威海电视台、乳山电视台都曾做过专访。
第五代主要传承人张丽珊,自幼学习国画、水彩画等,有长时间的艺术学习经历。受家庭熏陶,她从小耳濡目染,对胶东民间泥塑技艺十分痴迷,并跟随奶奶宋文凤学习乳山泥塑制作技艺六年。自2014年以来,她倾心致力于传承乳山泥塑制作技艺,其作品幽默风趣,生活气息浓郁。
重要价值
艺术价值
作品千姿百态、生动形象,极富美感,具收藏和观赏价值及民俗学价值。
社会功能
作为乳山市地方特色民俗技艺,能够起到宣传乳山的作用。
项目保护
2017年12月,乳山泥塑制作技艺被乳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五批乳山市级非遗名录。
其他非遗项目请继续关注“乳山市文化馆”公众号
编辑:程克臣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03
04-02
04-02
04-24
04-01
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