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热了
你是不是也经常有这样的感觉
☑脑袋变得沉沉甸甸
☑手脚像被灌了铅一样,抬不起胳膊,迈不开步子
☑面对一桌美味也没有胃口
☑脸上还容易冒油、长痘,浑身有湿漉漉、黏糊糊的感觉,整个人不清爽。
这是怎么回事呢?
唐山市中医医院肿瘤科副主任
王清贤表示
这可能是由于身体湿气太重导致的
身体有这5个表现
说明湿气重
在中医学中,湿为六种病邪之一,属阴邪,性质重浊而黏腻,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邪气,都称为湿邪。
随着夏季的到来,雨水逐渐变多,加之夏天温度较高、湿度也较大,人体很容易出现湿热下注的症状。
王清贤介绍,湿气重的人,往往会有以下这些表现:
舌苔厚腻
舌苔很厚腻,或者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
身体沉重懒动
身体特别疲乏,懒得活动,睡醒后仍然不解乏,浑身不清爽,有头昏脑胀之感,易困倦,记忆力减退。
食欲不振
湿邪困扰脾脏,影响脾主运化的功能,会表现出胸闷腹胀、食欲欠佳、口中粘腻等表现。
面部容易出油
湿气大的人常见面垢,有不清洁的感觉,面色发黄、发暗、油腻,有的伴有头发出油,或者耳朵里面总是湿湿的,用小指触碰,感觉有油。
大便粘腻不成形
正常的大便是软硬适中的条形,如果大便像熟得过度的香蕉一样外形软烂、粘腻,不成形,总有排不净的感觉,粘在马桶上不易被冲走,这也说明体内有湿。
大家可以自行对照看看
如果有以上症状
那么说明你该祛湿了
简单4招,帮你祛除体内湿气
恢复神清气爽
古话云:“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王清贤表示,祛湿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从运动、饮食等方面进行调节。
第一招:多运动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饮食油腻、缺乏运动,运动能帮助排出体内湿气。激发体内的阳气,就如同夏季的太阳消除地面的湿气一样,能很快消除体内的湿气。
第二招:清淡饮食
日常当中过食生冷油腻也易生湿,应从食疗开始,帮助除湿。
平日应该多吃小米、薏苡仁、红小豆、山药、芡实等健脾利湿的食物,少食甜食等肥甘厚腻、酸涩、寒凉之品。
第三招:日常饮用中药代茶饮
①香兰凉茶
配方比例
:藿香9克、佩兰9克、茶叶6克
:解热祛风,清暑化湿,开胃止呕。
②解毒祛湿茶
配方比例
:白术50克、茯苓50克,甘草50克,枸杞50克,贡菊50克,香橼50克。
功效:
清热解毒,利湿化浊。适用于湿热引起的舌苔黄腻、腹胀纳呆、腹痛腹泻、肢重等症。最适合经常在户外奔忙或夏天感受暑热之病的人群。
③清热祛湿茶
配方比例:
银花15克,槐花10克,栀子15克,茵陈15克,白扁豆30克,枳壳15克,山楂15克,藿香10克,蒲公英15克。
功效:
适合用于肠胃湿热证:疲倦乏力,昏昏欲睡,胃口不好,腹胀或腹痛,口臭,口腔溃疡,牙周肿痛,或有湿疹,皮肤瘙痒,大便硬或烂,小便黄,舌苔黄厚。
第四招:三个穴位帮你轻松“排湿”
为大家推荐3个身体自带的天然祛湿开关,平时可以多按按。
1.委中穴
委中位于腿窝中心点上,膝关节后面,走膀胱经。
膀胱经是人体排毒祛湿的通道之一,委中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泄口。建议大家平时多敲打此穴,每次30次左右。
2.曲池穴
曲池穴是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位,大肠经的湿浊之气常聚集于此。
该穴位于肘横纹外端,手肘关节弯曲的凹陷处,大家平时可在肘窝位置连续拍打5分钟左右,以感觉到酸胀为宜。
3.阴陵泉穴
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凹陷中。
阴陵泉穴是脾经上管理身体水液的穴位,是人体重要的排湿大穴,常按有清利湿热、健脾益肾的功效。以穴位为中心,用拇指顺时针逆时针旋转各揉1分钟~3分钟。
今天的#每日一问#
咱们来看图猜成语
看看你能答对吗?
↓↓↓
你猜对了吗?
有答案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小编稍后会放出大家的答案
以及公布正确答案哟
大家如果觉得还不错
记得点个在看
分享到圈子里
让朋友们都参与参与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李瑶通讯员史爱华,部分内容来源cctv生活圈
编辑/夏惠芳
重磅!重磅!
河青爱健康视频号开通啦!现在,我们除了通过图文的形式为大家带去健康知识,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视频号,获取最新的健康新闻和科普知识哟。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4-04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