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一年级上期第三阶段考试
优秀作文选编(修订版)
主办:高中部2024届高一语文组本期编辑:观海听涛时间:2022-1-21
※※※※※※※※※※※※※※※※※※※※※※※※※※※※※※※※※※※※※※※※※
【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正文55分,书写5分。
世间万物皆有温度。大地山川,鸟兽虫鱼,一种手势、一个眼神,……甚至文字也是有温度的。温度让人感知冷暖,体验百态,领悟人生的况味。
【解析】
材料由三个层次组成,“世间万物皆有温度”是一个论断,是结论;“大地山川……甚至文字也是有温度的”是例举,是命题人的一个提示,一份指引,帮助考生打开思路,合理拓展;“温度让人感知冷暖,体验百态,领悟人生的况味”指向感受“温度”的意义。
学生可写成记叙文,讲好一个体验或感受温度的故事。前段时间有迎新年的“情归纸笔”活动,是不是可以讲一个流淌在笔尖的温度的故事?东莞一男子为环卫工人的母亲申请在天亮前延长20分钟的路灯得到回应,是不是也是一个很美的城市温度的故事?记叙文要写好细节,在细节中体现审美的高度和情感的真挚。
学生也可以写成议论文。
温度是一个抽象的名词,有可以量化的温度,比如测量体温,气温等等;也有不可以量化的温度,比如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等等。温度需要借助仪器去测量,更需要凭借心灵去感知。
学生可以具体写某一领域或某一事物的温度,比如“科技中的温度”、“山川的温度”、“大地的温度”等等;也可以从感知温度的条件、感知温度的意义等角度行文。
写议论文要注意逻辑的严密性,切记不可写空,也不可把“温度”写成“温暖”。
№01.指间的火光
高一(3)班何沛霖|得分:55+5=60分
№02.冬天的句号是春暖花开
高一(5)班陈春霖|得分:55+5=60分
№03.舞狮依旧少年郎
高一(7)班蔡林锟|得分:55+5=60分
№04.炽热的冰石
高一(3)班陈泽旭|得分:54+5=59分
№05.奶奶的米糕
高一(3)班袁来|得分:54+5=59分
№06.人间回温
高一(5)班曾琬茹|得分:54+5=59分
№07.灯火可亲
高一(5)班戴子夕|得分:54+4=58分
№08.余温
高一(13)班谢永杰|得分:54+4=58分
№09.暖阳常有,大爱永存
高一(13)班黄雨晴|得分:53+5=58分
№10.留住乡土中的温度
高一(2)班成鹤汀|得分:52+5=57分
№11.信暖如春
高一(3)班易佳一|得分:53+4=57分
№12.被捂热的午饭
高一(4)班蒋函曦|得分:52+5=57分
№13.夜晚的温度是一百摄氏度
高一(5)班刘欣宁|得分:52+5=57分
№14.以一人之温,渡千人之暖
高一(7)班蒋泽佳|得分:53+4=57分
№15.世间温情暖人心
高一(10)班李雅文|得分:52+5=57分
№16.冷脸
高一(1)班毛梓婵|得分:52+4=56分
№17.万紫千红总是春
高一(1)班陈欣桐|得分:52+4=56分
№18.百摄氏度
高一(4)班邹佳均|得分52+4=56分
№19.热饮暖人心
高一(6)班赵文钰|得分:52+4=56分
№20.品英雄事迹,感人间温情
高一(7)班黄鹏瑞|得分:52+4=56分
№21.我有一碗面,足以暖人心
高一(8)班周雷|得分:53+3=56分
№22.一碗面的温度
高一(8)班李思辰|得分:52+4=56分
№23.土地的温度
高一(8)班林品丞|得分:52+4=56分
№24.风车有情,转动生温
高一(8)班邵圳齐|得分:52+4=56分
№25.火把
高一(9)班蒋在希|得分:54+2=56分
№26.指尖的温度
高一(9)班杜安桐|得分:53+3=56分
№27.病床上的温度
高一(9)班唐浩然|得分:54+2=56分
№28.大城小爱
高一(12)班杨康|得分:52+4=56分
№29.中国人是有温度的
高一(2)班盛彦杰|得分:52+3=55分
№20.我也成为了太阳
高一(7)班孔德川|得分:53+2=55分
№31.刘叔的饭馆
高一(7)班卢泊而|得分:52+3=55分
№32.温度的交织
高一(11)班徐浩玮|得分:52+3=55分
№33.此心安处
高一(8)班唐启涵|得分:52+2=54分
№34.书是有温度的
高一(10)班陈希麟|得分:52+2=54分
№35.让爱升温
高一(11)班薛霏|得分:52+2=54分
参考例文2篇:
山川的温度
笔尖的温度
【优秀作文】
№01.指间的火光
高一(3)班何沛霖|得分:55+5=60分
噤声的痛苦也熄不灭指间的温度。
坐落于繁华的街区,门上却赫然印着“噤声”的手势,与这车水马龙格格不入。这又是什么店铺的卖点吗?我随意的推开门,走了进去。
应了门外噤声的提示,店内静谧的出奇,唯我一名客人。我环顾四周,店内没有很华丽的藻饰,面包的香气也与普通的并无大异,只在货架上零零散散的躺着。我想到什么要说的,脑中却闪出那标识,从而转为闷闷不乐,只剩下柜台后店员呆若木鸡的看着我,这是什么冷冰冰的面包店啊!
无趣地推门而出,迎面一位美丽的小姐代而走进,步伐自信而从容,像是这里的老顾客了,只见她向柜员微微示意,大步走到货架旁,端起托盘,夹起两块面包,微笑着向店员走去。出乎意料的是,小姐并没有开口埋单,而是动起了她的手指,像是舞蹈的精灵,用形体传递着高尚的讯号。见这一幕,我大为震撼,手不自主的放下了开着的门,小心翼翼地挪着步子,想要去近距离欣赏这美丽的舞蹈。一番舞姿,我为其高超的技巧所折服,正当我惊叹之时,一抬头,店员小姐姐也绽开了会心的笑容,那年轻而有活力的面容上的笑,是毫无遮拦的自信的笑,接着另一位舞者登台加入展演,指间画出的优美的轨迹,展现着淋漓尽致,店员小姐姐脸上的红润的光,映衬着优美却有力的舞姿,大概是我见过最美的画面吧。一时间我为先前对这店铺的误解感到羞愧难安。
待前面的小姐心满意足地离开,我连忙凑上前去,想要揭开这美丽的秘密。忽记起,自己却未曾领悟过这舞蹈,伫立在台前,店员小姐姐,似乎看出我的窘境,便微笑着指了指柜台上的纸笔,手指摆出了写字的姿势。我拿起笔,又看向她,自信的笑容仍挂在脸上,似受到什么激励着写到:“我也可以像你们一样学会这手指的舞蹈吗?”她抿着嘴微微一笑,执起笔写下了三个字:“我教你吧。”放下笔,手指自然地划出一道道痕迹,舞姿不快,但也不失优雅。我照着做了一遍,有些疑惑,在纸上写下:“什么意思?”她的脸上又出现了一道红润,嘴角弧度扬起,笔轻柔地在纸上留下:“我喜欢你!”看到这则消息,我又惊又喜,抬头看向她,坚定的眼神从眼眶射出,又是开怀的笑了。我有些害羞,灰溜溜的跑到货架上拿了几块面包就一股脑堆到柜台上,不敢直视她的笑容。结完账,灰溜溜地跑走,推开门却又想起了什么,回头望向她,看着她绽开的笑容,我抬起了手,用并不熟悉的手势述说着四个字:“我喜欢你”!走出门,她的舞姿和笑容仍在我心中,心里又感觉暖暖的了。
再望向那噤声的标识,全然不觉那是揽客的噱头,面包店也有了温度。上帝也许剥夺了他们聆听的能力,却让他们更有勇气表达爱,接受爱。他们并不特殊,甚至比常人多埋藏着一颗炽热的心,用指间向外散发着温度。
№02.冬天的句号是春暖花开
高一(5)班陈春霖|得分:55+5=60分
那年的冬天似乎格外漫长。
已经是清明了,空气却还透露着刺骨的寒冷。这是一个特别的清明,我们衰悼的不再是我们的祖先,遭遇是在这蔓延的疫情中,只留给我们背影的----抗疫英雄们,逆行者。
2020年4月4日,早上十点准时在全市、全国、全民族的心里敲着衰悼的钟声。这声音如坚硬的锄头,敲碎了我心中的寒冰,我的心田似乎也在慢慢苏醒。
我站在阳台,窗外飘着细细的雨,潮润润的却又刺刺的,一片银白世界。整个城市像是筑起了一层白茫茫的、薄薄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雨丝斜斜地落着,轻轻地披拂在我的肓头。
我肃穆地站着,心里有种滚烫的、如岩浆般灼热在感动、敬佩、感谢,顶着我的脊梁,使我直直地、庄严地、虔诚地站立。
在不远处的广场上,高高的办公楼里,有许多人也静静地站着,肃穆,如教徒般。全国各地人民都这样,有温度站着。
我知道,这场雨是有温度的,这场衰悼是有温度的,每一个每怀热忱的心是有温度的,感激与敬意是有温度的……
我静静地站着,脑海里回忆着逆行者们的一幕幕。
犹记得,火神山、雷神山建起的迅速,那背后有多少人日夜不分地埋头苦干;犹记得,钟南山医生不顾高龄,毅然奔赴武汉的决绝;犹记得,厚厚的防护服下衣服深深的勒痕、口罩下深红的痕迹;犹记得,青黑的眼圈,泛着血丝的双眼;犹记得,白大衣背后累惨时泪水与擦干泪,继续奔赴战场的勇气;犹记得,那年仅二十岁的弱小身躯扛下的重任;犹记得,不顾自身安危,积极援鄂的医护人员如将军率领大军的背影……
他们,是这个国家有温度的存在,英雄,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图标。
们们无丝和奉献、勇敢决绝是民族的血液,中华民族正是因为这血液的奔涌,才得以欣欣向荣。
他们,使这个冬天,有温度。
我知道,接受了这场雨的洗礼,我身上流淌血液也将有温度。
惠风终将洗去阴翳,只要人间尚有温度。
而冬天句号,是春暖花开。
№03.舞狮依旧少年郎
高一(7)班蔡林锟|得分:55+5=60分
爷爷的书柜中摆着一张照片,照片里少年们身穿舞狮服,扎红腰带,系英雄结,个个身如铁打,骨似精钢。正中间那个少年便是我爷爷,他一手搭在身旁伙伴的肩上,一手托着威风凛凛的狮头,朝气的脸庞充斥着少年的热血。
今年元宵节,村里照例要举行舞狮表演,作为舞狮队教练的爷爷忙得不亦乐乎。
我一进家门,只见地板上摆满了舞狮道具,爷爷戴着老花镜,弓着身子坐在竹凳上,正在聚精会神地摆弄一个狮头,完成制作狮头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着色。这着色既要有京剧脸谱的神韵,又要有历史人物的气势,而狮子的神采,也全在“着色”这道关上。明媚的阳光映射进来,给爷爷和狮头披上了灿烂的金辉。爷爷拿着画笔蘸上鲜亮华美的海棠红、松柏绿,全神贯注地涂抹起来,各种精美的圆点纹、火焰纹、如意纹在狮头绽开,惊艳了我的眼眸。
爷爷拉我坐下,不说狮头,却讲起了照片中的舞狮少年。原来,那伙伴是爷爷舞狮的搭档。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这个朋友和村里的许多青年男子一样出走香港,而爷爷选择了留守。“人有自己的家园,正如狮子有他的领地,哪能说走就走呢!”爷爷语气深沉,眼神坚毅,“舞狮带来吉祥,他就像一团明亮的火焰,在困难的时候给全村人带来温暖和力量,多好啊!”
“不说了。”爷爷提起朱笔,在狮头眼珠正中又点了点,狮子瞬间便灵动活泼起来,玲珑的双眼扑闪扑闪的。爷爷顺势将狮头抛给舞狮队,少年们稳稳地接过狮头,宛如接下一道神谕,庄重又恭敬。
“咚咚咚锵……”一阵喜庆热闹的锣鼓声传来,只见一头雄狮跃上了舞台,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奋起、惊跃、发威,每一个动作神态都带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了舞狮少年们的热忱与活力,更懂得了爷爷对舞狮几十年的执着与挚爱。
舞狮,作为传统文化的精粹品牌,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花开在民族精神的沃野,融入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嵌入炎黄子孙的民族记忆里。她如一盏明灯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散发着炎黄子孙独特的温度。而正是因为有了像爷爷那样的点灯者,护灯人,用自己的坚守,才使得像舞狮这些中华文化得以不断地发扬光大。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担当。再次望向这虎跃龙腾、激情飞扬的表演时,我感受到了一份有温度的传承,那便是舞狮少年们赤诚的爱。
№04.炽热的冰石
高一(3)班陈泽旭|得分:54+5=59分
我,是块冰石,常年屹立在海拔4900米左右的酷寒高原上。这里气温常年在零下30度,缺氧缺水,被山下的人们称为“生命禁区”。
不知从何时起,底下来了群穿军装的“不怕死〞的人。他们在我头上的山土上修了座红砖裸露的破平房。
又过了刺骨的几十年,我身体的一些部分都冻脱落,进入了“冬眠〞,直到有只脚,让我注意到了那座现己是白砖灰瓦的房子,人们称它为“哨所〞。
“小圳掉到石坑里了!〞,连长一声喊让我突然发现有只脚,一只脚后跟板胶已开裂,陷进我石身里的脚,那叫小圳的战士不停地乱踢,可只是将看似坚硬的石凸纷纷踩落。连长一个箭步,轻提他的衣领,班长快速从离他不远的坡上滑下来,抓住他的手,稳住他的身,在二人的合力下,将他从我身上拉起。
据悉,小圳是个南方人,那儿四季如春,温暖宜人,这是他下连队的第一天。
此后,我听着每日的起床号醒来,看着小圳在云吞雾吐的云海中,上山下坡。最初的日子里,小圳总是哭丧着脸,背一驼,对着连长的背影,小声的嘀咕,“丑连长,这地冻死老子了,还让我爬上爬下!”,“下次弄块雪到你碗里〞。连长好像也知道小圳是个刺头,报复似的没日没夜的训练,训练架设高射机枪,训练应急处理,训练战术动作。上次连长救小圳让我直接暴露在风中,狂风让我快磨平了身上的每一个小刺儿,小圳也在一次次训练中好似磨平了棱角,不再嘀咕,像老黄牛一样干着重复的工作,巡逻搬物资,巡逻训练,风在他脸上划下了岁月的痕迹,他变得沉默寡言。
两年飞逝而去,我不知是什么让家在温暖的南方的小圳,选择留在这冰冷的高原。十几年过去,当年的小圳已成为老圳,而我也被磨得如冰一样顺滑。哨所换了很多批人,可都是一样的生活,终于老圳到了要离开的年龄了,按传统他要留一块石头放哨所里,他一眼就选中了我,在我身上提字道:体如冰石,心有炽火,平淡军旅,雪域高原,热血青春,无悔人生。
至此“炽热的冰石〞-我,就成为这无名哨所的精神象征,我看着一代代边防战士,冒着严寒,挺着冻僵的身躯,执行平淡低温,却又热血炽热的使命。
№05.奶奶的米糕
高一(3)班袁来|得分:54+5=59分
树梢在微风下颤抖,彷佛对于北国的凌冬,已有些许的激动和期盼了。
新年快到了,奶奶的米糕也就出现了。
北国的新年与南方大有不同,南方多是在新年时节吃吃海鲜,囫囵而过。而北方则是会庆祝多时,大概是受到老北平的影响吧。每每新年初至,故乡的乡亲会张灯结彩,忙活着去张罗年货。在故乡,那就是米糕。奶奶是最会做的,邻里乡亲都会在新年来临前的晚上聚拢在不大的后院中。正中是一张石案板,周围散放着作米糕的工具,板下沉睡着两三把石椅。
奶奶从家里带来面粉和红豆粉,乡亲带来烤锅,奶奶将面粉与红豆粉铺洒在案板上,红白交织着,簇拥着,打着旋的下落。面粉便在奶奶手中开始轻盈的起舞,不一会儿红豆粉便躺在面粉的怀中。奶奶微笑着将米糕开个小口,并放入烤锅中。在绵绵的烘烤中,乡亲们也接二连三的做,欢笑声与红豆的香味夹杂着,进入垂涎欲滴的人们鼻中。奶奶边给我材料边指点,我也做了属于我的米糕。
晚上八时,旨“发财”之意,米糕从烤锅中蹦出来,接二连三,形如几个黄月亮。月亮照在这些有温度的鲜活米糕上面,如同绸缎,却被烟熏焦了一小片。奶奶常说,米糕讲究“遮”。
“一共有两个遮”,奶奶在簇拥着她的人群中间说“一个是遮住米糕的开口处,用手遮住了米糕的开口,这个寓意是让我们经受得住生活中的种种考验,诱惑在面前,我却不垂涎。”我恍然大悟,曾经多么厌恶奶奶的那些烦杂的礼节之意已灰飞烟灭。原来,吃米糕也有讲究。心中想起儿时的囫囵之举,哭笑不得。耳畔又传入奶奶的声音:“第二个遮是遮住米糕的底端,托举着进入嘴中,缓慢的让其在口中行走时,再仔细品味其醇美。旨意是拥有、支持和满足新年的期盼。”奶奶让我品尝,我便合上了眼“二遮齐下”,微微的炙热的米糕便在齿间迸开,有温度的肆意奔跑,红豆浆从齿间滑至舌后,香甜而又有年味。这些细微均成为故乡年味。
这些有温度的米糕,也正是在北国凌冬中奶奶那颗有温度的心。的确,遮,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人生众多况味的一种。每每目光流淌至所遮挡的地方,碎成万缕,从空中倾泻而下,落下的,才是那有温度、有内涵的瞬间。这些习俗,都在奶奶有烘培,有温度的米糕中传承,成为有温度的故乡年味,故乡风俗。
冰雪凌寒之天,却无肃杀之象,只因有那些温度。
№06.人间回温
高一(5)班曾琬茹|得分:54+5=59分
在那漫长而炙热的岁月里挣扎着,却如坠冰窟;在凛烈的寒冬里欣喜着,人间得以持续升温。
——题记
过去几十年了,我还清楚地记得,1978年的冬天,是要比平时的冬天冷上那么些的。
可是仍有数百万人为了这一个冬天而执着守候。
上考场前一天晚上,娘在灶前一声不吭地烤着我明早要带去的馍馍,我坐在炕上,攥着一本边角页全泛了黄的国文课本,一遍又一遍把里头的字揉碎了掰开,再慢慢咽下去。“噼里啪啦”的火声中,橙红的光映着娘黝黑而苍老的脸庞,那皱纹像一道道故意惩罚娘的痕迹,深刻而蜿蜒。
可是娘才31岁,就已经快撑不住这个家了。爹死在文化浩劫中,弟弟妹妹都还没懂事就已失去了父亲。而我错过了这么久的教育,又能否再回考场?
娘瞥见了我的分神,对我投以无声的责备。我歉疚地跳下炕头,揣着书走到娘面前蹲下,娘不看我,也不揩大冷天里额角流下的汗,只是不断地往炉膛里添加柴火。我被烤得有些暖意,壮胆往她身旁凑:“娘。”
她仍不看我,我又继续唤她。她这才抬起头淡淡地说:“别太晚睡,去复习吧。”
第二天套上新制的棉衣,我站在院门口,寒风刮得脸生疼——娘在装我的馍。约莫一盏茶的工夫,她一路急跑过来,将微热的布袋递给我。我接着,寒风中娘俩静默地站着,过了好一会儿,她才说:“你走吧。”见我不动,她又急急催促:“你走啊!”匆忙间,她的脸上划过一道水痕,我追过去,用指腹帮娘揩掉泪——那滴泪是如此的烫!在刺骨的寒风中,好像那泪入土,就会遍地生花。
我含泪挥手,向远方奔去,奔向我的考场,我的未来。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生,我参加了那一年的高考——唯一一场于冬天举办的高考,天气再冷也挡不住数万万考生如火的热情!
许多年后的今天,我才真正明白,经过数十年的动荡,回温的不仅有母亲的眼泪,还有那蔚然吹来的高考春风,还有那仍然坚守初心的中国。
幸而人间有回温,吾辈破冰而生。
№07.灯火可亲
高一(5)班戴子夕|得分:54+4=58分
“叭嗒”一声,林春烛的心也掉了过半截,这是她来龙宫山支教遇到的第二个冬。南方的冬是湿冷的,空中弥漫着刺人的寒风,冷空气像在西伯利亚冷藏过一般,再热的暖气也似捂不热它。
就别再提下一场小雨了,淅沥的小雨冰凉地掀起了泥水,原本就坑陷的山路更加泥泞。林春烛住在学校准备的宿舍里,但是她的学生要以三里外的焰实沟里走来。明天是春节后一堂课。
她看了眼时间,不过下午四点,童趣稚嫩的读书声还响着,她摸了摸自己的脸颊,滚烫如火而手指却寒凉如冰。林春烛拖着眩晕的头摸了起来,好不客易到了班上,给同学们交代了注意安全事项,便早早放他们离开了。
正当她站在门口盯着远去的学生,突然听到一个脆生的声音:“林老师”,她低头一看便看到红芸背着小包提着个布袋站在她面前,怯怯的。
红芸住在焰实沟里,家里就剩母女俩,她老爹是个农民,十个月前上山砍柴时被滚落的石压住了,便没了气。红芸她母亲只好按捺着悲痛,靠着织布卖鸡勉强支撑着。而她也异常懂事,从不主动要吃的穿的玩的每天仿佛和书钉死在一起,甚至晚上借着烤火的微光细细地读着。林春烛的书她一个晚上就读完了,“书很温暖,我一点也不冷,真的”,她那双扑扑闪的眼睛盯着林春烛说。
林春烛见她在自己跟前,便颇为疑惑,红芸拉着她的袖子说“林老师,我阿妈想请你来我家坐坐”。林春烛刚想拒绝又看到了她双眸之中的期待,于是跟着走了。
好容易到了红芸家,一进门便闻到一股熟悉的味道,夹杂着热气扑面而来,她顿时感觉冻麻的脸有了知觉。见她到了,红芸母亲赶忙端着两大盘旋着白气的菜出来,“小林老师,快请坐,我这里没有什么好招待的,听说你从湖南那边米来,就做了几个家常菜,请你尝尝”。林春烛听完,心下一片温热,她们仨人边围着橙红的火光坐着,红辣子仿佛赤道上的火热,像有了温度一般,照亮着寒冷的冬,灯光像是有力量一般,映着泥泞的地,镀上了一层暗的热。
临行之际,红芸递给老师一个她一直提着的布袋,林春烛打开一看,细碎的蓝布上立着小巧的围炉,金属制的,林春烛摸了摸,却不觉得冰冷,像有了生命的温度。
№08.余温
高一(13)班谢永杰|得分:54+4=58分
我的奶奶在我刚出生没多久就夫了。在我还未来得及在奶奶怀里感受她的温度时,她就通体冰凉地躺在棺中。
十余年过去了,我长大成青年,而爷爷在若家又找了位伴侣结了缗。爷爷的婚事没有遭到家里人的反对。
爷爷与婆婆结了婚,他们度过了快乐的几年,而后爷爷就走了。
婆婆没有贪图爷爷留下的房子,搬回了家,走的时候只带了一本书。
每当我回家时,都会独自一人去拜访婆婆,每当我推门而入时,她总是躺在椅子上抱着那本书。她抬起头,挤开脸上的趋纹和斑,目光慈祥笑着:“仔仔,什么时候回来的?”“昨天刚到,婆婆,最近怎么样……”“唉?妞妞呢?”
妞妞是婆婆的外孙女,还很小。
每次去婆婆家,总会和她聊上一下午,可能只有那个时候她才不抱着那本书。
那次,我推开门,看见婆婆又抱着那本书,怀里的妞妞眼睛瞪大了看那本书。兴许在教妞妞认字吧。
“哥哥,外婆的书里有一张照片。”妞妞一见我就喊着。光打在书上,照片也有了些许温度“快来,照片还有温度,暖暖的。”妞妞边说着,还拿起照片在脸上踏了蹭。
照片在我眼前晃着,我看着里面的两个身影略感熟悉。“这是我和你爷爷唯一的照片。”仔细辨认,竟真是婆婆和爷爷。
婆婆拿回照片,手指在照片上摩挲,眼睛一直盯着:“你爷爷告诉我这本书是他年轻时买的一直带在身边,留给我作个念想。”“我把照片放在书里夹着,每次我拿出来时,都能从中感受到他残留的余温,就好像是他还在。”婆婆笑着,笑容里藏着的是她与爷爷说不尽的故事。
光悄悄从照片上溜走,妞妞抱怨着照片不暖了。但我明白,这张照片的温度不是光给予的,这张照片的温度,是爷爷留络婆婆的余温,也是他们黄昏爱情中永恒的温度。
后来婆婆走了,那天刚好黄昏时,落日的余温还残留在地表时,她将那带有余温的照片给了我,自己睡了下去。
墓前,照片烧着。
“把照片烧给我吧,让世间最后感受一下我和你爷爷爱情的余温吧。”
照片燃成了灰烬,光芒一闪而逝,余温却仿佛一直都在。
№09.暖阳常有,大爱永存
高一(13)班黄雨晴|得分:53+5=58分
凛冬将散,春暖花开。
——题记
风肆虐,雨打风吹。树随风奏出一曲暗夜的绝响。天未亮,春丽早已起身开启一天的操劳。在风雨交响曲中,春丽熟练地做好早饭,扶起瘫卧在床的父亲,照顾他洗漱、吃早饭。待春丽潦草结束了早饭又要去进行耕作劳动。春丽的一天从黑暗中开始,又以寒风结束。
春丽是家里最小的孩子,高中三年刻苦学习,最后也拿到了不错的成绩。但家里瘫痪在床的父亲以及童年被开水烫过留下的伤疤都让她走不出大山。望着倾泻而下的阳光,她也在想:外面繁华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春丽收到哥哥寄来的明信片,哥哥说:终将繁华褪尽,留下的也是苦楚与辛酸,不如留在家好好生活。
待一年,又是春风而至。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坐在教室里,台上有一位脸上带疤的女老师正给孩子们讲述知识。这正是春丽!
春丽给孩子们生动形象地讲述着知识的奥秘,这些东西穿过阳光中氤氲的浮尘,直达他们内心深处。他们的脸上洋溢幸福与温暖的笑容,春丽也笑盈盈地望着她的孩子们。万物复苏,阳光普照,鲜花盛开,温暖的不只是天气,还有人心。
时光荏苒,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往日的少女早已换上了沧桑的容颜。她坚守在这个学校里,送出了一大批的好学生,有的成为了保家卫国的军人;有的成为了救死扶伤的医生;有的……但在每一个孩子心里都忘不了春丽老师带给他们的温暖。
这所学校慢慢被大家所熟知。有记者来采访春丽问她:“是什么样的信念使您在大山坚守这么多年,不辞劳苦地教出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呢?”春丽笑了笑说:“即使去不了远方,但我的心仍有春风拂过、太阳温暖。我想让孩子们都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也想让他们的心里有温暖、希望与爱。”
春丽在寒冷黑暗的日子里,心中仍有暖阳温暖与鼓舞。同时,她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让暖阳常有,而大爱也永存!
一个阳光的人,才能温暖别人。一个有无私大爱的人,才能活出生命的温度。
№10.留住乡土中的温度
高一(2)班成鹤汀|得分:52+5=57分
徜徉在温暖的小书屋里,我时不时往书房一隅望去,那里摆放着一张过年时的家族大合照。我情不自禁地走过去,端详起来,脑海里沉睡的记忆被徐徐拉起……
过年回家与亲人团聚是农村的传统习俗,我家也不例外,匆匆忙忙踏上回乡的路,奔向我们心驰神往的故土,来到那充满乡土情、升腾着乡土温度的仅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
天空破晓,晨光柔和地笼罩着一切,一道初曦落在院子里,那固有的乡土温度开始上升。一大早,爷爷乐呵呵地走到鸡窝边,时刻准备抓老母鸡,那些鸡被爷爷赶着,迈着小小的步子,扭动着肥胖的身躯扑腾着翅膀。奶奶喜滋滋地揭开烟熏火燎的锅盖,锅里响起滋滋的声音,我用力吸了吸鼻子,一缕家乡特有的清香味钻进我的鼻腔。转眼一看,大妈二婶正在洗菜切肉,还有的坐在大锅台后面烧火,还有刮鱼鳞洗鱼的,整理碗筷的,就连闲着的父亲也被派去掐把小葱了。鸡叫声,鱼的挣扎声,菜入油锅的刺啦声,柴火噼里啪啦的燃烧声,声声入耳,此起彼伏地交织在院子上空,升腾着浓浓的乡土味,大家洋溢在惬意的乡土温度中。
各家各户的孩子都奔向村里的晒谷场,孩子们则到处跑,到处闯祸,连鸡鸭都被他们吓得魂飞魄散。有的不小心摔到边上的泥田里,来个“狗啃泥”,大人们看了只是乐得哈哈大笑。这时有个黑不溜秋的叔叔则支起了煤炭样的大肚子铁锅,旁边甩着一个大长口袋。随着“砰”的一声巨响,飘香的爆米花从铁罐飞入口袋,空中也窜起了一条长白巨龙。
如今,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鸡鸭鱼肉已不再是奢侈品。对于我们来说,怀念的是乡村的鸡鸣狗吠,怀念的是大伙一起做饭的锅碗瓢盆声。彼此叫不出对方的名字,却早已亲如一家,轮流吃席,保留着传统的乡土温度。
正式开席前,大家来到祖宗堂的门前,爷爷奶奶辈端坐中间,其他人按长幼辈份由左到右排序,围成一个圆,团圆的喜悦似乎要把祖宗堂的屋顶顶破。看到这张照片,就会怀念那幸福的乡土味,想念那爆米花的飘香,留念那幸福的乡土温度。
物竞天择,时代犹如一列火车,轰鸣着滚滚向前,贫困终究被繁华取代,宁静总被喧哗掩盖。如今的乡村到处是虚掩的房门,荒凉的院落,老家只剩几个老人守候着,他们要留住的不仅仅是那份故土,更是提示我们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住乡土温度吧”!
乡土,永远是承载着希冀、期盼和快乐的地方。几乎每个人都从这里能找到儿时的快乐,乡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让我们共同守护它,留住乡土中的温度!
№11.信暖如春
高一(3)班易佳一|得分:53+4=57分
爱湘在锋利的夹着雪粒般的风里捂着棉袄跑着,风的寒冷刺痛了她那颗冰凉的思乡的心,她无数次地想着,为什么父母要给她报名一个这么遥远的,黄沙满天吹旋的地方支教。这才来几天,爱湘的鞋就薄了不少,乡亲们只见得这个小姑娘早晨踏着薄雾悄悄出去,晚上在纳凉时的鸟鸣声中赶回,个个打心底里赞美着爱湘。
不几天就是除夕夜,爱湘只觉得上课时孩子们都变了样,一排排过去看都冲着她不住地笑,问吧就一溜烟跑了,似乎有什么事在她们心里藏着。不过爱湘心里仍是被没有温度似的离家情所占据,只盼着下午邮递大哥送来那封万水千山走过的家信了。
夜晚的塞外是幽然的,轻飘飘的寒风悄悄地钻进爱湘的办公室,她舒展着双手,那封“女儿亲启”的信仿佛给予了她温度,爱湘的心“嘭嘭”有力地跳着。那一行行叮嘱和劝慰不停地告诉爱湘:支教是一件值得奉献一生的事,一个个跳动的字像是春天消融了的小溪,似乎打通了爱湘心中久久未解的阻碍。突然,爱湘身后的门外传来春风般暖人的笑声,那群早上笑个不停的她的孩子们牵着乡亲们黝黑的凸出高高的茧的双手怯怯地站在门槛上,另一只手抓着一封信,朝着爱湘转身后一脸的惊讶,激动的神情喊:“爱湘老师,祝您新年快乐!您辛苦啦!”十几平米的小房间挤满了孩子们的声音,爱湘一愣,缓过神来赶紧接过了那封由孩子们共同写成的,炽热的信,她的心里顿时充盈着温暖。她知道,是那一封信领她走入这如春的冬夜。
而如今那群小不点早已大学毕业了,那曾经支教的塞外也变成了旅游特色景点。爱湘听闻她的学生们也跟她一样去了边疆支教了,心中闪耀着温暖的明星。爱湘常常想啊,自己奉献于支教事业是一件多么温暖的事情。如今国家也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支教活动,建设更美丽的中国可不能少了那一群群山里的孩子们。这塞外的孩子们啊……这便又让爱湘想起多年前的那个除夕夜,她在孩子们和乡亲们走后,一遍遍地热泪盈眶地读着父母写的和孩子们写的信,还有孩子们用她带来的几支蜡笔,鲜艳的色彩,歪歪扭扭地写道:“爱湘老师,是您让我们的生活有了更多的色彩,更暖的温度。”
“孩子们呀,殊不知你们的信也给予我春风般的温度啊!”爱湘感慨地想着。
№12.被捂热的午饭
高一(4)班蒋函曦|得分:52+5=57分
“怎么还没有来啊?让不让人吃饭了!”我心里一阵抱怨,却终究是看着窗外的雨没有拿起电话。
我在等我的父亲。父亲是一名送外卖的,虽然我自觉的没有瞧不起这个职业,但每每到冬天,我就十分不满起来。因为要送餐,他干活的手要一直露在外面,接受寒风的考验。当他回家享受忙碌一天后的团聚时,我也常因为那双手而拒绝与他亲近。真的,太冰了,如新晨中刺眼的白雪般冰。他也常常讪讪地笑着,默默去把自己的手放进口袋。
父亲答应我送完这一餐,顺路给我捎个快餐。我不禁十分满足:吃饭的事情是有着落了。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焦虑,不满。
是啊,这么冷的天,再不送到饭菜肯定就成冰凉的了,怎么还不来?他是不是想多接一单,就忘了女儿要吃饭?我不仅恼怒,开始胡乱猜测起来。我还是打了那个电话,决定催一催他。
嘟……嘟……嘟
电话响了一遍又一遍,并没有人接听。好哇!忙得连电话都不听啦!我把冰冷的手机扔到一边,心里因难过也冰冷了起来。我忽的又有些害怕。不会出了什么事才不听电话的吧!我再打,再打,终于在我急得快要哭了的时候,门铃响了。我飞快地冲过去,一下把门“嘭”地打开。
“爸!”我颤着音,急出了哭腔,“你干嘛啊怎么连电话都不听!也不来送午饭!都不知道是不是出事啦!”
“确实是出事了。”他忽然严肃道。我一呆,他又一下笑了。“市二医院那边很忙,最近疫情颇有反弹之势,重症监护室又收了五名患者。医生护士们不能随便走开,也没有空,就紧急调动了一些志愿者送饭。这不是我的老本行吗,我就紧急参加了。区里还说要颁奖,说我这个上午送80多份,是“最暖送餐手”呢!”
他说完,十分得意,又像是想起了什么,不好意思起来,“献上”一直捧在手里的饭:“你的,一直给你捂着呢。”
我看着父亲,刹那鼻头一酸。“还不给我,自己手多冷有没有数……”嘴上虽说着,拿着自己冰冷的饭,我竟觉得它是那么的烫手。父亲的手其实一点也不冷。他用那有最炙热温度的手,温暖了医护人员,也温暖了我的午餐。
№13.夜晚的温度是一百摄氏度
高一(5)班刘欣宁|得分:52+5=57分
“怎么可能?你看这破天气,冷得要死。”我笑笑,没再说话。
这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夜晚。
“不是吧?你怕不是被期末周整昏了头,怎么一天天净说些不符合自然规律的话。一百度有多烫?滚开了都好吗!我们现在不还好好地站在这!”室友的喋喋不休中,我的思绪插上翅膀,飞进了另一个夜晚。在那里,有我的妈妈。
她现在在哪呢?我想,一定在小区的大门口,几顶蓝色帐篷的下面。她和我一样,站在深圳夜晚的寒风里。她的身旁会是喧嚣的、吵嚷的,同样也是井然有序的——因为她们。喇叭里无休止地放着:“请提前出示健康码、核酸检测码,谢谢配合。”人影流动,她于人影中穿梭,帮助那些老人打开手机微信,哄好那些啼哭的婴孩,劝阻那些插队的人。她身穿写有“社区工作者”的红马甲,上面套了防护服,手中的手机不停地响。一个小时接着一个小时,一轮接着一轮,偶尔有同事将她换下,但更多的时候不会。在每一次的核酸检测中,她和她的同事们仿佛一阵飘忽的风,在长长的队伍里默默地吹着。将近凌晨,她在夜晚里,会不会也想起离她很远的女儿,一如我想起她。
“喂!你真傻啦?码呢,快点,就快到我们了!”学校明亮的灯光下,核酸检测的队伍挪动着。队伍很长,挤挤挨挨地,但丝毫不乱,排队的大家手里大多拿着复习资料,不停地背着。将打印好的核酸码放在桌上,工作人员迅速地扫码,我确认名字后,继续向前走去。远远地听见一个医护人员问另一个:“晚饭有饭和面,你吃什么?”他正端坐在桌前,不断地重复着:洗手,掰开棉签,采样,装好。听到这话,他手中的动作仍然没停:“面吧。”“炸酱面可以吧?我去帮你打!”她走得很快,像一阵风,脚上蓝色的鞋套随着她的脚步又起了新的皱褶。他们都穿着厚重的、皱皱巴巴的蓝白色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在这个夜晚的寒冷里异样地炎热着,像从南极来到城市的企鹅。轮到我了,我摘下口罩看着护目镜下那双年轻的眼睛,它写着友善,写着疲惫,写着期盼。我看着它的主人重复着枯燥的流程,棉签在我的喉咙里搅动。然后我戴上口罩,说谢谢,辛苦了,对着这个让我想起了妈妈的医护人员。
是啊,她和他们本就是一样的人。他们因为责任,因为牵挂,因为对这个国家最赤诚的爱,而去奉献,去付出,去无反顾。一切皆有温度,比如这些夜晚,比如他们的心,比如我们的祖国。你看,你伸手去触,你会告诉我,是的,夜晚的温度是一百摄氏度,滚烫的……
№14.以一人之温,渡千人之暖
高一(7)班蒋泽佳|得分:53+4=57分
“两分钟内下来做操!”熟悉的声音从扩音器里传出。我留着齐耳短发,穿着红色短袖,在人流中飞速向下冲去。
没错,我是云南华坪县女子高中的一个高考生,而那位皮肤黝黑,苟着背,手里总是拿着扩音器的妇人,便是张桂梅校长。
在外人看来,张校长是没有温度的。每次午饭前,她总是早早到食堂替我们量好饭菜的温度,等其到了常温时,才喊我们下去吃饭,并要求我们在十分钟不到的时间里吃完。在校园里,她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拿着一本书背诵,不要分心在别的事物上。夜晚回宿舍后,我们全部来到走廊上,借助微弱的灯光再学习一小时。
可又有谁知道,她威严的皮囊下跳动的是一颗火热的心呢?
由于农村贫困的政府和落后的条件,我们从来不能像大城市里的孩子那样有着丰富的信息与资源。高考是改变命运的唯一路径,努力是缩小差距的唯一方法啊。我从不抱怨艰难,因为我知道无论何时总有双如炬的眼睛照耀着我,渡于我无穷的温暖。
我曾看见她痛不欲生的表情。直到毕业后我才得知,张校长因多次只身年迈之躯出入大山、进行家访,积劳成疾,有着严重的风湿病。此前,她的体内,甚至有颗胎儿般大的肿瘤。你们可曾知道,她从不做下批改我们的作业,她的椅子永远是冰冷的?
张校长见证过太多农村家庭的悲剧了。一个个女孩的痛彻心扉,一个个母亲的软弱无知,使她下定决心,要办一所女高,让女孩们不再成为她们的母亲。为此,她屡屡受挫,但她从未放弃这个梦。是的,正是由于这个梦,我才有机会从那片暗无天日的大山里走出来。她凭一人之力,温暖了无数人冰冷的躯体,如一片汪洋,丰盈了整片江河。
我也曾因成绩毫无起色向她哭诉。她从来都会那样一把搂入我,突陷的指节带着余温,有力地拍着我。只是那一瞬,我便在无言中收获了无穷的温暖——那是家都不曾给予的。
高考是我最后一次见她。她还是那么淡然,只是攥紧了我们的手,留下一句“我相信你们。”等到我考完出来已是下午了。阳光毫不吝啬地打在她的镜框上,为其镀了一层金。远远望去,张校长在人群中是那么矮小,而又是那么高大。我知道,此时她心跳的频率与我一样,手心的温度与我一般,我们都会有个光明的未来。
纵前路坎坷又有何妨?我将一泓清澈往事置于心底,足以慰我平生干涸。
№15.世间温情暖人心
高一(10)班李雅文|得分:52+5=57分
人海茫茫,匆匆过往,可仍有那一抹温情暖了我跳动的心,让我为之驻足,久久凝望。
——下午五点的半空
高高的居民楼下聚集着人群,顺着他们所指的方向——半空,几十米高的房檐上竟有一只小猫,我的心顿时揪了起来。走近人群,再次眺望,楼顶露出一个橙红色的人影,是消防员!绑紧了腰间的安全绳,那名消防员空荡荡地悬在半空,叫人为他捏一把汗。他抓紧安全绳,呈坐姿稳稳地下移,尽量将重心放低,很快接近了小猫的位置。他没有一丝犹豫和胆怯,前脚掌踏住墙壁,松开的双手向前抓去,果断地将蜷缩着的小猫抱在了怀里。原本紧张不安的人群霎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即使是一只猫,那橘红色的身影也毅然决然地冒着危险将猫咪救了下来,此时那鲜艳的红色犹如一把火,温暖了我的心。
——傍晚七点的便利店
“哗——”,环保袋里的东西散落一地,原本安静有序的队伍躁动起来。掉了袋子的女孩最先蹲下拾起散落的东西,面对一地狼藉,女孩面露不堪与窘迫,火腿肠、方便面、速食的小吃,想来这就是女孩平日里填饱肚子的食物。她的脸上写满歉意,毕竟每个人都很疲惫,大家的时间也都很宝贵。这时,女孩身后的大娘也蹲了下来,伸出双手帮助女孩捡起东西,躁动的队伍趋于平静,大家耐心地等待着女孩,没有一个人显示出不耐烦的神色。大娘拍拍女孩的肩:“孩子,这没什么,不用太着急,要对自己好一点,多吃些有营养的!”
女孩终于不再担忧,看着她眼里感激的目光和那微湿的眼眶,我不禁也被这陌生人间的温情打动了。
——夜晚九点的地铁
晃动的车厢,拥挤的三号线,依旧能看见座椅上一位熟睡的年轻小伙手里亮着的手机屏幕。那是一行滚动的文字:如需让座,请叫醒我。他一身西装,怀里是一只公文包,定是下班后赶着夜色归家的年轻人。
我想,没有人愿意也没有人忍心将他叫醒。我的心中有温热的血液正在涌动,是因为他在疲惫之时仍为他人所着想。
我并未尝遍这世间冷暖,但总有些温情我将永远收藏,我的心永远温暖,炽热无比。
№16.冷脸
高一(1)班毛梓婵|得分:52+4=56分
爷爷过世了,我帮父亲和伯叔姑母们收拾爷爷的遗物。每个人脸上写着肃穆,却无一声叹惋,毕竟,爷爷实在欠了这个家太多。不辞而别,留下奶奶一人和六个孩子,一去二十三年,归来时儿子都有了儿子。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只看见风霜深深刻进了那张永远冷漠的脸。
我发现了一个牛皮纸文件袋,是很厚一叠信,没有邮戳,没有地址,只有收信人的名字,是他的妻子和儿女。
全家围聚,领过给自己的信。每一个信封里都有数十张信纸,小孩子分看父母的,屋里一下子很安静。空气中的浮灰在阳光中起舞,白地砖上泥水脚印也镀了一层金。窗外婆娑的树影把微风断成小令,一屋的人们共读走过时光远道而来,风尘仆仆却仍带着温度的故事。
每个人的信都不尽相同。父亲的信里有拨浪鼓,有酸梅汤,毕竟爷爷离开时他没有三岁;大姑的信里则是劝她不能一心谈恋爱,精力要放在学习上,原来大姑那时情窦初开;四伯的信里却是笑骂他莫耍滑头、背古诗不能偷懒,现在已成律师、一身正气的四伯曾是淘气包。许多有趣的温暖的故事,许多轻快的跳脱的文字,我难以相信它们出自爷爷,那个永远冷着一张脸的老人的冷冰冰的手。
每个人的信却又都有相同之处,是一些看不懂的词,什么“发射导轨改进成功”“找到最佳燃料配比”“算出裂变抛射高度间隔周期”,诸如此类。所有人一下就明白爷爷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他那严重的肝硬化和肾衰竭从何而来,还有一张冷脸下滚烫的心。
我的爷爷,父亲的父亲,他抛下自己的家庭,放弃自己的健康,去追逐他的理想,去报效我们的国家。诚然,他是个英雄,但他一走了之,让奶奶和他的儿女们在别人的嘲笑中生活,确实不可原谅。但那又何妨?至少我们一家感到宽慰,至少他是为了心中的红星,至少我们现在都知道,他虽是一个浪迹的丈夫,一个离乡的父亲,一个冷僻的怪老头,但仍是一个有温热的、活生生的人。
阳光位移,点亮了我们手中的信纸,信纸是凉的,双手却是热的。
№17.万紫千红总是春
高一(1)班陈欣桐|得分:52+4=56分
春天的花一定会开,正向寒冬走来。
——题记
等待.掌心的温度
疫情又来了,就在我们身边。
学校通知高一年级6:30作核酸检测,于是萤火虫发现许多人手拿手电筒与它争抢风头。备考中的学生手头是歇不住的笔头,寒风中混入许多嫌碎的话头。“学校真不会安排,这么冷的天还让我们等这么久。”类似的抱怨硌得耳疼,我捂紧手中的暖手宝,瑟缩着望向体育馆里不灭的灯,觉得这个夜晚好冷。
排了近一个小时,学校突然叫了一群人回去等待。此起彼伏的争论散入风中散了,我决定硬着头皮留下。突然间队伍换了方向,一位医生模样的人抱歉地说:“医生去吃饭了”。等待许久的学生看见新一队学生插入队伍,气氛凝重的滴得出水。白白浪费近一个半小时,我的心温度低的快要失活。即便是等待也如此煎熬,那忙碌的医生呢?
终于坐到那名全副武装的医生面前。他透着浓浓的雾操作着冷冰冰的棉棒,拆开-转身-消毒,机械地一次又一次。期间我不小心碰了他的手,他慌里慌张地拿消毒水轻轻帮我擦去可能的危险。他的手指冻得像五根冰柱子,一下一下划着我的心。他身边有盒凉掉的菜,连开封的痕迹也不留。看着他抹不去的疲态,我的心揪着疼。
走之前我将握了一路的暖手包放在了桌上,轻轻地说了一声“辛苦了”。霎时间他的眼睛亮了亮,用力点了点头。不知道他要一个人寒冷中等多久,才能换来句“医生去吃饭了”。但人心的火柴可以愈烧愈多,亮堂整个体育场。
温度满满地攀升,冬夜不再寒冷。暖风中,送进我耳中的是一句句“谢谢”、“辛苦啦”“久等了”……
欲展.笑脸的温度
我坐到医生面前。他似乎感觉不到冷似的,脸像朵菊花般皱着,眼角有抹不去的笑意。他一边换手套一面问我学习累不累,还喃喃说这么冷还让我们出来真是太辛苦了。我笑着张开嘴,完成第二次核酸检测。“没事,叔叔辛苦了”。我答到,舍不得这来自陌生人的温度。“谢谢啊,希望这疫情早点走光!”远远的,还见他挥舞着拳头,与那不可见的敌人一争方休。
花会开,世间的温度。
瞧着确诊病例一点点增加,全深圳的心聚在一起跳动。是政府当机立断的封楼封城,是学校负起责任的封校检测,是小区间群聊的加油打气……寒冬因深圳人的温度而暖和。
坚信花会开吧,毕竟有这样一群人守着危险挡在我们前面,坚信万紫千红,深圳的春天不会远。待到那时,愿防护服下的他们,能去荔枝公园赏一出春色。
№18.百摄氏度
高一(4)班邹佳均|得分52+4=56分
今年是冷叔在这个小村庄的最后一年,这个中国最北端的小镇,常年覆满白雪。
“今儿大年三十,冷叔咋儿还在值班呢,快进来喝两蛊。”“不了不了,今晚还要值班呢。”唉,这个扶贫干部可真不好当,寒冷的风刮着树上的皑皑白雪,寂静的小道上绽开一户户温暖的光晕。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屋外零下十多度,屋内则是热气腾腾的火锅烤肉。街上溢满了幸福的。香气,倒映在冷叔眼里。
冷叔的手机受惊似的震动起来,“嘟”的一声后,是一阵急切的话语“冷村长,根据我们疫情防控组的排查,你们村里人有密切接触者,迅速通知你们全村做核酸报告,市政府明天要看到结果。”“可是大家都在过年……”“没有什么可是的,疫情刻不容缓!”“保证完成任务!”冷叔应了下来,此时外面寒风猎猎,零下十度。
很快,村口的大喇叭扯起嘶哑的喉咙“乡亲们,咱们村出现了一名新冠病毒密切接触者,现在需要大家到村广场做个核酸检查,谢谢大家配合!”冷叔急忙跑去村广场,广场上覆满积雪,橘黄的路灯下,只有几个微弱的人影。冷叔急切地问:“大伙人呢!”“大过年的,谁也不愿意挪窝儿。”马大姐接上话茬儿。“这可不行啊,晚一分钟群众就会多一分风险,这事可不能含糊儿!”“那咱就帮帮村长,大伙说好不好?”马大姐动员大家说。“好!”回应声在雪白的世界里显得那么渺小。
冰冷的雪倒映着冷叔奔跑的身影,他提着一盏灯,手里拿着一个喇叭。敲醒一户户温暖人家,用真诚的话语劝着一张张带着愠色的脸。满村鲜红的桃符中,冷叔似一颗微弱的星星奋力跑着,满脸通红,吐出一阵阵水雾,踩进厚实的冰雪,寒冷紧抓着他不放,沁入冷叔身体。好冷,好冷。冷叔身后,一道银河倾泻下来。现在零下十五度,冷叔却感到温暖。
终于排成一队了,医护人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一条长龙伸进无边的雪夜中,静静地等待。人们脸上有吃完火锅的红晕,冷叔不禁有些愧疚。“要不让妇女小孩先测,他们身子弱可受不住,咱大老爷们皮儿糙。”人群默默让开一条道,妇女牵着小孩和老人慢慢走着,他们一步步踏碎隆冬的寒冰,踏出如春的暖流,这个小村庄每个人都有温度,山也是,血也是。在这一地的暖流中,冷叔感到心里一条银河倾泻而下。
天渐渐亮了,冷叔身子暖洋洋的,村后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再待一年吧。”冷叔心里想。
№19.热饮暖人心
高一(6)班赵文钰|得分:52+4=56分
老李听着耳旁小孩的哭声,用他别扭的手指在零钱盒里慌乱地寻找。将找零递给顾客时,他饱含歉意地努力扯起一边嘴角,不料,那小孩哭得更凶了,还一边对着老李喊:“怪物!怪物!”
老李心中苦涩,这样的字眼他听习惯了。他半张脸面瘫,眼珠外凸,两条手臂僵硬,手指笨拙,指尖肿大,还脏兮兮的。更吓人的是他的两条腿,无法站直,右腿向外拐,无法朝前。他推着烤地瓜车出来卖的时候,经常吓到小孩子,也总有小孩子说他像植物大战僵尸中的僵尸。他也知道自己的外表怖人,可为了生计他不得不与人有交流,对此他总是很抱歉。
这天晚上,夜市街上的店都一家家打烊时,他还剩三个烤地瓜没卖完。他想再等等,也许有下班的店员路过会买。昏黄的小灯照着三轮车,烤地瓜在一点一点变安静的夜市街里孤独地蒸腾出丝丝热气来。
老李默默地等着客人来光顾,也不吆喝。旁边刚清扫完奶茶店的张姨,一出门,看到那孤零零的小车,和寒风中嶙峋的老人。走过去,说:“老板,剩这几个我要了。”老李惊喜地站起来,双手忙往身上擦擦,把烤地瓜装起来,用杆秤称重。他很感谢这位在寒冷的冬夜照顾他最后一单生意的客人,于是把零头抹掉了,沙哑的声音说道“付20就行”。
第二天早晨,老李出摊后,张姨送过来一杯热饮,她说:“天怪冷的,请您喝一杯热乎的!”老李赶忙推辞,他怎好意思收呢,可张姨却跟他说,“就当帮个忙,店里做错了,饮品无处消耗呢”。他只好收下,尝了一口,第一次喝这种饮品,甜的发腻,但是确实从心暖到胃,让他冰冰的身体热乎了起来。
从那以后,每天那家奶茶店都会送来一杯热饮,“做多了”“做错了”“新品”等各种各样的理由,让老李不得不接下这份善意。那个冬天起,老李身上单薄,但心一直暖着。
这一天,又有几个小孩路过他的三轮车,正当他准备侧过身去藏住自己的脸时,他听到稚嫩的一声“李爷爷,请你喝饮料,这个可好喝了!”他转过来,有些慌乱地从那小女孩手中接过那杯子,又挑了几个地瓜给那群孩子吃。
他喝着热饮,望向张姨的奶茶店,看见那小女孩正抱着张姨。原来她是张姨的孩子。
杯中的热饮见底,热气早已不知不觉地熏湿了他的眼眶。
№20.品英雄事迹,感人间温情
高一(7)班黄鹏瑞|得分:52+4=56分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革命烈士郁达夫曾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而不知敬重的民族是悲哀的。”中国发展之迅速,正是有无数英雄人物出现,以他们散发出的光和热,引领整个民族向前迈进。当今社会,我们应品英雄事迹,感人间温情,争当新时代的英雄。
英雄,靠的是满腔热忱和不懈努力。“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院土就是这样一个人。从小,他就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此他不懈努力,奋斗终生,从大胆提出杂交水稻的设想,到亩产百斤、千斤的实现;从“三系法“培育杂交水稻,到“两系法”的实现等等,从中需要跨跃的艰难我们很难想象。他用毕生所学解决了世界的温饱问题,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英雄,靠的是赤诚之心和吃苦耐劳。革命老兵张富清参加战役无数,为新中国的建立与巩固付出了巨大贡献。但他默默无闻,仍不满足于此。建国后,他听说有个地方条件艰苦,没人愿意去那发展,他二话不说,主动报名,只留下一句“共产党不去,谁去?”一辈子下来,他的赫赫战功和感人事迹连他子女都不了解,他还将自己的奖章无偿捐给博物馆。正是有这种无私奉献,有一片赤诚之心的英雄,守护着我们今天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他是举国公认的充满温度的英雄。
诚然,有人说英雄难当,宁愿“躺平”也不贡献。换一个角度思考,今天人们能够“躺平”的先决条件,正是因为有这些充满温度的英雄。不要认为英雄难当就放弃,此刻的神州大地,正遭受着疫情的危胁,但那些白衣战士,就是新时代英雄最好的证明!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防护面罩上的水雾是他们身上看得见的温度,而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姿态坚守在岗位上是他们身上散发出的无形的温度。当然,英雄还包括志愿者、社会工作者和你我在内每一个为中华民族祷告平安的人。
习总书记说过“一个民族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更应抱着“登高峰,时代争先”的信念,去领悟英雄人物身上散发出的温度,争当新时代英雄!
曾经,鲜衣怒马,吾辈岂蓬蒿!
如今,不负韶华,直挂悬云帆!
№21.我有一碗面,足以暖人心
高一(8)班周雷|得分:53+3=56分
“老王,今年打不打算回家过年啊?”“算了,今年就不回去了。”老王数了数手指头,心想这已经是第三年没有回家了。
老王在一个城中村里经营着一家面馆,至今也有近二十个年头了。城中村里住得大都是来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和他们一样,老王也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六十岁的老王似乎每天都要经受家里人的劝说,劝他回老家颐养天年。可每次老王都会果断拒绝,而理由总是相同:我走了,谁来给这些孩子们做面?
与其他面馆不同,老王经营的面馆并不注重盈利一碗面恢价格比别的地方低,价量和用料却十分足。住在这里的年轻人们没有一个不愿意在上班前吃个面填填肚子,下班后再吃一碗暖暖身子。村里的大爷大妈看到后,都夸他是“活菩萨”。老王笑道:“看着吃面的年轻人,就像是在看自己的孩子。”而这些孩子们,也把老王当亲人看。从老家寄来的特产,从外面买来的水果,总会分一个半个给老王,而老王也总会笑眯眯的收下,心里感觉暖暖的。
今年要是不打算回家过年,就上我这面馆来吧!那些不打算回家过年的年轻人们听到连忙答应,并连声感谢。到了除夕那一天,老王前前后依下后忙了一天。又是准备年夜饭,又是准备面条。怕有些北方该子想家,又是亲自买来面粉、馅来包饺子。门口保安大叔看到老王这忙里忙外的样子,打趣地问道:“老王你这是有贵客要来啊!”老王笑道:“和孩子们过年!”说完,便又埋头忙去了。
终于到了傍晚,老王看着满桌的美味佳肴,还环顾四周,看了看自己装扮一番后的面馆,心里甚是满意。又拍了拍自己的口袋,摸了摸自己精心准备的红包,每一个都十分平整。看到这,老王不禁期待“孩子们”的到来。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可面馆的大门仍然紧闭,没有被推开。老王心里不禁咯噔一下,:不会孩子们不来了吧?他们不会突然计划有变吧?他们不会……
老王,我们来了!”门口传来一阵喊声,老王眼前一亮,连忙冲出门。看到十几个年轻人,手上都提着拿些东西,或是些水果,或是些腊肉。看到这,老王的眼眶湿润了。寒风拂面,却带着暖意。
老王,大家都想吃你的面了,祝你新年快乐。老王看着眼前的年轻人们,笑了。笑也真诚,欣慰。
№22.一碗面的温度
高一(8)班李思辰|得分:52+4=56分
我一向喜食面食。
作为土生土长的北方孩子,我一直对面食情有独钟。劲道软弹,饱满喷香,是河南众多面食的标配。打小时候起,印象中的我便随着外婆穿梭于小小县城的街头巷尾,寻找着具有独特风味的面馆。
逼仄拥挤的大小街头巷尾,一间间铺面从清晨至傍晚开张着,相属的板车、彼伏的吆喝、纷纷扰扰的喧嚷声,一间间朴素的面馆子中老板娘的笑骂声及油泼辣子的滋滋声,无不勾引着途经此地游人的味蕾,竟使这几条破败的小巷富有生活气。但俗话有言:酒香不怕巷子深,外婆深谙这个道理。每每临近中午,便带着我出入一家家面馆。深冬来临也不例外,走进面馆点完餐后,外婆总是用她那双紧实、有力,粗糙但暖和的大手牢牢包裹着我的小手,为我驱寒。
外婆熟识的街坊邻居,我认识的抑或是不认识的,见了许多。旁人或许不觉有异,但熟悉外婆的人会好奇,明明外婆有一双极灵巧的手,为何还要隔三差五出来吃饭。后来,我才被告知,外婆的手患上了腱鞘炎。
撇开编织、缝纫、园艺不谈,外婆亲手制的面食筋道、一绝!某次寒假,许久未回老家的我回到了这里,外婆极珍惜这次机会。隔天清晨,她便早早起身赶赴市集。清晨的早集总是菜蔬最新鲜的时候。面条是自家擀制的,海带是自家晾晒的,外婆总是不让任何人插手。我是被一阵剁菜声吵醒的。循着声音,我来到厨房。天刚微亮,厨房内餐具刀叉都裹挟着一股隔夜的寒气。在这间冰冷的厨房内,只有外婆的手是有温度的。她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告诉我让我先去吃早餐。话毕,她用一种别扭的姿势继续切着。
一切配菜准备好后,便可以开始甩面与扯面了。外婆拉开架势,双臂平举,挑拣出一块充分揉捏的面皮,扯住两端,上下翻飞着。如刀光剑影般,当时尚且年幼无知的我,只知道,这是外婆的魔法。
第一碗下锅后总是我的。外婆端出满满一碗稳稳地放在我面前,热气弥漫在整间小屋内。轻咬面条时,香气由面条的缝隙中迸溅,香油鼓动肉汤,肉汤刺激味觉,直至满嘴流油。
外婆早已去准备下一碗了。透过厨房斑驳的玻璃门,外婆全身的力气压在双手上,一上一下地伏动着揉搓那块面团。她那么用力,似是要将多年未实现的爱意狠狠地、全部地揉注进这一方小小的面团。我动弹不得,也无从动身。泪水早已盈满了眼眶,热气氤氲分不清是蒸汽还是泪水。
一碗面的温度有多高?是可以烫到我舌头的温度,是可以让外婆的双手冻得通红的温度,更是那满载爱意浓浓的滚烫的温度。以至后来,任何一碗面,都不似那碗温度。
№23.土地的温度
高一(8)班林品丞|得分:52+4=56分
奶奶望向身后蓊蓊郁郁的一方菜园,低下了头、放下手中的锄头,步履蹒跚、缓缓离开了。沐浴在奶奶伛偻的背影中,无限辛酸惆怅将我裹挟。我想,至少在奶奶心中,土地是有温度的。
前些日子,母亲的幼儿园建成了。在粉饰的建筑物之间,有一方干瘪贫瘠的红土地。正当大家苦于如何利用时,奶奶高兴地说道:“给我一把锄头,让我种种地吧!”大家心头一惊,奶奶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几乎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好不容易晚年可享享福,怎么还愿意种地?可拗不过奶奶,大家终究让奶奶去了。
我与奶奶在不大的荒地上走着。这地朱红、黏硬,大大小小的裂纹交错其间,毫无生机、枯燥乏力。奶奶却不这么认为,拿着锄头,面带笑靥,向地一下下锄去。奶奶仿佛一下年轻了许多,面庞岁月的痕迹与这土地的纵横交相辉映。奶奶好似一个孩童,在土地间欢愉地游戏着,在这钢铁森林的世界中寻到了独属自己的伊甸园……
远眺是连绵的青山,清晨的薄雾在山峦间氤氲着,为古朴的村落披上朦胧。奶奶就是在这儿成长的,生于斯、长于斯。第一抹灿阳还未渲染这片土地之时,飘然的青烟随着鸡鸣犬吠在灰蓝的天空渲染开来之时,奶奶已下田。群山是她的后背,田垄是她的脊梁,耕牛是她的羁绊,深深的犁沟印着岁月的痕迹。她的汗水曾烫伤那片热土,她的皱纹堆起未来。日子就这么过下去,本想着一辈子就在这度过了,父亲却将她带离远山淡影的墙瓦之下,来到城市。
摆脱农民不应是件喜事?不用在无际的田间弯腰挥汗、不用再受苦于邻人的无理唾骂……奶奶虽也笑着道城里便利种种,却也总想在楼顶摆上几盆红心番薯。那时常落寞的眼眸中,似是怀念如今仍然挂在老屋门后久经风雨的蓑衣笠帽、似是后悔临走前没有抚慰日夜陪伴的老黄牛、似是渴望与儿孙们分享自己亲手耕出的成果有多鲜美。
一翻一犁、一耕一种就是数月。往日贫瘠不堪的土地,已变成棕黑的疏松土壤。阳光从瓜藤间泻下,洒在摇曳的嫩叶上。土地间偶有蚯蚓钻过,蜜蜂与蝶在番茄花前起舞,奶奶扛着锄走过,慈祥地端详着还未成熟的黄瓜,她竟创造了一个小小世界。
不久,学校翻新。这一方天地也引来了终点,即将消逝。我不愿想象奶奶心中有多少辛酸与苦楚,不甘?气愤?经历风风雨雨的她、身为农民的她,怎会如我臆想般脆弱……
土地是有温度的。在奶奶心灵深处,永远充满着对土地那最丰满的热忱。
№24.风车有情,转动生温
高一(8)班邵圳齐|得分:52+4=56分
彳亍在青春的河畔,风光旖旎,氤氲在空气中的清香,美名远扬,因风而转动的风车,温度流露。
不必说树梢上的鸟儿不住的地婉转歌响,不必说盛花绽放出五彩的笑脸,更不必说公园中孩笑的喧哗热闹,一切都是这么静谧。
可反关室内,“别烦我了,我想自己静静!”只听见得一阵“咚”的关门声。母亲只好整日待在门外询问我如何,原来期末考试后我的成绩越发下降,烦郁的我一下子在屋内整整呆了三四天。“孩子,我看这公园挺热闹的,要不我们去公园散散心,好么?”妈妈小声的询问,我一出门拿上手机,极不情愿的跟着出去了。
眼见的是多么一片温暖的景象,将要落下的夕阳是赤赭色的,抹着最后一丝晚霞。“爷爷,你给我买,我就想要那个风车”一个小女孩眼角沾满泪痕,哭嚷着叫。“好!好!”爷爷掏出发黄的旧纸币,那风车终归孩子所得。说的迟,那时快,孩子拿到风车后不一会儿又嚎啕大哭了起来,并重重地将风车甩到地上,那爷爷正要拉她回家,孩子仍旧哭闹不止。
只见一个人拾起略显破损的风车,叫住了那孩子,我定睛一看,正是母亲。只见她一手高举着风车,“嗖”地一下便窜了出来,随着风的加持,风车飞速地转动起来,迎着今日最后一抹光照,映射出了五彩缤纷的颜色,美丽极了。那孩子高兴的手舞足蹈,母亲拿着风车对孩子说,“孩子,那风也许不会一直不停的吹,但你的这双脚可以自己跑呀,这效果可没什么两样的,那风车如是转动,还会生温呢?”
路迤逦而来,多少美好片刻,而那些有温度的时候永存。是的,那残破的风车就如同我一直渴求着大风的到来,但不知曾想风车自己是可以转动的,唯有积极向上才能走出迷雾。他的母亲告诉他没有什么是无可战胜的,唯有永存一颗不畏的心,方能看到风雨后的彩虹!
当昨日的风卷成缠绵,当盛开的花绽放出旖旎的笑脸,时间定格在哪个瞬间—“那风车如是转动,还会生温呢!”
№25.火把
高一(9)班蒋在希|得分:54+2=56分
男人离乡到城市里打拼已有好几年了。
这几年里与父母的联系是越来越少。填满男人生活的,是城市来来往往淡漠的脸,是上司永无止境的挑刺,是公寓日益增长的租金。男人还会笑,但是不带温度的,面对客户时公式的笑。
今年本也打算不回家,男人却在望见日渐下落的晚日时,做了个自己也莫名其妙的决定------回乡。
临到了拎着行李看到家门了,男人终于生出几分近乡情怯来。该怎么说呢,父母都还不知道……,呼吸间吐出的白雾一股股,男人僵硬地转转脖子,搓两下手,剁几下脚,觉着今年的冬天意外地冷。踌躇间瞧见远处大堤上黑压压挤满了人,再望了一眼家中息了的灯,转身向大堤上走去。
何必遭这罪?男人挤在人群中,心下后悔。乌泱泱的人群嘈杂着,人人脸上洋溢着喜悦。人群中央围着几个年轻男子,握着稻杆扎成的火把。男人又搓了两下手,跺两下脚。这天冰得似无温度。
“嗨呼------”
火苗忽得蹿上把尖,领头男子大喝一声将火把一甩。火光滚滚,一下染红了黑夜,像高明的画家挥手大肆涂抹,又像天空真烧着了一样。
“火把甩得高,三石六斗稳捞捞”“火把甩到北,谷满盆来米满仓”“火把甩到南,风调雨顺无禁忌”……
身边的人群也随着行进的队伍高声喊起来,笑起来。男子也不搓手了,也不跺脚了。他眼前是红,是一朵红,两朵红,大片大片的红.....这火不仅烧透了天空,还直烧到了男人的心里。男人也笑了,被火光映照着,包含感动与思念,充溢着温暖。
男人想起来,每年这个时候家乡要举行火把节,烧起对新年的希望。不止呢,男人还想起自己儿时最爱在脚下这片大堤上追逐飘散的蒲公英,自己在堤下那片田里躲藏捉弄玩伴,想起那个暖呼呼的灶台,那只赖洋洋打着阿欠的大黄狗,那个柔声呼唤自己的阿妈。
男人的眼中晶莹发亮,他最后饱含深情的望一眼逐渐远去的火把,转身大步向家中走去。
№26.指尖的温度
高一(9)班杜安桐|得分:53+3=56分
指尖的伤痛,被爱抚平;指尖的温度,是爱的表达。
冬日已至,夜越来越长,也越来越冷了。每天,干裂的空气总是会啃食着我的手指头,使我的指头上布满了紫红色的印记。这印记丑陋、扭曲,还钻心地痛。在最寒冷的那几天里,我的大拇指指甲与指尖相接处裂开了一道口子,无时无刻不在溢出鲜红的液体。我每一次握笔写字时都会感受到令人急躁不已的疼痛。
我多次打电话向母亲倾诉,抱怨着烦人的伤口。母亲总是用温和的,让人安心的声音安抚我。在我第一次向母亲提出要买手套时,母亲第二天就从城市的那一边赶来,送来温暖的手套。我带着手套,心里暖暖的。
终于,熬到了回家的日子。我做任何事情时我的手都阻扰着我,我异常烦躁,再次向母亲求助。这时,父亲已经回来了,带着专门治伤口的护手霜回来了。母亲则接过护手霜,把我领到洗手间,用她的结实的温暖的手拖着我受伤的手,另一只手用棉签小心翼翼地涂抹着膏体。在那一刻,我看到母亲头顶有几根细小的白发从发缝中刺眼地钻出,再看看母亲专心的样子,回想起小时候母亲在我不消化时也会用手揉搓着我的肚子,睡前会用她的温暖的大手有力度地按摩我的眼睛,让我快速睡去......我的心中涌上一股暖流直冲眼眶。只见在冷白的灯光下,将妈妈的轮廓印在我的心里。
温温的护手霜使我从回忆中缓过神来,手背依然能感受到母亲的指尖的温度。再看看母亲的手,曾经的大手变成了小手,曾经我仰视母亲,今天母亲仰视我……
一切都变了,又好像没变。
只听到妈妈在说什么“你这手啊要怎样怎样地护理”,接着她抬头看着我说:“听到没有?”感动和爱的暖流在内心交织,最终,我微笑着说:“嗯!谢谢妈妈!”那天晚上,街道上是寒冷的,家里我的心却是暖暖的。
母亲指尖的温度,令我原本烦躁的心像冰雪一样融化了;母亲的爱就像温暖的太阳,照亮了我整个冬天。母亲一直在我的背后,用温暖的大手撑起坚硬的后盾,让我可以安心向前,披着阳光,永不言弃。
№27.病床上的温度
高一(9)班唐浩然|得分:54+2=56分
温度,一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名词。老师的温度,帮我们拨开疑问的迷雾,让我们豁然开朗;同学们的温度,让我们的学校生活多一份光彩。而这母亲的温度,却是这世界上最伟大的。
“呼!”床上的塑料杆断裂了,我的身体沉重地摔在地上。正当舍友们一拥而上问我“有没有事”时,我却感受到撕心裂肺的疼痛。我看了看左脚,只见肿起一个红彤彤的大包,整个腿都在颤抖。我已经站不起来了。救护车将我载走,看着救护车上一个个急救设备,想着门外XX同学看着我摔伤而哈哈大笑的声音,霎时间,觉得整个人都凉了。
一小时后,母亲带着一张CT片和一份诊断单向我走来,脸上还有未干的泪痕,整张脸变得通红。我拿过CT片,只见踝骨摔得粉碎,上面还有骨头碎片。我尖叫起来:“伤筋动骨一百天啊!”我狠狠地将CT片扔在地上,想把它撕碎却撕不动;看着诊断单,我一把将其撕得粉碎。“我还能干什么?!下个床都能把自己摔骨折!”旁边的母亲看着我,没有说一句话。她知道,自己的儿子需要一点时间平静下来。
两天后,我做了手术。手术后6小时只能喝白稀饭。当时的我已经饿慌了,但却全身无力。母亲便在床旁拿着勺子一口一口地喂我。一碗稀饭冒着热气,温热的稀饭触碰上我的舌尖,一路流入心扉,真温暖。我端详着旁边的母亲,眼睛已通红,不知道已背着我哭了多少次。一束光突然进入眼帘,晃得刺眼。定睛一看,母亲的耳旁已布满白发。曾经,四十岁的她经常被同事朋友夸只有二十岁。而如今,她的脸上又多了一条皱纹;脸从圆脸变成了瓜子脸,不知道瘦了多少;眼睛上多了很多血丝;脸上的泪痕又多了几条……母亲,真的老了。而我,这两天却犹如她变老的催化剂。
后来我想下床时,母亲用她的肩膀,扛着我的半个身体。我瞟了她一眼,她皱着眉头——她已经快扛不起她一百多斤的儿子了。不经意间发现,我已高出母亲一个头了。
我一天天地长大,而母亲,在一天天地变老,却没有一天天地变轻松。我看着肩膀被压得发红的母亲,泪水从脸上滴下来。我再也无法抑制心中的情感——妈妈,我爱你!
母亲的温度,在和我发生激烈冲突时虽然灼人,但永远是温暖的,温暖我冰冷的心,给予我力量,虽最容易被忽视,但却是最伟大的!
№28.大城小爱
高一(12)班杨康|得分:52+4=56分
都说"人只是缺少在生活发现美的眼睛",日常的点滴中交杂着美好与温情。在我记忆的长河里,总有一件事像太阳一样,恒久的发着光和热,照亮着回忆,温暖着心房。
正值暑假,我在母亲的带领下回到县城老家,探望生病的外婆。内地的酷暑使原本赢弱的外婆的腰伤更加严重,甚至下不了床。母亲看着外婆难受的样子,担忧与不安都显现在脸上。
天气越发炎热,热浪烧灼着每一寸肌肤,窗外的柳树无力的垂着头,知了也热的大叫着,一切是那么没有生机。每天,母亲忙碌于厨房、卫生间与外婆的卧室,熬药做饭、洗衣拖地。还抽空为外婆按摩。外婆总是说母亲回娘家本是客人,如今却比在自己家还累。母亲的汗水在时间的陪同下掉落,而外婆的病在母亲照料下也有了些好转。
一天下午,向来寡言少语的外婆对正在拖地的母亲说:“女儿,辛苦了!”外婆犹豫了一下,支吾着说:“那个,可以帮我剪一下脚指甲吗?人老了,不中用,腰病老发作。”说完以后便满脸堆笑的看着正在擦汗的母亲。母亲点了点头,转身取来指甲剪,便半跪在地上为无法下床的外婆剪脚指甲。“咔……咔”的声音飘荡在屋子的每个角落,外婆拿着扇子一下一下的为母亲扇着风,微风吹起母亲的头发,吹散了额前被汗水浸湿的刘海,我清楚的看见母亲的鬓角有了白发。母亲先用指甲剪剪去部分指甲,再用锉刀锉去毛边,最后还用手摸一摸确保指甲不会硌手,直至满意后才换下一个指甲来修剪。过了一会,母亲抬起脚前后晃了晃,揉了揉已经有些红肿的膝盖,便又半跪着为外婆剪指甲。
“咔……咔”的声音一直响着,宛如一首动听的交响曲;母亲也一直半跪着,那幅画面如照片般定格在我的脑海里。“和为贵,孝当先”的精神在母亲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而它的光芒照亮着我,温暖着我。过了好久,母亲终于剪完了,她吃力的扶着腿站起来时,身子不由地晃了一下,我连忙上前扶着母亲。外婆见状笑着说:“外孙长大懂事了,知道心疼妈妈了!”母亲回过头望着我,眼神充满溺爱。
母亲喝了杯水后,准备拿起拖把,我上前接过拖把说:“妈,您歇会,让我来!”
其实人情间的温度是无法测量的,得以将心比心的方法才能感知。而这种源自人心的温度是持久而稳定的,像太阳一样闪烁在回忆的长河里,像太阳一样恒久的发光发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
微风迎面而来,吹进了祖孙三代人心中,在大城中以小爱温暖着人心。
№29.中国人是有温度的
高一(2)班盛彦杰|得分:52+3=55分
曾有人说,中国人是自私自利的、是猜忌隔膜的、是善于旁观的。总而言之,他们说,中国人是冷冰冰的。
但天地之间,万事万物都有温度。“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告诉我们大地山川是有温度的。“见字如面”告诉我们纸墨文字是有温度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告诉我们花虫鸟兽也是有温度的。作为一个薪火相传、绵延5000多年而仍昂扬向上、朝气蓬勃的民族,中国人自然也是有温度的
中国人有温润如玉暖人心的温度。
就在2021年12月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位生命垂危的小患者要从江西转运至北京协和。很快,每一位打开导航软件的北京市民都收到了通知,两地公安部门迅速齐心协力调动资源,开出了一条生命通道。从大兴国际机场到协和医院的道路由水泄不通变得畅通无阻。在深沉的北方寒夜中,闪烁的警灯、尖锐的警笛声中,传达出的不是冰冷,而是无数人为一条小生命的让步奔波。他们心中的温度,让寒夜和人心也暖了起来。这样的生命接力,每天都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发生,它们生动地证明了:中国人有温润如玉暖人心的温度。
中国人有荡气回肠洒热血的温度。
从“甘将热血沃中华”的革命烈士到“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新时代共产党人,从奋然投身脱贫攻坚战的200多万驻村第一书记到从无到有造出卫星导航系统的30余万中国北斗人,农村、城市、政府机关、军营、科研院所……处处书写着一幅幅荡气回肠的伟大画卷。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共产党人的面貌反映着中国人的面貌,他们的温度便是中国人的温度。黄文秀、于敏、黄旭华、张富清,这一个个中共党员的名字与故事,深刻证明了:中国人有荡气回肠洒热血的温度。
中国人有传承不绝绵延长的温度。
塞罕坝曾是一片黄沙荒漠,如今塞罕坝林场却是祖国大地上的一幅壮美绿色地图,这背后是三代人的坚守与苦斗。“守好这片林,护好这片青山”的信念已经传了三代塞罕坝人,传下来的更是传承不绝绵延长的中国温度。
中国人有热血的、温暖的、绵延的温度。我有我的温度,你有你的温度,他有他的温度,让我们的温度汇聚起来,便是民族的温度,国家的温度,人民的温度,中国人的温度。
№30.我也成为了太阳
高一(7)班孔德川|得分:53+2=55分
愿在严寒肆虐的凛冬,你我都能成为彼此的太阳。
——题记
入冬了,秋日淡淡的凉意逐渐在不知不觉中化作刺骨的寒意,侵蚀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树叶托着从天空泻下的阳光,在风的呼吸中沙沙作响,四散飘零。
最近我在放学的路上总能碰见两三只野猫,人一靠近他它们,它们就飞快地跑得远远的,在远处的某个角落再回头瞧你一眼。可能是这个原因,导致我也没太注意它们。
日子一天天过去,那几只野猫忽然不见了踪影。
天气越来越冷,不知过了多久,我又遇到它们了。它们的旁边站着一位微弓着腰的老人他头发有些凌乱,穿着打了补丁的红色格子布衫。一手拎着个布满褶皱的破旧的红色塑料袋,一手握着一根粗大的树枝,用慈祥的眼神看着那几只小猫。不知怎的,小猫也没有像往常一样见人就跑,而是用着它们水灵的眼睛盯着老人。只见只见他将树枝靠在栏杆上,手伸进塑料袋中抓了一把什么,小猫的眼睛忽然闪烁起光芒,头伸到老人手边就吃起什么东西来。
我的目光所及之处仿佛变成了一幅画,老人纹丝不动,连头顶的树叶也安静下来。我意识到自己也是画中人,便也停下脚步,静静地看着他们,运动着的每一处仿佛都被放慢,放大。我这才发现,那几只小猫真的很瘦,就如只由几根杆子努力撑起的残破的帐篷一般,风一吹就垮了。过了一会我回过神来,小猫和老人都已不见了。
太阳在头顶如炽热的金轮般普照着大地,传递着一缕缕温度,天气好像不那么冷了。
接下来的几天日日如此,我与老人和小猫总能偶遇,像是保持着一种无形的默契。
一天放学,大片黑沉沉的密云在低空如海浪般翻滚着,天边不时传来几声低沉的轰鸣,人们大都急忙赶回家了。街道上几片枯叶跳着孤单的圆舞曲,正苦心积虑地筹备着如何为他们的生命写下最宏伟的终章。此时的我还在大街上朝家飞奔,路灯还未亮起,四周蔓延的黑暗更驱使着我加快回家的步伐。
——滴答!下雨了!一幅画面从我的眼前闪过,我突然发觉什么,往那里一看,那位老人果然还在那里,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雨越下越大了,纷飞的雨滴牵引着我的思绪,我撑开伞,冲到老人身边将伞递给了他……
破碎的枯叶寂静地躺在地板上。我飞奔而过,疾驰的风和雨重重地拍打着我,雨水浸了我的衣服。好冷。不过我不这么觉得,因为在此刻,我也成为了太阳。
№31.刘叔的饭馆
高一(7)班卢泊而|得分:52+3=55分
每到饭点,刘叔的饭馆门口总是人满为患。
门口“汤粉米饭供应,十元管饱”的牌子已经旧得褪色,刘叔站在餐车后给食客打菜,焯面,淋浇头,食客自觉付款,拿饭盒或食盒。每天,这样的场景总要重复上百遍。
因为价格低廉,刘叔的饭馆早已成为外卖小哥的“后花园”。他们喜欢在奔波一天后来到这里,卸下一身疲惫,来一份十元管饱套餐,偶尔嘬上几口小酒,加上两份硬菜,在谈笑间倾诉对故乡的愁思与对生活的愿景。刘叔忙完了,也会拿张椅子坐下,和他们唠唠嗑。
或是城市被按下了进度条吧,各种压力与迷茫加速到来。我总喜欢来到刘叔的饭馆小店,来到这个慢节奏的有温度的小角坐一坐,和叔叔聊聊天。
一次,刘叔忙完坐着休息,我问出一个压抑了许久的疑惑:“叔,您这么忙,怎么不叫刘婶来帮帮忙呀?”我见到过刘叔放在收银台上的和刘婶的合照,两人笑得别提多幸福了。
刘叔突然顿了顿,但又笑开了眼:“她呀,在那儿看着呢。”说着,指了指天上。我觉出失言,连忙道歉。刘叔摆摆手,说:“她呀,癌症走的,好几年喽!那时为了给她看病,钱都借遍了!她去了,也就不苦了。我开个饭馆又能慢慢还钱,又能让她看着安心,还能帮帮年轻人。我还能和你们聊聊天,多好!”他笑着说完,转过面去,那滴泪划出一道水痕,但没流下。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城市的节奏,刘叔的饭馆门庭罗雀,最终也因此关闭了。每当我看向那块还没有收起的“十元管饱”的招牌时,心中五味杂陈。
但是前些日子,饭馆又开张了。听街坊们说,是一个老食客资助了一大笔钱,想让刘叔开下去,保留这个城市有温度的一角。
开学前一天,我再次来到刘叔的饭馆:“叔,一份卤蛋番茄拌粉!”“好嘞!”叔爽快地答应道。
拿到那份热腾腾的粉面后,我发现上面多了好几块炖得软烂的卤香牛肉。刘叔笑着:“小妹呀,你上高中就来得少啦!上高中了就是大姑娘了,多吃点儿,长身体!”
我感激地接下这份分量十足的粉面,撒一把葱花,浇一勺辣酱,加一把榨菜,淋两滴辣油,配一碟芝麻酱。再撒一份温暖,淋一勺善良,放一块人与人的温情,拌一份喷香的粉面。
刘叔的饭馆,是我的温暖来源,亦是城市的温度的体现。
№32.温度的交织
高一(11)班徐浩玮|得分:52+3=55分
冷,黑夜无尽的冷席卷了他的全身。
他在八十一岁的那年得了一种怪病,时间碰巧是双腿不能再下地的那一年。在他双腿瘫痪的前一个夜晚,他便觉得刺骨的寒冷浸入他的双腿。人生总是没准备好就被按下快进,他渐渐失去自己身体最基本的话语权。
自那天起,他对时间就特别敏感,总是凝视着墙上的时钟和日历,可转眼间一切又都忘却。或许他想穿过记忆中的斑驳,拨动指针的转轴,返老还童。突然,空气向周围凝聚,水滴也慢慢升空,他不再感到寒冷,也能闻到花的芬芳。他能够轻松站起来,呼吸不再沉重,能感知到暖洋洋的空气。
留声机在播放着经典老歌,他轻抚自己的脸颊,是从未有过的暖。
他看到时间在线上蝴蝶正在挥动着翅膀,慢慢穿行在这倒放过的电影。他终于等到那一天,有机会能在病床前对妻子说:“很高兴让我今生能遇见你。”他想如果这是梦的话就让时间再慢一点,他本以为可以掌握时间,但不知不觉间他已挂上拐棍。
这样不知疲惫指针在向左转着,他已经不再耳背,肩膀也变得宽阔。他看到儿子与自己的一遍遍争吵,熟悉的寒冷又蔓延全身。直到回头看才发觉他总紧紧地把孩子捧在手心。“过度被爱和索取,是隐藏起的凶器。”他亲手把美好的泡影点燃化为灰烬。
指针晃了又晃,他头发变成黑色,感情也总是逃不过相互地推测猜疑,他和妻子每日重复地争吵,毫无意义却又没完没了,可他继续经历着,却又走到了和妻子相遇的美好时光。在这样冷暖交织的人生中,他想,自己是鲜活的。
时间也不停歇,唤醒了十几岁的少年,那是埋藏在记忆里最美好的胶片。他穿行在家乡的每座山水和湖面,他弹奏父亲教给他最简单那段和弦。指针也走到终点,他最后一次凝视躲在母亲怀抱里的婴儿。留声机在播放着经典老歌:“任时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
他是第一次这么想感谢这个怪病,带他回顾了有温度的、冷暖交织的一生。
№33.此心安处
高一(8)班唐启涵|得分:52+2=54分
浙江人。武汉人。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同一间工厂工作。有着一段那个年代的人鲜少经历过的自由恋爱。
“你们当初是怎样看上对方的呀?”我问屏幕后面的外公。外婆坐在我身边看新闻。外公哈哈大笑,只是对我摆了摆手。外婆用拳头轻击我的肩膀。
说起来,我好久没有握过外公的手了。记忆中,外公的手总是凉凉的,外婆的手总是暖暖的。——家务活都是外公做。小时候是外公外婆带我,他们总是一人拎着小小的我的一只手,让我像荡秋千一样晃来晃去。当小小的我问及为什么外公外婆不像爸爸妈妈一样手牵手时,外公也只是哈哈大笑,对我摆摆手。而外婆脸上分明流淌着粉红的温度。
大一点以后我开始思考外公外婆是不是感情不好了。这次我没敢问出口——他们既不是包办婚姻,又一起度过了这么久的时光,怎么可能呢。天真的我一定要给自己找一个解释。对了!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太长,早已没有当年那种火热的温度。现在,大概只有常温了吧。对,一定是这样。
2020的那个新年,我到武汉去看望外婆,外公从武汉到深圳来看望他的女儿。不久后,疫情无声地从武汉流向全国各地,很快便噤声了大半个中国。往日温暖热闹的家中只剩下冷清在沉默不语。外婆却像没事人一样,一边指示我去做外公之前做的家务,一边看新闻,了解最新的疫情情况。哦,也不是完全和过去一样,她让我干一件事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叫出外公的称呼:“老潘!”随即——在她意识到这个人并不在屋里之后——一丝怅然若失就会挂上她的眼角。在深圳出现第一例病例的那天,她突然神秘地对我说:“你说外公会担心我吗?”我笑道:“是谁担心谁我不说。”每天新闻联播的那段时间,就是外公外婆视频通话的时候。可每次都是话明明都说完了,外婆却仍然不肯挂断:“出门不准不戴口罩晓得吗?”“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多买几包连花清瘟,常喝”……直到嘱咐到无可嘱咐,才艰难地按下挂断键。
武汉解封之日,外公归来,她却没有什么特殊的表示,似乎疫情从未发生过。——直到这时我才猛然发现,所谓陪伴便是习惯了一伸手便可以触碰到你的温度。
你的所在,便是吾心安处。
№34.书是有温度的
高一(10)班陈希麟|得分:52+2=54分
时光荏苒,岁月无痕。虽已物是人非,但我却仍从那本古中寻得一丝余温。
我的爷爷是一个视书如命的人。在我记忆中,他总是戴着一幅镶金丝边的厚底老花镜,挺起佝偻的腰,捧着一本本厚厚的古书仔细品读。与他相处的时光里,他总会满脸慈祥地挥手叫我过去,剥开一颗水果糖放我嘴里,然后让我听他读书。爷爷的声音洪亮而富有磁性,每当他给我讲古典故事时,我都会乖乖地靠在他身旁,听他讲那些我闻所未闻的新奇故事:烛之武巧退秦师,有勇有谋;关云长温酒斩颜良,武艺高超;群雄梁山聚义,劫富济贫……那些书仿佛有魔法一般,总能源源不断地涌出有趣的故事。爷爷常对我说:“要多读书,书是有温度的。”
长大后,我渐渐阅读了越来越多的书籍,了解到了更多历史故事,陪爷爷一起读书的时光却一去不返回首。那是一个发成绩单的日子,我满怀期待,以为自己的努力会有回报,却不曾想过会因为一些小失误与好成绩失之交臂。我闷闷不乐地回到家中,看都不看站在门口等我的爷爷,回到房间里生前闷气,抱怨考试不公平。这时,爷爷悄悄推门而入,一言不发地踱步到我面前,摊开了一本封面已泛黄的《古文观止》,我刚想让他出去,便被他温柔的抚摸止住了言语。只听他用轻柔的声音说道:“看,苏东坡多次被贬,仍为官一方,造福一方。你遇到了这点小挫折,就要止步不前,是不是小男子汉?”我小声地喃道:“可为什么我会考不好呢?”爷爷微微一笑,道:“读书在于日积月累,学习也一样。”又拍拍我的肩说:“多读读书,用心去感受书中的道理和温度!”
爷爷的书不仅编织了我童年的回忆,也在我迷茫时指明了前路。可谁知,转眼间,物是人非。
接到爷爷去世的噩耗时,我整个人都陷入了迷茫与无助。我的泪水如决堤的海水,汹涌而下。我走进爷爷生前的小书房里,从木质的书架上取下一本本泛黄的古籍,放在掌心中摩挲。翻开一本,我细细品读,仿佛又回到了爷爷的身旁,听爷爷讲三英战吕布的故事。这一刻,我才真正感受到了书页上的温度,感受到了爷爷超越身体的文化温度。
书页上的温度,将温暖我一生。
№35.让爱升温
高一(11)班薛霏|得分:52+2=54分
清风吹拂,菠萝蜜的叶子轻轻颤动,宛若千百只绿色蝴蝶一开一翕扇动翅膀,温暖阳光流淌我心。
那是我第一次做义工。我忐忑地来到城市广场义工站,前台端坐着一位六十岁左右的老奶奶,正专心致致地编织毛衣,她递给我一件暖暖的,叠得方方正正的义工服,叮嘱我穿上。
就这样我成为了一名“红马甲”。她接着取出几个钥匙扣,轻轻对我说:“这是你今天的任务,将钥匙扣卖出去,5元一个,捐得的钱接通过红十字会捐给贫团山区的孩子们。我以前是一名老师,退休后便来到义工站,这些都是我手工编织的。我曾经将知识用责任升温,使更多学生毕业后捐献爱心,如今,你们正如我的学生一样,也可以用劳动让爱升温。别担心,深圳人很有爱心,勇于迈开第一步”。
望着行色匆匆的路入,我不知怎么开口,但想起老奶奶眼中的期待,我鼓起勇气走上前。
迎面走来一位年轻姐姐,她戴着蓝牙耳机,好像在与朋友兴奋的聊天。见我迎到面前,她摘下耳机,满眼疑感地打量着我。
我深吸一口气,面上微笑难掩心中羞涩,微颤地说:“姐姐好,我是学生义工,为山区贫困的儿童募捐,这些手工编织的钥匙扣,5元一个,捐款将通过红十字会给那些寒冷的孩子们,您愿意买一个吗?”
听完我说完,她眼中的疑感化为温暖目光,年轻的脸庞绽放出青春的笑容:“好啊,可我没带现金,我去前面剧微信买一个东西。稍等一下哈。”
不一会儿,她气踹吁吁地跑来,将一张5元纸币递给了我,选了一个红色钥匙扣,挂在挎包最显眼的位置,“加油,小妹妹。”。含笑而去。
“首单”成功让我们信心培增,很快我站到了人行道的不同位置。我发现,天论是携儿带女的家长,还是步履蹒跚的老人,抑或行色匆匆的上班族,每当我站到他们面前,他们都会上下打量我,有的没等我说完就毫不犹豫买下钥匙扣。献爱心的人回话不多,可每一句都让人感到温暖“我援过藏,西藏的孩子需要爱心帮助”,“我也当过红马甲”,“孩子,好样的”。
不一会儿,手中的钥匙扣就换成了一张张有着爱心温度的纸币。同伴还剩一个钥匙扣没卖出去,那是一个红色的爱心钥匙扣,我看看它闪烁的暖光,买下了这个钥匙扣。
作别老奶奶,我依依不舍地离开。我知道我流淌在深圳这座充满爱心活力的现代都市,流淌在由一个个心里有火,眼里有光的人们组成的洪流中,让爱升温。
参考例文2篇:
№01.山川的温度
温度,一个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名词。它触手可及,冬日里星星点点的雪花是冰冷的,迷茫时他人的一句关怀是温暖的,生活便是由这样带有温度的片刻组成。我们的皮肤,我们的心,时时刻刻感受着世间的温度。在千千万万的不同温度中,你可曾感受过,山川的温度?
山川河流,它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地球时期。千万年来,时光似乎没有在它们的流水上留下痕迹,他们好似亘古不变;但他们也潜移默化地被改变,被塑形。它们间仿佛进行着一场漫长的拉锯战,山川的温度,就在这之间因时间而冷却沸腾。
中国是一个乡土性社会,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川也因此染上了人类的温度。清晨的林间染上了烟火的温度,傍晚的河流落着满载而归的温度,山川,因为人类的入住而多了几分“人情味”。不管是《桃花源记》里的世外桃源,还是《醉翁亭记》里的筵席竹亭,无一不依山傍水。山川的温度温暖了飘零四方、流离失所的民众,山川的温度也孕育了土地里的庄稼作物,点亮农民的幸福与希望。可以说,山川的温度,源于人类,哺育人类。
渐渐地,人类从老死不相往来的隔绝社会,演变成各司其职、和谐互助的秩序社会,人类的情感在彼此的交往间不断碰撞,衍生出新的情感,如一张蛛网,越织越复杂,因此,山川的温度也越来越丰富。山川中蕴含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山川中也可流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真挚友谊。诗人们融情于景,他们将自己的心放入山川之中。这样的温度亘古亘今,每个时代的人,都可以从诗词中的山川中感受到诗人的温度,都可以感受到那高山与川流间的缱绻深情。
斗转星移,时代变迁。山川见证了千千万万人的一生,承载了千千万万人的情感,他们的温度不再是单纯的复杂多样,更多的,是沉淀下来的厚重与质感。我们不仅能看到山川背后千千万万之人的生离死别,爱恨情仇,更多的,是能感受到他们温度的细微不同,有的喜悦,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时的强颜欢笑;有的喜悦,是安居乐业,阖家欢乐时的心满意足。同样是喜悦的温度,却吐出不同时代的呼吸。因此,当我们感受山川的温度时,还能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气息。
№02.笔尖的温度
暖色调的海报,四个大字赫然在目--情归纸笔。
一个元旦书信活动让我的内心激荡起来。从看到海报起,迅速买好了信封和信纸就筹划着写信,也期待着收信。独一无二的信封,富有神秘感的封口,位置相对的两行地址,都在明确地告诉你,这份来信是独属于个人的,不可代替的礼物。
一连三个星期,只要稍有空闲,便会立刻想到空白的信纸上应该添些什么内容好。夜晚享受着挤出来的宝贵时间,把眼中所见,耳中所闻,脑中所想都仔仔细细地编排在信纸上。那时候,宿舍里静悄悄的,柔和的灯光铺在湛蓝的信笺上。心中斟酌着字句,每一个字在信笺上流淌开来,或轻或重,或急切或沉稳,都带着此时的心情,写到畅快处亦会忍俊不禁,写到情动之处柔和的光也变得刺眼,刺得眼眶溢出眼泪。偶尔听到窗外细细的风声和入秋还未散的蝉鸣。月光似水般淌在阳台,玻璃上映着我弓着背写信的图像。常常,手心渗出的汗打湿了笔杆,指尖在秋夜发凉,不时地握成拳让温热的手心将热量传给指尖。我想,笔尖便也有了来自指尖的温度。
笔尖蚕食着信笺,吐出沙沙的声音,轻盈的文字细密地排列开来,摆出了它最舒服优美的姿态。笔尖划在信纸上,脑中勾勒的对方小心翼翼地展开信纸读信的神态:不像做题看文本那样一目十行,朣孔仔细地扫过每一个用心的字句,念到畅快处便放肆地咧开嘴角笑,眼里隐秘的水光被挤到眼角,念到情动之处便伸手擦去眼角的泪花,皱皱鼻子,腹诽着“真矫情”。
入秋,将近七点的天空已经暗沉下来。晚风肆无忌惮地扫过每一个角落,我捏紧了信将其送到收信处,红马褂轻轻地接过我的信,叠在送往同一所学校的信“箱”里。我听见修剪好的草丛发出簌簌的声音,风穿过信“箱”的上表面,我不由得担心那单薄的信封会不会被风吹走,不见踪迹。那必是不会,笔尖的温度,情感的厚度令它不再仅是一张写满字的纸张,而是来自一方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陪伴。
白纸黑字,朴素的信封。携着一路的风尘与日月辰星,积淀着浓厚的情,送至远方友人的手中。收信之人感受着信的温度,想来定藏不住满面的笑意。
版权申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自行上传,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及时删除。
最新评论
03-07
03-07
03-07
03-07
03-07
04-24